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戏还是没的说,可惜剧情多少还是太薄弱了。
比起叶问的立意低了些,无非就是一个想要平淡生活的人被卷进各种漩涡之中,然后啪啪啪,哒哒哒,就结束了的故事。
类似这样的情节太多太多了,所以审美很乏力,倘若比叶问先到来,起码还能再上去两分,可惜叶问在那里,后面再抄就真的让人。。。
很乏味的同时又坚持了一下看了下去期待惊喜,结果当然是啥也没有。
家人喜欢看动作片,特意买了电影院的大屏幕,一起看,全程看的津津有味。
用一个小故事说起,引出剧中的主要人物,情节紧凑,没有太复杂的人物关系,对于我们这些不想太过于用脑的人来说,很适合。
打戏精彩,动作设计真实又合情理,动作干脆利落,爆点多,看的过瘾。
小人物,三观正,热爱国家,抵抗不公和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真诚待人,虽因自己儿子安全有过懦弱,但这样显得人物更为真实。
为了朋友,为了正义,为了国家人民,虽危险丛丛,但不畏惧,让观众热血沸腾。
当然,一部剧有好有坏,配音有点让人出戏,个人风头太突出,不过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了。
短评字超了索性就随手写个影评吧,,,,袁和平近几年但凡导演的电影,几乎是烂片的保证,叶问本身又是一个冷饭ip,这次还是外传,没看之前实在不敢有太大期望,看过之后别说,还真有惊喜(真香警告),,,第一,张晋依然表现抢眼,文武兼具,当然这也是近几年他的一贯水准,不管什么角色都是形神具备,第二,打戏毫不夸张的说是近几年功夫片的最高水准,片中所有的对决以及霓虹灯追逐和推手两场打戏设计均为业内最高水平,可惜打戏安排的有点满,多了些凑数为打而打,恰恰就因为多了这一点点导致全片的打戏缺少层次感,实在是可惜,像杀破狼1,打戏虽少,但是精,所以吴京的出场包括片尾的巷战等打戏才会给人十足的惊艳感,但是要好过杀破狼3贪狼,贪狼的打戏是单独来看都缺乏让人印象深刻的点,,,,第三,受题材所限,本片的剧情难免庸俗但至少挑不出太大毛病,角色众多每一个也都有自己的发挥空间,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不错,总体而言就是超常发挥的武戏配上发挥稳定的文戏再加上玩不出什么新花样的冷饭题材,实在有点不相配,,,这恰恰也正是张晋至今不温不火的原因,,,,总结,这部外传作品虽然打戏足够惊艳,但这样的题材注定只能成为张晋走向巅峰之路上的一部过渡作品,,,张晋自从被王家卫一代宗师调教之后,已经变成了功夫与演技与外型气质兼备的不可多得的全面型功夫演员,可以说是极品,可惜生不逢时,赶上港片没落与功夫片没落,本来可以成为继甄子丹后的又一位功夫巨星,只是缺少像甄子丹叶问一样一炮而红又红遍大江南北的作品,至于这样的作品能不能出,什么时候出,就要看天意了,,,,,
本片承接了叶问系列第三部的情节,讲述了张天志在《叶问3》最后与叶问比武比输之后,决定从此不再接触武术,准备老老实实做个普通人,做个爱护孩子的父亲。
但在当时那个充满着血雨腥风的江湖中,想要彻底独善其身,不被外界任何事物所干扰是绝无可能之事。
张天志也在黑帮大佬的一步步紧逼之下,忍无可忍,决定用曾经一度决定放弃的功夫去惩恶扬善,还世间一个太平。
