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青春片天堂五一档,作为青春片届的扛把子,光线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啊。
从成功运作致青春狂揽7亿票房开始,光线就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了和青春片死磕的道路。
匆匆那年,同桌的你,左耳这些空洞无物的烂片凭借青春情怀的东风票房大卖之后,光线已经越来越不重视演员导演和故事内容,而是直接把宣发作为电影的核心部分了。
最新的一部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光线副总刘同的成名作,通篇无病呻吟青春感伤,新人导演,新人演员,无剧情无卡司无逻辑的三无电影凭借铺天盖地的宣传和“高预售票房”(大家都懂的),成功霸占排片,豆瓣水军也一夜之间把评分从5.2刷到6.1,这种不要品质只要噱头,空手套票房的电影,真是令人感动。
电影通篇青春片的老梗东平西凑交作业,借用一下电影通缉令总结的1. 情深深雨蒙蒙,相逢总是在雨中 2. 画星空、滑翔机,这样才能打动你的心3. 礼堂混乱大逃亡,保安全部帮倒忙 4. 学霸学渣最般配,情到浓时一起睡5.家破人亡,缺爹少娘 6. 隔空表白哪家强,广播电台闯一闯。
7. 老师说话必恶毒,宝宝心里都很苦 8. 热血男儿先开骂,一言不合必干架9. 学校朋友还不够,社会青年上来凑 10. 妹子帮手抄作业,学渣向她道个谢11. 兄弟义气肩上挑,替罪顶包我来扛12. 男主智商总无敌,补考总能拿第一13.父母叫我去深造、我去国外绕一绕 14. 豪华座驾开不起,单车恋人最惬意15. 报复仇敌机不失,看你嚣张到几时16. 男主恋爱很得意,万年男儿多苦逼17. 青春无辜最无敌,女主发型要统一18. 青春男女帮倒忙,出手就成破坏王19. 主角异性恋,配角搞基情 20. 平白无故遭诬陷,自证清白很考验希望片方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踏踏实实把电影做好,而不是靠卖宣传卖情怀来忽悠票房
首日亮瞎眼的柜台票房占比
这几年来青春片里常出现的堕胎,出国,死人等桥段《青茫》都悄悄回避了。
男女主角也不是一张过于成熟的脸外加中国特色的校服。
从这两点上来说,我还是愿意接受的。
开篇林天娇的那段内心独白应该会让一部分人觉得很真实吧,至少我是的。
“我的人生从没出过任何差错。
”“我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学霸、班长,真的就有种被带入觉色的感觉。
白敬亭扮演的学渣高翔,还是很有乔然的感觉连小白自己都说自己有70%像乔然。
这也许很觉得的人设有关,渣并不是平白无故的,总是有缘由的。
这样或许是导演用来表现“越是沉重,越要飞翔”的一种方式。
之前看到有人说,这不是真正的高中生活,而是我们想象中的高中生活。
但是也许就是因为种“理想中”的青春,有让我感动。
因为有太多我们在那个年代不敢做甚至不敢想的,在影片中实现了。
所以在这两个小时里我愿意相信这是真的。
回到现实,我们依然是该干嘛干嘛。
在我看来,高翔代表了理想,天娇代表了现实。
理想和现实在生活中碰撞,理想说“你真的喜欢学金融吗?
”“去做你自己喜欢的事吧!
”现实说“人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
”尽管那句“你的人生是活给别人看的,我们不用!
