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剧情相当拖沓.2,剪辑和导演水准直逼国产恐怖片.3,户外的部分相当没有逻辑.3.1傻叉到走到狼窝的地步.3.2不在飞机坠毁地点等待救援,还乱跑害死很多人,这个猎人是个二把刀.用飞机油箱的油在周围多点篝火,在摆个sos,飞机应该还有部分食品可以食用.3.3队伍行进,猎人只顾自己一个人闷头走,根本不管后队,拉队的人被狼咬死了,他跑过去假慈悲!有人膝盖受伤,两个正常点的竟然不夹着他激励他,竟然放弃他,户外驴友千万别学他.4,低成本肥皂片,几个场景造价低廉,几个狼头娃娃造假低廉,一台滑雪场的造雪机可以拍这么多镜头.5,特效几乎为零,最后的人狼单挑,准备战斗之时,我说出丫导演不是要突然结束,给观众个神马悬念吧!结果马上就黑屏出字幕,坑爹啊
中国人就是不敢面对比较现实的 残酷的问题 他们习惯看一些远离现实 跟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毫不相干的特效科幻片 欧美一系列科幻未来大片就是例子 影片例子我就不举了 大家随便都能数上数十个 这种心理不知道有人研究过没 今天看到豆瓣上很多对The Grey的完全不理性的评论 实在觉得气愤 很多朋友都在国外一些网站看到过对此片的评分 为什么外国观众大部分都觉得这是部好片?
为什么都是人 却有不同?
有人会说什么文化不同 理解当然不同之类的话 引申到影片的主题 遇到生存问题时 你还会不会再扯那些?
一个中国人 一个外国人 放到此片的环境中 谁能活下去?
或者说谁活的久一些?
不扯这些可能被骂的话了 我认为 西方人非常注重自己的实际问题 敢于面对 勇于挑战 竞技体育 极限运动 野外生存什么的 谁更擅长 大家都心知肚明 而之所以今天欧美的电影业如此发达 甩中国N条街 也是由于人家敢于生存 知道如何才能生存 如何开辟自己的道路 知道弱肉强食 适者生存的道理 今天的全世界都看人家的电影 难道不是人家的成功吗?
你敢说你以后都不看人家的电影么?
看了就是人家赢了 别跟我说你不看 什么骨气之类的bullshit 真有骨气就TM给我象Liam那样永不放弃 战斗下去 直面自己的困难和人生 还算个爷们儿 我不知道多少人知道这个事儿 有很多国家和外国人 都觉得中国人是所有国家中最骄傲自大的 不谦虚 总觉得自己是这个星球上最了不起的民族 反正我是不止一次听到和看到过 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曾怀疑过 有这么严重吗?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民素质和民族现象问题 一次又一次的使我感受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现在的天朝 每一年不发生几件震惊国内外的大事 他都不好意思播新闻联播 大家细数和回忆下这些问题事件的归根结底 基本上都是反映了中国某些人的自私自利 狂妄自大 目中无人和自欺欺人 其实看的明白点 无非就是自己的懦弱 胆怯 逃避和恐惧 大Gov和小Gov遇到问题只会逃避 搪塞 然后加工 冶炼使其变质 坑害的还是老百姓 还是自己 会有人出来反驳 什么任何国家都有问题 不光中国 我无心辩论 我只想说 把诸国比喻为各自的狼群 没有哪个群体会去屠害自己的狼 而选择逃避和蛊惑其他狼的心 至少欧美的发达国家在教育和食品安全这个极其重大的生存问题上不会去自己人害自己人!!!
这个问题范围太广了 说不完的 回到影片 首先想说把此片翻译为人狼大战的那厮 您真该被狼群给撕了 完全违背影片的理念和目的 大家都知道这无非就是"有关部门"干的 就是为了引人眼球和赚钱 而把千千万万的习惯按照自己逻辑和好莱坞既定情节结局来理解的观众们领入歧途 结果可想而知 委屈了一部好片 被很多的只用下半身和肾上腺素思考的人唾弃和贬低 这就是不敢面对现实 退却 和虚伪 这些人都处在影片所说的Grey地带 分不出黑白 他们遇到困难 不会有非黑即白的笃定心态 而用一种灰色的手段来逃避和消磨 无法看清自己的内心 一片灰蒙蒙嘛 白色当然是最好 光明和充满希望 黑色也并非最可怕 因为已经发生 已经结束 只好泰然接受 而灰色无疑是最可怕的 它不可预知 模棱两可 希望和绝望共存 生存还是灭亡?
