草之韵
草の響き,The Sound of Grass
导演:斋藤久志
主演:东出昌大,奈绪,大东骏介,Kaya,林裕太,三根有葵,利重刚,久野真季子,室井滋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21
简介:工藤和雄(东出昌大 饰)和佐久间研二(大东俊介 饰)是多年的好友,研二是一名在高中授课的老师,而和雄则是出版社的编辑。和雄的精神和身体似乎都出现了问题,经过精神科医生的诊断,他患上了自律神经失调症,而治疗这一病症并没有什么特效药,唯有坚持运动,方能够缓解症状。 于是,和雄和妻子纯子(奈绪 饰)一起回到了老家函馆,..详细 >
生活中有太多的压力,所以我们都在有病和没病之间徘徊。
东出在这部戏里的表现和其他作品判若两人
这片子有点浪费演技了
死亡的观念催发生命,结尾和雄看到了死亡,也许就学会了生活。第一次看时,这部电影的情节显得莫名其妙,但过后细细品味,发现颇有韵味,有时人压抑久了,就很想随着海奔跑、去江边吹吹风,如果有个好的时机,或许积累的酸痛能减轻不少。男主说碳酸饮料好喝也很值得玩味,抑郁的人,希望生活中多点spicy,总之,这部电影的细节很棒。二刷,发现这部电影的叙事还是比完整的,并非前言不搭后语,而是有着明显的逻辑
情绪流。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总之先跑步吧、总之先滑板吧、总之先放烟花吧、总之先试着活下去吧。空地上的圆木等待被越过,马路边的赤狐等待被偶遇,而“我”在等待什么呢?也许有投射本人的亲身经历与感情,东出太适合这种颓丧无依的角色。作为妻役的奈绪,从“忍耐”到“放弃”的过程,尤其那一句“我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足够令人心疼,最后开车阳光洒在她脸上的那刻,却又觉得她内心深处还是坚信着“hikari(光)”与“nozomi(希望)”的存在。
emmmmm⋯
没有了松弛和废话的能力只能死也挺好的
搬木桩,骑脖马,滑板奔跑少一人,幸福洗涤紧缚衣,一只叫猫的狗,送别的狐狸;太苦太现实了,唉
不知道想表达什么,导演水平有限。
每年一问:国内出版社什么时候能出版佐藤泰志的小说?
一星给谁都知道
是因为演技太好了 还是角色又东出自己形成互文 已经难辨真伪 “受伤的又不是只有你一人” 好像已经是第二次听到这句话了 是啊 受伤的又不是你一人 好想去函馆跑步啊 结尾给的好妙 至少比驾驶我的车更好 驾驶我的车是和解 草之韵便是无法和解 受伤了就会一直受伤 也有天会突然远去 也不再接通那电话
现在看东出昌大的电影会觉得有点奇怪,虽然这部他演得还不错。逃离主流社会的男主,虽然有可爱的妻子和孕育中的孩子,抑郁症还是无法好转,只有在不停的奔跑中谋求平和。被孤立的转校生,虽然有姐弟俩愿意和他一起玩,愿意教他游泳,但他心中一直无法平静。自杀未遂的男主虽然最后失去了妻儿,但他还能感受脚踩草地放肆狂奔的快乐。跳下岩石的转校生悄无声息地失去了生命,内心从此不再受到困扰。无论是哪种选择,都可以理解。只不过,留下希望的那种,就留下了快乐的可能。
情绪大过天。比起东出昌大更喜欢奈绪了,她身上有一种坚定又沉静的信念感
昌大的手啊,不是摸女人就是摸狗子
佐藤泰志函馆系列。北海道的海太致郁了。东出渣男演的可真不错。
少年死前都很好,人物和函馆交互赋予迷人的情绪——频繁使用的大全景镜头将奔跑的人、滑板的人、坐在圆木上的人、遛狗的人自在地容纳其中,抑郁的痛苦,不安的愤怒,受辱的不甘,只身一人的孤独,无奈的悲伤都被交给了环境,人物似乎可以随意提取,获得慰籍;后半段主要聚焦在东出这一组人物上,妻子最终成为了于环境中释然的关键(但是人物行为和环境的互动关系消失了,情节成为了独白-反应式),镜头调度上也偏重室内小空间,总之和前半段有一些割裂,对另一组少年人物缺少了点关注。ps:因为是函馆拍摄的,联想起鸟儿,真令人对此地充满期待和幻想
片中一开始的心理咨询简直就是我本人……和自己和解吧……好想滑板!
又是那种致郁系故事,从大城市逃离的东出代表了一大批被都市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的群体,他们集体患上了表象或隐性的病症,变得不再关心周围人,伤害其实是不断扩散的,你被环境所伤,回过头又会伤害至亲,所以奈绪那个角色更让人心疼。高中生那条线略显刻意了,喜欢三个人跑步的段落,一言不发的默契,就像知道彼此都是边缘人,只有奋力跑一个目标,不做他想
好像看到了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