片中张天志的饰演者张晋真的是个极其出色和杰出的武打巨星,每一个动作都是快准狠,拳拳到肉,刚劲粗犷。
每一场动作戏都是一场视觉盛宴。
此外,大姐大杨紫琼的功夫底蕴丝毫不减当年,她与张晋的武打戏份绝对是全片最大的亮点。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砖家电影”,欢迎关注!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影片《叶问外传:张天志》的话,那就是:有诚意,无新意。
先说最重要的武戏,算起来,整部电影里,大大小小的动作场面差不多有十余处,这个比例已然不低,但有新意的,恐怕只有张天志和曹雁君在酒吧里的推杯换盏之战。
杨紫琼的风采仍然依稀可见而分量最重的正邪对决,也因为《叶问2》的珠玉在前而显得相形见绌。
可以说,《叶问外传:张天志》结尾一战所能展现的,《叶问2》都已经涵盖了:在那场经典的中西对决中,叶问战胜西洋拳王所使用的诀窍包括:攻下盘、肘击、打弱点、打伤口……而且,无论是动作的编排、镜头的剪辑,抑或是情绪的渲染,《张天志》都离《叶问2》相去甚远。
肘击
打弱点
打伤口
攻下盘
《叶问2》的两场擂台戏堪称功夫片经典当然,这里有很多的客观原因:《叶问》与《张天志》、正传与番外篇、甄子丹与张晋……无论是投资成本,还是演员的咖位,这两者都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所以,纵然袁八爷诚意十足,而张晋、杨紫琼、托尼贾、释彦能等一干动作明星也卖足了力气,但影片整体还是太趋于平庸。
事实上,和所有港片的通病一样,作为近20年来最大的华语功夫IP,叶问题材已经被过度消费了。
在众多粗制滥造的跟风之作中,只有杜宇航和樊少皇主演的《叶问前传》算是真正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至少,从动作层面上来说,它拍出了一些罕见的新意。
由叶准(叶问之子)参演的《叶问前传》在动作方面可圈可点接下来说文戏。
首先是导演。
作为武术指导,在全世界范围内,袁和平都是超一流的;但作为导演,八爷就要相对逊色很多了。
无论是剧本、选角、台词,还是选景、摄影、服装,《张天志》明显都是但求无过不求无功,典型的流水作业,处处都透露着一股浓厚的守旧气息。
在制作方面,《张天志》鲜有亮点接着是主题,由于时代背景的限制,《叶问》系列电影所能凸显的主题不外乎两个:一是华夷之争,一个门派之斗(内外)。
尤其是前者,几乎贯穿了整套《叶问》系列电影,相信不少观众都已经患上严重的审美疲劳。
更要命的是:在剧情的编排上,《张天志》明显要生硬得多——很多桥段看起来更像是TVB剧集级的制作。
诚然,在功夫片日渐式微的华语影坛,张晋是个难得的有巨星潜质的好苗子——作为全国武术冠军(国家英武级运动员),张晋的身手自然不在话下,最重要的是颜值也在线,但他最致命的问题是成名太晚了——像李连杰、赵文卓、吴京这些功夫巨星都是年少成名;而甄子丹大叔虽然也一直半红不黑地厮混了N多年,但架不住人家出道早,所以才能够熬到《杀破狼》和《叶问》,并最终在成李二人半退隐之际一举奠定“宇宙最强”的地位。
李连杰凭借《少林寺》红遍全球时尚不过20
被徐克赏识的赵文卓参演《方世玉》时也才21
《太极宗师》大热时吴京也才24(又是袁和平!)
