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电影频道看完这部电影突然发现这小家伙最近上镜很高,前段时间也是电影频道播出的《男孩都想有辆车》的主角也是他,表演来说还是不错的,就是实在太瘦了……,对了,女主角比单车那部好多了,单车那个高中女生简直就是一个悲剧,那眼袋和鱼尾纹……废话多了,回到电影,国产小制作也算不错了的,但是不可否认这是一部完完全全的抄袭之作,从剧情,角色,镜头完全的抄袭了好莱坞的Friday Night Lights,连结局都是一样,这就算了,更搞的是整部电影的配乐也是完全的照抄了Friday Night Lights,这也是电影一开始我就条件反射的想到了Friday Night Lights这部电影的原因,当结尾对手捧起奖杯音乐响起的那霎那我差点崩溃了:导演啊,你能不能抄出点自己的特色啊,我不反对抄袭,但是你也不能拷贝啊!
整部电影想说的一个道理也是copy一样的,当然,增加了些中国特色的元素(可有可无的),就是F里面最后一场比赛,教练对队员们说的那段话,想知道的就自己去看下Friday Night Lights吧,我就不剧透了。
好莱坞励志片的流水线上看了一大箩筐,这部绝对算得上是精彩之作了,我们不一定是被胜利所感动,我们更被失败所打动,联想到如火如荼的奥运会,联想到埃蒙斯,联想到埃蒙斯和妻子的相拥还有他接受采访微笑着说:我享受这场GAME,就足够了……尽己所能,输了又如何。
PS:音乐关键词:explosions in the sky
其实这些也不能说是漏洞,算是我觉得不妥的地方吧,我打球有10年了,有点发言权吧 需要声明本片虽然缺陷比较多,但是瑕不掩瑜,我不得要说,整部片子比大灌篮好太多了,是我近年看过最好的篮球题材的影片!!!!!!
这些不足主要应该都是导演不太懂篮球造成的,如果他请一个专业的篮球顾问应该会好很多 1.在网吧报复的那段,没见过暗中报复明显比自己强大的人成功之后还那么大胆暴露身份的。。。。
2.居然教一个那么小的P孩投篮手型。。。
3.猴子生日突然就来一个没身份的女人(貌似是jason女友或者是小小的朋友?
),最后决赛她又来了,不过我们还是不知道她是何方神圣。。
。。
4.rap battle居然只有2人pk 5.撞坏溜冰场设施那段,算是讽刺中国警察吗?
两句话(要不就是一点钱)就给摆平了,李总不过是个老总,又不是什么大官cao!
6.为什么溜冰场时间之后大嘴就给小小说让她走?
这两件事有什么关系吗?
小小不明白,我也不明白 7.大嘴他爸也真行,在外面对老板服个软也就算了,回家还真惩罚大嘴啊?
8.有些运球经过处理的痕迹太重了。。。
9.AD的比赛不分年龄组?
10.第一场比赛,剩三分钟,在3v3的情况下追那么多分,确实夸张了点。。。
裁判说还有两分钟的时候比分居然是17:18!!!
也就是说一分 钟追了17分!
这就有点做梦了,导演估计不太懂篮球吧 11.赢了第一场就像得了总冠军。。。
难道是模仿周星驰《龙的传人》?
12.据我所知,中国所有商业的3v3比赛中都是不允许砸头动作的(如ad比赛,nike比赛,kfc比赛) 13.有的队是4人或以上,有的队(如蜂鸟队)是三个人,这应该通不过报名的。。。。
14.决赛老鹰队出场时李总的跟班居然也上了。。。
15.三对三居然打4节,每节10分钟。。。
没替补的情况下,绝对会累死人的,3v3的强度是很高的 16如果说以街球为噱头,动作也太少了点,动作不是街球的全部,但无疑是街球一个重要方面,全剧除了砸头就是简单的穿裆还有个滚地龙, 不过那滚地龙能把防守队员晃开?
