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轻松搞笑的动作喜剧。
男主人公(安宰洪 饰《请回答1988》里面的正峰欧巴)毕业于三流大学,立志做一名律师。
好不容易加入一家有名头的大公司,老板投机以1元收购了一家动物园,准备搞得有卖相然后转手卖掉借机捞一笔。
我们的男主人公成了公司派遣的新任动物园长。
新官上任三把火,天真的男主人公是真心想在三个月内把动物园经营好,好好在老板面前表现。
可是来到动物园,发现动物园工作人员只剩下四位,狮子老虎长颈鹿……也被拉走了卖掉了,只剩下些小型动物。
没有狮子老虎长颈鹿,动物园如何营业。
虽然可以向公司申请经费,无奈珍稀动物无法私下买卖,想买也没地给卖。
新任园长心生一计,何不做仿真动物套,只要做的逼真,让工作人员穿上,尽量离游客远一些,应该不会被发现。
很快,计划被执行,一开始游客寥寥无几,有一天扮演北极熊的新任园长渴的不行,捡起游客丢的一瓶可乐喝起来,不料被游客发现,拍照上传到网络,顿时热评如潮,很多游客闻讯赶来观瞻。
动物园扭转盈亏,大家都很感激新任园长,之前离开的工作人员主动要求回来。
大家正高兴,公司总部决定拆掉动物园高价卖给B公司开发成高尔夫球场,这意味着剩下的动物将要离开这里,大家将面临失业。
为了不让所有工作人员和动物流离失所,男主人公决定找B公司老板谈判,建议保留动物园,打造成一体的生态动物园旅游度假村。
B公司老板采纳了这一建议。
结局很完美,那只陪伴兽医(女主人公,姜素拉 饰)长大的唯一的患有抑郁症的北极熊被送往了加拿大有雪的地方;剩下的人继续在之前的动物园工作;男主人公成了有争议跨国明星动物园长。
喝可乐谁不会
花式喝可乐
我也会喝可乐
北极熊如果不生活在雪地里会得抑郁症
“动物园的主人是动物,不是观众”轻松搞笑的还有点无厘头的故事电影的立意挺深的以一种搞笑的方式来演绎让整个电影看起来都比较轻松,说是爆笑,也不是那种全程有笑点。
电影的结尾最有意义的是,把人与自然这个主题来了个结尾,我觉得一部能说的上来的电影,肯定有某种东西值得你去回味。
这个电影适合想放松一下的时候去看,不用费脑子费精力说实话,会喝可乐的北极熊很沙雕。
第一次听说这部电影是在抖音片花剪辑,可惜当时还找不到资源,现在看完了感觉片子很好,剪辑不坑,还原了精彩的片段。
剧情大致如下:姜小哥在著名的三大律师事务所当实习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事务所的一员,于是他很努力地讨好领导,终于,讨好得到了回应,律所一大客户,加百列资产管理公司由于某私募企业破产,用1元买下了私募公司旗下的东山动物园,意在通过把动物园品牌利润做高再抛售。
经营动物园的任务就由加百列交到了JH律所手上,这种费力的事情理所当然落到了实习生姜小哥的身上,律所老板承诺小哥: 3个月后经营如果有效果,小哥就可以转正当律所律师啦!
小哥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很自信地接下了。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这个动物园为了给私募公司抵债把值钱的大型动物都卖了,偌大的动物园充其量只是一个没有动物的公园,员工大多被遣散,只剩最后3名员工和老园长坚持留守。
没有动物的动物园,稀疏零落的游客,还有工作人员要养活,这可怎么办?
要不怎么说姜小哥办法多,假扮动物的主意冒了出来,大家将信将疑地执行,却得到了很好的反响,尤其是一次出其不意的北极熊角色扮演,中途喝可乐的画面被拍客上传网络,从此东山公园成为网红打卡景点,营业收入创新高。
三个月的任务圆满完成,姜小哥回律所述职转正,动物园则根据律所计划抬高价格卖给某地产开发商,公园将变身高尔夫球场。
伴随仅剩的动物即将无家可归,员工也即将失业,为保住动物园,员工掀起了一阵环保维权风,强烈谴责地产商的开发行为。
舆论谴责有了效果,为了平息事端,为动物园争取利益,姜小哥重新出山,让原本高尔夫球场的计划扭转为生态动物园,两全计划,瞬时响应,动物们找到了更好的居住环境,管理员们也有了新工作。
整体剧情简单轻快,富含经典的韩式幽默,假扮动物那一段真是太精彩了,笔者回看了多次,笑料频出,是老少皆宜的喜剧佳作,休闲时间放松心情,开怀一笑,了却烦恼,推荐!
