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的《香草天空》,电影中挂在David家里。
梦境中天空的颜色就是这幅画的天空。
这幅画本身的寓意就像David梦境中的索菲亚一样,一切都是完美的。
河流,丛林,天空,房子甚至看不见的幸福与爱情。
影片的寓意大抵是,再美好也不过莫奈的香草天空,但美好也不过是画,人总归是要回到现实中来。
终于看完了《香草天空》。
那天看了不到15分钟,电脑蓝屏了。
之前很多次打算要看的,一直错过。
也许,还是因为知道大概的内容,才可以没有丝毫好奇心的一直延后。
这个片子真的很不错,但看的时候很奇怪的要我想起《深海寻人》和《门》。
或许是因为都属于惊悚悬疑片并且都有梦境的关系吧!
在看的前十几分钟,一点都看不明白。
那句“open your eyes”不断的如同耳语般的出现,更加要我觉得摸不着头脑。
无奈的摁了暂停,找了很多影评来看,豆瓣的,TIME的,发现有至少7成的人都没有看懂,很多人看了至少3遍依旧稀里糊涂。
这部片子要人看的着急,如果不是因为好奇这部那么多的人没看懂的片子是怎么样的,我想早已放弃了。
那部《门》要我记住了很久,甚至影响了我的睡眠和我的梦境。
看《香草天空》的时候,我就很明确的知道,这个不会要我记住太久,只是一个故事。
主人公David是一个多金的花花公子,在招蜂引蝶的风流背后却只是一个得不到完整家庭温暖的可怜虫。
早逝的母亲给他的影响留在了内心深处,或多或少的有那么点俄狄浦斯情节。
在后来的梦境中出现的心理医生便是他对理想的父亲形象的构画。
片子的整体情节很是混乱,真实、梦境,梦境、真实。
要人弄不清 哪里是梦境的开始,哪里有是梦境的结束。
从电影的半个小时后,我关注的便不再是电影的本身,而是梦境的开始与结束。
依照我的理解,从电影的开始便是梦境,直到片子结束时,那句“open your eyes”后,他睁开眼睛。
也就是说,这部片子由始至终就是一个梦境。
要考虑的只剩下,这个梦境中,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构的。
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
花花公子David因为移情别恋,喜欢上了朋友的女朋友索菲亚,而在恋情唾手可得的时候,上了前女友茱莉的车子。
而茱莉只是希望他可以明确的告诉自己,是否爱过她。
但David却一再的回避与她的关系,甚至说谎。
因爱而疯狂的茱莉想要留住爱人,选择去死。
但是送掉了自己的性命,而David却活了下来。
被毁掉了容貌,彻底的失去信心。
或许在这个时候,他已经神志不清了。
诚然,索菲亚是美的,也吸引了他。
但在车祸之后,他的迷恋变得疯狂。
从酒吧出来,躺在大街上醒来,便是梦境真实的开始。
确切的讲应该是精神梦境的开始。
电影的片段之所以混乱,是因为这一切都是David的梦境。
你能去要求一个人的梦境合乎逻辑吗? 那么,他是在什么时候买的生命延续的保险呢?
在片子的最后半小时中,绿洲计划,也就是生命延续的技术员说,是在David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面时他通过网络推销给他的。
片子开始也有提过说,David与7个小矮人争夺公司主控权的问题,也在技术员这里得到了答案,他父亲的朋友Thomas Tipp帮助他取得了全部主控权。
片子的乱七八糟和矛盾都是因为David的记忆被改掉了。
糟糕的记忆被删除掉了,与索菲亚的爱情被增加了美好的东西,比如香草天空的景致,情爱甚至感情。
现实中,他只是在追索菲亚,而梦境中,他们已是情侣。
入狱的梦境,也许只是因为他对好友的愧疚。
当然,即使不是因为这个,也是讲得通的。
因为记忆被篡改,因为对茱莉的愧疚,因为对索菲亚的迷恋都可以对此进行解释。
心理医生的出现,是他对父亲形象的想象。
而唯一出现他对父亲的描述,只有两处。
第一次,是电影开始,朋友说提到了7个小矮人,他说,这是因为他父亲想要这样。
第二次,是面对心理医生的时候。
医生说:我看过他的自传,第127页,David小的时候是个可爱的孩子。
整本书只有这么一句。
如后面那个绿洲计划技术员所说的那样,这是你的梦境,这些都有你所控制。
因此,心理医生说说的,便是他深藏于内心深处的。
我想,他对他的父亲是有埋怨的,更多的是不满。
否则便不会有这么一个心理医生的父亲形象来给予他关怀。
记得医生有说过一句,我们一家人。
梦境也并不全是梦境,也难怪这部片子被冠以精神分析类电影的标签。
再说说索菲亚,很多人都在影评中写道,有关于索菲亚有没有爱上David。
我想是有的。
我的依据是,在初识,她跟随David到了寓所,去没有进去。
徘徊良久,她敲门说:她跟踪过来了。
在David开门之后闪了进去。
聪明如她,难道不明白他的目的?
