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好兆头第一季

Good Omens Season 1,好预兆,扯淡凶兆,吉兆

主演:大卫·田纳特,麦克·辛,乔恩·哈姆,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米兰达·理查森,马克·加蒂斯,德里克·雅各比,里斯·谢尔史密斯,山姆·泰

类型:电视地区:英国,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好兆头第一季》剧照

好兆头第一季 剧照 NO.1好兆头第一季 剧照 NO.2好兆头第一季 剧照 NO.3好兆头第一季 剧照 NO.4好兆头第一季 剧照 NO.5好兆头第一季 剧照 NO.6好兆头第一季 剧照 NO.13好兆头第一季 剧照 NO.14好兆头第一季 剧照 NO.15好兆头第一季 剧照 NO.16好兆头第一季 剧照 NO.17好兆头第一季 剧照 NO.18好兆头第一季 剧照 NO.19好兆头第一季 剧照 NO.20

《好兆头第一季》剧情介绍

好兆头第一季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亚茨拉斐尔(麦克·辛 Michael Sheen 饰)是守卫城门的天使,而克劳利(大卫·田纳特 David Tennant 饰)则是堕落的恶魔。两人几千年来都一直隐姓埋名生活在人间,并且通过不断的尝试,在天堂和地狱之间建立了井水不犯河水的互惠互利的关系。 克劳利奉撒旦之命,将婴儿敌基督送到修道院,同美国外交官的新生儿做交换,当敌基督长到11岁时,就是世界末日来临之时。为了防止世界被毁灭,亚茨拉斐尔和克劳利决定通过影响这个孩子的善恶观念来避免世界的终结。在努力了11年之后,两人震惊的发现,他们竟然弄错了对象,而真正的敌基督此时生活在一个名为塔德菲尔德偏僻小镇中。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梦魇行者母狮傻钱拜错神侠捕之疑云密布血战微山岛舞伎家的料理人人到四十来福,来福女武神驱动亿人局之迪拜贱客殡葬师扬名立万斗罗大陆我要成为双马尾古剑奇谭之悲歌咒橱窗:女王的家零距离藏匿处笑盗江湖危险性游戏灵媒侦探城塚翡翠从前有个巨星河兽绝不放过追寻罗纳尔多早安秀乐园之夜为你绽放超级马丽

《好兆头第一季》长篇影评

 1 ) 宇宙最神棍的好基友,出自这部奇幻喜剧

近月表现最好的几部新剧(《切尔诺贝利》《坡道上的家》《有色眼镜》《大小谎言》第二季)均是现实主义风格、基调严肃压抑的作品,这样的播出格局难免会招致剧迷们的审美疲惫,同时也容易滋生观影过程中的消极情绪。

今天要推荐的新剧,则是一部能够有效驱散观众消极情绪的欢乐作品,它便是根据尼尔·盖曼(Neil Gaiman)同名原著改编的《好兆头》(Good Omens),相信很多剧迷都已经看了。

剧集《好兆头》是由亚马逊和BBC合作的六集短剧,已于5月31日上线,是亚马逊的流媒体平台重点打造的,用以与网飞等流媒体竞争的电视作品。

与网飞同期上线的严肃剧《有色眼镜》截然相反,《好兆头》是一部英式幽默风格的奇幻题材剧集。

该剧目前已斩获了IMDb8.5分、豆瓣8.8分的成绩,表现可谓相当的不错。

《好兆头》预告片谈到《好兆头》,我们始终都无法绕开它的编剧兼原著作者之壹:尼尔·盖曼。

1960年出生在英国的尼尔·盖曼是当今英语文坛的通俗小说主将,他的写作方向主要集中在奇幻、恐怖题材的小说,代表作有《美国众神》《好兆头》《睡魔》等,出版的每一部作品都拥有着令人惊讶的受众度,还曾四度勇夺雨果奖,甚至得到美国通俗小说大师的史蒂芬·金的大加赞赏。

尼尔·盖曼当然,《好兆头》的另一位作者也不得不提,比尼尔·盖曼大12岁的特里·普拉切特,有着“幻想小说家超级巨星“之称;其代表作包括《魔法的颜色》《异光》《死神学徒》等。

两人相识多年,一直非常投缘,如今联手创作《好兆头》无疑是为这段现实中的“忘年交”记下了重要一笔。

尼尔·盖曼与特里·普拉切特重新说回尼尔·盖曼,2005年到2009年是他在好莱坞最为辉煌的一段时光,以其作品改编的儿童奇幻电影《星尘》和《鬼妈妈》的大获成功,将盖曼的事业推至了一个巅峰。

2017年,随着美剧《美国众神》的热播,尼尔·盖曼再度回归观众视野,并参与了多部电视剧的制片和编剧工作。

2007《星尘》

2009《鬼妈妈》

2017《美国众神》第一季新剧《好兆头》以圣经中的众多经典神话故事为背景,讲述天使阿兹拉斐尔和恶魔克罗里合作阻止世界末日发生的故事。

失乐园,这一《圣经旧约·创世纪》中记载的经典篇章,即便没有通读过《圣经旧约》的观众应当都不会感到陌生。

它是这样记述的: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以自己的形象为模板,创造了第一个人类男性“亚当”,随后又以亚当的一根肋骨创造了第一个人类女性“夏娃”。

亚当和夏娃原本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人间的乐土“伊甸园”,却因受到蛇的诱惑偷食禁果,最终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园。

这条诱惑人类祖先的蛇便是恶魔克罗里,他和看管伊甸园的天使阿兹拉斐尔因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一事而相识,从此开始了长达6000多年的友好建交。

阿兹拉斐尔是一个循规蹈矩、恪守指责的温驯天使,他崇尚和平,拒绝任何形式杀生,热爱人类社会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尽管立场不同,他对克罗里却始终毫无保守、顾忌之心。

与阿兹拉斐尔在性格上恰好相反,克罗里平日放荡不羁,无恶不作,毫无道德感和怜悯心。

但他视阿兹拉斐尔为己出,屡屡抛开身份立场去帮助阿兹拉斐尔,甚至不惜付出生命。

根据预言,撒旦之子将会在不远的未来,领导天启四骑士来毁灭人间,即世界末日。

在世界末日来临11年前的某个夜晚,英国一家修道院里安排接生了两个婴儿,一个是来自于美国外交官的家庭,另一个来自当地的普通家庭。

恶魔们计划将撒旦之子与美国外交官之子调包,这是世界末日计划的一部分。

修道院里住着的是一群邪恶的修女们。

她们与恶魔伙同,克罗里负责将撒旦之子带到修道院,而修女们则负责调换孩子。

但计划误打误撞间偏离了轨道,撒旦之子并未与美国外交官的孩子调包,而是被调换到了另一个普通家庭,父母给他取名为亚当。

调包完成后,修道院最终被恶魔们毁掉,仅有参与掉包过程的一位修女生还。

之后,克罗里主动找到阿兹拉斐尔,把调包事件告诉了阿兹拉斐尔。

他们打算联手阻止世界末日的发生,只要让撒旦之子保持善良之心,撒旦之子就不会唤醒天启四骑士。

于是阿兹拉斐尔假扮园丁、克罗里男扮女装成保姆,一起到外交官家里工作,借机对外交官之子沃洛克多加教育,引导他走向正道。

在沃洛克11岁生日当天,地狱犬将被释放到人间,地狱犬能根据气息寻找撒旦之子,很大程度助长了撒旦之子的黑暗势力。

但在这天,全力守护沃洛克的阿兹拉斐尔和克罗里却没有等到那只凶恶可怖的地狱犬,他们顿时才醒悟过来:当年的调包计划发生了意外,撒旦之子另有其人。

而他们必须在接下来的仅剩的几天内找到撒旦之子,否则世界将会毁灭……

美剧《好兆头》是一部带有无厘头风格的作品,和上个世纪成就斐然的“巨蟒小组”制作的风靡全世界的英式喜剧电影(《巨蟒与圣杯》《万世魔星》《人生七部曲》)一样天马行空,充满各种令人捧腹大笑的设计与冷幽默。

或许本剧的确称不上神剧,但它毋庸置疑是一部配得上“神棍”二字的独特作品。

天使、恶魔、女巫、外星人……剧集里囊括的奇幻元素之多,已经超越了类型剧的常规框架,有趣、惊喜程度也远远超乎本文有限的文字所能描述的。

而《好兆头》原著受众有不在少数是耽美爱好者,这部小说为当代西方耽美同人文化提供了诸多有趣的人物形象和灵感,傲娇天使和霸道恶魔的黑白cp,满足了一众耽美爱好者们的幻想,使得《好兆头》在西方耽美同人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尽管本剧是由美国亚马逊投资,但它近乎全权交由英国BBC单方面制作,不论是取景、选角还是剧本都更加英伦风,是一部文化体认上完全符合原著背景的英剧。

而向来有腐国之称的英国从不缺少展现“腐文化”的文艺作品,风靡世界的《神探夏洛克》便是英国荧幕上“腐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电视剧集。

因此《好兆头》的电视制作同样被赋予了“基腐”色彩,剧中两位男性主人公之间充满“朋友之上,恋人未满”的暧昧气氛,他们时而相互关怀扶持,时而像情侣一般打情骂俏,就连尼尔·盖曼和本剧的主演们也戏称《好兆头》是其实一个爱情故事。

不管是喜剧、幻想元素,还是剧集传播的腐文化,《好兆头》都是一部能够给予观众诸多欢乐的有趣作品。

也许从实用主义层面出发,《好兆头》的确没有多少发人深省的社会性反思。

但在这个炎热的夏天里,观看这样一部质量上乘、剧情轻松愉快的电视剧,无疑是一件令人感到惬意的事。

作者| 卡洛斯的三棵树;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2 ) 剧评 | 从英剧《好兆头》看西方信仰观念的改变

本文不仅仅是一篇剧评,也是对于我最近自己关注的一些问题的思考和整理。

文章除了会推荐一部有意思的美剧之外,也会写到一些关于这部美剧外围的东东。

关于美剧《Good Omens》《好兆头》的简介

“朋克风”堕落的四天使(饥荒、战争、污染、死亡)《Good Omens》将故事设置在了西方基督教的背景之中,在伊甸园中曾经试探亚当和夏娃吃智慧果的蛇(剧中名为克劳里 Crowley)和后来保护伊甸园的天使(剧中名为艾兹拉斐尔) Aziraphale在人类在地球上6000年生活的过程中,成为朋友的故事。

(可能还会有一些“爱情”或是“基情”的成分,完全取决于观众如何理解它。

)第一季的《Good Omens》主要围绕着末日审判的降临,克劳利将“撒旦之子”带到世界上,等“撒旦之子”成长到11岁时,就会带着其他四个堕落的天使(饥荒、战争、污染、死亡)和上帝的天使开战,然后世界的结局就会到来。

