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写过一篇《穿越火焰的鸟》来点评影片《污泥》。
和它一样,在《杀手乔》中,马修·麦康纳不仅是主角,还搭建了一个故事背景与发展的平台。
在《污泥》里面,他为了爱情百折不挠、勇往无前,最后被证实不过是自作多情的二逼青年,他的存在只是他的追随者成长道路上的小小陷阱。
而在《杀手乔》中,所有人都在平台上因果循环,拼尽全力,目光如豆,逃不脱的宿命。
影片的起始就带有浓重的黑色意味:黑夜,大雨,狗叫,狼狈的克里斯一登场,就是个反派。
被高利贷逼得走投无路,他竟然要谋害母亲,只要伪装成意外事件,作为保险受益人,他就可以拿到保险公司的赔偿。
这个大家庭没有亲情,只有利益关系,他的父亲、继母、妹妹不仅没有阻止他,还共同合谋,期望获得自己那一份财产。
这个阴谋的发动者是克里斯,他仅存的一点良知是自己不动手,于是他们找来了乔——一个白天保护民众的警察,夜晚屠杀民众的杀手。
克里斯并没有得逞。
在母亲的葬礼上,看着死去的亲人缓缓下葬,其他人想着她唾手可得的财产,克里斯却悲哀地怀念起她。
克里斯年少闯荡,遍历社会阴暗,亲情对于他只是算计的因素,却不是美好无私的感情。
之前的剧情,克里斯卑鄙无耻到令人发指,然而在剧情往戏剧化方向发展的这一刻,他却憧憬起美好与自由的生活。
他过往的沉沦太久、太深,此时自救为时已晚,脱离一个苦海,前面是另一个苦海,无边无际。
母亲和这个家庭的其他成员一样,已然不再试图维系彼此的亲情,在其他人不知情的时候,她已经将保险受益人改为自己的情人。
她死于亲人之手,亲人最后的念想也化为乌有,谁给了他人爱,谁又给了他人希望呢?
曾经的联盟也在利欲熏心的梦想、无所不为的下作之后分崩离析,表面的礼貌开始穷凶极恶,往日的妥协变为疯狂的报复。
在克里斯来到父亲家庭之前,这个家庭的主人是他的继母,一个喋喋不休、衣衫不整,在他面前甚至赤裸下体的女人——他的父亲对此觉得没所谓。
虽然麻烦缠身,处境窘迫,来到这个家,克里斯依然凭借自己天然的长子身份和血气方刚的青年做派——关键是他谋杀亲母、为大家带来财富的计划,迅速替代继母,上升为这个家庭的新主人——他的继母对此觉得没所谓。
可是母亲变更保险受益人,让他的计划功亏一篑,也引爆了联盟矛盾。
当初因为不能支付定金,克里斯被迫把妹妹抵押给杀手乔,已经让他痛苦不堪,羡慕嫉妒恨了。
现在杀手乔因为无法获得报酬而发飙,他的嚣张、他的气魄俨然成为将其他成员踩到脚下的、新的一家之主,克里斯不甘心自己的地位一落千丈、从属于他,反而奋起反抗,然而他想不到在他回到家之前,家里已经发生一起暴动,并且暴动已经被剿灭了。
他的继母因为言语无状,触怒了杀手乔,被他痛殴,并且被逼迫给一个鸡腿口交——集体的服从与团结有序的秩序看起来赏心悦目,在最基本的层面却离不开尊严上的侮辱、肉体上的惩罚,他的继母也不例外。
经过杀手乔金刚怒目的暴烈打击,和之后菩萨低眉的劝服,克里斯的继母已经身陷斯德哥尔摩症无法自拔。
她被殴打的时候,克里斯的父亲却没有力量与勇气保护妻子免遭杀手乔的毒手,这让我想起中国那个妻子被城管强奸,丈夫却躲在一边,不敢出声反抗。
两者没有本质区别。
并非她老公不想保护她,而是他无法挣脱自己的斯德哥尔摩症,他的病症来源于眼前这个被痛打的女人,是她培养了他斯德哥尔摩症,于是他无法挣脱心的囚牢,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被杀手乔虐待,看着她被杀手乔吞食,成为他的斯德哥尔摩症的俘虏。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害怕小鱼,但更害怕大鱼。
克里斯的父亲被他的继母俘虏,他的继母被杀手乔俘虏,杀手乔想整治克里斯,就可以释放出父亲和继母,他们都是杀手乔的帮凶,克里斯只是饵料。
克里斯与妹妹多蒂违背了传统伦常,然而他是这些人之中唯一精神健康的人。
他为自己而活,没有牺牲自己的生命价值,成为某股势力可有可无、为非作歹的附庸。
只是正常的他无力反抗不正常的人们,父亲、继母固然与敌人同流合污,即使妹妹多蒂在他受到众人攻击之际,拿到手枪后,也不是保护他、拯救他,而是枪杀了他。
为什么刚刚宣布要与他远走高飞的妹妹枪杀他,而不是那些伤害他的人?
