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把我在豆瓣的处女评贡献给这部片子之后,还是被它的几个译名好好恶心了一下。
杠上活死人、笑死人凶、活死人情缘、活人生吃……还好有一个稍稍正常一些的名字,僵尸肖恩。
整部电影就像一款survival主题的游戏,某天早上,主角醒来,发现伦敦城陷入了黑暗与混乱,僵尸横行,朋友、恋人、父母都面临着危险,于是一场生存的考验开始了……Run.Defence.Fight back.这些元素俱全,当然还要加些亲情友情爱情的调味素。
鉴于我们的主角是这样弱的一个小人物,僵尸的设定也相应调整,速度调慢,血量调低,攻击方式单一化……简言之,就是肉鸡化,这样出来的感觉才爽快。
蝙蝠侠的原声碟,灭火器,凳子,高尔夫球杆都可以捡起来做攻击的道具。
尤其是肖恩手中挥舞的板球棒,闪烁着金色的光泽,甩起来韵律感十足,痛快!
毕竟是survival而非action,除了男女主角外其他人等基本要死光光。
男主角肖恩可爱、善良、勇敢,一开场却是个不折不扣失败的小人物,爱情事业无一顺遂,或许老的时候真的只能坐在昏暗小酒馆里反思人生。
经过了僵尸一劫之后,挽救了爱情,赢得美人归;挽救了亲情,继父亲母都敞开心扉,虽然是在死前最后一刻;维持了友情,绑着铁链的胖僵尸艾德终于可以无忧无虑整日电动无休。
肖恩的生活态度还真是无敌,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吃喝睡,睡喝吃,而有着“积极”或“正常”人生态度的皮特变成了僵尸,大卫被僵尸生吞,丽兹则皈依了肖恩的混吃等死教。
应该要有怎样的人生态度,还是要在看电视和玩游戏的间隙考虑个一袋烟时间的。
关于胖子艾德这种角色,每每让人无奈或抓狂。
哪怕笨死都是你自己的事情,拜托站远一些好不好。
导演们会说,不好。
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时,就需要胖子艾德们挺身而出,发挥他们的智慧做出最没脑子的事情,让剧情重新回到山重水复疑无路之中。
而这样的大条神经者,明目张胆大摇大摆的愚蠢反而让人恨不起来,在他们稀里糊涂的人生中,那么一两次闪光一两个优点,都会让人忍不住爱上他们,为他们哭来为他们笑。
这世界真是不公平阿。
原来伦敦闹场僵尸,就像害场感冒一样,分分钟就抹平痕迹了,从此僵尸和人类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电视上充斥有关僵尸的节目。
演艺界人士踊跃为灾后重建捐款、力斗僵尸的标兵小英雄得到表彰、人人在讲“我和僵尸不得不说的故事”、僵尸利用开发了待客泊车等新用途……而肖恩,也有自己的朋友僵尸或僵尸朋友躲在仓库里一起玩游戏机。
生活,就是要往前走嘛。
张着嘴,迷糊着眼,颤颤巍巍,姿势,并不那么重要吧。
不太喜欢丧尸演成搞笑的,有时候看的实在着急,有以下几点作死行为实在不能忍了:1. 这么紧急的情况下还要就很多人,肖恩的朋友居然为了坐那辆高级车而撞坏了自己开过来的车2 肖恩的继父已经被咬,他却不忍心告诉母亲事实,让一车人和一个随时变异的人坐在一起,况且这个车居然还上了儿童锁。
再怎么不忍心,总是要面对的不是吗?
3.胖子在路上玩漂移不怕车撞坏了一车人直接喂僵尸吗?
4.母亲在一群人去温彻斯特酒吧的时候居然走在了最后为了看熟人,结果被咬。
5.最后两群人在求生路上相遇又互相认识,交换计划或者呆在一起不是更安全吗?
怎么还分头走最后那一队人明显找到了救援队和避难所回来救人了,明显如果当时跟她们一起就没那么多人死了。
6.虽然那个开枪射击的人是丧尸片必备的自私自利的小人形象,但是在那种情况下,开枪确实是最理性的选择。
喜欢影片中的对白,轻松诙谐;喜欢影片中的配乐;导演实在太有才了,对白搭配上音乐反而把僵尸拍的可爱起来了难得一见的新题材喜剧!赞!
