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苏丹

Sultan,摔跤手苏丹,卷土重来

主演:萨尔曼·汗,安努舒卡·莎玛,马雷塞·克伦普,泰伦·伍德利,罗恩·斯穆安伯格,马克·扎罗,兰迪普·弘达,阿米特·萨特,卡比尔·汗,汉斯·马雷罗,布拉汉姆·沙

类型:电影地区:印度语言:印地语年份:2016

《苏丹》剧照

苏丹 剧照 NO.1苏丹 剧照 NO.2苏丹 剧照 NO.3苏丹 剧照 NO.4苏丹 剧照 NO.5苏丹 剧照 NO.6苏丹 剧照 NO.13苏丹 剧照 NO.14苏丹 剧照 NO.15苏丹 剧照 NO.16苏丹 剧照 NO.17苏丹 剧照 NO.18苏丹 剧照 NO.19苏丹 剧照 NO.20

《苏丹》剧情介绍

苏丹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来自印度北方小镇的苏丹遇见了摔角教练的女儿,苏丹为了心仪女孩,不仅开始学起摔角,在短时间内就获得地方冠军,展现了他的决心和天分。他不但娶得美人归,还和妻子一起代表印度参加奥运,但就在苏丹获得奥运金牌的同时,他却因为骄傲自大而失去了挚爱的家庭,唯一能赢回妻子芳心的办法,就是站回属于他的舞台。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长慕未央小狗的巡警先生美姐骇故事之招魂我是中国人金牌客服董董恩魔法律事务所第一季复仇同学会今天在这里谜误冰蓝遇见暖黄长颈鹿扎拉法空白的13年宝可梦地平线家庭经济学第二季超自然9人组王者联盟之超能力者爱情宝典芝加哥急救第五季我的二分之一男友千年狐开棺暖暖遇见你不可遗忘第五季死亡之谜鲛在水中央实习医生格蕾第九季曲点鸳鸯谱穷途鼠的奶酪梦猴子奇缘

《苏丹》长篇影评

 1 ) 珍惜那个冷面心善的陪伴者

团建看完电影,学姐问,你觉得帮助苏丹崛起的是谁?

女主?女主爸爸?他的小跟班,还是那个投资人,或者那些看不起他的人?无可否认,以上的人都帮了他太多,但是,我的脑子里出现的却是后来那个面冷心善的教练。

挖苦讽刺却全程陪同,冷言冷语却暗自担心。

他像极了我们身边的一些人,满嘴损你的话,却是那个最担心你的人。

他试图用他的冷言冷语逼你放弃去做高危险的事,但在你决不罢休时为你祈祷做你支柱。

这样的人,大概才是朋友最好的模样吧。

你要违抗规则,我为你分析利弊。

但若你执意要做和我价值观不符的事,我不支持,却一定陪伴在你左右,为你祈祷最好的结局。

 2 ) 我看见的是摔角王子的自卑

这是一个改变男主命运的运动,摔跤,帮他收获了爱情,完成了救赎,陪他走过大半辈子的励志故事。

成熟的故事线再加上拳击教练,赞助商小胖子这样成功的小配角让我很难不喜欢这部电影。

但是随着看过的印度电影越来越多,我看到了这部电影另外一面,也是一些和电影主题相反的一些东西。

1.女主和男主在一起是因为一块金牌,原谅男主是因为一块金腰带,再加上全剧感情戏比较少,让我觉得女主和金牌是真爱,男主是工具人 2.女主在男主受伤后,没有展现出自然的关心丈夫,阻止他比赛,而是疯狂鼓励男主去打比赛,男主的表情也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意思,让我一度怀疑她给丈夫偷偷买保险了 3.男主在一开始一巴掌误伤女主没有道歉反而是摆了一个很帅的姿势;男主已经成功了之后没有陪产反而又去比赛致宝宝死亡;男主总是在摔跤比赛中穿插着丝毫不专业特别耍帅的动作。

以上这些让我看出的不仅是这部电影,也是印度男人可能存在的通病,就是自卑。

相对于从生活中,感情上关爱妻子,体现丈夫的安全感,而他们更多的是通过原始的展示雄性魅力来征服另一半,让我这个中国人看着很难受 说了这么多,还是难逃对印度电影的喜爱之情,他们独具特色的歌舞穿插,电影和生活联系之紧密,以及很自然的让你去思考一些电影之外的东西,确实是在我看来很优秀的一股力量

 3 ) 《苏丹》引发的对于亚洲女性解放的思考

亚洲男人的通病就是从来没有意识到女性是弱势群体,女性在力量、体力上无法与男性抗衡,以及情绪波动起伏较大、情感丰富等都会导致脑力和智力的运行障碍,以至于无法在商场、职场、运动场等多个领域获取最大利益。

毫无疑问,世界还是那个男权的社会,游戏规则还是以男性的特征来制定。

可悲的是,女人们无法意识到这点。

更可悲的是她们爱着的男人们根本无从知晓这一点。

毕竟,一个男孩,从一出生开始,就在亚洲整个重男轻女文化下成为了焦点。

一个从小被环境被世界关注和爱的男人,确实无法了解那种从小被要求要关爱他人、善良付出的女性心理的。

《苏丹》与《摔跤吧!

爸爸》相比,在精神层次、格局视野、对人性深度思考方面都落了下层。

即使男主角如此的深爱着女主角,甚至个人成就的赢得都是为了女主角。

我本期待影片最后能够让男主意识到:女主本来也有的奥运金牌梦,却因一次意外怀孕放弃了自己的梦想。

当女主在医院门口一边失落的望着手里的奥运参赛资格通知书,一边幸福地感受着男主要当爸爸的喜悦,最终决定为爱放弃理想。

而这一切,男主浑然感觉不到。。。

也许这一辈子他也不会感到这有什么不妥。。。

这就是男性和女性的差异,女人们520收个鲜花红包都要感动喜悦一整天,而男人们却不会觉得女人生个孩子是为了家、为了爱做出了多么大的贡献与牺牲,也许内心里的台词是:是个女人就应该生孩子啊……可是在古代,男人就是要养家啊,男人所有的钱财都应该用来养家啊,女人们为什么还要因为你发了个520的红包而幸福不已呢?