在他死后朋友为他办理的告别式上,索菲亚哭的是最伤心的那个。
如果,不是因为爱,只是因为认识,那么这个索菲亚也太感性了一点,与她之前的形象也相差太大了点。
他上了茱莉的车,错过了她。
而150年之后,他活着,而她却死去了。
印象深刻的一句话:等下辈子我们都是猫,再见吧!
David在片中来看,是很值得同情的。
但是,现在细想,他的命运还是不错。
车祸是他为自己的花心、不负责的移情别恋所付出的代价。
轻易的许出承诺,不去遵守,在分手之后依旧是不愿面对自己的错误,妄想用狡辩和逃避去敷衍了事。
但偏偏付出了真爱与真心的茱莉不愿给他这样的机会,造就了无法挽救的错误。
我想,他醒后,回归现实之后,愧疚和后悔还是会存在,甚至加倍。
说是科幻片,只是有那么一个神奇的绿洲计划,延续生命。
说是惊悚片,帅哥汤姆·克鲁斯的脸上只是有几道伤疤。
说是悬疑片,却只是充满了似真亦幻的梦境。
我倒觉得这是一个教育片,做人不能像放羊的孩子,说话真真假假。
做事不能拖泥带水,一旦没有感情,决定分手,还是洒脱点,干干脆脆的。
要活在现实之中,再怎么要当缩头乌龟,总有要面对的一天。
骗自己很容易,删除记忆即使做得到,潜意识里面的记忆是挖不走的。
很喜欢这句话:That every passing minute is another chance to turn it all around.做人还是厚道点好,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也许这一刻你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就会在以后的某一天成为你绊脚基石的源头。
(本文作者很清醒地跑题)安妮宝贝说:像我这样一个女人,总是以一个难题的形式,出现在感情里。
这句话乍听起来很有一种凛冽的味道,搀杂了一丝无奈与悲凉。
然后就是,越听越装逼。
之所以说她装逼,实在是因为度过盲目的青春期以后经历摸爬滚打的日子,每每再想起安妮宝贝的句子,都会有一种深深的深深的被她的自恋所折服的感觉。
就仿佛,她笔下的每一个洒脱不羁的女人,总是以一个难题的形式,出现在对方的感情里,然后无论是哪一种优秀男人,都要绞尽脑汁去取悦她和努力争取这份徒劳无功的感情,而这些往往都只是别人一相情愿的难题,与她们仿佛没有一点关系。
她们只需要继续走轻飘飘的不知所谓的小资路线,穿着跟睡衣似的棉布裙子再光脚穿一双球鞋(以我的经验,无论什么脚,大夏天总光脚穿球鞋一定会臭,而且容易滋生细菌生脚气),然后依然故我享受一个人心不在焉以及无敌清高的离世感和孤独感。
最要命的是,她在强调其实她们也不想这样,谁让她们天生如此与众不同不食人间烟火内心清冷孤寂,生性高洁如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就没有沾染世间的俗气……开始的时候,我很羡慕这样的女人。
后来长大一些,我才稍微明白一点,原来这些都只说明,这个女人太过沉溺在自己的意淫中,就像电影《香草的天空》中演的那样,简直就是一个人的“清醒梦境”。
放在小说里尚且觉得做作,如若放在现实生活中,简直就是奇怪又可笑的。
我想,女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太拿自己当盘菜,而不愿意去看清楚事实。
我来告诉你事实是什么,事实是,在感情中,我们往往不是做为一道难题让另一个人苦苦求解,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根本就是以一个填空的形式,出现在对方的生命里。
我曾在校园里看过了许许多多的分分合合,虽然说年轻的时候我们不懂得感情的真谛,所以总是会有太多的遗憾和美丽的错过,但是更多的时候,我看到的是所谓拿得起放得下谈谈恋爱唱唱小歌,人来人往中来来去去,一拨又一拨洒洒脱脱。
感情如果不能够在生命中当做奢侈品出现,那其他时间就只能用来做调剂品。
当我走出校门才发现,原来那时候的聚散都不过是预科级的而已,为了接受更为现实冷酷无聊的感情模式而打下的一些心理基础。
你看,每天庸庸碌碌的人们,目的或茫然或明确,但面对感情最常见的模式仍然是:认识吃饭泡吧上床激情退去回归现实挥手拜拜。
然后人们在这样的感情模式中艾艾怨怨,在一起的时候镏铢必较,被人甩了之后黯然神伤。
算计来算计去,算得眼睛发红,嫉妒得牙根发紧,却忘了初衷,忘记了因为什么原因才走到一起,忘了其实开始的时候我们根本没有资格给彼此一个真正的公平。
张爱玲说:在这个世界上,一定会有一个人在等着你,无论是在什么时候,无论你在什么地方。
于是我们跋山涉水,漂洋过海,披荆斩棘。
我们在追寻的道路上跌跌撞撞,遇到一个,不是。
遇到一个,还不是。
或者,遇到一个,我爱他,他不爱我。
遇到一个,他爱我,我不爱他。
再遇到一个,我们都知道彼此爱的多么勉强,根本不够,但是我们选择凑合在一起呆着。
A和B,B和C,C和D到底哪里有根本上的不同?
