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卡珊德拉之梦

Cassandra's Dream,迷失爱与罪,命运决胜点,卡桑德拉之梦

主演:伊万·麦克格雷格,科林·法瑞尔,海莉·阿特维尔,约翰·本菲尔德,克莱尔·希金斯,阿什丽·曼德薇,安德鲁·霍华德,汤姆·威尔金森,莎莉·霍金斯,菲尔·戴维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英国,法国语言:英语年份:2007

《卡珊德拉之梦》剧照

卡珊德拉之梦 剧照 NO.1卡珊德拉之梦 剧照 NO.2卡珊德拉之梦 剧照 NO.3卡珊德拉之梦 剧照 NO.4卡珊德拉之梦 剧照 NO.5卡珊德拉之梦 剧照 NO.6卡珊德拉之梦 剧照 NO.13卡珊德拉之梦 剧照 NO.14卡珊德拉之梦 剧照 NO.15卡珊德拉之梦 剧照 NO.16卡珊德拉之梦 剧照 NO.17卡珊德拉之梦 剧照 NO.18卡珊德拉之梦 剧照 NO.19卡珊德拉之梦 剧照 NO.20

《卡珊德拉之梦》剧情介绍

卡珊德拉之梦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伊恩(伊万·迈克格雷格 Ewan McGregor 饰)与特里(柯林·法莱尔 Colin Farrell 饰)兄弟俩被开餐馆的父亲养大,他们被母亲教育要向会做生意的有钱叔叔霍华德学习。特里和女友嗜好赌博,经常借钱去赌场。一场赛狗比赛让特里赢了些钱,兄弟俩一起买了艘小游艇,取名为“卡珊德拉之梦”,然而他们却并未察觉这个名字所蕴含的不吉祥。 伊恩爱上了野心勃勃、想成为模特或演员的女孩安吉拉。为了完成她的梦想,伊恩四处寻找挣钱之道;特里也因为赌博欠下巨额债务。兄弟俩都陷入绝境。霍华德叔叔出现在他们面前,想要给他们帮助,条件是他们必须杀死对自己不利的商业伙伴。为了摆平各自的困境,两人将目标对象杀死。一切看似顺利,但是一场噩梦却悄然降临。杀了人的特里一直内心自责,不敢面对自己杀人的现实,犹豫着要向警察自首。伊恩得知消息,害怕特里自首会连累自己,于是找到叔叔霍华...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酒店奇遇结良缘亲爱的活祖宗奎迪:英雄再起串杀背后华沙女公爵茶馆间谍之桥生化危机5:惩罚都灵之马神枪狙击巴尔博大道纽约行动稀有出口:圣诞传说加德满都,天空之镜四大名捕2四天王2桃花运一路微光地下凶猛疾速行动二妮的山村梦可靠港湾前桥魔女七大罪怨嗟的爱丁堡前篇家和万事兴之我的新郎凶梦惊魂苍茫天山卧底肥妈3:绝地奶爸初级特工叛厨风暴

《卡珊德拉之梦》长篇影评

 1 ) 随便评评

这部电影在中国算禁片了吧?

竟然说中国比那个还那个。

俩兄弟的母亲在前面一直在说舅舅有多好,好像有一腿一样。

但后来却在丈夫迷茫的时候选择出来帮他。

Ian虽然看起来有眼光,有梦想,有上进心,但其实也想走捷径,也不善良。

Terry虽然好赌,但他其实很勤奋,有责任心,想为自己的妻子做点什么,但苦于能力不行,只能去赌。

落得要去杀人。

 2 ) 迷失

卡珊德拉,本是希腊神话中的悲剧人物,一个能预言不幸却不为人相信的女人。

在本片里,“卡珊德拉之梦”是一条赛犬的名字,一条让两兄弟赚到第一桶金的猎狗,以“卡珊德拉之梦”命名的小艇,兄弟俩希望是幸运的象征,却不知道60:1的中奖的概率,可以理解为幸运,但同时也是一种冒险!

这艘游艇或许不是兄弟俩出海的愿望,却能满足他们重温小时候的幸福,还能各自带女朋友出海感叹生活有多美好!

