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美式幽默的喜剧,叫how to be single,中文翻译叫单身指南。
看完有点感触,感觉是对现阶段自己状态的一个更戏剧化的reflection。
故事发生在我大纽约(of course), 女主角是演五十度灰的女主角。
大意就是女生属于那种一直in a long relationship的状态,一进大学就找到了校园的mr.right, 然后两人一直在一起,直到毕业,顺利同居,如果不出意外,两人就会结婚那种。
但是人呢,永远向往的都是自己得不到的。
女生突然就觉得这种稳定的,一眼就看到未来三十年生活的日子不是她想要的。
她觉得人生还没有经历过独身一人的日子,还没有找到自己,怎么就能就这样一辈子呢,于是决定和男朋友"take a break and go find herself",然后就自以为潇洒的一个人搬来了纽约。
看到这里,作为一个从来没有in a long relationship的我来说,有点无法理解她口中的要找到自己是什么意思。
难道和一个人在一起就找不到自己吗?
难道单身的人就一定知道自己要什么吗?
于我,这更是一种人的个人反思,与你是不是有甜蜜的牵绊是没有关系的。
在我看来,好多大学刚毕业的男男女女都有一种迷茫感。
感觉前半辈子都是为着一个目标而活着的,像小学的目标就是考一个好初中,初中的目标就是考一个好高中,高中的目标就是考一个好大学,大学的目标就是毕业了找一个好工作,一旦工作找好了,离开了校园,父母,真的一个人的时候,突然就没了方向感,没有了目标,空虚感,认知感的缺失就会袭来。
会想我现在在干嘛,我到底想要什么,我接下来该干嘛,然后发现没有人逼你了,你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斗志突然就没了。
所以我觉得,这种对于自我认知缺失的无力感是一种人生必经的正常经历,跟你是不是单身其实似乎关系真的不大。
但也许对于一直处于稳定关系中的人会更难看清自己到底要什么吧。
然后女主遇到了公司的一个活宝女同事,是我很喜欢的fat amy演的。
她简直活出了一部活人“纽约单身女生”教科书。
每天都是酒吧买醉,跟hot guys make out,然后去对方家里干柴烈火,然后第二天早晨尴尬sneak out,周而复始,年复一年,乐此不彼。
这显然shock到了五十度灰女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觉得城里的单身女生还可以这么玩。
然后女生就“入城随俗”的跟楼下bar的老板ons了。
恩,ons真的好好玩~难怪纽约的善男善女乐此不疲,都不想找对象了。
这跟我在纽约的感觉大致是吻合的。
就是走在大马路上,每隔十分钟恨不得就会有一个你的天菜走过。
所以在纽约呆着,感觉每天都会遇到几次“真爱”。
但是吧,真爱这种东西,和所有别的东西的区别就在于它应该是稀少的,珍贵的,难能可贵的;所以碰上了才会有一种,特别不容易,想要好好珍惜,怕不好好对待,它就悄悄溜走,或者就啪的一下碎了,再也回不去了的感觉。
但是在纽约不是这样。
不管是聪明的大脑,还是完美的身材,或者无限的创意,抑或是用不完的钞票,每一种纽约都是一抓一大把。
让人心动的人简直像河边的韭菜,割了一茬又长一茬。
如果你刚来纽约,怀抱着能遇上真爱,然后好好谈一场恋爱的想法,那么你最后一定会要么迷失在“真爱”里,乱花渐欲迷人眼,然后渐渐麻木;抑或是被一厢情愿伤的体无完肤,然后再无爱人的能力。
但是没关系,你最终会离开;你于纽约,不过是万千过客中默默无名的一个;你走了,还会有无数个你抱着同样浪漫而天真的想法来到纽约,然后重蹈你的覆辙,周而复始。。。
然而纽约还是纽约,不离不弃,就在那里。
接下来,五十度灰女生突然就觉得找到了自己,于是想要跟前男友复合,却被分手,成了名正言顺的单身一族。
女生在fat amy的带领下试过了夜夜蒲的纽约黄金单身的生活,也曾一度以为自己在冥冥众生里找到了真爱。
最后的最后,她终于意识到,单身只是一种状态,不需要给它贴任何标签。
