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森山未来向苍井优借钱之前都挺好的,很自然很生活化,尤其是一些细节方面,比如苍井优在超市反复掂两个蔬菜的重量,想选一个性价比更高的回家做菜让人想到自己也曾经在超市中反复挑选泡面时的情景。
但直到借钱开始就有点变味了,而最后居然理由是为留住而故意去借钱, 那他和新来店员的暧昧以及后来对苍井优的冷淡怎么解释呢?
也许编剧是有想法,但感觉还是有不少漏洞,所以最后的结局一点都不会让人觉得感动或遗憾,相反觉得森山未来最后追出去很俗套很刻意。
本想给三星的,想想苍井优,还是给了四星。
去一个没人认识自己的地方,或许是青春时期的一种心之向往。
美好的想法面临残酷的现实,总是不了了之。
远方和自由,像是一对伪命题,正如成长的过程中少不了失败和逃避。
今天要说的是一部关于日系青春成长电影——《百万元与苦虫女》。
由文艺片女神苍井优主演,棚田由纪作为编剧和导演。
她说这部剧是为优酱量身定制,是一部属于苍井优的电影。
的确,苍井优身上那种与生俱来的忧郁脱俗像是给电影加上一层文艺风的滤镜,自然又协调,已然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存在了。
21岁的女主佐藤凉子是个毫无一技之长的平凡女孩。
大学刚毕业,本应是美好的青春年纪,却刚出狱,永远被贴上“犯罪前科”的标签。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还要从并不幸福的家庭说起。
凉子因和父母住在一起,被要求每月上交2万日元的生活费。
因此,凉子决定和朋友搬出去住。
谁曾想朋友擅自邀请男友一同入住。
本是两个人的合租变成了三个人,凉子不好说什么也勉强接受了。
搬家这天,朋友和男友分手,不能一同合租。
孤男寡女,本以为会发生什么狗血爱情故事,没想到这成为凉子一生的转折点。
凉子发现一只可爱的小奶猫,便出门给它买吃的。
回来之后,小奶猫竟然被朋友男友扔掉,惨死在马路边。
凉子一怒之下把他所有东西扔出门外,因涉及到金钱,构成刑事犯罪,凉子进了监狱。
出狱后,本应是开心和乐融融的家庭聚餐,却因争吵引发各种矛盾。
弟弟指责凉子的前科会影响到他入学考试;父母互相指责双方出轨。
凉子在一片混乱中宣告,决定存够一百万日元就离开家。
漫长又辛苦的打工过程,凉子一直没有放弃,存折上不断增长的数额激励着她。
一天路上,凉子偶遇几个老同学,她们嘲讽凉子进监狱一事。
忍无可忍的凉子和她们殴打起来。
而这一切,弟弟全都看在眼里。
那一刻,他觉得姐姐是全世界最勇敢的人。
因为弟弟在学校长期遭受校园霸凌,胆小懦弱不敢还手。
姐弟俩在这一次的殴打事件中渐渐走心,弟弟希望没有手机的凉子在离家以后一定要记得给他写信,凉子故意敷衍着。
剧情从这里开启公路片+文艺片的格调。
第一站,海边。
凉子在一家海边小店做杂工,第一次做刨冰居然比老板还要好,被称为“雪花冰天才”。
凉子很喜欢这种忙碌感觉,写信告诉弟弟关于这里的一切。
不久,一个英俊的海边少年(竹财辉之助饰)开始追求凉子,但凉子一直保持着距离。
海边少年邀请她参加派对,希望她认识更多的朋友,凉子不为所动。
因为在存够一百万日元后,她会离开这里去另一个地方。
