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是很清楚当年的案件,但导演把电影拍的犹如当年事件的纪录片。
在法律面前很多时候被害者是无奈的,法律并不代表正义。
它只是人们用来管理社会的工具和程序。
既然是程序就必定有bug。
两个都有嫌疑的年轻人,肯定有一个杀了人,但是谁呢?
当没有直接证据证明的前提下,张三有理,李四也有理。
于是张三因为持刀罪服了一年的刑期。
而李四因为证据不足,当庭释放!!!
那么谁杀了被害人??
外星人吗?
好吧,我个人觉得是这两人联手干的。
这两个都不是什么善良的家伙。
一个亦正亦邪,是西班牙某流氓组织的成员。
一个是外表痴傻,但实质心狠手辣。
这两个人,觉得最无所谓的就是把罪责推到另外一个人的头上。
所以一审再审,另案情越来越复杂。
对于导演用什么手法去呈现事实,作为观众也只有被动的接受。
嘛,这片子毫无娱乐性,所以在豆瓣的评分并不高吧。
虽然我也只给了3颗星。
若是改片是作为纪录片推出的话,可以达到四星。
关于张根锡的演出,的确是个亮点。
玩味的表情,充分引起人们对于他诠释的嫌疑人的猜测。
他因此片而提名大钟奖最佳男配。
虽然最后没有获奖。
一晚上的时间呈煎熬般的看完了,不属于我喜欢的任何一类风格的电影,纯粹因为张根硕本人才想看的。
小帅的名字写在最前面,本以为是绝对的主角,其实真正展现实力的应该是检察官大叔和律师大叔吧。
连海报的封面都是小帅,但实际上一直在刻画和着重强调的是检察官大叔的内心吧。
看过了很多影评,大家都在猜测究竟谁才是凶手,但是实际上谁是已经是一件不重要的事情了。
导演是在讲述一个过程,整个事件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展开,然后落幕,或许连导演本人都没有想好谁才是真正的凶手吧。
不想说谁才是凶手,小帅的发挥让FANS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他,或许是想要尽快的摆脱童星的状态,希望能够有更好的演技的发展。
但是这个本子确实是让人很难燃起爱,沉重的话题,开放式的结局,一切的一切都是在不断的猜测中度过的。
导演想要表达的含义我也无法把握,如果是为了让观者引起深思,我觉得基本没有可能,或许我们会觉得AJ和Pearson没有人性,或许最后的结局会让人义愤填膺,但是这种纪实性的手法必定是要人们再发现些什么的吧。
完全无头绪啊。
最后总结:演技有突破,但是还是更喜欢大君这个角色夜深了,顾乃
沖著小帥來看的電影。
但卻覺得至少4星吧。
為了小帥再加一星。
很多人都給的3星,大部分原因都是沒看懂把,不知道兇手是誰。
兇手是誰重要嘛,重要的是劇情的起伏。
人與人之間的較量。
還有一種對現實的諷刺。
審判之中,兩人皆有嫌疑。
讓觀眾也無法判斷到底誰才是兇手。
嫌疑犯的所說的we did it也為后埋下伏筆。
在你還在猜誰是疑犯到確定是兇手的時候出現了無罪釋放的情況。
而2年后律師們見到他們的片段足以潛在的告訴莪們這是一幢聯合殺人事件。
與前面形成呼應。
影片最後京皮的尸體躺在了廁所。
廁所也被封了這亮點告訴莪們,很有可能是後來廁所無法正常使用。
為什麽么??可能鬧鬼。
可能出現了擾民的事件。
為什麽。
因為兇手2人都沒有受到懲罰。
被害者的靈魂無法安寧。
幾人的演技都很好阿。
贊小帥。
嘿嘿。
不能说张演员在这部戏里有多么帅,从造型来看,梳满小辫的背头,古铜色皮肤,沉闷的面无表情,不是眼前一亮的帅哥,是让人无法忽视的杀人犯,虽然很想相信他是无辜的,但是他的眼神却一直透着狡颉,透着一股不屑和清醒。
我感觉这电影里的杀人犯角色非常的难拿捏,过之会觉得太血腥暴力而想敬而远之,不够火候的话会觉得在惺惺作态故意装出一副凶狠的样子。
看这部电影首先要了解它的背景,最起码知道真实状况才会感觉到张演员的出色在哪里。
以下剧透,慎读!