一千个单身的人有一千种单身的活法。
只要内心足够强大到能够接纳单身生活所给予你的,并尽最大的热情去享受这种状态,才是最佳的单身指南。
当然电影主线是五十度灰女主,整部片子还穿插了一些特别具有纽约特色的典型人物的副线,对于全片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于升华。
比如,和五十度灰女主Ons的酒吧老板,就是纽约情场老油条的典型代表,从来不跟同一个女生睡两次,甚至绝情到把家里的任何饮用水源切掉,好让女孩们口渴到没水喝主动识趣的自己离开。
这个设定看似夸张,如果你真的在纽约生活过,这种人你一定会认识一两个。
也许就是你的一个朋友的朋友。
我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就想到了我在一次朋友的hang out上碰到的大叔。
大叔是典型的纽约金领,在高大上的银行做着高管的工作,身材看得出来也是在健身房维持的很好,我们大家一群人酒过三巡,准备各回各家的时候,我和大叔一个方向,于是并肩一起走着。
在喝酒的时候,跟大叔的交流不是很多,只觉得是个对自己要求很狠的人,但是该放松的时候也知道怎么让自己loosen up的人。
他走着走着就拿出手机,然后拨了一通电话,说,你在家吗?
我在ktown,刚喝完,要我过来吗?
然后就挂了。
看我一脸蒙蔽的望着他,他笑着问我,知道什么是booty call吗?
我继续一脸蒙蔽,说不知道。
他再笑,说我刚刚那个就是。
小姑娘,以后有男生在半夜给你打电话,说想见你的时候,你要记住,这就是booty call.不要傻傻的。
然后就挥一挥衣袖,潇洒的坐上了cab走了。
留下我一个人继续一脸蒙蔽。。。
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段回忆我印象深刻。
那时候刚来纽约,觉得大叔这样的,简直跟电影里演的一样酷炫。
后来发现,这是纽约一部分人的真实写照。
他们也许是单身指南的生活原型。
最后我想说,不管你选择怎么过你的单身生活,都是个人的选择。
人呢,还是开心最重要。
单身狗,这个词带点自嘲,可却越来越带歧视意味。
歧视的原因:形单影只,实在可怜。
孤独,这应该是对单身狗们最多的形容,但孤独并不意味着可怜。
相反,比起拥有伴侣的人,我们多了与自己独处的时光,可以更好地思考人生,做回自己,反而有些可怜那些拥有伴侣的人。
单身的我们完全可以对着歧视大喊:我们才不是可怜的单身狗,我们是富有的单身贵族。
《单身指南》这片很有《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的feel,从相关的四人展开,探讨感情问题。
但比起《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我更喜欢《单身指南》,估计是重点突出的原因吧。
影片从四个女人展开,渴望单身的Alice,自由的Robin,单身至上的Meg,用公式寻找真爱的Lucy。
四个女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但却都存在反转。
四个女人中我最喜欢Robin,看似不靠谱的她其实才是对待感情最清醒的那一位。
我特别喜欢她骂女主Alice的那一段:“感觉每次只要有个男的看你一眼,你就美得不知道自己是谁了,然后就为了他们眼中的你而活着。
至少我决定交个男朋友的时候,我想要的是一个喜欢我本来样子的男人,因为我心里清楚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段话很犀利却很真实,爱情虽然很美好却容易让人迷失自己。
的确,很多人都和Alice一样,遇到追求者就飘飘然了,然后为了维持这份美好而伪装,最后也没搞清楚那个人是爱你的伪装还是真实的你。
伪装终有暴露的一天,自己也会累,感情慢慢地也走到了尽头。
恋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和Alice一样需要一个帮忙解拉链、安装wifi?