(详看《圣经》启示录)可是阴差阳错,这个“撒旦之子”不小心在送到人间,接生的过程中,与另一个孩子混淆了。

克劳利为了找到这个孩子,于是和艾兹拉斐尔“联手”,其中他们各自欺瞒自己的阵营,这里且称为“恶魔帮”和“天使帮”。

两个最后离开了自己“恶”、“善”的阵营,成为了独立于两帮的另一帮,喜欢人类世界,并支持人类继续存活的另一帮。

故事文本真的非常的有趣,除了里面一些快餐式的“好莱坞”特效,片头和人物的设计都非常的精致,非常的有艺术性。

克劳利的“朋克风”,艾兹拉斐尔的“文艺风”。

他们穿梭6000年历史的相遇,在诺亚建立方舟之时,在莎士比亚环球剧场,在英法战争中的监狱中相遇。

艾兹拉斐尔开了一间图书馆,还特别喜欢品尝美食。

克劳利跟艾兹拉斐尔说,你欣赏的那些音乐家,有几个在天堂,至少克劳利所知道的,莫扎特、李斯特…这些人都在地狱里面。

作为一个普通的观众,尤其是喜欢西方文艺的,真的没有办法不喜欢这两个角色。

但是我想从外围说一下这个片子的危险性,也许是我个人思考太多,并不相关的危险性,也因人而异。

 

超有设计感的片头《Good Omens》背后反映的西方信仰观念的消亡

恶魔克劳里和艾兹拉斐尔共享美食西方信仰观念的转变虽然也不是《Good Omens》一下就改变的,但是从《Good Omens》的内容上来看,这部作品确实一下把西方的信仰观念在幻想小说方面“连根拔起”。

《Good Omens》用最朴素的写作方式,对你说,“哦,上帝、天堂,地狱、天使、恶魔、善、恶,真的存在吗?

天使、恶魔不可以爱人性(人类的文明)吗?

天使和恶魔之间不可以有友谊,甚至是爱吗?

那个“撒旦之子”凭着自己的力量可以战胜他爸爸撒旦…”BTW,在这里想提一下《Good Omens》的作者Neil Gaiman,尼尔·盖曼。

他真的是一个非常有天赋的作家。

他被《文学传记辞典》将他列为十大后现代作家之一。

所谓后现代(Post-Modernism),后现代的推理论证这里先忽略不计,总是是一个声音吵杂,无谓对错的主义,而我们就生存在这样一个事态中。

西方信仰观念的消亡,在BBC拍的《基督教的历史》这部纪录片中可以找到,牛津大学教授迪尔梅德.麦克库洛赫研究基督教教会历史的,就曾有过这样的担心,基督教在后现代主义的这股洪流中,只会变成一种跟任何其他声音无异的声音。

中国在面对西方信仰观念消亡的状态最近在线上学习《艺术美学》的课程,由于疫情的原因,有机会听到一些清华、北大、中国美术学院一些中国高等学府的教授讲美术、雕塑、书法、建筑、设计、戏剧等艺术形式。

有一点很有意思,就是这些教授不约而同的提到了一点,就是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弘扬和复兴”、“要热爱本民族的文化”、“发觉自己民族的价值”等等。

一方面可能是文化和经济的原因,另一方面可能就是很多学者确实已经认识到西方文化真的已经走到“尽头”了,如果我们再跟着玩下去,可能会有点玩火自焚的感觉。

因为全球化的原因,我们已经不能避免一些东西对我们的影响,如Feminism、Homosexuality、Charismatic movement…等等。

这一次次的运动,表面上让我们看起来更“文明”,更“包容”,实际把我们引向毁灭。

(Destruction)。

如果我们近100年一直是在向西方学习,前方指路的明灯已经快要熄灭。

中国的文化虽然有很多的精华,但是中国文化内在也有一定的保守性,加上语言的限制,根本无以建立像西方那样建立那样庞大的体系和话语权。

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呢?

是马克思主义大众文化吗?

还是我们的无奈之选...

俄罗斯哲学家的前车之鉴很有意思,上面提到的中国文化面对这种后现代洪流的状况,其实在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现代主义对俄罗斯有很大冲击的时候,一个叫尼古拉·别尔嘉耶夫的哲学家就意识到这样的问题。

尼古拉·别尔嘉耶夫接触过民粹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他阅读过一本俄罗斯文学著作《卡拉马佐夫兄弟》之后,皈依了基督教,并且找到了解决人的这种虚无主义,以及作为人痛苦的原因——那就是我们灵魂中想要被奴役的本质。

我们想要的“自由”是一种幻象,而最终我们都会被这些对象所奴役。

他们是自然、社会、文明、自我、国家政权、战争、民族主义、贵族阶级、甚至乌托邦、Socialism都可以奴役我们。

(强烈安利《人的奴役与自由》)我个人最喜欢他对人是如何被爱和美感奴役的分析和理解,尤其是对于文艺男女青年极度实用。

我个人没有办法用几句说明尼古拉·别尔嘉耶夫像大海般的思想。

这里引用一些他对被美感所奴役的人的状态。

1.他们并不怀持真正的美感,他们比劳动者更加远离生活的根基。

2.审美型的人既是被动型的人,他欣赏且贯注被动性,他是消费者,不是创造者…美感诱惑使人做旁观者,不使人做参与者。

3.审美者并没有体验到由美所发出的美感,他常常漠视最真实的美,只是让虚幻的美的意象和美感幻象弄的头晕眼花罢了。

4.美感的诱惑与奴役不可避免的导向对真理的漠视,这是它给人的最恐怖的后果。

染指这种灵魂结构的人,不再找寻真理。

5.美感诱惑使人沦为宇宙的奴隶,脱出罗格斯(逻辑:logos)。

…上面的引用还只是尼古拉·别尔嘉耶对美感奴役的非常一小部分的论述。

在对美感奴役的论述中,尼古拉·别尔嘉耶还论述了为什么19世纪俄国文学是超脱之前西方古典主义以及浪漫主义的伟大性,以及《圣经》相对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是真正的现实主义的特点。

尼古拉·别尔嘉耶的思想,解决了一个我一直以来的一个困惑是,上帝到底利用艺术来使人归向祂自己,还是远离祂。

尼古拉·别尔嘉耶的思想也给我们提供了除了单纯学习西方,或找寻自己民族文化特点的第三种答案来解决现世的问题。

约翰福音14:6

 3 ) 一口气刷完六集,太太太好看了!真不愧为好上头!

昨天阿飘飘通宵刷了一部英剧,看完之后脸上久久悬挂着“老夫甚是欣慰”的笑容。

这部英剧被大家亲切的称为《好上头》,不仅仅是因为诙谐幽默的剧情让人看了欲罢不能。

剧中敦厚可爱的天使和痞里痞气的恶魔相爱相助,反正这碗狗粮我甜齁了,你们酌情!

没错,今天要讲的就是BBC和亚马逊联合制作的《好兆头》

在了解剧情之前,我们先要知道一下什么是审判日,简单来说就是天使和恶魔干群架之前的由头,天启四骑士(战争,饥荒,疫病,死亡)嚯嚯人间,天使战胜恶魔,人类洗牌重来,就这样简单。

故事开始,躺在铁王座上篮子里的红袍婴儿我们可以称他为:反基督,恶魔之子,罪恶的起源,巨兽的主人,末日召唤者,梦魇的开始,深渊的天使,王国毁灭者。

这一天晚上,他将由恶魔克劳利带去人间,调包为政客的儿子,在恶魔细心的蛊惑下,成长到11岁,开启审判日。

克劳利是HIN不想做这件事的,毕竟他是一个不纯粹的恶魔,别的恶魔在忙着引诱人类犯罪收获肮脏的灵魂,他却搞瘫伦敦网络,让1500万人怨声载道;别的恶魔还不清楚电脑是什么,他已经黑进政府系统,将M25国道改成了恶魔标记,长年堵车,收集司机的怨念。。。

克劳利唯一做的最符合恶魔标准的事情,大概就是在伊甸园给夏娃递上苹果,也正因为这件事,他认识了看守伊甸园东门的天使拉斐尔,拉斐尔看着亚当带着怀孕的夏娃离开伊甸园,还亲切的给他递上随身佩戴的火焰剑,所以到底在伊甸园发生的事情是好是坏?

还是上帝刻意的安排?

反正克劳利和拉斐尔算是“结下梁子”了,他们一起观看诺亚做方舟;一起见证了耶稣受难日;和莎士比亚讨论过剧情;在亚瑟王的圆桌上有一席之地;也和希特勒的间谍们周旋过,六千年了,他们的友谊在偷偷摸摸中茁壮成长。

所以当恶魔之子降临的时候,克劳利第一时间告诉了拉斐尔,两人开始叹息地球上的文明将毁于一旦;也惋惜人类的历史走到了尽头;更懊恼还没有尝尽人间美食,于是两人不约而同的想要避免这场浩劫,各自到总部去旁敲侧击。

恶魔总部本来就没有章法,更何况战书就是他们发出的,地狱里的恶魔原本就是堕天使,都摩拳擦掌着想要证明自己比天上的天使强;而天堂也好不到哪里去,大天使加百利也期待着大战爆发,他们与生俱来的优越感,给他们笼罩了一层莫名其妙的自信,呵,人类,管他们P事,战争的胜利才是他们的渴望。

既然无法说动上头的人,那么拉斐尔和克劳利只能力所能及的做一点微小的事情,从源头上破坏审判日,不要让这11岁的孩子发起战争不就好了,于是他们一个化身保姆,晚上在床头讲恐怖故事;一个变成园丁,白天在花园用爱来感化孩子,让孩子的发展完全在他们的掌控之中,不偏不倚的成为一个中和的人,完美。

恶魔之子成功转型的标志,就是在11岁生日当天和地狱三头犬相认,政客的孩子有没有变成恶魔我不太清楚,但是切切实实变成了一个纨绔子弟,11岁生日当天风平浪静,别说狗了,就连一根狗毛都没看到。

两个人偷偷的在车里窃喜,11年的时间没有白费,但是地狱却传来捷报,三头巨犬欢快的和主人相遇了,等着起个霸气的名字变身呢,WTF?

两人突然意识到,我擦嘞,找!

错!

人!

啦!

时间倒回11年前,本来孩子都给安排上了,没想到有对普通夫妇同时同地生孩子,恶魔之子从政客儿子变成了农民儿子,如今这个名叫亚当杨的孩子正欢快的和小伙伴在树林里庆生呢,他的生日愿望是,我想要条狗!

远处獠牙横生,双眼血红的地狱犬,正等着小主人赐予他一个巨兽的名字,例如:开膛手,哥斯拉什么的,只要名字起的对,他就可以随意变化体型,没想到亚当开口就说,不如就叫狗子吧,名字傻好养活!

狗子,噗,于是地狱犬就变身为一条小型萌犬了!