首先,Pearson这个人必定是杀人犯。
合伙作案,但是居然逃过了法律的制裁,理由是证据不足,在审讯中,必定是百般辩解才得以脱逃的。
那么,在电影里该怎么表现才对呢?
如果仅仅做到面无表情恐怕无法传达给观众一种‘其实他就是罪犯’的感受,客观来说,这个人非常的冷静,能通过测谎仪的都是牛人,心理状态非常的平稳。
请大家注意这一段:在审讯室,他的朋友跳起来指责他时,他平稳的说出:‘I did't kill him’,是无奈的口气。
不是反唇相讥,不是怒吼,那一瞬间,我都相信他不是杀人犯了,但是从他的眼神里分明的透露着不屑,又开始疑惑。
再到法庭上,他的表现太出彩了,是无法让人忽视的存在,不是因为帅,像我之前说过的,表面平静无波内里暗潮汹涌,随时担心他会爆起伤人或者在法庭上干脆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为一个杀人犯担心,这是头一回,如果没有法庭上的那个似乎有着深意的微笑,看好戏的眼神,这个绝对是个无辜的人啊!
很多人觉得表现杀人满身是血那一段精彩,我个人认为是重复现场模拟那一段更为精彩,法院的人一开始刀子的位置不对,Pearson说:‘NO,NO,你的位置不对’,那个表情,分明是被别人亵渎了自己战利品的表情,说了两句指了指自己的脖子,然后拿过刀子自己演示的样子,这一段的狂热表情,是的,狂热,带着轻微疯狂的表情,绝对是经典,到了此时,所有在看电影的人都会肯定:人果然是他杀的!
另外就是2个人的回忆,2种表现,不多说,对比非常强烈,杀人犯的疯狂和不知所措的惊慌,拿捏的非常到位。
终于到了我个人认为最美的镜头,影片的最后几分钟,检查官面前突然的一句英文:‘well,I get go’,镜头一转,一个穿着白衬衫宝蓝色T,头发恢复正常的漂亮的人出现在了面前,那一刻我的心脏仿佛被一个千斤大锤‘砰’的击中,一瞬间头脑空白,随着他的话语,起身,离开,转身,对白,关门后嘴角淡淡的一抹意味深长的笑,眼睛向后轻轻斜视所表现出的轻蔑,100%的肯定了他的身份。
试问,有多少人能在短短几个镜头让人经历怀疑,肯定,心情放松又突然紧张的转变呢?
这个几分钟的片段我看过几十次,被他深深折服了,究竟嘴角该翘起多少度才能够表现一个沉稳的人的轻蔑呢?
显然黄泰京的角度比较大,因为他可爱,他的轻蔑是故意装出来的,但Pearson这个角度实在是太难了。
我知道很多演员会在镜子前练习自己的面部表情,我只能说,张演员这个度掌握的非常准确,让人既觉得了Pearson的可怕,他暗藏着的疯狂,他非人的冷静,都包含在这几十秒的表情过度中,喜欢的话,请仔细观察这一段。
最后,请允许我大吼一声:实在是太漂亮了吧!!!
哈哈
最近想看杀人类型的电影,便开始一部一部地刷一开始看到这部片子的评分,我震惊了,居然只有6.5分,真的是匪夷所思……后来还是认真看了一下,我只想说那六千多个人真的是对不起这部电影
海报中皮尔森那么诡异的笑,我第一直觉就觉得他是凶手,再加上他的犯罪重现,以及在法庭上的冷静表现,我一直认为他是凶手可是很疑惑的是,为什么他们两个人都能记住刺的刀数,当犯罪重现时,他演示拿刀的样子,一看就是想起了当时的情景……
检查官一直在用事实说话,可是他却没有深深揪住真相,而是一次次错过,他执着,却又不执着。
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还是会以失败告终啊……
这部影片还是拍的很好的,据说导演问了40多个记者还原当时的情景,张根硕的演戏也还算是可以,那诡异的笑是这部影片的亮点。
原本是冲着张根硕去看的这个影片,但是最后被惊到了...最后的被害者的镜头吓死我了...死不瞑目...