这是因为懂得感恩,女人懂得感恩身边每一个人哪怕给予的一点点小小的付出与帮助。

所以,在新时代的冲击下,当女性不需要依靠男性就可以养活自己的时候,女人们还会为了你们牺牲自己的人生去生孩子吗?

如果我是男人,我就会思考一句话:凭什么?

当然,现在还要无数女性还未觉醒,所以近代几十年应该可以说是男性过得最舒适的几十年,社会还是那个男权的社会,女性却分走了一半养家的重担。。。

但是,社会会进步,女性会觉醒,到那个时候,男性如若再不进化,恐怕就不只仅仅是农村低学历者找不到老婆的问题了,而是大部分亚洲男人都找不到老婆的问题再反观亚洲女性,很多女人结了婚之后会抱怨丈夫的冷落,得不到家庭应有的尊重。

要知道,这个世界上,你不爱自己,就真的没有人会来爱你了。

女性应该学着像男性一样,做自己。

爱情理应只是我们人生的一小部分,家庭也只是人生的一个经历,犹如一个工作、一个职务一般。

孩子更应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过客,一个教会我们爱与付出的老师,却不应该是女人的全部。

女性要学会成长,从这些旧有的、闭塞的思想中解放出来,只有这样,你才会得到你想要的尊重,想要的爱与关注。

 4 ) 体育精神与爱情并存于此

《苏丹》的主角是我一直喜欢的萨尔曼·汗,他的电影我基本也都看过,2.8亿票房的《小萝莉与猴神大叔》也是他的一部杰作,苏丹这部电影比摔跤吧爸爸拍的还早,只是摔跤吧爸爸在我国上映时间较早一些,所以苏丹票房稍微没那么高,如果早些,它的票房也不亚于摔跤吧爸爸。

整个故事曲折感人,女主角阿尔法是一名女摔跤手,苏丹对她一见钟情,她也成了苏丹去学摔跤的动力,为了赢得尊重、尊严和爱情,他一直很积极奋进,赢了大大小小各种比赛,包括亚运会、奥运会的冠军,他赢得了爱情娶了阿尔法,后期一系列的比赛中他开始慢慢变得自大有点失去自我,因为锦标赛和妻子阿尔法预产期时间相冲,阿尔法请求他放弃比赛陪她,他拒绝了,他选择了去比赛,因为他特殊的熊猫血型,刚出生的儿子出现高危的时候血库无血,苏丹又不在,导致失去了儿子,阿尔夫无法原谅苏丹,苏丹从此后整个人都变了,自责、颓废、寡言,不再摔跤,过了几年因为摔跤俱乐部的老板再三请求,事实也是建立血库资金需要,蹉跎度日的苏丹从新答应了摔跤俱乐部的老板重返摔跤场地,为了赢得阿尔法的原谅和回到自己那个破碎的家庭,他一次次的突破自我最后赢得阿尔法的原谅。

信念坚如磐石,信念支持他赢了一场又一场的比赛。

这个电影想表达的就是没有人能打败你除了你自己,坚定自己的信念顽强的意志,不屈的精神,突破自己,不但赢得了爱情、家庭,更多的是赢得了尊严、尊重还有体育精神!

 5 ) 印度片丨明明是一个秀肌肉、秀恩爱的电影,我却看到了.....

离开电影院,小苏苏掏出手机给家里拨了个电话。

虽然经常跟家里联系,但看完电影《苏丹》,还是特别想念家里人。

很奇怪,这部8月31日正式上映的印度电影,明明是一部以男主角萨尔曼·汗的肌肉为噱头的励志片,小苏苏却偏偏从其中品出了亲情的重要性。

电影《苏丹》讲述了男主角苏丹(萨尔曼·汗饰)的个人逆袭之旅:原本是街头混混的苏丹意外爱上了摔跤教练的女儿、镇上获奖最多的女摔跤手阿尔法。

为了成功追到心爱的姑娘,从未站上摔跤台的苏丹在短时间内成为了镇上最优秀的男摔跤手,并凭自己的第一枚奖牌成功赢取芳心、成功抱得美人归。

两人开始携手闯荡摔跤场、并一起获得了奥运会参赛资格。

因为意外怀孕,阿尔法决定放弃比赛、并将“代表小镇参加奥运会”这个自己从小的梦想交给丈夫苏丹完成。

作为“摔跤新星”的苏丹不负众望,并成为了小镇的骄傲。

小苏苏相信,每个人努力的源头都是为了某个人、某件事,比如背井离乡是为了想要出人头地、努力工作是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但生活往往并不会轻易如人所愿,努力有时候不一定会有成果,而那些有了成果的人,很可能会在“金榜提名时”忘记了当年苦守寒窗许下的誓言。

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荣获无数冠军的苏丹,心境上开始发生了变化。

他慢慢地看不见那片让他获得无数荣誉的摔跤土地、也忘记了那些曾站在泥土边为他喝彩的那些人——他的邻居、朋友、教练等。

最重要的是,他忘记了始终站在他身边、深深爱着他的妻子,甚至忘记了自己最初练习摔跤、努力比赛的目的——迎娶阿尔法、与她好好生活、跟她一起创造一个家。

在阿尔法即将生产、急需陪伴之际,苏丹执意抛下她前去参加某场比赛。

他不知道阿尔法在怀孕时的艰难、在生产时的紧张,甚至不知道阿尔法在生产后遭遇了巨大痛苦:当他再次赢得比赛、载誉归来,迎接他的是巨大的噩耗——因为缺少匹配血型、孩子在出生不久后痛苦死去,而当时唯一可以拯救他的父亲正在千里之外的比赛场上。

情绪就像逐渐累积的潮水,在某一瞬间会破堤而出。

小镇的朋友们对苏丹失望透顶、阿尔法终于决定与苏丹离婚。

看着心爱的人揣着巨大的创伤、与自己渐行渐远,苏丹无比焦急却不知如何解决。

颓废许久、不知如何是好的他最终选择了最笨拙的办法——报名参加地下摔跤比赛,重新回到摔跤场上,回到一切开始的原点:那时候,一切才刚刚开始。

苏丹参加比赛,怀孕的阿尔法在场下为他疯狂喝彩加油,两人眼神交汇的刹那是最幸福的时刻。

已不再是少年模样的苏丹,选择了用少年的心性去挽回少年时期的自己和她。

而其实只要你想要回到过去 ,终归会有一种方式能让你找回当初的自己: 即使看过了无数风景、淌过了物欲横流的世界,找回本心的钥匙永远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就像故事的最后,苏丹实现了自己的新梦想——赢得了地下摔跤比赛,也赢回了阿尔法的心。

