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晚上睡觉前窝在床上看部电影可以说是一周最享受的事情了。
电影清单里的一部片子,片子本身并没有想象中的好,也只是跑来看Maggie Q这位姑娘,无所谓了。
戏份虽少,却字字珠玑,用Sammi的话就是【如果我是男人,也会喜欢这样的女子吧】。
不仅仅有姣好的容颜,更重要的是她的灵气与勇气。
从小接受的教育告诉我们,女人对待感情必须要忠诚、不可以“水性杨花”;而男人则不同,最多会背上个“花花公子”的名声,但还有“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机会。
封建礼教、儒家道德早已在我们的思维中根深蒂固,女人常常抱怨不公平,社会要求你这样,你就不可以那样。
放以前,我肯定会和大家一样,看不起这样乱七八糟、云游于各类男子之间的女子,她不符合我们的常规思维。
好朋友的前男友成为了她的男朋友,还不顾忌朋友的感受双双出没于人前;也会跟朋友的男朋友去ML,东窗事发,坦然处之。
虽然她的做法我仍不敢苟同,但我佩服这样有勇气去敢爱敢恨的女子,【合则来,不合则去】,潇潇洒洒。
爱与不爱都是我一个人的事,以至于连大家普遍认为的如华仔般的花花公子都对他毫无办法。
这种女人,天生就散发着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
高手就是高手,就连道歉都那么的让人着迷,蛊惑人心的天分好像并不是因着她的美貌,软软的细语从她嘴中吐出,无论如何都让人不得不原谅, 即使她犯了不可原谅的错。
开场便来一句【你绝对有权利生我的气,但请你先听我解释】,之后不仅仅说了这些人在医院的困难,又挑明了这些人对自己的重要性——于是就顺理成章的有理由生气,而后澄清这件事的根由不在Sammi身上,末了还来一句【你认识我很久了,你知道我一向对事不对人】。
到最后,让Sammi觉得这件事反而是她太小家子气,朋友么,何必那么计较。
再说回感情,或者说,是人性。
看完后大家都会唏嘘的蝎子与青蛙的故事,蝎子请求青蛙渡它过河,却依然在途中蜇伤青蛙共沉河底,青蛙不解,问它究竟是为什么?
蝎子只能抱歉道:【那是我的本性】。
曾听到这么一句话可以概括所有我想说的,“一个聪明的女人,不会妄图去证明自己的男人坐怀不乱,而是让男人习惯拒绝除自己以外的女人来坐怀;一个聪明的朋友,不会让友人在自己与利益中做选择,而是竭力创造彼此共同的利益;只有愚蠢的人,才去考验别人的人性,然后,两败俱伤”。
她看的太透,但能成为这样的女子的人一定曾有过不寻常的经历,背后的故事,注定是伤痕累累。
如果世间真有这样的女子,真心的希望,“她”一定要做那个“她”,不要被改变!
我个人比较喜欢香港爱情片,有很多幽默的成分在里面,正如深雪所说,当两个人睡后,就会发现幽默感才是爱情中最重要的成分。
所以港片中很少有柏拉图式的爱情,最初或者最后总会来点亲密接触,可能这才是真正的生活,真正的爱情。
就像影片中所说,两个人的关系,只要你肯踏出一步,就是另一片天地。
不管是好是坏,总会给你惊喜,决不是你想象分析所能达到的境界,其实每个人的心都期待有个人来敲,哪怕只是过客或普通朋友,当然最好是对的人,那个彼此打开心门,合成一个世界的人。
影片中言成旭的表演很不错,朴实自然,第一次接触大银幕,很有惊喜,而郑刘两位大腕,个人的风格太盛,反而影响了角色本身的风格,好演员有两中,一是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演什么角色,什么角色就变成他自己,一种是演什么像什么,其实这种演员才是最少见的,像这种剧本棒,明星是配角,普通人是主角的片子,反而是那种朴实的表演更出色,但是商业片,没有明星是不行的,没办法。
这是部很容易被忽略的稍带点小文艺色彩的作品,而且题材很成人化,不适合情窦初开还相信爱情等于永远的小朋友——虽然名字听上去是个美食电影,但其实每秒钟聊的都是都市人的情感困惑和迷失,就是那种特别真实的烟花绽放里无处放置的孤独和灯火阑珊处针刺般的落寞。
虽然导演和编剧用尽力气让华mi演出了分开是可接受的宿命,但他俩真的太配了,只要在一个镜头下,强行给他们塞的其他人都会自动褪色完全没了情感互动。
最后慕容优的选择是“放弃了”而已,就是那种“遇到了全世界却错过了你”的扼腕和疼痛之后看透风雨的平淡。
我觉得他俩心底都给对方留了最隐秘的位置,所谓百分之百的爱情,我只在慕容优看传佑的眼神里才能看出来,而小可……真的除了纯真之外从没打动过她的心。。。
大都市自有它无可逃遁的荒凉!