认狗仪式完成,四骑士接到信物,末日指日可待,大战一促即发,克劳利和拉斐尔一边瞒着上级偷偷密会,一边根据蛛丝马迹寻找恶魔之子。

其实除了他们俩,还有一个女巫的后裔也在找他,而且她的方法更为魔幻。

话说三百多年前,有个女巫留下一本预言书,她的预言精准到犹如亲眼所见,大家来感受一下,400多年后,世界上会诞生一种不能吃的苹果,请投资给乔布斯。

她的后裔也靠着精准预言获益良多,例如大量购买苹果公司股份等,破译她的预言就是后裔们的日常,这次阻止灾难的重任就落在曾曾曾曾曾孙女安娜手里。

安娜果然是第一个近距离接近亚当杨的,但是她还不知道眼前这个天真无邪的小朋友就是恶魔之子,她和亚当阐述了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外星人,亚特兰蒂斯,神奇的西藏人,以及可怕的核辐射。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亚当的眼界一下子被开阔了,他的能力完全爆发,于是核能不见了,亚特兰蒂斯重现陆地,日本海域出现了怪兽,外星人降临地球,他眼中肮脏不堪的世界必须要净化,预言永远是正确的,躲不开的审判日终将来临!

善良敦厚,又有点小心思的美食家天使拉斐尔;痞气十足,刀子嘴豆腐心的恶魔克劳利;靠着预言勇往直前又有些迷茫的安娜,以及一群围绕女巫的灵媒和猎人,谁才能真正终结审判日?

四骑士成功聚首,世界将变成什么模样?

人类难道终将在六千年结束?

这一切的一切是否都在上帝的计算之内?

太特么有趣了,一切看似不可能,一切又似乎合情合理,整个故事看上去很戏虐,庸庸碌碌的上级只为一己私欲,抛弃了他们眼中渺小的人类,只有平平无奇的克劳利和普普通通的拉斐尔,看到了人类的伟大,看到了六千年来的变化,也许就是这分戏虐,才见证了人类不该灭亡。

故事还没完结,十分推荐大家看一下这部六集英剧,看他们俩如何逆转乾坤,看他们如何在困境中携手前进,拉斐尔循规蹈矩的层层上报,希望能和万能之神上帝当面沟通,但是迂腐的各大领导一直强行搪塞,不得不让他卷起袖管自己来;克劳利油嘴滑舌爱钻孔子,当他发现地狱里毫无章法,一盘散沙,沟通无能,也不得不用他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幸好拉斐尔遇到了克劳利,克劳利有了拉斐尔。

不要小看小人物,也不要轻视自己,更不要放弃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的美好你也许还没体验到呢,要知道还有人神魔甘愿抛弃自己的信仰也要拯救这个世界呢!

好了,我是阿飘飘,我们要下次见咯!

 4 ) 这个剧情有点甜

虽然末日之战有点随意且幼稚,可是冲着剧情结局甜度满分!!

天使与魔鬼做出明智的选择,看着他们接受各自的审判实属委屈难过,但crowley在圣水里洗澡戏水时让我瞬间姨母笑……两人互换身体,clever trick.四个小朋友也很可爱,当地球或人间出现问题时,fix it ,not destroy it.不过真正让我大吃一惊的还是pepper,小姑娘反对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父权主义……太酷了!

pepper 消灭 War邮递员还活着。

老猎巫人和灵婆 。

灵婆温婉贤淑岁月静好的出现惊到我了哈哈

二等兵猎巫人和女巫,摆脱先祖后裔的身份争执

无论分属天堂还是地狱,天使或者魔鬼,这些都不重要 。

他们心存善念,他们是彼此最好的朋友 。

小小的miracle,太甜了🤧

 5 ) 预言过准

回看好兆头 发现里面设定天启四骑士中 瘟疫plague 退休了换了污染pollution 上任感觉主创们当时觉得plague 已经不是世界问题了吧播出当年新冠就出来教大家做人了(⑉꒦ິ^꒦ິ⑉)拍剧要谨慎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6 ) 其实是亚当的成长童话

好兆头出2了,我决定把1再看一遍,全都忘光了...天使和恶魔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是一股恋爱的酸臭味。

地球上的第一场雨,天使用翅膀给恶魔打伞?

恶魔还躲得心安理得?

大哥,你自己也有翅膀,不比天使的小...都怪wb上的同担,我现在看到这两个人就想代kinki...当然,大提提是光一。

明明完全不一样,但又有一些莫名的相似...虽说第一季这俩人的关系还没摊牌,但是一旦接受了他俩是一对的现实,真的每一个情节都是狗粮...天使清楚地记得两人上一次见面的时间(二百多年前),甚至还记得吃了什么...明面上恶魔爱天使多一些,其实天使更爱而不自知。

我就喜欢嗑逆的...第二集结尾天使找到了真正的敌基督,正精彩着呢,第三集上来演了半集俩人6000年谈恋爱的过程?

从第四集开始,情节发展变得有些慢了,而且第四集恶魔和天使的戏份并不多,我看得有些走神。

其实结果有些儿戏,召集天启四骑士用的剧情都比他们最终一战来得多...第一部更像是尼尔盖曼风格的童话,天使和恶魔并不是主角,第一部讲的是撒旦之子亚当的成长。

他没有选择天堂或地狱,而是选择了人类,大boss撒旦只出现了一下,然后就被亚当一句“你不是我爸爸”打败了...非常童话结局。

反而第一部的天使和恶魔并没有太深入的人物塑造,还没有对亚当的挖掘深入。

还蛮容易理解一些人在第二部锤了两个人是爱情的时候感到破灭,希望他俩只是兄弟情的。

虽然第二部褒贬不一,但是我还蛮期待尼尔盖曼盖章定论两个人是爱情后对他们的人物塑造,剧情本身我倒是没那么期待,毕竟作者自己都说了是粉丝向,那就是用来理感情线的了。

据说对c的塑造比较丰满,天使有些浅甚至ooc,我要去看一看。

 7 ) 【翻译】设定集第一章:小说创作和影视化改编的幕后故事

本文是我自己翻译的设定集第一章,本人从来没有学过翻译,英语水平也很有限,翻得不好请见谅。

设定集的第一章主要讲了《好兆头》小说的创作过程和这本小说被改编为电影的历程,我自己看完之后觉得很有意思,因此翻译出来和大家分享。

文中插图为原书插图,插图下面的配文也和原书的配文一致。

起初特里和尼尔联手写作小说,并进入电影开发的地狱。

“这天气真是 “好兆头’ ,”尼尔·盖曼评价道,从唇间吐出的空气形成了水雾。

他正在一辆拖车里躲避伦敦的严寒,穿着一件可以兼作羽绒被的外套,戴着一顶带下拉式耳罩的帽子。

下一次他做出同样的评价是在远离英国的南非,《好兆头》的合著者、编剧兼制片人已经把冬装换成了黑色 T恤,正在躲避强烈的阳光。

他高兴地指出,这种极端条件在拍摄中非常平常,这种条件也适于他与已故的特里·普拉切特爵士在1989年创作的、关于两极对立的喜剧奇幻冒险故事。

“这是善与恶联手阻止即将到来的世界末日的故事,”他继续解释道,“预计在周六喝完茶后发生。

”大批读者深深爱上了这个故事,而故事背后的故事也广受赞扬。

早在1985年——尼尔称之为“史前”——他与特里·普拉切特在一家中餐馆相遇。

特里作为“碟形世界”系列的作者,正在享受着这一巨大成功带来的回报。

作为一名年轻的记者,尼尔受一家科幻杂志的委托来采访这位奇幻作家。

“那只是本很小的杂志,他们甚至还要求我拍照片,”尼尔说道,“我是采访他的第一位记者,但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经常逗笑彼此,我们因同样的事情开怀大笑,然后成了朋友。

”当时,尼尔刚刚写完了道格拉斯·亚当斯的《银河系漫游指南》的配套指南。

“亚当斯”英国漫画写作风格、里奇马尔·克朗普顿的《 Just William》系列 (讲述一个年轻学童的冒险故事)和七十年代经典恐怖电影《预兆》不可思议的结合启发了尼尔,他开始构思一个故事的框架。

一场邪恶的婴儿交换误入歧途,尼尔将最初的五千字命名为《反基督者威廉》并发给了一些朋友。

在这些章节中,一个悠闲的恶魔和一个古板的天使太喜欢这个他们生活了几千年的地球,他们认为地球不该被毁灭。

他们达成了一项协议,要追踪这个注定要在十一岁生日时启动世界末日的反基督的孩子,却没想到真正的撒旦之子在别处过着田园诗般的童年。

2017年12月,尼尔·盖曼在亚茨拉菲尔书店的现场。

特里·普拉切特标志性的软呢帽挂在他旁边的衣架上——这是对已故《好预兆》合著者的视觉致敬,书店里还有专门展示他小说的部分。

(Christopher Raphael © BBC)

“我们因同样的事情开怀大笑,然后成了朋友。

”尼尔和特里摄于1990年11月在伊利诺伊举办的世界奇幻大会。

特里·普拉切特也是收到了开头几章的一群人之一,故事在那里暂停了一段时间。

“我的视觉小说《睡魔》诞生了,”尼尔解释道,“将近整整一年,生活变成了写它。

然后,我的电话响了。

电话里的声音说道‘你发给我的东西,我想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你又写了什么没有?

’那是特里,我跟他说我很忙,然后他提议‘要么把你写的卖给我,’他说,‘要么我们可以一起写’。

因为我不是傻子,我跟他说我们一起写吧。

我为什么不呢?

特里知道他的才能,他有许多的幻想,但是没有人写有趣的恐怖故事,这是个和他一起写小说的机会。

这就像米开朗基罗问我想不想帮他画天顶。

”当两位作者合作的时候,很容易能看到他们之间的连接。

尽管特里和尼尔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好兆头》读起来却很流畅,这证明了他们的才华。

自1990年出版以来,读者们一直在争论这对搭档如何创作出了这部现今已成经典的作品。

“大家都认为我写了所有黑暗的桥段,特里写了所有有点偏题的笑话,”尼尔说,“我们写书的时候其实很简单,我的部分有一位读者,他的部分有一位读者——也就是我。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整个游戏就像‘我能不能让他发笑或者希望他写了这段?

’我读到的书评里人们认为我写了个黑暗而忧郁的故事,而特里站在我身后像抛玫瑰花瓣一样抛出笑话,但事实并非如此。

事实是我以经典的英式幽默风格写下了开头,就像P. G.沃德豪斯、道格拉斯·亚当斯和里查姆·克伦普顿。

我理解它,特里也一样,我们都没有创造它。

然后特里加入了,继续写,我再接着继续写。

我们会重写彼此的章节,为它们写脚注,当我们卡住的时候,就把角色扔进去,让角色们继续。

最终,我们一起写了一本书,一切都与电话和写作有关。

”为了测试故事的各个部分在多大程度上紧密结合在一起,尼尔回忆了编辑过程中的一个时刻。

“我们正坐在我们当时的出版商戈兰茨那潮湿、寒冷的地下室里,手稿里的一个笑话让特里大笑。

‘这可真棒!