1个小时30分钟显得很充实,一点也不拖沓,没有刻意的煽情,有的只是很西化的黑色幽默尽管这样整部影片还是充斥了大量血腥暴力的镜头,视觉冲击力都很强,砍头,剖腹,分尸,血浆四渐,内脏横飞 赞!
除了这些,导演还强烈讽刺了现实社会和电视媒体影片末尾显得寓意深刻,僵尸居然成为了社工,超市货运员,更搞的是登上了综艺娱乐节目,连当红乐队也借僵尸之名凑上了慈善捐款的热闹。
再看看现在的社会电视网络媒体,什么芙蓉姐姐,什么钉子户,什么李宇春.......再来个僵尸又何妨呢???
肖恩最后的生活也变的俨然一只僵尸社会的冷酷,人情的冷漠,很多人都是活生生的僵尸
最近有缘在电影中怀旧,借着泰坦尼克的劲儿又翻出了还是小时候在家看VCD时的片子。
小时对电影了解无多,更别提英国人的性格,所以当时的见解只停留在一部热热闹闹的喜剧片。
今日重新回望,僵尸肖恩作为典型的英式黑色幽默片在片子每一个被英国电影人重视的细节里充满了英国人的冷幽默和对现实充满讽刺的目光。
先从影片的名字说起吧,也许当时港台的翻译今天看来是不够令人满意的,因为Of the dead 在此时的语境中更强调了作为活死人的一员,这在影片开头对于超市和街头各色人等如冰冷机器般的刻画便可体会其中之真意。
看起来外表光鲜的伦敦在现实的眼光里却是冷漠而机械的,每一个人就形如流水线上的机器,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自己不知所措的生活,主角肖恩也是其中一员,近乎而立之年,却仍然是电器行的一个小售货员,对工作毫无热情,与自以为是盛气凌人的室友合租一间房子,当然,对于他的宅男发小艾德他还算讲义气,与他共享自己的微薄薪水。
女朋友也因为不喜欢他做事拖沓,没有上进心而渐渐地与之疏远——很明显这是一个生活在大都市里的小人物的故事。
但当小人物被周边怪异到极致的场景唤醒的时候,他重新认识了自己,懂得自己去做决定,承担责任, 变得勇敢并为朋友而牺牲,他认识到周遭的一切并不是不可改变,而是应当消除对他人的成见,坦然地面对亲人的离去,尽自己一切的可能去挽救自己身边的人们。
如果说僵尸来袭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对于当代社会的绝望情绪,那么肖恩和以“公知”形象出现的大卫则是面对这种困境两种人的代表,大卫面对危机时无处不表现得绝望和冷漠无情,他无法摆脱这种绝望的情绪和绷紧近乎断裂的神经,最终只能被这中绝望而吞噬。
而肖恩和他的好基友艾德则选择了一种外表极为2B内心却无比坚强的方式来应对出现在眼前的危机。
也正是这样即使大批僵尸来袭也要把好基友不合时宜接打电话的错误穷损一顿的生活态度拯救了肖恩,也正是这样看见朋友处于危难一瞬也要抽完最后一口烟的思维方式拯救了两次经历世界大战战火而不倒的英国。
二战期间伦敦的高尔夫球场曾经增加了一条新的注意事项:因为空袭而导致的分数改变不计入成绩。
这是一种幽默,但这样临危不惧的幽默就是坚强,无论是作为曾经日不落帝国的高傲性格使然也好,还是”小商小贩国度“里人们的自私也罢,英国人无处不调侃无处不幽默的精神显然是这部片子里最提倡的精神,也是编导认为最能化解当代社会危机的方法——虽然世界变得失去理智,疯狂而暴力,但是作为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人来说,我们仍然要保持自我的幽默和勇敢我们的生活便必会有所改观。
离开被大西洋的海风吹拂的不列颠岛,回到我们生活的古老的大陆上,我们的身边也或多或少正在发生着伦敦发生着的癫狂。
我们每天都在失去身边一个又一个朋友,他们在我们看来或许死了,或许成为了”他们“中可怕的一员,对于这样的现实我们无能为力。