第二站,山林。
山里空气清新、景色宜人,只是这个村子里几乎全是老年人。
凉子在热心店长的帮助下,很快找到落脚点,还有一份摘桃子的短期工。
房东婆婆夸凉子有摘桃子的天赋,唤她“桃子女孩”。
凉子渐渐适应这里的生活,继续写信告诉弟弟她的状况很好。
直到有一天,村民希望她以“桃子女孩”的形象为他们村的桃园进行宣传,可是凉子并不情愿,支支吾吾。
村民们不依不饶,凉子冲动之下道出她有前科的事,大家一片哗然。
这里自然是待不下去了,临走的时候,善良的房东大哥特意准备了一袋桃子作为送别礼。
第三站,城镇。
这里距东京只有一小时特快列车的路程。
凉子依旧很顺利地租好房子,找到一家花店的工作。
同时也邂逅了一段爱情。
不过自卑的凉子向对方坦白了她的案底和存够一百万日元就离开一个地方的想法。
对方没有被吓退,两人开启了一段美妙的情侣生活。
但是好景不长,男友一直向凉子借钱,还和其他女生搞暧昧。
久而久之,凉子忍受不了,提出分手。
回家后凉子收到了弟弟的来信,原来一直遭校园霸凌的弟弟以凉子为榜样,想像姐姐一样勇敢面对困难。
可是姐姐是个懦夫。
那存够一百万日元就搬离的目标,不过是一种逃避。
弟弟的信,给了凉子真正面对这个世界的勇气。
结尾来了一个有点生硬但又不失温情的反转。
原来凉子男友当初借钱是不想让凉子存够钱离开。
他醒悟后,奋力骑着自行车去火车站想要挽留凉子。
只是近在咫尺的距离,两人再也没有交集,错过的青春就是曾经美好的天真。
有人会觉得两人就这样错过会很遗憾,但这正好彰显了电影的主题。
孤独、疯狂、逃离构成青春最独特的画面。
经历过后,信念、勇气、努力又会成为青春下一轮的风景。
长达两小时的影片有点慵懒冗长,带点淡淡的青春悲伤。
但影片却探讨了很多话题,亲情、爱情、成长等。
有句话说,我们总是习惯于去伤害离自己最亲的人们,那是因为我们的能力也只限于伤害那些身边的人。
片中,凉子的家庭是不和谐的,尽管年纪尚小的弟弟舍不得姐姐搬出家,但说出嘴的话却被嫌弃代替。
父母表面上对凉子各种苛刻,实际上一直在担心漂泊在外的她。
21岁的美好年纪有着不匹配的成长烦恼,假装很勇敢,却一直伪装内心选择逃避。
在三段旅程中,其实有很多凉子喜欢的人和物,但她不愿意停下来正视自己的内心。
乍看像是一场徒劳无功的经历,实则是对青春的不同探索。
影片最后那句“不会再回来了吧”,不是一种结束更像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
凉子成长了,之前害怕分离,但现在明白分离是为了新的遇见。
若不是因为犯罪记录的影响,凉子可能一直过着按部就班打工赚钱的枯燥生活。
正因为有了当初的逃避,凉子被夸赞有做刨冰的天赋、摘桃子的天赋,并不是一无是处。
从海边到山林,从大城市到小城镇,她体验到各种不同的风土人情,这些都是金钱买不来的财富,都是值得被刻进青春的闪光事迹。
一杯敬自由,一杯敬逃避!
一杯敬青春,一杯敬成长!
这应该是一部小制作的片子,并没什么动人的故事情节,内容非常简单。
但是女主角的扮演者苍井忧有特别的味道,美丽的不同寻常,恬静淡然,宽容洒脱。
抽出两个小时看这个电影并不奢侈。
尽管看之前友人的种种误导与疑惑,看完了它却仍是觉得庆幸,因为是很好的电影.在此我还是要提出这个话题 :逃避就要旅行么?