秘密动物园 (2020)6.62020 / 韩国 / 喜剧 / 孙在坤 / 安宰弘 姜素拉另外,有没有谁和我一样觉得姜小哥和雷佳音有些神似,都是敲可爱的呀😝😝😝
韩国又出爆笑喜剧片了——《秘密动物园》
影片根据同名漫画改编,由孙在坤执导,安宰弘、姜素拉、朴英奎等人主演。
其中安宰弘参演过《请回答1988》、《浪漫的体质》、《三流之路》等高分韩剧,提名过青龙奖和大钟奖。
姜素拉主演过《未生》、《阳光姐妹淘》等经典影视剧,尤其是《阳光姐妹淘》中的夏春花一角非常深入人心。
作为一部合家欢喜剧片,《秘密动物园》的故事很简单也很沙雕,安宰弘饰演的男主为了讨好上司,临危受命去了一间即将倒闭的动物园当园长。
为了填补资金短缺,动物园把值钱的珍稀动物都卖了出去,到男主上任时,园子里能供游客参观的动物已经不多了。
员工们也尽数散去,只剩下了4位对动物园怀抱着深切感情的老员工还在艰难维持着生计。
于是为了挽救这个无解的局面,无路可退的男主,想出了一个馊得不能再馊的主意:用人伪装主力动物。
听起来很离谱,但《秘密动物园》的所有笑料,都是这个剧情设定中来的。
这很符合韩式无厘头喜剧的风格,他们总能把一些看似生硬的情节,处理得啼笑皆非。
比如片中的第一个高能桥段:模仿动物的体态。
这是开园前大家的训练内容,为了做得足够逼真,不被游客发现,男主要求每位员工都必须严格训练自己的体态,做到绝对入戏,人畜合一。
于是我们就会看到模仿黑猩猩的金科长,连在健身房运动时,用的都是黑猩猩的体态:
引来周围一片目光。
假扮狮子的韩兽医,自己在家练习四脚步,看把家里喵星人吓得:
还有假扮树懒的海京,动物园不忙的时候,她就会去圆口的便利店打工:
神似《疯狂动物城》的闪电,简直让人笑疯。
总之所有人都在煞有介事地刻苦练习着,配合上韩语特有的话术和语气,只能说韩国人实在是太适合一本正经地搞笑了。
影片的台词也很有意思,比如进行集训的时候,男主没有认出来树懒是什么动物,只觉得对方长得很像《星球大战》里的多毛怪:“那不是《星球大战》里的多毛怪吗?
是不是店家发错货了?
”
于是大家齐刷刷看向这只真人版树懒:
哈哈哈请问多毛怪做错了什么。
而且这么大只的树懒确定是认真的么,挂在树上犹如一只树猿泰山:
总之这些妆扮道具就是《秘密动物园》的笑点开关,一旦大家把这身衣服穿上,笑料就来了。
包括后期正式营业时,一动不动的狮子:
不敢见人的北极熊:
以及不知所措的黑猩猩:
随便定格一个画面,都是满屏洋溢着沙雕之气。
另一个爆笑情节,是单恋海京的金科长,在得知海京被前男友骗了之后,去找其前男友报仇。
金科长穿着黑猩猩服去砸了前男友的店,砸完还顺便把监视器带走了。
前男友被吓得魂飞魄散,报警说监视器被黑猩猩抱走了,警方却只是对他投来鄙夷的目光。
前男友报警无果,只好自己去动物园讨公道,结果却看到了更多被放出了笼的奇奇怪怪的“动物”:
来动物园讨公道,结果却掉进了更大的狼窝,这样的画面真是足够爆笑和荒诞了。
除了搞笑以外,《秘密动物园》也试图做出一些动保方面的思考。
比如韩兽医之所以愿意一直留在濒临倒闭的动物园,就是因为她要陪伴一只自己儿时救助过的北极熊:
但因为常年累月被关在笼子里,这只北极熊已经换上严重的精神疾病了。
它原本有机会去北欧换一个更接近自然的环境的,却因为韩兽医的一己私欲被留了下来。
这是人类对野生动物畸形的爱,有时候我们打着爱的名义,其实不过只是在徒增它们的痛苦而已。
还有试图拯救动物园的几位主角,也在后期意识到了动物园或许并不是野生动物们最好的归宿之后,把拯救动物园的目标,转变成为了拯救动物。