他像年轻时那样,高高站在领奖台上,只是这一次他的眼睛只盯着阿尔法,而不是那些虚无缥缈的荣耀、欢呼、光环。

两人一起回到小镇,迎接他们的依旧是小镇人熟悉的问候、热情的鼓励,苏丹在鲜花簇拥中依旧握紧阿尔法的手,而阿尔法悄悄告诉苏丹:原谅你不是因为冠军奖杯,而是你终于明白了家人的意义。

这个世界上,只有家人能原谅你所有的所有。

而看片之前,小苏苏一度好奇为什么印度片喜欢“摔跤”这个题材?

到最后,有了自己的答案:大概是因为摔跤是一种印度传统的、在泥土里野蛮生长的运动,而“摔跤”的核心意义在于:“摔倒了、再站起来,才是真正的王者。

 6 ) 这部电影值得品味

最后一个镜头,苏丹自己和自己搏斗时,两个苏丹气质和眼神完全不同,一个沧桑坚毅,一个得意自负,演技太炸裂了,每个阶段的苏丹眼神都不一样,玩世不恭的混混、受伤奋起的摔跤手、得意忘形的冠军、愧疚心痛的父亲、小心翼翼藏起啤酒肚的乡巴佬、深情献歌给妻子的受伤男人,最后为爱而战的真正胜利者,每一个阶段他都不同,特别是哭戏,这样一个铁汉落泪,观众都心酸心痛。

 7 ) 敢于行动,就有可能!

观影时间2018年10月14号.这是一部非常赞的电影,要是我推荐我会把它和《肖申克的救赎》一起推荐给你!

非常赞的电影!

让我看到几点:1.可能性只要你真的想要就还有可能性,只要你不放弃就还有希望!

只要你心中有信念有希望就么有什么能难倒你的!

2.要让身边人和你一起行动别只顾自己一个人往前冲,好喝身边人一起行动,一个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远!

分享台词:除非自己甘愿认输,否则没人能打败自己,而是要战胜自己,看自己有多大能耐!

 8 ) 很精彩的励志片 差强人意的体育片 不合格的爱情片

早年看过,很励志很感人的爽片模式,印度式的煽情还是很容易把我这种多愁善感的家伙给绕进去的,最后的大团圆结局虽然魔幻但是喜闻乐见,然后就是觉得萨尔曼汗的这种藏在膘里的一身肌肉才是猛男的真正形态,体脂这么高依然有着溢出屏幕的雄性荷尔蒙,这可能就是摔跤和印度电影的魅力吧。

从励志片的角度来讲,《苏丹》是很成功的,萨尔曼汗的表现非常符合铁汉柔情的感觉,从开头出场,到中间的几次热血的训练,以及最后点题“摔跤并非一种运动,而是和自己的内心战斗”的方式都非常有励志。

尤其是苏丹在见过了俱乐部教练后照镜子那一段的猛男落泪,实在是让人动容。

印度式的氛围感配乐和特色慢动作镜头,在这一类励志片里得到了非常好的发挥。

印度式歌舞的部分据说做了删减,相对显的不会那么影响观感。

吐槽部分从体育片的角度来看,虽然咱们的苏丹是男主角,但是主角光环太重了就总会让一切太过容易的而显得不合理——体育技巧性缺失这个片子的野心很大,又是摔跤又是综合格斗的,好像都讲的很有那么回事,但又啥都没讲透;摔跤里的技巧性完全没有突出什么,基本就是苏丹各种一路虐杀,然后终结技耍耍帅;综合格斗那一段就更不用说了,完全看不出来格斗的技巧性以及苏丹训练的针对性;第一段的卡拉波耶巴西战舞的表现力非常绝,但是在那种极度主角光环下的第二回合一击必杀,显得对方的像个小丑一般...而大部分时候,旁边小伙伴的鼓励方式也就是空喊一些口号,完全没有实质性的帮助...都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他连个教练都没有,场中休息也没有进行战术分析,因为他的教练直接摆烂不来了,不仅是苏丹的教练,哪怕是对手有教练,感觉也是在旁边咋呼些什么有的没的...而苏丹每次逆转局势,都是靠各种慢镜头回放和回想就悟出了战斗方式或者获得了力量,说实话是真的离谱...贬低对手就是贬低自己人们常说,衡量你所取得的成就的方式是在看你对手的强大程度。

一开场的那个泥地比赛1v10就突出了那种不合理,感觉除了最后一个对手稍微挣扎了一下,其他基本就是一招秒,咱就是说主办方你为了拉人气真的就是找一堆陪练来烘托苏丹的牛逼呗,个人感觉这个比赛改名叫《给苏丹送拖拉机》真的一点毛病都没有...接着他想要获得参赛资格,之前还被各种虐的惨败,然后他用着自己的土方法训练一个月,就能从菜鸟变强到打败常年训练的对手,那我觉得那些专业摔跤手真的...找个厂上班算了印度当地夺冠的过程里,他为了证明自己,居然要挑战比自己重两倍重量级的选手,关键是对方不仅接受了,还打赢了!