这个话题非常过瘾,我觉得一个人要去逃避某些人或者某件事情的时候,比较适合的还是去做一次单身旅行,而不是到M或者K去暴饮暴吃。
地方的变换必然带来人际关系重新的构建,同时也是给自己一个新的机会来展示给世界。
另外,金钱用作无谓的吃喝玩乐,只是让自己在孤独的路上渐行渐远。
同时,旅行这个形式虽然已经延续了上千年,像我们古代中国,最喜欢将一些大文人流放,比较典型的是韩愈被贬潮州刺史。
我们会发现,在这些名人被流放的过程中,他们的心路历程和人生观往往都发生了改变。
当然,不是说所有的旅游都可以让心灵得到慰藉,只是这个过程提供了更新自我的机会。
谁都想像女主一样,能够边打工边旅行,到哪里都能够不经意的或者在碰巧某个大叔的帮助下找到一份工作和住处,可是在电影里,关于外貌这一点,并没有被刻意放大,但无论在哪一个地方工作,姣好的面容以及温和的性格都是铃子得以及时找到工作继续一百万储钱计划的实现基础。
这或许是理想化的设计,毕竟现实中没有这么多美好的东西,走到哪都能找到工作,尤其在当下。
所以我可以叫那些太过于幻想化的孩子们停止一下在中国做着旅行打工梦么?片尾的设计很有新意,作为女性,在和男性相处的过程中,保持着经济上和精神上的独立是必要的。
女性不能无限量地从男性中获取利益,反过来,男性如果无限量从女性中获取利益,就更加“反常”。
铃子和中山君的相遇是美丽的,本来以为会进入纯爱电影的格局,但一下子来了个“第三者”,中山君变成男人中的败类,不仅仅和“第三者”出双入对,还经常问铃子借钱。
结局可想而知,铃子收拾行李,收拾心情,要离开这个城市继续着自己的旅程。
可是镜头转换,原来中山君并不是败类,他只不过不想铃子筹够一百万就离开他,于是想出这个荒唐的拖延战术。
当他目睹铃子离去,他幡然醒悟,骑着脚踏车向车站疾驰而去。
这里我又陷入了惯常的思维模式,以为电影会进入大团圆模式。
然而,结局却与我想象相反。
铃子和中山错身而过。
结局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关于对自我的寻找是否有个终点,是否应该在某个时刻与某人停留在某地,是否可以以一种洒脱的姿态来面对世界。
电影说不上有多么的感人或者发人深省,但是能给我们一点唏嘘的余地,让我们在压力之余稍稍回顾一下自己的过去,思考用什么样的姿态能应对这个世俗的世界。
棚田由纪也许真的不适合拍长片,至少目前这个心思细密却不太懂得如何整理网获的海产的她还不能完全驾驭那漫长的九十分钟。
多年前一部《红色文化住宅里的初子》也许沉闷过也就被遗忘了,但去年年初情况已然变得不同。
棚田导演的新作《百万元与苦虫女》上映之前,电影主角佐藤铃子的过去被棚田导演先行搬上了电视荧幕。
相同的角色、关联的剧本给了二者一个再便利不过的比较平台。
电视短片《苍井优×四个谎言》新奇精悍,在如今雄风不复的日剧当中算得上是少有的精品。
其中,棚田导演的《都民•铃子》自然也实力不俗,三个短篇故事各据一话,手法、风格有别,虽则整体看来有缺乏一贯性之虞,但幸得短片本身有其独立特性,并不致对《都民•铃子》的风味有所折损。
想来,短片确实是展现导演内心深处世界的绝佳体裁。
更小的商业压力为任性垦出沃土,所以短片可以主题晦涩甚或手法荒诞。
而更大的时间压力则为雕琢发起助推,所以短片可以情节精巧而又构架平衡。
如果说长片体现的是导演的能力,那么短片就是导演天赋的映像了。
《都民•铃子》之于棚田导演亦然。
这位年纪尚轻的女性将她的细腻排布进画面不甚充沛的光线,那种昏黄中套着浣熊玩偶装束慢慢吃拉面的铃子,那种夜蓝中一抬脸说出出人意料的“不要分手”的铃子敛聚了棚田导演聪明的视角以及带点戏谑的冷静思考。
这位勾勒着十分钟里老去年华的导演无疑是不缺乏才能的。
但那碎散在对人情体察间的才华细密成了绵绵海沙,滑腻得堆叠不起电影中铃子的浅浅浮雕——哪怕微渺的沙粒都已用令人赞叹的精细刀功刻上了电视剧中铃子喜怒哀乐的面容。
这样的评价看起来也许是过于苛刻了。