他们放弃了争取动物园这块地皮,转而交给更有能力的人,去开拓和打造模拟大自然的开放式野生动物保护区,让那些终日活在笼子里的动物们,回归到开阔的天地间。
不过《秘密动物园》的缺点也有很多,单从电影创作上来说,它算不上是一部优秀的作品。
首先是影片剧情上有很多不合理之处,其中最不合理的,就是主角们为了拯救动物园而假扮动物这个设定。
这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即便假扮了,也一定会马上被游客们认出来。
而且片中假扮动物的一共只有4个人,分别扮了狮子、树懒、黑猩猩、北极熊这4种动物,现实生活中4只动物是撑不起一间动物园的。
作为园长想出这样的办法来拯救一个企业,未免太过牵强。
所以《秘密动物园》是一部典型的主题先行的电影,它只是想通过这个脑洞大开的题材来制造笑料,却没有把那些不合理的剧情完善好。
其次影片的特效做得不好,片中那只被韩兽医救助的北极熊是特效做的,可是这效果,还不如穿道具服的人假扮的熊来得逼真:
这哪是动物园里的熊,这明明是奇幻片里的熊才有的样子。
五毛特效放到现实剧情片里会非常违和,影响观感。
最后,影片的立意也相对浅显和单薄。
《秘密动物园》想传达动物保护的价值理念,但片中所涉及到的动物园关押野生动物这种命题,在当下已经显得有些老旧了。
有关动物园的科学养护、野生动物的人道主义救助这些话题,是当代人已经讨论了几十年的了。
当然不是说这些命题没有价值,而是老旧的命题想要拍出新意,是需要下功夫的。
内核、特效、剧本都没有打磨好的《秘密动物园》,显然没有拍出这个故事的深意与魅力。
韩国有很多优质喜剧,如《开心家族》、《7号房的礼物》、《奇怪的她》等,都是在搞笑的同时,又传达出了许多简单却又深刻的道理,让人又笑又哭。
所以总结来说,《秘密动物园》并没有达到韩式喜剧的水准,但片中确实有许多让人忍不住笑出声的片段。
如果你只是想找部片放松一下,单纯地笑一笑,《秘密动物园》还是可以的。
文/老王
片头姐姐打电话求男主帮侄儿的忙,以律师的身份给欺负侄儿的人打电话。
但实际上,男主只是个生活艰辛的实习生。
(真实!)海京的树濑造型挺萌的,趴在树上抱不住的样子也超级可爱!律所上司来查岗是高能片段,所有动物都得考验。
男主临时给每只动物起了相似的名字,被吐槽动物们都是“啷字辈”。
男主和学长是真爱啊。
学长冒着丢工作的危险帮助男主,男主从“我不需要朋友”到“人的一生怎么能没有朋友呢”的转变,很可爱
人与动物都是宇宙的一份子,都应获得尊重。
最后,是因为男主扮演的北极熊,因为太热偷喝可乐被人拍成视频上传了INS就把动物园带火了,而讽刺的是这瓶可乐也是游客们拿来丢北极熊取乐而留下的。
络绎不绝的.游客们涌向动物园、也都带这一瓶又一瓶可乐向北极熊扔去,男主扮演的北极熊也就一瓶一瓶的喝着,游客们在欢呼雀跃,拍照录像上传,没有人想过如果真正的北极熊喝了这样的碳酸饮料身体会如何?
而他们想看就是这些反常的行为和事件的发生。
因为人类自认为是世界的主宰者,而从不承认自己砍伐了它们生存的森林、污染大海、破坏自然生态;囚禁动物们,通过毒打训练迫使动物们表演背后的无人性和不平等。
风霜雨雪,植物,动物,人类,海洋,植被,土壤,……,都是自然的构成部分,这是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模式,没有谁单一行动后可以当大英雄的。
那么我们之间该怎么好好相处呢?