我当时就一头黑线...第一,对手接茬了就是纯傻逼,赢了不光彩,输了更丢人;第二,苏丹干这种事说是为了证明自己,我觉得纯tm无稽之谈,除了证明自己的傲慢以外他真的证明不了任何事,但是最离谱的是他居然赢了...只能说为了证明苏丹的牛逼和主角光环已经完全对力量上的绝对差距不管不顾了之后利用6周就从摔跤手训练转型为了综合格斗,我觉得真的是在侮辱其他综合格斗选手的水平;当时训练的过程中,我看到教练刻意说苏丹下盘很强,要训练他的下盘,我还很激动的以为埋了什么战术伏笔要在大决战里出现,结果后面只字不提,甚至教练都直接摆烂不去现场了...最后带着各种伤病和肋骨问题对战全盛时期的大魔王夺冠有多离谱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中间各种被虐,各种离谱的终结狠技打在男主身上,但怎么就都打不倒...关键男主md被打成那样了,说站起来就站起来了,先不说现不现实,但我只能觉得说这个大魔王是真的菜...不过一想到男主一开始就是可以硬抗锁技10秒的狠人,我就觉得用一般的方式来评判男主的能力就是我的问题了。

总之,这一切都充斥着看似合理但又不合理之处,因为他是主角,所以合理;但从现实来说,没有一点合理...当你在贬低你对手的同时,也会贬低你胜利的价值。

作为体育片来说,大家真的只能就图一乐了,只能说真的是为了励志而励志。

爱情部分前三分之一女主一开始觉得男主像个街溜子,中途一直就对男主很不屑,然后男主刻苦锻炼摔跤技术拿了冠军,她立刻就星星眼了,态度转变之大令人抠脑壳...中间对于两个人的感情升温的表现方式,基本就是跳跳舞就一笔带过,给人一种女主实在是尤为势利的表现,实在是让人很无语...抛开主角光环以后,个人从恋爱的方面的两个角度来解读男女主之间的爱情,一方面是觉得这种与坏第一印象和好的本质的反差感所带来的印象会比第一次见面直接是好的印象更容易让人着迷;另一方面是觉得只能说突出了女人幕强心里的表现,而这一点从一开始苏丹的开场秀里主持人对女性的调侃就能看出对于女性不尊重的合理化,实在令人反感;中间部分这是我最想吐槽的地方。

男主和女主之间产生感情裂隙的原因,是因为女主生孩子时没有血但男主不在身边导致孩子夭折,但这个锅是怎么甩到男主身上的我是一直都没有搞明白...首先男主是怎么在还在参赛的过程中让女主“不小心”怀上的,这种对于印度运动员私生活控制的极端讽刺我真的就不想吐槽了,作为女主她爸的教练看着女主怀上不仅不恭喜开心反而一脸要死的样子,好像女主怀上了孩子是她一个人的锅、是多大的错误一样,真的让我对这个片子里大男子主义的内核yue了又yue;当时女主决定了生产放弃比赛机会,并且怀孕了都指导男主训练,让男主把自己的精神衣钵一起继承下来去参赛,最后奥运会夺冠,我还是觉得蛮有意义的设计,结果看到后面我越看越一头雾水;我仔细把女主怀孕时让男主留下来不去参赛的那段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讲道理,我真没觉得男主的逻辑有任何的问题:1、首先男主确实就是依靠摔跤来获得女主的尊重的,所以他延续赢得女主尊重和让女主高兴最好的方式,就是继续把这个事情坚持下去,做到最好,这有错吗?

2、如果想要塑造女主坚强独立的一面,最好的方式应该是让她继续支持男主去心无旁骛的准备比赛,而自己认真的准备生育,最后男主夺冠过程的煎熬与女主生孩子的痛苦两条线齐头并进,最后男主大满贯的同时,女主顺利生产,在来个两人大团圆,这tm不好不温馨吗?

好的,导演非要整这么一出转折,男主夺冠了但阿曼夭折了,搞得好像阿曼夭折了是男主的锅一样,我tm真的一头问号:这种情况难道不是医生没备齐血库的锅吗?

这锅都能甩到男主头上?

女主你内心底究竟得是多恨男主啊!

而且别忘了,是女主当时主动让男主继承自己的衣钵和夺冠的愿望继续战斗下去的,现在又搞这种小情绪,这是什么两面三刀的设计?

3、如果硬要说男主的问题,是,他是稀有血型,如果考虑周全的话,或许应该提前抽血备用,但男主不是神,不是万事通。

我询问了身在医院的老妈,得知怀孕生产的过程中,一般需要输血的对象应该是因为手术大出血的孕妇才对,如果是婴儿贫血问题造成的需要输血,通常也是因为孕妇在怀孕过程的自己不注意营养搭配缺铁才导致的...也就是说,真要论锅的话,没有认真备孕的女主才该背下最大的锅...然后男主就跟个憨憨二愣子一样,一句话没说,就把黑锅背下了...导演你过来,你告诉我这就是你想表现的铁汉柔情?

就是这种纯纯大冤种背锅侠?

男主的赎罪之路如果说男主的背锅起因显得格外离谱的话,那男主的赎罪方式就显得更加离谱了。

我不知道导演是不是强行为了表现男主的忏悔态度,而用男主发誓不摔跤转而做小工作一点一滴艰难的存钱来表现男主的苦痛忏悔姿态,但是为啥子是建血库?

之前的婴儿缺血的问题我已经吐槽过了真正的问题不是缺血而是备孕过程的营养不充足问题,我感觉最应该建的不是血库,而是科学普及备孕知识的某种坐月子中心...好,你说血库更难建更贵,更能突出男主的不容易,行,那我们就说建血库的事儿。

为了建血库,放弃了明星冠军摔跤运动员这个巨赚钱的方式,转而去当苦行僧一样一分一角的存...怎么,这很感人吗?

在我看来,这真的就是纯傻逼的行为,为了忏悔而忏悔而且真要建血库,男主之前赢了那么多长比赛,接了那么多代言的钱呢?

消失了?

行,假如导演你说,男主为了给女主赔罪净身出户了(虽然在男尊女卑的印度社会里这一点听起来就很离谱)那我问你,如果想要花钱建血库,男主最快最容易达成的方式,难道不应该是继续摔跤战斗接代言拿广告费吗?

事实上,我要是男主,我就会这么做,理由我都想好了:既然因为摔跤跌倒了,就更要用摔跤把荣誉和金钱一起赢回来!

这tm不比你后面又因为钱而生硬转折重新去摔跤立意高吗?