毕竟,虽然《都民•铃子》作为序章早在《百万元与苦虫女》上映前半年就已播出,但实际上,二者的拍摄却是电视剧晚于电影半年。
时间差中包藏的解释可以多么丰富,单单发展论带来的不可比性就能噎得人张口结舌。
在这种也许合理的辩驳下,《百万元与苦虫女》的疲软只不过说明棚田导演不是个精明得无懈可击的商人。
她看到了先行的电视剧作为电影造势工具的价值,却未及注意观众的期待本身就是一种利器。
《都民•铃子》跃然短片平均水准之上——作为日剧甚至堪称优秀——的品质为《百万元与苦虫女》设定了不低的期望值,更毋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棚田导演在《都民•铃子》时期仍是一个新面孔,她早前的几部长片尚且来不及成为参照对象。
在这种非凡的关注面前,《百万元与苦虫女》无功无过的普通就是一种负面特征。
所谓“普通”,并不是说《百万元与苦虫女》挖掘不出亮点,相反,其中闪光的小聪明俯拾即是,比如铃子一家四口在饭桌前捉对争执一场,理智渐失时直接迸发自潜意识的言语不断错位,那种滑稽荒诞牵出的一笑,却因其背后潜藏着普通家庭的真实状态而融进几许幸福的心酸;比如铃子加班后打开便当,发现剪成“100”形状的海苔粘在饭盒盖背面,她用撕下海苔放回米饭上的小动作默念她的决定,可紧接着,拉远的镜头里出现的长椅也赫然排出巨大的“100”,这种心理活动的奇异外化简直像是一句高声喊叫——“等存够了一百万我就搬出这个家”;比如铃子在两杯冰饮的镇静下将自己的经历和盘托出然后逃也似的走到街上,她对追在后头的中岛的混乱回答,语速飞快如同她发狠般的步伐,此时的镜头摇晃,剧烈得仿佛感应到铃子羞耻而痛苦的心跳;比如铃子与中岛在车站的错失,镜头始终在说着关于视觉错觉的谎言,而铃子以一句“不可能会来的吧”为那些殊途的路线与视线作结,转身嚼着面包圈离开的她因为正行走在重生的边缘而美丽得摄人心魄。
是的,这些都无疑是影片中令人珍爱的场景,然而在《都民•铃子》的优秀下聚拢来的观众希望看到的不仅仅是看点的简单堆积。
因着棚田导演“曾经”的过人成绩,观众有理由要求《百万元与苦虫女》表现得像一串珍珠项链,细节精致串联起来就是结构圆满顺畅。
然而在这一点上,棚田导演交出的答卷却是令人讶异的——片中四段故事的关联与分异不甚清晰,比如铃子选择在“地方都市篇”而非其余故事中遭遇恋情居然找不出什么实质性的缘由,让人几乎不得不包藏祸心地怀疑这个问题对于棚田导演实际也是囫囵的;同时各个故事间的转换处理简单得几近平庸,比如铃子生活的环境由山中转移到城市的过程仅是一个 “从全黑中淡入”,似乎不费脑筋的同时也浪费掉了“山间村落篇”末尾铃子坐在车子的货斗里慢慢啃咬一个形状饱满色泽柔和的桃子时制造的微忧氛围。
在那样质地不匀的构架下,所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细节就真的只能停留在不成大器的把戏了,这无疑是令人扼腕的。
然而即便已经是这样了,《百万元与苦虫女》的憾事仍未得完结。
棚田导演在这部电影中注入了许多有着奇异、细腻风味的细节,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有心为之的细节都那样经得住推敲。
铃子的审讯末尾那以旁白方式出现的判决即为一例:观众,或者这部电影本身都对展示判决的具体内容没什么需求,铃子拘留期满后家里的那餐晚饭所透露的模糊信息已经排除了所有影响理解的障碍,而旁白一经加入,不知是严肃还是滑稽的尴尬氛围就把本来流畅的情节衔接点彻底抹消了。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虽则棚田导演对电影细节的处理有功有过,但与细节关联甚密的运镜与剪接却让人几乎找不出瑕疵,同时更是奉献了诸如铃子行走于高墙外荒草与道路的交界的强烈平衡感、饭桌前的争执中按人物座次快速切换镜头的冲击力、灰蓝海浪前面亮红的刨冰以及男孩子垂放于桌面的小麦色手臂的隐喻性,以及铃子与中岛的行动在车站外颇具欺骗性的环境里交替出现的抓人度。
