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画之国

Le tableau,画画,The Painting,画画小人国(台)

主演:让-弗朗索瓦·拉吉奥,JB·布兰科,史蒂夫·布卢姆,让·巴尔内,杰森·格里菲斯,玛丽·伊丽莎白·麦格林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1

《画之国》剧照

画之国 剧照 NO.1画之国 剧照 NO.2画之国 剧照 NO.3画之国 剧照 NO.4画之国 剧照 NO.5画之国 剧照 NO.6画之国 剧照 NO.13画之国 剧照 NO.14画之国 剧照 NO.15画之国 剧照 NO.16画之国 剧照 NO.17画之国 剧照 NO.18画之国 剧照 NO.19画之国 剧照 NO.20

《画之国》剧情介绍

画之国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一副未完成的画中,画中的人搞起了等级社会,画全人歧视没画完人,更不把线稿人放在眼里。画之国的城堡被画全人蜡烛大帝所掌控,他把没画完人和线稿人驱逐到森林中。画全人拉莫和没画完人克莱尔相爱,遭到了蜡烛大帝的追逐围捕。机缘巧合拉莫遇上了克莱尔的朋友罗拉和线稿人布吕姆,三人被追到了食人森林里。他们决定去寻找消失的画家,让其完成这幅未完成的画,为没画完人和线稿人涂上色彩。在寻找的路上,三人跌出画中,来到了画家的画室。邂逅了闲卧窗边迷人的夫人、脾气不太好的画家自画像、语速很快的蓝色小丑。他们穿梭在画与画中,在威尼斯的狂欢节里奔跑,遇到死神的追逐,最终回到了画室,虽未找到画家,但得到了画画的技巧。 而另一边,克莱尔被捕,没画完人和线稿人被拉去做劳工,蜡烛大帝在着手一场仪式,得到颜料和技巧的拉莫一行人回来的道路险境丛生,最终他能否赋予没画完人和线稿人色彩呢。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狂鼠光芒小农夫一路不消停非缘勿扰苏黎世开心超人2:启源星之战走出尘埃致命玩笑桥洞的诅咒金箍棒传奇2:沙僧的逆袭独女君未见第二季第二次被异世界召唤超级机器人大战OG爱,来的刚好男子游泳部第一季浪漫骑士请放手重大发现昆仑道经妈妈的神奇小子旭日婚礼假如我有超能力如果你离我而去巴黎假期有钱特烦恼罪恶王冠破毒恐怖直播地雷战传奇神鬼八阵图

《画之国》长篇影评

 1 ) 人生如画--自我追寻的无尽之路

说真的,头十分钟要不是因为这新颖的设定,我早就退出了。

开头烛台大人和那些完人在城堡的宣言和态度还有拉莫站出来说的那些话,只能说都是很套路化的感觉,包括他和半成品人克莱尔的相爱,都是俗套的剧情...但怎么说呢,法国人的电影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你惊喜。

越往后看就越觉得导演的脑洞很大,想法简直太赞。

首先别的不说,用画的完成度来把画中人分为三六九等的设定就令人眼前一亮,感觉简介就让广大画手中了一枪呢OJZZZZZZZZZZZ影片以拉莫、罗拉和布吕姆在画内外寻找画家的历险为主线,画中完人和半成品人,线稿人的矛盾为辅线,两者交汇在完人拉莫和半成品人克莱尔的爱情上,以此为矛盾点推动情节。

但虽说如此,女主角却不说克莱尔,而是她的朋友罗拉。

每次拉莫和克莱尔的见面都由罗拉牵线,她冷眼旁观着这对爱人也旁观着这世界。

在一次对话中她终于表示无法理解,而脸部并没有颜色的克莱尔沉醉在爱人对自己面容善意的赞美中“那是因为你没经历爱情”“啊,我是没有喜欢过一个人,或者到时就知道了吧”看到这,我就想,难道又是一个最后找到真爱打破阶级矛盾的故事?

而完人中的反叛分子拉莫则一直想找到画师,让他来完成画作,让所有的人平等生活,当然主要是他和克莱尔。

而另一边,线稿人布卢姆被完人追杀,误打误撞逃上了罗拉接拉莫的船,三个人被洪流冲进了画之世界的禁区,森林。

拉莫觉得这是让他寻找画师的机缘,于是三个人结伴去寻找画师。

而我惊喜地发现,画中人物可以突破障碍走出自己所在的画作,还可以走进其他的画作,于是几种画风交叉混合,色彩斑斓,脑洞太赞了啊!!!!!!!!