为了找人陪吃饭、逛街、看电影?
如果这是恋爱存在的原因,那么爱情也太肤浅了,这些事通通可以一个人办到,找个人还耽误时间与精力,还不如用忙于恋爱的时间干些有意义的事。
我特别鄙视类似Alice那种为了恋爱而恋爱的行为,人总为爱情而活是一件特别累的事。
真正的恋爱应该是我自己也可以过得很好,但在恋爱中可以做回自己,并且可以过得更好。
除此之外,我实在想不出其他值得恋爱的原因,毕竟自己都可以玩出花儿来,为了恋爱找另一个需要磨合太多,需要迎合的伴侣不是有病吗?
那还真不如做回单身贵族。
但太过坚持单身呢?
影片中Meg就是代表,妇产科医生,坚持不孕不育。
那段关于孩子的发言也深得人心。
“你有了宝宝,这个社会就会阻挡你去追求梦想,而我也不想放弃自我身份,成为这些迷你偷心大盗的奴隶。
又没时间去锻炼健身,而且余生都与睡眠无缘。
”但影片就是这么打脸,Meg因为照看了一位小baby突然萌生了做母亲的想法。
不想陷入感情,却遇上了此生真爱,多年的单身信仰瞬间崩塌。
那导演是在讽刺单身吗?
不是,单身与恋爱都很美好。
但真爱降临就不要躲,有爱就要勇敢去爱,没爱那就像Robin和醒悟后的Alice一样享受单身生活呗。
单身的确孤独,但即使是处在恋爱中的人们也一样是孤独的个体。
只有内心强大了,才能在每种状态中感到充实,不再孤独,恋爱可不是解决孤独的药方。
很庆幸影片的最后,Alice终于醒悟,不再为爱情而沦陷迷失,看书、健身、旅游,开始学会欣赏真正的自己。
为什么不能享受单身生活呢?
一个人点餐,想吃什么吃什么,不用在意别人的口味,美味只需一人独享;一个人逛街,去尝试每一种风格,没人对你评头论足;一个人看电影,幸运的时候可以一人霸占整个影院,电影只为你一人而放;一个人旅游,不用去摆pose,只需一个人静静地与景融为一体,去享受心灵的平静。
单身也要活出自己的色彩,享受最真实的自己。
当自己足够强大,那就不会去在意孤独了,因为自己本身就活得很精彩了,需要恋爱也只是因为想活得更好。
无论是恋爱,还是单身,每种状态都有它存在的美好,都不应该被歧视。
作为单身不可耻,也不可怜。
就像女主说的,只有单身的那一刻,你真正地、完完全全地,不被世俗的情感所羁绊。
只有在那一刻,你只有自己,真真正正地孑然一身。
那一刻过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珍惜单身的生活,记住:我们是贵族,而不是狗。
突然觉得那句话是对的“单身是难得的修行”我还真的蛮喜欢这部片子的,它既给了我美好的憧憬,也告诉了我现实的残酷。
比如说Tom,虽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可是渣男那么多年了,的确是要明白“出来行,迟早要还”,谢谢编剧让他遇到爱而不得的Lucy。
也很感谢编剧让Lucy遇到真爱,大概是天道酬勤,只要是认真努力过,总有好的结果,也许不是在本来想象的所谓正道上,但不管如何,总会赏赐一份礼物,让目标达成。
而罗宾,什么样子的人才能潇潇洒洒不顾工作,大摇大摆夜夜笙歌,大概只有super rich的人吧,所以普通的我,请不要幻想过上那样的生活。
罗宾也很传奇,她还是个挺厉害的医学生,她让我觉得她是一个神,拥有无限的能力,在你需要的时候,就会出现,拉你一把,当你不需要了,她就默默退出。
Meg 无数的影视片告诉我想要有甜甜的姐弟恋,首先得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Alice更像是一个寻常的人,她渴望了解世界,有很多想做的事情,但是却一直想要被爱,从一个坑跳去另一个坑。
没有实现真正的成长,
冒着多伦多的大雪,赶着周二discount和这周reading week放假一个人一天连赶了三场电影。
晚上这部还走错了电影院,然后一个人冒着大雪急匆匆的赶去另一家电影院。
可能当初看预告片和几个零星的影评,以及虽然喜欢达妹但是不相信她接片的质量(?
