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剧里算是比较好看的了,格局大,战斗场面精彩,剧情讲逻辑,不神剧。
很多人都说这剧里的蒋是难得的正面形象,我倒觉得还原了他怯懦无能的本质,火烧长沙、秘密和谈、怕事甩锅、打退堂鼓等等光辉事迹罄竹难书。
最后终止和谈的原因居然不是为了国家人民民族尊严,而是怕自己这么干会失去民心,自私到家了,平时虽然一副忧国忧民的形象,对比起他干的那些事只让我觉得这人更加虚伪恶心。
文夕大火的始作俑者就是千古罪人这点洗不白,锅可以随便甩但这主意开始是谁定的大家都知道,所以再正面也不过如此,也别怪人黑,再黑黑不过自黑。
蒋的演员演的不错,接到薛岳爹过世的电报时那眼中含泪的样子我还挺可怜他的,可惜综合人品来看只凸显出了这人有多小气。
薛岳跟彭中华较劲的时候我也曾觉得薛岳挺小气,但是接下来的剧情和人物塑造成功展现出了他的魄力,之前跟彭中华怼的那些话反而让这个人物显得更加立体。
彭中华还行,我挺爱看他的戏份,演员长得还蛮忠厚的,很拉好感。
可能因为人设就是照着伟光正的形象来的吧,觉得他这人真好,大度能容又有远见,没架子,跟李本忠在一起有意思,跟薛岳和吴参谋在一起那就是所向无敌,敌方什么阴谋诡计都瞒不过去,虽然架不住薛岳经常不听劝。
相比之下柯丽娟和陈明韵才叫烦人。
个人来讲比起薛岳更爱看李本忠的戏份,毕竟动作戏多,更生动有趣些。
《长沙保卫战》讲述了1939年9月至1942年1月期间,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湖南长沙及其周边进行的三次大规模攻防战。
该剧没有曲折离奇的感情故事,也没有雷点满满的天才奇侠,只有中日双方的战场厮杀,和中国军民对侵略者的齐心抗争。
该剧新墙河抵抗、文夕大火、草鞋岭苦战、营田争夺战、第一次长沙会战……接踵而来的剧情,向观众们一一展现长沙战役的历史真相,剧情紧凑且激动人心。
五星满分的话,给个四星半吧。
跟着老爸看的,总体来说还不错。
看了STAFF,这片子八一厂拍的,这帮人之前还拍了一部《中国远征军》,基本符合史实,结果豆瓣也就六分多。
哥哥们,里面除了一个报社总编,一个GCD都没有啊,有些人非要以GCD人太多影响观感为民刷差评,我也是醉了。
不过这一部里彭中华这个角色确实显得多余,主要是太脸谱化,看着让人心烦,所以扣了半颗星。
这片子基本延续了之前《中国远征军》的风格,演员也基本沿用,整体恢弘大气,有的地方能看出经费不足,但是基本可以理解。
凯迪社区有历史帝考究说什么方先觉和葛存壮的事迹被挪用到李玉堂和李本忠身上的情况,我觉得这些人基本是吃饱了没事,把史实和艺术作品混为一谈。
要真考究,《三国演义》里赵云套用陈到的事迹还少吗?
怎么不去喷罗贯中呢?
还有人说内地拍国军的事迹基本就是瞎掰胡扯,想看台湾拍的。
我看过一个台湾拍的抗战剧,名字好像是叫《勇士们》,和内地那些抗日神剧基本没区别。
内地拍出来抗日神剧他们就喜欢胡咧咧(大多港台导演),拍出一部相对考究的,没收视率也就罢了,还要被历史帝们挑刺,真为这些主创人员感到不值。
多年不看国产电视抗战剧,各种高大上,各种假大空,小米步枪都能把飞机打下来,毁了多少人的世界观。
看这部连续剧还是在领导的车上听到的,说还不错,我也跟风了。
看完之后起码没觉得有多大的失望,演员撑了半边天,张丰毅一帮人把国民党演得这么正面,在总局阳光的照耀下是多么的不容易。
对国产抗战片的战争场面有追求的观众就略过该片吧,各种不合理,各种为了烟火效果而放弃真实的做法举不胜举,什么时候抗战剧能拍出《兄弟连》的真实只有耐心等待了,毕竟大多数观众还是喜欢目前国产剧的战争场面,尤其中老年人居多,过瘾就行。
国外靠剧情,国内靠演员,要是没有张丰毅之类的实力演员,估计我也是路过了。
本片绝对是真正优秀的良心抗战剧,剧情紧凑不拖沓,除了少许必须有的东西你们懂得。
真实的还原了那些年前辈们抗战艰难不易,完全用鲜血换来的胜利。
张丰毅不仅把薛岳的智慧霸气演绎的淋漓尽致,还出色还原的薛岳的骄傲自满,大意轻敌。
毕竟人无完人。
蒋介石为了抗战胜利也真正的付出了很多,国军在正面战场中挥洒的热血是历史不可磨灭的
① 第一集里,由常凯申亲自代言的《论持久战》的硬广植入实在是太尬了!