就要看你自己能不能Fight to the end,是鼓起勇气接受挑战还是缩起头来让死神降临。
片中的人物都是处在人生的灰色期 犯罪 丧偶 但是只要命还在 一切都能从头再来 就看你能否燃起生存下去的勇气 人是如此脆弱 如此不堪一击的生物 血肉之躯 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渺小 然而人又是最强大的 因为有意志意念 再恶劣的环境 也能绝处逢生 其实这根本不是一部人类跟动物之间的战斗 而是人类跟自己的战斗 狼群只不过是拿来作比喻 狼就像人时刻会遇到的各种挫折和困难 象片中所说的 它们时刻在盯着咱们 它们会在咱们软弱和放弃的时候 趁虚而入 它们没有群攻 没有蛮干 而是狡猾的伺机而上 专攻那些掉队的 意志不坚定的。
狼群就像我们心中的灰色地带 而且 狼本身就是灰色的 巧合吗?
所以 这就是一部教会你面对现实 勇于挑战 正视自然 一切靠自己的励志片 不是一些人期待的那种好莱坞式奇迹救援片!!
一些打低分的人无非就是这种心理:我花钱买电影票 你丫的就要来一场动作过瘾 场面火爆 剧情简单的大片 最关键的一点 一定要是一部完全按照我的逻辑和想像 按照我的人生观 价值观 世界观而进行的电影 不然大爷就特么撕票!
对不起 您撕吧 让您失望了 您还是赶紧起身出门 喏 二号厅在您右手边 那儿正演复仇者联盟呢 您放心 剧情绝对合您胃口 情节和结局绝对按您的意思来 绝对是众神开大战 最后绝对是众神拯救人类 您看一场下来要不吃个三五桶爆米花我们都不好意思!
最后 您看完出了电影院 走在街上或回到家里 绝对让您迅速从幻想和科技混乱的特效场面拉回到您悲催坑爹的现实中来 此刻您会感叹:WTF!
原来刚才特么是一场梦!
以后还要工作 要买房 买车 要谈恋爱 要结婚 要生孩子 养孩子 要照顾老人 要.... Tony Stark、Thor、Banner 你们在哪里?
来拯救我啊 带我逃离这个dirty的现实世界 我特么恐惧 害怕 没勇气啊!
突然意识到电影都是骗人的 感觉象吃了个苍蝇一样的被Kidding了 迅速冲回电影院要求退票 你们电影院特么就不能为大众服务 多卖些对人生有用的片子来激励大家吗?!!
此时电影院早已闭门谢幕 于是乎朝着门口墙上的英雄海报大大的吐了一口:滚犊子吧!
爷明天继续在家睡觉 去TM的事业和人生。。。。
都说态度决定一切 当然 态度 也决定了你看到的是否是一部好电影 以及一部电影能否激起你有个好态度面对挫折与人生 一个好态度 看出一部好电影,一部好电影,看出一个好态度 这么相辅相成的事儿 你不愿意么?
自从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之后,北极故事已经无法再讲。
再讲,也是程度不同的抄袭致敬之类。
这部片子虽然也加入了高科技什么的,但仍然是一部致敬之作。
七个人一一死亡。
一个人向狼高呼:你们不是野兽,我们才是!
最后台词也无从吸引人了,只有在狼的咆哮声中,匆匆忙忙结束。
所谓开放式结尾,宣示了编导人员的失败。
有一种电影,被我归类为“有贼心,没贼胆”电影。
导演豪情壮志要拍一部与以往此类型完全不同的片子,但具体要拍成怎样,其实根本没有想好,或者说缺乏掌控力。
远的有《晚秋》,近的是《人狼大战》。
很诚恳地问过朋友觉得《晚秋》怎样?
朋友沉吟一下,说:“它就是刻意要反高潮嘛。
”好,反高潮。
那杨德昌反不反高潮?
侯孝贤反不反高潮?