由此,功不可没的摄影固然优秀尽展,但主导这一切的棚田导演,其天赋优势更是得以被再次确认,多少为《百万元与苦虫女》增添了值得回味之处,尽管它未能一扫电影整体的平凡之气。
除此之外,《百万元与苦虫女》被广泛称憾的还有它的音乐。
无论《红色文化住宅里的初子》、《都民•玲子》以及《百万元与苦虫女》,都一致地反映着棚田导演的一个特点甚或一种习惯,即倾向于少使用背景音乐。
用乐极少并不是只有棚田一位导演作为特例,而这种特点和习惯本身也不存在优劣之说。
然而《百万元与苦虫女》里连续性低落到令人疑心出原声专辑不可能,同时由于与电影本身的貌合神离而存在感很低的背景音乐明显没有自己的核心理念,只是在勉强地追赶电影的步调。
这已经不仅仅是音乐担当方面的一时差错,而是导演棚田的长期劣势所在了。
前述的这么许多,赏之者自是《百万元与苦虫女》的核心价值,然而若把那些不尽如人意的相对视作电影的败笔则未免有失公允——未能得以最优化的它们发乎于导演个人能力结构的尺短寸长,本就是避当击节遇应涵谅的潜在惊喜点,是导演的成长空间。
单单由于它们,并不应致使《百万元与苦虫女》的水准跌落到“普通”层次。
而这个不合理的情况却以事实之姿出现,究其根源,却是棚田导演兼任编剧时一个真正的败笔——漏洞频出的“地方都市篇”。
其中尤为令人哭笑不得的设定是,中岛第一次开口向铃子借钱时就昭然若揭的意图到了铃子那里却被硬生生挤压为一个因为毫无觉察而产生的误会。
会出现这种明显牵强的剧情,真不知棚田导演是过分低估了铃子还是观众。
因着失败的设定,这部本有许多优秀特质的电影终究归于平庸而与来自《都民•铃子》的期望产生了更大的落差,成为了棚田导演,抑或她的期待者截至2008年7月9日的失意。
“其实这就是一部很没有野心的电影”——也许有的观者愿意对《百万元与苦虫女》保有这样一个可爱的解释。
这种低调确实有着因为不可考证而存在的可能性。
但先于这种可能性,电影背后却确凿地缺乏留有余地的足够轻松感作为支撑。
为了释放心底里被放逐与找寻、逃避与直面浇灌的人情冷暖,以及在不断被环境吞噬的同时小心防止自己被溺毙的铃子的形象,导演棚田由纪因为她的年轻付出了代价。
但这又有何不妥呢——如果她是一块璞玉,那么时间已经开始了雕琢她的过程。
分了两天看完了片子,昨天还觉得是部励志片,今天则发现励志之外还穿插了爱情和情亲,以及,对勇气的阐释,和,对青春的思索。
一开始,玲子的遭遇就很令人同情——明明是别人有错在先,可是为了惩罚别人的错误的玲子,却吧自己送进了劳教所,于是自己的生活也随之变得一团乱。
成长中的我们似乎也有很多这样的无奈的遭遇,因为不知道怎样去掌握度,或是不懂得表达的方式,于是,事情的结果偏离自己的初衷好远。
因为成长带来的自负、和年少而有的轻狂,我们常常不屑表达内心真实的情感;因为涉世未深的胆怯、和对他人的不了解,我们往往张不开口去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
于是,误会一个个地产生,无奈一个个地浮现,青春的故事因此百折千回。
年轻的我们自以为自己很勇敢,却反而将自己与外界隔离;我们假装勇敢的背后,其实是不懂得如何去表达自己……影片中不懂得表达自己的不只玲子一个——弟弟拓也不懂:明明关心姐姐、嘴上却数落着姐姐的不是;明明讨厌班上的家伙、却不敢和老师或是家长诉说;于是只能不舍地看着姐姐离家,独自忍受同学的欺负……玲子在海边遇到的男孩也不懂:明明喜欢玲子,嘴上却硬是一口咬定只是玩玩而已,结果只能无奈地看着玲子离开……中岛自然也不懂:明明是不想让玲子走才借钱,但是却没有解释清楚而造成玲子的误解,于是两人在人生路上擦身而过……做的事情其实并不是自己心里所想的——并不想离开的玲子在出走的时候,面无表情的底下其实是满心的沉重;被人误解而不懂怎样重新传达自己的心意——舍不得玲子的中岛在恋人离开时,才明白这没解开的误解将成为自己一辈子的遗憾。
什么是勇气?