但是,等到后面彭中华出场了才知道,这点尬,算个P啊?
② 常凯申说话完全不像以往电视剧中的常凯申,倒是有那么点像是李德胜附了体!
可以,这很TG……(多说一句:个人以为,历史上的常凯申在战略上还是大体不错的,只是因为其战术修养在微操界颇负盛名,情绪管理又是他的弱项,还经常受到各种牵掣,所以下坡路走得特别快……)③ 剧中一些历史错误或者莫名其妙的虚构情节:常凯申说拿破仑占领的莫斯科是俄国首都(第一集)、海南岛不堪一击的“伯陵防线”被来了个乾坤大挪移(第二集)、河内刺杀汪兆铭非要安插个假人睡床上(第三集)……④ 战斗场面还不错,当然,肯定不能跟《我的团长我的团》比。
对双方将士的描写已经比近年那些烂大街的抗日神剧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尤其是对川军的多次特写,很难得。
不过,本剧的黑点也很明显:重要参战人员居然怎么也打不死!
⑤ 谍战部分演绎得相当肤浅和无趣,也就香港秘密谈判那部分还算有点意思。
⑥ 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于1940年9月被撤销,同月,彭中华的原型之一王凌波被KMT逮捕,1942年在延安因病去世。
⑦ 可惜编剧选择性略过了第四次长沙会战,没有在本剧中看到衡阳那悲壮的47个日夜。
不过,这也避免了让观众看到傲娇固执薛岳的“天炉战法”被日寇破解,以及方先觉的“泰山军”第十军因为友军救援不力而功亏一篑(另外,历史上的李玉堂夫妇最后委实可惜)。
⑧ 片尾曲《旗正飘飘》,感觉《长沙保卫战》版比《我的团长我的团》版好听!
可能是因为《我的团长我的团》自带暗色调?
而且我是1.5倍速度听的,伴着激昂画面,听上去更加带感(因为电视剧节奏太慢,全剧我都是1.5倍速度观看,并无不适)!
⑨ 接下来准备看更高分的《战长沙》咯,看完再评。
极优秀的历史正剧,可谓抗战剧乃至战争剧之典范。
由于讲正面战场,对主角的塑造没了高大全的包袱,故而可以拍得务实些。
叙事节奏有张有弛,稳扎稳打,既表现大人物运筹帷幄的得失,也呈现小人物生离死别的悲欢,相互穿插,见出匠心。
甚至,隐隐流露出“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意味,这在其他抗战剧中是万难见到的。
另外,以李本忠之一部为主要呈现对象也是一个很棒的设计,拍起来既省钱,又能通过大量细节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使观众融入剧情。
本剧的一大亮点是对日方的描写。
岗村等前后三名指挥官不再是抗日神剧中凶悍颟顸的日酋形象,而是用相当多的篇幅来刻画他们的老谋深算。
同时也安排了和部一郎母子及大叔等几个小人物,以表现战争使人疯狂、最终使人灭亡的本质。
尤为重要的是,本剧对中日双方的战略战术叙述甚详,将战争是怎么回事和运筹帷幄之艰难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
我觉得这是区别抗日神剧和历史正剧的重要参数。
本剧的选角没有明显的不足,大多数演员都贡献了极其精彩的表演,尽管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演技委实不逊大牌演员。
整部剧看下来,甚至想不出有哪个龙套演技太生硬。
张丰毅的演技扎实稳重,不露表演痕迹,外形也与薛岳有几分相似,也谓上上之选。
配角如吴逸志、陈布雷、柯丽娟等的演员,表演也都很出彩。
本剧起用了为数不少的日籍演员,可以讲诸多抗日剧中的“鬼子专业户”们基本云集于此(有一部分是中国演员,但看不出是中国的)。
当然,本剧也有些不得不的安排,如总是起关键性作用的彭中华等,但不考虑其他,单从剧情来说,并不突兀,还是好看的。
历史剧毕竟不等同严肃的历史纪录片,似不必因为这部分内容苛责此剧。
本剧似乎热度不高,可能是不够燃、不够爽,呈现双方战略战术等非娱乐性内容的篇幅太多了,不讨喜,故而观众不爱看。
明明知道绝密泄露了,接下来没事了,不抓了????
非得等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卖,那个彭猪也是奇怪,一而再再而三的得到女下属的提醒,就是不当回事,其他事情上不是挺机灵的吗?
怎么这个事情上就瞎了?
还是脑子被门挤了?
还是导演脑子被门挤了?