《一一》反不反高潮?
《最好的时光》呢……反高潮并是闷死人的理由。
导演你既然选择了反高潮,那就需要更高超的拍摄技巧将观众带入情绪,设置更精巧的情节,展现更丰富的细节……结果导演没有金刚钻也想揽瓷器活,有贼心,却没贼胆。
难道想一招鲜就吃遍天?
《人狼大战》可以不拍成孤胆英雄的灾难片。
可是那拜托,导演你到底要拍成什么呢?
总不能是《无人生还》吧?
“十个印地安小男孩,为了吃饭去奔走;噎死一个没法救,十个只剩九。
九个印地安小男孩,深夜不寐真困乏;倒头一睡睡死啦,九个只剩八……”飞机失事都大难不死的七个人,在接下来的时间,一一在我们眼前死去……第一个在黑夜守更小便时被狼偷袭(但狼没有趁胜追击袭击睡着的其他人哦);第二个在大家往森林跑时被狼偷袭(狼也没有咬跑过来试图救他的其他人哦);第三个在暴风雪的夜里冻死了;第四个在从绳子上爬过悬崖时掉落被狼群叼走(狼依然没有追咬后来下树的人);第五个走不动了,参透生死,决定留下来等死;第六个被狼群追落进河里被河水冲走脚卡在石头缝里淹死。
最后一个人,也就是男主角,与头狼搏斗,这时银幕一黑,字幕上,后面有彩蛋哦!
彩蛋是狼倒地了,人也倒地了,不知道是死是活……好吧,你看出问题来了没?
这哪里是遇见狼群啊,根本是鬼好吗?
不时出来袭击你,但是又不把你们都弄死,玩死你们,让你们以为生的希望就在前方,结果是《死神来了》。
我开始还想:嗯,至少能学到野外生存时该留哪些东西自己才不会死吧。
要有汽油,要有安全带,要有刀子……可有这些,人还是都死了。
后来我忍不住另辟蹊径,保管所有死人钱包的人一定不会死,导演怎么也不会舍得让他死吧。
话音未落,他也嗝屁了。
好,导演你是要跟我们探讨生死对吧?
可是你探讨的方法也未免弱爆了。
中间不断闪回男主角去世妻子的画面,闪到后面我都烦死了。
我只想问,死个老婆他就这样了,那要是死了妈妈呢?
死了爸爸呢?
死了……导演,男主角好歹也四五十岁了,能不能克制一点啊!
我想起采访王小帅导演时他说的话,他说他非常讨厌廉价的煽情,希望自己的电影处理能够相对理性,不追求把观众弄哭,或者逗观众发笑,隐忍,关照,这其实是有“大的悲悯在里面”。
他的《我11》也是跟其他怀旧电影不一样的,白衬衫不只是穿在“小贾樟柯”身上做做操,还被杀人犯拿来捂伤口了。
最后,在他的电影中,“一个成年人生命的消失,令一个少年的心灵成长。
”近期另一部这样“违反正常规律”的电影是《赛德克·巴莱》,导演魏德圣说:“为什么很多战争电影都喜欢给反抗贴上‘国家民族尊严’的大标签呢?
