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过马来西亚的咖啡,咖啡味不怎么浓,但是奶味很重,妈妈很喜欢这个味道。
电影里充满着大马特色,冰不用说啦,咖啡,打架鱼,还有说来就来的雨季。
电影里浓浓的马来西亚口音,让整部片子备感新鲜,把“了”通通发成“料”的音,“料咯,料咯”的语助词,很可爱。
曾经很讨厌墙壁上的斑斑霉点,但是电影黄色的,红色的,绿色的墙上的霉点却显得那么生动可爱,是马来西亚自己的城市涂鸦。
同样是歌手转行当导演,同样是自编自导自演,与王力宏相比,阿牛真的好太多了
对阿牛最深的印象应该是《桃花朵朵开》,想当初为了学这首歌,还专门问哥哥要了电脑,把歌词下下来,然后一遍一遍的听,一遍一遍的唱,后来,倒也是学会了,可是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歌曲的出现,这首歌倒也被遗忘了,当然,阿牛的印象也不太深了。
后来,看到了这部电影,阿牛的形象便在脑海中再次浮现出来,虽然时隔多年,但是阿牛的形象却是依旧很深刻,很清晰,原来,阿牛还要过电影,看完之后,倒也觉得真真好呢,值得推荐“我不知道那算不算我的初恋,但这么多年我一直没有忘记。
就好像在最热最热的下午吃进口里的红豆冰,又甜又冰,冷到舌头都疼了,但是 ,来不及感受那个滋味就融化掉了。
”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初恋是什么味道,倒也是结束的早,两个人的问题再加上父母的逼迫,倒也是不得已分了手,其实,倒也是哭了很久,可是每次都佯装自己已经走出来了,其实每次触及都会心痛一阵子,后来,我依旧单身,他身边也有了守候的人。
初恋可触及,也不可触及,《初恋红豆冰》真的触发了人不少回忆呢。
你,敢不敢看??!!
不管怎么说,相比起《恋爱通告》,我还是喜欢《初恋红豆冰》多一点,其实这俩片在夸张的失真度和剧情逻辑的反智化上不相上下,但《红豆冰》比起来多接了那么点地气,于是接受起来就没那么拧巴了。
但总体来说,歌手改行还是要慎重的。
《红豆冰》中所表现出来的爱情游戏一如阿牛的导演手法一样青涩,其实就是那种一起长大的孩子过家家的感觉,而且连环追尾的设计太可以,一个大轮回下来,成了一个八角恋爱故事,关系太多太肤浅,能走进人心并获得认同的感情并不多,大多数只是徒增笑料而已。
而且这个笑料也基本停留在10岁以下儿童的智力范围内,胳肢人也要拿点诚意出来,要不我只能是哭笑不得如坐针毡——肥妹再傻,也不至于要以把自己搞得像个乌眼鸡似的为美,然后还要顶着这鬼样子去向白马王子示爱,马麟帆再蠢,也不至于顶着内裤楼上楼下窜的。
如果喜剧效果靠夸张到违反生活逻辑来制造的话,那顶多也就算皮笑肉不笑的喜剧。
从本质上来说《红豆冰》其实是一部关于成长的电影,这个封闭小镇的感觉很像是托纳托雷镜头中的西西里小岛,鸡犬相闻中大家守望相助,怡然的自我麻醉中憧憬着外面世界的精彩和无奈,那个破败的咖啡馆其实就是小镇上的天堂电影院,程式化地上映着周而复始的悲喜剧。
这是一个很文艺的电影外壳。
本来电影开始的部分那种散淡的叙事风格让我挺受用,但阿牛还是没有忍住洒狗血的冲动,尤其是打架鱼一家人那一条线,打架鱼何以对抛弃他们母女十多年的父亲那么向往?
何以对含辛茹苦的母亲那么刻薄?
小镇上的八婆何以能对这个可怜的女人和老板的关系津津乐道地嚼十年舌头?
老板娘又何以海阔天空地不闻不问?