我们某一天也许会发现我们去到曾经和好基友们聚会聊天的小酒馆的道路变得无比艰难,酒馆本身也变得支离破碎不复当年的纯真。
但是环望四周,我们索幸还有自己的好基友,就要与自己分手的爱人,还有那些等着你去拯救的亲人,以及那些看起来很讨厌但还活着的”公知“们。
与活着的人在一起即便去往酒馆的道路充满了无数不同样式的墙,但那只是可以逾越的栅栏;即便身旁的朋友们会离去,亲人们会死去,但你的心始终要保有那份纯真那份自嘲和永不放弃的幽默,坚持这一切,就像是电影里那句台词:坚决不说那个带Z的单词,因为事态并没有那么严重。
因为我们都希望“总会有人活着”。
一开始,看到肖恩和他女朋友吵架我就乐不可支,尤其是看到旁边那三个人的痴呆表情。
小人物的生活就是如此:混到29岁还是个被人欺负的小职员,钢笔水还会漏到口袋;被女朋友踹不说,还被踢球的小孩砸,甚至从马路上便道还要踉跄一下~浑浑噩噩,乃至于压根没有注意到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变成僵尸(此人晕到根本没看见便利店冰箱上的大血手印……)终于 ,小人物开始“拯救世界”,其实不是,他就是想拍死他继父,救出他妈妈,然后和女友重归于好,带着妈妈女人好朋友一起躲进他喜欢的小酒吧……仅此而已。
当然这个过程经历了重重险阻~画面血腥~有个暗恋他女友的家伙被僵尸掏出肠子生吃了……最后……世界当然是平安,僵尸们有的被消灭,有的和人“和平共处”~我们的小人物生活依旧:只是坐在沙发上的人从他朋友变成了他女友,而他只是换成在车库里和他已经变成僵尸的好朋友玩游戏罢了。
故事就是如此。
回头想想,这里面有一个小人物的欢笑和泪水。
他们用影碟扔僵尸那段巨乐,充分体现了英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尤其是对美国),反正就是看到《蝙蝠侠》一类就可以用来砸僵尸……还有他们中途两支打鬼队遇见,搞得好像英超入场一样,乐死我了~然后看到他继父死前他们的和解,和女友的真心话,亲手枪杀妈妈……我有点要流泪。
是不是,作为一个小人物,只有在此时,此地,才可以诉说爱与心情?
趁2刷后的热乎劲,赶紧写点感想。
无疑这是一部反僵尸题材的类型片,加入了英式黑色幽默,以及现代城市生活批判的人文思考,当然对于传统僵尸片的恐怖声光效果,血浆喷溅,五脏尽掏的场景也不吝予以渲染,观影体验一言难尽,时而莞尔喷饭,时而毛骨悚然,冰火交加,刺激非常。
以至于2刷后的当夜,导致不举,悻悻作罢。
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总有僵尸脸和嘲弄笑容交相辉映,完全不能静下心来投入造小人。
这应该是埃德加.赖特导演的《冰激凌与血》三部曲的第一部,也是奠定他影像基调的一部。
主演圆头西蒙.佩吉和胖仔搭档尼克.弗罗斯特,就好像焦不离孟一般,也锁定了英国喜剧史上的经典CP。
西蒙永远捍卫着小人物最正面的价值观,虽然平庸直男,但珍视友情,肩扛道义,大事面前不含糊;而尼克则永远在双商的下限徘徊,出着各种乱子麻烦,但却保持着单纯勇敢善良的赤子初心,在关键时刻能坚定的顶上去,虽然不一定管用,但一定能激起主人公的斗志和影响故事走向的反转。
肖恩家庭、工作和爱情皆不如意。
家庭关系上,他与继父有深深怨念;工作上干了很多年也就是个小主管,下属也不拽他;爱情上,他虽然自觉深爱着丽兹,但表现也就是马马虎虎,既没有什么新意,除了去曼彻斯特酒吧喝点小酒,还要带着丽兹的闺蜜与男友。
丽兹渴望点浪漫,他也敷敷衍衍。
随口答应就忘了。
影片用前20分钟,就渲染了肖恩枯燥重复的日常生活和人物关系。
只有与失业在家蹭吃蹭喝的老友胖子艾德在一起打打游戏,回忆回忆上学时的搞笑片段,还给他带来些快乐与活力。
