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电影能否完整的反映那个久远的故事,他的确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也许是他的经历给了他足够的胸襟,也正因为他结束了一场无休止的屠杀。
其实我心里也认为年轻时的他是一个恐怖分子,就是温妮一样,但岁月慢慢洗涤着他的灵魂,终有一日破茧成蝶。
有机会希望能看看曼德拉的传记,期待会有新的收获,期待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南非的历史。
漫长的电影,故事讲得很满,似乎一点留白都没有,想必看起来会有点累的。
事实上,想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来诠释一个伟人的一生是很难的,而且导演在感情戏份上似乎倾注了太多的精力,导致后面的情节交代得稍显模糊了。
喜欢电影的音乐,应该说是冲着《ordinary love》来看的,之前听这首歌没有特别的感触,朋友推荐边看曼德拉传记边听会觉得特别许多,于是照做,于是被打动。
听Beyond的《光辉岁月》进而想了解南非国父曼德拉的一生,了解到了马迪吧、在监狱中27年、第二任妻子温妮、以及温妮在狱中所受到的凌辱、长子死于车祸、母亲亦在其被关押期间离世、民族之矛,这种种字眼,一种钦佩之情溢于言表,想到了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理想主义为达到目的所必须付出的种种惨绝人寰的代价,这样的代价倘使降临到我的头上,我可能会彻底的疯掉。
而同样是20世纪伟大的人物之一圣雄甘地,在面对英国的统治时则采用了与曼德拉截然不同的做法,他的非暴力不抵抗政策虽不至于使更多的人流血牺牲,但却延长了印度的解放时间,最终胜利的成果也被人窃取。
曼德拉由年轻时的暴击抵抗到后来出狱后所选择的原谅,不得不令人敬佩,原谅一个欺辱自己的人很难,原谅一个欺辱自己并且欺辱自己的家人甚至侵犯自己的国家的人更是难上加难,由斗争到后来选择原谅,这得需要多么宽大的胸怀啊!
曼德拉的光辉岁月,由最初的为了权利到后来的为了自由。
倥偬一生也许正像Beyond歌词中写到的那样:“风雨中抱紧自由,一生经过傍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
”
≪曼德拉≫,这部描写南非已故前总统曼德拉一生,从打破常规带领黑人革命,到终身监禁中的辛酸奋斗史,再到最后当选南非总统,本片以非常亮眼的视角展现了他的这段漫漫自由路,和这段伟大的光辉岁月。
配音,上译又一部精湛之作,程玉珠黄莺的搭档再次献上帝后巅峰演绎,更是非常出色!
总之,值得一看。
称曼德拉为伟人,实在是不为过,面对南非执政政府的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如何帮助民众走向自由之路,这可真是不易之事。
从最初的非暴力抗议,再到被迫进行暴力破坏,被关几十年后,出来再引领人民利用和平手段真正做上国家的主人。
伟人不是圣人,年轻的曼德拉也有不完美、轻浮的地方, 但入狱后的曼德拉显然在政治上成熟了不少,最终才能真正地获得成功。
敢于直面描写这些,个人觉得这是本片的难得之处。
这篇不评论导演演员剪辑,全是个人乱发矫情的地方,不喜趁早打住。
——————————————————Nothing is black or white这句话是前几天在纪念品商店买冰箱贴的时候看到的,全是关于 mandela quote的冰箱贴。
第一次看到以为是在讲搞政治斗争一定会有灰色地带,看完电影后,觉得这句话真是点醒主题,还同样适用于肤色的冲突。
典型的好莱坞励志片,结局让我有rudy 和 argo 的即视感,但还是把我感动得一塌糊涂。
特别是看电影之前坐在车里转了两个贫民窟,电影的一切背景都特别有场景代入感。
第一次看到mandela的名字是在读者上,讲他在狱中种番茄的故事,电影也侧面表现了出来。
就电影前二三十分钟,当时心想的概括是,这尼玛是要讲伟人和他三段不凡的性体验么!