”深深触动了很多人,这一刻我们可以为这句话鼓掌,落泪,可是在现实面前却依然有无法轻易放下的种种。
结尾,天娇没有在火车开动前赶到,也没有高翔在列车开过后从远处缓缓走来,他们甚至都没有一个正式的告别。
现实的脚步最终还是没能没赶上理想的列车。
青春依旧留有遗憾,而许多的美好回忆也许就在这遗憾和迷茫里。
首先解释一下为什么给四星。
当然电影本身有很多可以被挑剔的地方,给三星就差不多了。
不过我对这部青春片是相对宽容的。
一是因为刘同,算是他书版青芒的半个书粉,也喜欢刘同这个人的经历、谈吐与风格。
二是因为它有一批真正洋溢着青春气息的新人演员,而不是那些“老黄瓜刷绿漆”已满脸风霜却假装清纯的伪青年演员。
特别提一句那位不靠特效真的剃了头的妹子,很勇敢,很青春,很美丽。
三是因为它的情节不狗血,不堕胎、不车祸、不绝症。
终于不再是那些1%的人的青春,少了一些套路,多了一些真诚。
那些学霸和学渣,我们绝大部分人的学生时代都遇到过,或者自己就是被贴上那个标签的一个。
那种分不清是友情还是别的什么感情的暗暗情愫,让已离开高中十年的我产生了一些共鸣。
青春,是不怕平淡的。
青春电影,其实不需要跌宕起伏的剧情设置。
青春电影中的人,应该青涩,也应该单纯。
青春里,有做不完的题,睡不饱的觉,单一校服包裹下每一个鲜活的个体,淋雨中的你和他……青春里,梦想是直白的,目标是专一的,现实是迷茫的,未来是未知的……我们既可以勇敢地追求梦想,也被赋予了犯错的权利。
电影的结局,也留了一个可能的未知。
一次的错过不代表永远错过。
拥有青春的我们是相信时间不会带走那最好的时光,也相信宇宙那么大地球那么小我们总会遇到。
当我回忆青春,细枝末节已然忘得一干二净,可是我还记得那些美好,朦胧的,真实存在过却又似梦幻,时光给了青春的回忆打上了一层最美的滤镜。
从这部电影里,能看到我的青春。
因着这份共鸣与感动,也因着回味了青春,值得多给一颗星。
2009年,我读高三,最习惯的是每天掰着指头算学习几个小时来给自己增加虚伪的成就感。
2016年,我工作,最习惯的是每天朝九晚五来回埋头挤公车,生活仿佛看不到尽头。
如果你问我什么是青春,我其实并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我唯一敢确定的就是我会想起自己高中的那三年。
我想那就是我的青春。
青春里的喜怒哀乐大概都藏在了高中课桌上密密麻麻的试卷和稿纸里,肃静的讲台上,教室后墙五彩斑斓的黑板报里,课后吵闹的小卖部玻璃门后,操场角落的铅球上,放学后自行车欢快的铃声里。
我总以为这些都伴随着一纸大学通知书而封存在记忆里,然而我错了。
翻翻日历已接近四月末。
高考,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字眼又跳动出来撩拨着人的思绪。
每年900多万的报名人数看似触目惊心,但就像所有高中老师都会说的一句话一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这路你必须要走,这桥你肯定要过。
誓拿“三好学生”的林天娇也无非是想让自己在过独木桥的时候多一层保障。
只可惜铤而走险的作弊,被坏学生高翔撞了个正着。
被抓了“小辫子”的林天娇不得不听从高翔的摆布。
每天以学习为乐的林天娇不知道她的人生会因为这个人的出现而变得与众不同。
现实中一个出类拔萃的好学生和一个不学无术的坏学生成为朋友的几率有多大?
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的数据来帮我回答这个问题。
但每一个在学校待过的人都能猜得出这几率有多低。
就像林天娇的母亲说的“在学校没有朋友只有同学关系”就像老师经常说的不要和差生一起。
在和高翔真正相识之前林天娇是个十足的三好学生满墙的证书是她辉煌成绩的最好证明。
这个喜欢天文学的女孩口口声声说自己的梦想是学经济。
在高中这个除了学习以外其余活动都被禁止的特殊时期,理想显得异乎寻常的苍白而又耀眼。
你还记得自己高中时候的梦想吗?
林天娇说自己想考清华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陆田甜的梦想是做家庭主妇,还有人立志要当演员,而高翔说,我想飞。
印象中林天娇和高翔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高翔,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你有没有为自己的未来考虑?
”她一直在强迫自己去喜欢去选择经济学。
高翔则没有过多的重复自己的理想。
理想于一个父亲是杀人犯成绩又不好的他来说无异于痴人说梦。
我不知道在操场大会上其他的学生看到高翔时是怎么想的,但这一幕却是触动我最深的,蓝天白云下纵情一跃。
那个口口声声说自己想飞的高翔真的就飞起来了。
阳光下的滑翔机在那一刻成为了镀金的翅膀。
在十八岁的林天娇眼中这翅膀给了她选择的勇气。
在条条框框里走了那么久,第一次想要冲破阻碍,想要“学坏”渴望去完成自己的梦想让自己变得不一样。
我很感谢这片子最后没有为了结局强行凹多年后相遇的戏码。
林天娇虽然没有去研究天上的那些石头却成为了航天讲解员。
没有人告诉我最后高翔是去非洲探险搞科研了还是去非洲挖石油了,但这些都不重要了。。
青春很难以时间来界定,迷茫也不应以想当然来判定世界是苦的,但生活要有它该有的样子。
理想是甜的,但现实也有它原本的模样。
谁的青春不迷茫?