难道当年事实就是这样???
真不明白,各种受伤,就是不往那个间谍那儿想,打算好好养着?
舍不得抓出来?
众所周知2005年的电视剧《八路军》和2014年公映的电视剧《长沙保卫战》都是很不错的片子可是又有几个人知道就这两部意识形态完全对立的电视剧竟然是同一个导演拍摄的!
在《八路军》中蒋介石和以前样被塑造成人民公敌,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对国民政府亦是百般诋毁,将抗日的功劳全部都给了共产党,并且公然宣称八路军消灭了50多万日军?!
(日本防卫厅战史公布最新的数据显示在中国战场日军战死者为40万)应该说经过了近70年的岁月日本没有必要在欺骗民众了!
(日本和苏联在诺门罕战斗日军一开始只承认日军死亡为7000人。
在1966年才将真实的数据公布为22000人)共产党消灭的人数比日军自己的统计多出10万人,而国民政府抗战八年在共产党那竟然没有消灭一人!
可以说这部电视剧拍得相当的有意识形态!
时间来到了2014年《长沙保卫战》横空出世,极大的将历史的真相揭露出来!
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个导演就是《八路军》的导演邓亚春!
2005年他在《八路军》里否定国民党而在《长沙保卫战》里他又一个劲的赞美蒋介石!
所以历史真的是因为统治者的不同而出现许多根本性的不同!
本剧情节过于拖沓!
有兴趣的朋友请登陆土豆网上面有我重新剪辑的《长沙保卫战精编版》约75分钟和《蒋介石对日秘密和谈》约30分钟都是高清的!
这部剧是国内比较正面客观公正的反应国民党军队在中华民族保卫国家的一场重要战役。
摈弃《长沙保卫战》,无论是战争还是战役都能用一种战略眼光去看待。
它也承认了中国军队的弱势,多次强调日中战斗力五比一这一血淋淋的事实,相比过去神剧一昧贬低敌人,这已是难能可贵。
而对三次长沙会战,该剧更注重高层在战略上的博弈,将指挥官之间战略的较量展现得淋漓尽致,一个军、一个师的调用都体现了双方的谋略,这显然比一昧追求战斗场面的刺激有意义的多,将纪实文学的笔法挪用到电视剧中使之多了几分思考价值。
摈弃历史偏见,还历史一个公道,尤其那些一样为中华民族浴血奋战牺牲的英雄们。
这些英雄属于中华民族的
看过
这里面的八路,就像牛皮癣广告一样,生硬的让人觉得恶心
除了突然出现的彭中华啊,别的没什么可喷的
算是拍得比较客观了,比中国远征军这部电视剧要好得多。好在以下几个方面:(1)这部剧拍出了中日双方指挥官在战争从开始到结束对战争因素的考量,不像那些抗日神剧,把日本人拍得很蠢;(2)剧里把处于内外交困的蒋介石作为一位政治家、军事家、一国首脑拍得形象比较客观正面,这在大量的抗日剧里不多见;(3)剧情逻辑性相对其他同类题材剧要好很多;(4)虽然也有极少的镜头有无限子弹的情况,但无伤大雅;(5)战争场面拍得中规中矩,估计是考虑到了资金问题;(6)主要演员基本沿用了中国远征军的,演技没得说,就是看的时候,可能会让人有点跳戏(7)真实长沙会战历史和剧情小有出入,主要方面没啥问题。别的方面暂时想不起来了……
不加入彭中华无法过审,大家忽略彭某某就完美了
结局没说一下长沙怎么丢的。过于神化薛岳了,这里面主要是日本主力志向不在长沙
15集弃,薛岳虽然好,奈何有彭中华。
薛灵芸、薛安都、薛道衡、薛万彻、薛礼、薛岳
这是我看过的抗战篇里最体现指挥官智谋的一部作品,不是单纯的讲战士的勇猛突出了智斗。然而,最大的败笔就是彭中华这个人物,自带着圣母光辉让整部剧都显得不真实。
想给四星,鉴于要过审,就不说彭中花了
好惨烈
做实了土工到处抢夺胜利果实的嘴脸。
可以看,蒋介石演的不错,很有范。
托马的一开电视就是抗日剧
这是抗战题材的进步,冈村宁次也算是战术大师了
这个薛岳一定是张丰毅他孙子演的,呆板生硬的一b,是当年的段小楼灵犀一点还是哥哥带活全场~ps长沙有你吗rg毛关系~tg强奸历史必有报应
起码真实
让后人了解战争的残酷、战争的无情,能全面反映坚决抗日的不光有八路军和新四军,还有那么多为民族解放而战的国民党军队,这是历史性突破。
看过几集吧。。。。
这才是真实的抗战剧,现场是残酷的,我前仆后继的中华男儿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