甄子丹21岁就被袁和平挖掘,但也曾以配角或二线厮混多年而张晋想要实现自己在功夫片领域的突破,还缺乏一部重量级的作品。
而眼下的内地电影市场,各类题材的电影惊喜不断,唯有功夫片仍然持续低迷。
或许,正如开创叶问系列的“武甄(子丹)文叶(伟信)”组合一样,张晋是时候找个强有力的帮手了,否则的话,张晋的练级之路,恐怕将要愈行愈远了。
砖家电影
张天志这部戏我是在2019年年末,从广州飞上海的时候在飞机上看的。
因多日出差劳顿,与客户交流到口干舌燥实在不想去看一些需要动脑、必须思考的电影。
于是挑了这么一部电影来看。
原本的武侠世界在后真相时代已经幻灭,讲述近现代武侠故事多数已经神剧一般,或手撕,或飞翔,特效的参与让动作片连观赏性都已经不具备。
但是这部电影还是给了我,这个非典型中国内地户籍观众一个惊喜。
最大的惊喜莫过于在影片中警方参与的几场戏。
讲述一人一手可以遮天的情势下,小民的反抗。
当然作为一个大众娱乐片,你必须在合情合理的情况下给观众以安慰,但是即便是在最终圆满收场的大结局之下,仍然看到了主创团队在文艺与现实之间做着很努力的平衡工作。
当男二号在押解途中被突然下车被牵到宰杀之地时,《一路平安玛利亚》的歌声幽幽响起,剧情突然就开始脱离叶问系列的传统套路,从一部神剧变成了带有寓言性质的神剧。
当外来警司一警棍击中一个提意见的人(请原谅我不能用更加简洁直接的语言来描述这个配角,但是这个配角足以将这部戏的现实迷幻特征推向全新的高度),并指挥手下对围观人群进行无差别的攻击,棍棒在人群头上无差别的落下……我想这时候大家该看懂得也就看懂了。
一部文艺作品好与不好,大抵在于是不是很多人都能将自己所认知的投射进去,就像一百个观众就会出现一百个哈姆雷特。
各种观众在一部剧里找到了自己问题的投射,演绎与解决。
这部戏有心栽桃也好,无心插柳也罢,主创团队的的确确在结果的呈现上做到了将梦想照见了现实。
正像上帝有时也会借悖逆人的手行他公义的事。
窑匠用一块泥土做成了尊贵的器皿,用另一块泥土做成了卑贱的器皿,但是最终他们也还是泥土。
在神的眼中没有分别。
『叶问外传:张天志』在《叶问3》回归武术本心后,此次则让出生市井的张天志以武守家,使其“武行正道”。
天下第一武指袁和平这些年做导演的片子,基本都弱在剧情上,这次也不例外,全靠演员实打实的功夫底撑起打戏。
此部作为外传,又把之前正传三部里已经挂掉的释延能、谭耀文重新召回赋予新角色,不难看出功夫片式微的如今,不靠电影技法,真正能吃苦、能打、能演的功夫演员确实屈指可数,让人唏嘘。
【6+1情怀分】
2008年 地球那头 一部《钢铁侠》 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漫威电影宇宙,同样是这一年,由甄子丹主演的《叶问》 也开启了中国功夫电影的新纪元!
如今10年过去了,叶问系列虽然没有漫威电影那样 庞大的展开!
不过,今天叶问宇宙 也迎来了他的外传电影:《张天志》
张天志,作为叶问的同门师兄弟,在2015年《叶问3》结尾,一场咏春VS咏春的决斗,让大家记住了这个出身贫寒,亦正亦邪的角色!
这次,张天志的扮演者,国家武英级武术运动员出身的张晋 独挑大梁!
讲述在那场同门决斗后,张天志的个人故事!
闭门决斗,张天志以一招惜败叶问,从此以后 张天志决定不再使用咏春,退出功夫圈!
带着儿子开起了小卖部营生!
但是,一次意外 让他卷入了 和郑嘉颖饰演的黑社会少爷的纷争!
小卖部被烧,张天志和儿子也差点葬身火海,还好多亏了酒吧街老板的收留。
虽然张天志不再使用咏春,但是凭借几十年的功夫底子,仇还是要报的,你烧我家,我烧你烟馆!
在电影中,杨紫琼特别出演的黑社会大姐大,和张天志的那场混战 是电影第一个高潮!
虽然感觉片中 文戏打磨的不是很精细,但是武打的桥段真是没得说!
不愧是袁和平执导的电影!
这波高潮以杨紫琼 一刀砍断弟弟的手 了断恩怨!
这气场,感受一下!
特别要说的是 电影开场 张天志面对元华,七步之内躲子弹是真的帅!
而电影中的幕后黑手,贩毒集团的隐藏头目,是由饰演《银河护卫队》的毁灭者德拉克斯的戴夫·巴蒂斯塔出演!
