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动画江南,深深地被震撼到了!
军工题材的动画片能拍成这样真的可以。
影片选了甲午海战为时代背景,江南两代机匠陈铁寒和阿榔军工报国抗击日本人的故事。
整部片子感觉拍得不错,超出预期,是一部老少皆宜的片子,国庆节全家一起看一场江南是个不错的选择。
精致画面、紧张刺激情景很适合小朋友观看,军工报国加工匠精神更能激起老一辈人对过去激情燃烧岁月的热血和冲动!
加油江南!
加油军工!
加油中国!
以内部观影的形式观看了电影,情节能够反应历史主线,整个过程情节紧密。
江南人从筚路蓝缕到如今的昌盛,一路可谓艰辛,今日的075下水,更是契合了时代主题,让我们身为国人倍感荣耀!
正值建国70周年之际,观看这样一场电影让我内心澎湃,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祝祖国明天会更好!
愿匠心精神永在,祝祖国繁荣昌盛!
故事非常激励人心,画风采用了国风机械元素,用一个顽皮弄堂少年阿榔在江南制造局的冒险经历,向我们展示了甲午海战时期的历史场景以及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军工企业——江南造船厂的前世今生。
历史与幻想,战争与机械,热血与成长,《江南》将会再一次为国漫迷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开埠初期的上海外滩、清末城隍庙的市井风情、蒸汽烟火萦绕的工厂机床、火烧云下的激烈海战,这些在历史课本中既熟悉又陌生、以往中国动漫作品中难得一见的场景都将在影片中一一呈现。
有幸参加电影《江南》点映,让我可以在正式上映前一睹国漫风采。
《江南》打着“国漫”、“70周年献礼”的旗号,让我忍不住拿它去和《哪吒》、《我和我的祖国》比较。
相比之下,真的逊色很多。
据说这是导演的处女作,的确,这部电影的故事讲述算不上成熟,看完电影后我产生了很多逻辑疑问:阿榔的功夫哪里来?
阿榔为什么可以快速记忆图纸?
(这个能力完全没有铺垫)阿榔进入江南造船厂之前的生活是怎样的?
(如果这一段生活并不重要,那为什么要用20多分钟的时间讲阿榔进局子、在船上生活、被玉兰抓回局子里?
)此外,从电影定位来讲,这部电影并不是奇幻题材,而更接近历史事实,但是在影片开头的阿榔梦境里,却硬生生地设置了很多当代的流行梗。
这些不明所以的笑点设置,我觉得是不很合适的。
我可以感受到每一个独立小片段的背后,有导演想要表达的不同意义,比如说玉兰父亲对阿榔的重视和中国父辈对阿榔这种晚辈的态度。
但是不得不说,导演并没有把他的心思完全展现在荧幕上。
也许是技巧不足,也许是技术不够,一个个缺斤少两的片段组合在一起,整部影片就减分很多。
最后,和暑假大火的《哪吒》相比,这部电影的动画制作也算不上精良。
人物的动作不够连贯,反而还有些生硬。
好在电影中有战争和打斗片段,还是可以吸引到一部分观众的一部分注意。
对于这些片段的比重,我感到非常满意。
电影中的科普成分也比较多,整部影片还是偏低龄化的。
故事从清朝江南制造局开篇,讲述了男女主人公从江南制造局学徒做起,经历了许多磨难,期间男女主人公通过自身学习努力,完成改造了飞鱼舰,成功的从日本间谍手里夺得到了快速火炮的图纸,并把快速火炮搭载到了飞鱼舰上,最后驾驶着飞鱼舰智取日本间谍水军,蜕变成了真正的机匠!
电影剧情紧凑精炼、大气磅礴、令人激起无尽的爱国情怀!
动画电影《江南》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
它以一个江南制造局学徒阿榔的成长故事为背景,告诉我们近代船舶工业发展的不易,同时提醒我们广大造船从业者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工匠精神。
作为一个刚刚进入造船行业的见习生,我觉得自己应该向少年阿榔学习,立志为祖国建造出更多更好的舰艇,为祖国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整体画面色彩感觉还是不错的~配色也很好看~没有俗和土的感觉~看起来色调和谐~有自己的风格~当然还有很多需要进步的地方~动画制作和情节上的细节相比之下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不过这部电影意义更大于实际,让我们追忆那段值得尊重的历史~学习那个年代那些人的精神~给活在当下的我们继续前行的力量和信念~
看到最多的评论,就是说这片子抄宫崎骏。
我抱着试试的态度去看了。
片子的确在背景上用了宫崎骏《千与千寻》的画风。
但这些背景都是静止的图画,用ppt的上移、下移、左移、右移、放大等方式,做成“动画”的感觉。
实际上是很节约成本的。
这些背景图反复利用,不同的阶段都拿出来用。
而不是再画一张。
群众演员大量使用复制、粘贴。
例如厂区全景,各个角落里的人物,样子和动作一模一样。
潜艇下水的欢呼界面,更是节省成本。
只有七八张脸,复制出100多个群众演员。
如果能按一下暂停键,你会怀疑自己在玩连连看游戏。
至于配角的设计,高矮胖瘦的群演,在国产动画《封神传奇》里面都可以一一找到。
只是他们的衣服不一样了。
使用最广的“龙、马灯笼”的海报,跟电影本身无关。
电影的海报是中国风。
可能是独立的团队做的。
希望导演以后做一个讲究的人。
别想着快速出片。
拿出军工人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向片中主角学习,沉下心来,多打磨自己的作品。
把那些敷衍的地方都做成认真的地方。
以“每一帧截取出来都可以当桌面”的目标要求自己。
那时候,中国动画就能真正起飞了。
我也是摄屏怪
像美国军舰
前段时间去影院观看了这部影片,一直没来得及写影评留念一下。
虽然已经提前做了心理准备,但实际观看时还是被小小的感动和惊艳了一下,宫崎骏风的审美,大友克洋式对蒸汽钢铁时代的致意,在国内的文艺表达上,这是破天荒第一次。
这么好看的动画竟然没人看,可惜可惜。
作为一部向军工致敬的70周年献礼片还是很不错的,主人公可以看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
他的这种奋发图强和废寝忘食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本片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清朝末期因为军事武器落后而导致甲午战争失败,和李鸿章创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全员齐心协力并肩作战不断努力进步的故事。
展示了中国产业工人的报国情怀和工匠精神。
国漫首创机械军工主题,难能可贵。
在以神话为主的国漫产业中,这种写实作品的成功十足惊喜。
非常新颖独特的叙事手法,很不错的画风,值得观看。
我觉得上海的朋友,尤其是老一辈上海人,应该更有感触,毕竟江南制造总局在上海,另外,李鸿章不仅创立了江南制造总局,还于1872年创立了轮船招商局(现招商局集团)当年轮船招商局总部也在上海。
支持国漫,尊重历史,做一个努力上进且优秀的90后,加油!