自己扛起所有一切固然勇敢,但何尝又不是一种逃避;当我们真正明白勇气的定义,我们也就真的成长了……
1。
关于百万元的牢狱之灾人生无常,峰回路转,真实虚无并存。
迈出一步,看到的风景,与下一步无关。
2。
与弟弟的通信爱情是分泌物,它有出口,会挥发,不一定轰轰烈烈,但总有一刻心似潮涌。
亲情是血液,恒久的循环流淌,安安静静。
3。
她的窗帘她开始独立生活,做窗帘,原先只为了节省。
后来,带着它去了卖创冰的海边,种植桃子的乡村,卖小盆栽与种子的城市,在借来暂住的房间,挂着自己缝制的帘,是一份孤身上路必备的安全感。
如果是一只玩偶,必定不适合。
电影里的她是生活型的女生。
4。
不匹配的爱情她喜欢他,许或因为他有一个像老奶奶的小窗台。
他却施错计,让她的感情只剩寂寞。
他,没有她聪明,没有她勤劳,没有她勇敢,没有她好看。
所以,很高兴她咬着甜甜圈转身,决意向前。
因为小优而看的片子。
有这么一种演员,能让每一部片子都烙上自己的印记,苍井优算是其中之一。
她说不上是我的本命,不会让我时时挂念,但是有她出现的片子我会愿意看,她出演的电视我也稍加关注,别人提起时,我会淡然却由衷的说,她是我喜欢的类型。
长手长脚,极瘦,若有所思地苦笑,且拘谨,在【百万元与苦虫女】中,她是这样一个目光坚定却又时刻散发令人怜惜的气质的女孩子。
拖着简单的行李,安静的颠沛流离,存够一百万,就出发去下一个地方。
从最初警戒的眼神,带刺的防备,像是身边一切都与她无关,到最后结尾时阳光中的浅笑,坚定地面对,告诉自己等到下一个地方,一定留下来,好好的生活下去。
离开是为了遇见。
去海边,做咸湿海风气息的刨冰,遭遇陌生男子的告白;去山村,接受或恶意的言语或善良的馈赠;去城市,一个人回家,做饭,疲惫的伏在空荡的房间,直到邂逅了一段爱情。
在中岛开始不断向玲子借钱时,我们都猜得到他是出于对离别的挽留,却始终没有勇气澄清误解,而玲子,依然不习惯对他人对生活对爱情全然的相信,所以义无反顾的再次离开。
青春里的爱情,彼此都不够确信及坚定,小心翼翼,害怕受伤,最终无奈的错过。
有些青春非常短暂,而有些却极度冗长。
只有那些耗尽了青春的人才期期艾艾的妄图通过他人或自己的追忆试图寻找些许所谓的意义,不像玲子,继续着流浪,如此固执的活在青春里,用她自己的话说,她并不想开始找寻自己之旅,她只是想存够100万而已。
她的青春,也许需要一辈子的时间去成全。
年华老去,希望我们都能一笑而过,面对曾经的自己。
看这部片的海报误以为是喜剧片,总以为这样的青春片该有湛蓝的天空与清冽的日光。
苍井优饰演的佐藤铃子刚满21岁,摆脱学校,拥有独自生存的能力。
在餐厅打工,每月交生活费给父母。
离开是少年时隐隐内心的期许。
因扔掉同租人的行李而被为判刑事案件,留下案底,被弟弟指责。
铃子向家人宣布,存够一百万元便搬出家独立生活,要去不同的小镇,一百万元足够在陌生的地方租到房子和支撑找到新工作。
铃子以一百万元为目标,拼命打工存钱的时间内,影片亦开始展现铃子的生长环境。
因为家中有成绩出色的弟弟,所以不免被父母忽略。
八婆邻居们用自己的价值观将铃子与弟弟做比较,恶意的贬低轻视。
弟弟拓也问铃子,你知道邻居们都在说些什么吗?
