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燃烧了我
Tú me abrasas,焚身以你(港),You Burn Me
导演:马蒂亚斯·皮涅罗
主演:加布里埃拉·赛顿,玛丽亚·维拉,María Inês Gonçalves,奥古斯丁·穆尼奥斯,Ana Cris Barragán,Michelle Yoon,Katarina Burin
类型:电影地区:阿根廷,西班牙语言:西班牙语年份:2024
简介:改编自1947年出版的切萨雷·帕韦塞《与勒科的对话》中的章节《海之泡沫》。古希腊诗人萨福与仙女布里托玛蒂斯在海边相遇,展开了一场关于爱与死亡的对话。据说,萨福因情伤而投海自尽,而布里托玛蒂斯则是在逃避一名男子时从悬崖跌入海中。两人共同探讨围绕她们的故事与形象,试图在片刻之间理解欲望那苦乐参半的本质。详细 >
【香港国际电影节】与其说是电影,还不如说是一种实验影像,各种停格、重放、声画错位,均让人倍感迷惑,更像是导演对这位意大利作家的影像化阅读报告。喜欢挑战传统叙事片的影迷不妨一看。
还可以还可以还可以还可以还可以还可以还可以还可以还可以还可以还可以
影像拼贴诗 但语言有障碍实在是有点欣赏门槛 旁边的大哥睡了全程 #HKIFF48
让人觉得很欣慰点在于纸面的文字,胶片质感有噪点的影像和残破的雕塑互相补充,并且在真正的手势(翻页,手持拍摄,且无论可见与否)的指示下财神真正的运动。之于爱与死亡的具有强大的文学传统,但都不及容多为一的诗更有吸引力。
#10319. 74th Berlinale-奇遇。7分。本片的一些尝试很有语言学和电影符号学想法,比如尝试通过将声音能指与(无关的)运动影像(短时长的单镜头)连接起来,重复三遍再抽去声音,而赋予该影像以某种”不在的能指“;在打破能指所指链条之后,再进行新的蒙太奇组装(这个玩法挺有意思的);同时又将记录声音能指的单词的图像带进画面序列当中(主要是本片基于的两本书,尤其是萨福的诗作残稿),并以多种媒材来进行声画方面的组合实验。做得很有创意,挺适合搞电影理论的学院派写论文的……
把诗句拆解成视觉符号然后重组,镜头和配乐的留白都恰到好处,几个简单音程的合成器配乐重复出现,好像也变成了符号。好有创造性的电影 喜欢。
梦想不会自动成真,但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努力,它就会离你越来越近。
整个电影充满了诗意和哲学思考。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自我探索和灵魂对话的故事。
【3】w/c
文字到影像
很厉害。古希腊似乎从来就是以一种碎片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无论是残破的雕塑还是诗句,但这并不妨碍它以断章的形式流传和被观看和阅读。皮涅罗用影像片段与词语碎片的对位效仿这种残破,制造出超出文学的迷人诗意。但更重要的是,影像可以直接跨越文字勾起爱欲:眼前每个毫不相关的事物都会让深陷爱欲的人想起ta的对象,哪怕词语早已脱落——抑或如结尾所昭示的那样,于爱而言,影像从来就是先于词语?一种极其个人但极富创造性的联想。
大银幕放这种实验散文电影简直是耍流氓
【1797】3.5 不懂萨福诗集…用今日的影像重组古希腊的图像与文字…很好奇中间把图像和词语重复几遍才能成功建立映射(怎么把符号学问题搞成心理学问题了)…(笑死,真·诗电影)
-.
还行
语言不通像看加长mv
很喜欢。诗歌的结构、词语短句的碎片、循环无意义的影像、轻声耳语,近似于电影诗或是一场幻想。
7.8 在叙述和剪辑上都有所尝试,很久没有看过这么令人舒服的胶片影像了。
或许萨福只是一个传说,但女人的情欲却真实的流淌,冲刷,湮灭在生活之处。
语言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