这个大块头 之前可是职业摔跤选手!
而且在2008年的时候,获得WWE世界重量级冠军!
最后那场大战,张天志和毁灭者刚正面!
面对体型身高 比自己大几圈的庞然大物,张天志当然是被完虐!
直到他走出了 败给叶问的阴影!
再次使出他的咏春!
当他喊出自己的名号:咏春张天志!
真是让人激动地一抖擞!
最后,大姐大杨紫琼带着弟弟郑嘉颖准备离开香港,但是在离开前 她最后做了一件事,她找到了元华,让他雇凶杀一个人!
而那个人正是那个贩毒集团的隐藏头目!
随着黑衣人一根冰箭射出,刺入后脑勺,最终BOSS当场死亡!
而张天志和黑衣人的相视一笑 真是相当微妙啊!
而且这个黑衣人 可是由泰拳演员 托尼·贾友情出演哦!
《叶问外传张天志》剧情其实还是挺简单的,个人感觉 虽然达不到《叶问3》的高度,但是看功夫片嘛,主要不就是看个爽吗!
冲着功夫,冲着咏春,冲着这么多武打明星,怎么都值回票价啊!
而且紧接着,《叶问4》马上就要上映咯!
希望咏春张天志能够再次登场吧!
叶问外传:张天志
BILIPALA长按二维码关注哦
完全被剪辑的预告片蒙骗了,编剧都拿看惯了港片的观众当弱智了。
姜皓文一出场的隐忍,就早看出是另一个郑则仕的翻版;杨紫琼拿单刀是再次重复“俞秀莲”吗;托尼贾客串并没发挥本色泰拳,还没有在《速7》里的对决精彩,元华和谭耀文不知道的以为跑龙套的。
细节方面郑嘉颖被砍断臂没有晕倒算了,竟还没有血迹实属奇怪;而那根练习咏春的木桩在大火中还能幸存真是万幸。
如果说《叶问3》里的张天志还算狂傲的话,现在的张天志只是会咏春的武夫而已。
柳岩尽力证明自己的演技,可这样的“姐姐”角色始终是花瓶,那傲人的上围太抢镜了!
叶问对泰森,所以张天志也要打戴夫,全片最好的对决就是片尾,咏春的短快灵准对高大强壮丝毫不占下风,精彩!
这次以武出师的袁八爷未打出好拳,挂个甄子丹监制(叶问的噱头),再加上三流的编剧搞了个昏睡烂片,于是重看《杀破狼2》,因为那里的张晋功夫了得!
我是来揍你的”打架理由很充分 你们这帮练武的,还废什么话,打就对了。
说下《叶问外传:张天志》(如下简称《张天志》)的打斗,因为这种片,看打就行了,其他也没什么好说的。
张晋、杨紫琼、托尼贾、释延能,再加上WWE出身的摔角手戴夫·巴蒂斯塔,一部电影里汇聚这么多“专业级”能打的角色,再加上袁八爷,所以看点自然一目了然。
值得一提的是,《张天志》并不是一部单纯的功夫片,而是融合了动作片特技效果,并由专业武打演员完成的“二合一式”作品。
关于《叶问3》的打斗分析文章,在此→止戈为武——浅析《叶问3》的五场打斗功夫片+动作片的合一《张天志》,《叶问》系列外传,与正传不同,也与传统的功夫片(也就是武术片、武打片)有别,而更偏向于动作片。
一方面,这是昔日我们的独立片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另一方面,也与角色定位有关。
★功夫片是我国引以为傲的独立片种,外国是没有的,什么是功夫片?