  【迷失于爱:哥哥伊恩的“加利福尼亚之梦”】  对于一个有着远大理想,生活却被现实束缚的人来说,遇到一位女神级别的女友或许就是前进的动力。

哥哥伊恩在外人面前极力隐瞒自己在餐馆打工的事实,靠从弟弟修车行里借来的车装阔气,三句话不离自己有一些商业计划,并且要去加利福尼亚投资开旅馆等愿景。

遇到这位名叫安吉拉的小女演员之后,他希望自己可以尽快摆脱现在的身份,依靠一位有钱有势的亲戚而满足她的演员梦。

  【迷失于罪:弟弟特瑞60:1的“卡珊德拉之梦”】  嗜赌成性的弟弟特瑞,却没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去面临财富突然降临又转瞬即逝,背上一身债务之后,只能靠酒精与安眠药才能入睡。

他的“罪”,来自于生活贫寒,来自于无法承受债务以及之后的谋杀带来的心理创伤。

  【霍华德舅舅:不是上帝而是撒旦】  这场命运的捉弄归结于这位“霍华德舅舅”,他还未出现之前,经常能从两兄弟的母亲口中得知他的优秀、富裕以及对亲人的爱与关照。

不甘于贫穷而自身又没有太大作为的兄弟俩,在面临要偿还巨额赌债的时候,自然会想到这位舅舅。

而凑巧的是,霍华德也需要他们的帮忙——只要去杀一位会损害他利益的一位朋友,就能获得他的投资。

  很不幸的是,那位朋友的死去并没有让这对兄弟的生活走上正途,弟弟特瑞既然无法承受赌债带来的压力,而谋杀对于他来说则更无法承受。

  故事开始于兄弟俩的买船计划,终于他们双双葬身于这艘“卡珊德拉之梦”的穿上。

导演在故事中也有关于这艘船的暗示:兄弟两向父亲提起买游艇的时候,父亲就说“买二手船,就相当于买了别人的麻烦”;来自《邦尼和克莱德》的“生活有多美好”暗示了主角的结局。

对于警察来说,类似的案件每天都会发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或许也就是生活的本质——当你缺少钱财并且麻烦缠身的时候,有美好的愿景根本没有用,谁都当不了你的救世主,唯一能自救的就是自己,而自毁的也是自己

 3 ) 伦敦三部人生

看完这部,伦敦三部曲就完结了,三部片子都不长,1个半小时多点,故事也通俗易懂,象是从很多晚报杂志里找来了几个有点小离奇的谋杀故事,很多人都说这些是红颜祸水,作为一个男人,我倒是不这样认为,女人天生漂亮就是吸引男性追求的,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有时候成为了某些男人的玩物,也是很可悲的。

从人性的角度去探讨这些电影或许会更合适,每部片子都有一个出人意外的解决,《赛》片因为一个戒指改变了谋杀的故事,让男主逍遥法外;《塔洛牌》更绝,干脆艾伦老爷爷直接撞车搞死自己,如果男主不想淹死女主,也就逍遥法外了;《卡》片最后兄弟之死也是意外。

说白了三个意外就这样构建了这样的悲喜人生,而故事中每个人物的心理描写戏才是三部曲的精髓。

 4 ) 恶有恶报,与上帝无关

宗教信仰据说已经基本垮塌了。

记得读大学的时候,有个外教向我们解释过一直以来困扰西方社会的一个经典悖论。

上帝是存在的;上帝是万能的;上帝是慈悲的。

这三个命题不可能同时成立。

如果上帝存在又万能,那人间怎么会有这么多苦难?