谁的青春不迷茫...不得不提的是女主角林天娇的弟弟小家伙真的古灵精怪,本片搞笑担当,给你满分不怕你骄傲!
最后有一个疑问,林天娇晚上熬夜的时候她妈给她往鼻子里吸的是什么?
表示从来没见过。。。
高中,其实就是学习学习学习,我们有对未来的迷茫,有对未来的不确定,但是高考指挥棒给我们化了一条明确的线,家长,学校,我们,一切让步于高考,你优秀与否,有前途与否,就是看学习,就是看高考,直到若干年后,我们才知道,坐在后两排的真的不一定是社会底层渣子而是成了老板开着豪车,反而前面两排的多成了默默无闻或者辛苦打拼。
所以在青春的电影里能看到学习的画面真的是很感动,因为我们的青春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了学习。
记得看片花的时候就看到了老师篇章,多少年没再回去学校看看我的老师了,那时的老师还没有一切向钱看,都是那么兢兢业业的,希望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时间来给我们补习,化学,物理,英语,语文,数学老师都在抢自习时间,课间休息时间,好像多给我们讲一分钟,我们的成绩就能提高一下。
我们会想到未来,想到前途,想我们喜欢什么,要干什么,可我们还是被当作孩子,家长会现实性的考虑,老师客观性的考虑,只有我们会天马行空的纯粹着,可是终究我们大多屈服于现实,如果能想飞就能飞,那我们是幸运的。
老师们抓早恋,抓看小说的,总跟我们说的是你们现在安心学习,等大学了,再干这些啊,大学有广阔的天地让你们耍啊,但是青春期的暗恋明恋又是老师们苦口婆心,高压政策镇压的了的,可是再回头看,不过是一场青春,又有多少真的走到一起的,但正因为如此,这才是青春吧,我们单纯着,笑着,哭过,愤怒过,不解中,最终都陪着我们度过,当我们回忆青春的时候,这些变成了我们的美好。
如果你仅仅是青春才迷茫,那无疑是你现在是美满的,因为我们终究在走过青春后知道自己要什么,干什么,得到什么,失去什么。
可悲的有时候迷茫总会陪伴着我们,但青春已不再
林天娇(郭姝彤 饰)是同学和老师们眼中公认的三好学生,不仅学习成绩优异,道德品质的高洁更是有目共睹。
然而,在一场非常重要的考试之中,林天娇因为患上了感冒而发挥不佳,心急如焚的她想到了作弊,然而却因为作弊技术太差而东窗事发。
让本以为一切都已经结束了的林天娇没有想到的是,同班同学高翔(白敬亭 饰)竟然替自己背了这个黑锅,要知道,高翔是那种林天娇最瞧不起的捣蛋王讨厌鬼,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简直一无是处。
就这样,林天娇和高翔之间开始产生了奇妙的羁绊,林天娇越想远离高翔,就越是有一股奇妙的力量将两人凑在一次。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都渐渐发现了彼此内心里不为人知的柔软一面。
在青春片狂轰滥炸的今天难免会让人有些视觉疲劳,但是又想重温那个放肆的青春年华,所以依旧抵不住它的诱惑再次走进影院观看又一部青春片《谁的青春不迷茫》。
如果说《我的少女时代》通过霸道男主和呆萌女主虏获一票女生的尖叫,《致青春》让观众回想起大学时期的美好时光,这部影片给观众更多的感觉是真实,没有惊心动魄的爱情,没有狗血的剧情,写实的高中生活勾起了人们的纯真回忆。
导演姚婷婷之前执导过电视剧版的《匆匆那年》,个人觉得无论是选角和作品质量上,电视剧版都要好于电影版,这次也没让人失望,一贯的风格让观众感受到那份真实的情感,在一票青春片中属于那种基本没有槽点的好作品。
这部影片启用的都是新人,稍有点资历的当属白敬亭了,演过《匆匆那年》电视剧,《旋风少女》,还挺适合这类影片的。
之前的角色都是那种略带悲情色彩的三好学生,虽然各方面优秀但是在情感上总是不得志。
这次饰演一位略带叛逆却为人正直的学生,与之前的形象还挺不一样的。
作为女主的郭姝彤饰演的林天骄有点像倪妮,气质还挺符合学霸这个身份的,与白敬亭饰演的高翔虽然是一个学霸一个学渣,但是站在一块还是挺搭的。
年轻的演员、青春洋溢的面孔诠释着稚嫩的青春还挺带感的。
影片在故事上追求平稳中有亮点,让这部青春片更容易引起共鸣,那个青涩的年代考试的压力成为了每个人心中的一块石头,就算自己不想学父母的的施压也让人有点喘不过气来,这就是中国的应试教育,既然躲不过那就勇敢的面对。