顾名思义,以表现格斗技击为主,突出格斗技巧、武术套招拆招、武学精髓,甚至武术家的武德,基本上这类电影多数由有着武术功底的演员出演,才能更好诠释。
比如李小龙的所有电影,成龙的《醉拳》,李连杰的《精武英雄》《霍元甲》、甄子丹的《叶问》。
★动作片随着时代的发展,功夫片作为动作类型电影的一个亚种,同样依靠动作来制造视觉奇观,为了满足观众增长的审美需求,功夫片越来越朝着动作片的领域靠拢。
在塑造格斗场面上,出现了大量特技镜头,以及摄影的上突破。
说白了,哪里有那么多武术和功夫奥义去展现,打的猛就行了。
比如成龙的《警察故事》《我是谁》、李连杰的《父子武状元》《鼠胆龙威》,甄子丹的《杀破狼》《直击证人》等等。
这些电影中的打斗,虽然依旧展现了格斗技击和套招拆招,但更多是追求视觉奇观:比如成龙的电影,打斗不是在楼顶就是在车顶,依靠大量环境因素,各种道具为己用并制敌。
这样的镜头场面很好看,但与《精武英雄》这样的传统功夫片,在所追求的视觉场面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所以动作片的好处:摄影更新和特技镜头的加入,一方面可以营造出罕见的视觉效果,另一方面,可以让一些非专业演员,依靠摄影和剪辑手法,在镜头前呈现的效果,不亚于专业演员。
比如《谍影重重》,依靠晃动的镜头和快速剪辑等特技镜头,让马特达蒙秒变格斗高手。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专业武打演员去拍动作片,会是怎样的效果呢?
就是《张天志》中的打斗效果。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几场打斗,不是在霓虹灯牌上,就是在楼顶,要么就是在狭小的空间和一堆障碍物中,突出的是视觉奇观而非单纯的技击效果。
如今功夫片与动作片的泾渭越来越模糊了,比如《黄飞鸿》其实就算是动作片,当然也可以称之为功夫片。
同理在《叶问3》是典型的功夫片(以咏春精髓和武德为故事核心),但动作片属性越来越高。
武指从洪金宝换成了袁和平,动作效果上也与前两部擂台式的打斗不同,多考虑环境因素,比如叶问船厂大战和电梯里PK泰拳。
张天志是虚构的角色,并不是写实的宗师,而是武者,令该角色在打斗效果上,有足够的创作空间去追求更多视觉奇观。
所以该片在形式上,不像《叶问》系列,更像《杀破狼》《导火线》《拳霸》这类作品。
PS,当年李连杰拍完《霍元甲》后说不再拍摄武术片,但后来又拍了《敢死队》《不二神探》等片,网友说其“食言”。
其实人家说得没错,咱拍得是动作片,不是武术片。
动作片中的专业功夫曾经看过一个视频解说,应该出自一位外国武痴之手,说《谍影重重》毁掉了动作格斗电影,因为该片的打斗风格非常投机,导致以后的动作格斗片,很难在看到如《精武英雄》《拳霸》《突袭》这样的感受了
虽然观点有些偏激,但不可否认的是这货话糙理不糙。
功夫片,为了强调武学精髓和技击效果,镜头大多处于静止或平移,长镜头居多,普通人没两下子是玩不转的,所以就格外依靠专业武打演员的功底,用最朴实的镜头反映出最精彩的格斗技击效果。
动作片,为了强调视觉奇观效果,在格斗基础上,多借用特技镜头来完成传统镜头达不到的效果,所以很多非专业人士是完全可胜任的,他们拍不了功夫片,却可以在动作片中游刃有余。
所以那哥们观点就是这里,当动作片与功夫片界限越来越模糊,无论专业还是非专业演员,既然有了更加省力的拍摄方式,那么谁还用那么费劲的复古拍摄手法去营造视觉效果呢?