记得最开始看这个电影是高中,忘了是电影频道还是碟片。
那时候充满了对爱情的想象,又有限地知晓一些性事,高中生的荷尔蒙和浪漫都得到了满足。
里面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是MaggiQ讲的那个故事:“蝎子要乌龟驮它过河,保证不会蜇乌龟,但在河中央的时候,蝎子还是忍不住蜇了乌龟,两个一起沉到了河里,乌龟问蝎子为什么,蝎子说‘对不起,但这是天性。
’”这个故事是为了解释为什么MaggiQ作为郑秀文闺蜜要和她男友上床。
印象最深的另一个情节是言承旭从满脸痘的小孩长成大人,大到足够说爱、承担爱,于是他告白了。
和刘德华各种不顺利的恋爱经历让郑秀文不敢答应,对爱有点怯懦、有点不自信、也有点不相信。
但最后他们还是走到了一起,而且很顺利。
大学又看了两遍,觉得好像没那么好看了。
今天想起我从恋爱到现在的种种,又突然想起这部电影,发现豆瓣很低分我也没打分,于是补上了五分。
好像我,对爱情的怯懦不自信,却又忍不住自己的天性。
或许这就是我的罪孽所在吧。
本是想着回顾sammi,结果完全focus在傅薇身上。
这个角色找来MAGGIE Q说服力自然不用怀疑。
正如小优所言,像她这样的女人,是连女人都会忍不住喜欢(是喜欢,不是妒忌)的。
作为朋友们的偶像,她当然与别不同。
“恋爱从来都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一个人的事。
”不怕女人拖拉,就怕女人潇洒。
她做到啦。
不管是身边姐妹们的男人还是不相干的男人她总是能保有美丽的姿态不带走一片云彩。
范传佑这种级数碰上了她也不得不乱了阵脚,小鹿不知如何是好(虽然他自称“小男人”哈哈)。
当然也许这也是她最伤的一次,因为这次不但不是“一个人的事”反而变成了“三个人的事”。
不管如何,我是觉得她自私(或是潇洒)之余对朋友是没话说的。
作为小优偶像的她,连做错事后的认错都具有杀伤力(或是亲和力、温情力、感染力、说服力……)。
总之就是,即使她犯了不可原谅的错都让人不可不原谅。
这种蛊惑人心的天分好像并不是因着她的美貌,而是她的情商帮忙搞定。
这种才是又靓又叻嘛。
反观小优看戏的心态,是不是反而显得小器又不道义?
那个,是朋友诶。
“蝎子请求青蛙渡它过河,却依然在途中蜇伤青蛙共沉河底,青蛙不解,问它究竟是为什么?
蝎子只能抱歉道,那是我的本性。
”作为公关高层交际手腕已经可见一斑。
面对爱情的坦然与率真也真令人心驰神往。
这个世界习惯把等待五年还继续蹉跎光阴的行为叫做爱情(或者真爱云云);常常恋爱常常分手的那种理应被淡漠轻视。
唔……其实这算不算是一种自我平衡?
得不到爱情起码得到赞美,落得执着矜贵。
那些天天恋爱不停换人的哪里懂得爱情的可贵,哪里会尝到这种等待盼望内心挣扎的滋味。
呃……殊不知,需要等待的事物有时未必就是多么动人的东西,也许只是你一味期盼着幻象的美好而不停催眠的结果。
就像传佑和小优,虽是因误会而错过,也难不看出,小优等待的未必就能等来个什么。
如果能一起,之前为何不一起?