心机婊女主从整个全文的剧情来看,我可以认为,导演是构造一个非常心机婊的女主形象;关于女主对于前期男主的不屑到后面男主摔跤成名就对男主以身相许,我们就可以看出女主是一个非常势利的人,我甚至可以有理有据推测女主选择男主就是因为男主有摔跤天赋能赚很多钱,而不是真的爱他;如果说女主是因为特别的憎恨男主抛弃怀孕的自己去比赛,导致胎儿夭折,那么她就更不该要男主的钱而导致男主需要重新筹款建血库;我甚至可以怀疑女主是不是故意为了拿到男主的钱让他净身出户,来故意在怀孕期间整这么一出胎儿贫血导致胎儿缺血,再利用道德高地去恶心男主,名正言顺的拿到男主的钱,再一脚踹开这个她从而爱过的男人想想看,这一切是不是变的多么合理在男主消极期间,女主完全对男主不闻不问,街上碰面都形同陌路,实在是绝情的让人胆寒;如果说之前的推测还显得有点牵强的话,那男主半决赛肋骨受重伤住院时女主来看望男主时的态度,就更让人觉得不寒而栗了。

医生已经很明确的指出,那个时候的男主,上场都难,上场活不活的下来都是个问题;可tm的,这jb女主,非要鼓励他上场,还美名其曰决不放弃...我:???

这nm跟坚持有个jb毛关系,这女主是想让男主去死啊!!!

男主总决赛之前和商人沟通确认过,打不打总决赛,钱也都赚够了,血库的事情已经可以解决了,可男主受到了女主的这一番“送死蛊惑”的激励,硬要去打...当时就陷入了一种类似于之前挑战两倍重量的运动员的这种只要接了,赢与输 都很难堪的境地,关键对方还很厚脸皮的接了...或者说,这就让之前的推测变得更加合理了起来:其实女主确实从来没有爱过男主,之前男主给家里钱赚的差不多了,于是巧妙布局后一脚踢开他;现在男主又能赚钱了,立刻就又贴上来,还张口闭口“我去祈祷是因为那里每天都可以看见你啊”(因为她知道痴情的男主无论她去哪里都会跟踪她一起去的)然而事实是她从头到尾都只是把男主当成某种名誉和赚钱的工具人,到了最后的比赛,故意鼓励男主去送死,但可以帮自己赚下最后一笔钱,因为女主知道深爱着自己的男主如果死在赛场上,自己又有一大笔钱可以入账,因为痴情的男主一定会把遗产给自己继承,还名正言顺的踢掉了男主这个从未爱过的男人。

毕竟,一个真正爱哪个男人的女人,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让自己的男人去送死;只有从头到尾都很势利很冷血的蛇蝎女人,才会给出这么绝情的残酷蛊惑。

这么一想,看似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背后简直是让人后背发凉——也许这就是印度导演的某种另类的“女性意识觉醒”吧所以纵观男女主的爱情史,在嗨完了以后,理性下来分析,我实在没办法去共情两个人的感情经历,只剩下了一地鸡毛和狗血。

不过不得不提一嘴,女主是真的漂亮,之前在《我滴个神》里的惊艳出场就让我印象深刻,但全部看下来女主更多也就是个花瓶的感觉,并且巧妙的蕴藏着印度大男子主义对女孩子的恶意之处。

 9 ) 《苏丹》为什么跟《摔跤吧!爸爸》同貌不同命?

前天,印度电影《苏丹》在国内上映了。

今年七月中旬,在西宁First青年电影节的创投会上,北京有一家影视公司来First找投资项目。

我跟他们的负责人小A相邻而坐,就聊了起来,道别后小A突然回过头了说:“下个月有一部国内上映的片子是我们公司引进的,你可以关注一下,叫《苏丹》。

”《苏丹》讲的是一位本来做小生意的小镇青年苏丹,为爱成为一名摔跤手,虽是半路出家但所向无敌,一次意外,让他遭遇事业和家庭的双重打击。

最终,他迎来了人生的绝地反击和情感救赎。

近期印度电影首次失利 事实上,小A告知之前,我就知道了《苏丹》这部片子。

我对它的市场表现并不乐观。

除了与其在印度本国上映的时间相隔较远外,还因为它可能是《摔跤吧!

爸爸》大获成功后的跟风之作,瞄准的是市场和票房,是一部“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电影。

而这类导向的电影,票房和口碑往往都不太如意。

国内不乏先例。

2013年,电影《致青春》取得票房成功后,立即引爆了青春片的跟风潮流。

随后几年,国内涌现大量同质化严重的青春片,疼痛与忧伤是恒定的表达,打架、堕胎、撕逼、出国是惯用的套路。

其最终的口碑和票房,都难及前作。

不过,虽同为摔跤体育励志片的《苏丹》晚于《摔跤吧爸爸》登陆中国,事实上却比《摔爸》早半年问世,《苏丹》还创造了2016年的印度票房神话。

上映首日破7项票房纪录,上映首周破35项票房纪录,最终成为当年(自然年内)印度本土票房冠军,以及同年印度电影海外市场票房冠军。

虽然具备票房冠军的基因,但在中国市场可能并不奏效。

在《摔跤吧!

爸爸》《神秘巨星》《小萝莉和猴神大叔》《起跑线》等电影之后,印度电影于中国观众而言, 早已没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新鲜感。

并且,这部影片跟《摔跤吧!

爸爸》同为摔跤题材,中国观众可能会怕审美疲劳而绕道行之。

从实际的市场表现来看,《苏丹》确实也不够乐观。

首映日,在排片率达到12.5%的情况下,只取得了586万的票房成绩。

尤其糟糕的是,在没有新片阻击的次日,并且还是周六,它的排片一夜之间直跌至7.9%,降幅剧烈。

查询近几年在国内上映的印度片后可知, 除了《苏丹》,近两年每一部印度电影,在国内开画后的排片率,要么是稳步上升(尤其是《摔跤吧!

爸爸》,排片从5月5日的13%涨到5月18日的31.7%,连涨13天之久);要么是基本持平。

没有一部印度片如《苏丹》般,无论票房和排片都极度遇冷。

拼的不是元素,拼的是内涵《苏丹》跟《摔跤吧!

爸爸》明明很像。

除了都是摔跤题材,有热血的动作元素,还都有印度全民级偶像傍身。

《摔跤吧!