所谓《僵尸肖恩》的片名,其所指正如大多数影评指向的,一成不变的枯燥城市生活,人如行尸走肉一般,毫无活力可言。
所以片中几次渲染了,肖恩与艾德,对周围近在咫尺的已经尸变的大波僵尸,熟视无睹,擦肩而过。
后来终于爆发了僵尸大战,本片虽然也有大量血腥动作篇幅的渲染,当然主菜还是为了抖英式黑色幽默的包袱,扔黑胶唱片打击僵尸,越过藩篱摔成狗吃屎,大难临头,还念念不忘去酒吧躲避,错综复杂关系的斗嘴,假装僵尸行走于僵尸群体中等。
影片着力描写的其实是肖恩的几组人物关系,在僵尸事件中的推进和演化。
与丽兹的复合,丽兹是因为见识到了肖恩在危难之际肯独自引开僵尸群,掩护众人成功躲进酒吧,而重新燃起爱火;继父飞利浦在尸变之前,告诉肖恩,其实自己一直疼爱肖恩,想成为肖恩的榜样;妈妈芭芭拉,在混乱时刻,发现了儿子肖恩准备送给她的一束花,心满意足;为了袒护一直打秋风的胖子艾德,肖恩不惜与另一好友彼特撕破脸,从来都对胖子摆烂行为不置一词的肖恩,也终于在僵尸围攻时刻,对艾德大吼,你就是个失败者。
而当胖子中招,用最后的英勇,拿着枪掩护他和丽兹撤退时,肖恩流泪道歉。
影片的最后,他把胖子僵尸养了起来,没事还和他一起打打游戏。
电影终究讲得还是个人物关系和解的故事。
僵尸肖恩,之所以浑浑噩噩,心如止水,是因为他既对过去抱有成见,比如对继父,对母亲;也对现状毫无新鲜感和斗志,对自己的工作前途毫无信念感,对爱情也马马虎虎,直到女友和他分手,他才开始哭哭唧唧,但也仅限于喝个大酒而已;对艾德,他一直袒护包容,也并没有什么正向激励;他自己都不知所终,如何来给他人当灯塔指路呢?
僵尸肖恩没有未来,他已经认同自己这一生也就这么回事,当个Lowser也没什么丢人的,毕竟大部分人都是这样像僵尸一样的活着。
用僵尸片的题材,来映射现代都市人的枯燥重复生活,虽然也并不是多大的脑洞,但能把故事讲透彻,把人物关系说明白,还要把所有矛盾的扣儿都解开。
是很不容易的。
肖恩既没有成为僵尸片里横扫牛鬼蛇神的大英雄,也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关键人物。
和热血警探里的尼古拉斯不同,那个警察有坚定的信仰和职业操守。
在这里,至始至终他都只是个小人物,只不过态度上没有含糊。
僵尸来袭,要去救妈妈,救女友,哪怕是刚和他分了手的,至于怎么救能不能救成那是另一码事。
仅此而已,这就是平凡人的英雄行为了。
至于闯关斩将,当诱饵引走敌军,困兽犹斗等等,反倒都算是男人在面临绝境下的正常操作。
唯一纠结的是,当老妈尸变时,渣友大卫叫嚣让他干掉他妈妈时,他痛苦流泪迟迟下不去手。
整个电影设计,都是在唏嘘悲悯一个小人物的能动性,他不是杀伐果断的大英雄,之前不是,之后也不会是。
所以他还是缅怀旧情,和锁着的胖子僵尸一起玩玩游戏。
小人物的柔情,或许才是这个世界还有那么一点动人的底色。
我们之所以还不是僵尸,虽然我们形同行尸走肉,大概也就仅仅因为,危难之际,我们那一点不曾熄灭的人性火焰,还能蓬勃熊起吧。
埃德加.赖特的片子最迷人的地方,是他超高的短片技术流手法,摄影、剪辑、音乐,无数转场的短平快,干净利落,虽然不是大宗师风范,但绝对是短片叙事的典范。
三部曲的第一部,还只是发轫小试牛刀,到第二部《热血警探》时,这种片段叙事的技术流已经渐入佳境,运用的滚瓜烂熟。
值得逐帧拉片,深度学习。
尤其时对于广告短片的叙事方面,启发很大。
2023年7月17日1:37
本来是想看部恐怖片的,就选了这部,哪知我从头笑到尾,有点看周星驰巅峰期电影的感觉,让我回味了好久,到现在都还对此片记忆犹新(起码看了三年了)从来没想到英国的喜剧片能让我有看港产喜剧的感受,总之看这片的那个过程简直是太开心了,强烈推荐此片。