很多人有不同解读。
我认为多蒂一直被不安全感折磨,她从来不曾拥有什么,任何物品她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别人说拿走就拿走,她只有婉转承欢、虚与委蛇,才能保留使用权。
电影一开始就表明了这一点,克里斯猛烈敲击父亲的家,妹妹却无动于衷,她一无所有,只是沉浸在自己不切实际的梦幻之中不可自拔。
这些在哥哥看来都是天使的要素,却决定了多蒂的人生悲哀、无法自决。
她是随风摇摆的墙头草,她是清晨阳光升起前的露水,不切实际、不得长久。
克里斯许诺她的美好未来,并不能带给她力量与希望,在他被人攻击、都无法自保的时候,杀死他也就是杀死了一种人生可能,杀死了多蒂摆脱温室花朵的不确定的命运。
杀手乔讲过一个人的鸡鸡被烧坏的故事,很多人分析是不是他自己的经历,当然很大可能是他自己,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件事造成了他心理的扭曲变态。
这就是马修·麦康纳搭建的平台,一个人与人之间没有关爱、理解、沟通、合作,完全是自私、冷漠、虚伪、丑恶、彼此利用的舞台。
在这个舞台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舞者,即使彼此触手可及,也没有肉体的柔软与温热,只有坚硬、冷酷。
为了眼前利益,人们舍弃道德良知梦想,即便拿到利益,也失去了自己的正面价值。
在这个弱肉强食、无规则是最大规则的社会里,一个人怎么才能扛过危机、不被对手吃掉呢?
为了生存,人们都要寻求更强的伙伴,这意味着或早或晚,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每个人都是原子、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孤岛,人人之间斥力大于引力,被某种莫名的势力轻易地分割、包围、逐个击破,成为案板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死鱼。
到这里电影要表达的意思已经完结。
如果只是描述一个家庭的经历,这部电影配得上土星奖最佳独立电影、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最佳编剧奖等诸多奖项么?
影片没有提到破解“孤岛困境”的方案,然而它是不言而喻的。
宗教信仰超越现实中复杂的人际关系,重新界定了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单纯从神的关爱、共同与平衡的教义防止强者恃强凌弱、鼓励弱者生存下去。
佛教是出世的宗教,它潜入人们的心底,帮助他们成为孤岛,它倡导的隐忍、安享理念最被统治者欣赏,如果人人都是佛教徒,胡乱施政带来的阻力最小,所以佛教从来都与权力关联紧密。
如果一个政权打压佛教,它就是自作孽不可活,no zuo no die了。
伊斯兰教过于美好,它僭越权力、避免世俗化,这是奉行传统人情社会的中国所无法契合的地方。
信封伊斯兰教的国家都面临是否政教合一的难题,这缘于握有教义解释权的人具有现实威望、消融了现实权力,多数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国教过去有孔教、后来有马教,当然在国家层面不需要另一个宗教。
物质生活丰富,不代表精神境界提升,更不代表社会就成为现代社会。
中国经济制度都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现代社会更是没影儿。
现代社会应该具有法治、理性、逻辑、宽容、科学、自由、民主、权利、自我、个体、个性、市场、共赢、文明、公正等特征,这些价值都是奉行丛林法则的中国所不具备的。
中国人奴性深重,总在期盼舵手、大救星、闯王、青天大老爷,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成功观都存在问题,然而诡异的是,奴性这一点如果善加诱导,反而可能结出硕果。
基督教是中国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最好桥梁,崇敬神维护神,就是维护神的价值观,以基督耶稣为最高榜样,认可众生平等与超越身份地位的大爱。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因为国王是人不是神。
基督教曾经有中世纪黑暗的宗教迫害,近些年则愈发宽容,宽容是什么?