所以上帝不是慈悲的;如果上帝存在又慈悲,那人间的苦难证明了上帝不是万能的;如果上帝万能而慈悲,那人间的苦难又是从何而来,所以上帝不存在。

《罪与罚》中,拉斯柯尔尼科夫是出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的天真情怀,为了世间的正义而杀人,自己也没得到任何物质上的好处,之后被索尼娅感化,去警察局自首,投奔上帝寻求救赎。

21世纪的Terry是为了钱,个人利益去杀人,杀了人之后受到内心谴责,找不到出口,因为他知道上帝救不了他。

杀了人,他就是万劫不复了。

所以我想象不出除了兄弟同归于尽的结局之外,还有更好的结束故事的可能性。

但是做恶有没有恶报,其实和上帝也没有什么关系。

上帝惩罚你和你自己惩罚自己,效果是差不多的。

人都是矛盾的,我相信坏得很彻底的人不多,做了坏事心里总是虚的,而从心虚那一刻开始,人就为自己掘下坟墓了。

所以,要做坏事,不光得蔑视上帝,还得真正狠得下心。

 5 ) 撞见自己的丑恶

最大的震撼在快结尾处,当伊万在舅舅家的沙发上,阴冷地说出那句“又要杀人了”的时候。

不知道为什么心思一下子被伊万牵引过去,看着已近絮叨和神经质的泰利,沉沉地觉得他死了未必不是好事。

兄弟二人最后一次登上“卡珊德拉之梦”,伊万往泰利的啤酒里倒药粉的时候,忽然感到一阵轻松,一切就要结束了,泰利死去,伊万经营自己的饭店,将父母带离低产生活,与美丽的女演员共度浪漫的余生……可是,忽然电影一百八十度转变,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伊万摔碎了酒瓶,泰利闻声而来,伊万愤怒之下与泰利大打出手……到这里,结局便清晰了,伍迪·艾伦式的结尾:泰利错手杀死了伊万,然后自杀。

直到字幕升起,才忽然惊醒,忍不住告诉同来的好友,多么可怕,艾伦让我看见了自己的灵魂。

如果说伍迪·艾伦依然在《卡珊德拉之梦》讨论人性的话,至少这部电影像镜子一样照见了我身体里的丑恶。

如果我们依然以“罪与罚”的正义来自我裁决的话。

富有的舅舅掌握着改变两兄弟命运的力量,然而他需要他们以“犯罪”的形式来挽救自己可能遭改变的命运,谋杀的背后即昭示了舅舅财富来源的罪恶。

答应,便是狼狈为奸,就是泯灭自己的良知;不答应,即意味着得以改变命运过上自己渴望生活的机会就要丧失。

作何选择,其实就已经显示了二人灵魂的高度。

如果杀人而能做到干净利落,不落被人发现的证据,为何不去做。

伊万那么爱他的女演员,而他的出身地位的女孩却有着强烈的成功的渴望,要爱她,只能给她她需要的。

在最后安吉拉告诉伊万,她为了伊万拒绝了富有的侯爵之子时,也证明了伊万的决定是对的。

更何况,他也有自己的梦想,他要脱离父母给他画的平庸的生活框框,他要追逐财富,过上舅舅一样的奢华生活。

泰利也一样,他爱他的女友凯特,凯特看上了一栋他们暂且买不起的房子,但他要为她挣到购买房子的钱。

然而,他只是一个修车工,唯一的可能就是他的“好运”,赌博时候的好运。

而泰利的生活就跟他赌博的结局一样,赌徒的命运注定了要输多赢少。

欠下巨债的泰利不但无法让凯特过上好生活,而他的高利贷债主更可能伤害他的爱人……即便泰利是个信仰“上帝”的惩罚的人,总有一刻他听从了心中欲望的指引。

他们胆战心惊地走上了杀戮之路,可一切竟出人意外的顺利。

没有人发现他们杀人的痕迹,警方毫无头绪。

这是一桩完美的谋杀案。

而伊万也获得了舅舅的资助,安吉拉向他表达了自己的爱情,他的酒店投资事业也开始风生水起……如果泰利愿意,他的凯特也能过上他们想要的生活,舅舅会帮他还掉赌债,他们的房子会买下,他们也会有自己的体育器材经营店。

这个时候,连故事之外的我都为他们光明的未来高兴,那个局外人静悄悄地死去,他们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一切那么美好。

可是,这种同情是可怕的!

