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和情节都没有很吸引的点。
但是一点都不妨碍我哭的稀里哗啦。
本来打了四星。
为了祖孙两的演技。
满分吧。
恭珠不是小公主啊。
是小天使。
善良美好懂事。
但我不希望所有小孩都是那么懂事。
这样的孩子太累了。
恭珠校园那段纯真的感情。
真的很好。
很单纯很美好的样子。
而对于外婆,我哭着看完了后半段,外婆咬自己的手的懊恼;珍珠被接走后,恭珠的强装镇定,外婆无奈地流泪,自责;外婆走后,恭珠一个人在角落里;那几段我特别难受。
外婆我能理解您但是不能原谅您啊,我愿意放弃一切,让您不是一个人,为什么你却让我一个人留在这个世界呢?
最后,养老院那段 我哭出声来,恭珠还是不舍外婆一个人吧,最后外婆叫出恭珠的名字、讲述着她心底最真诚的情感,我好难受,我知道 那是外婆用最后的力气在和恭珠说话,恭珠也是知道的吧,她依偎在外婆怀里哭泣的样子,我竟然感觉到了岁月静好的美感,恭珠说,谢谢外婆成了她的家人,我想外婆更感谢恭珠的陪伴吧。
在这个时候,我才真的能理解外婆的“驱赶”,即使你会伤心,会受伤,但是。
外婆不想你一个人,不想让你受到外婆这样的苦,所以,外婆做个坏人吧,是吗?
不仅仅是不想拖累她,更多的是舍不得她一个人吧……这电影真的很好,让我对这个不怎么友好的世界产生了希望……一直对你好点男同桌;一个嫉妒你内心又很认可你的女同学;一些很好的邻居;一个很好的街道大叔;一对很善良的医生夫妇;一个真心爱你的家人;一个刚刚好的梦想;一个小天使一样的恭珠。
我想以后的人生,就算遇不全这些人,但,总有几个善良的人,在为不让这个世界变得不好,而努力吧。
看到一半,忍不住就来评论了。
我不知道电影究竟拍得好不好,原因是代入的个人情感太多。
别人家小小孩子天真烂漫的时候,同样小小年纪的女主角言语间像个大人,其实,比电影里的大人都成熟多虑。
她照顾患有白血病(也可能是血友病,总之是血小板缺乏症一类)还是个婴儿的小妹妹,还要挂念渐渐丧失了记忆的外婆。
常常饿肚子,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给一老一幼两个家人做饭。
我看哭了,不仅仅是情节感人,更是细细碎碎的剧情,像极了我的女主角给我讲的,她小时候的故事。
我以前只觉得,她的童年过的不容易,总是做家务,照顾小弟弟吃饭,现在才落得腰不太好的毛病,甚至也是小小年纪,就能条分缕析地对待生活。
然而对于那段过往,我只模糊觉得不易,并不能感同身受。
今日这部电影,就像给我讲她的故事一样,一幕幕展现在我的面前,人对影像总是比想象更敏感的。
我把自己归为相对早熟的孩子,因此曾经想过:一个人成长得过快,早早地经历了正常人十年、二十年才慢慢了解的生活,她还能快乐吗?
对这个世界还有些许期待吗?
等她终于到了那般年纪,又该如何继续生活?
我在15岁就已经体会了35岁的人生,20岁的时候,恋爱还会让我害羞激动吗?
25岁时,分手好像也没有那么难过。
30岁,一个人过并没有什么不同。
终于到了35岁,人生的方向,还有那么重要吗?