就因好笑的家族诅咒?
那么重遇为何不积极争取,只怕是未抱很大希望吧。
是不是有点类似不甘心(当然可能爱情里面也常常包含这个)?
毕竟相信有缘无分这种事要比相信他没那么爱你容易。
这样看来,是不是越来越远离爱的本质,他们真对彼此的心灵言不由衷发出赞美?
抑或相互碰撞到不能自己?
这恐怕也是都市(现代)爱情最脆弱的地方,所以更多人选择求求其其。
像傅薇这般不停脚步寻找的恐怕难令人受落,反令人生厌。
所以,她不止潇洒的,也是勇敢的。
相对成年世界的混乱,小可难免不瞬间显得突出又可爱。
他对爱情的要求与求求其其的“成年人”们相比简单直白又纯粹。
“也许小可才是我们当中对爱情最有要求的人,他常常要求百分之百的我,是因为他首先付出百分之百的他给我。
”原来幼稚的反而是那些所谓的成年人。
而小可对小优的心态可谓是百点百中,除了爱心满溢的细心留意之外,他也远比常常唤他“小朋友”的优更明晰所见。
如果幼稚就是当街大喊我爱你的话,他也是幼稚的,但……也很浪漫嘛。
像小可与傅薇这样极端的两人,或许属于稀有份子。
但,大爱无妨。
看到这部电影时是为了追言承旭和刘德华,却不想在这部电影中,抢眼的是女演员,郑秀文与Maggie Q,她们的美艳这样抢眼,就像片中的台词女人都会喜欢她的。
郑秀文一直放不下五年前分手的前男友,却不想他现在却和现女友成一对了,这让她常常感觉不在状态,以为一切都可以挽回,或者知道女友是不会专一对人时也没有提醒前男友,一种嫉妒加冷眼旁观的心态让她一直待到所有的矛盾发生时看到前男友黯然离开时再也无法平静地追出去,不过就是这一次,把以前许多没有说过的话说开来了,也让她觉得不应该再沉迷下去,希望整理好在与可立在一起。
结尾当然是一直默默守候身边的才是自己想要的。
这部剧中女主角们对于爱情和生活的感性,合则来不合则分,只想追随内心感觉的随性让男人常常为了她们可以迷失自己,这份美艳,是男人梦寐以求的,也是女人内心向往却没有几人能做到做好的。
翻遍PPLIVE竟然找不到一个感兴趣又没有看过的电影,于是复习了一遍这个很久以前的片子,前面纯属复习,和消磨时间,直到郑秀文说“原来,做菜和爱情一样,都要用心”,明白了为什么我从来做不出一个像样的菜,为什么我的感情一直以来都这么失败,失去了爱我的人,得不到我爱的人,和路人甲乙丙丁喝茶、周旋、瞎聊肥皂泡、然后分开。
原来我根本就不用心,经过这么多年的晃荡,我好像已经不会用心了,现在想用心了,却不知道要用在谁那里。。。
突然很想用心学做菜,哪怕只是尝试。
最近的杭州阴雨绵绵,真是配合当下的心情,好闻的金桂被洗刷的七零八落的。
犹如原本美好的爱情,失去了味道,丧失了生命。
昨天跟2个躺尸在胖友圈很久的2个大龄女青年(哈?
我这样定义了她们,不知道她们自己怎么看自己的)聊到半夜2点,我以为我还可以再继续聊,似乎身体已经要进入休眠状态了。
大概真的到了阿姨的年纪了。
B是个T,MM是个P,她们是女同,跟我分享的恋爱,第一句话就是,男男和女女恋爱其实都是一样的。
你还介意是因为你谈的恋爱还太少了。
慢慢你会发现,真的爱情状态,是双方都能产生火花的。
其实你们双方都没有到达那个点,分手不可惜啦。
现在能做的就过的要比对方充实比对方好。
有些问题现在问不出来结果的,也许等若干时间过去以后就会有答案了呢?