这种针对一方的美好结局是自私的,而这里面还隐藏着一个血淋淋的事实,那就是伊万和泰利可能的美好生活都是建立在“谋杀”犯罪这个前提上的!

这个兄弟俩是通过犯罪来获得改变生活的资本的!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择手段获得成功的阴暗信号,反正当我意识到自己竟然对杀人者带着浓厚的同情的时候,我害怕了,恐惧了!

如果有一天我也有了这样的力量,我会不会也去“谋杀”?!

泰利的自我忏悔和赎罪情绪在整个光明的电影里显得那么微弱,连与他最亲近的凯特也将他的“良心”视为一种病症。

在以寻求成功为目的的生活里,良知的声音显得那么弱小。

乃至我这个看电影的局外人都放弃了思考它的可能性。

泰利如果死了呢?

如果真的如舅舅所愿泰利也被自己的亲兄弟伊万杀死了呢?

我不敢想象如果电影以此为结局会怎样。

我可能会为伊万高兴吗?

连他们可恶的舅舅的罪恶也一并抹杀不谈?

所以,某种意义上我感激伍迪·艾伦,他太伟大了,他看透了人性的丑陋,但是他没有让人因此沉沦下去。

他没有让丑恶得逞,当然他也没有像好莱坞一样宣扬“邪不压正”的乌托邦,他只不过尽自己所能,用一场意外拯救了一些旁观者地灵魂。

伊万与泰利的死亡确实令人唏嘘,可是对于“正义”来说这何尝不是最好的结局呢?

真实是残酷的,凌驾于生命权威之上的真正凶手“舅舅”在两个侄子死后更加深了自己生存环境的安全,不出意外,他将如他自己策划的那样,逍遥于对谋杀案的制裁之外。

而失去两个挚爱孩子的父母将充满痛苦,他们的爱是真实深沉的,而正是这种深沉才使得他们死亡变得更有意义。

于他们父母而言,自己的孩子死去可能比被法律审判更高,如果他们还是遵守世俗道德的话。

而泰利爱人凯特的悲哀也必定是真实的。

她对泰利的爱也是深刻的。

安吉拉的将来也不难想象,她会悲伤一段时间,但是她有自己的成功欲望,她会继续走向上的道路。

也许接受导演、编剧的潜规则,也许和侯爵之子结合……一切都有可能。

唯一不可能的是,她会为伊万守人妻之孝。

这里还有一层,就是被兄弟二人杀害的伯恩斯先生。

于伊万和泰利而言,伯恩斯完全是个与他们没有任何交集的路人,但是因为他是他舅舅的敌手,他掌握着可能置他们舅舅于死地的证据,而他们的舅舅则握着这两个侄子的未来……这种间接的关联,使得兄弟俩能忽略人心的善意而直达自私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利益夺取一个无关乎自己生活的人的性命,于他们而言不会有悲伤,如果不被查处,也不会有恐惧。

可是,伯恩斯先生那个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呢?

她还在家里等自己的儿子来吃晚饭。

对你而言没有感情交集的人或者事物,你可以为自己的利益去伤害他们,这在你不会带来你心灵的波动。

但是,任何生命都有他自己的轨迹,你不在乎他的生死哀乐,但有人需要他爱他与他生死相依。

这种追问也是律法之外的,是灵魂和信仰上的事情。

最后泰利悔过了,他重新看见了那个“上帝”。

他相信上帝是存在的,其实舅舅逍遥法外,伊万风生水起都严酷地证明了,上帝可能并不会时时都作出正义的裁决。

但是泰利却唤起了他心中的上帝,与其说那上帝是宗教的神灵,不如说是他作为人的“良知”。

没有人审判他,但自己却要审判自己。

泰利死了,他的死是他自我审判的结局,也是昭示给我们这些可能已经步入伊万心路上的旁观者的道理。

伍迪·艾伦最终都没有跳出来审判,他只不过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呈现了生活的真实、残忍与无奈。

但是,他却给了我们自己一面照见自己灵魂的镜子。

我照见了自己的丑恶,不知道你看见了什么?