也未必啊,比如《突袭2》《拳霸》《冬荫功》《杀破狼2》中那些经典格斗长镜头,以及平稳的镜头去表现专业动作效果,这些作品作为典型的动作片,在追求特技镜头效果时,依然强调格斗技巧,这就是传说中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拳霸2而且这些镜头,必须仰仗于专业武打演员的功底,这是一种纯粹的视觉美感,其他演员无法完成,这就是非常难得了。
《谍影重重》那种动作感,依靠的电影技法,效果很唬人。
而且咱们任何一个人,在那种技术下都会造成很拉风的打斗效果,不会打没关系,做几个动作就能给你剪辑成会高手。
我们功夫片的动作感,依靠的是演员,一个长镜头下来一趟拳,效果也很赞,但不会打是不行的,所以很多能打的演员,会拒绝用《谍影重重》那种拍摄方式,偏爱土法摄制甚至长镜头,为的是显示自己的身手。
《张天志》中的打斗镜头也是如此,虽然没有特别明显炫技的长镜头,但在相对传统和平稳的镜头感,是当年功夫片中常用的方式——用连贯至始终的镜头语,完成严谨严密地拟真效果。
杀破狼2中专业演员的特技效果而这样的拟真镜头中,展示的却是特技镜头,这是专业武打演员在动作片所能发挥的最大能量。
就拿霓虹灯大战来说,虽然有着一定的威亚痕迹,但这样只会在功夫片中出现的镜头感,呈现如此特技场面是非常与众不同的。
因为假如用《谍影重重》的拍摄方式,这样的场面会是另一种效果,大家可以脑补一下。
谍影重重3跳楼场面但恰恰本片中用功夫片场景的镜头效果去展示如此特技场面,平视镜头,剪辑不多,用大段长镜头表现演员们在高架霓虹灯牌上的攀爬和格斗,这样效果的少了当下流行的快速剪辑造就紧迫感,而增强了格斗场面的视觉奇观。
想象一下《红番区》《我是谁》中成龙的跳楼吧,那是真正专业人士的动作特技效果,镜头就摆着那不动,因为只凭演员就足够造成很赞的视觉效果。
而不是如现在很多动作片那样,用特效或者剪辑手段来突出视觉效果。
这就是老牌功夫片导演的特点,在传统拍摄技法中追求创新。
你要想让这帮人拍出《谍影重重》的效果,那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浪费人才。
本片仅是专业能打的演员就很多,为什么不用传统一点的手法,把专业武打演员的能量发挥到最大,去表现一些特技镜头呢?
终究而言,《张天志》是一部用传统功夫片拍摄手法而拍的动作片。
片中很多打斗场面,都是如此。
下面来简单列举,顺便带出张天志这名角色的特征。
武行正道的打架王虽然黄子恒的剧本有偷懒之嫌,但还是把张天志这个虚构角色的特征表现出来。
在《叶问3》的咏春内战中,叶问与张天志的拳法从使用者和打斗效果都不同。
他们只是咏春的不同发展阶段,叶问是成熟的,练拳就是练心,很好的体现出他内心的细腻,仁爱。
而张天志的尽现弑杀本色,争强好胜,尽是杀招。
他们的招式同是咏春却只是内心不同而已。
泰森一战。
叶问还是被逼使用标指(戳眼),以力打力,但在戳瞎泰森眼睛前收手。
而最终决战,张天志率先使用标指,叶问则用寸劲还击险胜,终究而言,张天志只是“输了一招”而已(本片也有再度提起),但却输了整个人。
叶问是“以战止战”,就是万不得已我是不会出手,一旦出手我就要胜利,制止这场战斗。
好多事情都会比它重要,所以人家是一代宗师。
而张天志,打算向叶问同志学习,但二者本质是有区别的,所谓“道不同”。
杨紫琼那副字就是代表——武行正道。
意思就是,我还是那个争强好胜、尽是杀招的我,但这次我要用在正道之上。
本片中的几场打斗,除了被偷袭,其余都是这位主动挑起来的。
比如与小混混打斗,第一场你们弄坏我的东西,我就要揍你们。
第二场你们烧了我的房子,我把孩子往别人身上一扔,追打一帮人。
这种情况在叶问身上是不可能出现的,惹到我头上就揍,所以张天志一点也没变,还是那个打架王,而且这位打架不计后果。
《叶问3》里因为打架丢了工作,这部自己传记里混得比前作还惨,就像片中释延能说他,我打你是因为你没礼貌。
我看有人说这片是把叶问的人物形象套在张天志上,纯属胡说扯淡,张天志和叶问完全是两个相反的极端。
叶问,功夫是工具,他的人生中有比功夫更重要的东西。
而张天志呢,功夫是用来保卫自己重要东西的手段PS,这里要说下,不要以为本片是模仿叶问,这是不一样的。
要说类比,《叶问2》的模板是上世纪80年代张华勋导演的《武林志》,而《张天志》的模板则是《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二者还是同一个导演。
尽是杀招“我是来揍你的”,史上最充足的打架理由,不是吗?