”在那个当下,炮火连天,人如蝼蚁。
他最初选择“雾社事件”就是因为这件武装反抗事件不是发生在日本统治的最初,而是二十多年后。
这一点时间差令到他想要去探究。
他没有将赛德克人单纯塑造成反抗的英雄,他只是尊重他们“灵魂自由的意义远胜于生命的自由”的意识行为。
魏德圣说他本人其实更倾向于“要活下来,活下来才有可能反转,才有更多的可能。
”所以,在他的电影中,“战争只有死亡,没有对错输赢。
”
和这部类似的自然求生电影,我能想到三部。
和“完美风暴”相比,同样的悲情,这部电影多了几分简洁冷峻而少了许多陈词滥调的好莱坞式煽情,没有过多的纠结于每个人物的背后故事而快速进入剧情,只是在最后的钱包一幕中简短而集中地迸发情感。
和“the edge”相比,这部电影倒多了几分温暖,同样是面对自然和猛兽,没有谁睡了谁老婆的八卦剧情,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所有人是团结的,虽如狼群一样不免有领头的阿尔法和叛逆的欧米茄。
和“into the wild”相比,同样地在荒野中找寻人性,这部电影多了几分成熟理性,少了幼稚的青春期的冲动和文艺然而无脑的小资情调。
之所以是四星而非五星,我想主要是某些细节不够完美。
或许是成本所限,或许是镜头不佳,作为观众的我们没有看清哪怕是一次的人狼撕斗,这让娱乐性打了折扣(试想如果完美风暴里面的CGI海浪如果不那么激动人心,也就一稀松平常的烂片而已)。
即便如此,制片人,导演和主演的第二次联袂合作仍然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考虑到他们的上一次合作是那部充满了极度夸张动作戏然而无比欢乐的天龙特工队,我原本以为这会是类似的娱乐片,然而却得到了无比真实的荒野求存。
飞机坠落中对于银装树林的惊鸿一瞥,没膝积雪中艰难奔跑逃避狼群的追击,彻骨的冰水中随波逐流被翻卷淹没,以及万丈冰峰上的跳崖壮举(不能不说超过了“垂直极限”中那场精致得有些假的同类桥段),无一不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五十九岁的尼森大叔在演员生涯的末期意外凭借Taken一片转型动作硬汉,在这部电影中完美的诠释了人群中的首领狼。
对于第一个死去的同伴,他只是平静的说:你将要死,必须接受这一点。
这样冷峻的理性,足以将宿醉那种伪男人电影归为家养宠物狗的无病呻吟。
这种冷静或许是这部电影最能打动人的地方了。
片中的上帝从来不曾回应主角的信仰。
上帝无非也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天。
孔子说仁即爱人,那么老子天地不仁的意思就是自然不会特别偏爱人,因而不会刻意偏袒人或狼,正如命运不会特别偏袒你或我。
铭记这一点,那么生存不过是无善无恶的灰色地带,这或许是片名的真意。
这就是为什么前一天主角还自杀未遂,后一天却奋力求生,因为原始的荒原和野性时刻提醒着人们,和生存比起来,其他的一切都太过渺小。
我宁愿相信最后的结局是开放式的,字幕之后的那个短暂的镜头更加坚定了我的希望,而那个救援手表的存在也提供了实际的可行性。
不论如何,结局见仁见智,然而没有希望,生存也便毫无意义。
这不是一个《飓风营救》那样,Liam大叔所向披靡、孤星侠胆的故事。
这也不是一个Liam大叔带领群众,大破狼群、荣归故里的故事。
一群石油工人在阿拉斯加冰天雪地里的钻井平台工作。
男主角John Ottway是一名狙击手,职责是保护石油工人免受狼和其他野兽的侵害。
Ottway一出场就是个旁观者,用他的话讲,这些工人是“罪犯,前科犯和混蛋”。
他们为什么会来到这样险恶的环境里工作,也许是为了自我放逐,也许是为了挣点“狠”钱。
至于Ottway来到这里的原因,通过断断续续的交代,应该是前者。
Ottway深爱妻子辞世之后,他的全部世界就只有他们的甜美回忆。
就在离开阿拉斯加的前夜,Ottway曾想吞弹自杀,但最终放弃。
随后就是一场惨烈的坠机事故。
七人幸存。
由Ottway的领头,结成了自救联盟。
七个人,性格迥异,近两小时的影片,竟也把每个人的刻画的丰满,除了男主角之外,还有胆大心细的Hendrick,外强中干的Diaz,温情儒雅的Talget,胆小嘴贱的Flannery,年迈体弱的Burke,漫不经心Hernandez。