我觉得,这是这个影片在说的。
当然已经有足够多的纪录片在说南北极的现状,北极熊的痛苦,鲸鱼海豚的无奈……,但好像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善。
当然,导演和编剧依旧可以选择,用严肃的态度陈述这个既定的事实,但好像又会回到原点。
用什么形式才能吸引住大家的目光呢,要有新意,像极了片子里北极熊喝可乐后动物园生意就大好的画面。
影片的最后是happy ending,就像爱情剧里男女主在一起,一切都和和美美。
黑鼻子去了一个更适合他的环境,没有人朝他乱扔东西,温度也更适宜的环境,他变得更好了。
童山市动物园不仅没有被拆除,反而建了一座生态乐园出来,那是我们想象中的样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各个存在们都怡然自得;不是原来令观光客开心的动物园,而是没有水泥没有铁丝网的,最接近大自然本身的生态动物园;让北极熊们早点儿移民吧!
一片最后的5个黑底白字,可以翻译为我们常挂在嘴边却没有真的好好思考过的“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也可以翻译成“别伤害”;但,我更想翻译成“别胡作非为”!
非常棒的剧本,喜剧内核满满,一群人假扮动物园动物的温情故事。
能想到这个创意已经很不错了,加之保护动物和爱的主题,让人感觉非常值得被拍出来。
可惜,最终只拍了半部好戏,头尾的内容实在拍的有点尴尬、冷场、乏味且冗长。
其实这个梗很值得放大去玩味,寓意也做的相当好,令人迁思回虑,发人深省:动物园里没有动物= 人类社会缺乏人性。
经历实习摸爬的生活,便能体会到人生滚打在浮华阶级之下的残酷。
爱情善变,反而做一只树懒,才永远拥有自己的树干。
坦诚缺憾,懂得放手才能过好往后的人生。
被谎言和权力压弯的脊梁,被无望的破败生活簇拥而起,宁愿回到当初无需掩藏的年华…… 作为核心的假扮动物部分真的可以无限量放大和增强着力点,荒诞的笑料包袱也完全还能更全面的抖起来。
但目前成片的质量只适合做成短片或预告片,差不多一小时以内的剪辑,都妥妥的能吸引到观众,因为精华只够这么多。
所以整个电影中间部分绝对能值8分,还是很值得一笑的。
毕竟现在喜剧片难拍,包括他们上的今年 1月12日第二期韩国跑男,也没觉得好笑,审美疲劳看多了连综艺节目都很难博一笑。
PS: 可口可乐公司绝对是受益者,蹭到一个免费广告(应该没有赞助,不是硬性植入广告)。
8年前,在我还在上高一的时候,当时很喜欢看韩国的条漫,无意中刷到了一部《动物园物语》,当时貌似还处在更新状态,一周一更追的我根本停不下来,漫画中的主角是一直在动物园工作,心中一直暗恋的女生非常喜欢这个动物园,所以就算到了动物园倒闭的时候自己也不愿意放弃,到处找皮套制作者,画家,生物学家和扮演者,就是为了自己心中的执着,中间穿插着每个角色和自己家庭间的故事,非常的搞笑温馨。
只是完结的很快,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
今天又在无意间刷到这部电影,当时脑子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不就是《动物园物语》吗?
看了一下果然是改编自漫画,时隔八年我终于再次来到了这个动物园,和原作比设定有很多改了,不过也很不错。
漫画原作并不长,推荐有兴趣的观众去看看原作。
秘密动物园 超赞的,尽管现在这一版的字幕时间轴有点对不上,但完全不影响电影的观感。
首先大概念就很好,破产的动物园被迫让员工去扮演动物吸引客人。
其他的算中规中矩,看上去成本也不高,一些外景都是用的棚内拍摄。
主要是概念好,一个大概念能支撑120分钟的戏。
剧本中规中矩,前10分钟塑造人物,70分钟时候加了8分钟的感情戏,其实有点多。
但架不住韩国电影学悉德菲尔德学的好,就按冲突率写,你咬我啊。
大概这就是工业化生产吧,一本完整的实操手册,所有人都把手册的条条框框背的滚瓜烂熟,然后一丁一卯的生产出电影。
没啥理论,要讲理论,我们一个场工都能把韩国人说的一愣一愣的。
毕竟有师傅教。
但场工说那么多理论干嘛,师傅教出来的和按标准化做出来的大概就是匠人和工业化的区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