爸爸》有巨星阿米尔·汗,《苏丹》也有萨尔曼·汗,后者是在国内斩获2.8亿票房的《小萝莉与猴神大叔》的男主演。

出生于1965年的他,在印度是家喻户晓的巨星,跟阿米尔·汗、沙鲁克·汗并列印度三汗。

可为什么“同貌不同命”?

诚然,《苏丹》作为一部商业片,对得住这三个字——戏剧化的情节、尖锐的人物冲突、激烈的打斗场面、宝莱坞传统的歌舞场景,一应俱全。

可以说,《苏丹》基本满足了观众走进影院,看一部商业片的心理预期。

但是,《苏丹》的不足,比喻起来就是,它像一个资历尚浅的手艺人,虽然深谙制作流程和技术,但却尚且无法领悟与习得技术之外的智慧和经验,使他的手工艺品固然是有鼻子有眼,却总觉得差点意思,细一思量,才明白是缺了某种直击人心的精气神。

首先,《苏丹》有很典型的好莱坞剧作基因。

特别是对于看过编剧圣经《故事》一书的人而言,《苏丹》看上去多少会有点像电影流水线作业出来的标准化产品。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构造该片戏剧冲突的“设环”和“解环”,相当程式化。

比如,当身材松垮了的苏丹想重回赛场,优秀的格斗摔跤教练不接受他,原因是如今的他,看上去就像废人,这是设环。

最终,苏丹通过展示了杀手锏“印度式擒抱”,展示了自己宝刀未老,实力尚存,于是教练决定接手苏丹。

这是解环。

类似的设环和解环,就像一枚枚棋子,被均匀有序地组织与布局起来,构成了整部电影的起起落落。

不可否认,大多数商业片难逃这样的剧作套路。

但是,不得不说,这种套路带来的观影效果是规规矩矩,一板一眼的。

仿佛编剧创作的手,不是被灵感和情思所指引,是被某种机械化工具所带领。

这种标准化的创作手法,失去的不仅是故事的灵性,还有它的写实感和可信度。

另外,苏丹半路出家成为一名摔跤手,凭借着天赋秉异,一路所向无敌,成为了一名奥运冠军。

这样开挂式的闯关杀敌模式,是编剧金手指大开的结果。

《摔跤吧!

爸爸》讲的是励志的故事,却不让人觉得脚不着地。

因为它以一种更加写实的风格呈现,无论剧情的发展,还是人物的情感,都循序渐进,有理有据,容易给人代入感和沉浸式体验。

在润物细无声中,观众才会被编织进影像之梦中,实现共情。

对《苏丹》,观众可能会下意识地把它当成一部虚构的“爽文”,而体育题材的核心,往往是励志。

但“虚构感”特别容易消解励志感,阻碍代入感。

最终, 《苏丹》豆瓣评分为7.3分,远逊于《摔跤吧!

爸爸》的9.1分。

其次,俗话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体育的励志与爱情,从剧作上,肯定是想让这两个主题相辅相成,互相推进。

实际上,励志和爱情,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成为彼此的附庸,彼此的工具性存在,反倒两者都落得不痛不痒。

在《苏丹》中,对女主角阿尔法一见钟情,是苏丹成为摔跤手的动力。

最终,蹉跎度日的苏丹重返摔跤场,是为了赢得阿尔法的原谅,为了回归家庭。

也就是说,纯粹的体育竞技精神是缺位的,这让它的励志感大打折扣。

同时,在刻画两人的爱情上,影片做得很不到位——频繁出现的歌舞场景,成了两人的爱情升级的注脚,这种“快进式、概念式”的情感叙事方式,是缺少血肉和肌理的。

总而言之,电影中的励志和爱情,既兼容得不够好,也因为“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而爆发力欠缺。

比如,相似的体育题材经典电影《百万宝贝》《愤怒的公牛》,都是“一根筋走到底”,往往是没有爱情元素的。

严肃的体育题材电影,爱情弄不好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因为爱情可能喧宾夺主,以及消解励志感。

反观《摔跤吧!

爸爸》,它的主题也相当集中:那就是基于消除性别偏见的体育励志片。

体育带出的自强精神和对性别成见的破除,融合一体,达到了1+1大于2的情感冲击力。

主题“不燃”,注定泥牛入海最后,作为一部引进片,《苏丹》的主题,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市场表现。

《苏丹》是一部多主题电影。

开始,它讲的是男追女的爱情喜剧,如苏丹说“就好像医生娶医生,摔跤手自然也娶摔跤手”,苏丹为俘获芳心,成为了摔跤手。

然后,它又讲原谅与救赎。

阿尔法因为苏丹的自负与迷失,遭受了巨大的情感伤害(为了不剧透就不说具体情节了),苏丹企图通过在摔跤事业上重整旗鼓,赢得自我的救赎,家庭的回归。

最后,它讲的是赛场上,运动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运动员不能瞻前顾后,而要勇往直前。

所以,身负重伤的苏丹毅然回到了赛场。

说实话,这一层主题的呈现,相当“即兴”,有可能是为了高潮的煽情,而刻意为之。

总的来说,《苏丹》的多重主题,让它有些紊乱和分散,着力点不集中,结果导致故事比较温吞。

更深层次的主题“失策”,使这个多重主题的故事,没有《摔跤吧!

爸爸》的主题“来得燃”。

特别是《苏丹》的爱情线,好比白开水,无色无味。

而原谅与救赎,也因铺陈不够而欠缺张力。

唯有“为自己而战,为尊严而战”较有共鸣价值和力量,也就是燃点,覆盖的观众情感面更为宽广,只是这部分也有点“草草开场,草草收场”的意思。

虽然如此,《苏丹》作为一部商业片,它在技术层面是妥妥拿80分以上的。

并且,它比大多数国产商业片更见匠心,更见功夫。

如果,它在整体风格和主题的表达上,更具写实感、普世性、纵深度,它的市场表现可能更好。

毕竟,阅片量上来了的中国的观众,已今非昔比。

(首发于公众号:影视独舌)

 10 ) 中国有叶问,印度有苏丹,他们都能打十个

国内电影市场这几年刮起了“印度热”,最近又有一部几年前的印度片被引进国内,这部影片就是《苏丹》。

本片的男主角是“印度三汗”之一的萨尔曼·汗,他的另一部代表作《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前不久也被引进国内。

女主角安努舒卡·莎玛也是熟脸,她曾和阿米尔·汗共同主演了《我的个神啊》,大家还记得她的盛世美颜吗?