说说本片的动作成分,袁和平是导演,但并不是武术指导,意外吗?
其实八爷在《叶问3》之后,再也没有出过手。
本片的动作指导叫做袁信义,是袁和平的胞弟(袁和平一家兄弟姐妹七个),袁家班的二把手。
别看是兄弟,但这武指风格跟哥哥不太一样。
举个例子,《黄飞鸿》前两部包揽两年金像奖最佳动作大奖,其中八爷袁和平指导的是《男儿当自强》,而袁信义则是第一部(与袁祥仁一同指导),后来也指导了《铁马骝》。
没错,《黄飞鸿》与《铁马骝》的武指都来自袁家班,但不是袁和平,而是他。
ps,袁信义跟哥哥袁祥仁一样热爱演戏,但由于形象问题几乎没演过好人,比如《大内密探零零发》里的,《铁马骝》里的神爷,还有《长江七号》里戴飞碟帽被采访的民工。
所以二者的风格一目了然,比起《男儿当自强》里布棍和法台大战这样极具创意的动作戏,袁信义的风格是《黄飞鸿》里梯子大战和《铁马骝》里的梅花桩格斗,这样大开大合,高来高去的风格。
可见,《张天志》里以霓虹灯大战、橱窗内格斗这样的打斗戏,这是非常典型的袁信义动作风格。
张天志是武者,并不会追求技击技巧,反而更像街头格斗,招式并不严谨规范,反而强调简单粗暴,把杀伤敌人作为第一要务。
而且作为咏春传人,张天志直到最后一刻才使出了咏春拳,其余时候,都是洪拳和长拳,而且片中几位角色都不是正宗拳路。
比如托尼贾,绝非正宗泰拳,倒是更像踢拳道(泰拳流传的日本,融合了空手道和拳击等地方搏击的变种),从架势上就能看出来。
这应该是有意为之,为了表明大家都是野路子,混街头出身,谁怕谁。
张天志VS毁灭者着重说下他跟“毁灭者”的大战,也是让他被逼使出咏春制敌的原因。
但是有人问了,叶问用咏春都没能胜得了泰森,张天志为什么可以胜了更大的块头,这不是打脸吗?
看过《叶问3》的都了解,咏春内战,好似《笑傲江湖》中华山派剑宗与气宗的百年战争。
叶问与张天志的咏春风格都不一样,用一位内行给我科普所言,按咏春分类,有胖咏春和瘦咏春。
叶问是“瘦”,追求巧劲贴身打;张晋这个算胖咏春,硬打,步幅和招式更大。
叶问打泰森,巧劲贴身是不可能的,因为力量相差悬殊,而且别看泰森块头大,作为拳击手也非常灵活。
所以叶问最后放弃了咏春,咏春的“中线理论”对泰森不再适用(咏春的特点之一就是沿着自身中线向敌方中线攻击,相当于与对方重点在一条线上,对泰拳高手那一段尤为明显,但对泰森就不行了,因为力量悬殊),而是采用他认为更加实用有效的战法,攻下盘、利用身形、肘部快速闪躲寻求空间反击。
张天志打戴夫·巴蒂斯塔,后者比泰森大一号,力量更大,但缺点是不够灵活。
★第一回合张天志用洪拳和长拳正面攻击,被揍得很惨,因为达到其身上如泥牛入海,但对方还击,自己格挡作用不大,甚至会被震飞。
★第二回合,张天志使用了咏春,他的“胖咏春”不是叶问那种贴身,而是以快速步法始终追着对方的身位进行攻防,因为对方力量虽大,但拳速不快,咏春步法完全可以躲过。
这里张天志也是放弃了咏春的“中线理论”,追求侧身攻击,两侧到中线。
拳轨短打和追身上步的优势,截击对方拳路,攻击薄弱的肋部,这样不但可以减少正面力量冲突,这样使得毁灭者无法发挥作用,还会有效打击敌人。
这里就有点截拳道的意思了。