只是后来原班人马演的热血警探,不知道是我没看进去的原因,还是怎样,感觉不怎么出彩啊,我看到这么多人说那片好看,真怀疑是不是当时我没用心看,总之不觉得怎么搞笑啊,可能是看了僵尸肖恩对他们后来的作品期望太高了吧,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了。
一个词总结:英式。
影片开头,shaun的生活让我对原本坚定的留英生活再次ponder:Shaun,电器“老”销售员,一个谈了好几年的女友,一个死党loser Ed,每天都是程序式的routine,这就是他生活的全部,毫无新意,毫无变化,毫无,乐趣。
他活的世界简单得可怜,渺小得可怜,无聊得可怕。
可是,这又是那么真实的英国工薪阶层的生活,店、家、pub三点一线,没有什么深交的朋友,没有什么广泛的交际圈。
看着他走过neigbourhood,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
我都能想象到几年后的自己,如果留在英国,我也将会是“僵尸”的一员。
也许这就是导演的触角所及之处,这就是导演叫肖恩zombie的原因。
他是那么地视若无睹,当他发现第一个在自家庭院的僵尸时,室友pete,继父philipe在内的几乎大部分人都已经变成了僵尸。
此时女友也已经跟他分手。
在这样的巨大刺激下,他终于做出了反应。
他开始扮演起了领导者的绝色,做了一个简单的计划,就救上一众自己所关心的人(也就是5人),逃进了他眼中非常安全的,他和ed经常去的酒吧winchester。
只是他的眼光远远不够长远,决定着实过于草率。
到了酒吧里面后,问题重重。
没有电,当然也不能用电。
酒制成的弹和后来运气好能用的有29发子弹的枪是他们仅有的武器。
在各种自己失策和基友主动犯逼的夹击下,酒吧沦陷。
是的,他的母亲是他害死的,他女友的两个死党也是相信了他来了酒馆才死的。
你会说他们呆在原来的家也是死啊,但是他的错在于没有这个能力确揽了这个事。
从很多细节看得出shaun是个善良的好孩子,比如当ed开车撞到something/somebody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地要倒回去看看是不是人;他会给begger零钱。
可惜品质是一回事,能力又是另一回事了。
他的生活方式、他的思考能力、他的周密性......一切的一切决定了他没有能力做到带领一帮子人在充满僵尸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这是悲哀的。
如果他是夏洛克,我相信结果就完全不同了(忽然觉得拍个僵尸题材的夏洛克是个好想法- -!
)终于在他,只剩下自己和女友未感染,回到大街上被僵尸包围时,武装部队赶到,救了他们。
6个月后一切恢复正常,他也和女友住在了一起。
他还是没有计划,他还是那么“僵尸”。
没有计划,没有报复,没有想法。
结局是他走进了shed,跟变成了僵尸的ed玩起了游戏。
这样一段经历,让他打了无数僵尸,却没有灭掉自己身上的这只。
如此一个可悲的故事,被轻松诙谐的语言,富有特色的人物表演,套上了一个英式的喜剧头衔,这本身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黑色幽默。
电影里面出现了多位现在大家很熟的演员,像打酱油的华生医生,还有肖恩的母亲是唐顿庄园的大表哥妈妈。
我因为英式喜剧题材被吸引,却因为故事本身而沉思。
大一时的我追求故事的深刻性,现在的我几乎对沉重的主题提不起兴趣。
大学对我最大的洗礼是什么?
是我在倒退(改变)还是时代在进步(改变)?
写于2008年12月13日 13:52刚刚看了一部电影,《僵尸肖恩》,发现自己还真是火星了,比较久远的电影了。
04年的刚开始时当做一部鬼片看的,看惯了香港的僵尸想看看外国的僵尸是啥样?