宽容是理解,是空间,中国人和稀泥的性格最需要空间了。
中国人把孔子的说教奉为圭臬,可是我感觉整部圣经都在解释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对于中国来说,最适合的宗教只有基督教。
基督教于中国社会极有价值,但它从来都没有过自由发展,即使自由发展,它与美国基督新教、梵蒂冈教会也没有隶属关系。
即使某些神职人员对于中国社会有不同看法,广大信众只是想求得内心的喜乐安享、社会的真善美。
看的是人人翻译,大胆推测下,勿喷。
直接说推测,乔青少年时爱上了多缇的姑姑(也许是疯狂暗恋并幻想她是自己的所有物),而姑姑和安塞尔乱伦怀上了多缇(也许是强迫),姑姑为了隐瞒丑闻刻意疏远所有人躲藏起来直到生下了多缇,然后将孩子交给安塞尔和当时的妻子阿黛尔抚养,自己慢慢回归正常生活。
而掌控欲异常的乔长时间找不到姑姑,认定她“出轨”,所以找到后烧了自己下体并展示给姑姑看,然后以意外自燃的方式杀害了她。
细节实在太多太碎,简单说下推测的理由:姑姑和多缇非常像,而多缇小时候差点被妈妈焖死,父母离婚妈妈带走了哥哥,而且这么多年妈妈被哥哥经常殴打最多也就是暂时将他赶出家门,又被男友忽悠签下巨额保险,这都说明妈妈就是个普通甚至有点懦弱的人。
姑姑死于衣服被壁炉火引燃的意外(荒谬却毫无证据的意外事故,乔的手法)。
多缇是听说的姑姑,说明两人从未见过面。
有个很有意思的点,乔问多缇年龄,多缇说十二岁,乔说他也是,但他俩都不可能才12岁。
我倾向于他们说的是自己“重生”后的年龄,即多缇被母亲试图杀死后开始装疯卖傻的人生(婴儿多缇不可能有那么清楚的记忆,所以那时她已经3-5岁了,只是事后认定自己是婴儿),即乔烧jj并第一次杀人后彻底解放天性的人生。
推测是姑姑那几年一直给安塞尔家寄钱,毕竟安塞尔太low了,当她“意外”后阿黛尔无法接受自己之后还要完全负担一个丈夫乱伦来的女儿,在悬崖勒马后的好些年都被罪恶感折磨最后选择离婚并对前夫女儿完全切割。
乔初次见到多缇就追问几次名字,并对多缇说起了自己最隐秘的故事,这并不符合他缜密冷酷的人设。
仓库前看多缇的镜头也暗示他迷恋上了多缇。
包括后来对多缇的强烈的掌控欲。
前面说过多缇和姑姑十分相像。
还有还多话想说,但是打字太累了。。。。
先这样吧
我不喜欢暴力片,但是给这个貌似开放式的结尾4颗星。
总有认问,最后乔死了没有。
答案其实是肯定的:没有。
因为多蒂手上的那种枪,只会有6发子弹。
多蒂的哥哥买枪的时候,导演专门给了弹匣一个特写,当时我就本能的觉得,这个多余的镜头可能有玄机。
最后,多蒂的哥哥挨了一刀,枪走火一发,多蒂放空枪三发,哥哥挨了一枪,爸爸挨了一枪。
这样一来,继母和乔已经安全了。
但为什么专业杀手乔,还要演一出让多蒂take easy的戏码呢?
我想,这是因为他想知道,多蒂是否能让他放心的留在身边,毕竟他杀了多蒂的生母,而多蒂的心智也并不十分正常。
可惜的是,多蒂最后手指的动作,注定了她生命必然的悲剧。
再感叹一下:多蒂手中的致命武器,最后杀的都是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
废物儿子为救妹妹不惜和职业杀手一搏,掏出自己买的黑枪对着杀手让他滚蛋。
老套的举枪对峙几秒之后,上演了谁也预想不到的一幕。
刚被杀手打烂了脸又被迫舔肯德基的继母给了儿子一刀。
杀手抓住儿子一顿暴打,全片麻木不仁的父亲出人意料的行动了,扑在地上抱住儿子的腿大喊让杀手打死儿子。
最后天真无邪的妹妹终于忍不住了,拿起枪乱放,一枪击毙了哥哥。
悬疑片的各种结尾人们早就司空见惯,不过这出戏演到这里,大概所有人都会吓一大跳。
不得不说,这一幕只要你看过就很难忘记,惊人的同时,每个人物的表现与前面的情节又十分吻合。
父亲外表是典型的老实人,除了工作喝酒之外什么都无所谓。
被两届老婆欺侮摆布,被儿子鄙视,或者说俩人互相鄙视。
继母和儿子一直不和,除了谁也不敢杀谁之外,可能谁都希望看见对方死。
对杀手的恐惧让他们觉得激怒他肯定是死路一条,所以当他们看见儿子拔枪时。。。
戏里的每个角色活得都非常压抑,不协调的是每个人似乎都能轻松的面对自己压抑的生活,直到一根导火索出现。
整部电影的情节可以几句话说清楚,不过刻画的人物令人难忘。
这里不得不提到电影里的父亲。
毫无主见,老实木讷,杀人只要不用自己动手,而且有一点好处可拿,也可以点头同意——有趣的是,他在同意之前,还要先强调一遍自己不会点点头就同意。
有趣的是,为了钱把女儿送给别人的诱奸都无所谓的他,在得知拿不到钱之后,突然坚持起无关痛痒的原则,拒绝当着女儿讨论杀人的事,好像一个负责的父亲在保护女儿。
出色的人物刻画,意料之外的结局,还有马修演的变态杀手。
确实值得看,豆瓣评分太低了,这样的片子相信豆瓣错过了。
首先,女主角被乱伦这是事实。
在Joe和Dotte第一次发生关系时(以下简称剧情1),Joe问,你有男朋友?
只要看过黄色小说的即使没经验都应该知道这一疑问是因何而发吧?
明显是少点东西。
但是豆瓣们居然没人提到让我有点惊讶。
而之后把Dotte的回答(小胖子)结合与继母关于真爱(两人从未独处过)的对话则可明显证明这一点。
而在结尾处Dotte说“我怀孕了”通过时间上的计算说明不可能是Joe的。
那么,对方是谁呢?