’他对我说,但是我发誓那是他写的。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手稿已经开始自己写自己了,但我们都不想承认这一点,怕被认为很奇怪。

”就在出版之前,发生了一个小小的误会,将这部小说带上了艰苦卓绝的影视化历程。

特里和尼尔喜欢与他们欣赏的人分享他们的作品,他们把一个预览版本寄给了巨蟒剧团的明星、编剧和电影导演特里·吉列姆。

“我们附上了一个介绍这本书的便条,”尼尔解释道,“并礼貌地询问他是否愿意写一个推荐这本书的引言。

”结果不知怎么回事,这张便条消失了,也就是说特里·吉列姆在桌上发现了这本书却不知道为什么,他只是认为这本书有成为电影的潜力。

所以他读了,结果很喜欢这本书,因为我们之后听说他正在试图买下版权。

”尼尔思考了一会儿他的话,就像他在整个讲述中几次做的那样。

《好兆头》这部小说花了近三十年才搬上银幕,我很快意识到这样的停顿意味着挫折。

“遗憾的是,协商谈砸了,”最后他继续说道,“特里·吉列姆仍然想买下它,但是最终电影版权卖到了别处。

”就在此时,好莱坞进入了这个故事。

写作的合作关系在尼尔所说的“盖曼-普拉切特协议”下得以延续,但美国本土的转变意味着短暂的发展困境。

“那是1991年初,”尼尔说,“这本书刚刚在美国出版,特里和我被邀请参加很多聚会。

我们被安置在位于日落大道的马尔蒙特城堡,在那时那里破旧不堪,现在却是最酷的酒店。

每天早上我们在之前的大纲的基础上写新大纲,下午我们会去见一些没有读过我们寄给他们的大纲的人。

那真是段奇怪的经历,”他委婉地回忆道,“最后,我们说我们要回家开始写剧本了,我们当时确实是。

在整理早期的草稿的时候,我们用了已经计划要放进《好兆头》续集的角色(如果我们真的写过的话)。

我们的天使加百列和桑德芬就是在那里开始了他们的生活,我还记得在草稿中有很多奇怪的东西。

亚茨拉斐尔不是一个珍稀图书商人,他在大英博物馆工作,草稿里还有天使用他们的光环作为杀人飞盘的大场面。

不知道那好不好,但很多想法就是这样开始的。

”这也是特里·普拉切特和尼尔·盖曼看到他们的生活和事业朝着不同方向走向成功的时刻。

他们的重心在别处,这对搭档暂时搁置了《好兆头》的改编。

此后的二十多年里,特里的“碟形世界”系列在全球卖出了数百万册,这使得他成为20世纪90年代英国最畅销的作家。

他似乎有着不可阻挡的创造力,2007年他被确诊为一种罕见的早发现阿尔兹海默症,他将之描述为“一种挫败”。

这位作家公开讨论了和疾病共处意味着什么,同时他坚持以任何方式写作。

同时,在美国,尼尔·盖曼写了一系列获奖的畅销小说,包括《星尘》《美国众神》《鬼妈妈》等,正式根据后者改编的动画电影将《好兆头》和那位最初希望把故事搬上银幕的人一起,重新带回到了视野之中。

“那是2012年,特里·普拉切特刚刚在一家好莱坞的豪华剧院举办了《十二只猴子》的放映会,”尼尔说,“我正要办鬼妈妈的放映会,所以我们共进了午餐。

早在1999年,在原始协议的选择权到期时,特里终于拿到了《好兆头》的电影版权。

他合作写了一个剧本,筹到了大概5000万美元并且邀请了约翰尼·德普、罗宾·威廉姆斯和克尔斯滕·邓斯特等明星。

特里·普拉切特和我开玩笑似的同意如果他做成了,就给他一大笔钱。

他只需要找个电影公司,之后9·11就发生了……这样,特里·吉列姆推销一部关于世界末日的电影,人们的反应都在颤抖,他从未收到过那一大笔钱。

”尽管这一阶段标志着《好兆头》的影视化前景进入了另一个死胡同,但它引发了两者之间的联系,这位改变带来了新的方向。

在《好兆头》背后的故事中,餐馆是个贯穿始终的主题,特里和尼尔在吃饭时多次会面讨论改编的计划。

在这里,两人决定将故事改变为电视剧并且计划在著名的吃寿司场景中客串。

(Neil Gaiman)“午餐时,”尼尔接着说,“特里·普拉切特说‘今天的电视就是新的电影,我一直想把《好兆头》做成电影,但是失败了。

我们做成电视剧吧!

’我说‘好哇’。

”说这些的时候尼尔坐回到椅子上,只是让着充满必然性的一刻过去。

“这件事发生在他试图让《堂吉诃德》起步的时候,”他说,他指的是被视为好莱坞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旷日持久、耗时耗力的电影项目之一。

“所以,特里很早退出了这个项目。

之后,”另一个Python,特里·琼斯和剧作家加文·斯科特表示愿意参与草稿的创作,但特里·普拉切特和我都感觉这没有达成我们的目标。

在特里称之为“老女孩”的《好兆头》上,我和他总能达成一致,所以当BBC得到了电视改编权的时候,我们认为这个项目找到了一个好的归宿。

”特里和尼尔早已达成一致,他们要么一起改编,要么就不改编。

但是由于他们两个都很忙,他们决定退出剧本编写工作。

“我们的立场一直是我们会在寿司场景中出现并且吃寿司,”尼尔说,“这就是全部我们想做的。

”最后,在首次出版的二十多年并吸引了几代粉丝后,《好兆头》将从书页走向银幕。

一切终于恰逢其时,但特里的健康状况改变了事情的进程。

“他的阿尔兹海默症开始发展得比我们想象得更快、更严重,”尼尔说,那个时期特里意识到无论如何他不能继续写作了。

“我们已经做了三十多年的朋友了,这三十年里他从未要求过我任何事情。

出乎意料的是,我收到一封来自特里的邮件,里面写道:‘听着,我知道你有多忙。

我知道你没有时间做这件事,但是我希望你来写《好兆头》的剧本。

你是这个星球上仅有的和我一样对老姑娘有着热情、热爱和理解的人。

’我想,‘好的,如果你这样说的话,我会做这件事的。

’”“我过去曾改编过自己的作品,为《》和《睡魔》写过剧本,但没有太多其他的。

我还写过两集《神秘博士》,所以,我感觉我好像知道我在做什么。

通常,一旦我写过什么东西,我就宁愿写些新的东西,但是一个病重的合作者说我应该做这件事……”尼尔摊开双手,答案已经显而易见了,“我必须挺身而出。

”尼尔顿了顿,接着说道:“一切发生在2014年秋天,当时BBC电台正在改变《好兆头》,”他说的是由Dirk Maggs制作脚本并联合执导、Peter Serafinowicz和Mark Heap出演的广播剧版本,他接着说,“特里说服我写电视改编,我觉得‘好的,我还有几年。

’可是我没有几年时间了,”他说,“特里在12月就失去了意识,3月份就去世了。

”他又顿了顿。

“他的去世让我们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尼尔回忆道,“大概一周后,我开始写了,真是令人难受。

特里让我感觉最为亲密的时刻就是我在写作中卡住的时候。

过去,当我们写小说的时候,我会把我写的寄给他或者给他打电话。

他会说,‘啊哈,问题嘛,蚂蚱,就是你表达问题的方式,’我会说,‘就告诉我怎么做吧!

’以某种方式开启一段对话。

在写剧本的时候,有某些时候我真的很想和特里谈谈,在我终于想出办法、做了些很聪明的事时,我也很想和特里分享。

所以,作为替代,我会给特里的前助理罗伯·威尔金斯发短信,罗伯现在是特里在这世上的代表了。

这是我能做的最相近的事情了。

”在早期阶段,尼尔对《好兆头》如何形成银幕版本形成了强烈的看法。

“在拆解故事的时候,我觉得六个小时的剧集是合适的。

有一次,我被要求以一种可以变为12个30分钟剧集的方式写它,”他苦笑道,“然后我想,‘好吧,这是永远都不会发生的。

’我总是知道我想要什么,我也知道我想要成为制作人。

我已经写了足够多的剧集,知道那对作家来说是个冒险的事。

”“就说《神秘博士》吧。

一集非常棒也拿了很多奖,我觉得另一集则不然。

奇怪的是,这两集在质量上都差不多。

不同点在于,一集是按照我的设想拍的,另一集则不是,因为到了我们拍摄的时候,一些情节已经被艺术部门随机删除或者重写了,因为他们觉得无法呈现出剧本的要求。

”把任何故事从一种媒介转向另一种媒介都需要妥协。

从预算到地点的限制,各个因素都在其中发挥着作用。

另外,在纸面上生动的东西可能在视觉上变得扁平,就像粗心地从原始材料中遗落了一些东西,观者就会觉得好像少了什么。

这是个微妙的过程,作家在改编自己的作品时也面临着额外的挑战和可能。

一些人发现他们忠于原作以至于无法拆解它,另一些人则调动他们对作品的洞察力,为新的媒介优化作品。

在为自己作为年轻作家合写的小说撰写剧本时,尼尔·盖曼很清楚其中的陷阱,并有足够的经验能让他的创作愿景贯穿整个过程。

尼尔早些时候在汉布尔登hambleden踩点,这个风景如画的英格兰村庄将在《好兆头》中成为塔德菲尔德Tadfield——即将到来的世界末日的中心(The Estate of Sir Terry Pratchett)“我一直回到小说中,挑选出我需要的东西。

”尼尔解释道,“如果对话很有意思,我就直接从书里抄出来。

但是小说的问题在于,如果你听有声书版本,那长达十二个半小时。

当人们问起他们最喜欢的对话怎么了的时候,我必须指出这一点。

比如,有一个场景是亚茨拉斐尔和克鲁利喝醉了,嘟囔着大猩猩、海豚脑子的尺寸和《音乐之声》。

现在,我知道为什么这段对话在改编版中是三分钟而不是十五分钟,但我还是想念它。

为了情节的发展,还有其他的场景要删除,”他惋惜道,“他们永远不会被看到了,除了在我心里。

”这种决定总是艰难的,但通常,作者在字里行间展现的东西只有在某些元素完好无缺的情况下,对观众来说才是显而易见的。

“从制作的角度,很容易说‘我们是这样想的,所以应该这样做’,”尼尔提到,“通常原因是因为它们有点贵或者有点复杂。

然而我看着它,想到‘这是个大家都喜欢的场景,但实际上不推动故事的发展,所以我能拿掉它。

’但是所有那些你认为可以删除的场景,它们不能被删。

它们相当于一个长长的玩笑,然后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然后就到了笑点,女人举起一只会说话的狗,它看了看大家说道:‘实际上,我是拿破仑,’大家都笑了——但是,只有你已经听了前面的所有步骤,你才觉得好笑。