 6 ) 学习如何去杀人

  woody allen的这部新作一出炉,评论界的反应立即是好坏参半。

作为“伦敦三部曲”的终结篇,我个人的感觉是肯定比不上《Match Point》,但也比《Scoop》强。

故事的母体仍然是关于小人物的梦想与阴谋,结局也如《Match Point》一样突然来了一个峰回路转,只是在叙事的气氛上处理的更加温和,也越趋朴实。

     不喜欢woody allen的人看了这个电影肯定会更加的不喜欢,整篇絮絮叨叨的对白,看似松散的叙事方式,几乎没有戏剧感的人物表演... ...更何况这个故事中还牵涉了凶杀,暧昧等本能大肆渲染的情节,但woody allen的处理方式则是一贯的娓娓道来,不焦不躁,平稳中带着犀利。

正象结尾的处理方式一样,干干净净但又夹杂了些许的嘲讽,让人在心酸的同时忍不住来一个冷笑。

     不过,这些在《Match Point》中也早已发挥的淋漓尽致,《Cassandra's Dream》并没有真正的在《Match Point》的高度上更进一步。

在看惯了woody allen式的喜剧套路之后,我们会突然被《Match Point》中的冷酷与辛辣大吃一惊,但经过了《Scoop》再到《Cassandra's Dream》的时候,的确新鲜与惊喜的感觉已经不多了。

除了佩服woody allen驾轻就熟的导演功力外,实在是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提到woody allen的导演功力,片中的一个镜头已经不得不让人对woody allen肃然起敬。

这是片中最关键的一个镜头,内容是两兄弟策划了很久如何去杀人,终于在一条小路上找到了机会,于是二人冲了上去把目标结果了。

这样的一场戏在各种电影里少说也被人拍了一万遍,如何去适当的表现这场高潮而又能合适自己影片的气氛,这成了导演要考虑和决定的。

象woody allen这样的叙述方式,肯定不合适比较激烈的画面。

而且考虑到内容,这场戏要突出的是兄弟二人在杀人时的状态而不是这个事件本身,所以,导演采用了利用化外空间来完成叙事的手法,整个事件只用了一个镜头完成。

这是一个斯坦尼康镜头,不选择用轨道或其他的移动设备想法也是很明确的,就是要利用这种摄影机的晃动感来渲染二人的内心活动。

摄影机的运动方式也很有意思,先是等人物走近了以后突然一转,带出要去杀人的兄弟二人,然后镜头紧跟着二人逼上,在他们开始慌慌张张的杀人的时候,摄影机却又从容的离开被摄主题,飘到了旁边的灌木丛后。

画外传来枪响,画面停留在被灯光撒满顶部的植物上。

整场最关键的高潮戏就这么被看似清淡的带过,但这种巧妙又精准的匠心却非常值得让人学习和回味。

 7 ) 悲剧缘自无尽的欲望

钱是万恶之源,或许吧,然而未必。

欲望!

父亲软弱无能,但是他慈爱他盼望家庭和睦,子女幸福;母亲强势泼辣,咄咄逼人,市侩风气十足,但是她爱自己的丈夫,她爱这个家庭,对儿子们再严厉也只是恨铁不成钢的气愤。

两个儿子,一个嗜赌,一个爱好装B,这样的家庭,这样平凡的生活,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淡中,伍迪艾伦用他永远欠抽的笔触生生拍了30分钟。

风浪渐起!

为了钱,为了生活,为了女人,为了可以为了一切,然而却从来没有为过这个家庭。

片子以如此低调的手法把当时社会的星星点点娓娓道来,不成熟的子女,艰辛的父母,底层人民痛苦的在生活中挣扎,一切一切,所以当最后两个平凡之人走上杀人之路时,我们并不感觉惊讶。

影片可以说一直没有急转直下的波澜,如《午夜巴塞罗那》和《赛末点》那样,伍迪艾伦用一副漠视的表情冷眼旁观这一切,仿佛这一切与他无关抑或与所有观众无关,片中的人物只是做他们该做的,得到他们应得的,失去他们应该失去的,如此而已,如此冷漠!