这个姑娘和那个姑娘,哪个不是一辈子?
哪个能三头六臂满足我所有的要求?
所以,凑合着过日子就算了,在可以凑合的人中挑拣出一个能凑合得最心甘情愿的,不然怎么办呢,一辈子死扛?
人生苦短啊,那么想不开做什么。
况且漫漫长夜孤单寂寞,需要的时候有个人可以抱一抱,天冷的时候有个人能给自己暖被窝。。。
说来说去,感情无非就是,如此而已么?
不,那些爱过的人心里应该都明白,有些话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如果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如果你知道那真实的发生过,那么你就会记得那种感觉有多美好,你也明白在以后的人生中,那将会是多么奢侈且宝贵的财富。
只是你怕了吗?
什么时候还能再有一次那样的感觉,我爱你不是因为你爱我。
不是因为我和你在这个世界上一起抵御现实的冰冷,而是我见到你,就浑身充满了勇气去战斗。
因为我想拥有你,所以我可以熬过漫长的等待以及等待背后更漫长的沉默。
我不是为了你,是为了我自己。
因为我每做一件事情,都是因为那会使我感到离幸福更近,因为让你快乐,我就已经感到满足和开心。
我爱你不是因为你爱我,我只想为你冲锋陷阵,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谁,而是我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我是谁。
如果你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觉,那么很遗憾,也许你根本就没有真正爱过。
即使是那些从来没有爱过的人,也在期待着有一天奇迹会发生,遇到一种全新的感觉,仿佛给自己的生命做一次全新的旅行。
就像《香草的天空》中汤姆克鲁斯从摩天大楼的顶层跳下去,想用冒险换回真正的生活。
现实太过无聊坚硬,将我们的生命磨出了厚厚的茧子,然后变得麻木不仁,可是我们总要去面对,躲避在自己的“清醒梦境”也许会让痛苦少一些,但是你永远也不知道,去追求你真正所爱的一切是什么样的感觉。
所以他选择抛弃那些虚伪的爱情,冲破所有枷锁,自由自在的飞行。
你呢?说到这里,恭喜我的好朋友CICI,又重新整装待发独自一个人上路,你该感谢彼此的明智让位,给世间无数优秀的单身男女多了一个机会。
这样去想会不会好一些:你纠正了一个错误的肋骨,就有可能使世间多一对正确的搭配,也许你始终没能得到你的肋骨,但是又有什么关系?
一个人的成全,总好过三个人的不快乐,对不对?
而我始终相信,能够被抢走的爱人不是真正的爱人,能够被清算的爱情也不算是真正的爱情。
结尾拉回来一句:此片讲述逃避型人格及人格分裂,小汤演技一如既往地好,十分生动好看。
推荐。
- I want to live a real life. I don't want to dream any longer. - Any last wishes? - 他们知道我的心意。
- I wish you well, David. 祝你好运 大卫放弃了自己的清醒梦境。
回到现实生活中去。
经历过这一切,他开始懂得爱懂得痛苦。
他也开始体味解脱的快乐。
The sweet is never as sweet without the sour.忘了是谁在电影里说过这句话,没有吃过苦就尝不到甜...看见大卫站在大厦顶楼,仰起了头望着这片温暖的香草天空.他闭上眼,只想对着这片天空. 释放了这一切播放着插曲Untitled 4,旋律一直在我耳边萦绕着.í sayr lon í sayr lon won fur yo woní sayr loní sayr lon yu ón fur gurr ón..我能知道,他的解脱与眷恋.他转过头, 看见了索菲娅. 他们都笑了,,,,,他明白,这一切都只是通过他的意识幻想出来的.他靠近她.她吻了他.- look at this,I'm frozen,and you're dead. And i love you.看看,我被冰冻,你却死了,而我爱你....她笑笑回答 - It's a problem.他凝视着她说到 - I lost you when I got in that car. I'm sorry在我上车时,我就失去了你.对不起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told me once? Every passing minute is another chance to turn it all around.你还记得曾经你对我说过的吗?每一分钟都可能改变一切...她仍然只是微笑 -I will find you again我会再次找到你..