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恋永远是个提起来就觉得酸涩的话题(很惭愧到现在也没经历过),面对初恋 爱情就是女主的一切 但因为完全依赖男主而没有自我了 换做我是男生 也会很害怕这样完全被依赖的两性关系 感觉过于黏腻 两性关系最舒服的状态就是 在一起时舒服快乐 分开时也可以沉浸于自己的事情 。
遇到第二段感情时 女主已经是个拥有想做的事的人 和初恋说再见 也是和那个在情场里初出茅庐、还很笨拙的自己说再见吧 就像那个建筑学老师说的:人是自己决定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其实不管在哪个框里 成为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不是完全自私地为自己活的意思 而是 不要成为别人的寄生虫 要保持独特的灵魂 。
影片越看下去觉得女主越有魅力 后来懂了 是她独立的灵魂在熠熠生辉。
末段,两个人走出电影院各执己见的话 正是我看这部片时想说的啊:典型的法国电影啊,又啰嗦又傲慢(这该不会是隐藏的官方吐槽吧 最为致命hh)。
男主最后想复合又劈腿的行为真的无语又咂舌…但女主最后选帽子还是选了初恋送的那顶,果然初恋是很难忘的吧。
p.s 影片中很多细节很有意思:1、时间的流逝通过黑板、日历、稿纸来体现 2、红蓝黄三种颜色和型号相近的车整齐排列,后来开进一辆黑色的车,蓝色就开走了~
情窦初开的15岁少女卡米儿与男孩苏利文相恋,疯狂坠入爱河,一起出双入对浪漫度假,幻想着种种的美好未来。
酷爱摄影的苏利文喜欢无拘无束四处周游,很快腻烦了与卡米儿的感觉,与家人一起前往另一座城市体验生活。
起初还给卡米儿来几封信,聊聊新环境的感受和见闻,后来渐渐疏离直到渺无音讯。
卡米儿忍隐的经受着所有失恋后的痛苦,自杀和绝望,直到4年后以无所谓的态度慢慢从阴影中走出,并且专心攻读建筑学,并且爱上了教课老师。
偏巧在此时又与苏利文相遇,两人在多年的离别之情中再次燃起爱情花火,背着教课老师处处偷情。
正当卡米儿以为失去的初恋又回到身边时,苏利文故伎重演,再次抛下卡米儿而去。
影片是法国女导演米娅·汉森-洛夫的三部曲之一,与前两部《请原谅》和《我孩子的父亲》一样,对人文情怀中那份细腻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看似平淡却散发着清雅,幽静的林中小屋透露着朴实无华的浪漫,轻描淡写间述尽人间的爱恨情仇,毫无矫揉造作之感。
当卡米儿在片尾,下水游向那飘走的“初恋草帽”时,把这种情感延伸的绵绵无期。
如果没有人生历练,或者情商值过低的观众们,可能在桥段细微的波动起伏中,根本看不出个所以然来,自以为喝了杯白开水的无聊赶脚。
实不知,白开水是最有益身心的饮品,比起那些五颜六色口味繁多,被大做宣传广告的饮料要有氧得多。
如此会产生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情商高的观众犹如片中的女孩卡米儿,对细腻的情感敏感至极,会被影片轻易弹动心弦。
而情商低的观众就像男孩苏利文,根本不觉得这份情感有多珍贵,会随手挥之而去,根本没有半点珍视之情。
如果你是一位女性观众,可以邀来爱人,要求与其一起观看此片,以他对影片的评价,来对他做出情商值的打分,不失为一种最佳的测试方式。