关于《苏丹》这部电影,影迷们千万别被一些媒体宣传骗了,虽然被称为“《摔跤吧爸爸》之后又一部摔跤题材的印度电影”,其实影片的重头戏都放在了综合格斗(MMA)上。

没错,本片的主人公苏丹虽然是一名摔跤手,但是在经历一系列的人生变故后,他最终站在了综合格斗的擂台上。

因此,对于热血运动片的爱好者,《苏丹》像是一个双黄蛋,一部影片包含了两项运动。

(以下内容有剧透)影片开头,讲的是青年商人阿卡什经营的体育馆面临倒闭,他所推广的综合格斗运动即将被市场淘汰。

阿卡什的父亲是印度奥委会官员,人生经验很丰富,于是指点他:“印度观众的民族情感很重,如果有一名本土选手击败外国选手,体育馆一定座无虚席。

”因此,为了拯救即将倒闭体育馆,阿卡什决定出道成为偶像,哦不,是邀请苏丹成为偶像。

苏丹出道后,被媒体称为“罗密欧摔跤手”原来父亲告诉阿卡什,苏丹曾经是一名出色的摔跤手,他曾在一场比赛上叶问附体,一口气打败了十个摔跤选手。

而且这十个摔跤选手和叶问打败的那些日本鬼子一样,采用了“添油战术”,俗称“葫芦娃救爷爷,一个一个送”。

苏丹:我要打十个!

得知苏丹这么牛X,阿卡什满心欢喜的去邀请他,结果惨遭拒绝。

经过一番打听,原来苏丹为情所困,已经金盆洗手了。

苏丹当摔跤手是为了追求摔跤教练的女儿阿尔法,阿尔法是邦摔跤冠军,根本看不上苏丹,更看不惯苏丹的大男子主义和死缠烂打的追求。

又是摔跤教练的女儿,强烈建议出一个“印度摔跤宇宙”!

最初,苏丹追求阿尔法的方式很直男,堪称追求女生的错误示范:跟踪、盲目表白、死缠烂打,并且在姑娘没答应的情况下,擅自对外吹嘘两人的亲密关系。

苏丹的种种行为触怒了阿尔法,于是狠狠地挨了美人一记耳光。

遭受打击后,苏丹痛改前非、埋头苦练,朝着顶级摔跤选手的目标前进,终于一举夺冠,并且找到了撩妹的正确姿势,赢得了美人芳心。

其实和《摔爸》相比,《苏丹》的摔跤戏份并不算精彩,大部分比赛场面都是一笔带过,看的很不过瘾。

没想到的是,影片的后半段画风突转,让我们看到了摔跤选手成名后的另一番场景。

苏丹在奥运会夺冠后,开始骄傲自大,不仅殴打记者,还再次暴露出大男子主义倾向,当妻子阿尔法怀孕后,他直白的表示希望是个儿子。

在夫妻二人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苏丹与阿尔法思想的严重分歧:苏丹就像一个典型的凤凰男,认为是自己努力得来的名声“征服”了阿尔法;阿尔法则是一名思想独立的女性,她显然不会喜欢“征服”这个字眼,在她看来,是做妻子的放弃了自己的事业,才成就了苏丹事业上的成功。

这应该是非常普遍的一种夫妻矛盾了。

苏丹的自大很快造成了恶果,因为他的一意孤行,导致刚出生的儿子夭折,妻子阿尔法也离开了他。

落魄的苏丹离开了摔跤场,浑浑度日,直到阿卡什找他再次出山。

因为儿子的夭折,苏丹想攒钱建造一个血库,改善村里的医疗条件。

为了赢得奖金,苏丹再次回到赛场,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次比赛变成了综合格斗,除了摔跤,也有各种格斗术。

于是,已经年过四十的苏丹开始新的训练,扮演者萨尔曼·汗继续各种秀肌肉。

格斗比赛是本片的重头戏,相比前面摔跤比赛的轻松取胜,苏丹的每一场格斗都赢的很艰难。

在第一场比赛,苏丹的对手擅长巴西战舞,扮演者马雷塞·克伦普是前WWE巨星,也是“毁灭者”戴夫·巴蒂斯塔的综合格斗教练,还曾在《冬阴功2》里与泰国功夫巨星托尼·贾过招,招式非常具有观赏性。

面对巴西战舞,苏丹在第一回合因为不熟悉出拳,只能被动挨打,第二个回合终于看清对手的漏洞,将其一招KO。

此后的几场比赛,是格斗片爱好者们非常熟悉的套路:主人公被揍的鼻青脸肿,仍然在擂台上坚强不屈,最终赢得比赛(或者输掉决赛),总之一定足够煽情、足够燃。

至此,《苏丹》已经不能用一部摔跤片来形容,它更像是一部格斗片,主人公苏丹和《洛奇》里的史泰龙、《奎迪》里的迈克尔·B·乔丹、《勇士》里的汤姆·哈迪、《激战》里的张家辉一样,他们背负着家庭、命运的重担,不只是与对手战斗,更是与生活战斗、与自己战斗。

电影中有句台词是:“人们往往认为赢的是英雄,其实输掉的那个才是真的英雄,因为只有ta更懂得胜利的意义。

”这句台词不仅在阐释体育精神,同样蕴含着人生哲理。

就像苏丹虽然是奥运冠军,还曾被封为“摔跤之王”,但是在经历家庭变故后跌入人身谷底,正是输掉了家庭和人生,让他懂得了家人的意义,找回了人生的方向。

最终,经历一系列的磨炼后,苏丹丢弃了自负,阿尔法也回到了他的身边,他们又生了一个女儿,阿尔法还重新回到了赛场。

这一次,轮到苏丹在看台默默的支持妻子了。

本文为《暴走看啥片儿》特约稿件,作者大海里的针。

如需授权、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苏丹》短评

上半部摔跤吧爸爸、下半部印度激战,由摔跤跨界转战MMA,女主很美,歌舞应该删去不少,2h+的篇幅没有尿点,燃、最后主角光环太大以致翻盘得过假,但不失为一部佳作。

6分钟前
  • 骑呢星人
  • 力荐

第一次奋战是因为没有梦想、游手好闲,第二次奋斗是因为不想生命就此结束,做一个活死人。所以,每一次突破,都是生命的挣扎与蜕变,越来越强的信念,越来越精彩的人生!SULTAN!