),所以期望值特别低,结果比预期的要好看,看完整个人都身心愉悦,大晚上一个人踩着雪听着love myself蹦蹦跳跳的回家。
笑点挺多的,也都挺好笑的,特别是用她姐姐那个特别作特别嗲的声音,一说话我就想笑。
而且摄影也很赞,看完就想暑假一张机票飞到纽约去看看。
因为一直兢兢业业的做一条称职的单身狗,所以看完这部以后更加感受到身为单身狗所身负的重任!!
啊!
我还没有一个人去旅行过;我还没有一个人去过gaybar;我还没有一个人烤过蛋糕、做过饼干;我还没有一个人去过游乐园;我还没有一个人去远足;我还没有一个人吃过火锅;我还有好多书没读过;我还有好多电影没看过;我还没练就我目标的完美身材.....我还有好多事情没有一个人做过,共产主义还没有实现!
所以啊,趁着单身我都要把这些事情一件一件得做了。
我怎么可以浪费国家资源谈恋爱??!!
(嘴硬)以前一直告诉自己,我要努力变好,忍受现在的孤单,把它变成自身的厚度,然后我就可以遇到一个对的更好的人。
现在忽然就改变了这个念头,我想,我要努力变好,习惯现在的孤单,把它变成自身的厚度,为了自己,然后即使我没有那么好的运气遇到我真正爱的对的人,我也可以好好自己照顾自己,不至于活的太落魄,也是对现在以及未来的自己最简单却也是最有力量的保护。
所以啊,一个人有啥不好的,最起码你还有豆瓣这个“我们的精神病角落”。
说不定哪天你踩狗屎运就遇到对的人了!!
虽然你可能连选择题ABCD四个都蒙不对一个(微笑脸)最后让我感叹一下达妹的身材,真的好好!!!
里面的衣服都好漂亮,穿在达妹身上真的都好好看,绝对没有得罪造型师啊!!
达妹的腿真的好好看!!
好匀称!!
身材比例好好!!
太阳镜也超好看!!
(贫瘠的修饰词.......)妈的我一个基佬在这里高潮什么......最后总结一句,这部告诉我们的其实不是如何单身,而是“请 不 要 作”,因为你一作,可能你的男朋友就“咻”的一声不见了。
放几张达妹在里面的造型,舔舔舔......
这套超美有没有!!!
淘宝爆款.....我也有一件男款的.....
那张从Josh家出来,从背面下方的镜头的照片找不到,那个角度,腿简直太完美了!!!
够我玩一年了!!!