我服了 17.解说员说到了一个词“空手的上篮”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18.有些恶意犯规实在是。。。。
裁判不吹简直太假了 19.三个人几天的训练之后,直观上没有太大水平的提高,居然得了ad总冠军,是有点假 20.老鹰队两次技术犯规换人,拉拉队高兴个什么劲 21. 22.所有队的内讧加起来不知道多少次 23.一些进攻时候的肘子太明显了,不应该是进入总决赛的队员的水平 24.怎么会有受伤无人更换就视为放弃比赛这种规则?
外围赛还可以,总决赛不可能,要不弄个小动作把人整伤了不就成冠军了?
应该是受伤了 改天再打才对 25.最后一球大嘴居然扣篮了。。。
除了nb我说不出别的 26。
蜂鸟队输了,除了老鹰队和裁判所有人都很难过,包括警察和拉拉队,还有解说员 PS:我很喜欢结局,不俗套,告诉我们失败并不可怕,我们还有未来。
我还很喜欢大嘴这家伙整天去哪都拿个篮球,和我初中时一样!
忽然间,我发现,中国还是别拍这种篮球电影了,在我看来,能代表篮球这个运动的,只有纪录片而已,如果哪天姚明退休了,要拍一个纪录片,我相信肯定上座率很高。
忽然间,我发现,这部电影,其实是那么的不真实。
大家认为三个大学生还打不过两个初中生加一个缺乏锻炼只会说唱的ABC?
参加过这种篮球比赛的都知道,起码分个组吧,U19和U22,或者大学组,初中组。
还有两个黑人外援,竟然也比下去了,那中国还引进外援做什么。。。。
忽然间,我发现,这里面的演员,其实和我有一个相同的篮球梦,曾经著名的上海队主教练李秋平说过,你们这些人啊,只有有女孩子在旁边叫了,你们才会卖力。
这句话,看似玩笑,其实还是有点道理,就算打的再差,有姑娘在旁边看,总归比平时卖力。
大嘴啊,其实和我挺像的,瘦的 像猴子一样,但是,还是不服输,好胜心这个东西有的时候会毁了一个人啊。
本人也参加过几次比赛,其实比赛还是很黑暗的,黑哨啊,改年龄啊,我曾经看到,一个彪形大汉,竟然参加U19比赛,检录的时候拿了张不知道哪里借来的学生证,学生证上面的孩子,可比他帅多了,之后比赛的决赛你可以看到,还是去年的那些人参加了决赛。
这些人不是大学校队的就是半职业的。
忽然间,我发现,一年之内我不能打篮球了,医生说不能剧烈运动,气胸这个病大家知道吗,得过第一次,我还不放在心上,第二次保准你老实了,谁都不想再进那胸外科了,躺了一个月,我发现,脚上没力气了,走路都吃力了,出院一个礼拜正在恢复中。
上天保佑我远离这个似病非病的病吧。
忽然间,我发现,其实有些东西是很重要的,健康是很重要的,兄弟姐妹们,身体真的很重要,要珍惜一个好的身体。
二十岁的我,想成功,想出名,其实,平平安安才是最重要的忽然间,我发现,要过年了,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身体健康。
忽然间,我发现,心态是长寿的关键!!!!
心态决定一切
这是用豆瓣以来,第一次写影评,这部电影也算是我为数不多的看过两遍的电影。
2008年11月,坐在网吧里看完,似乎有种热血,即使当时主人公的年龄已经比我小了3,4岁,看完之后我还是立刻从网吧直接奔去篮球场。
2010年1月,躺在床上,看完,似乎眼泪都快掉下来,不为别的,只为消逝的青春。
主人公的年龄层已经完全和我拉开,似乎他们所能够追逐的梦想对于现在的我,有着那么多的无力和感伤。
于是乎我在不能追逐亲身体验篮球场上快感的时候,把自己的梦想成功转变成了经营一支NBA篮球队。
一个梦想已经far behind, 而另一个梦想far away.很喜欢大嘴的样子,即使他真的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说,瘦得有点离谱.......anyways,这部片子,就是让我在加拿大的夜晚,小小感慨了一下消逝的一切。
篮球可以让人获得友谊,感情,而时间,可以让人失去一切。
一个很搓的电影一个很搓的电影一个很搓的电影一个很搓的电影一个很搓的电影一个很搓的电影一个很搓的电影一个很搓的电影
套用大嘴的句子:這是部"愚蠢"的籃球電影導演似乎什麼電影語法也沒搞清楚...It's all about kids into playing balls,andboth Mouth and Monkey are cute...but the director seems less mature than the kids.