巴黎寒冷的清晨,丝毫挡不住单车少年Suillvan一颗火热的心,他要穿过数个街区去为女友Camille买上一束玫瑰,而她此时正赤身躺在床上,等待着他的到来。
在这场青春里,两人的爱如同巧克力,浓稠、芬芳而甜蜜。
在夏日,她戴上了他在街头为她挑选的草帽,与他一同前往乡下的老宅,在那里度过只有两人的季节。
青春就如同一首歌,唱响在田野间、草地上、溪流里,他们的爱是那么的热烈,那么的毫无保留。
Camille喜欢依偎在Suillvan的身边,即使两人吵架后,Camille都会像一只受伤的小猫寻求Suillvan的安慰,他是她生命里的一切。
然而,Suillvan的世界里除了Camille,还有他自己的梦想,而这个梦想却在遥远的南美。
他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放弃了学业,不惜将祖父送给他的珍贵油画卖掉,更是要远离自己心爱的人,他承诺10个月后就会返回。
Suillvan终究是义无反顾地走了,去南美寻找自己的梦想。
而Camille只能一心等待着心中的他,迫不及待地阅读着他每一封信,在地图上标记着他游行地足迹。
他仍旧是她的全部,虽然她的全部远在天边。
Camille天天都在守候与等待,他离他承诺回来的日子也越来越近。
但她却收到了他最后的一封信:“我已经在山里呆了十多天了,蜷缩在一条蓝色河流边上的小屋里,附近环绕着峡谷与瀑布,这里的一切都很宁静,周围都是森林。
每天都觉得我离巴黎的生活和所有认识的人们越来越远,我沉醉于寻找那种乌托邦式的静谧之中,而在巴黎的生活之中,却只能找到平衡。
我一有改变的机会,我就会努力找寻真正的自我和梦想,但你不会放我走的,不论我到哪里,你都会跟着,我吻着别人时都会像你。
或许我爱你,但我希望你消失在我的生活中,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只是一个虚幻的梦,以前的约定只剩下一具空壳。
”他走了,她的生命终究一无所有了。
她平静地整理了一切,服了药,上了床。
她仍旧还活着,她的父亲说一切还是要向前走。
而她在医院的床上默默地哭成了泪人。
她减掉了他喜欢的长发,在此后的四年里变得干练成熟,沉醉于她的建筑设计当中。
而在人群中她又邂逅了她的导师Lorenz,一个同样有着孤独内心的中年男子,他如同一束微光照进了她黑暗的心,他能够读懂她的寂寞与孤独,而她也终于不再那么刺痛。
她也搬进来他的家,想要建立一个稳定的家庭,日子好像重归与美好了。
但Camille还是错了,在偶然在公车上遇见了Suillvan的母亲后,当她与他再次联系后,她发觉她真的错了,她仍旧还深深爱着他。
几年的时光并未在Suillvan身上体现出任何的变化,他还是那样的让她着迷。
如同从未离去,彼此还深深眷恋对方身上的味道,再次抛开一切相拥、做爱。
她不顾一切,他却又顾虑重重,因为她毕竟和别人在一起了。
他说:“你再也不是那个纯洁的女孩儿了”她说:“我的心还是那么纯洁”他说:“但是你不忠诚,你背叛了你爱且爱你的男人”她说:“那是我的事情”她从来没有忘记过她对他的爱,在Lorenz的家中,Camille送给了他一幅画,画上是一个男人抱着孩子,她想要和Suillvan组建家庭。
Suillvan终究还是走了,他仍旧是那个不肯向生活妥协的少年,他明白,即使两人赤身相拥,却也抵不过那心中的距离,他的爱早已结束了。
如同多年前,他又留给了Camille一封信:“Camille,枕边睡着别人,却梦到了你,你盼着我们结婚生子,我怎么能不想呢?