电影的主题思想很明确:趟过男人河的女人终于才能明白——其实自己不需要男人。
女主角爱丽丝大学期间就认识了男友 Josh,她从住在父母家到大学与室友住在一起最后毕业了和男友同居在一起,从来没有尝试过一个人生活的滋味,让她萌生了“想要发现自我,暂时和男友分开”的离奇想法,不管男友万分挽留最终离去,后来认识了好友乔丹并且被带领着一头栽进了“男人河”里;最终在酒吧酒保的一夜情中,她才明白到,这个社会中的男人大多是想要占女人便宜却不想要任何牵连或责任的男人,让她明白到男友对她真挚情感的可贵,可当她想要回到男友身边时, Josh却说他已经有了新的女朋友了,后来他很快与女友订婚,这一切都似乎像是要报复爱丽丝,而爱丽丝一直为此后悔痛苦,在此后后的几次恋爱也以失败告终,让她明白到真爱难寻;她痛苦着,寂寞着,自责着,寻觅着,却忘记去找寻“真我”。
反观爱丽丝的姐姐,是个医生,她热爱自己的工作,不但有钱养活自己还打算生个孩子自己养,因为她知道自己不需要男人,而且她对男人非常了解并对找到真爱不抱任何期望,结果却在怀孕后遇到真爱,好在对方最终可以接受这个不属于自己的孩子,并且愿意与她一起抚养,可以说爱丽丝的姐姐是幸运的,但是她的幸运是有基础的,就是她的自强自立。
猪朋狗友乔丹,是一个每天晚上都在酒吧喝到烂醉如泥然后连自己和哪个男人上床了都记不清,趟过无数男人河的大肥婆,你可以鄙视她,但是她自己根本不在乎,她就把男人当成玩伴而已,没有想要从男女关系中获取些什么(她其实是超级富二代),所以她是快乐无忧的。
整天在酒吧里蹭免费WIFI上交友网站找对象的Lucy则是见识过很多渣男后最终成功结婚了,她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虽然万人迷酒保对她百般勾引,但是她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很有自制力地没有登上酒保的那艘“破船”,最终在快要放弃的时候遇到了愿意娶自己的男人,她太执着于结婚找对象这件事了,但是好在她是幸运的。
而酒保最终发现自己是爱Lucy的,他终于明白自己以前泡妞的那一套是多么肤浅幼稚。
最终乔丹在爱丽丝的生日派对上瞒着爱丽丝邀请了Josh,黑人有钱前男友,酒保,让爱丽丝感到难堪,并且和乔丹吵起来,乔丹的那句话似乎让人咋一听感觉听不懂,其实意思就是骂爱丽丝太把那些男人当一回事儿了,其实他们都没把爱丽丝当一回事儿,爱丽丝的心思整天都在寻找爱情寻觅男人上,却迷失了自我,只因为她的确是没有一个人生活过,身边没有个男人或者朋友或者老姐她根本就生存不下去,实际上她是个一直被宠着的小公举第一次踏进现实生活中,无法接受身边空虚无人陪伴的寂寞日子,因为她不够坚强,不够独立,对男人抱有幻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在最后爱丽丝过了一段独立的生活,戒掉了男人,戒掉了乔丹,开始读书,开始去了解自己的内心,终于找寻到了自我。
这时也许才能明白,找寻自我是一个痛苦的历练,这个结果也许并非她原来想象般美好简单,结局也并非她所期盼的,但最终她还是达到了这一开头交代的目标,也算是非常讽刺。
我说爱丽丝她一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因为她一开始和男友在一起同居的时候却想要分开,其实就是因为她对男友不确定,不知道这是否就是她一生的伴侣,怀疑她这辈子是否也就是这样了,所以才萌生了换一种生活的想法;后来她遇到了酒保,马上又沦陷其中,因为酒保帅气逼人,床上功夫了得,又懂得说女人想听的话,但是她后来发现酒保不是那种想要长久关系,想要结婚的男人就离开了他,然后她在就会上遇到一个黑人,对方也很了解女人的贪念,一上来就表示自己很有前途,很有钱途,马上勾起了爱丽丝的注意,也不管对方已经有了孩子,只要对方没有老婆她就愿意处对象,也不管对方不爱跟自己说起以前老婆的事情,处处隐瞒沟通不畅,她都无视这些问题,最后还是失败而归;就这样,安稳的对她衷心的想要结婚的各方面都不是很出众的男友不是她想要的,相貌出众能让女人感觉浪漫甜蜜心动却不想要结婚不想受束缚的酒保不是她想要的,有钱有事业稳重成熟却不能跟她打开心扉的年长黑人男友不是她想要的,搞不清自己想要什么的爱丽丝其实真该好好挖掘一下“真我”了。