她微笑的看着他,看着他慢慢离开.. 她知道这一切都不再, 他凝视着她, 向着大厦边缘倒退着, 他明白这一切有多么虚假,且又多么真实. 她早就死了,早在150年前..这一切只是幻象,但又事实如此.只是太美好,在最后, - I see you in another life,when we are both cats.呵,等下辈子我们都是猫再见吧..她挥手作别.他转身冲到边缘.回头最后一次望着她,最后一次望着这片儿时美好记忆里的天空.没有太犹豫, 他自己的选择. 跳了下去.回到真实..一生的记忆变成零散的片段,像电影一样播放着.它很快,在一瞬间闪过.like flash...他醒了,睁开了他的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ure love seemed possible 真爱几乎垂手可得í sayr loní sayr lon won fur yo woní sayr loní sayr lon yu ón fur gurr óní saylóní sayr lon yu fón yu ónní saylóní saylón yu wón saiy ón...í sónnní sayr lóní sayr lón yón fúr yon fú...ónnnnn í sórrí sayr lonyúúrrr sonlónnnn yu sónnyuuí súnyu súnyu súún
大概刚去过纽约不久。
所以,看这部电影特别有感觉。
时代广场,中央公园,纽约的街道和天空。
欧洲现代派电影,莫奈的天空,特吕弗的《朱尔和吉姆》,西班牙的克鲁兹。
车祸,毁容,杀人,被冷冻,醒来……一场梦开始。
这梦我特别喜欢。
他睁开眼睛醒来,开车去上班。
看到空荡荡的纽约城,空无一人。
他站在充满广告同样空无一人的时代广场,张开嘴大声吼叫。
摄影机给了谁,男主就会爱上谁。
这次是克鲁兹。
她扮演一个在美国的西班牙女孩,穿着一件老土的土黄色外套,但一头长发和美丽的面孔,让她在穆珠光宝气光鲜亮丽的人群中非常特别。
她的欧洲气质,她的不流利的英语。
是,她像极了男主房间里《朱尔与吉姆》海报上的让娜莫罗。
他们相爱并行走于梦境中。
同样空荡荡的有着曼妙天空的街道,只有一个人骑着车走过。
男主与心理医生交谈的空间也很有意思。
空荡荡的大房间,墙上有一个大黑板。
那一幕,三人从酒吧出来,女人走在中间,两个男人走在她后面,一边一个。
这种感觉像极了朱尔与吉姆。
他纵身一跃跳下深渊。
是开始也是结束。
我们必须一再面对我们恐惧的事。
无可逃避。
直到治愈恐惧。
当念头升起,一切已成真。
当我想到你,你此刻就在我的面前,我的身边。
梦境也许无边,现实也许匆匆结束。
看如此浪漫的片名,以为是一部纯爱片,或者是类似阿汤哥那部《壮志凌云》一样是欣赏帅哥美女的偶像片,不想是一部科幻+心理+爱情+悬疑+惊悚的影片。
前半段看的云里雾里,后半段恍然大悟,环环相扣解释所有细节,盗梦空间什么的真的是参考了这个构思吧!
结尾真的浓浓的悲剧色彩中又带着一丝温暖,在莫奈式的“香草天空”下,诡异又静谧,微风徐徐吹拂,“I will see u again, this side or the other”,遗憾里也带着温情与期翼。
剧本无疑是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精彩的故事结构,精彩的结局,精彩的碎片呈现,大量的Insert手法和Two Shot手法让这部电影由一个完全的第三者呈现,镜头的摇晃、随着呼吸和节奏的快慢、录像呈现……很多手法都是这部电影表现的绝妙的方式的。
同样这部由阿汤哥最为总负责人的电影也受到了很多争议,特别是在演员的情感拿捏上面,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
但是整部电影的画面和最后《香草天空》画作里的天空,画面的美丽程度足以让人静态,阿汤哥在电影里面的自毁形象的表演也是一大亮点。
Nancy Wilson的配乐也是这部电影的特色,大量的运用无词哼唱音乐作为背景的烘焙,把这个电影烘焙的可口动人。
这个电影很正统的在卡头和结尾运用了俗称的照应手法,“Open your eyes”虽然是一个很简单的对话,但是在开头和结尾起到了深刻的作用,这部电影不管是这样的手法常见,还有一种就是众所周知的碎片描述,主人翁在自己的梦境里面回忆起了所有自己在封冻前和封冻后的经历,这些常见都说法都为这个略带科幻并且定级为惊悚的电影增添不少的气氛。
此外这片还可以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来进行拉片,这方面我才疏学浅就不胡乱瞎说了,感兴趣的可以参考戴锦华老师的《电影批评》,看完之后真的有种恍然大悟被颠覆了的感觉。