科林法瑞尔的焦躁不安,内心彷徨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位金球影帝演这种外强中干,颓废暴躁的角色果然得心应手,脸上表情直通内心。

杀人者必死!

这是黑色幽默的必然,然而这幽默有些玩笑开大了,我们只能猜到开头,却不能也不忍心猜到这样的结局。

 8 ) 此次不留情

伍迪艾伦实在太爱妥斯陀耶夫斯基。

这部电影完全是妥氏小说的现代版。

罪与罚都落在两兄弟身上,是否因为这些情感太难在一个演员身上全部表现,所以设计成两兄弟。

又踏实又忏悔,又投机又疯狂,显然事情越来越糟,时刻处在破碎边缘,赌钱一定赔,成天幻想不会发展,遇到陷阱一定会跳下去,杀人偿命动念头都不行,伍迪艾伦这次铁了心。

两年后他不再像赛末点放人一马。

人类不过是生活剧场中的各个配角,自己作自己还。

兄弟俩死在了自己的船上,卡山德拉之梦是赛狗的名字,买这艘船时生活还充满希望。

他们完全迷失自己,挣扎煎熬周围不会帮上一点办法,这是现代困境。

警察也根本没有把他们往杀人犯上面想,别人同样不会知道他们这样死掉。

现代极简音乐大师philip格拉斯的配乐,之前为伍尔夫传记电影《时时刻刻》配乐the hours听过的不会忘记,这次的音乐不像水,像宗教。

 9 ) Family is Family!!! Blood is Blood!

伍迪的新作,悦耳的英腔,再次探讨道德底线和人生无常。

幸福究竟是神马?

追求幸福的代价这么大……再次验证了,没有好人坏人,只有一念之差~~~两处意味深长的对话:1.哥俩在酒馆看着舅舅的伙伴,说,你看这人现在,怎么想得到他的生命就要结束了?

其实,这哥俩何尝不是?

2、哥俩决定去动手,其实就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他们的爸爸妈妈站在窗前,爸爸搂着妈妈,说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到他们小时候……故事从Cassandra号开始,结束也是在Cassandra……伍迪讲这样的故事,真是驾轻就熟。

Family is Family!!! Blood is Blood! 哥俩互相帮助,似乎哥哥一直在利用弟弟,但是最后哥哥摔碎了酒瓶的一刹那,原来哥哥心里,始终有这个最亲近的人的位置……善良的老伍迪,还是给了观众一个希望。

老以为这哥俩都是动作小生,演起老百姓也是有板有眼。

 10 ) 《卡珊德拉之梦》:伦敦兄弟的一枕黄粱

不知不觉,出生于1935年的伍迪·艾伦即将来到85岁高龄(到今年12月1日)。

与本人心目中另一位宗师级导演伊斯特伍德的日益苍老相比,伍迪·艾伦给人的印象似乎总停留在那个六十多岁、矮小瘦弱、絮絮叨叨的小老头模样。

纵观他四十多年的导演生涯,尽管拍片速度惊人,也做到了内容尽量不重复,但基本的叙事模式却还是比较固定的,比如对「死亡」、「欲望」、「不道德行为」的描摹,对「知识分子」、「中产阶级」的揶揄调侃,以及那些个在他的作品中饱含着重重矛盾与永恒困境的可怜人。

伍迪·艾伦早期的作品大多以喜剧为主,在其创作的所谓「问题喜剧」中,他不断讽刺调侃着人类各种不得体、没有意义或者自寻烦恼的行为。

然而,副作用是正由于在角色上堆积了越来越多荒诞离谱的笑料,也使得那些人物距离日常生活越来越远,他们更像是哈哈镜中的小丑,而不是真实的凡人。

也许是意识到了这一点,之后艾伦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对知识分子和中产阶级的解剖上,从各个角度戳破他们的伪装。

但是,就算伍迪·艾伦被誉为「喜剧大师」,他骨子里的悲观主义反而是其所有作品美学意识形态的支撑,特别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他执导的那些犯罪剧情片中反映尤甚。