但后面winnie表现演技都太棒,让我可以忽略前部分稍微不大懂节奏安排的爱情故事。
我不大了解真正的历史,但就情节上看,如果没有winnie一直在斗争,mandela也不会就此成为影响力这么大的党派领袖。
第四颗星给winnie的话,那第五颗星给快到结局是mandela的电视演讲,“If I can forgive them after they have locked me up to 27 years in prison,so can you” (大概话是这样讲得)。
要有一颗足够柔软的内心才能说出这样宽容谅解的话吧。
上个星期刚来cape town的时候知道了mandela的遗体被放在eastern cape,有free bus 去往那里看他,听出租车司机说,有很多人去。
司机穿着传统服装也是为了纪念他。
机场的显示屏都在放着mandela的相关视频和照片。
教堂侧面挂着mandela头像的旗子,上面写着God bless Africa. 旗子下面会有人每天献花。
cape town的parliament也不对游客开放。
V&A waterfront 的雕塑前面放着花。
Robben Island Museum 前面也搭起了棚子让人纪念,小岛的预定也被订满到了1月4号。
每天都能看到mandela,街边摊的T恤,电视上,商厦的LED灯拼出的图,商店墙上贴的海报。
邀请我们一起看电影的德国黑人女孩都对mandela有很特殊的感情。
————————————————My father says“ Your freedom and mine cannot be separated”“...........people are not born hating...you learn to hate,you can learn to love,for love comes more naturally to the human heart..."能翻墙的话,facebook上有关于电影的台词讨论:https://m.facebook.com/MandelaMovie/posts/550036885081274
生為一個天朝人,電影的很多地方都讓俺感同身受,熱血沸騰。
偉光正是不會進這樣的片子滴,對他們的殺傷力太大了。
片子開始沒多久曼德拉站在政府門前對人羣說,這不是我們的政府,因為我們沒有投票權,他們不是我們選出來的。
如此對宇宙真理教傷筋動骨的話有誰站在新華門面前說馬上就進班房。
曼德拉沒有。
他是在後來又組織了一系列的活動之後才進去的。
可見天朝的獨裁比南非要狠得多,惡得多,獨裁得多。
影片最感人的不是前兩部分:入獄之前,獄中,而是最後一部分,和政府談判出獄的條件和出來以後如何恢復被撕裂的南非。
這項使命只有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才能完成。
我不喜歡神話人,曼德拉也不是神,入獄前他就經常背叛他的妻子,所以他不是神,是人。
正因為是人,能夠做到這樣遠見卓識,這樣大度,所以才值得後人敬仰。
德克勒克來和他談判可以說誠惶誠恐,因為如果他執意於不和解,那麽南非將永遠是撕裂的,仇恨和復仇將會無限循環,曼德拉完全有理由選擇不和解。
但是他告訴德克勒克我要的比復仇多得多,我要和平,我要自由。
如果我不和解,我們必然要帶著恐懼統治,恐懼必然產生專制,產生獨裁,產生仇恨。
我們不需要這樣的社會。
能夠從一己之私跳出去,著眼整個國家的未來,並堅信只有民主自由才人類社會的終極目標,這是曼德拉的價值,也是我們今天寄望與宇宙真理教的。
可他們有誰有這個前瞻和魄力?
I doubt!
两个多小时的纪录式电影,大体讲述了这位伟大人物的传奇一生。
因生父的病故,“意外”成为贵族王朝继承人的他,似乎在冥冥之中就被奠定了不凡的命运。
作为不凡之子,命运赋予他的还有常人无法承受的苦难的煎熬。
电影中,有几处情节令人感触颇深。
当他度过了漫长的27年牢狱生活,去见总统的那天,随从的白人看到他解开的鞋带,立马弯下腰去系;还有他任命总统的那天,走过走廊时,所有的白人下属都对他敬礼,这些待遇不仅仅是对于他这个职位的尊重,更是种族革命获得重要胜利的见证。
后来看了一些背景故事,有一个是说:在就职的那天,他邀请了当年在岛上监禁时曾虐待过他的三位狱警,并对他们表达了感谢。
这就像电影结尾处的旁白所说:I have walked a long walk to freedom. It has been a lonely road and it is not over yet. I know that my country was not made to be a land of hatred. No one is born hating another person because of the color of his skin. People learn to hate. They can be taught to love, for love comes more naturally to the human heart.看完电影后看关于他的介绍,才知道Beyond的《光辉岁月》的创作灵感也来源于他,粤语版的歌词更能体现这首歌的意义。
法官:纳尔逊•曼德拉,你认不认罪?