我要离开你,因为现在复合太迟了,亦或太早了,我与你千里之遥,这已经让我无比痛苦,我离开你是因为,我不知道如何承受这难以掌控的爱情。
我们之间的感情能超越时间的界限,我要离开你,希望再次遇见你的那一天,我们都能更自由、更成熟,让这份爱更值得。
”恍若昨日再现,Camille潸然泪下。
再次来到了当年度假的老宅,不过这次是Camille与Lorenz,无意中Camille又找到了当年Suillvan送她的那顶草帽。
微风袭来,曾经的草帽飘落进了那河水之上,顺着河流就那样走了。
去年去影院看的,不知是不是剧情太纠结,看完后心脏隐隐作痛。
这两天天气晴好,小区里鸟语花香,不禁想起了这部片里Camille和小男友在南部乡村消暑的情景。
烈日炎炎,烤着两个人年轻的身体和空虚迷茫的心。
影片结尾Camille失恋,再度回到那里,在烈日下的小溪里向前游水,像是在洗掉过去,忘掉已经不可能回来的人,继续前行。
也许只有那条小溪才会永远对她不离不弃吧。
人的一生能找到那样一个地方,真好。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影子,有些是夕阳照射下的,长且浅,有些是正午的太阳,短却深,如初恋。
初恋再短,也总归是终生的记忆,她总是会冷补丁的冒出来,在上班途中听到一首当年的歌,在书中读到一个美好的故事,可这都不及,在看到《再见初恋》这种用忧伤填满的电影。
吵架后,那个疯狂跑过来将你在身后抱住的悸动,公交车上,疲惫的靠在身旁的肩膀,月光下,那个以为这就是整个世界的幸福的吻……走的那样快,倏地一下,就全部变成了回忆。
时间的魔力便是绝不停留,无论是美好还是痛苦,当一切重归平静,当时间将另一个男人推到生命之中,偶尔,好像那个他走了,好像日子重归美好了。
可当那条给我打电话的短信到来,当本该成为记忆的人出现在眼前,纯真的美好变成了复杂的依恋,偷偷约会的愉快和痛苦一剂毒药般,毒性十足却又欲罢不能。
似一个美梦,总要醒,醒后总归是无比的唏嘘,宁愿没有做到这样一个美梦,也就不会如此痛苦。
生活中,有几个人会有机会真正的重温一遍初恋,电影中,重温的初恋爱仍在,只是爱得深的仍旧深,爱的浅的仍旧浅,你发现,原来两人在一起并不是什么人生不幸,只是,一定有一个人,爱得没有另一个多。
初恋,如此,所以分手总归是多数,因为前方的精彩。
再恋,亦如此,但人生已经进行了那么久,在想改变轨道已不只是切掉记忆那么简单。
所以,我们一次次想起初恋的好,实际上,我们想起的,是自己那时候的好。
好的爱情让你通过一个人看到整个美好的世界,而坏的爱情让你因为一个人而丢失整个世界。
对于爱情,用这样标准衡量是否欠妥当?
或者说爱情是否可以用语言和文字来确切的表达清楚?
感觉爱情总是那种说不清道不明,就像风吹在脸上,雨淋在身上,无法表达那种真真切切的感受,只能是自己去经历,自己去体会。
我想这才是爱情的魅力,没有经验可谈,只能经历了才懂得。
异地恋的相思之苦,见面之后的负距离,一个吻,一个拥抱,哪怕是一个眼神,都值得深深回味,那种爱到深处无法自拔,你快乐,我亦快乐,你忧愁,我便忧愁。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但却是同一种感受,想要达到融为一体的状态,无时无刻伴你左右,紧紧相连的两颗心。
爱情让人痴迷让人醉。
1999年2月,少年苏利文骑车穿过巴黎街头黯淡冰凉的天光,到自动售货机上买了一小盒糖果,然后在路边小摊上买了一朵玫瑰。