新世纪以后,一方面是拍摄成本的考量,另一方面出于艺术上的尝试,伍迪·艾伦将叙事的舞台从家乡纽约移师到了欧洲,期望用客观世界的变化带动承载故事和认知经验的变化,给予观众新的观影体验。

可以说,艾伦的这一尝试是大胆的,结果也是比较成功的,他所选择的伦敦、罗马、巴黎、巴塞罗那都以深厚的文化积淀为电影叙事提供了丰富的空间。

其中《赛末点》、《卡珊德拉之梦》和《独家新闻》这三部在伦敦拍摄的影片并称为「伦敦三部曲」,且都以「谋杀」为叙事主线,也许便是导演考虑到了观众在心理上会很容易将伦敦这座城市与「福尔摩斯小说」或者「希区柯克电影」等文化标签联系起来。

《卡珊德拉之梦》是一部正式而标准的悲剧,并且一改伍迪·艾伦以往聚焦知识分子或者中产阶级的惯例,而是把视角对准了社会底层的人物。

生活在伦敦的伊恩和特里两兄弟家境一般,伊恩在父亲开的餐馆里帮忙,特里则是一名修车工。

父亲的餐厅经营状况不佳,性格软弱,经常遭到强势的母亲抢白,而母亲的言谈中充满了拜金市侩的气息,动不动让兄弟俩向身为成功商人的舅舅霍华德学习怎么发财。

艾伦在影片中多次不疾不徐地用两种不同的空间进行细腻的对比与铺垫,一是一家四口吃饭时逼仄狭小的家庭空间和由对话营造出的压抑氛围,另一个是宽广的外景,兄弟俩用赛狗赌博赢来的钱买了一艘二手的小游艇,影片伊始便是两人买船和出海的场景,那种无拘无束的自由既是兄弟俩一直憧憬的生活,也是导致这出悲剧的源头。

伍迪·艾伦的悲观意识从这个故事的构建之初就尽显无遗。

大多数现代人总是陷落在无休止的琐事中不能自拔,被日常生活所累而放弃对理想的追求,人生的轨迹周而复始难以改变,这样的生活状态也一样呈现在伊恩和特里的身上。

两人都对生活现状不满,但短时间内又缺乏改变现状的机会和才华。

同时,他们各自的缺点亦让这种境况愈加恶化。

伊恩爱慕虚荣,特里沉溺赌博。

前者新结识了一个迷人的女演员,为了追求对方,不自量力地夸下了许多海口;后者为了能和妻子住上大房子,不惜借钱赌博,以至欠下大笔赌债。

导演丝毫不加掩饰的讲述方式将人物面临的困境呈现在观众面前,虽无跌宕起伏,却让观众不自觉地为两兄弟的命运揪心。

就在他俩濒临绝望之际,一直被母亲挂在嘴边的霍华德舅舅来伦敦探望他们一家,两兄弟仿佛盼来了救星,可没想到的是舅舅虽然允诺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不过却要他们帮他除掉一个商业上的伙伴作为回报。

显然,舅舅扮演了「撒旦」的角色,以金钱和亲情为诱饵,将两人拖下了万丈深渊。

经过痛苦的思想挣扎,他们终于答应并顺利杀死了目标,然而当金钱到手之后烦恼也接踵而至。

伍迪·艾伦的犯罪片向来深受《罪与罚》的影响,这一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命题自然也被运用在了本片之中。