可惜,除了Ottway之外的其他幸存者,逐个死去,一人溺水,一人坠崖,一人冻死,两人遭突袭,一人自我放弃。
整个过程的画面及其真实、恐怖、震撼。
故事尾声,Ottway孤身一人,面对狼群。
经历了一个多小时的视觉和心灵冲击,我猜想所有观众跟我一样,不能再承受Ottway也惨死的结尾。
可如果这时导演安排救兵神奇出现,击退狼群,似乎又不符合影片的逻辑。
人和狼在这部电影里,其实很相似。
这一点电影开头就有铺垫。
Ottway为保护石油工人,射中一只狼。
他来到狼的身边,狼沉重的呼吸着,Ottway抚摸着狼的腹部,直到它死去。
坠机之后,一位工人身受重伤,将不久于人世。
Ottway用手按住他的伤口,冷静的让人害怕,“你会死去,这就是将要发生的事”,“想想你爱的人”。
我想如果那只狼会说话,Ottway也许对它说同样的话。
再比如,几位幸存者杀死了一只前来突袭的狼,兴高采烈地剥掉狼皮吃狼肉,这其实与狼吃人肉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其实狼也好,人也好,都只不过是这残酷世界里的群居动物,抱成一团,互相取暖。
既然如此,导演就必然不能倾向一方,安排Ottway击败狼群的奇迹结尾或者Ottway被狼群碎尸的悲剧结尾。
真正的结尾真是绝妙:就在Ottway做好准备,与头狼决一死战之时,电影戛然而止。
冗长的片尾字幕之后,一个两秒钟的镜头,狼倒在血泊里,发出沉重的呼吸声,狼的身边,隐约可见Ottway。
Ottway以后的命运,交给观众自己想象。
与其说追问Ottway最后是生是死,倒不如通过这故事,想想自己。
有没有那么一个时刻,你站在冰天雪地里,觉得人生不再有任何意义,唯一的一点温暖,就是攥在手心的那封不会寄出的信。
枪在你手,去留自决。
但忽然之间,你有了新的责任,你是带领他们走出这地狱的唯一可能。
你必须往前走,哪怕身后是一群你不爱的人。
你越往前走,就越不能放弃,你不能接受”This is it? After what we have survived?” 这样的质问。
到了最艰难的时刻,你想起了小时候,父亲这样教你:“Once more into the fray.Into the last good fight I’ll ever know. Live and die this day.Live and die this day.”然后你想起了你深爱的人,在耳边对你说,“Don’t be afraid.”
一个举起猎枪投靠死亡的猎人面对暴风雪、饥荒、寒冷、狼,表现出丰富智慧和生存意志,危险与致命最终激发人类原始的生存本能。
人类内心深处恐惧活着,害怕爱,害怕掉泪,害怕亲人离开,深深害怕一切具有情感的事物,因为与野兽不同的情感特性渗透、腐蚀了人类的意志,令人类的灵魂千疮百孔,脆弱不堪,我深深厌恶这部分功能。
狼具有强烈的生存性,协作性,冷血性,狼之所以活得强大,因为它们不认识上帝,没有所谓灵魂,除了肉身与力量没有情感的脆弱部分,不想批判这有什么不对,反倒觉得这是学习坚强的一种方式。
活着才是对生命的最大敬畏,我敬畏这场战斗中活下来的人类,也敬畏紧追不舍的狼群,也许狼性是拯救脆弱人类的最后光芒。
电影中一直穿插的一首诗:Once more into the fray Into the last good fight I’ll ever know. Live and die on this day...Live and die on this day... 又一次上战场了开始我一生最伟大的战斗是死是活就是今天了是死是活就是今天了。
三个代表:无常的北极雪原、7个真性情汉子、一群狼。
二个选择:要么艰难求生、要么绝望放弃。
一个字:酷。
冷酷、残酷、酷烈。
有人评价该片有些虎头蛇尾,蛇尾且按下不表。
虎头绝对是名符其实。
单单是坠机后尼森安抚将死之人的那个场景就着实震撼了我一把。
这部彻头彻尾的男人戏还原了男人在面对灾难后的真实的面容,他们时而脆弱、时而坚强、时而忘我、时而扭曲。
但无论他们如何,这无非都不是男人的真实体现。
在这群遇难的粗俗的、彪悍的、冷酷的地球边缘石油采矿工他们的皮夹中最多的也是亲人爱人的照片;在森林中的交心谈话也是围绕着家人和爱人展开。