这是最偷懒最弱智的讲故事的方式,完全无逻辑动机的自说自话,只为凭空臆造出无聊的恩怨。
其实这样的生活流电影,最应该发挥的是细节的力量。
《天堂电影院》的前半部分,基本没有完整的叙事,全是细节的铺排和重复,在淡淡的忧伤和戏谑气氛下,我们仿佛拨开岁月的浮尘去感受回忆的光泽,这种对纯真岁月的淡然追忆不正是《红豆冰》想要的感觉吗?
何必要用这些不靠谱的铭心刻骨来给自己拌蒜呢?
李心洁算是这部戏里唯一一个表现出足够职业素养的演员,其他的演员基本上处于玩票的状态,表演十分业余,巫启贤算是能压得住场的,但是还是演得得很用力,梁静茹则是呆呆的小可爱,不过不失。
客串歌星中最出彩的是品冠,尽管有点小品化,但角色讨巧,每次出场都有惊喜。
尽管导演不称职,但阿牛为本片搭建的音乐体系还是不错的,很入耳的青春奏鸣,尤其是对《午夜香吻》这首马来西亚经典华语歌曲的运用,构成影片音乐中最给力的部分,其中有三处印象最深,第一次是品冠自弹自唱这首歌的出场,这是《红豆冰》第一次让我感到眼前一亮的地方,第二次是打架鱼和马麟帆斗鱼段落的变奏,第三次是咖啡馆老者出殡,三种调式风格都运用得很精到,与剧情结合很紧密,表现了阿牛良好的音乐感觉。
永远人潮爆满的电影院8个厅 却只挤出一个小厅 全天只在三个时间段播放7点到达的我只能选择基本没人的9点档安静的影院倒也与众不同===========================================这是一种关于初恋的情愫这里有关于爱情最懵懂的记忆我笃信爱情、初恋都是一样却忽略了每个人不同的遭遇与环境很久没有尝试在夜里轻轻擦拭眼角流下的眼泪也很久没有体味那种激情与冲动我以为 一切都应该是我熟悉的初恋的味道却发现那关于初恋的隐忍、对于爱情的憧憬、以及那各式各样的情感是我一点都不熟悉的初恋 像个陌生人在向我倾诉 只属于他的时光那布满潮湿气息的街道氤氲的空气散布在各个角落那想说却又不能说的秘密那擦肩而过的遗憾只能深埋在心底无法与人分享也许 只会在某个午后找个陌路人闲聊一阵吐吐苦水笑笑痴狂而后擦干眼泪继续 现实中的生活……====================================初恋红豆冰那种情感 像红豆冰一样漫漫 慢慢 满满在心底 化开然后扩散出去激起涟漪转而趋于平静……
这是阿牛埋藏心底的一份纯真挚爱 导演阿牛把他自己所想的故事拍摄成一部电影让大家更彻底的去认识我们心目中会唱歌的阿牛 本片大的瑕疵基本没有 请来李心洁不成功也不失败 本片中心思想所表达的就是羞羞的爱 在心底永远是一个人自己的故事 这还得让观众细细品味。
一直都很喜欢台湾电影的画风,像是一部文艺小说,即使是描写乡下和农村。
可能还因为海南岛和台湾岛在景观,人们说话的语气,生活习俗等方面极其相似,因此觉得熟悉亲切。
这部在马来西亚拍的电影,一群马来西亚华裔歌手让我看到了真感情,毫不做作,很单纯美好。
"初恋像一袋红豆冰,转眼便溶掉,能回味的,是藏在心里略带轻涩的甜。
"这是电影海报上的一句话,也是电影男主角最后的独白。
初恋纯爱的题材,其实拍得不少,但这一部阿牛的导演处女作很有代表性。
在每一个心中都有一个初恋情结,一直埋藏在心底,希望有朝一日拍成一部电影给所有的人看,特别是给当年那个你心仪她或者他。
从周杰伦的《不能说的秘密》到王力宏的《恋爱通告》再到阿牛《初恋红豆冰》,这些歌手唱而优则导拍的第一部电影都是跟初恋相关的,这说明,初恋是很多人最忘不了的陈年心事。