最终张天志制敌的方式,典型的咏春三板斧(摊,膀,伏)。
别看名字叫“三板斧”,但内容千变万化,张天志攻防中,以摊手打向对方的中线,从而变成铲掌进攻,一趟日字冲拳,承包了对手的中路。
所以虽然是艺术加工后的电影,但也绝非是信手拈来,动作片中的技击展示,都是有理有据的,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嘛,但现实中最好不要尝试,因为终究是理论。
结语收尾这篇文章,看了眼票房,有些感慨,看来当代新观众对这样传统的动作片不太感冒啊。
虽然这部电影故事情节都很老套,故事也太罗嗦了,但打斗场面还是不错,换句话说,这片有着明显的卖点。
说句实话,同期几部国产片里,还恰恰就是本片最值得一看。
用功夫片的镜头感去呈现动作片效果,全靠专业武打演员领衔主打,这样的情形,如今很少见了,还是支持一下吧,最起码电影有亮点,希望逆袭。
张晋还是太帅了,摆POSE造型正宗。
说到正宗,明年开机……文体两开花……多多关注 。
看一下动作戏
现在这些前辈还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才是真的可怕······
打的不错,柳岩又变脸了。
打斗很精彩,作为爆米花电影应该是及格的
可怜的张晋 好不容易当了次男主 还赶上这么差的本子
挺传统的港式功夫片,不过应该是袁和平目前最得心应手的题材了。张晋打得还挺好看的
2星给电影,1星给武打及张晋,1星拉一下平均值。
看了隔壁《骗钱的夜晚》竟然分数比叶问高?那可不行。赶紧给个5星拉拉分。
这部外传出乎意料的好,久违了香港的功夫片!
惨不忍睹的剧本,惨不忍睹的演技和台词
八爷翻去教拳啦,拍戏唔得。文戏还是80年代拍法,尤其是最后一段不是挑衅民族主义吗。武戏释行宇绑着手那段不就是90年代甄子丹洗黑钱的拍法,一模一样。托尼贾是不是片酬只收了一部的钱,演完贪狼之后这个是买一赠一的。
功夫部分还是具备可看性的,杨紫琼和张晋的身手都不是白给的,但也仅仅是看看动作了,剧情很平淡,张晋也是拿过金像奖最佳男配的,但我想说,角色内心强大也不代表面无表情啊。
表白张晋!!! 这种隐忍低调又深藏不露的气质,太适合这个角色了。
最吸引我的,是电影说了一个,失败者的故事。
这是明显是被低估的一部戏,原因:(1)张天志这个人比起叶问更加真实而富于性情。(2)实际中的演员也不比甄子丹差。(3)就叶问这个IP来讲,本影片其价值也不比叶问3差。当然,说到硬伤,比如说:几个配角生硬的表演,以及中间的吊威亚的确比较明显。我想说的是,非名人的主演,我能对这样的影片多一点包容,你呢?
一介武夫
感觉豆瓣的评分偏低,这部剧中场景美轮美奂,人物的性格刻画饱满。每一场打斗都相当给力,各有特色。是一部很精彩的武打片,严重推荐。
剧情反正是简单粗暴,但动作戏利落好看,没得嘲。但也是不要再拍了。
打戏还可以,张晋当绝对主角撑的还是有点累的。
用的是很老套的套路的剧情,屡试就爽的那种,纯粹是为了组建叶问宇宙而组宇宙,毫无拍出来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