两兄弟既然犯下了罪孽,那么如拉斯柯尔尼科夫般的道德困境与良心拷问也不会遥远。

先是特里在杀人之后噩梦连连、精神恍惚,受不了内心的煎熬而犹豫着要不要投案自首。

得知消息后的伊恩害怕会连累自己,找到舅舅商量,两人于是又酝酿杀掉特里灭口。

在寄托着两人美好向往的小游艇上,伊恩把毒药下到了酒里,但在最后一刻又因为良心的谴责而下不了手,矛盾的情绪一下子难以排遣而和特里发生了争执。

伊恩在互相推搡中不慎跌倒致死,而内疚的特里也随后自杀身亡。

如果说《赛末点》中的「运气」成分让主人公逃过了制裁,那么《卡珊德拉之梦》证明了「运气」终究是偶然的,生活中的悲剧也许才是一种常态。

我们在人生的微观世界里为了给自己一点意义和价值去追求的事业、行动、关系,以及其他所要操心的事,终归都会指向失败。

与伍迪·艾伦擅长的将悲剧意识注入到喜剧作品中从而构造出的强大的对峙性力量相比,这部单纯的悲剧谈不上多么成功或者说多么具有启发意义。

个人看来,本片更像是对「金钱乃万恶之源」的一个注脚,亦可看作是艾伦版的「一枕黄粱」。

从兄弟俩将他们的小游艇命名为「卡珊德拉之梦」起,悲剧就已经注定了。

「卡珊德拉之梦」是为他们赢得奖金的那条狗的名字,但「卡珊德拉」也是希腊神话中的预言家,只是她预言的那些厄运却经常被人忽视。

生活的无奈、悲凉和虚幻不正是如此吗?

《卡珊德拉之梦》短评

非常 不好看

2分钟前
  • 帕特里克耶夫那
  • 较差

冗长而沉闷,黑云压城的海湾,以及黑云压城一般的音乐……Cassandra's Dream就是一个不祥的名字,最后两兄弟果然死在船上……

6分钟前
  • 还行

仿希腊悲剧仿出了故事会的效果

8分钟前
  • 跳板
  • 较差

London三部曲越拍越不好看,不过好歹这片有最喜欢的Colin Farrell和最后小小震惊的结局而已,另外还发现了圣殿春秋的女主角,那时候还没这么胖的说

9分钟前
  • 派翠克
  • 还行

第一次看woodallen

14分钟前
  • Lane_
  • 推荐

没有女神玩个毛么.

15分钟前
  • 芥末蘸酱
  • 较差

2009.07.30要当个坏人也不容易啊……

16分钟前
  • 小悬子
  • 推荐

我觉得,一部让人连续三次以上暂停下来查看进度条计算还有多长时间才放完的电影,就不能算好电影。

21分钟前
  • 奚以之
  • 还行

C- 老头的悬疑我从没喜欢过,总感觉怪怪的。倒是国家资本主义怎么可能比帝国主义还要资本主义嘛。

25分钟前
  • 真织寒子
  • 较差

看着半截猜想起来自己不仅是因为伊万才下的这片子,还因为伍迪艾伦的导演。俺以前没看过他的片子,但他可是著名大导演,而且年事已高,新片子当然得看看。俺看完也觉得一般,不过伊万总算瘦回来了,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是很帅。有人说他们杀人那段处理的不错,我也这么觉得。

28分钟前
  • skysunny
  • 还行

室内是Woody Allen电影,室外是英式电影拙劣模仿品。

30分钟前
  • Ac
  • 较差

2位主角毫无默契,其他配角全部沦为背景,使剧情变得相当生硬,只剩下2人坐在椅子上瞎bb

34分钟前
  • 我是大壮
  • 较差

被认作是伦敦三部曲的垫底之作想来是公允的。。

36分钟前
  • V的骨牌
  • 较差

结尾很残酷!

39分钟前
  • Robin
  • 推荐

Woody Allen到了英国就成了另一个样子,复古配乐加上复古摄影仿佛五六十年代的好莱坞跟七八十年代的香港合体。虽没有《赛末点》的高度但这种深化版的TVB剧情意外地抓人。科林法瑞尔的气场真是收放自如,在这里弱到一种地步......

40分钟前
  • CharlesChou
  • 推荐

我就只是为了伊万这张脸看的。没什么太多老爷子的风格。

45分钟前
  • Di-Dar
  • 较差

兄弟

50分钟前
  • 飞快活
  • 还行

6.5/10 分。

54分钟前
  • Lonely
  • 还行

完全就是无脏话版的in bruge前传嘛。又是Colin Farrell!

55分钟前
  • jeanyoo
  • 推荐

一个略显拖沓的关于“梦想毁于贪婪”的故事。

57分钟前
  • LoCo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