看片的过程中,看着各种场景的闪回和假想,一直有不祥的感觉,祈祷不要走上“杀人回忆”的老路,结果不幸言中,这种结局真是推理爱好者的恶梦。
韩国很爱拍这种关于韩美尴尬关系的片子,想到汉江怪物了。
看到AJ和person在法庭上不约而同的嘲笑律师和检查官的样子,生生的觉得这两个家伙完全是一国的。
这不就是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的真实相反案例。
先COPY一段:“囚徒困境”博弈是博弈论中的著名案例。
警察抓住了两个罪犯,但是警察局却缺乏足够的证据指证他们所犯下的罪行,如果罪犯中至少有一人供认犯罪就能确认罪名成立。
为了得到所需的口供,警察将这两名罪犯分别关押以防止他们串供或结成攻守同盟,并分别跟他们讲清了他们的处境和面临的选择:如果他们两人中有一人坦白认罪则坦白者立即释放而另一人将重判8年徒刑;如果两个人都坦白认罪, 则他们将被各判5年监禁;当然若两人都拒不认罪,因警察手上缺乏证据, 那他们会被以较轻的妨碍公事罪各判一年徒刑。
囚徒困境的主旨为,囚徒们虽然彼此合作,坚不吐实,可为全体带来最佳利益(无罪开释),但在资讯不明的情况下,因为出卖同伙可为自己带来利益(缩短刑期),也因为同伙把自己招出来可为他带来利益,因此彼此出卖虽违反最佳共同利益,反而是自己最大利益所在。
但A和p两个人显然是有了默契,都没有完全说出真相,得到了最好的结果。
这种默契来源于何处,是司法漏洞,是可笑的外交待遇,还是强大的社会背景。
总之成了反相的“囚徒困境”。
真相如何连智慧而执著的检察官也对自己的答案迷惑了,那么真相对当时的调查者来说确是个谜。
不过编剧给了这么多的线索,最后欲言又止,仅仅做为一部电影来说,给个答案并不难。
姑且来推理一下。
现场重现很重要:alex弯腰洗手时,身后不可能通过其他人,所以这里他撒了谎。
而根据法医的判断,根据衣服上喷血的特点,决定第一刀应该是AJ所为。
而PERSON对于推倒受害者的方向也明显和事实不符合。
他所说的方向,并不是死者最后倒下的角落里,而是洗手间的方向。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当受害者倒向他的时候,只中了前几刀,他确实本能的向坐便池门方向推开了求救的受害者。
而后面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受害者倒在墙角?
受害者可能没有被推开,也可能被推后再次倒向person,总之person接了AJ的刀,补了胸口两刀,和受害者一起倒在洗手台上,所以洗手池上面和下面都是血,最后受害者被放倒在墙角。
以上,草稿,待整理。
“俩人都无罪吗?
那我的儿子是谁杀的?
”-已故赵忠必的母亲 “这帮家伙是无耻的!