他们也会亲亲吻即将逝去的同性,也会在惺惺相惜中悍然落泪。
在对抗狼群时那默默建立起的友谊,和最终他们对上帝和命运的怀疑与求生抗争中做出的选择,以及在最后尼森放下皮夹裹住匕首决死斗头狼的时刻.....我看到了我们男人。
人和狼都是一样的,在现在的社会下随时也会遭遇到“坠机”、暴风雪,也会遭遇各种“狼群”,和各种未知命运的袭来。
然而我们也会做出各种选择。
是的、这就是我们男人。
这就是命。
连姆·尼森60高龄携手《天龙特工队》导演乔·卡纳汉带来的这部动作片还是很不错的,没有很多主角英勇杀狼的场景,更多给观众看到的是一群普通人面对野外狼群威胁时的处境,情节紧凑,剧情合理,台词不多也有对立还一定深度的内涵,很难得的是这是一部纯男人戏,剧中没有重要女性角色,甚至女性台词都很少,好久没看到这样的电影,很适合喜欢动作片的观众来看。。。
布莱德利·库珀本来是影片的主演,但是他去年的片约不断,于是这个角色就被交到了连姆·尼森的手上。
估计原定库珀也是由年龄优势的考虑,很巧,这两位都是演过《天龙特工队》的。。。
不得不说这是最近看的最差的电影。
从头至尾的剧情逻辑性不强。
一个人因为妻子的离去而丧失希望,飞机失事后为了走出去而重拾希望,最后以灭团而告终。
没有从天而降的超人,也没有死后原地复活的春哥。
在飞机失事后,男主角Liam大叔自然而然的因为主角光环而成为了领袖。
他说干什么,大家就干什么。
他说失事后没有营救,整部片子连个营救的影子都没有看见。
没有人提过飞机有黑匣子,也没有人尝试着给外界一点信号。
糊弄的打了个电话说不行。
我觉得可以建议AT&T去阿拉斯加弄个信号塔,然后广告就说:“If you have AT&T, The Grey never happens.” 不明白导演到底为了拍出个什么宗旨。
如果给人以希望,那为什么那个John愿意自生自灭,坐在枯木上面看风景死掉。
为什么到最后一个人也没活下来(当然男主可能最后会被超人什么的救了,所谓开放式结局)。
如果真的不给人以希望,那就干干净净的结束掉。
我觉得有一点,如果在一个这样的失事以后,你会不会走出去。
不知道你会不会,反正我不会。
那个地方鬼影都没有,为什么坚持往那个方向走,就是为了有树?
走出去也不讨论一下食物和水的来源,就这么闷头往前走。
从始至终,我觉得他们离开飞机以后就吃过一顿(那只狼,烤起来看的挺好吃)。
因为他们都是鬼佬,身体强健,不吃也没事?
还是狼肉比士力架还牛逼?
自始至终没看见除了狼以外的其他动物。
狼也挺牛逼,听说饿极了才会吃人。
估计那群狼就每天蹲在地上,45度仰望天空,说,来,给爷来一飞机人,然后男主就这么不幸的成为了一飞机人里面的一个。
IMDB这部片子评分7.8,不能理解为什么。
比较闷,主角要是个打熊的打虎的可能也活不到最后。。。。
这是要干嘛??还敢拍出更牵强的剧情吗?请让人死的合理一些可以吗??
没有希望,只有残酷而冰冷的现实,也许这才是真正的经历。但这实在有些无趣,也缺乏体味。本片唯一的亮点也许就是那嘎然而止的结尾吧。另,在这样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拍戏,对于演职员们也确实是种考验,可惜成品未如人意。
前途未卜,道路艰险,还要走下去吗?
其实还不错,超出预期,但是很多场景似曾相识
居然是在电影院看的 死难看
幸亏没去电影院看这个。。。从头到尾都是自寻死路的混蛋逻辑啊。。。
是死是活就看今天,自然界的追逐,本能的残酷!
最后为什么会单挑!?
坑爹的片名!即使结局再绝妙,也无法改变通篇着力人性描写的做作感。
非常震撼。随时准备好狼的攻击。开放性结局。主角的演技超棒。
一帮子长得不怎么样的大叔艰难求生的故事
把人逼急了,也是会吃狼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确实是本片要表达的意思,在结尾主人公召唤上帝出现时就给予了证明
唉……太坑爹了……
要么在绝望中自杀,要么在绝望中被杀。
雪地版凤凰劫。
霍元甲你嘛时候是津门第一啊?就在今天!就在今天!
人狼大战无看点,连姆大叔苦逼脸~~
我能说我最讨厌无言的结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