爱丽丝痛苦的原因就如乔丹指出的那样,太把男人当一回事了,她的姐姐也说过,她可以把重心放在自己的事业上面,而爱丽丝反倒讥讽姐姐除了工作一无所有,其实男人来了拍拍屁股又走了,什么都没有留下,只在她心中留下伤痛和烦恼,无法把握的东西不值得放太多心力在上面,经营好自己的事业和生活,爱情也许会不期而至。
先爱自己,再去爱别人在单身的时候就爱上自己的生活,并让自己很快乐的人,大概率谈恋爱后也会愉快。
毕竟除了我们自己,没有人有义务让你快乐。
单身并快乐,一个重要前提是有较高收入且未来可期钱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决定了你能多自由,越有钱就越有时间,有时间就可以去各种自己喜欢的活动,认识更多有想同爱好的人。
爱情是个概率问题,你遇到的人越多,基数就越大,那碰到爱情的概率也就越大。
不要上来就用各种标准来要求对方,关系是递进的:见面、约会、可睡、可长期交往,然后才是可固定长期关系。
在不同阶段,标准不一样。
要自己去体验,而不是照着知乎上什么“好男友的十个标准”“二十个原则”之类的去找对象,那样的结果很可能是单身一辈子。
当然单身并没有什么不好,如果你有钱且快乐,一点也不会孤独的话。
单身时好好投资自己:学习、进修、放纵好奇心。
能耐越大,快乐的概率就越大。
“像他明天就会出现一样期待,像他永远都不会出现一样生活”。
所有健身、学习、变瘦变美的原因都不单纯是为了遇到爱情,而是希望自己有个健康的身体、漂亮的外表,去赚更多的钱,去活成一个更自由的单身女青年。
大学最后一年,我在努力学习如何摆脱单身,身边的朋友很多从中学其实就有了懵懂的恋爱,而我一直跌跌撞撞,眼看大学快要过去了,就扔掉了宁缺毋滥的标准开始降低标准。
告别单身其实不太难,降低标准多数还是可以开启的。
问题是如何从有恋爱关系回到单身状态。
当时大四失恋,闺蜜推荐的这部片子,我看了好多遍了,每次看都学到了一点,而且有新发现。
酒精确实会催化一些平时不敢做的事情,都市里红男绿女那点事,电影里讲的很明白。
喝酒超过一定量,是会出事的。
打消了欲望后,女主有过幽暗的楼道,走在人满为患的纽约街头,让人觉得更加孤单了,反而更想告别单身了!
这部片子当然有很大的喜剧部分,但是四个女人,四个男人的感情状况确实是大城市的感情缩影之一。
有的被前任劈腿的,有的就是想玩的,有的因为痛失伴侣走不出来的,有的因为感情变淡想暂时分开的,有的想一心赶快结婚的。
从不婚主义到单身主义,花花公子到结婚狂,电影里的人物关系,恰如其分地连到一起。
电影很多画面,一人独自拎着高跟鞋走回家的街景,女生自己的温馨小房间,坐在阳光超赞的阳台上阅读,包括大学宿舍门口的大峡谷照片,街上房子岔口的一张巨大的女生壁画,那女生穿着黑白条纹,在沉思着什么,正如女主,在思考单身的意义,以及寻找真爱路上的迷惑。
结局有人结婚,男人开始疏通水管,有人真正开始享受单身,有人接受了一起赡养孩子的提议。
女性友谊也因为争执,理解,回到了更高的阶段。
大结局是圆满的,所以每次刷完都觉得好开心❤️。
是这部片子教会我,就算有爱情也不要全然不顾友情,学会如何单身才会更好的在一起。
年轻时,多谈几个,多试几个,也没什么不好。
学会享受单身,感激陪伴。
单身有时候是避免不了,就像剧里那对黑人新婚夫妻,他们的分开是因为疾病,以为找到了爱情,也有了爱情的结晶,最后却还是被迫单身了。
单身可能才是常态吧。
冲着片名去看的本以为一整个电影都是积极向上讲述女主角怎么提升自己然而 完全 是反其向行女主自己也只是在探索怎么独身to find out who she is.影片最后才算点题。
吐槽部分:看完电影我就想吐槽里面的男生啊哈?