这是在所有评论中分歧较多的地方,而我认为是父亲强奸了Dotte。
我们先看主张与Chris发生关系的朋友的论据,仅有小时候Chris曾经躺在她身上的一段对话,而事实上Dotte接着就说“just like this”(像这样)然后做了一个双手略伸的动作,这明明就是导演在说“Chris什么都没做”以证明他们之间才是在这个变态家庭里“事实上”唯一正常的一段关系。
Chris梦见妹妹脱衣服一段中正要看见Dotte裸体时惊醒的表现亦能证明此点。
其他如“连亲生母亲都可以杀的人侵犯自己妹妹再正常不过了”这种说法应该只能博众君一笑吧。
排除了这一点后事实上“谁是犯人真相就只有一个”了、更不要说在Dotte买完衣服换好回家之后父亲抚摸腰臀部的动作明显不是父女之间应该有的。
之后关于“屁股和继母相比太大”的讨论等其它网友亦有说明这里就不赘述了。
确认这一点之后我们就可以看一看这个家庭中的各种关系了。
孩子父亲和生母之间是“从未爱过”“谋杀”,和继母是“背叛”“冷漠”,协助谋杀了自己的儿子,强奸并出卖了自己的女儿。
继母仇恨着父亲和儿子(不得不说最后和Joe的对手戏真的很精彩),同样出卖了女儿。
女儿则像商品一样被整个家庭抛弃。
这种诡异的关系奠定了本片黑色的基调。
Dotte表面看起来是一个漂亮纯洁的女孩子,但是事实上是被囚禁的奴隶。
美国文化下这个年纪没有过男朋友简直是不可思议,她在整部电影里出现在房间之外的镜头不多,但却是所有剧情的关键转折之处。
有评论说她代表着导演对社会人性的憧憬,我同意这种看法。
Joe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他是一个变态杀手。
对于烧JJ的评论很多,这里就不多说了。
但如果非要说他和Dotte的姑姑有什么联系,只是一句话的剧情而已,太过牵强附会。
他在大多数时间里代表着强者。
Chris的戏份贯穿整个剧情。
他对出卖妹妹的纠结反复表现在与Joe的对话中,另一方面又仅仅是纠结而已,没有更进一步的采取措施,直到最后在铁轨上两个人手牵手散步回忆童年才有勇气提出带着妹妹离开这个家。
他代表着”经现实扭曲后的理想“关于结局,Joe喜欢上了Dotte,但Dotte却只是想离开这个家,就像在Chris车上说的“我一直都想”。
其实从追悼会开始,电影的象征意义开始浓郁起来,Chris希望带Dotte离开,Dotte却要回去见Joe,而当Joe提出两个人要离开之后结婚,Chris表示反对时,Dotte又听从了哥哥的话。
从剧情上来讲毫无疑问解释不通,但是我们换成抽象意义来看——“憧憬”在奔向自由的道路上无法独行,而是必须依托于现实。
可惜的是我们总是认为现在拥有的往往不是最好的。
而对于父亲和继母长达20分钟的大段剧情描写刻画了Joe冷静而凶残的一面——扼杀憧憬的是表面蛮横实则“自以为是的弱者”和”冷漠的笨蛋”(剧情背景,生活环境),但在真正的强权面前所有的规则都如此脆弱。
餐桌上共同用餐的一幕是高潮,宣称“Dotte有自由做选择”的Joe当Dotte选择了Chris时图穷匕见,大喊“她是我的订金”——当要求的民主不是我要的民主时则无需民主——,"你知道我要宰了你“——暴力永远是解决问题的最终手段——。
当两方对峙时父亲第一时间跑到墙边躲起来,继母则拿起了刀捅向儿子——笨蛋才会无用的逃避而弱者的一击偶尔可以改变世界,但你却无法得知那是好坏对错(其实这里也可以吐槽无数拯救世界的美国大片),会盲目服从眼前目睹的强大,甚至是欺侮过自己的强大却看不清真相——。
这时父亲扑向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愚蠢到极致甚至可以没有人性只有在大局已定时才去抱强者的大腿(讽刺的是剧情实际上恰好”抱“的是弱者)——直到一直叫喊让Joe放开Chris的Dotte拿起了枪。
这里是主题的一个升华,虽然在之前女主角一直站在自己亲弟弟这边——面对强权我们始终坚持”憧憬“却也不断修正”新的理想“,尽管后者已经被扭曲的面目全非——但当她捡起枪的一刹那她做了什么?
当人强大到可以自由做选择时我们会怎么做?
她选择了毁灭。
首先毁灭变味的理想,然后报复冷漠的愚者,盲从的弱者可以留下,最后的强者怎么办呢?
影片戛然而止。
Joe只是强者,枪才是强权。
我已经怀孕了——当和强权相遇,理想立即被强奸,产下”怪胎“。
从另一个角度说,导演认为”只有笨蛋才会和理想开花结果“Joe必死无疑。
最后作为一个小花絮,有人注意到Joe双臂张开是圣母像的造型吗?
黑到骨头里。
K-F*****g-C在春节前后的两种鸡的拉票广告,由于广告片男主角卖力的出演而产生了莫名的喜感,是寒假实习期间我和小伙伴们的重要谈资。
今天讨论到新广告片中坤哥那句“我们只吮这个味”,我不解“怎么不说‘我们只吮这个鸡’呢?