电影我只看了一半,感悟是从我自己的片面人生里看见的,可能跟电影主旨也没什么关系。
不管怎么说,我很庆幸是我在她身边。
爱你一万年。
作品以奶奶和未见面的孙女为主线,有几个画面印象深刻恭珠在年幼时承担着这个年纪不相匹配的辛苦,与电影中的小胖子形成对比。
一胖一瘦,一欢一苦,一个视肉如命一个喝食堂红糖水为生。
奶奶和婴儿,处在生命线两端的人设,一个经历风尘老无所依,一个初出茅庐幼无所靠,还上小学的恭珠被拔高成了大人,承担家庭的重负。
三人其乐融融的生活被婴儿的病症,老人的痴呆打破,再次走向了失衡。
老人用难得的清醒为恭珠减负,做了最不舍的决定——把婴儿珍珠寄养到医生家。
随后又在昏昏沉沉的痴呆中将罪责怪到恭珠“那可是你的亲妹妹,你怎么能将妹妹送给别人,你这个冷血的家伙”,小姑娘忍受着奶奶的指责和自我的悔恨,有这个年龄不相符的成熟。
罗文姬女士的团队为其摘选出来的这些个故事,处处都能够彰显人性的光辉。
相比较而言我近期在看的疫情第三本书武志红的《巨婴国》,则处处表达出乐一种他对东亚文化的愤怒乃至于敌意。
武认为,中国人都是巨婴,既没有真正的爱情,也不能独立生活,这实在是一种荒唐之言。
当然了我们也可以说电影会对现实有一种美化喝浪漫作用,但是实际上呢?
我们又能够说《巨婴国》就是对现实的直接的客观的反应么?
今天当是第二波隔离在家的第二十二天了,每天坚持在家窝着不能呼吸新鲜空气的感觉并不好受。
算起来我们这个地区两波隔离的日子加起来应该已经超过长江地区流域的人民了吧……但是我们不能气馁,胜利一定就在不远的前方,要靠我们强大的意志力战胜居家的痛苦。
虽然说我们烨遇到了许多生活上的不便,但是比起那些历史上的疫情,至少我们的心态还是平稳的。
在影片的开始,还是温情和搞笑。
恭珠的大胆坚强,被同学误以为对小胖有暧昧的情愫,这些都非常得逗趣。
从影片开始恭珠在全班介绍时的撒谎其实已经为后面注定的分别埋下了伏笔,因为她们的生活已经拮据到需要靠一点坑蒙拐骗才能挣扎地活下去,很心疼他们的生活。
虽然过得很难,但至少她们三人紧紧相依,天衣无缝,就算苦一点,累一点,但生活的无奈没有击垮她们,她们依然能够游戏欢笑,找到生活的一点小甜头和快乐
我昨天刚刚看完. 来写个影评吧. 怎么说呢. 刚开始被电影吸引是因为剧中的小胖子的可爱. 本来是奔着甜甜的爱情去的. 后面却被亲情感动了. 剧中关于恭珠和小胖子以及恭珠对于生活充满热情就是在面对困境仍然乐观描写的很好. 但也有很多不足啊. 就比如恭珠的妈妈以及这个外婆是有什么矛盾以及过错。
提了但是没有说清楚. 以及小胖子最后和恭珠发展的怎么样. 还有最后出现那对情侣又是哪里来的.. 这些真的很迷惑好嘛…前面很杂乱. 着重就写了小胖子和恭珠的日常以及生活的零碎. 后面又描写恭珠家里所发生的. 而小胖子这个插曲又没得了…主线以及定位很不清楚. 以及对有些细节没有做出交代. 剧中外婆吃米饭已经在养老院表现出的到底是什么? 最后一幕. 有点泪目. 还有就是中间和小胖子甜甜的部分我很喜欢。
除此以外 没有任何亮点!