1999年2月,少女卡米尔赤身躺在床上,房间里光线清冷,映衬得她仿若刚从油画里走出。
苏利文把鲜红玫瑰放到了卡米尔身旁。
苏利文从大学退学,去南美旅行。
卡米尔在巴黎阅读苏利文跨越了半个地球的来信。
然后,再也没有来信了。
2007年,卡米尔从建筑系毕业,和自己的导师感情稳定,第一次当上项目经理。
偶然在公车上遇到苏利文的母亲,两者中断多年的联系恢复了。
见面那天巴黎时值盛夏,每个角落都是明亮的光线,苏利文骑着旧车出现在卡米尔面前,面目身段没有丝毫改变,仍然是多年前那个穿过寒冷街头为少女买一盒糖果的少年。
年少时的刻骨铭心纤毫不差地再度出现在眼前,随之而来的是一如最初的意乱情迷。
卡米尔觉得自己这么多年一直爱着苏利文,哪怕已经和导师下定了建立家庭的决心。
她可以在项目现场自信地指挥施工人员,但在苏利文面前仍然一如当年懵懂的少女。
然后,苏利文再度从卡米尔的生活中消失,理由毫无新意:还不是对的时间。
影片的最后,卡米尔和导师去山间别墅消夏,她头戴苏利文当年的草帽走过当年的小道和理想中的小屋,下到一同畅游过的小溪里。
风把放在岸边的草帽吹走了。
卡米尔浑然不觉,在洒满碎金的河水里缓缓游动。
这就是法国影片《再见初恋》的大致情节,或者更简单一点:相爱——分别——重逢——分别。
这样的情节每天在电视电影里上演,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上演,或者狗血或者平淡。
在《再见初恋》一片中,简单的情节再度被弱化,镜头不带情绪地跟随卡米尔的生活,让时间的流逝展示少女与初恋的告别。
这种设置没有把感情的任何一方放在高处,没有把谁设定为弱者,只是告诉观众们,曾经有这样一段感情,美好过、挣扎过,最后它结束了。
影片没有尝试给正在恋爱中的男女端出一碗教你如何保鲜感情的心灵鸡汤,也不会安慰失恋或者启发观众终结单身。
它像所有无聊但美好的法国影片一样,告诉你,生活本身值得被记住,悲伤和喜悦、相依和孤独都是人生况味,不分高下。
无法用精彩来形容《再见初恋》,因为它实在是太平淡。
但漂亮一词却不会失之偏颇,看多了好莱坞大片的双眼,每每看到这式清新的法国小品,总会惊叹法国人对自己周围环境的喜爱。
片中的四季街头、乡间随意地出现在镜头里,但每一个角落每一束光线又都充满了美感,这不是造梦的电影布景,却是真实的生活写照。
于是它的美,便又毫无距离感地贴近了观众,即使身处万里之外。
我最感慨的影片场景莫过于多年后卡米尔和苏利文再度相遇,苏利文的容颜身段竟没有丝毫改变,连气质也是当年的惨绿少年。
卡米尔已经出落得成熟大方,而苏利文却还是那个单车少年。
对于一个女人,这大概是杀伤力最强大的旧情,当年的挚爱还是一如最初,哪怕内心已经被生活磨砺得多么坚硬,这幅皮肉出现在眼前的时候都不免被击中胸膛。
因此片中卡米尔说自己其实这么多年一直爱着苏利文这个情节并不是那么有说服力。
卡米尔在苏利文身上看到的,不过是停滞的美好时光。
但在苏利文本身,他只是一个拒绝长大和妥协的人,实际上已经被一直往前的时间抛在了身后。
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苏利文决定再次离开卡米尔的时候,他在电视里看到了一则新闻,一匹出逃的马奔跑在巴黎湿滑的街头,跌跌撞撞、惶恐不安、格格不入。
这又何尝不是苏利文的状态呢?