”-事件调查者朴大植刑警“是我们杀的,但不是我杀的”-嫌疑犯Pearson&Alex 1997年4月3日,晚10时左右,梨泰院汉堡店Buger King的洗手间内发生了一起惨不忍睹的血案,无辜的大学生赵忠必被两个不到20岁的美籍韩国人杀害了。
他身上共有刀伤九处。
嫌疑犯Pearson和Alex 在法庭上互相指证对方才是杀人真凶,最终却因为证据不足双双获无罪释放,引起韩国民众的极大愤慨。
《梨泰院杀人事件》从剧本的构思开始就勾起了大韩国民当年的回忆,事情过去12年,至今仍是一个迷。
韩国人好象很喜欢拍摄这类型题材,之前的《杀人回忆》,《那家伙的声音》,《追击着》都是有口皆碑,与他们所不同的是,《梨泰院杀人事件》这个取材的案件并没有到实效。
所以在韩网NAVER上我还看到了关于电影的一个八卦,据说两名嫌犯中的一个曾经威胁过导演不要拍摄该片。
故事的开头就给出了惊人的场面,两个浑身是血的少年身处谋杀现场,脸上却带着平静的麻木。
之后不论是在法庭还是监狱中,这两个人的表情也没有太大的改变。
他们自称是事件的目击者,在被警方认定有杀人嫌疑之后,互相指责凶手是对方。
在美陆军犯罪侦查队的介入下,Pearson被认为杀人证据不足当庭无罪释放,无奈之下,检查官只能起诉另一名嫌疑人Alex,后者检查官出身的父亲也聘请了有名的律师来为儿子做辩护。
最后的结果就是两人都因为证据不足,无罪释放。
一个又一个看似确凿的证据被推翻,一个又一个笃定的人产生了怀疑,检查官从自己孩子的身上得到灵感。
通过模拟还原了现场,表明了凶手应该比受害人更高更壮。
这反而使Pearson的嫌疑洗脱,只能起诉他携带 武 器 和消灭证据检查官在挖掘真相的同时却又被真相所误导从而质疑自己的判断。
剧中的那两个诡异的ABK(美籍韩裔),脾气暴躁的检查官,精明厉害的辩护律师,其实都是走在钢索上的人,每个人离开悬崖都只差那么一点。。。
电影想告诉我们:我们不是要证明这两个孩子没有杀人,我们只是无法确切的证明这两个孩子杀了人。
影片里有死者的母亲流泪叙述她对死去孩子的思念我不知道现实中Pearson和Alex会不会看到这部电影 我只希望不会再有下一个Pearson或者Alex了。
影片中牵涉到的人物在韩国很有争议性。
美籍韩裔在韩国人眼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仅仅在韩国娱乐圈里面,从早前的刘承俊事件到最近的2PM宰范事件都不约而同地引起过轩然大波。
可以看出在韩国大众的立场上,一方面对他们与韩国传统文化的格格不入有着近似严苛的挑剔。
另外一方面又对他们在西方的生长环境有说不出来的羡慕,加上这次耸人听闻的暴力事件,加上当时韩美关系的大环境在当时估计引起的关注度是爆炸性的。
张根锡这次彻底想摆脱童星经历的负担和花美男的包袱在《快刀洪吉童》小试牛刀之后他接下了这部片子。
全部的英文台词对在新西兰留学过的他难度尚可如何诠释一个有争议的角色才是对他的挑战我比较喜欢他在戏里面诠释Pearson时的表情无论是平静的麻木还是诡异的微笑都把韩美混血的Pearson身上部分怪异的特征给表现出来了让我们可以体会到Pearson那多重人格复杂的心理难怪小帅凭借这个角色提名今年大钟奖最佳男配角现在这个字幕的确是不怎么样,很多简单的对话都会翻译错误建议等有好的字幕下的时候,大家再看一次吧。
================================================导演并没有想确切的认定凶手具体是谁他开拍前指导演员的时候也是让他们抱着:我不是凶手 这样的想法去演的。
我觉得梨泰院这个地点也是关键因为在当时(1997) 梨泰院是美 军 驻地所以Pearson作为家属 应该是受到了额外的保护在片中Pearson一直在说英文而且坚持说自己不会韩文直到结尾的时候却用了韩文和检查官告别检查官对他说,不要得意忘形了。
我觉得这段导演其实已经有点倾向性了。
没想到死者竟然是宋仲基,看的时候就眼熟,只是没想到而已,这也太小的配角吧,最后的特写还是满脸鲜血的躺在厕所里。
那时候的他还是个正儿八经的龙套啊,长得也很一般。
电影还是不错的,瑕不掩瑜。
韩国真是能自纠,这个电影居然可以发回案件重审。
不知道案件重审的最终结果是怎么样的呢?