人们忘记了去掉前面的步骤,它就不会好笑或者有趣了。

这真是令人沮丧的经历,”他说,“《神秘博士》发生的事情是这种事第一次发生在我身上。

所以我心想我不想这种事再发生一次了。

如果我会花费几年的时间写这些剧本,为了完成特里的愿望,那么我就要坚持到底。

”尼尔自己意识到,这是个建立在自信上的改变,这种自信源于三十年的书籍和剧本写作。

尽管经验丰富,他发现一个因素始终在这个过程中指引着他。

“特里不在了,这让我成为故事灵魂的守护者,”他解释道,“这很有趣,因为有时我发现我自己守护特里的部分比守护我的部分更加地努力,也更有热情。

比如阿格尼斯·纳特,”他说,这是改编中的重要情节——一个十七世纪的预言书作家预言了即将到来的反基督者,并被烧死在火刑柱上。

“那是次庞大、复杂且非常昂贵的拍摄,要建好篝火、准备好爆炸和身着戏服的大量人群。

它必须给人一种1640年代英国乡村的感觉,当然每个人都问有没有一种便宜的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

一个建议是我们用老式木刻讲述故事,让故事的讲述者告诉我们都发生了什么,但是我想‘不’,因为我想出了克鲁利、交换婴儿结果混了的故事,而特里创造了阿格尼斯·纳特。

所以,如果我把阿格尼丝排除在外,那么我就没有好好对待给我这份⼯作的⼈。

特里会在他的墓里翻身的。

”自出版以来的这些年里,尽管经过了多次勇敢的尝试,《好兆头》仍被许多人认为是无法拍摄的。

这是一部充满创意的、400页的奥德赛之旅——充满了脚注——地球上的一个天使和一个恶魔联合起来对付天堂和地域的力量。

“这是一次重新发明,”尼尔谈到他的改编时说道,“我已经足够老,看了足够多失败的事情,所以我知道我们不会拍摄这部小说。

但是我能做的是承认我们在拍电视剧,告诉人民‘是的,一些你们喜欢的时刻只会在生活中,但是我会给你们其他喜欢的时刻,一些新的最喜欢的时刻此前是不存在的。

这样可以吗?

’这就是我做这件事的方式。

这是个剧集的草稿,我把它设计成一个爱情故事,聚焦于亚茨拉斐尔和克鲁利之间的关系。

”在BBC工作室的参与下,尼尔意识到像《好兆头》这样的改变只能大规模地展开,尼尔慎重地决定只专注于把故事尽可能讲好。

“我需要避免问我自己这要花多少钱。

尽管如此,我提交了6集的剧本后就觉得我们完了。

为什么呢?

因为我知道电视剧要花多少钱。

剧本里有240个角色,包括外星人,故事跨越了六千年。

所以,我认为如果他们能给《神秘博士》那么多的钱就好了,但也不够。

”当他谈到改变的雄心的时候,很容易好奇,如果尼尔的写作伙伴在他身边,这样的疑问能否会化解或是避免呢。

“我开始相信我写的东西实在太贵了,没法拍出来,”他说,“实际上有那么一刻,我想‘我为什么要浪费这该死的时间呢?

’”提交剧本后,尼尔关于预算的担心成为了现实,也成了一个机遇。

“BBC的回应只有热情。

他们喜欢这个故事,但是这显然非常贵。

所以他们开始寻求合作伙伴,亚马逊就是这样加入我们的。

”当他谈到广播公司和先锋力量之间的工作关系时,尼尔显然对结果表示满意。

“我们非常幸运,”他说,“就说工作室发来的短信吧。

通常,回复可以是异议,但是《好兆头》的大多数只是电话或者邮件说一切都进展顺利。

”随着项目积聚力量,吸引了主要的工作人员和演员,尼尔注意到这种精神是如何出现的,这种精神将带领他们完成整个制作过程。

“它就像瓶中的闪电开始呈现出独特的品质,我很清楚这一点,”他说,“我很想念特里,但这变成了愉快的经历。

”特里·普拉切特因标志性的软呢帽而著名(剧中挂在亚茨拉斐尔书店的衣柜上,象征着感人的致敬),而尼尔·盖曼则是个有着很多种帽子的人。

他是《好兆头》小说的合著者,也是电视改编的剧作者和制片人。

“这是个有趣、模糊的头衔,”他谈到后者时说道,“美国意义上的制片人来自这样一个事实,就是通常有很多的作家和导言参与到剧集中来,所以你需要一个有着一贯愿景的人。

对于《好兆头》来说,你只有一个剧作家,也就是我,你也只有一个导演,也就是道格拉斯·麦金农。

所以,我的作用并不主要在于维持一贯的愿景,而主要在于确保我们干的事情是我脑中的事情。

”实际上,尼尔认为他制片人的功能分为两个阶段。

“起初,就是在选角和彩排等大事上与道格拉斯和罗伯密切合作,”他解释道,“我真的不知道它会如何运作。

我只知道如果没有我,其他人就会决定剪掉什么东西,这可能会很好,也可能很糟糕。

如果你写了剧本,那等同于为一间房子交出建设计划,你把他交给建筑师然后离开,等你回来的时候他们问‘你觉得怎么样?

’然后你说‘好吧,厕所我有点不确定。

’然后他们说‘你不想要紫色的?

’你回答说‘不,我不太想让它在厨房中间,那前门呢?

’然后建筑师说‘我们不认为你需要前门呀。

’尽管与建筑无关,每个人都问你为什么要设计这座奇怪的建筑。

”再一次,尼尔提到他的合著者的缺席是确保他把《好兆头》搬上银幕并且忠于原作的动力。

“特里对我最后的请求是让这成为他引以为傲的事情,所以这就是我的工作。

尼尔和两位演员冒着严寒,在尼尔提交剧本前,他就选好了两位演员。

(Sophie Mutevelian © BBC)很多制片人在撰写剧本的时候都会聚集幻想的演员阵容,这有助于让角色栩栩如生,尼尔也不例外。

对于《好兆头》来说,为了追求小说合著者的愿景,他开始将梦想变为现实。

“我写的时候心里想的就是麦克·辛和大卫·田纳特,”他说,“在第三集写了一半,正在写教堂的情节的时候,我突然决定我需要大卫。

我写它的时候就像我要得到大卫一样。

那是一种角色本身和知道他能说好每一句台词的结合。

你为不同的演员写不同的对话,”他继续说道,“有某种特定的对话就是你在写的时候就知道他们会落实这些台词。

你可以更加戏谑,比如,当我希望得到大卫的时候,我写克劳利走下教堂的走道时说‘嗷嗷嗷!

’然后在发表整个演讲的同时从这只脚跳到那只脚。

这不是你会给大多数演员的那种东西,除非你知道他们足够好能做到这一点。

大卫·田纳特和《好兆头》的其他演员对尼尔来到片场表示欢迎,并将他视为完善角色的试金石(Christopher Raphael © BBC)在一个探索对立力量的相互作用的故事中,尼尔明白小心搭配演员的重要性。

尽管讨论了很多选角的建议,《好兆头》的编剧兼制片人仍然坚持引导他创作剧本的两个名字。

“麦克·辛身上有一种善良、甜蜜和脆弱,但同时也有复杂性,”在谈到这位演员时他说道,他相信这位演员能够代表天使,又能够和一个地位相当的恶魔一起扮演一对奇怪的情侣。

“在我看过的所有麦克·辛演过的角色中,他都倾向于扮演锋芒毕露的人。

我只是想我乐意让他把能做的善事代入《好兆头》中。

”故事中的每一对都会有交集。

在尼尔看来,正式这种联系使角色变得完整。

“剧本中有句台词,”他说,“当亚茨拉斐尔对克劳利说‘归根结底,你身上有些基本正派的东西。

’克劳利回答说,‘在这一切背后,很高兴知道你是个值得认识的混蛋。

’这就是我想要这些人的原因,麦克可以给我带来天使的复杂性,天使也有缺点,同时大卫的克劳利对他来说是一个有点可爱的恶魔。

”在讨论大卫·田纳特和麦克·辛这对搭档时,尼尔描述了演员在角色中寻求理解彼此的过程。

“在读剧本的前五分钟里,我担心他们之间没有化学反应,”他说,“然后到第十分钟,他们开始发现一些东西。

到第十五分钟,就变得有趣了。

午饭后,他们就成了。

他们在那里的某个地方找到了它。

我开始感觉到两个人真正喜欢彼此,享受和彼此一起表演,这会很好。

”考虑到大卫和麦克的角色彼此锁定的那一刻,道格拉斯·麦金农提供了一个简单的解释。

“他们开始玩得很开心,”他说,不过他补充道,他很高兴这并没有从剧本一开始就发生。

“我个人讨厌通读,”他说,“那意味着在通过过程中发生了一些我们没有拍出来的事情。

我最喜欢的通读是扁平化的那种,所有的高管都走开询问它是否有效。

嗯,这就是它应该如何运作。

通读应该是过时的,”作为一个帮助塑造作品以体现剧本灵魂的导演,他最后说道。

尼尔·盖曼监督了拍摄前从选角到通读剧本等基础工作的开展,随后尼尔作为制片人的角色转向了对细节的关注。

“当我们开始制作的时候,我倾向于处理较小的问题,如果没有我,各部门可能会搞错,”他说,“那意味着我可能会随时上前一步说‘啊,当我说我们在看一个显示亚当血统的卷轴时,我的意思是它从圣经中的亚当开始,一直到诺亚,而不是在撒旦后面的亚当。