都订婚了还来纠缠前女友是几个意思?
有感情问题自己找别的方式排解不行?
为什么有的人解决问题的方式都是找到一种新的relationship,有时候又不想负责,解决问题的方式那么多种,玩弄感情是几个意思?
还有那个黑人男友,还想念你前妻,放不下前妻,就不要来勾引女主好吗!
既然决定投入新感情,麻烦请放下旧爱,坦诚相对好吗。
自己什么都不向女主坦白,还要指责女主毫不知情下犯的错。
看到这里我就一股怒气上来。
没准备好的人就别谈恋爱。
同理,没把感情整明白的就最好别着急订婚,结婚。
花花公子喜欢上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女生也真是个被玩烂的老梗。
这种男生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也不知道是谁给的?
最喜欢的就是姐姐的男朋友!
Do what you want. You are so different, I love you. You are crazy, I love you. 姐姐这种独立女性真的值得这么好的爱。
我知道没有你我可以很独立,但没办法我就是爱你。
我爱你不是为了要万事依赖你,只是因为喜欢跟你在一起的感觉。
那种我又可以做我自己,又可以发现我自己的新一面的那种感觉。
好了最后 怎么be single?找到你自己感兴趣的事, whatever去健身,去看书,去登山,去远足,去交朋友,去做一切你活在世上想去做的事情。
想谈恋爱就去谈,喜欢一个人就去表白,人生这么短,干嘛去纠结什么女追男隔层纱?
干嘛去纠结万一他/她不喜欢我?
但是谈恋爱不是必须的,好吗?
弄清楚自己是跟着潮流走还是自己真的想要。
没有人证明必须有个对象,必须结婚你才是个完整的自己,你才有一个完整的人生。
你生来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你有很多种方式去丰富你自己。
我一直觉得,活这一生,能把自己活明白就好了,能无所畏惧的去追求自己喜欢的就好了。
我不需要去顾忌我男朋友/老公不同意我这么做怎么办,我孩子离不开我怎么办,我家宠物没人养了怎么办……想起这些我都觉得我都快要不是我自己了。
但是我也不能否定那些在爱情在婚姻里特别幸福的男人女人们,可能找到一个你爱的人,你一生想做的事情会变得少很多,你想要的只是跟Ta在一起,无论做什么。
可是啊,我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在我死之前完成我年轻时所有想做,想尝试的事情。
我不期待爱情的降临,我只期待自己给自己的爱和惊喜。
You are not alone, you are with yourself, with your heart, with your brain.Cherish your single moment. Stand on your own. (台词送给现在正单身的你们。
Liz Tuccillo!
又是这位阿姨写的剧本。
行吧,我每次失恋几乎都会重看一遍he’s just not that into u,这次我才看了新作,评分差那么多?
明明这本更现实一点哈哈哈。
达妹演的主角Alice,非常作死地和相恋多年的男友提出have a break,为什么说作死呢,因为曾几何时有位男朋友也和我提出过类似要求,那我直接就拜拜了您呐。
电影中也如此,Alice前脚和酒吧哥啪啪啪,Josh后脚就see some one new,拜托,这个世界没谁要等着你整理自己情绪的。
josh也在之后说,我当时真的很爱你。
虽说不作死就不会死,但是Alice在最后收获了单身的意义,电影主题升华~Alice的医生姐姐,做助产士接生了3000多个baby终于想要个自己的娃,不想把自己医生交给男人的她果断选择挑个优秀男人的Dna延续自己的下一代。
Oh that’s fking awesome!如果我有钱我也想这么干,多么新一代女性!
姐姐的男朋友是会带圣诞树来你家的前台小奶狗,那又怎么样呢?