影片中一再强调梦想,这个立意还挺不错的,也许在那个懵懂的年代每个人对于自己未来的走向都是未知的,都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却不知道怎么做才对,所以才会迷茫。
但是迷茫并不可怕,怕就怕在没有梦想,那样才是真正的失去自我。
就算前途未知,但始终忠于自己的梦想,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未知努力就不会让未来的自己感到后悔和遗憾。
每个人都没有个人的活法,不是说学习好以后就一定能干大事,但一定要有目标,否则会一事无成。
影片中父母的那严厉而又饱含暖意的爱还挺让人感动的,可怜天下父母心,虽然有时候父母的方式不太容易被接受但是要体会他们的用心就不会别扭了。
影片在感情上处理的还挺细腻的,真实的叙事风格还挺打动人心的,友情、爱情、亲情交织于高中生活里。
懵懂的爱情对于未知的孩子们来说充满期待却有手足无措,在感情和学业之间寻找平衡点还真是挺难的,老师父母的压力让孩子们有点手足无措。
当忠于自己内心为这梦想努力拼搏时就会找到人生的方向,一切也就顺其自然了。
虽然高翔看起来是个“坏学生”却有着一颗难得可贵的孝心,为人也很真实所以很招人喜欢。
不能简单粗放的以学习好坏作为评判一个学生的标准,想立业就要先学会做人,这点上影片的立意还挺正能量的。
虽然是新人主演的一部电影,但是各种明星客串成为了亮点,处处有惊喜。
一首《hey jude》让观众回忆起曾经的自己,也为影片中分别时刻渲染伤感的色彩。
虽然是习以为常的青春片,却因为它的真实让人印象深刻,再次回想起年轻时的自己,一去不复返的青春。
这个电影是跟很好的朋友一起去看的,我们在影院,可能是被即将来临的毕业显然着,情绪特别到位,哭成泪人。
高翔这个角色因为是白敬亭,所以更为喜欢,比第一次匆匆那年见他好看多了,看似很皮,却有自己的梦想,想起外面看一看。
郭姝彤是中国孩子的典型,从小走什么样的路都是被父母规划好的,你只要一步步去完成。
我想郭姝彤如果没有遇见高翔,也许她会毕业于某名牌大学,会成为很有成就的白领,但会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远,甚至,忘记了自己的梦想。
所以我们要感谢生命中出现的每个人,谢谢他们给我们带来的改变,同时也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奋斗终生。
首先声明,我没有受到片方任何邀请和贿赂来写这个推文。
只是从一个影迷的角度来看了这部透满了少女心的电影。
在台湾有《那些年》和《我的少女时代》,香港有《春娇与志明》《哪一天我们会飞》时,终于一部《谁的青春不迷茫》让内地青春片微微抬了头。
这部电影的剧情路数虽然没什么创意,但好在中规中矩讲故事,在内地青春片长期扑街的现在,想要拿出一个像样的作品实属不易。
就算这样,《青茫》也狂甩之前内地青春片好几条街。
········· · · ·········1. // 选题较小,套路较少 //关于剧情方面不作过多介绍。
毕竟是青春题材,虽说不见得看了开头就能想到结尾,但也猜的八九不离十。
毕竟这么多青春题材该用的招数都已用尽,创意更具有一定局限性。
我依旧觉得它是一部成功青春片的原因在于——它套路少,真诚在。
影片故事主线从全校第一的女优等生(是:女,优等生。
不是:女优,等生)出发,展开了她的感情故事。
虽说这个人身上没有什么我们的影子,但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个就是我们班上曾经学习最好的那个同学,她其实也有她的烦恼。
就像台词说的:“你关心的只是那个站在最高点的林天骄,但不关心真实的她是否快乐。
”全片也是围绕优等生的喜怒哀乐,亲情爱情展开。
导演用心讲了高考这一年的事,而不像某些青春电影,从高中讲到大学,从大学讲到成年,从成年再到参加初恋婚礼。
其实我们都知道,很多时候生活并不能按照电影剧情走,你也不知道真的有一天初恋结婚了,你会不会收到邀请,就算你收到了邀请,也不知道坐在婚礼宴会厅的你,在那时候会百感交集,还是坦诚面对。
我们看这类题材的电影,只想怀念青春,并不想透支未来。
青春类型片导演只要用心讲一件事就足矣。