还喊了一大帮子人来壮胆,开头有点闷,男女主角在pub里聊天,好像有点不知所云。。
但影片进行到30分钟后就开始好看了。。
故事发生在伦敦。
年近三十的肖恩(西蒙·佩吉饰)是一个一事无成的普通人,他的工作从未得到过别人的认可,他的猪朋狗友游手好闲,他和女朋友的爱情也亮起了红灯,一切看来都是如此不如意。
肖恩和自己的朋友皮特以及整日用打电子游戏和令人讨厌的行为打发日子的艾德(尼克·弗瑞斯特饰)同住在一幢破旧肮脏的房子里。
虽然肖恩打算为了女朋友不再沈迷,改正自己浑浑噩噩,缺乏上进心的懒散习惯,但他还是会遭到同事的耻笑,还是无法得到女友的原谅。
同时,他也不愿意承认自己和继父的关系,虽然他和母亲的婚姻已经持续了15年。
似乎生活就会这样平平淡淡地过去,但一件意向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整个城市被一群僵尸占领了,正常人被它们咬伤之后也会变成僵尸,病毒和恐慌在整个城市里迅速蔓延。
肖恩从宿醉中清醒过来,拖着正在玩电子游戏的艾德前去营救自己的女友和母亲。
当他们会合在一起之后,他们已经被成群的僵尸所包围,现在他们必须依靠自己逃离险境。
在和僵尸的战斗中,肖恩挽救了自己和女朋友垂死的爱情,危险也让他认识到继父和母亲对自己的感情,同时他也在这次战斗中发挥了他从来没有闪现的领导才能。
也许他要感谢这场灾难,因为它,他已经不再是那个没有目标的任性妄为无所事事不想责任不念亲情的小青年了。
里面有很多精彩的小细节小设计很精妙。
比如男主角两次去商店买东西,但是场景却渐渐发生了变化,但男主角仿佛还是不谙世事,睡眼惺忪。
男主角看电视频道换来换去但总是漏掉最关键的字眼(关于僵尸报道)。
在花园用唱片灭两个僵尸时却还在精挑细选唱片。
还有拯救妈妈的三个计划。
最最搞笑的就是那段僵尸模仿秀,真是笑到肚子痛而且结局也很出人意料。
僵尸都被保留下来。
男主角和已经变成僵尸的朋友一起打游戏,都是呼应前面的剧情。。
看惯了美式的喜剧,偶尔换换口味也是很不错的。
英式的幽默淋漓尽致的被表现了出来。
这就是一部打着恐怖僵尸片幌子的喜剧片!!
西蒙·佩吉的表演很出彩,该搞笑时搞笑,该煽情时煽情。
没想到他也是编剧之一。
是个人才。
还有比尔奈伊。
这个混蛋老头总是演一些抢风头的角色,在《真爱至上》演过了气的摇滚歌星,《加勒比海盗》里戴着那么丑不拉叽的章鱼面皮还是印象深刻的深海阎王大卫琼斯。
真混蛋!