8分钟前
  • 胡阿忧
  • 力荐

呃。。。可能类似题材太多了吧,剧情真的实在给不出加分点,结尾也没看到《摔爸》最后那种或是感动,或是热血一下的片段,只能说中规中矩吧。

10分钟前
  • Leo.Tung
  • 还行

生活的摔跤手

14分钟前
  • .
  • 推荐

薩爾曼汗永遠不會讓你失望!精彩刺激的運動愛情影片。3.5星。後部分精彩些。

16分钟前
  • joe990
  • 还行

So inspiring and touching!人物心气发展变化多数人都多少经历过,都能有共鸣。主角们的命运和情节的跌宕起伏牵动着观众的心。人物主题曲O Sultan每次恰到好处地响起,或点题或推动情节发展,也是点睛之笔。最后,萨米尔汗在此片中异常有魅力。

20分钟前
  • 轰虹哄蕻
  • 力荐

特别正常套路的电影,剧情表演戏剧冲突都没什么好说的,正常水平。粗犷豪迈纯雄性的阳刚气质+天然土肥圆的荧幕形象是我国荧幕比较稀缺的,所以这种片容易爆口碑,同类型的雄性感力量感爆棚的是《战狼2》,所以吧,不用盲目创新剑走偏锋,把该做的做到位就足够吸引人去影院了。我们现在荧幕里的雄性大部分都太不雄性了,要么矫揉卖俏要么阴鸷狠毒,特别缺乏纯阳之力。配乐有点儿败笔,就那个愁绪缭绕的吉他,老用,前几次还凑合后面它一出来就破坏情绪。

24分钟前
  • 沉默
  • 还行

三星半,结尾的翻盘不太可信,整部片子还是比较套路的作品,好在画面细节做的到位,51岁的萨尔曼依然雄壮矫健,厉害呢

26分钟前
  • 小舞舞
  • 推荐

在影院看的印度电影没有失望过 看的时候极其触动 可能是很合自己的胃口 单凭这点就想给这部影片满分 当然豆友们说的男主偏“神”化 有些情节生硬确实存在 但站在自己的角度 没有偏离中心思想的寄托 关于男主身上看到的两次斗争或者说斗志 第一次为获取女主的尊重 我想这是一个男人必须要有的 更何况是运动员 第二次为了家庭而再一次重回摔跤 为了自己而战胜挫败的生活 值得学习

29分钟前
  • vaeen
  • 力荐

虽然知道剧情走向和结局,但还是在电影院笑得像个孩子。

32分钟前
  • 柯同学说
  • 力荐

“一个摔跤手的真正价值不是在摔跤场上,而是在于面对生活的挑战;当生活击垮了你,你重新站起来,打败逆境,直面生活,把它赢下来。”-- 已经五十多岁的柔情筋肉男萨尔曼·汗还在“狠狠的努力”,你有什么理由不去拼。。。“活着并奋斗!” 其实这部电影的内核与《摔跤吧!爸爸》不尽相同,它更像是印度版的《洛奇》。“不要让你自己失望!”整部片子长达170分钟,其间有声有色有情有泪满满当当并不觉得冗长,只是结尾的处理太像我朝神剧,小宇宙爆发也是无敌了。(自打看了MMA、UFC之后就没怎么看“散打”和阉割版的“自由搏击”了,感觉上就好似那啥神剧一样,纯属自娱自乐;少林武当崆峒峨眉等等看来也只能在查大侠的书中凭吊了。)

36分钟前
  • 夏季的天空
  • 推荐

拖沓的叙事节奏,严重影响了运动题材该有的酣畅淋漓感。

38分钟前
  • 多宝
  • 还行

苏丹在酒吧被骂是小混混整天只会撩妹的时候,我怎么感觉骂的是我,啊哈

41分钟前
  • yihao
  • 力荐

套路电影

43分钟前
  • 不靠谱青年
  • 还行

非常励志,信念与不信服是非常重要的东西,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45分钟前
  • F
  • 推荐

没什么特别之处,但就是会买账啊。

50分钟前
  • 郡子
  • 推荐

这片要是国产电影,估计会被骂的狗血淋头吧!这几年印度电影在中国确实口碑跟票房都不错,但一定不包括这部《苏丹》。看似热血励志的体育竞技,实则全靠意淫,所有的剧情推进都可以用一句“他是男主角他想怎样就怎样”来解决。女主角的思路我实在没想通,第一次世锦赛苏丹执意要去参赛,导致她失去了儿子,俩人之间感情出现无法弥合的裂痕。她说觉得苏丹为了追求梦想而丢了她。。可是最后拳击决赛,苏丹命都可能丢掉的情况下,老婆竟然在旁边鼓励他去全力以赴心中的梦。。当时我就目瞪口呆了。电影里所有的逆转都理所当然,管你杀人王还是金腰带,在苏丹面前都只能跪着叫爸爸。因为他是男主角,肋骨断了,口吐鲜血,只要bgm一响,瞬间一个满血复活。不用看,但凡这部电影里出现冠军字眼,一定是属于苏丹的。这不是热血,是狗血!!

53分钟前
  • 蛋蛋秀
  • 较差

额。。。鸡汤洒得有点多,台词就尬了,也有可能是翻译的锅??男主一路开挂的人生让我无话可说😬这个故事还是不如《摔跤吧爸爸!》,充满了刻意而为的桥段。女主穿印度传统服装好美。我喜欢最后那个拳击?教练!

56分钟前
  • 方头虾
  • 较差

虽然套路,完成的还是不错的。在竞技场上以死拼命不赞成。

59分钟前
  • feeling
  • 推荐

新近引入的印度片里最不讲逻辑的电影,从一言不合就唱歌,到一言不合就分手,再一言不合就复合。

1小时前
  • 心谜客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