虽然剧情上和广大学子真实的情况交集不大,但作为一件艺术作品,经过艺术加工后,还不让我们出戏就足够了,简单真实并且感动。
········· · · ·········2. // 演员到位,绝不意淫 //《青茫》在周末两天分别拿到3600万和3130万票房,再接后面的五一档,预估2.5亿问题不大,走势好的话可以奔3亿。
但《青茫》里并没有什么大咖,所以绝非一部粉丝电影。
想要高票房,只能靠电影质量保证。
而《青茫》的演员也很到位。
虽然都不是大咖,但有些也是青春题材影片熟脸。
好在都正年轻,让我们看着舒服。
饰演高翔的男主角白敬亭1993年生人,饰演林天骄的女主角郭姝彤1992年,其余几位主演也是从1992年到1998年不等。
演技虽说略显青涩,但至少用心,女演员王鹤润也真的为了影片真实感而剃了光头。
这群人穿上校服走在操场上就是我们的高中同学。
类比于前期种种作品,明显没有了老黄瓜刷绿漆的装嫩感。
尤其是时间跨度很大的青春电影,每每看到主人公的高中时代样子,一把年纪了还穿上高中校服各种耍酷装嫩追女神的时候,我都有一种看隔壁大叔异装癖的既视感,分分钟出戏。
再说这几个人物形象,虽说没有大的划分,但性格各异,也是我们根据血型星座可以区分出的小世界。
而不像其它电影一开场便把主角们介绍个遍:一定有一个完美高富帅,一个胆小如鼠的眼镜学霸,一个坏坏的流氓小痞子,还有一个每天意淫看小黄书的屌丝撸管男。
然后还要有一个人人喜欢的完美女神和女神旁边的开朗女屌丝当闺蜜,用来衬托女神的美,和负责给男生们传话搭讪。
我也是好奇这群完全没有交集的人是怎么玩到一起去的,还将革命友谊能升华到出生入死,怀孕堕胎,癌症不离不弃,两肋插刀直到付出生命。
更无法想象“某时代”系列电影将青春关乎到家族企业兴亡,男女朋友相互乱伦,一群人对着撕逼到鱼死网破万劫不复的地步时,抱着哭一哭就啥事都没有了,你们心得有多大。
不是我们不愿意入戏,而且导演根本没打算让我们入戏。
而《青茫》让我们产生了人物认同感,不会意淫我的青春是不是被狗吃了,所以我买单。
········· · · ·········3. // 讽刺制度,观众泄愤 //《青茫》中你可以看到很多曾经自己班主任和家长的影子。
将自己当做学习的工具,将学习成绩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用文凭去决定一个人未来职位的高低。
这对于听着传统文化教育,却在互联网里看着无数没学历没文凭创业成功的心灵鸡汤的我们来说,必将是一个情感宣泄的突破口。
反抗老师,顶撞学校规章制度这件事只能是我们想做却不能做的时候,电影中的反抗就是我们最好的泄愤。
教育局来学校巡查学习情况,问高翔有没有补课现象,音乐美术课是否正常进行。
班主任在旁边一再提示的情况下,高翔还是说了一直补课,音乐美术都让语文数学占了。
不知你们是否类似经历,反正我是真的感同身受。
明明被教育制度压的喘不过气,还要按照老师说的,当有人问你的时候你要说学校很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让我们德智体全面发展。
高翔对峙班主任的时候说的很对:“连在学校都不敢说实话,不敢想象去了社会会是什么样子。
”认识了《我的少女时代》里死板而可憎的训导主任;《夏洛特烦恼》里受贿且不尊重人的班主任;以及《青茫》里从不重视对孩子内心培养,而只在意学习成绩的老师家长。
也在训导主任的年级大会上和所有学生一起违反校规,让老师记过;在一把火点燃的教室里打老师,大喊“燃烧吧我的青春”;在三好学生表彰会的现场说我放弃,然后冲出礼堂奔向迷茫的青春。
当这些东西当做获得观众认同感和让观众从中泄愤的情绪点时,其实更该想一想是什么让我们如此压抑。
与其说这些是成功的青春片,也不妨是该给老师家长们看的教育片,是不是应该先尊重学生们的权利,再考虑根据学生情况应该怎样完成教育工作。
孩子不是家长当年梦的延续,麻痹的学习工具,而是一个新的开始,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 · · ·········虽说我一直不看好国内青春片,但《青茫》还算给青春题材片上了一课。
我们不奢求有多么辗转的剧情,多么天马行空的创意。
我们允许你中规中矩,允许你主观俗套。
但一定要让我们看到——导演所讲的现在,就是观众们再也回不去的曾经。
首先说句哇,我的青春校园没这么有颜值没这么精彩纷呈!
