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流浃背
Sweat,漂亮宝贝直播中(台),汗液
导演:马格努斯·冯·霍恩
主演:马格达莱纳·科莱斯尼克,尤利安·斯维泽夫斯基,亚历山德拉·康涅兹娜,齐伯尼·查马修瓦斯基,托马斯·奥平斯基,莱赫·洛托茨基,玛格达琳娜·库塔,多米妮
类型:电影地区:波兰,瑞典语言:波兰语,英语年份:2020
简介:60万粉丝和一个跟踪者:在这个来自波兰的Instagram剧情片中,舞台化的生活与不加掩饰的现实发生了碰撞。Sylwia过着#thesweatlife的生活:作为一个充满自信的健身教练,她吸引了大批粉丝。这位Ins女王和她的爱犬Jackson一起,住在华沙一间宽敞的公寓,每天的生活就是自拍发帖发推广,健身瑜伽养生..详细 >
求女主去酒吧在地上跳舞时的那段bgm 重谢!!
使用纤巧的笔触在一昼夜的生活流中成功地捕获到一个kol在光鲜然而单义的、被媒体包裹的外表下孤独、不安、情绪扭结波动的身心状态。
85/100。#CIFF线上第七场#对于当今时代敏感的把控和呈现不失为一种电影拍摄的全新思路。此片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通过对一个女运动博主的三天生活描绘,生动表现出了如今电子信息时代看似繁盛浮华的表现背后人心逐渐疏远与互相难以理解的不堪真相。尽管在情节的处理上还有些可以完善的地方,但本片传递出的信息令人震撼,无论是对于“狂热粉丝”这条线的叙述还是家庭聚会时体现出的百态,当把它们和这个逐渐虚拟化的世界联系起来时,其对于现在这个社会拥有普世意义和思考价值毫无疑问是巨大的。 @2020-10-25 15:38:08 @2021-12-23 01:18:26
看的真揪心,网络虚幻世界给不了她真正需要的温暖,她妈妈那里更是一言难尽,谭露真情,也会被引导至正能量,她就只能继续不带感情需求的活着吧!
2020年的电影,现在看这部电影的感受比电影刚出时网红时代才刚刚开始的感受要浅一些。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当然网民素质整体有待大大提高,网上的戾气还是很重的
那点微妙的耻感把握得真好,就像宁愿去关心一个本应该痛恨的跟踪者也对殷勤的追随者无动于衷,看似很矛盾,但观众几乎能立刻理解主角的意图,把难以捉摸的情感刻画得可信,这点太难得。
Cannes2020→鹿特丹2021Limelight。7分。正常年份进一种关注应该都挺难的。片名翻得可以再讲究点(毕竟是网红女主的那套健身操的名字嘛)。事儿不大但搞得这么大张旗鼓,本身也是挺讽刺的——这个年代的头条居然是网红哭诉自己没有人疼爱,这得多娱乐至死——可惜讨论得没能更深入。视听设计挺不错,高触感的拍法,可以往上浮半星;不过对媒介/界面/影像材质的使用还是比较保守。
情节不够吸引人,看得累
真实的有点像纪录片,纪录到后面五分钟感情爆发的有点假,而且在那个场合一句话就崩了……蛮心疼女主的,还没摊上好妈妈;Fiat那个车还不挺好看的……
无感
我要受不了了,导演一定觉得自己很牛逼,抓住了时代的症结
小小的无聊,看完和没看一样。
好题材 拍的一般 总体挺喜欢的 三星
挺有意思的一部北欧小品,在看似通俗的情节脉络里埋藏着不少独具匠心的思考,比如身体的商品化,公众形象的经营,女权背后的男性凝视,以及自媒体环境下对人类情感需求的重塑,都是十分贴近当下的议题。女主饰演的网红健身教练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角色,表演很出彩但影片也因此成了她的独角戏,这无疑阻碍了对上述主题的深入探讨和挖掘。 - CIFF56 Virtual Cinema (10/19/2020)
社交网络鼓励人们流汗,却不再能容忍眼泪,电影为早就被习惯性妖魔化,时刻被嘲成靶子的网红们说了几句公道话。运镜和表演都是情绪化的,但剧作本身更多是表面上的事件堆积、观点罗列,支撑情绪的作用较弱,让结尾的高潮显得多少有点勉强。
?不是说题材好就可以随便拍了吧
冲突的点挺莫名其妙的 让忍不住轻轻的翻个白眼 就这 算啥啊
简介骗子,她生活变化和跟踪狂根本没啥关系。很普通一个商业片,稍微有点现实意味。
一块电子屏幕,隔开了我们现实与虚拟间的距离,沉迷于一个证明存在感的世界里,我们也会消磨掉了真实的自我。波兰版的“每天跟我做,健康五分钟”,一个网红的健身教练,数十万的粉丝拥泵,让自己必须时刻表现出出众的光彩,似乎在平常人的眼里,你不能拥有任何差错,标签化的定义了人生,也活不出了标签外的真我。100分钟的电影,很直接的分成两个部分,前50分钟一直在叙述女主角的生活轨迹,看似在看后面的剧情做铺垫,但零散的生活片段感觉像是在看一部讲述网红成长的纪录片,抓不住核心要意,后50分钟开始讲剧情了,也一点点向观众灌输导演的价值观,特别是最后女主角接受采访时说的那段话,让活的完美精致的人生像花瓶一样不堪一击,是人总有累的时候,但累也有不尽相同。电影角度比较新颖,但成片质量没有太多惊喜。
个人隐私与公共话语之间的冲突在「微博」上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然而到了波兰的社交平台上却成了一个令人欢喜又令人忧的大麻烦。之所以产生这种矛盾,是因为这位「网红」模糊了舞台艺术与真实生活之间的界线。一方面她真实的《汗液》吸引了众多「崇拜者」的关注,一方面她又对「宗教徒」病态的凝视感到愤怒和不舒服。众所周知,那些有着不同经历背景的「受害者」都是这位健身「领袖」调教出来的学员,而那个贴身的「跟踪狂」乃是她们自身的镜像。这部metoo题材的作品试图控诉的是社交场域对于人性的绑架,那些颇具宗教性的团体限制了人们在感性交往中个人情感的自然外露。生命在于运动——但讽刺的是,这些体质虚弱的人在擦干《汗液》之后,依然拿起自拍杆在社交媒体上炫耀着自己精致的脆弱。真不知那块矩阵是他们的新生活,还是他们的避难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