”聊着聊着就不禁想起这部之前看过的电影。
这部电影的最后杀手乔和主角的继母为大家亲身示范了原味鸡的正确用法。
K-F***ing-C如果用这场戏来替代柯震东主演的那段广告,估计脆皮鸡就不战而胜了。
最后的这场吮戏是全片恶趣味发挥到极致的产物,这种恶趣味其实充斥全片,只是在最后得到了一次强有力的集中展现。
脏兮兮的环境,邋里邋遢的一家人,无处不在的粗口,电影无处不透着一股脏劲儿。
可是在接受了这种设定之后,就觉得这电影脏的可爱起来了。
这电影的风格与上面提到过的K-F*****g-C的电视广告恰好是截然相反的,后者是极力想表现一种狂拽酷炫屌炸天的高富帅气象,因过于装逼而充满喜感;而本片则是努力让主要角色都表现的low到爆,由这种极端到荒唐的屌丝气质产生喜感。
本片作为一部黑色喜剧娱乐性极佳,明明是围绕凶杀这样冷酷的话题,主要人物又是生活乱的一团糟的底层人物,本应是一出悲剧,却被恶趣味的导演给玩儿成了一出其乐融融的怪咖大联欢(当然还有一个要件是像我这种恶趣味又笑点低的观众对此十分买账)。
除了最后的吮鸡戏,前面也有不少让人忍俊不禁的桥段,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去领保险金时主角老爸那件拉风的西服。
此外本片当中剧情的小转折也很有趣,使这部影片不单纯是荒诞与搞笑,还多了一点悬念和反转。
只不过豆瓣上的剧情简介太过详尽,连这点小反转都交代出来了,对于没看过的观众来说,可能会破坏观影体验,希望能稍微修改一下。
(更新说明:这文章是分好几天写完的,在敲键盘之前先跟管理员反映了一下这个问题,结果还得到了积极的回应,希望能尽快看到新版本的剧情简介)整部电影里最出彩的除了原味鸡以外当然要数乔的扮演者马修麦康纳了。
最近刚看了两部他参演的奥斯卡大热门,其中的《华尔街之狼》是整个2013年我最期待的影片。
当时看的预告片结尾处,就是马修一边捶胸一边哼歌,还用眼神示意一旁的小李,卡姆昂黑喂狗动刺大刺一起来,那副在众目睽睽之下一本正经的做着死不正经的举动的神态,就跟本片当中的乔一样,只是能明显看出瘦削了,应该是为了演《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减了体重还没恢复过来(也可能是为了印证他在《华》片中向小李传授的成功经验:每天最少撸两管)。
一直觉得马修和小李都是那种只适合用“演员”而不适合用“明星”来称呼的人,因为他们精湛的演技仿佛都幻化成了气墙,盖住了他们的巨星光芒。
两个人都是接片比较谨慎,很难在爆米花大片中看到,与烂片更是绝缘的敬业演员。
在这届金球奖上二人各有斩获,而接下来的奥斯卡两人又要同台竞技。
可惜的是,在《华尔街之狼》中马修的戏份并不多,不然的话也许能成为《盗火线》那样的双雄彪戏的经典之作,再传一曲佳话。
本片的演员表里有朱诺坦普尔实在是一点也不意外。
这个身材娇小的英国女生本来可以凭借自己萝莉风格的外形在青春片里呼风唤雨,可惜她口味似乎比较重,什么荒诞诡异的片子都要演一演,而且往往表演的尺度还不小,这两年接的比较正常的商业片可能也就是12年的蝙蝠侠3了。
本片当中她饰演的多蒂是个猫一样娇弱温柔还带着点懒洋洋的女孩,然而内心又比其他任何人都坚强、坚定。
她面对乱七八糟的生活环境没有像她的家人一样做出种种充满负能量的反应,而是淡定的近乎麻木,只是报以高冷的呵呵。
她像玩具一样被送给乔,她对此虽然表现出了不满,但在与乔相处时却没有常见的影视作品中女性遭到男性欺凌时表现出的惶恐,相反她处理的非常游刃有余,仿佛乔真的是个跟她一般大小的邻家男孩。
她的处事方式不能用简单的逆来顺受形容,事实上她似乎根本感觉不出所谓逆与顺,因为她对一切基本上都不关心不在乎,所以无论发生了什么事,对她来说都不叫事。
至于她对废柴哥哥的依恋,我觉得不一定真的是兄妹畸恋。
也许她对哥哥而言确实是如此重要的存在,但哥哥对她来说可能只是像毛线球一样,觉得好玩。
什么时候她发现这东西没那么有趣了,甚至觉得碍眼了,比如散开的毛线绊倒她了,她就会一挥爪子把它撕碎。
除了哥哥外,一家之主的老爸也是个废柴,既没文化又没主见,甚至连自尊心都没有多少,被老婆摆了一道,最后发现她给自己带了绿帽子也不敢教训她,而是眼睁睁看着乔教她吃原味鸡。
至于后妈,虽然不守妇道而且心肠歹毒(她知道她跟小白脸卷走保险金的话自己的老公两父子会有什么下场),不过似乎跟多蒂相处的还算不错,而且面对那样没用的两父子,她的选择其实从理性的角度出发也可以理解。
