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朗道:诺拉与母亲
DAU. Nora Mother,DAU. 罗拉母亲(港),DAU 3: NORA AND MOTHER,ДАУ. НОРА МАМА
导演: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叶卡捷琳娜·厄特尔
主演:Teodor Currentzis,Lydia Shchegoleva,Radmila Shegoleva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乌克兰,英国,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20
简介:诺拉的婚姻令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边远省份来到国家首都莫斯科,和她的知名科学家丈夫一起,居住在一个条件优越的秘密机构。诺拉的母亲自她婚后第一次来看望她,这不仅是一次母亲对女儿的平常问候,也是对她生活的全面观察与无痕压迫——诺拉和丈夫之间似乎出现了问题,而家庭矛盾的背后是更深层的割裂与叹息。封闭的场景困住了角..详细 >
这应该不算是纪录片了吧 这部并没有多少dau味 仅仅是有dau的色调和镜头运动而已 很好的对白片 场景从一间房子缩小到一张桌子 我也要被压倒了
不由得唏嘘母女关系也是不好处
当《娜塔莎》和《退变》之中严酷的意识形态被《诺拉与母亲》中的“家庭”所抵挡,它所面对的则是安东尼奥尼式空间内的伯格曼的冲突。“母亲”的进入伴随着“狗”与“烛台蜡烛”作为强度的指示物。而这种关系并非凭空产生,而是DAU宇宙中的一个旧有的力,《娜塔莎》中两个女人之间被性,意识形态与他者闯入所化解的关系被一种母/女关系的主导/从属而现身,它变动着,在40分钟的“对话高潮”中,承受着日常生活的尖锐敌意。不同于伯格曼的面部剧场,想要感知《诺拉》的面孔很难,即使是诺拉的反抗也必将发生于音轨。“母亲”的声音在女儿主导的视觉画面之下不断夺取主导权,最终将画面化约一个凝视。《诺拉与母亲》一反另两部作品无区分的动物冲动,家庭辖域在十字架般的桌子旁逐渐分化,女儿的屈服与退化,成为母亲世界结构之中的一个空缺。
压抑,被争吵充斥脑袋,不敢相信只有87分钟。
一位孤独的家庭主妇邀请她的母亲在她居住的封闭式科学研究所探望她,在那里他们面对着共同生活的挣扎和丑闻。
母親影響著女兒,女兒也試圖規避著母親無形的壓迫。
DAU系列对女性题材的关注到了有点freaky的地步
Dau系列放出的第3部也是整个系列第3部,Dau本人终于有戏份了(虽说基本还是缺位……)。顺序很重要,这一部的“前提”是[退变](第2部-No.14)里车祸后生活不能自理的Dau。跟[娜塔莎]的结构有点像,独立成篇感觉单薄了些,又过分舞台剧化,只能依靠系列整体获得加分。不过这种互相折磨的不良亲子关系还是写得挺深入的。这种爱恨交缠又厌弃又依恋的状态,加上这种怀疑、愤怒、崩溃又自我说服的过程,到还真是可以往家国寓言那个方向解读(看看[春潮]吧)……
不错不错了,挺好看的,希望会有第二部哦。
噱头远大于内容。
和娜塔莎相比,这部显得温和许多,少了性暴力,可依旧因为这个系列的背景感到不适。时时刻刻在提醒我,这不是电影,不是演戏,这是真的,这是真的,这是真的。
还行
相比娜塔莎和退变而言像大拼图里的小块,有点平淡也更像舞台剧。但第一次看见了飘忽神秘的青年DAU。
比起跳出铁锅,青蛙宁愿被温水煮熟,死路一条罢了
凝视的失效,即便是摄影机推至很近的景别正面拍摄Nora,我们还是无法进入其内心。反倒是,当Nora左右踱步,背对着我们开始哭泣呐喊时,情绪的力量稍强了一些。时代背景与人物背景的失效,撇去台词,我们并不能知道人物究竟是谁,一部放在任何时间、空间都可以成立的电影。整体偏向舞台化,封闭空间式的处理也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链接。而在《秋日奏鸣曲》中,伯格曼通过对演员与摄影机的调度达到了一种令人窒息的效果。(手紧一点就是2星了。)
影片最后四十分钟左右的母女对戏真的太精彩了,很惊艳,很精彩,整部作品都很好
比前两集好太多,但就单集来说感觉格局真小
看得感觉我被骂了。。
这部纪录片拍得像标本一样冰冷。
「列夫·朗道之秋日奏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