每句话都句句灼心。
长吐一口气。
努力让自己翻篇。
于是给自己接下来的生活制定了如下的生活安排。
①无障碍艺途的志愿者工作进程(传播工作)②工作内容的深挖(程序员主题)③写本个人回忆录(先读《木心回忆录》录成音频,参加写作课程小组)④流浪旅行计划(以高木直子的绘本作为参考《绘画是一个人的旅行》《一个人生活的第几年》系列,学日常英语)
觉得超级毁三观,性,爱,友谊,厨艺,感觉全部颠覆,一个支离破碎的故事,我甚至没法给别人复述这个故事,内容很多但是主题很碎,情感描述经常用慢镜头但是又讲不出那么深刻的东西。
那个画外音其实就是总结一下:看不懂吧,我告诉你什么道理啊。。。。。
几大男神也就是打酱油存在,这部电影是不是香港爱情电影的下坡了呢,之前的郑秀文傻大姐电影随便一部也秒掉这部了。
估计请言承旭来提高人气,但是完全放不开的羞羞小奶狗,真的还挺不消化的。
因为是厨房,所以要看。
和吃有关,总不被放过。
坐在人来人往的店里看,电视机还不好,时不时拍打厉害,才有视频。
我一直以为《流星花园》后,我就该对言免疫,实际上不是,从第一次在《烈爱伤痕》里看到他到现在,言说话的方式我一直没有明白,很多很呜哝,没有关系,并不妨碍看到他视频的时候,仍然会继续爱他。
就是这样,总让你有点点心动,又让你碰上,不得不把那份喜欢生生咽下去。
魔幻厨房,炒的作料,是现代爱情观。
很多人都努力尝试和默认着傅微的爱情观,见一个爱一个,明明为着A去的,却和B出来且苟且。
不知道多少不美的女子恨得牙根痒痒的。
郑的演出似乎有点点挂不住,后面被年轻的杨赶着,不是不有点压力的,但相比较,更喜欢郑一些。
卦里说杨是个很假的人,大笑姑婆都不知道笑给谁看。
想想郑连许那样的人都肯安心的纠缠几年,也不是不笨的了。
冯德伦客串了一把,假正经,很多人都老了,很多人开始横向发展,冯也不见当年《美少年之恋》模样。
有人执著旧爱,有人见一爱一,世界本来就该是多项选择。
不过,每个人,选择,适合自己的选项。
http://www.blogcn.com/User4/mayjoy/index.html
为了言承旭,我昧着良心给四星。
多余的一星给Maggie Q
言承旭还是不错滴,浪漫爱情喜剧打发时间,可以看看,不过里面的刘德华呀,吴彦祖呀,maggieQ都不怎么样。
對白很精彩、故事還蠻有趣的!
当年我灰常喜欢此类港爱片- -
看了开头,换片
包头帽头巾什么的就是为言承旭而生的把!帅死叻!
完全不明白这部电影再说啥...
好多年前了呢 还是电影院看的
原来你一直寻找的只不过是一种幸福感。
应该不下10遍~因为买了DVD周不时都要拎出来看一眼~~红头发会做饭瘦骨如柴令人多向往
为什么有言承旭
这片能再莫名其妙一点,那就真的有魔幻感了;可当你希望它魔幻点时,它却又偏偏现实主义起来了。如果不是当年的Maggie Q演傅薇,现实主义的就算有厨房有爱都吃不了。当年跑去电影院专程看李志毅+言承旭的结果是很失望的,魔幻的的片名+现实的说教+琐碎的素材+乱七八糟的cast。
莫名其妙有一丝感动,小优和小可是一样痴情的人~
电视里在放。1星给maggieq好看的一米啊!
这是拍的什么玩意儿!!
我觉得还不错
烂的要睡着的电影,剧情无聊,节奏剪辑完全失衡。唯一亮点估计就是阿mi刘华怎么也睡不到一起的悲惨笑段,有点让我想到倒2了。两颗星全给阿mi以及和刘华的美好CP。
当年此片一出,看到男女猪的选角就完全没有兴趣。时隔多年在点播台里看到,依然对这对CP的配合毫无感觉,但却莫名的被角色小可hit到。(为何直呼剧中名字,是因为我从来对言承旭本人及其演绎的角色毫无感觉,包括当年的流星花园。)也许我对这种默默呵护女生从不求回报的男生没有抵抗力吧。
美智子做主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