电影中明确的告诉了观众,多蒂早就知道后妈有外遇的事了,她之所以没有告诉她爸爸,与其说是心思单纯,不如说是她压根不在乎——反正生活不可能比现状更糟了,而且从猫的视角去看,这些愚蠢的人类吵个鸡飞狗跳根本与自己无关。
如果用更阴毛论的观点去看,甚至可以想成是多蒂利用了后妈有外遇这个事实顺水推舟的把身边这些闹心的渣滓们送上绝路。
最后说说片中没露过正脸的小白脸Rex,他在勾引人妻这方面可真是孜孜不倦,只是不知道他能不能别老可着一个人儿坑。
最后的最后,关于这篇东西最一开始提的那个有关广告词的问题,小伙伴听了我的问题后,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可能最一开始的版本就是‘我们只吮这个鸡’吧。
”
影片从开始就有了暗示和铺垫,有意思的是影片最后二十几分钟,剧情的反转衬托更多的是马修麦康纳不疯魔不成活的演技,这部电影血腥暴力的场面和关于性方面的表现虽然达不到R,但不得不佩服编剧和导演,细思极恐极吊诡,本片口味重。
不过剧情曲折离奇,马修麦康纳真的是很帅啊,有点色情,不太适合青少年观看。
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杀手乔摧毁Chris后妈一家人的意志:当她对Joe出言不逊的辱骂彻底激怒了Joe,于是Joe拿起鸡腿放在前面让她吮,意思就是说她连给她吮JJ的资格都没有,而镜头对于吮吸的过程直接切过,但从后面的表现可以看出来她真的吮过了,从此刻起,她跟Ansel两个人才完全的被Joe控制住了。
甚至到了最后,Joe在狂揍Chris的时候,Ansel竟然抱着自己儿子的腿不让他反抗,希望Joe能快点杀了他,可见他们对Joe的害怕程度。
故事中另一条主线一直是隐藏着的兄妹乱伦情节,梦境描写,妹妹第一次跟Joe的交谈,兄妹吵架走在铁轨上,到最后Dotties说她怀孕(这个地方分析,怀孕跟Joe是没有关系的,因为他们在一起的时间也只有几天而已,所以,Dotties的目的就只有一个,她拿枪不准,为了吸引Joe的注意力,她才震惊的说出了这样的话,最后的镜头不言自明,Joe肯定是死在了抢下)。
故事描述,既荒诞,又紧凑,貌似很多情节属于多余,但实际一个都不能少,这种感觉在看完无删减版就更能感觉到。
一家人的混论关系,各种乱伦,出卖,萝莉控,自卑杀人狂,黑社会,贩毒,家庭暴力。。。。
等等的这些... ... 其中,我也真真的看到了Joe对于妹妹的爱,借用Dotties的口说出来,这种爱是纯洁的,其实就是指的他们兄妹之情(道不清,说不明)。
不知道图片插入有没有成功,没有的话感兴趣可以去我公众号的原文杀手乔姨妈来访 身心疲惫 没有力气捧书,没有力气拉韧带,躺着看了一部电影 但是属于无脑期 像往常一样截图了电影中喜欢的句子,却空虚的想做点什么,想把它们梳理出来,不是因为他是什么烧脑或者什么喜欢的电影 只是我现在的状态 想做点什么事。
对了 今天风很大 从昨天起就感觉进入秋天了。
不扯了 这部电影 是《杀手乔》也许是一只鼬闯进了兔子窝的故事。
剧中有一只黑猫 通灵至极的聪明女孩儿,她明白 真正的爱是什么,她有过爱情,她还爱她的哥哥和爸爸妈妈,她也渴望婚姻。
明显对比的就是她的继母 自认为聪明至极的人总会把这种真聪明的人认为是智障 脑筋有问题 该多出去走走。
有一只猛禽,做事心狠手辣,追求自己想要的,辗转黑白之间,为自己经营了一座维系生存的坚固城堡,暗度陈仓,然而 也有弱点,缺失的爱 让他渴望有人来填满,即使是用强硬的手段拉来的演员,他也希望把这场戏演好,让自己圆满。
有两只兔子 儿子小兔子克里斯和父亲老兔子安塞尔,小兔子没有长大 任任性性莽莽撞撞,其实他跟多蒂的心理年龄是相反的 多蒂比他更成熟稳重,但他是温和的,他深深的爱着他的妹妹。
老兔子已经被生活麻痹,但还是有兔子温和的本性,胆小甚至善良。
好吧 来大姨妈还熬夜 我承认我是作死安安静静的,多蒂在自己的城堡里,悲伤也锁在里面,可惜 暴风雨将至,一切即将打破。
导火索是他哥哥造出来的,莽撞的他不知自己一砖一瓦的制造了这个家庭的结局。
从开始,多蒂都在梦幻一个婚礼。
为了得到保险赔付,克里斯找到了杀手乔,于是 乔在他们家跟多蒂相遇了。
多蒂总是能在每一通电话打来的时候预料到电话那头是谁,对方要说什么事,精明的乔觉察到了多蒂的机灵。