纳尔逊•曼德拉:我的法官大人,站在被被告席的不应该是我,而应该是政府,我无罪。
我不否认我策划过破坏活动。
但我不是在鲁莽中策划的,也不是因为我爱好暴力。
残酷的事实是50年非暴力带给非洲人民的只是越来越多的压制性法律和越来越少的权利,非洲人想要公平地分享整个南非。
我们想要平等的政治权利:一人一票,我一直全身心地投入到非洲人的这一项斗争。
我反对白人霸权,我反对黑人霸权,我一直抱有一个自由、民主社会的理想(南非梦),在那个社会里,各种族和谐生活,拥有平等的机会,这就是我希望为之而生存并要实现的理想,但如果需要的话,这也是一个我准备为之献身的理想。
纳尔逊•曼德拉心灵独白:我走了漫漫长路,来争取自由,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但是这还没有结束。
我知道我的国家没有缔造成为充满仇恨的土地。
无人生而仇恨他人,只因为他皮肤的颜色,人们是学会仇恨的,人们也能学会去爱,因为爱发生于自然,爱源自人心。
根据南非国父曼德拉的自传《漫漫自由路》改编,说实话,同样是表现这类伟大的民族历史人物,《曼德拉》远没有《甘地传》拍得好,应该说各方面都没有《甘地传》好。
故事比较散,这是编剧不到位;表演也不行,这是演员的问题了。
影片描述一个男人的花边事篇幅太多,比如和情妇出轨,抛妻弃子,另结新欢等等,把整体形象往下拉了不止一个档次。
这种手法,究竟是力求还原真实呢,还是说为了迎合大众猎奇庸俗的口味。
电影真是复杂的东西,要用那么短的时间剪辑那么多内容。那些在非洲草原上的镜头让我想到子宫。
这哪是非暴力的成功,这就是西方暴力的成功,曼德拉出狱说的话基本可以翻译成:要打打不过,何必拿自己的生命去换所谓的国家独立的未来呢?太痛苦了,能得到什么就是什么吧,独立了也不一定富强,干脆就这样吧?
黑暗的民主斗士
一般,从头到尾都没有入戏。曼德拉伟大吗?yep。但南非没有曼德拉就实现不了种族共治么?nope。传记电影一不小心就把人拍成了神,虽说生平事迹不必一一详述,但好歹也得选突出主题的吧,经常被跳跃的时间弄得莫名其妙,人物情感内心转变也相当突兀
真的就是个传记电影,描写都在表面,曼德拉对南非及非洲的深远影响又岂止是这些
剧情浓缩得有点苍白啊。对这部纪录片差评,不过结局说得挺好。没有人生下来带着愤怒,生活教会了我们愤怒,也同时教了我们爱,发现,我们的本心是爱。
GREAT PERSON
平庸的流水线拍法
看的有点累,分了好多次才看完。
一个伟人的路,七情六欲。。。
如此伟大的人生居然拍成了如此平庸的电影,不过U2的音乐实在是太棒了!
中规中矩流水账,但艾尔巴演的真心好,导演还是打算做成一部商业味道浓厚的电影,却还不忘大总统的写实风格,顾此失彼,哪一点都没太突出。而且这样的片子在国内公映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电影有点支离破碎,但是伟人的一生怎么拍都有一种难得的正能量。十几年没有见过的女儿出场的时候泪水第一次决堤,这个人把世界和平和自由看得比亲情、爱情、和自己的生命都重要,最后得到所有人的尊重,也进行了广泛的教育。战争是最狭隘的恨的交换,爱则容易和自然得多。
更一步的了解到了曼德拉。
《曼德拉 Long Walk to Freedom》是一部深刻描述曼德拉一生的电影,不错。很经常的一点事实是,看到曼德拉的第二任妻子担当了他二十余载牢狱生涯的拼搏的至关重要人物,但是在曼德拉出狱后明显感到她已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斗争体系,而与曼德拉相左。于是分手。
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人能做到。
不知道说啥
ppt
触动点太少。且不到位。流水账
肤浅空洞,噪音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