最后,150年后,他醒过来,她早就死了。
她活着时,他可能只是悲伤的插曲。
他沉睡时,她是唯一的梦。
那么如果是你,你会选择残酷而孤寂的现实,还是选择浪漫又美好的梦境?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电影独特的理解,因为很多时候导演都说不清自己拍的是什么,《香草的天空》就是这样一部电影,看名字,加上阿汤哥和佩内洛普克鲁兹的卡司还以为是纯爱系的爱情片,毕竟这两位的颜值真的是很顶,不过随着电影剧情的层层剥离,才发现导演想要表达的是更加宏大的主题,披着爱情的外衣,想要表达的是你应该怎么过好自己的一生。
人这一辈子最大的悲剧就是虚度光阴,挥霍人生,不论你出身是贫是富,不论你颜值是帅是丑,不论你智商是高是低,最重要的就是过好自己的一生,电影中的大卫出身就在罗马,但是却过着花花公子的生活,而在感情生活里更是非常随意,最终酿成大祸,毁容之后的他更是消沉堕落,所爱之人也离他而去,人生的大起大落让他最终选择了自我了断。
高科技的手段给了他再来一次的机会,让他明白了人生何其珍贵,过好自己的生活,勇敢的把握自我,真正的给自己的人生一个交代,这才是生而为人的意义吧。
电影中用高科技手段也是给了我们观众一个机会,让我们真正的去领悟人生的真谛!
从此时此刻起,过好自己的人生!!
《香草的天空》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片子,《睁开你的眼睛》也是,当然这两部片子的情节如出一辙,只是一个故事在好莱坞和欧洲的两个不同版本而已。
这样的片子有点浪漫科幻,有点悬疑惊悚,有着商业片的刺激外表,又似乎暗藏了文艺片的深沉内核,既能够满足普通观众的猎奇心理,又能引起专业影评人士的关注讨论。
但是若处理得不到位,则两方面都会落得吃力不讨好,只能靠帅哥美女救场了。
当然这样的故事创意还是勾起了我的极大兴趣。
真实世界和虚幻梦境的话题在《黑客帝国》中还是诠释得比较明晰的,但还是纯科幻的成分多了些,很难引起观众在现实生活中的共鸣。
想起最后男主角在万丈高楼纵身一跃,在《黑客帝国》中确也似曾相识,但后者表达的是一种超越自我的意念,本片注重的是一种直面真实的勇气。
男主角的相貌在美丽与丑陋之间不断转换,让人无法清楚真正的真相,因为这一切只不过都是他自己的想象。
美丽的时候会担心自己突然变丑,而丑陋的时候又幻想自己会奇迹般地还原,这样患得患失的心态在日常生活中再寻常不过了。
选择残酷现实还是美好梦境,这确实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如果高科技所创造的梦境当真完美无缺,那倒也罢,只是人们潜意识中残存的痛苦记忆总是无法彻底根除,所以在美梦中始终会有噩梦重现,这便是男主角的南柯一梦依然不堪回首的根源所在。
这又牵扯出一个问题,似乎现实生活中人的快乐始终是短暂,而痛苦是永恒的,我们是选择逃避现实,还是在永恒痛苦的间隙中寻求那昙花一现的快感,自古以来哲学家就在出世入世之间纠缠不清。
而本片导演的观点当然是——睁开你的眼睛。
本片所讲述的梦境似乎有些雷同于庄生梦蝶,表达出一种人生如梦的感慨。
因为我们在做梦的时候无法得知自己是在梦境的这一现实,所以当自己清醒的时候也自然而然会怀疑自己是否在做梦了。
当然本片所述的梦境要更为复杂,庄生梦蝶表达的是一种梦境相对的观点,而本片向纵深处进行挖掘,阐述了梦中梦的可能性。
看着男主角在噩梦中一次次醒来,但最后没想到他做梦本身即是一大梦,这样的外延可以无穷延伸,就如宇宙一般永无边际和尽头。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两个版本还有略有细微的差别。
美国版的色调要更明亮些,而西班牙版一如既往的保持欧洲文艺片的阴沉忧郁。
美国版在故事主线以外插入了一些支线,如男主角公司董事会的明争暗斗等等;而西班牙版故事更加纯粹,让观众更加明确主题所在,不会被其他一些莫名其妙的枝蔓搞昏头脑。
在冰冻技术方面,美国版在影片中穿插了好几次电视节目暗示;而西班牙版到最后才提到了这点,似乎突然从心理惊悚片转成了科幻片,显得比较突兀。
美国版的结局中用简单的对话问答揭开了所有谜底;而西班牙版到最后基本还是一片混沌,就像《穆赫兰道》一样留下了大片的思考空间给观众探究。
另外,美国版男主角毁容后的相貌比西班牙版要亲切许多,如果说美国版的只是在脸上划了几刀的话,那西班牙版就是练过千蛛万毒手的结果。
而西班牙版的那个人皮面具做得也比较细腻逼真些。
当然不得不提片中的帅哥美女,两部片子都比较养眼。
尤其是佩内洛普·克鲁兹,在两个版本中都充当了女主角,无论是美国版中的室内健美舞蹈,还是西班牙版中的街头行为艺术,都展现出动人的风致。