知道啊。
铃子回答。
那你还能无动于衷的再邻里间走来走去。
铃子说。
我又没给别人添麻烦,为什么不能走来走去 铃子不被周遭人接纳。
在充满恶意贬低蔑视的环境里生长,却可以清醒逃脱别人的价值观。
这需要足够强大的内心。
小时候内心期许的未来,已扑面而来。
铃子离开家来到陌生小镇,手工缝制的白色麻布窗帘,后来挂在所有短暂停留的出租屋内。
开始在海之家打工,一次掌握简单的刨冰制作方法,被夸讲是刨冰天才。
玲子感受到来自陌生人的善意。
认为这里是全局的亮点。
微小的事情上得到鼓励,陌生的海边小镇,来自陌生人的肯定与接纳,一些伤口被治愈,忽然阳光明媚,阴暗处洒下洁白光亮。
这样才可以更喜欢自己。
旅途是疗伤的过程。
小镇上的男子猜测出铃子家中有弟弟,却被铃子否认。
没有被了解的渴望与了解他人的企图。
铃子不对别人谈论自己的事。
习惯与身边的人保持疏离的状态。
短暂停留,存够一百万之后再次踏上旅途。
最后是距离东京一个小时车程的地方,铃子拉着简单的行李,走出陌生城市的车站。
自由的无所畏惧,被风吹乱的发,自我成长的路途,陌生城市中清醒坚定的眼神。
如铃子对弟弟所说,要去一个没人认识我的小镇,所以如相遇见也只会是短暂的照面。
不会在街上碰到任何认识的人,你便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租房子担保人写上弟弟的名字。
旅途至此亲人已是另一番定义。
园艺商店铃子遇到同龄的俊朗少年中岛杨平,新的工作环境铃子对杨平有着依赖。
杨平对铃子的照顾细腻却不露痕迹。
替铃子挡下领导的责骂,带铃子摆脱吵闹的同事聚会。
在便利店里不期而遇。
杨平对铃子有着诸多疑惑。
铃子在咖啡厅说出了真实的自己。
然后彼此揭露出心事,以为这样便可以花好月圆。
谁知镜头一转杨平似露出本性,与新来的学妹打的火热。
杨平之前在这里不知遇见过多少铃子这样的女生,或许都会谈那么一场短暂的恋爱。
杨平与新来学妹的欢闹声在身后,铃子沉默中的眼神有着失落。
铃子一百万的目标慢慢接近。
杨平开始问铃子借钱。
由铃子付掉约会的所有账目。
铃子开始怀疑杨平口中的喜欢。
不是所有的心意都能得到善待。
没有那么简单便幸福了。
遇到这样的男子亦是寻常的事。
没有存够一百万的铃子亦决定离开。
到底还是温情片,杨平的心意被学妹揭晓,想要追回离去的铃子。
但自己澄清的心意亦不会是铃子留下的理由。
这是杨平一早便清楚的事。
终极要离开。
自我完成的旅途不会因为路过的情意而停留。
她喜欢把心里话讲给弟弟听!
也许人都会这样做,把最重要的事,最隐秘的情感讲给自己最最信任和最体贴的人听!
因为相信这个人会融化掉部分忧伤!
然后自己的心灵会得到一个安全的存放箱!
如果说一个人不懂得或者不愿意给别人讲自己的过往,那一定是觉得那个存放的地方不够安全!
所以选择逃避,逃避的结果就是一个新的忧伤替代了旧的忧伤!
周围的陌生人终究要变成熟悉的人!
那忧伤早晚有一天会被阳光蒸发!
当玲子分享了弟弟的忧伤,当她与男朋友因为没有分享感受而分手!
她就决定在下一个城市不再这样逃避的活下去......