’”卷轴可能是小细节,但是尼尔意识到每个方面都会影响整体的效果。

很明显,演员和工作人员都很欢迎他的投入。

除了在他认为需要的地方提供知道外,尼尔可以随时回答问题或提供解释。

正如他所认同的那样,他的出现成为了这部作品的试金石。

“我不知道如果这是我的孩子,我会不会以同样的方式做这件事,”他承认,“但我觉得要归功于特里能让我们中的一个来到这里。

如果这只是我的作品,我会更愿意说,‘好吧,我写了它,我完成了剧本,让我们看看其他人会带来什么。

’我对其他人会带来什么很感兴趣,但我也想要来到这里。

”总之,作为制片人,特里一直寻求和道格拉斯一道胜任导演的角色。

“我是他的第二双眼睛,”他说,“我们相互尊重,如果有的事情我做不成,我们就会想办法解决它。

”《好兆头》是尼尔和道格拉斯的首次合作,道格拉斯执导了一系列备受瞩目、广受好评的戏剧和影视作品。

尼尔指出,2007年由詹姆斯·内斯比特主演的BBC剧集《变身怪医》(Jekyll),它展示了这位苏格兰人将一系列叙事元素融入实质、独特内容的天赋。

“《变身怪医》很有趣,它很恐怖,也是一段冒险,”他说,“它意味着所有的这一切没有任何方面的妥协或者牺牲任何一个元素。

我知道为了让《好兆头》出彩,我们需要一个能实现这一目标的导演。

”尼尔停下来思考他想讲述的故事的独特本质,“《好兆头》很有趣,但是如果你不在乎结果,不在乎暴力不暴力、恐怖元素不恐怖,那就没有意义了。

我需要一位像道格拉斯一样能做到这一点的导演,我曾经看到其他导演失败过。

他们失败是因为他们觉得他们需要一种风格。

”风格的问题经常在有关《好兆头》演职员的对话中出现。

与其自始至终追求一种情绪或氛围,尼尔和道格拉斯制作的剧集将奇幻的动作、哲学的思考、机敏的智慧和毛骨悚然的恐怖编织成了一个华丽的挂毯。

正如尼尔所认为的,结果很难定义。

“我不能明确这一点,”他说,“但当我看到它的时候,我就知道了。

我听到道格拉斯说:‘好莱坞的方式是这样做的,但《好兆头》的方式是那样,’于是我明白,我们在讨论的东西有一点不寻常,”他说,“某些美丽又独特的东西。

”道格拉斯有着他自己的风格。

“它怀旧同时又与时俱进,”他指出,然后他提出了关键在于喜剧方法的想法。

“对我来说,所有伟大的作品都在荒谬的边缘,”他说,“在这个类型中,我们处于边缘,如果你将它推过了边缘,它就变得愚蠢,但如果我们认真对待它,它会以某种方式奏效。

我记得我们第一次为撒旦修女试镜,很多人都试图表现出喜剧口音,然后我们看到了尼娜·索珊娅。

现在她是个热爱小说的人,她的做法直截了当。

那一刻我第一次想到‘这就是《好兆头》。

’我们也在麦克·辛和大卫·田纳特身上看到了它。

我们在片场经常大笑,但不是因为剧本。

当表演严肃的时候,喜剧就会成功。

(Neil Gaiman)

(The Estate of Sir Terry Pratchett)

通读剧本为尼尔·道格拉斯和监制罗伯第一次提供了听要将故事搬上银幕的演员们读故事的机会。

(The Estate of Sir Terry Pratchett)

尼尔和道格拉斯正在片场讨论,为期六个月的拍摄跨越了白天与黑夜、两个不同的大陆、截然不同的季节和极端的天气条件。

(Amanda Searle © BBC)尼尔点头同意,“我们让角色讲述故事,而不是为了搞笑。

”他说,“如果你关心人们,它就会变得好笑。

”作为一个团队,显然尼尔·盖曼和道格拉斯·麦金农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制作中。

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项目,需要奉献和创造力。

“做这件事真的很有趣,”尼尔说,“我认为我算是比较擅长这件事,但我不知道我是否还会这样做。

我可以回归小说家的身份,把工作交给电影制片人,因为有很多人能做出真正好的电视剧。

我只是不知道是否有很多人能写出我的小说,我觉得只有我能。

”他干巴巴地说,“这花费了我几年的时间,但问题是我确实想再次和道格拉斯合作。

我们得做点别的东西。

《好兆头2》?

谁知道呢!

特里·普拉切特的“地球代表”、该剧的执行制片人罗布·威尔金斯与尼尔一起在伦敦圣詹姆斯公园的拍摄现场,这是标志着首次拍摄的时刻。

(The Estate of Sir Terry Pratchett)

特里也是制作团队的核心,道格拉斯开始通读剧本的时候,他桌上放着已故作家的镶框照片,还有一本《好兆头》和一把沙德维尔的雷电枪,以防任何演员出格。

(The Estate of Sir Terry Pratchett)原书:The Nice and Accurate Good Omens TV Companion

The Nice and Accurate Good Omens TV8.9Matt Whyman / 2019 / Headline作者:Matt Whyman翻译:豆瓣@jzs

好兆头 第一季 (2019)8.82019 / 英国 美国 / 剧情 喜剧 奇幻 / 道格拉斯·麦金农 / 大卫·田纳特 麦克·辛

 8 ) 甜到心脏骤停是怎么回事??

作为一部腐国英剧,老妹儿从年初就盼星星盼月亮地等。

不说原著作者加注的光环,光是「反套路」的设定,就很让人心动。

说起西方神界,你心里第一反应是什么?

伟光正到不行的,宣扬爱与和平的天使?

黑暗阴郁到恐怖的,总爱灵魂交易的恶魔?

不不不,在《好兆头》里,这些非人生物,每一只都超不正经。

比如,善良,看起来白净软糯的天使,拉斐尔。

在《圣经》里,描述的词语不外乎:愉快、稳重、慈爱。

然而,在这庄严慈爱的表象之下,拉斐尔的日常其实是 ——混吃等死。

日常最喜欢的事,就是躲在人间吃吃喝喝。

曾经为了吃,在法国贵族砍头高峰期,不顾被抓的风险去找纯正的可丽饼。

结果,不仅可丽饼没吃到,还被当做贵族抓了起来。

最后只能坐在监狱里苦恼,怎么合理地将自己解救出去。

除了吃,偶尔也会有小坏脾气。

遇到被开罚单,会暗戳戳炸掉发单员手里的纸。

当然还有点“叛逆”。

暗地里,会偷偷违反规定,跟一个叫克劳利的恶魔谈天说地。

这一聊,就是6000年。

em.......这剧照......

说起这个恶魔克劳利,同天使中略显“不同”的拉斐尔一样,也是撒旦党里不可多得的“异类”。

一出场,就自带BGM。

那风骚的走路姿势,那暗藏在灵魂里的香邪气,目中无人的霸道气质 :

对比跟他接头的其他恶魔来看,简直是恶魔中NO.1。

其他恶魔:都是恶魔,为什么我不配拥有姓名??

干起坏事来,也比其他恶魔要紧跟时代步伐。

相比诱惑人类,断了全城的电,更来得高级。

(虽然最后坑了自己)

不过,作为恶魔,克劳利光有外表,却没有纯黑的内心。

经常在某些大事件里,跟拉斐尔吐槽,你们家那谁谁谁,做得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比如动不动天谴,动不动水淹大陆(诺亚方舟)。

简直比恶魔还恶魔。

两只对自己上司都有点小抱怨的非人类生物,一边领着老大给的任务,一边在人间住了下来。

这一住,就是好几千年。

直到撒旦之子降临人间,打破了这世界的宁静。

带着毁灭世界任务而来的撒旦之子,被恶魔们交给了克劳利。

克劳利不仅要让撒旦之子茁壮成长,还得给他灌输毁灭世界的邪念。

对此,天堂当然不会坐以待毙。

他们派出了拉斐尔去干预。

过惯了“小确幸”的拉斐尔,看到这个任务简直快哭出来。

人间的美食和书籍,是他生活的乐趣。

看着哭哭啼啼的天使,恶魔克劳利反手就是一份「如何隐瞒上司,阻止撒旦黑化,毁灭世界」的建议。

建议的精神大概可以总结为 —— 各司其职。

也就是,该干啥干啥。

天使传播真善美 ——

我软萌的天使呢???

怎么成了土拨鼠?

恶魔传播假恶丑 ——

好的影响和坏的影响,两相一综合。

饶是撒旦之子都要变成平凡之子。

就像每个有善有恶的平凡人类一样,恶向胆边生的同时,又是遵纪守法好公民。

至于怎么欺骗上司,那简直是so easy。

作为一个现代化的神界,不管是天堂还是地狱,天使或者恶魔,其实也不过是不同公司里的职员而已。

打打报告,添油加醋,这种人间敷衍任务惯用的手法,早就把地狱给潜移默化了。

这种颠覆信仰体系,把天堂地狱“公司化”的脑洞,在影视剧里,还真的是不多见。

而“反套路”的人物描写,更是颠覆了我们对于“神”的认知。

比如原以为上帝派的修女,其实是恶魔驻扎在人间的教会。

原以为邪恶的女巫,反而为了防止世界被毁灭而疲于奔命。

更扯的,是故事的主线。

在世界末日倒计时的前2天,天使与恶魔才发现自己“喜当爹”。

他们好不容易养育了十一年的“儿子”,并不是撒旦之子。

说好的两相抵消,撒旦变平凡呢?

说好的庄严、神圣、宏大的“神之间的战争”呢?!

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反转,也让剧集的故事,充满了好玩的想象。

而最让人心动的,是天使与恶魔,这两个敌对阵营中的“叛徒”,跨越了6000年,情不自禁想要照顾对方的“友谊”。

堪称世界第一。

各种名场面刺激得老妹儿差点看不下去。

因为隔10分钟就必须停下来冷静一会。

平日里自私、不耐心、对食物不怎么感兴趣的恶魔,常常会因为天使的喜好,干出一些自己平时不怎么会做的事情。

比如看天使吃饭、给天使喜欢的《哈姆雷特》站票。

在天使卖书被骗,要被干掉时,毫不在意教堂滚烫的脚感,踩着踢踏舞前来相救。

帅气地威胁别人,敢动手动脚,就给这地方上炸药。

因为属性不相容而变得滚烫的教堂甚至连最后被老板发现时的逃跑计划,都早已想好。

而看起来软得不行的天使,也会因为关心,而对恶魔使小性子。

比如当恶魔给出想要圣水的小纸条时,担心圣水会“杀死”恶魔,却又说服不了恶魔不去触碰时,转身就走的小脾气。

也是最后拗不过,担心恶魔自己去教堂偷圣水,只好自己给他装了个保温杯的小傲娇。

这样傲娇中带着软糯的天使,和目中无人却又宠溺骄纵天使的恶魔,角色其实非常难把握。

一不小心,可能就是四不像的演出事故。

但当剧集未上映前,恶魔角色选取情报一出现,老妹儿就极度放心。

毕竟恶魔克劳利的扮演者大卫·田纳特,是《神秘博士》里的小十,和《杰西卡琼斯》里帅到变态的紫人基尔格雷夫。

对于外冷内热,爱摇滚的妖艳霸道恶魔,那绝对是手到擒来。

相对的,要《性爱大师》里毛绒的麦克·辛,要硬拗成小天使拉斐尔,就比较令人担忧了。

可剧集一出来......

拉斐尔天使,就该是麦克 · 辛这样!

除了这样两个演技能够盖过角色的主演,配角同样不遑多让。

乔恩·哈姆版的,衣冠禽兽款天使长加百列。

一本正经的外表之下,是对大战开打的隐秘兴奋。

还有长脸本尼,看完全剧你都认不出来他又演了个怪物。

怪物的脸,明显比例不对!

还有我们的老朋友,《9号秘事》里的二册和胖胖。

对这些熟面孔,像是认彩蛋一样的相见,简直亦可赛艇。

除了演员,剧作的原著作者 —— 尼尔·盖曼,也不得不提。

作为欧美奇幻文学的大能,这些年他不断被搬上荧幕的作品,《美国众神》、《星辰》,就足以证明他脑洞的能力。

《美国众神》的科技之神再加上“讽刺届的托尔金”特里·普拉切特与他共同操刀,单剧本就足以冠王。

(当然,你们不要去看国内翻译版本,看完你会觉得不知所云)在这两人的剧本中,调侃是日常。

不管是结合了各种历史事件的英式吐槽,还是对各自上头领导人的“what the ???