乔的眼神也会说话。
他们在聊天,多蒂好奇这个侦探杀手警察,他们聊起为了惩罚女友出轨而烧了自己杰宝的彪形大汉,也隐隐透出了乔的爱情观,他能为爱做出一样不可思议的事。
而多蒂则因为烧这件事想起意外烧死的姑姑,说可惜她从没嫁过人,又表现出她对一段婚姻形式的渴望,两人有共同点,那就是 有过有婚姻,即使是假的,多蒂是被乔拉来的,多蒂对乔不是真爱,但他们都能满足对方一个虚无的需求,一个是一段婚姻的形式,一个是自己安排来的爱人。
多蒂说起她的创伤,但她心里明白,她其实是爱着妈妈的。
克里斯反反复复一会儿要杀,一会儿又变主意,就像一只失魂的苍蝇,然而乔跟多蒂都懂,一旦开始,没有克里斯决定的权利,一旦开始,每个人心里都有了一个结尾。
乔看到多蒂在阳光下起舞更加爱她的纯净,他改变心意要付不起定金的克里斯把妹妹给他,然而这样的话老安塞尔却没听懂,剧始终 他其实都像一个旁白 旁观者的存在,有些呆滞,确是实实在在立在那儿的男人形象的存在。
多蒂又聪明的明白一切。
以上几张是我看第一遍截的图,也是我想让这部电影留在我心里的缩影,多蒂明白凡人所不懂的真正的爱,也拥有无比缜密的心思。
她记不记得乔的样子也没什么考量的,亦或者她这次也是不想暴露,他一直记得那个真爱的小胖子。
至少她不深爱乔,即便开始爱意泛过,到结局也是不爱的,更是恨的。
每次看到多蒂乔都会泛开不一样的笑容,乔在某种程度上是真的爱多蒂。
虽然乔进门之前多蒂哭的很凶,但更多地是父亲和哥哥要她出卖自己来给予他们想得到的东西,她是对亲情的又一次彻骨的失望,这跟乔的角色出现是没什么的,她不是因为要出卖给乔而哭甚至多蒂对乔是抱着希望的,她还要继续观察,她半信半疑乔的爱情,她自己也说出了不完全信任,但是她也是抱有期望的,期望乔能懂她的世界,能爱她 爱她本人,爱那个是她的她,然而 她要失望的。
失望的表情。
她知道乔要用怎样的手段杀母亲,又一次震慑到了乔。
当然多蒂也是在转移乔的注意力和引导整场约会的方向,然而 狼 有了目标 进了狩猎圈 是要吃肉的。
多蒂一直在表达她爱哥哥,不希望有任何人伤害他。
失望而恐惧被迫服从。
又一次电话响起,多蒂没有接,惊恐的眼神表明她知道母亲已经被乔杀了。
克里斯却依旧愚笨,他相信了乔在他逼问下的话,以为乔会在今晚行动,然而乔一开始就说过 原则二 不要问他具体细节,知道的越多事情越容易败露。
他不想出卖妹妹,想要乔取消行动,殊不知他死去的母亲就在他们的后备箱里。
克里斯自己就是那些兔子,他们一家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窝披着各种外衣的兔子。
兔子见到了自己安排谋杀掉的母亲,惊恐万分,他是弱者。
克里斯与多蒂一起长大,他明白多蒂的机智,也一直想守护她,可是这次他回不了头。
多蒂知道,这种事早晚会发生。
多蒂最害怕家人明面争吵,没有爱。
她明白乔会来找克里斯,她与他待在一起。
以上也是我初次截图的图片,很美很美,兄妹俩相互依偎,像是回到了童年,多蒂可以,然而克里斯已经失去方向太久,此刻也停不下来了。
他迷失了。
多蒂明白哥哥在做白日梦,她也想保护哥哥。
哥哥怎么可能让妹妹一个人离去呢,怎么会让她走进刀山火海,怎么会不管他,就算多留一会儿就可能多一份生命危险,他还是要守护妹妹,这个场景,真美。
哥哥 不会骗 妹妹。
这样的眼神就像是结局多蒂弹无虚发的枪。
克里斯说要去的地方是南美,而多蒂明白根本不会去,如果要去哪儿,那就是天堂。
克里斯葬送了一切,他后悔不已。
妹妹懂得哥哥心里的痛苦。
乔觉察到了一切,他揭示了一切,对愚笨的安塞尔痛恨他的懦弱与不痛不痒,他指挥着安塞尔的行动。
对于谋划了这一切的第二任妻子,安塞尔还是说不上恨她,满眼里都是怜悯与痛心,他一直问被乔狠揍的妻子还好吗,这么多年,安塞尔被生活打磨的无关痛痒无棱无角惶惶度日,但他还是有在乎的,他爱他的妻子。
妻子也是爱这个老实人的,只是放荡的本性无法让她禁锢自己的身体。
她害怕失去他,才被自己事情败露的事情那么慌张。
多蒂在房间里听到的跟屋外的场景应该是有次元差异的,因此她更恨乔了。
她已经准备好去那个地方了。
乔叫沙利亚的时候,多蒂的眼神和表情都不自然了。
乔又一次露出了这种笑容,他很开心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完整的家”,一次“完美的晚餐”。
多蒂已经为你们留好了天堂的位置。