可惜的是汤姆·克鲁斯扮酷扮得太明显,不管是迷人的微笑还是痛苦的叫喊都无法牵动人心,看来他还是不适合这样需要展示细腻心理的角色。
不见得毁一次容就能转正演技派了吧。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Qiao_Daddy。
一部思考孤独、异化、迷失和现实本质的电影。
导演Cameron Crowe说这部电影有428处流行文化引用,还有一个非故意的错误导致的引用,共429处。
竭尽全力也找不全。
画作
最重要的克劳德-莫奈的《阿根廷围网》(The Seine at Argenteuil),不但赋予了本片片名,还一直藏在大卫的潜意识中,变幻成梦境中的彩色天空。
莫奈旁边则是加拿大歌手、歌曲创作者Joni Mitchell的画作,名为“Edmonton”(加拿大阿尔伯塔的城市)的风景画。
大卫卧室里还有一幅Joni Mitchell的“The Ice Offering”,抽象表现主义画作。
LE蒂尔达-斯温顿的办公室里,有朱塞佩-阿尔钦博托的两幅肖像。
具体介绍见《门徒》的讨论贴(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4881663/discussion/637040303/),《老友记》第九季也有朱塞佩(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462888/)。
歌曲(按顺序)1. "All the Right Friends" / R.E.M.2. "Everything in Its Right Place" / Radiohead3. "Vanilla Sky" / Paul McCartney4. "Solsbury Hill" / Peter Gabriel5. "I Fall Apart" / Julianna Gianni6. "Porpoise Song" / The Monkees7. "Mondo '77" / Looper featuring Francis MacDonald8. "Have You Forgotten" / Red House Painters9. "Directions" / Josh Rouse10. "Afrika Shox" / Leftfield featuring Afrika Bambaataa11. "Svefn-g-englar" / Sigur Rós12. "Last Goodbye" / Jeff Buckley13. "Can We Still Be Friends" / Todd Rundgren14. "4th Time Around" / Bob Dylan15. "Elevator Beat" / Nancy Wilson16. "Sweetness Follows" / R.E.M.17. "Where Do I Begin" / The Chemical Brothers大卫与索菲清晨道别,是那首“Last Goodbye”,之后大卫上了茱莉-吉安妮的车,后者越来越生气,以80迈的高速冲下桥梁。
之后大卫虽与索菲再见过面,但两人的生活已经彻底变化,大卫在梦境中。
这首“Last Goodbye”还有类似这样的歌词:Kiss me, please kiss me, but kiss me out of desire, babe not consolation——大卫再见到索菲时希望得到她的真情,而不是对毁容的同情。
结尾蒙太奇里有一幅Bruce Springsteen的“The River”唱片封面,“The River”这首歌最棒的歌词是:Is a dream a lie if it don't come true, or is it something worse?——完美诠释本片主题。
歌单里选了两首R.E.M.的歌,R.E.M.=Rapid Eye Movement,是睡眠周期中的快速动眼期,也被称作异相睡眠或者去同步睡眠,因为在这个阶段,大脑的神经元的活动与清醒的时候相同,呈现快速、低电压去同步化的脑电波。
快速动眼期往往伴随清晰的梦境。
电影开始大卫第一次醒来的歌曲是“Everything in Its Right Place”,此时的他志得意满,英俊富有。
但这首歌曲调悲伤,与后面梦境里和索菲甜蜜恋爱时的“Sweetness Follows”相对应,是片中“sweet and sour”演讲的一个佐证。