”的反讽,都充满了“颠覆”的意味。

这个颠覆,让你明白,神并不是极善,他们也会有「欲望」的一面。

恶魔也并非极恶,也有着不忍于此的一面。

它要表达的,其实是一种善恶的平衡。

过度压抑的道德“善良”,容易催生反抗。

这种反抗不是一时的,而是慢慢积蓄而成。

所以,恶魔会说,他的“堕天”,不是堕落,而是慢悠悠往下溜达。

这种神性,其实也是人性。

所以,只要善良和邪恶能够做好平衡,哪怕是世界灾难要来临,也不是什么需要去害怕的凶兆预言。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9 ) angel和demon给我锁死!!

对不起,剧情是什么?

我只看到了爱情啊???

这难道不是angel和demon跨越六千年的甜宠文嘛?

因为不想知道那块污点在哪里所以拜托npy打响指清除,自己对于撒旦再临束手无策就无理取闹让npy解决,进不去空军基地也跟npy告状,被别的angel调侃demon是他的npy也不否认。

npy打算和他一起逃到半人马星座去,被无情拒绝还想着在生死关头把他带走,npy一直都觉得他是他的BF(?

)就算npy也对撒旦再临毫无办法但是看着自己angel可爱的小脸谁忍心说不啊???

有条热评说得好,我也觉得每次demon对亚茨说“angel”的时候是在和他flirting!!

你们看👇🏻👇🏻这不是flirting是什么?!!!

这不是爱情是什么?!?!!!!

 10 ) 一些书中内容对照与其他

E1- In The Beginning1、Crowley用打响指关车灯Ep 5后来还出现了他打响指开关书店门的镜头。

有人认为这是Doctor Who的彩蛋,因为提提的原因这很有可能是。

不过,在书中也提到Crowley打响指做其他事情的情况,比如,在送完婴儿后,从圣詹姆斯公园喂鸭子出来之后:克鲁利挂挡起步。

他忽然想到什么,随手打了个响指。

车轮固定夹消失了。

而原书医院这里熄车灯的方式是挥手:他冲那辆宾利挥一挥手,灯光随即熄灭。

2、Doctor明显这是因为提提演过博士加进去的,不过原书里Young先生确实以为Crowley是个医生:“已经开始了?

知道我们还有多长时间吗?

”“我们”,扬先生注意到这个词。

对方显然是个支持父母双方共同抚养孩子的医生。

3、“Damien,Warlock”修女提到的想给小孩起的名字里,而Damien是恐怖片《凶兆》(The Omen, 1976)(也是此书戏仿的蓝本)里美国大使领养的“恶魔之子”的名字。

而Warlock是传统指代巫师巫术的名字,同时1989年-1999年有一系列《超速魔侠》(Warlock)电影,讲的是巫师和猎巫人的故事,这可能和修女们喜欢用电影和小说里的邪恶势力的名字来命名婴儿有关。

(不过书是1990年出版的)最后书中由于亚当爸爸拒绝才往圣经里选名字,Warlock变成了美国大使养的孩子的名字(听起来就很邪恶哈哈哈)4、Crowley给Aziraphale打电话打不通前面他和同事见面的时候,说“今晚我瘫痪了伦敦地区的所有手机网络”

后来回程的车上给Az打电话的时候没有打通,最后去了电话亭。

显然这是他自己的功劳。

5、“我们吃了可丽饼”

第三集前半部分和这里有呼应,讲的是1793年的巴黎,不过书里没有提到他们吃了什么,只是说那顿很美味。

6、交管员

天使恶魔走的时候他手上的东西冒出了火花,其实这是Aziraphale干的。

书里是这么描述的:宾利车从一位目瞪口呆的交管员身边驶过,他手中的罚单簿刚刚自燃了。

克鲁利吃了一惊。

“我绝对不是有意这么干的。

”他说亚茨拉斐尔脸色一红。

“是我干的。

”他说,“我一直以为是你们的人创造出了交管员。

”小天使帮恶魔解决罚单问题还脸红,太可爱了QAQ7、桑德海姆

在书店里恶魔拿起一盒Into the Woods的唱片,说“永生的头几晚没有桑德海姆可以听呢”8、Mary Poppins剧中Crowley的保姆是装扮成Mary Poppins的,实际上,这也是书中的设定:有一次圣诞节,克鲁利在电视上看了迪士尼1964年的名片Mary Poppins.他考虑着该如何对付肯定会排成长队,甚至组成圆形阵列等候面试的保姆们。

C甚至连雨伞都呼应了Mary Poppins的鹦鹉头雨伞。

9、保姆和园丁的名字在剧里没有提到保姆的名字,但是剧里Warlock喊了园丁“Mr Francis”据书,这里Az的名字沿用的是圣方济各(Francis of Assisi), 他常被人尊为动物的守护神。

而Nanny没有在剧中出现的名字则是Ashtoreth,是古代叙利亚和腓尼基人的性与繁殖女神,由于异教常归于邪恶阵营(C真会给自己起名字我瑞思拜)10、摇篮曲据访谈,提提唱的这首歌是Neil写的歌词,和书里提到的摇篮曲歌词不一样。

摇篮曲的曲调也出现在了片头的后部分。

11、《音乐之声》这是一个反复出现的梗。

恶魔说“你的老大超爱《音乐之声》”“你真的可以在永恒里踏遍千山”

这对应了书里讲的永恒的大山和千年磨一次嘴的小鸟的故事(我魂穿Heaven Sent呜呜呜)以及克鲁利说的话:“关键是等这只鸟把山磨平了...结果你还在看音乐之声。

而且你会喜欢它。

你肯定会的。

因为你别无选择。

天堂没有品位”剧里,后面Az上去报告工作的时候加百列说“Cimb every mountain”,后面的人接“Ford every stream”,这正是《音乐之声》里“踏遍千山”(Climb Every Mountain)这首歌的歌词。

在最后一集里,天堂把叛变的天使抓起来的时候又在唱My Favourite Things, 这个已经有人提到。

12、“请勿舔墙”

地狱的墙壁上面贴了一个这个常见的恶搞告示13、“It`s late.”剧里有这么一段话:

其书中原文是:“It`s late.”"I can see that, comes of sticking it into your sleeve.""Not the bird. The dog. It`s late."这里恶魔理解成天使说鸽子死了,所以才有后面那句话。

14、“西班牙宗教审判所”剧里有这么一句话:

这有对应的书内原文,在开始前面C从医院回来的时候:克鲁利曾因为西班牙宗教审判所得到嘉奖。

(原书翻译为“得到西班牙宗教审判所的嘉奖”,但原文是“got a commendation for the Spanish Inquisition”,再看剧中的台词,我觉得应该翻译成“因为...得到嘉奖”)他当时在西班牙,主要是在高档社区的小酒吧里闲晃,等奖状寄到手里才知道这码事。

他去看了一眼,然后回来足足醉了一个星期。

15、Freddie Mercury

这集最后的CAST里面有“Freddie Mercury - Ben Crowe”, 我回去看了半天没看见Freddie在哪里,还以为是硬加进去的小彩蛋。

后来发现书里有这么一句话:“哦该死该死该死该死。

为什么是现在?

为什么是我?

”他喃喃自语道。

皇后乐队的熟悉旋律席卷而来。

突然间,乐队主唱Freddie Mercury对他说道:因为这是你应得的奖赏,克鲁利。

可能Neil认为音响里说话的那个人就是Freddie吧。

16、曲子天使一开始在书店接电话时听的曲子是 Schubert String Quintet in C Major, D.956 Ⅲ. Scherzo (我Shazam出来的), 天使恶魔俩人一起喝酒的曲子也是这个。

(很有意思的是剧里克鲁利在讲地狱的作曲家时把书里的Brahms变成了Schubert,感觉没有什么深意只是随口说说。

)(补:来源:Syfy)17、书店里的Terry帽子

在衣架上挂着。

18、第欧根尼俱乐部天使和恶魔从公园出来之后,天使身后的建筑物是Sherlock里出现的第欧根尼俱乐部。

19、丽兹大酒店

这里的Ritz取景并不是Ritz而是Criterion, 《福尔摩斯探案集》里福尔摩斯和华生第一次相遇(和斯坦福吃饭)的地方。

《神探夏洛克》定下拍摄计划之后,魔法特麦哥等神夏主创曾在这里吃庆祝餐。

(第一集结束) E2 - The Book1、索多玛和蛾摩拉

从网上拖下来的:“ 耶和华因为索多玛与蛾摩拉的罪恶,要毁灭两城,亚伯拉罕向他求情,耶和华答应,若在城中能找到十个义人,他就不毁那城。

结果,耶和华所派的两位天使一去,所见义人,唯有罗得一家,天使告诉罗德到山上避难,逃难时切不可回头看,罗德的妻不遵神谕回头看了一眼,化作盐柱。

”2、Dick Turpin

牛顿说:"如果你想知道可以问我原因。

”那个女生没有理他走了。

后来安娜丝玛问了他这个问题。

3、Uncle Terry`s Hat在猎巫广告的右边有这样一个广告:

同样在致敬特里·普拉切特。

4、小辣椒的名字

皮聘·凯兰崔尔·月童,前面两个名字来自于《指环王》。

5、漆弹扔在天使身上的漆弹是蓝色的。

在原著里,天使是流蓝血的:“哦,好疼,”躺下的天使呻吟道,“正好打在我的肋骨下面。

”“对,但你平时不都流蓝血吗?

”克鲁利说。

原著里也没有克鲁利吹颜料的描写,只有天使对于“心上的污渍”的抱怨。

(但是!

加的好啊加的妙!

)6、“在内心深处你是一个非常好...”原著里的话恶魔并没有这么生气:“行了,行了。

”克鲁利截住他,“你干嘛不把这话告诉整个该……该活的世界?

(但是!

生气好啊生气妙!