婚姻来了,不管它是如何暴力的,她终究是得到了一次求婚。
哥哥说好要守护妹妹的,怎么能让混蛋得到她,妹妹很坚定的起身要选择跟哥哥走,打斗爆发了。
妹妹说过她很爱哥哥。
然而此刻说要娶她的人让哥哥流血,继母首先向哥哥下了一刀打掉他的手枪,父亲抱住哥哥让乔杀掉他,多蒂的家庭在她眼前互相残杀,是的 就像兔子。
多蒂说过,除非惹我生气。
一枪崩掉了墙上的台灯第二枪桌子上的灯瓶她开枪的表情和射中的位置表达了她的感情。
最爱的哥哥,对不起你先走,一枪命中心脏。
父亲,一只温顺愚笨的大兔子,又爱又恨,打中肚子,你要受到疼痛的折磨。
继母喊着“请别杀我”忍受着恐惧的折磨。
乔,让他迎着喜悦,接受最荷实的一枪。
相信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大家都在猜想多蒂有没有开枪,暗骂导演为什么不直接给出答案,其实这是导演故意安排的拍摄手法,其实故事结局在电影一开头已经告诉我们了,多蒂最后的确开枪了!
在整部电影一开始的时候,即打雷闪电的镜头出现之前,有一段没有图像的漆黑一片的声音,是打火机盖子打开又合上的咔嚓咔嚓响声,几秒后之是枪上膛的声音,然后就是一下枪声,连着的就是一个打雷闪电的暴雨镜头开始展开故事情节,枪声很巧妙地与打雷声连接在一起了,听起来就像是打雷声,但我听了几次,的确是枪响声再紧连着打雷声,正是由于导演这样的巧妙安排,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我们都忽略了。
导演为什么要在前面弄个打火机盖子的声音?
并不是要耍酷或单单是渲染气氛,而是戏中当乔知道克里斯没钱交定金的时候,本来他就走了不接这单生意,然后就不会再有后面发生的事了,但是他转身时却在门口看见正在翩翩起舞的动人的多蒂,多蒂的笑容和舞姿搅动了他后花园的春池,令他情不自禁地拨弄起手中的打火机盖子来——咔 嚓 咔 嚓,就和电影一开头的声音一模一样,导演刻意地特写了一段乔咔嚓咔嚓地玩弄打火机盖子的镜头,因为他正是在这个时刻喜欢上多蒂的,也是在这个时候他改变主意决定接这个活的,本来乔是一个有原则的杀手,没定金的活他肯定是不会接的,但由于在他出门的一刹那他对多蒂心动了想得到她所以令乔改变主意,他破例接下了这单杀人生意。
所以说打火机盖子的声音代表了这个决定性的展开一连串荒唐事件的过程,但也招致了乔的结局,一颗子弹——正是电影一开始时,打火机盖子开合声及手机上膛声之后的被雷声混淆的枪响声,这个就是导演给出我们的答案——在打火机盖子声响起时,乔喜欢上多蒂之时,后面就是一颗子弹。
这部电影看一次是看不透的,值得再三品味,能拿最佳编剧的电影,里面的东西不止我们看到的一点点。
朱诺是TDKR里的小猫女吧
刚到高潮,又戛然而止
今年的冷笑话冠军!在所有类型片的关节上疯狂逆转,一面讲小明的笑话一面露下体和爆头。偏偏chris与狗叫,joe跟dotties初见时边上咖啡机的声音,joe每次登场时衬衣和眼睛颜色,这些细节都用心配搭过。joe和dotties那段“我也十二岁”看得很high啊,这种抖M宣言姐会乱说么!Matthew你是每个M的梦想!
毁三观
三星半。乱!结尾很犀利。这部NC-17在挑战观众的各种下限神经。
有风格,有惊喜,但整体上并无实质性突破,最大的贡献是造就了一只名垂影史的炸鸡腿。
瑞妮茨威格变年轻了?
黑色……
我擦,K-Fry-C!
绝对是恶心变态
乱七八糟的
完全看不懂最后的结局。。。。。当然,那只鸡腿会名垂我的记忆~
整場都看殺手hold場了
http://www.telegraph.co.uk/culture/film/10118338/William-Friedkin-interview-You-dont-need-to-know-about-my-sexual-liaisons.html
一个编剧的教科书范本,从一开始就把人物推上不归路,越走越远,只是题材过于灰暗,不太适合在大陆地区传播。我喜欢这个片子对光线的处理,在自然中凸显戏剧化,有一种精致感。
一个乱七八糟的各种乱的故事……
小失望
一部神片,看似恶趣味,实则有玄机
今年看了好几个Matthew McConaughey的电影了。现在,对我而言,Matthew McConaughey = BT。
一屋子白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