电影开始大卫与茱莉-吉安妮At the start of the movie, when David wakes up with Julie Gianni, her cell phone ringtone is "Row, Row, Row Your Boat" but at the moment she answers the call and the music stops, the next lyric would have been "Life is but a dream".其他电影
开场不久的外景有达科塔公寓大楼,《罗斯玛丽的婴儿》拍摄地。
电影中大卫也住在这栋大楼,但内景是在别处搭建的。
电影第一句台词是西班牙语,Abre los ojos,是本片翻拍原作的电影名。
大卫的电视里正在播放奥黛丽-赫本的《龙凤配》(Sabrina),纪梵希为赫本独家制作的礼服裙。
大卫在空无一人的纽约时代广场,屏幕上可以看到1960年代的剧《迷离境界》(The Twilight Zone)。
这部剧的首播集(1959)开场就是一个男人跑过貌似被遗弃的城市,寻找其他人;广场上放的是1961年的第62集,是一个将要被处死刑的男子拼命告诉周围的人这只是他不断出现的一个噩梦。
大卫车上不知道什么证件,日期是2001年2月30日,不存在的日期。
导演说这是个事故,还以为是《2001太空漫游》的梗。
七个小矮人不是《白雪公主》的梗,而是1999年的电影《惊爆内幕》(The Insider)里Wigand医生对Brown&Williamsom公司CEO的称呼。
墙上的海报是1962年法国新浪潮电影《朱尔和吉姆》。
大卫的公寓还有1960年电影《精疲力竭》(À bout de souffle)的海报,让-吕克-戈达尔执导,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电影之一,也是戈达尔的代表作之一。
该片以多重非常规性跳接打破了好莱坞的连贯性剪辑传统而著名。
McCabe,是大卫根据《杀死一只知更鸟》格里高利-派克扮演的Atticus Finch想象出来的有父爱的人物。
名字来自导演夫人Nancy Wilson的第一只单曲“Live at McCabe's Guitar Shop”。
客串
斯皮尔伯格前来客串,戴了一顶《少数派报告》里pre-crime的帽子,是之后两人的合作。
《少数派报告》公交车上的一个镜头,两个卡梅隆投桃报李,本片导演Cameron Crowe和朱利安妮的扮演者Cameron Diaz也去《少数派报告》客串了路人。
《香草的天空》这部电影的创作人员里,有两个卡梅隆,克劳和迪亚兹;还有两个克鲁兹,Cruz/Cruise。
John Coltrane的全息影像,美国爵士萨克斯风表演者和作曲家。
大卫公寓里“爸爸”的巨大画像,实际上是当代艺术家Robert Rauschenberg。
对大卫说“Fix your fuckin' face”的是演员兼音乐人Mark Kozelek,跟在后面的是John Fedevich,两人在卡梅隆-克劳的上部电影《几近成名》(Almost Famous)也有出镜,分别演贝斯手和鼓手。
密码
大卫被逮捕时,照片上的“W85N 494 T85 4R51M 253OM5 1 N978TM1R5?”可译为“ WHEN DID THE DREAM BECOME A NIGHTMARE?”。
手术前的三维X线,左边的“4ON0TW1K589MUP” = “Do not wake him up.”;右边的“PL: 51S1NT 4R51MS” = “Pleasant Dreams”。
“Rumors of my death have been mildly exaggerated.”化自:马克-吐温的“Rumors of my death have been greatly exaggerated.”
《香草的天空》。
7分。
卡梅伦·克罗编剧、导演,汤姆·克鲁斯、佩内洛普·克鲁兹、卡梅隆·迪亚兹主演作品。
忍不住重温,只是为了看看阿汤哥、克鲁兹以及卡梅隆的盛世容颜,尤其是克鲁兹,这颗西班牙的黑珍珠,真是美得发光啊。
我其实是不太喜欢这类闪回的科幻片的,不喜欢这种剪辑连续插入多个快镜头的呈现方式,但故事一旦涉及到梦境,甚至多重梦境,闪回可能也是最好的表达方式。
阿汤哥简直是上帝的杰作,帅气,有钱,事业有成,虽然公司的董事会有7个小矮人制约他,但完全不影响他的意气风发。
但遗憾的是,他的床伴卡梅隆真的爱上了他,爱得非常决绝——想来“决绝”这样的词按理只应该出现在安妮宝贝的书里。
但彼时阿汤哥又爱上了好朋友的女朋友克鲁兹,两人一发不可收拾。
于是卡梅隆选择和阿汤哥同归于尽。
阿汤哥大难不死,但容颜尽毁。
他企图再次找回和克鲁兹的感觉,总归十分遗憾。
这时候一个延续生命的绿洲计划出现了……阿汤哥什么时候睡去?
什么时候进入梦境?
什么时候醒来?
哪些是现实?
哪些是梦境?