很小的时候看《超级星期天》,从一期阿牛寻人的超级任务我得知,在都未出道之前阿牛就暗恋过李心洁,最后李心洁还到了现场,解开那段暗恋的情结。
这一次电影中,年轻时暗恋的人和自己演绎那段心里沉放已久的初恋故事,对阿牛来说,无疑很成功的,这也是很多男人的梦想。
尽管他俩已各自有了家庭,但拍出来的感觉也是很棒的。
也许有种感觉就像阿牛在电影中说到的,“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我的初恋,但是我永远忘不了那个味道,就好像在最热的下午吃进口里的红豆冰,又甜又冰,冷到舌头都痛了,但是来不及再去感受那个滋味就融化掉了。
”就是这种稍纵即逝的东西,来不及去感受就结束了,时间是短暂的,你无法去强求继续什么,然而,每当想起这段往事的时候,这种感觉又是美好的,涩涩的,无奈的。
在一个燥热的下午看完了这部电影, 我也感受到了这份酸甜。
很遗憾出演的歌手们都已经“老”了。
影片中有好多拉近的镜头,岁月的痕迹写在了李心洁的眼角,品冠、梁静茹的脸上,即便是感觉一直长不大的阿牛,也品尝到了时间的味道。
只有曹格,在一头“郭富城”似的头发遮蔽下,有些年轻的活力。
如果往前推十年,还是这些歌手,这部片子会更好——只是,只是十年前,谁有这样的感悟呢?
岁月/你别催/该来的我不推/该还的还/该给的我给,我真的不过是想弄清原委。
当大家都经历了,都沧桑了,都感受到了生命中的起起伏伏,回首时才会感受到当初的那一份纯,虽然有些青涩、虽然有些懵懂,但是值得去珍惜。
影片的音乐很不错,从头到尾,背景音乐只间断过几次,大部分的时间里,我们是通过音乐感受故事的发展。
看得出阿牛很用心,宁谧的小镇,一起长大的孩子,每天聊天的女人们,生活就是这样一天天过去的,直到隐藏的改变接踵而至。
年轻人,是要背负起行囊,独自上路。
只是,最后有点好奇,为什么没有光良呢?
阿牛这个导演做得根本不像新手,真的是诚意之作,每个镜头都那么精良,每个人都拍得那么丰富,每个故事都那么的感动。
剧本很简单,可是很有层次的展开写,人物关系复杂,每个没有深入讲,却能感觉到每个人都是初恋青涩的感觉。
镜头也切换的很好,一点都不拖拉。
用Botak的角度诉说故事。
看完之后觉得,怎么会有这么纯洁的电影。
没有手机,要联系都是写信,要不就聚在咖啡店,所以大家的距离都是这么近,每天住在隔壁总能见到面。
没有名牌赞助,没有什么有趣的玩具也没有美食,玩的就是玻璃球斗打架鱼买字,喝的是没有路边摊的红豆冰和看起来就很香浓的咖啡。
屋子街道小店娱乐生活都是传统的,却是拥有电脑夜店酒精的我们所回忆的,向往的。
生活像是大马这个国家那样,无聊无忧无虑。
可是他们每个人心里都有像夏天那样的感情和性格。
虽然是在南半球寒冬半夜的时候看的,我还能感受很热很热。
在街上一堆人很巧的碰到那个N角恋的场景太赞了!
拖着手,抱着。
2部卡车拉开序幕,9个人沉默,一台摩托车开过印度话大骂。
李心洁真的演活了打架鱼这个角色,会在追她妈的人的咖啡里下碳,会拿骂她的人的面包吃,会毫不顾忌的和曹格打架,会在赢钱的时候嚣张的叼着香烟,会生气时对着妈妈大喊大叫,会忧愁的皱眉头,会喝着酒大喊大叫两位妈妈演的都很沧桑,那些4姑6婆的评论也好生活好精彩啊。
所有演员都演得超好,没有多余的角色,没有重复的故事。
特别是曹格,完全没想到他演痞子这么讨人喜欢,“切掉”“干掉”真好玩。
还有victor wong的表情太好笑了,那是唱《那些女孩教我的事》的情歌王子么?!