)7、Crowley的车牌

“NIAT RUC”,倒过来是“Curtain”。

(据:Syfy)为了向当年(最后没能拍成的)电影版导演Terry Gilliam致意,这里是仿照了Monty Python`s The Meaning of life里的秋天场景右侧纪念碑上的字母。

(Terry Gilliam是Monty Python成员)

8、亚当床头的玩具

正是后面出现的的海怪和外星人9、“The water slide of...”在吃饭的时候,恶魔说:

原文是“Suspicion will slide of him like...whatever it is water slides off.”后来他在车上才想起来:

“Ducks! The water slides off ducks.”10、 “Tickety-boo”

这和最后一集恶魔被抓走的时候说的“Tickety-boo”照应了。

(说明那时被抓的是天使)

11、号码

书中天使是先发现了扬家,打电话给查号台查了电话号,才发现电话号然后打过去的。

放在现在显然不适用了,所以书里换了一种方式,感觉也更合理:知道号码和预言-打电话-听到关于狗狗后脚站立的话-确定是这家。

12、预言这里天使看到的闪现的预言都是剧里和书里有的,而且这一条:“他不是他所说的那样。

这也是是后来牛顿和安娜丝玛解决末日问题的重要预言。

13、Pulsifer家族Adultery Pulsifer和Newton Pulsifer都是Jack Whitehall演的。

(第二集结束) E3 - Hard Times1、Unicorn

一只独角兽从诺亚的船上跑下来了,这可能是他们后来变得稀少甚至灭绝的原因。

2、Crowley的全名

尼尔·盖曼说在第三集我们会知道Crowley的全名。

然而“J”就是"J”这个让人感觉上当受骗...3、亚当写的书

亚当写的书的内容在原著里就有提到:“我还写过一本呢。

那本书棒极了,几乎有八页长。

讲的是个海盗,他是知名的侦探。

而且我还画了插图。

”他突然豪情大发,又接着说,“如果你想看的话,我就借你看看。

我打赌比你丢的书精彩多了。

特别是恐龙出现在太空船里,跟牛仔们开打的部分。

”(我说,后来和某三集片以及某英国国民剧内容相似是巧合,要不就是后来的编剧在搞鬼)4、报纸恶魔手上的报纸是"Infernal Times"(地狱时报);在第一集,天使手里的报纸则是“Celestial Observer”(天堂观察)

而克鲁利看的报纸上的文章写的是“Research Reveals Exorcism on the Rise in Wales”(研究表明威尔士的驱魔行为数目有所上升)5、“Aura”

原文描述亚当的“气场”是这样比喻的:这个原因,就跟站在伦敦特拉法加广场上的人看不到整个英国是一样。

在这里,换成了时代广场和美国。

6、"You-know-who"

Aziraphale打电话给Shadwell的时候对他说“I`m you-know-who.”(想让自己听起来神秘一点,结果搞得像伏地魔。

)7、猫王

快递员看了一眼厨房里的人,然后露出了一丝诡异的微笑。

看过原著的人就应该明白这里这个人是谁:快递员顿了顿说,“那个柜台后面的小子,您觉得他眼熟吗?

”“不。

”塞布尔递给那人五美元小费,然后打开包裹。

……在汉堡王店铺的柜台后面,额头垂着一绺乱发的矮胖男子又往煎锅里放了六块肉饼。

他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此时正柔声唱着歌。

“……你永远抓不到兔子。

”他轻轻哼唱着猫王的"Hound Dog",“你也不是我的朋友……”片中这个人在唱的歌正是“Hound Dog”。

有意思的是,在书的前面,有这样一段话:一份典型的《国民世界周刊》会告诉整个世界,有人在爱荷华州首府得梅因市买的巨无霸汉堡上看到了耶稣的脸,再配上画家绘制的汉堡想象图;或是有人最近目击猫王在得梅因市一家汉堡王打工;或是得梅因市家庭主妇听猫王的音乐治好了癌症;或是最近在中西部地区大肆繁衍的狼人是一位高贵的拓荒者妇女被大脚野人强暴产下的后代;以及猫王是在1976年被太空人劫持的,因为他对这个世界来说好得过分了。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个故事的确是真的。

)在书后天启四骑士街头的时候,死神说他没动过猫王一根指头:“你怎么回事啊?

”特德急躁地说,“继续,按D,猫王是1976年死的。

”我不在乎这上面怎么说,戴头盔的高个骑手说,我没碰过他一根指头。

由这几段我们可以推断饥荒在爱荷华得梅因的餐馆里那个唱歌的打工仔就是猫王。

(网友还说这个餐馆和DW912 Heaven Sent的布局非常相似,那个餐馆里还有猫王壁画。

)8、“第三个非固定会合点”

这里Az提到的地点有“老露台,19路公交车和大英博物馆咖啡馆”公交车见面在第一集中出现过,而大英博物馆咖啡馆则是书里他们在培养Warlock的时候碰面的地方:(实际上还有公交车美术馆音乐厅等,但感觉无一例外都是特工碰头常见地点....?

感觉和这本书的隐喻有关。

)他们在大英博物馆的咖啡厅碰了个面。

这里是冷战时期所有脚酸脚软特工们的另一处避难所。

他们还在那里吃了顿饭,值得一提的是,Az吃的是“恶魔蛋”,而Crowley点的是“天使白蛋糕”。

(但这份蛋糕后来还是被馋嘴的天使吃掉了。

)(第三集结束)E4 - Saturday Morning Funtime1、兔子屏幕上的兔子和屏幕中Hastur头上的青蛙是Neil Gaiman配音的(倒回去听的我被可爱死了)(来源:syfy)

2、路人跟Az搭话的路人小哥是新版DW里小土豆Strax的扮演者。

(Metatron是新版DW的YANA博士这个已经有人提到)3、答录机

这里感觉Az连答录机都不知道咋用,这里在原著也有表现。

“嗨我是安东尼·克鲁利。

嗯,我……”“克鲁利!

”亚茨拉斐尔试图把喊叫和嘶叫合为一体,“听着!

我没多少时间!

那……”“……现在可能不在,或是睡觉,或是在忙,或是别的什么。

请……”“闭嘴!

听着!

它在塔德菲尔德!

书里都写了!

你必须阻止……”...“嘀——嘀——嘀——”“别再出怪声了!

”4、F-word书中先是讲了Az“六千年都没有说过脏话”:亚茨拉斐尔喃喃说道。

他六千年都没说过脏话,所以现在也不准备改口。

而在书的后面沙德维尔在书店发现他之前,他因为进了灵阵生气地说了F-word正如剧中的情节:

E5 - The Doomsday Option1、电话推销员电话推销员的屏幕上她输入了Queen的名曲的名字“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

书中电话推销员后来给安娜丝玛打了电话,被牛顿接了,还吐槽说自己“丢了一天”。

E6 - The Very Last Day of the Rest of Their Lives1、Tori Amos(来自豆瓣网友 蠓子虾酱)

小辣椒这里说的“I believe in peace, bitch” 是Tori Amos "Under the Pink" 专中 "The Waitress" 一首的歌词。

2、片尾曲同时,本集片尾曲“A Nightingale Sang in Berkeley Square”也是 Tori Amo演唱的, David Arnold在钢琴弹唱的基础上加了弦乐。

这首歌在书的尾声中提到:他们又去了丽兹大酒店,那里有张桌子神奇地空了出来。

也许最近这一系列事件,对世界本质造成了一些副作用。

因为在他们吃饭的时候,有史以来头一次有一只夜莺在伯克莱广场上欢唱。

因为这首歌的歌词里有“There were angels dining at the Ritz, and a nightingale sang in Berkeley Square”,他俩吃饭也可以说是真实的“Angels dining at the Ritz”了。

Tori Amos和Neil Gaiman是多年的好友,Neil给Tori的Strange Little Girls里的每个Girl写了小故事,写Tourbook,把Tori写进睡魔,而Tori也在歌曲中提到Neil, 比如Tear in Your Hand中的“If you need me, me and Neil be hanging out with the dream king”,他们互相给对方的书写前言等等。

3、Richmal Crompton

最后一集书店里出现了一套新的Richmal Crompton系列童书,《好兆头》这本书雏形故事是对这个的戏仿。

4、Lazing on a Sunday Afternoon公园里号手们吹的歌曲是Queen的“Lazing on a Sunday Afternoon”

5、Shadwell看的书书上的图画正是被扔进去试圣水的圆鼓鼓小恶魔。

6、Tartan

这两句话是由书中修自行车的部分的对话改过来的。

原书里是Az给C的车上加的行李架上有“格子呢捆绳。

”:“格子呢捆绳?

”“格子呢很时髦的。

”克鲁利呻吟一声。

每当天使设法把思路调整到二十世纪时,它总会停留在五十年代。

(结束,评论可补)P.S. 在能找到的其他的帖中提到的梗我基本上就不在这里重复写了。

后记:从跳进好兆头书坑到现在一年了,这剧几乎有我喜欢的所有东西,喜欢Neil & Terry, 喜欢书,喜欢广播剧,喜欢辛老师和大提提,喜欢DW,神夏,绅士联盟,喜欢Tori Amos。

希望这部剧能给大家带来快乐

《好兆头第一季》短评

一部选角完美到极致的作品为什么会拍的如此难看

5分钟前
  • Angry River
  • 还行

上次看这么甜的剧,可能是上辈子的事情了。设定脑洞太大,萌贱甜,很讨喜。

6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天使与魔鬼相爱,夜莺在伯克利广场歌唱,世界末日已是昨日,总有小小奇迹悄然发生。

8分钟前
  • 托卡苏
  • 力荐

因为原著是一本本质段子集所以这个电视剧只能either拍成脱口秀or拍成四格漫画,不然就会像现在的成品一样超无聊。我彻底远离英国人了我觉得。现在就连英国人搞基都让我崆峒(

9分钟前
  • GGH&&
  • 较差

不卖腐能不能好好讲故事~~~天马行空还是挺好玩的 19/11/09

13分钟前
  • 人皮動物
  • 推荐

不理解 怎么个嗑法?

14分钟前
  • 吃吃
  • 较差

What a load of shite. Typical modern British rubbish: unfunny, unimaginative, uninspired; brainless, witless, senseless. Yet it exudes complacency and self-importance in every minute. This show marks BBC's decline and attests to its now utter lack of creativity.

16分钟前
  • 林文清
  • 很差

@@@(2019-05-31)Good Omens(好兆头)(1-6)(天使和恶魔搞基,嗯,还是挺有CP感的。似乎是一种政治讽喻?比起政敌,更讨厌共同的阶级敌人?)

20分钟前
  • 不喝水的鲫鱼
  • 还行

只想看小天使和他恶魔老公的cut版,啊哈哈

25分钟前
  • 懒羊羊的蛋糕
  • 推荐

好无聊,没意思……

28分钟前
  • 8921
  • 较差

烦闹剧

31分钟前
  • 曾静
  • 较差

蛮可爱的

34分钟前
  • 司令
  • 推荐

真心不觉得好

38分钟前
  • :)
  • 较差

和美国众神一样鸡肋和做作

40分钟前
  • 闸蟹大拿
  • 很差

我讨厌腐

42分钟前
  • momo
  • 很差

一天刷完赶紧发来贺电感觉可以嗑一年!!

43分钟前
  • 道臣岚
  • 力荐

你们这些为了彩虹屁爱情打高分的单身狗23333

44分钟前
  • 某J。624
  • 还行

为特里普拉切特,为所有的鱼和饼。

47分钟前
  • 煤炭师专学报
  • 力荐

哈?你们管这叫英式幽默??第一集就让我一个anglophile兼fujioshi看得浑身难受也是服气

52分钟前
  • El Guaje
  • 很差

不明所以的欧美剧,看不懂看不懂

54分钟前
  • 阳形形连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