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生长
何处生长,Growing Apart
导演:龙凌云
主演:尚语贤,艾丽娅,岳骁恪,赵燕国彰,张熙然,孟可,阳博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2
简介:18岁叛逆少年程非(岳骁恪 饰),从偶然在家中发现父亲所收藏的,失踪已久的女网友”燕尾蝶“——何生(尚语贤 饰)的寻人启事开始,逐步发现自己和她的渊源远不止有网络这么简单。神秘消失的何生,深埋谎言的程非爸爸,古怪孤僻的何生妈妈,从对家庭的反叛,到发现埋藏在深处消失的“她”,真相水落石出,原生家庭的隐痛被揭开,究竟..详细 >
这辈子最痛苦的影院经历。我以为,这么差的表演只能在学生组的片场的第一条看到。这部片子对我触动真的很大,真的不能把这么次的东西拿给别人看,看完直接决定拿掉自己片子几场戏。两次打破时空还挺好的,剧本原来想表达的点不差。但是拍的太糟糕,看的我如鲠在喉。很多细节,在学生组大家可能就是会放低自己要求,觉得只是欠佳,但在银幕上真的就是垃圾。建议电影学院的朋友们都去看看,这样的观影经历会很宝贵。普通观众好像真的看不出戏的好坏,但是我觉得这个戏已经差到严重影响信息的传达了。我真太震撼了大家。
有点乏味
好题材被剪辑给毁了,以至于配乐都优秀得凸显了对每个议题刻画的羸弱。“你不觉得你现在很像你妈妈吗?”才是全片最高光的台词。我们生而无罪,所以更不能自己做恶龙给别人欲加之罪,这才是死循环不断往复,暴力肆虐的真正原因。如果不围绕着这一个核心点去展开讨论,就会造成议题的过多染指而剪辑凌乱,反而失去了最应该传递的导演的自我意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东亚语境下几代人永远遵循着自己明明生而无罪,却只能靠报复与强加罪名的方式去证明自己无罪,这个bug点明明才应该是最该关注的,可是情节的实际呈现却分散得让人分心,太可惜。尤其是结尾只能靠毫无情节推动的台词输出来点题升华的时候,一切没有落地的空镜,广角和slow motion,就都是悬浮而无意义的自怜
看完本剧,我在想是不是要对自己的孩子好一点?
看的生理不适,两个精神病生小孩什么天崩开局啊
老土
比预期观感好不少,挺喜欢的,封建思想的毒害,文革和计划生育对那一代和后一代的影响,原生家庭的压迫感,叛逆的新生代,
很真诚。他是第一位喊出“这就是我们的错”的男导演。终于有男性导演可以说出这句话了。
个人命运与时代沉浮相联结的时候,剧作的处理方式显得很单薄,尤其是最后因丧女而精神分裂的原因揭露让人难以信服,包括在2005年-2007年期间,男主是发生了什么由黑发变成了染发,有对父权的顺从变成了完全的叛逆,似乎都没有交代,我中间一度以为是程非失忆了,然后性情大变,男主岳骁恪在我眼里就是中国版的刘亚仁啊,面对面看到只觉得五官是乖乖地精致,但在影片里足够有味道。
影片立意在于反封建、反重男轻女,带点悬疑感的青春疼痛片。结尾女孩没有自杀,去过属于她自己的人生,男孩成长了,释然了,抬头有光。希望他们好。片中的母亲其实也很可怜,最可恨的难道不是父亲这个角色吗?出身封建农村大家庭,但考上大学,思想为什么还这么糟粕,没有担当,懦弱,不敢反抗,还低头说不是我们的错?希望女性都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讲了父权制社会中的受害者成为自己子女的加害者,同时孩子又成为加害者伤害着父母,但是这个恶性循环只有一方的逃离这一种方法才可以被解决吗?
大概十年前我去先锋书店谈影展放映场地,被两个高中刚毕业的小姑娘堵在门口,有颗虎牙的那个跟我说她们是瓢虫映像放映员,这个场地是她们先谈下来了,我不能抢。过了一个月在南师大对面的金良酸菜鱼我跟这俩女孩偶遇,虎牙就一直盯着我,小声跟同桌的男孩说就是那个胖子把我们场地抢走了。又过了一年虎牙成为影展志愿者,我才知道她叫石头。影展宣布停办的那天晚上,石头拉着我在她家楼下喝酒,喝大了,嘴里一直重复飞哥我好难过,我心脏疼。五年前,石头23岁生日,带了个帅气的男孩来。我问男朋友啊。她说比男朋友重要,我俩要合作一个电影项目。我说你才多大啊,就想当制片人。她说飞哥你别瞧不起人,我一定把这个项目做出来。祝贺虎牙,你做到了。
#2022 First# 我在First的最后一部片。虽然是导演处女座,但剧本、视听、和美术都蛮成熟,确实高出很多其他片子一大截。导演说灵感来源于女性好友经历,片中很多母女相处细节也吸收了许多周围女性的建议,感觉态度还蛮真诚的。听说已经拿到龙标了,期待能顺利上院线吧。
还好新一代,有新观念,希望你们长大之后世界能更好。“我要把我妈也写进族谱里”“就是我们的错”,在强势父母高压下虽然唯唯诺诺,也可以有一丝自由意志,这怎么不算一种“出走的决心”呢?不同的是那个逃离妻职母职,这个要逃离的则是为人子女的身份和宗族社会的吃人。秘密揭开,有稚嫩的部分,还是可以打到7分的。
难以置信的处女作,真正符合First惊人首作这个环节的作品,批判计划生育的主题,父母对子女令人窒息的控制,双线交织营造的悬念,包括对人物的塑造也都令人信服,还有一些非常有个人风格的视听语言让观众印象深刻。是一部不管放在任何地方,用任何标准来判断都算得上是一部好电影。
漫长的十分钟的片尾字幕,满打满算,内容最多只有八十分钟,不知道是剪掉了,还是什么原因。导演的意图似乎只到:时代让父母辈的生活变得扭曲抓狂,父母们只能把这些痛苦传承到孩子身上,孩子过于弱小,无法承受,无处可逃。最后只是干巴巴地让两个不太会表达情绪的演员口头说出我们要好好生活,但其实挺无效的。技术上,导演好像很在意转场和剪接,有两个镜头挺能传达痛苦的情绪的。可惜演员普遍拉垮,除了艾丽娅,剩下的都0分。然而,重点就在于这个长片并没有超越青葱的那部短片哦,长片需要的视听以外,最重要的还是文学部署,和最终的表达完整度,导演除了传达一些零散的无处安放的抑郁情绪以外,几乎没有长片该有的文学功底和思考内容。按说,青葱一堆大导演,不应该没人指出啊。其实还是个超长短片。全片有一句台词挺勇的:这就是我们的错。
母亲和父亲演的好,男女主演的很出戏。
C-只看到了中国最伟大的女演员
原以为是疼痛青春片,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家庭荒诞而狗血的两代人为切入点,含蓄地批判计划生育和重男轻女陋习的社会观察,想法是大胆的但成片太避重就轻了,沉重无比的议题在充满希望的结局里轻飘飘地就略过去了,谁又替谁原谅了?
故事讲得这个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