他也终于明白,和卡米尔相比,他真的被时间忘在后面了。
因此哪怕两人赤裸相拥,但也隔开了无法跨越的距离。
相比卡米尔,苏利文早和这段感情告别了。
而卡米尔最终接受旧爱不在的事实后,她告别的不仅是初恋,也是女人生命中所有的不成熟,至此,少女终于长成了女人。
这就是现实的残酷:有永远的男孩,但没有永远的少女,哪怕后者要美好得多。
法文配上快节奏的拍摄让我感觉电影仿佛使用x2的模式播放,其实可以说这部电影无剧情可言,俗套的分开重逢,重逢分开。
电影背景十分美丽,一开始变将男女主角那纯真的,美好的爱情营造出来。
只可惜从古至今,自由永远是爱情的绊脚石,男主角并非不爱女主角了,知识不够爱罢了,他更爱的是自己,亦或是自由,所以他可以义无反顾的离开,去找寻他所谓的梦想与自由。
女主角则太爱男主角了,爱到得到时害怕失去,失去后却又始终无法忘怀。
从而导致,她即使是快乐时,都带着忧伤。
其实,当四年后他们再度重逢时,我更愿意让女主角就那么微笑的说:“我过得很好,即使没有你。
”,可是她没有,她在次那么卑微的将自己的真心赤裸裸的拽了出来。
让我所为她幻想出来的快意感消失的无影无踪,可是,就是这样的她,才更加符合大多数女生的做法,不是么?
反复犹犹豫不决。
可是,真可惜,男主角再度逃开了,他为他的行为找到一个很好的接口,不成熟,可是我却觉得,他是害怕承受女主角那沉甸甸的爱,他觉得那让他踹不过起来。
即使他还是爱她的。
可正如我前面所说,他更爱自己,更爱自由。
而建筑师洛朗,我一直都相信,总会有一个人,带你走出上一个人的阴霾。
即使他不能完全得到女主角的爱,可是,我一直都想把电影的最后一幕作为这样一个比喻,男主角(女主角的初恋)就像那顶被风吹走掉落在河水中的帽子,女主角跳下河去追,可惜飘太快,始终够不到,而洛朗则像那条河,无时无刻包围着女主角,帽子终会飘走,而河流则始终围绕于身边。
当你累了,停下来小憩,你会发觉幸福围绕在身边,而帽子,飘走了,就不要不苦苦追寻了吧。
我与小情人,在杨柳园畔幽会。
她轻轻踏过,小脚白皙。
她说,爱要耐过时间,如叶子随树生长。
我年少轻狂,不听她言。
河畔绿地,我与小情人相拥。
她双手环抱我双肩。
她说,生命要耐过时间,如草随水而生。
我年少轻狂,现在泪流满面。
叶芝1889 Down by the salley gardens my love and I did meet; She passed the salley gardens with little snow-white feet. She bid me take love easy, as the leaves grow on the tree; But I being young and foolish, with her would not agree. In a field by the river my love and I did stand, And on my leaning shoulder she laid her snow-white hand. She bid me take life easy, as the grass grows on the weirs; But I was young and foolish, and now I'm full of tears.Yeats 1889斯遇佳人,仙苑重深 玉人雪趾,往渡穿林 瞩我适爱,如叶逢春 我愚且顽,负此明言 斯水之畔,与彼曾伫 比肩之处,玉手曾拂 嘱我适世,如荇随堰 惜我愚顽,唯余泣叹!
耶茨 1889曾经有人在书内页上誊写过《当你老了》
前半段是田园牧歌为背景细腻哀伤又不矫情的小清新,中段令人耳目一新的以女主设计风格仿照跟男主共度良宵的郊外别墅暗示女主的初恋心结。
Lola Créton的表演出彩,用自然多变的眼神细腻传神的表达了内心的敏感纠结,好似 Léa Seydoux,期待更多伯乐挖掘她的潜力。
老师对女主设计作业的评判:宿舍不只是让人闲逛或心灵觉醒的地方,我喜欢你以空间为出发点的方式,你想强调水平空间?
很好,但也别忘了功能性。
有遮篷台、种树、大池塘有,有何不可?
建筑在水中的倒影很漂亮,到图书馆的步行桥也是。
但学生宿舍呢?
房间数量显然不够,而且太小,活像壁橱。
高雅,有大窗户,但还是壁橱。
(镜头给到了设计模型一个特写,房间小的只适合滚床单)冬天谁想绕湖两公里去吃饭?