凶手们为什么不能共通谋杀获罪,为什么检查的方向不能是共同谋杀?
一定是只能一人杀人呢?
我只想随便的写点什么这一个星期以来无止尽的论文已经让我头疼脑热只想吐了用放弃了好久的“自由式断句日志体”随便写一点意识流周末晚是照例的电影时间我不知道这个传统等小怀回去以后还能不能坚持今天的电影有点沉重以至于从外面刚回来的小直发现寝室的气氛很沉闷看悬疑影片的时候总是期待一个结果以结果和自己的想象一致来给自已找一个满足感虽说“罗生门”式的叙述会更增添神秘感但无果而终总会让人倍加纠结片头打出的“本片完全根据现实事件改编”让人很扫兴故事可以更惊险更刺激更疯狂但现实却不能也不该我不想叙述冗长且扑朔迷离的剧情或说是案件经过涉及政治或国际关系的问题更是让我头痛凶手就是两人中的一个但两人都最终因为缺乏证据被无罪释放不知道一直以“真相只有一个”为口头禅的柯南碰到这样的案件会作何感想哦,我忘了,柯南也不过是故事中的神勇侦探而已只有死者是真的真的无辜just for fun这个理由实在是让人惊悚突然想起了那无止尽让人头疼的论文公平正义人权法治哦,好吧。
不说这些了也没什么好说的无奈或是心寒又能怎样现实才是最大的真相我们不过都只是一部分的目击者或许还是个被眼睛蒙蔽了的偏执的目击证人MOVIE TIME IS OVER生活依然继续
错怪了丫头的推荐~
跟杀人回忆一样让人纠结到蛋疼,中国何时才能有真实事件改编?而不是古代历史戏说
因为没有答案、所以更加压抑、
张根锡奉献的演出给一星;还原了事实给一星;导演你拍的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剧情片,不是纪录片,就不能剪辑流畅点?跟看ppt样了
好吧,必须承认,只为了小帅~~~~~~~~~~然而I'll show you something cool就成为了杀人动机简直太悲哀了!究竟谁是凶手 到最后也不知道!!!!应该判两人死刑~~~~~~~~
导演诡异的叙事手法 和 小帅并不怎么多的戏份。。。。
准备烧个脑
看似极其简单的谋杀案却始终找不出凶手,没法判定一个人有罪即是无罪,这点一直是争议。影片力道不够,既没有呈现出两方检察官之间的证据博弈,也因为人物刻画的缺失让悬而未决的案件给检察官带来的伤痛缺乏感染力。
囚徒困境里不是这么说的- -
这是一部如果没有张根硕,很多人就不会看的电影。
有意思,完全从破案人员的角度来呈现这部片,看得我云里雾里,左右摇摆,到最后还是无法确定是单人作案还是共同犯罪。张根硕在里面演的很不错啊,以前从没了解过这个演员,后面据说走花瓶向了?那真是可惜。
海报不错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由于这部影片的上映,使得案件能够重审 犯人时隔14年终被捕,要知道韩国杀人罪的公诉时效为15年。没有继续让凶手(皮尔森)逍遥法外。相信已经能告慰死者在天之灵,还有宽慰死者家属了。(图解:http://tieba.baidu.com/p/716750489)
电影促成重开调查
一点悬念都没有 晕死
无聊的字幕组和无聊的导演花了我5天看完。如果真的是按真实事件改编的那韩国的法律就太没节操了!!!!张根锡哥哥还是比较适合偶像剧好吗
我只想看张根硕只想看张根硕只想看张根硕
这部电影简直有损韩国电影在我心中的形象。检察官脸是整容整坏了?一个僵脸演了整部电影。演得最好的竟然是小胖子。这部电影,张根硕除了像汤唯还有什么。烂片。
字幕太差了,不过小帅演的好酷哦!
要不是小帅,就得两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