在IPTV上看了下来,情节异常简单:男孩,篮球,复仇,还有和女孩情涩懵懂的友谊。
是那种看了开头就基本知道结尾的电影。
但是还挺真实的,想想里面很多场景:偷上网吧,为喜欢的女孩子打架,在球场上和别人互呛,这些事情在初中,高中时代,肯定有很多血气方刚而又年少无知的家伙们干过,所以大家大可找一个最舒服的位置,摆一个最惬意的姿势,摆上一杯饮料,把这部片子看掉,因为它不用你动脑。
我给了他4星,也就是推荐,但是年龄段如果不在18-25的人您就别看了,因为小于18的都是90后脑残,他们没经历过也不懂,大于25的人可能对HIPHOP音乐和街球没什么概念,所以我只推荐给18-25的人
不深刻,无明星,国产小成本,都无所谓.仍然可是是好电影!因为现在大制作很多,大明星天天拍戏,高科技大场面也不稀奇,深刻的经典电影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遇到的.只要真实就好!!!!真实的高中生活,篮球\网吧\考试\父母\女孩子\打架\朋友.很真实的高中生活.真实的篮球技术,一直希望看到真人版电影或者电视的<灌篮高手>,但是篮球技术要是拍的不真实,就糟蹋故事了.本片篮球技术贵在真实,比以前同类影片有很大进步(周董的大灌篮基本就不是篮球这项运动) 所以可以给四星
这是我看过的最真实的反应中学生的电影,与经常看到的那些美化的跟天堂一样的校园影视完全不同.镜头中出现学校的那一刻,我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这么好的片子居然没挨剪...
不管是技术上,对话上,人物性格还是音乐都太假了...情节和他们下一句话要说什么差不多都能猜出来,真的看得我有点受不了.剧本也是千篇一律,和很多大片都有相似之处.感觉就是为了要把影片定为励志片,也不管生活不生活了,北京小孩儿的生活怎么可能是这个样子...而且这种片子真的会励志吗,我想也就能当做现在学校组织大家去看电影的那种无聊的片子吧...满18岁的,都不用浪费时间去看了...
非常之青春,可感同身受
好假啊...这么多大哥是怎么看出真实来的能不能指点一下...
定位中学生的篮球电影,值得一看。不知什么原因,导演如此酷爱特写和近景,画面感非常差。可能是为了表现热血,球场斗殴屡见不鲜,反角设置如人渣。林晓凡演技太木,张一山和麻吉弟明显出彩多了。比较喜欢的是父亲那个角色,父子关系表达得比较现实。少年的偶像人物选择了T-MAC,墙上的大幅海报很惹眼
很一般
稚嫩而真实。
没意思
评分都是谁给的!!
麻辣隔壁当时我还看了好么...好二...
补标,张一山的篮球还是有点东西的。
早期运动系列 至少比我打球早
虽然有抄袭之嫌,但是要“支持国产”!
贵在真实,篮球电影同样的老毛病,乱运镜,动作不够,晃镜头来凑
前面都不错,结尾不好。
冲着麻吉弟弟去的 还行嘛 关于篮球的电影能吸引我一半多的时间不容易了
比那些什么大灌篮,篮球火好太多了
央6放的,又看到张一山小时候哈哈哈哈
上初中那会看的,可以说相当喜欢,毕竟以前那么疯狂地热爱篮球。
对,我年轻也看过这种电影。
青春期的叛逆,生活的进展,就这样
CCTV6放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