国漫,加油自己!
《江南》既是一部燃血少年志,更展现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精神。
该片讲述了清末上海一个顽皮的弄堂少年阿榔阴差阳错进入江南制造局成为学徒,在师父陈铁寒的谆谆教导下,阿榔潜心学习机造技艺,逐渐成长为顶尖机匠的故事。
动漫很唯美,从历史里找到中国军工业从学习到自主研制的图强之路。
看过后对中国军工业从无到有,一步一步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好喜欢最后阿郎向船艇敬礼的时候,镜头出现了中国国旗那一刻,心里感觉好开心。
故事挺简单的。支持国漫,给上分
看了映前场,去之前以为是烂片,提心吊胆的,结果完成度还可以。许多地方致敬了宫崎骏,算很流畅的2D作品了,工业部分,用词很专业干净,画面有激情,甚至让观众涌现出一股热血感。我们国家对军工感兴趣的孩童其实不多了,这个片子非常适合在国内推广的,或许可以启迪出不少军工大师出来。里面故事有民族英雄邓世昌的影子,但没有冠以他的名字,很可惜的,大概做了改编才导致不能沿用的吧。片尾曲《少年郎》会火,配着影片会非常好听。
国漫继续加油!
风景和建筑的画风我是很喜欢,有些细节还是不行,人物画风也有些怪怪的,感觉不太相符,配音也不太行。剧情嘛就那样,毕竟面相低龄市场。说实话,中式蒸汽朋克我还是挺喜欢的,之前也没见过很多,这方面我还是挺喜欢的,内味很足。
动画堪称佳作,不比小日本的差,5⭐️好评
硬着头皮看完的,有点过于说教了。。画风最好的是海报。。
不忘初心!向老一代日本动画工作者敬礼(呵呵
挺难看的,可能连电视播的动画片都不如!满屏都是那种小清新屏保画面,动作处理十分粗糙(甚至背景人物定格,如背景士兵救人),剧情线为了推进而人物形象强行转折,很难有代入感,那又如何激起民族情绪呢?
两颗星。除了开头五分钟颇有一点蒸汽朋克的意味外,整体都显得太低幼、太随意、太粗糙了。段落间缺乏逻辑上的必然联系;人物刻画上也是非常脸谱化的塑造;而情节上的问题更为严重:自始至终反派就只有一个人/日本人交流为什么要用流利的中文?/主角的升龙艇居然可以畅行无阻地出入战争海域/偌大的江南制造局守备太过松散等等,很多剧情都过于不可信。而主角的经历则如同开挂一般,又是过目不忘的记忆图纸;又是自行升级改造坚船利炮,而其与师傅间的情感发展则欠缺更细致的交代。同理,作为一部旨在宣扬主旋律的片子,其中的家国情怀却难觅踪影,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影片的矛盾冲突格局都太小,解决得也太容易,那种将国家的生死存亡与个体命运间的紧密勾连几无展现,使得全片最后的落脚点只能成为男主一个人单薄空洞的事迹渲染。动画制作水平也仍需加强。
两星半,就挺无聊.
小日本造不出来偷中国图纸,怎么不偷美国去,好迷惑哦,为什么带上眼镜回到回忆飞一遍呀
师徒情切、家国情深,一个感人肺腑的好故事。现在的孩子很少会了解百年前的国难,而《江南》恰恰是一部值得被关注的好电影。
题材和画面都不错,可以给四星。但是剧本完成度太低了,减一星。
仿宫崎骏画风,但是故事节奏一塌糊涂,剧情又简单到没眼看,表达的核心又过于老套。东施效颦,画虎类犬。
很可爱的电影,虽然有的地方很突兀但是还是挺不错的啦。
基本上全是一个带有工业民族复兴背景和机械朋克浪漫幻想的故事。预告一出就被许多人批为画风抄袭脱离史实逻辑欠奉,这个评价实在有失偏颇。人物确实不够细腻,细节也值得推敲。全盘否定未免对工业背景动画的创作要求太高了。加鼓励的一星。
故事很好,但是深度还是不够立意,不过五星是因为动画设计感觉不下于哈尔移动城堡的感觉
海报太惊艳了导致我很无语
浓郁的童年色彩,不能说是电影,只能说是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