最后那个老伯最终中了万字,等了一辈子去中国接老婆,可是却去世了。
结局每个人都是没有等到爱的那个人,可是,他们总能记得初恋的这一年。
主题曲用吉他弹可以这么海边这么轻快的感觉,结尾用钢琴弦乐竟然那么悲壮,伴行的是每个人都离开了小镇,追寻各自的梦想未来,虽然没有明说的happy ending,也不是sad ending,可是让人会一直想一直回味。
最后botak有了漂亮的女友,打架鱼也幸福的讲电话,他们生活都还继续着,可是真的几十年都不会忘记,初恋在小镇的那段时光,还有这些人。
我真的能感受到阿牛最后讲的初恋的味道,像是吃红豆冰,冷到舌头都痛了,融化得那么快。
广东话,印度话(这个真的很好笑),马拉腔国语,英文,闽南话咖啡,红豆冰,炒果条,夹脚拖还有全部都演技派的的马来帮真的展现了大马很生活的一面,太爱这部片子了!
因为我去过马来西亚,回来的这些年,我经常会想念马来西亚的一切,这部电影就像静静幽幽的风让我再次感受那个单纯的地方,里面都是大马艺人,说的都是马华讲的华语,我看的是无字幕版的,阿牛的电影很有文艺片的风范,讲了初恋的感觉,好多叙述也都是模糊的,因为初恋就是模糊不具象的。
不知道为什么,初恋红豆冰让我想起彭亨州的Rawb镇也会想起金马伦高原那静静的小河,随意的木栈桥,茶餐厅, Ice Kachang的印度阿三。。。
某日在某台电影频道看到这部片子。
小温暖般的触动。
明明是三伏天,心里竟能油然生出红豆冰般的凉爽,而明明冬季里的严寒却无法冰冷的温暖。
仿佛那刚洗完头的少女,面对着电扇的画面就在眼前。
整部电影在李心洁那明亮的眼神里燃烧出精彩。
马来西亚群星点缀,阿牛也的确打破自己桃花朵朵开的那股子烂俗,显得自然而文艺。
与初恋有关,却不止于此。
单曹格同学就已非常令人跌破眼镜。。。风景、小食、俗语等等诸多的细节,真的要在东南亚生活过的人才能感受到其中的细腻的力量。我想若离开这里后再重看这部电影,也许会像怀念家乡一样小小地失落一下。。。
有点模仿小情人的迹象,剧情总体还是欠考虑。
初恋如果真的是这种纯真不狗血。
看的不是很有感觉...不过这个歌真的很好听
哇!那是曹格!哈哈哈。。。结局NICE。。。
puppy love.
好吵啊 疯疯癫癫的。。。最后的被车2连击也让人很无语……
好看,好美好,啊牛好喜欢,梁静茹很纯情。
老实说有点二……
现在看的话未免就有些太过时了,感觉是一帮叔叔阿姨硬要装嫩,表演方式还蛮做作的……
“马来帮”大集合~梁静茹还演小女生!!~无语……
一群老牛还装嫩
受不了,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阿牛导演的首部作品,还不错!初恋感觉把握很到位的。可惜我体会不来……
两星是给梁静茹的~
结尾的煽情好吃力,阿牛脸上总好像脏脏的,太木讷憨傻,除了梁静茹的脸能看以外,其他人的面孔和身材都显得太老...不过看完电影确实想吃冰凉的红豆冰了,虽然是冰冷的北国夜晚
阿牛处女作。曹格邪星出演。静茹给力加盟。
12.16/2012 看了一个小时,不想看了
梁静茹 你好萌
梁静茹居然一句台词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