其实是否看懂这个片子并不重要,毕竟这不是高烧脑,也不是经典人性,你要看的其实只是那三位在千禧年时的盛世美颜。
众所周之,这部片子是翻拍于一部西班牙电影《睁开你的眼睛》。
我先看的西班牙版,之后才看这部好莱坞版,发现新版几乎全盘照搬原版,几乎到了每个镜头都一样的地步。
我猜新版导演明白,无论多好的创意,再复制一遍也就没什么意思了(不信谁去翻拍个《黑客帝国》试试)。
于是乎,汤姆的戏份比原版加强了很多,几乎成了他的独角戏。
原来的“创意片”变成了现在的“演技片”。
这部影片让我明白了汤姆是多么优秀的演员,他很帅,但绝不是只靠相貌混饭吃的。
他的表演把人物心理展现的丝丝入扣,而导演也乐于给他的面部长达一分钟的特写,让他发挥他的演技。
而原版呢,我不是说那位西班牙帅哥没演技,只是导演没给他什么发挥的空间,因为原版是考创意和剧本取胜的,不强调某个人的演技。
也许汤姆过于英俊的长相让大家忽视了他的演技,但大家只要留心一下,就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汤姆,一个演技出众的汤姆。
翻拍片,翻得太烂
i'll find you in another life when we are both cats
《香草天空》比原版《睁开你的双眼》差劲太多了。作为一部心理悬疑片,最后在电梯里的答疑解惑真是泻了整部电影的气。另外,阿汤哥帅的太灿烂了,实在是深沉不起来。
I want to live a real life.I don't want to dream any longer...
我发觉现在不能看带有惊悚和恐怖的片子。哪怕初级得……如同这部
什么都沾点边,却味同嚼蜡
自始至终都没有抬起头正眼面对镜头的龙套现在都成了大爆炸里的莱纳德
4.0/10。只要先看过原版的人都知道翻拍得有多烂。本应该更有深度的科幻伦理被迫降格为时尚爱情片(至少除结尾以外是这样的),很多情节都是照搬原版,吸引力减至为零,不过好在看完这版把我原版没弄懂的地方全弄懂了。还有啊,阿汤哥你就不能毁容毁得彻底一点吗?不要嘴边挂一条疤样子还帅帅的。。。
回头串一串内容可以,更有最后一段的在顶楼的大空白为了串起整个故事真是牵强极了。看完没有很relax的感觉……vinilla sky又和片子有神马联系呢。三位主角的演技至今都啧啧……哎。这片子不能很吸引我,但是观后会在脑子里停留,这算不算也是种吸引呢
因为我后来看了西班牙原版的。。。一比就没味儿了
真得不怎么好看。从爱情片变成悬疑片,又从悬疑片变成科幻片……影迷电影,里面的老电影的穿插很多我还认得出来。前几天才看了《回归》,简直不能相信女主角是同一人……
睡着 梦的处理比穆赫兰道 inception之类差远了
不如原版的意境好,好莱坞电影的感觉太浓烈,不是不喜欢,就是不适合这个故事的调调。
我记得买过这张碟但是居然短短2,3年已经不记得内容了,- -这是我给2❤的原因。。
I'll see you in another life when we are both cats.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我总觉得,故事的完整性高于故事的客观性和娱乐性。如果电影只是为了完成自己设置的迷局完成形式的完整,就会显得自圆其说的费劲。阿汤哥的演技就和那个面具一样,让人觉得十分假作。音乐很不错,多给一颗星。
根本是叙事本身混乱的一塌糊涂,最后十几分钟强行解说。除了脸没什么能看,真宁愿是简单的爱情片
最开始以为是纯爱片。。发现时悬疑片。。然后觉得是心理片。。最后其实是科幻片。
看得出很想做成当代经典mind-game film 却在卖弄了一番交叉剪辑和精神分析(俄狄浦斯情结)之后 委屈于好莱坞体系 于是把整个谜底以大白话的形式直愣愣地呈现 还很没有必要地坚持砸钱造场面。如果原本可以给到三星 那阿汤哥自以为perfect charmer的表演必须让我再倒扣一星。
电影的迷离,在于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梦境,或者说酷似于梦境的现实,混淆于现实的梦境,你一路狂奔,再不知道自己置身何处?是梦境以内?还是梦境以外?也许,醒来后甜蜜笑容的索菲亚是个梦,寻回容貌是个梦,温暖相爱是个梦,皆大欢喜是个梦,错手杀死是个梦,神经混乱是个梦,锒铛入狱也是个梦,那个真心帮他的医生还是他梦里的人物,假象罢了!面具揭下,他容貌依旧毁灭不堪,除了孤独还是孤独;面具揭下,他的生命残破不堪,除了纵身一跃,别无他法。我却总在怀疑,夜总会之前的一切又何尝不会是个梦?索菲亚的出现或者也根本是个梦?他不曾投入的相爱,他不曾滔天的劫难,不曾支离不曾破碎,睁开眼睛,不过是那个与“七个小矮人”斗争的花花公子大卫?明晰之梦,会不会也只是个梦?世上哪有明晰之梦?把梦变成现实?把现实变成梦?都是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