坏心情了一天,没想到被这个电影拯救了。
本来想把这些文字的标题叫做“每个人都是凡人”,但是突然考虑到我国流行大师李宗盛的那首著名的《凡人歌》,怕混淆试听就将名字改成每个人都是肖恩了。
这段是我关于李大师那首凡人歌的小段理解:我曾经特别认为这首歌是好东西,可长大些后就知道那是骗小孩的玩意了。
到底,李大师不是凡人,照他理解的凡人歌带入了太多对他个人“情趣”在里面,太多的机会太多的选择放到他的面前,名利或者美色等,似乎都是大是大非的抉择,但是抱歉,那是他的生活——名人的名利场。
只有名人才能和仙人们做比较(歌词中的那句脍炙人口: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道义放两旁,把利字摆中间),而凡人对于这些事情也就想想好了,因为你也许一辈子也没有机会去权衡这些,而你每天所做的事情却和僵尸没有区别。
真正的凡人生活是如同肖恩一样的:到29岁还在作销售;钢笔水随时会漏到你的口袋里;和女友去餐厅订座位这等“天大的事情”已经把他搞的手忙脚乱;一首在留声机随机放出的流行音乐,都会被感动得一塌糊涂等等……但是后来肖恩真的遇上了大事——僵尸成灾,自己竟然有了成为英雄的机会,然而这个凡人却只是想拍死继父然后和妈妈以及女友在一起其乐融融的生活而已。
如此可爱的伟大计划,嘻。
后来,影片无厘头的集成了僵尸电影生存者游戏的套路:几个人变成一帮人,冲到一个极端环境然后死掉大半,最后男女主人公脱出重围。
片中重复出现的对白:- how are you doing?- SURVIVING.非常有趣,无论是平时还是身处绝境或者到最后险象环生,肖恩只能用“还活着”来形容自己的生活状态,嘻。
每个人都是肖恩,片头中出现的那些人:无论是给超市推车的、划价收银的,还是哪些street guys或者踢球的小鬼,她们都变成了僵尸,但是生活却没有因此而改变。
通过电视这种大众传媒,她们仍然被娱乐着而乐在其中。
也许只有死了的人才会有些许的不同,看来还是活着好,如同片尾的歌:oh you mak me live 写到这里不想多写了,这么好的电影不习惯善加评论,大家还是自己细心体会吧。
对白、镜头、原声(如果您喜欢英式摇滚活着皇后乐队的话)和表演都玩的惊心动魄却恰到好处,充满了英式的独立和黑色幽默,赞!
p.s. 我的网志 blog.yupf.com
高端笑点在结尾,看完好有扛把来福出门扫射僵尸的欲望,hello,zombies' world~
弱智版僵尸,还不如《僵尸之地》好看啊。刚看了这俩哥们演的《paul》,喜剧专业户啊。
这剪辑!!这摄影!!华丽的阵容!!即便僵尸移动缓慢也要比zombieland刺激有没有!!!!怎么没早点看!!
还挺一般的,没能太get到这种英式幽默。有几个片段和转场的技巧印象挺深刻,结尾的讽刺也是直接拉满。僵尸终究成为了人类世界当中的一部分,与人类共生共存,经历了这样的灭顶之灾以后,人类又诙谐般地回到了之前的生活,在麻木之中继续等待着下一场灾难。
这么欢乐治愈黑色幽默又略带小重口的电影没早些看亏了!!!o(*≧▽≦)ツ┏━┓[拍桌狂笑!]
絕對的龍套亮點片!無煙無酒的黑老闆,勞改頭的小自由,以及...ETC..........
说喜剧可是又有血淋淋的僵尸和分尸呃。。
看完后比较反胃。肖恩在险境中的反应真不错,那样的人在现实中一定不是平庸之辈啊,相比较那个戴眼镜的太不man了。
看的时候就在想咋跟保罗那么像。。。原来就是一波人。英国人就等于黑色幽默
听恶搞的 没觉得好看着。最后一起打游戏还是蛮有爱蛮有质感的
David is a twat, so satisfying to see him being teared apart. what a cunt
20120204二周目 第一次看还不认识dylan那个小白脸 翻出来再看居然发现小自由了233 龙套得不能再龙套 04年还在演龙套啊自由卢瑟!好喜欢他
最近看的好评电影我都觉得很烂,大概是生活状态影响审美情趣。
英国人的独特幽默表述方式使这些僵尸的功力在我眼里简直弱爆了,不知道这片儿“黑”在哪。
我看过的最牛逼的僵尸片.Y能拍出幽默的感觉来.英国式幽默.自嘲...2009.4.5.16:39...1 more time.真喜欢Simon Pegg & Nick Frost的搭档.比第一遍又多看出好多有趣的地方来.哈哈.
十週年。Simon Pegg跟Nick Frost好機油真是激萌。太好看!結尾驚現馬山芋2333不愧跟Simon Pegg也是好機油。
这一切的感觉太美好,当时的心情,整部片子,以及第一次和我一起看这片子的人,以及看第二遍时在喝酒的兄弟,以及看第三遍喝醉的自己。
Simon Pegg萌爆了!这才是Best Friend嘛!PS:神探夏洛克里的花生有在这部片里打酱油哟!
骗子,我根本没笑一声。
我是不是生病了?如此欢乐的电影都不能给我带来乐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