每存够一百万,就到一个没有人认识自己的地方去生活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不愿与周围的人发生不快的得过且过盲目地流浪.......有热情洋溢但是又痞痞的沙滩小子有憨厚老实,勤勤恳恳的桃园男子有善良害羞的,不想让她离开却说不出口的少年.....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这样的好人的虽然玲子之前在东京的时候发生了种种不快但是能在陌生的地方有这样的温存真的是很幸运的其实弟弟也不是那么讨厌姐姐的,毕竟是同一血脉....日剧里面的弟弟一般都是别扭小孩到时候还是会发现自己是很喜欢姐姐的......我也以为她很坚强在遇到欺负她的人能毫不犹豫地进行反击虽然一副安静老实的样子在遇到不想做的事情的时候,至少能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过最后还是用离开来逃避事情她的忍受,都是建立在能存够一百万然后离开的基础上的直到遇到了花店的男孩.....虽然这里剧情有点狗血....不过大体上还是可以看得出来,那男人就是为了不让她走才借钱的这个误会,最终还是没有解释下来,美丽的错过了当你知道了这个误会,你还会留下了嘛?
到底,你还是不相信他吧......在下一个地方,会有人在等你吗?
真的要这样漂流下去嘛?
其实家是你最后回归的位置吧......离开爱人家人的时候会很心痛吧.....这就是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吧......
一百万,一段生活
出会うために別れるのがある
应该是我看过最恶心的电影,真的让我生理不适。导演所传递的情绪中,比起恨男,更甚的是虐女。看似是女主自力更生,实际却描写得离不开男人。在苍井优认识里,为了钱跟她在一起的男人,最后离开还对他念念不忘。自己明明是独立勇敢的,最后竟然需要一个对于电影来说毫无存在意义的懦弱和有些讨厌的弟弟来教会自己不要逃避。呵呵呵呵,如果给导演做个精神分析,表面看她是恨男,实际内里不要太爱男。
蒼井優真的很美,沉默的瞬間最美。不要怕對心愛的人講重要的話,光明正大的珍惜最想愛的人吧!
刚开始还特别喜欢,然后越来越不喜欢后半断谈恋爱的。这个时候没钱没家怎么可能有心思谈恋爱呢。
麻痹的苍井优看成苍井空了,以至我几乎是浑浑噩噩地看完不知道个究竟来!
用舒缓又冷笑话的方式,讲一个苦逼故事,是日本电影常见套路,诸如《滚烫的爱》等等,都是这一策略,但这类电影,难点即在于不着痕迹又出人意表的设计,反方向的话,就是本片这种没有目的性的剧情堆砌了,苍井优因小事进看守所成了有前科人士,她弟弟则长期受同学整蛊,开场把人物架子搭好以后,基本是个公路片的模式:苍井优去海边做刨冰,去村里摘桃子,这前一个小时没有任何人物发展,只剩一些轻飘的生活即景的展示,如此布局,非常偷懒也无逻辑。后一个小时才构建故事,打工小哥扮猪吃老虎把苍井优套路上了床,到片尾再来个反转,又突然的告诉观众女主成长了——这段总算有戏剧性了,但人物成长了什么?她只是从一个畏缩的不健全人格似乎变得有点正常了,这种程度的成长,对多少观众是有启发性的呢?做为一个电影编导,你见识总要比一般人强点吧?
日本人固有的悲剧逻辑,无语
励志片!
流浪的苦夏……一星给调色,一星给优酱的美丽。不是吧不是吧这剧情也太yue了,可恶,又被男的装到了。😅
不得不说 森太太丑了
最后算什么?
我不是苍井控。
完美的小人物
小清新必看之一。
这种风格还是日本才能拍出来,台湾怎么都学不来阿。。。
最后的结局意料之外,最后苍井优的画面挺美的。也是因为她才看这电影,喜欢那种慵懒木讷的调调,总之她看上去挺舒服的。就是可惜不是超清的。
2.5/5
2018年最后一部,优酱穿什么破布都很美~~面对社会的冷漠和别人的恶意,不要逃避!
存够一百万就离开,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不是有爱就可以力挽狂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