为了连wifi摔电脑的Lucy线,就有点前作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 女主的味道了,dating了形形色色的男人,一直认真对待恋爱但是却一直被男人玩,花花公子酒保终究被单纯女孩吸引,但是与前作不同的是,Lucy最终找到了她的Mr.right而不是和痛改前非的海王在一起。
我喜欢这部分的原因是,茫茫人海总有对的人在等你。
是的,老阿姨还是这么相信爱情!
(痛哭流涕)最后一个女主,最最喜欢的澳美混血胖妹!
最近看了很多她的电影,也很喜欢她在片中的角色Robin,不是爱她的泡吧成瘾性和洒脱。
而是作为女主的闺蜜,她的一些观点,“dick-sand”“你只有在失恋的时候才找我”。
我认为她是个相当清醒和洒脱的人,在生活中我希望find someone like her or just to be her.最后说说男角色们黑人单亲daddy,剧中我最喜欢的男配角,给女主看圣诞树和给女儿唱The eyes of you song(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的场景真的看哭我。
但是如果在现实中,他只是个忘不掉前任还来勾搭你的sb。
前男友josh,一开始我是很同情josh说分就分,转身找新女朋友的果敢.他带行李送去女主家,两人也没发生什么,难能可贵啊,结果好家伙,还是逃不了前女友魔咒,结婚前想来一发分手炮,果然男人还是都是大猪蹄子,心疼未婚妻一秒钟。
海王酒保,很迷人,其实说他是海王是不对的,因为海洋指的是玩弄感情,但是酒保很明确的和每个妹子说明了只是fwb,booty call罢了嘛,不影响别人找真爱,然后他看着lucy勾搭一个又一个男友在酒吧你侬我侬的时候那表情, 心疼~酒保最后删除了手机里的每一个炮友,却也没能收获她的心。
今年25了,还没有稳定下来的男友。
每次看爱情小品,都觉得多多少少有自己的影子,我也曾想从一而终择一人共同偕老,但是正是每一段恋爱,让我懂得更多爱情中必须要经历的点点滴滴,一帆风顺固然可贵,可是那些在爱情中的跌跌绊绊流泪再爬起来,难道不是难能可贵的学习经验吗。
Thanks to all my exs!BTW,纽约啊纽约,这里上演了多少男男女女的爱情小品,好爱Alice公寓里的reading window,也好爱她在黄昏时坐下的台阶。
Great ensemble cast, cliche female characters. 设置了那么多twist尽力摆脱“特别老土”但这种故事还是早就开发的差不多了。Anders Holm是怎么回事这种片子老看见他。this is mostly for girls who bounce between relationships, not for me【话是这么说最后女主去实现愿望那里还是好喜欢!
2016-4-19 with Rulan @South Park theatre....after Dawawa blow me off.....
挺逗的 哈哈哈
想单身还不觉得自己是单身狗你得有钱啊!!!
还是挺喜欢这类美国爱情喜剧,毕竟看来轻松显明。
看到女主享受单身的象征性行为是独自挑战登山,我只能想到独自入山不幸坠崖的种种真实事例。。。。。
单身指南的第一条——学会与自己相处
很真实~现实没有童话。五十度灰女主确实不作,让人喜欢
Marriage = The end of spontaneous sex, travelling by yourself, and buying whatever you want without having to ask permission. Hope it lasts.
个人感觉比《其实他没那么喜欢你》好看。
No ** shall pass!
大俗套。
周末就该看着种电影,
达科塔·约翰逊纽约时装秀,自制拉链神器乃单身狗们必备,务必速淘宝之。
作为一个单身24年却已经被迫相亲3次的人来说,这部电影解开了我大大的心结。
我没有别的意思,有时候就觉得吧,老外拍这样的片子,一定是袁隆平爷爷让你们吃太饱了。
这个切入点真是太赞了,期待了这么久真的没有错。
和他没那么喜欢你很像。
流畅,自由,台词写得又漂亮,近五年最佳chick-flick了。整体是可以有三星半水准,打四星鼓励下
飞机上看的,好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