这个翻译以后的名字也是一大槽点emmm。
故事讲述了一家没有血缘关系的奶奶和外孙女之间的故事。
有一天72岁孤寡老人末顺奶奶的家里,迎来了一位自称是她外孙女的罗公主。
罗公主手里拿着她母亲的骨灰盒,身上还背着一个叫罗珍珠的女婴。
老太太的女儿离家出走多年,而如今却等来了女儿去世的消息和一对奔亲而来的外孙女,末顺奶奶最后还是接受了这两个突如其来的外孙女。
有了外孙女的陪伴,奶奶孤单的生活变得阳光起来,在某一天的一场游戏中,罗公主不小心说出了自己并不是末顺奶奶的外孙女的事情,老太太笑着告诉她,她知道。
但是就算不是亲外孙又怎样他们一起生活了那么久早就是亲人了。
后来妹妹生病了,为了治病离开了她们,奶奶也患上了老年痴呆,但罗公主还是不离不弃的照顾奶奶,直至离开。
故事十分温馨感人,也泪点满满,我们每个人也许都有这样的亲人,趁还有时间,多一点温暖的陪伴吧。
电影由许仁茂自编自导,罗文姬和金秀安主演,讲述的是72岁的花样青春"末顺"(罗文姬饰) 在从未听说过的孙女"小公主"(金秀安饰)出现后开始的令人不可思议的同居故事。
罗文姬奶奶可以说是韩国影视界的口碑女王,她的代表作基本上是部部高分。
影片一开始用一组韩式小清新的画风展现了电影结尾,接着画面切到主人公之一,小女孩罗恭珠。
恭珠背着一个婴儿珍珠,带着行李,在社区大哥东光的带领下,来到了末顺的家里。
末顺是一个独身的老太太,她唯一的女儿早些年离家出走,平日里就靠手工刺绣手帕到街边卖赚点生活费。
整部剧剧情不拖沓,像在讲述一个生活中的故事一样,让人觉得不陌生又跟舒服。
看似是一部普通的电影,但其实一点都不普通。
小女孩从小坚韧不屈的性格,与家人、朋友之间的情感,似乎在告诉我们些什么。
这个世界上,真正难以割舍的情感,大概就是亲情吧。
这部电影我给四颗星,因为在介绍长大后的小女孩哪里,感觉剧情有些仓促,结尾有点突然
这部电影是挺典型的,穷人多磨难类型的题材,丧母的孤女俩遇到年迈的独居老人,加上韩国经典的生病要素,要说题材吗算不上特别的新颖,主要是靠演技,罗文姬女士就不用说了,恭珠扮演者就是那个釜山行里面的秀安,一个不算漂亮的女孩儿,但就是不太出众的外貌更能凸显演技,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演技好的话,外貌反而显得是个阻碍,一张脸放在那里,一堆的大特写,还能看到什么呢?
很多这种苦情戏,很爱把感情放在理性以上,比如未婚怀孕被抛弃的女人,总爱说这个孩子就是我的一切,我一定要把她生下来,结局就是母女一起吃苦受罪,以上是对情节的一点看法,如果真的太理性,那么电影拍出来就不好看了,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眼泪,看电就是要接受剧情设定,不要关联到现实,我也发现了,这是我的一个问题,很多电影本身情节设定就有虚构的成分存在,因为一些不合理的存在,才会有矛盾冲突和剧情的发展,但是我又在想看电影的意义何在呢?
罗文姬老奶奶演技真的好
不太好看
包含了生老病死的人间苦难。有爱是不幸中的大幸,遗忘是爱中至憾。泡菜国每年都要有那么一两部苦到泣血也暖到生命里每分每秒都在发光的片子。
感人但是剧情有点薄弱
这也太催泪了吧…罗女士的演技真好,故事还是比较韩式煽情套路,但就是很好哭过ou
传统的韩国家庭电影,有泪点但没有哭,只能说罗奶奶演的太好。
故事情节一般但是胜在感情真挚戳人心窝
罗文姬女士对笑中带泪的题材总是能够驾轻就熟!
如果你想缓解压力痛哭一下就看这部电影。底层人的挣扎又穷又病。3个十岁出头的孩子演技自然可爱欢欢喜喜,秒杀中国所有的流量明星
漏洞百出的剧情,刻意堆砌的苦难,让人极度不适.但不得不承认,小姑娘的演技很正啊.
遗忘太过悲伤
韩国人催泪真的是有一手
愿我们身边都有一个天衣无缝的他/她相伴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婴儿,眼泪哗哗的。这就是生活,以为公主要脱离苦海了,结果奶奶患老年痴呆了,以为珍珠只是营养不足,结果她换上了难症。本就生活清贫,生活却并不会怜惜你
狗血的催泪片,单靠演技撑着。不喜欢
感动流泪
因为剧本实在太惨了,显得有些刻意,没有被感动到。
这个奶奶像奶奶,我们的电影里奶奶还是演员。有点德九爷爷的剧情套路,老花镜烫伤婴儿的设计不合理,人是有痛感的,婴儿疼了会动,再说婴儿还是多动,就算会烫伤也不会那么大面积。
所有在苦难里开出的花朵,都是最美的
说句煞风景的话:这个小女孩就是个天煞孤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