我尤其不赞同你对水的重视却牺牲了后方的公共居住区域。
你的设计较适合隐居而不是集合式住宅。
你想像出来的是一座修道院。
课堂交流的一边倒大大刺痛了女主(追求功能与实用性占绝对主导地位):“房屋必须取悦所有人”“不像艺术品,不用取悦任何人”“艺术是艺术家的私密情事”“房屋却不一样”“艺术用不着因被需要而诞生”“相反地,房屋必须满足需求”“人们希望保有安适感”“他们厌恶任何不稳定的因素”“任何烦扰他们的东西”“因此他们爱自己的房子”“并讨厌艺术”女主:这电影真难看男主:你不喜欢?
不可能,你喜欢哪里?
女主:角色、对话、故事等一切男主:我真不懂这部片好法国,角色好烦人,喋喋不休又自大,好糟糕!
女主:这片又美又深沉,你不够敏感,我甚至不想跟你讨论男主:敏感仍是专属于你的东西,而我们仍永远意见相左女主:只有这一点我们意见相同,我们的喜好不一样,但对基本事物意见一致男主:我不认为女主:但我不会因此不爱你,我会永远爱你却不懂为什么把爱的撕心裂肺的初恋内化为更深沉细水长流的积极向前独立的人生观和对艺术与世界的美的热爱,深情但不滥情,典型的法国价值观,这就是为什么法国是文华强国的原因
这种片子看多了还真看不下去
大概沉默,大概歡喜,大概失去。或許感情,或許自由,早該有所選擇。我們太過於依賴才冥冥中想要解脫。所以,自己該歡喜是自己內心的需要,或許是真的不存在的情人。
女的这么靓,这么做真的值得么?
预告片精彩得多。。。太一般。。。
人体/建筑体,演变、改造。用有限宝贵时光换无限神往,曾为你神往,亦要落堂。
为什么电影的空间环境是如此重要?把人物当做是携带情感的运动体,运动体的生长、变形、衰败与空间环境紧紧粘连,在空间环境中感召人物的存在,人物的情感又再次投回空间,一旦领悟,拍电影只需简洁的结构即可调整表现从有限到无限。柯西胥这么拍,阿萨亚斯这么拍,奥诺雷这么拍,米夏埃尔艾斯这么拍,汉森洛夫也这么拍,大部分法国导演都懂得这样拍,他们拍的是有机电影,电影的神迹可以如此轻而易举地从中流淌出来。
一个少女关于爱情的自我成长教育。
典型的法国片,总是有不同于好莱坞的味道,淡淡的哀愁。我相信王家卫年轻时一定是看法国片看多了。。。
好久没有看到这么诗意和带劲的电影了。顶一下。
初恋固然美好 可是生活总归还是要继续 路总是要往前走的 忘掉过去 珍惜未来 活在当下
两个人真的不能就那么一直腻在一起,总得留点空间,各自独立,这样的爱才健康才能长久
傻逼的初恋、傻逼的初恋人儿
很喜欢导演叙述时间的方式,不是一行字幕就可以省事的,而是在于每一个细节。最后的歌实在是太棒了!
美好而细腻的成长青春片,虽然没有Jeune et Jolie, An Education 那么大的噱头,却也贴心而充满着回忆,如 La Loire 那河水中漂去的帽子…
盡在不言中
想不要脸地问一句,为什么不给我们看做爱的镜头,多美。
终究是可以康复的。只是时间
不知道为什么评分那么低= =看得我心头一堵 然后随着la loire全都流走了 年轻时候的爱情总是无疾而终 美得发慌 女主宛如一尊神
全片都在讲述一种感觉,其实更适合写成散文诗啦,拍成电影总有点冗长散漫。最后的结尾镜很美,可是我觉得我的心态已经完全回不到那个时候了。
想想从黑暗中醒来的那一刻,就仿佛万物始于混沌,然后重新从内在开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