每天三点一线,睡觉起床上学吃饭,大概每天都是这样的生活,那些年有耳机的玩手机的身边人很少!
对了这是我的高中时代!
至少我没有玩QQ没有耳机没有手机!
上学教室都是低着头,不是睡觉的就是看书学习的!
哪那么丰富多彩!
估计只有体育课是最想上的,因为体育课上半截锻炼,下半截可以聊天!
但说起迷茫,还真是有,想着高中毕业之后的命运~~~~
目前看过的最好的大陆青春片。已经厌倦了什么堕胎怀孕桥段,还好这里都没有。梦想和现实的距离可能就是高考里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的区别。苏有朋的数学课太有意思了,台湾东北话。最喜欢女主角爬下水管子,老师说的注意安全。
有点狗血有点感动,关乎青春,梦想,友情,亲情和爱情,电影将这四者情感融合的很好,全员演技在线(女演员们演技亮点。男演员弱一些,弟弟突出)。最后所有人都得到了最适合最美好的结局。近几年看过的最好的青春片
3.5四舍五入四个星吧,比想象中好,男女主白嘴唱的黑猪着实是有些接受无能…
前面还稍微有点青春片应该有的样子 后面就纯撒狗血 做些完全不可能发生的故事。
小白还是挺不错的,挺适合演这种青春校园片的
对白还不错的,没有某些国产电影的扭扭捏捏。
挺小清新 演员没出戏 有迷茫 但不过分!小白挺帅
这部青春剧我给高分!全程用故事来不断引发思考,到处都是青春的记忆,虽然前面看大部分有些像少女时代了鸡汤版了,到整体来说完成的相当出色!非常值得看!(续:这是陪某人最后一次看电影,一切结束了,多少次我们一起吐槽烂片,多少次我们手牵手经历精彩,多少次吃干净两大桶爆米花,多少次……)
太搓了。除了白敬亭的粉丝,我想不到能有其他的受众群体。。。
小白真的是很不错的年轻演员~
后悔看,烂
倒不是说电影本身有什么问题,最主要还是青春片的同质化程度太高了,而且自上而下都不敢讨论更多的问题。将孩子的痛苦归结到父母身上,本质就是一个渴望打破阶级的问题。不学习能打破阶级?学习又可以?这完完全全需要以个体来分析。我个人认为,大喊学习无用的人本身大概率并没有拼尽全力,享受知识带来的操纵感的人只会无声地呆在后面讥笑他们而已。所以,青春片的创作,需要结合天赋、阶级等问题来综合分析,这可就是非常尖锐的大命题了。
白敬亭,帅。
影片做对了两件事,一是选择了一群新人年轻演员,起码好过之前那些老黄瓜刷嫩漆的青春片;二是选了个年轻的新人导演,片子起码没那么油腻。其实是个努力小清新的东西,只是觉得剧情还是太套路了,几个关键点都没什么新意,看久了还是会走神。以及,华语青春片怎么弄也是够了,三星鼓励下。别拍青春片了
很看不慣內地青春片的一點,就是“非差生不青春”,就非得整點打架鬥毆、逃學作弊的破事兒才叫青春?我不認為青春片里年輕人與成人世界為敵是中二病,這是長大成人必將經過的傷痛與掙扎,但是將承認世界妖魔化就是滿滿的惡意,整天把學生罵成社會渣滓的老師,抱歉,我還真沒見過。
我们总要在告别人生的某个段落时,告别曾经同行的人。感谢高翔和林天娇最后的不相遇。
为什么这么多脑残青春片? 既然怀旧,为何没人拍童年
男性扮演女性的精神导师,并且将女性的痛苦非理性化(妈妈)。
套路之作,你需要有的都有,不会落下,很精准的制作宣传。大陆地区的青春片就多了一些功利的色彩,或许这就是这个时代。
胡先煦最出彩,长大了竟然帅成林狗!小白还是太乖了,一看就不像痞子。王鹤润那时候太好看了!李宏毅这么看竟然还不错。苏有朋东北口笑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