画面真的好漂亮!!!!!

他们掉出过画框,看到了真实的世界,他们进入过另外的画作收获了一只小伙伴,他们看到了画师的自画像,画中的他愤愤不平了几百年,他们也看到了画中画师的情人,她妩媚成熟遥望窗外色彩斑斓的威尼斯....2D,3D的场景切换毫不生硬。

寻找画家的目的是为了让他把未完成的画作补完,让所有人都有平等的权利。

故事起源于对差异性的消除,但随着情节发展,逐渐变成了寻找自我,果故事结尾是所有人都画完整了,那么主题就仅仅是如何把自己变得和别人一样。

而且最后并没有出现我所预料的阶级革命行为,没有说什么推翻和解放,大家拿到颜料把自己化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所有人都是色彩斑斓的完人,所以找画家也变得不重要了。

当大家都欢天喜地地秀恩爱和互相泼颜料时,罗拉再一次离开了画作去寻找画家。

她终于在屋外的海边见到了画家本人,替画中所有的人问了那个问题,画家说:“我并没有抛弃他们,我给了他们最基本的东西。

一副简单的图画通常比一副精雕细琢的油画美。

“罗拉静静地听着,然后表示要在海边走走。

画家问她:”小人儿,现在你想做什么?

“”我很想知道是谁画的您“镜头忽然拉远,那是一幅写实派的风景油画。

结尾无比的惊艳,并没有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罗拉最后当然也没有寻找什么爱情,她选择在寻找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开启了一个又一个的新世界大门。

我忽然想起开头罗拉那句“这里,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不一样”言尽于此,但这部影片还有很多隐藏的东西可以说。

这是一部包含了很多意义的艺术电影,到底说了什么端看你自己的理解。

强烈推荐!

 2 ) 人生如画,寻找真理

特别的动画片,与其他水彩画风的动画片不同,她采用的是油画的画法。

法国的浪漫抒情配上关于人生,世界观的哲学。

表面主题看似是爱情,影片深层的主题却是一种哲学观念——世界是否是如我们看到一般是真实?

我们是谁或者是谁创造的?

人生的价值是什么?

影片根据画中人物寻找画家的过程一一带我们引导答案,然而答案却不明确,只有我们自己寻找自己的价值,心中的答案。

影片的特点,画中人物突破障碍走出自己所在的画作,还可以走进其他的画作环境,于是几种画风交叉混合,色彩斑斓,颜色运用我好喜欢。

影片结尾揭露,以画套画的形式(找到的画家只是另外一幅画中的人物),就像斯宾诺莎的用宇宙的观念看自己的生命,是那么渺小,于是会猜测是否有个超凡的“上帝”在控制一切,世界真的是我们感官经历的那样?

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真理吗(就像画中人物一直希望要找到最终的“画家”)?

这种行为更像是一个哲学家了。

爱情与追求真理比起来,就显得肤浅了。

人生如画,想必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表示法语叙述好好听。

 3 ) 新颖的现实与次元的穿梭之旅

女主劳拉,和男主竟然不是恋人关系,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哈哈哈,很担心会狗血到男主抛弃他的恋人爱上了女主。

虽然片头提到女主要去寻找爱人,可到头来却并不是这样的剧情。

很喜欢女主,本该是个女二的人设,啊哈哈哈,单纯而美好,不知爱为何物,自由自在,敢于冒险。

爱抱怨的浮屠人确实心心念念保护着他的朋友。

男主不顾世俗和爱人相恋。

整部影片欣赏起来很轻松,想法很新颖,不断在画中历险,又于现实相接壤。

 4 ) 自己内心的强大应该是外在标准之上的追求

不同的画框、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标准。

每个社会都在由一些外在的标准来维持着秩序,标准源自何方?

亦或无人知晓。

每个社会都会有人碰巧符合其标准。

人,在这标准下会被分成三六九等。

每个人都在通过是否符合标准来判断问题,每个人也在努力的成为标准中的“上层”。

但这是否真的就能高人一等?

每个社会都会有其内在的快乐和不幸,“上层”也会有同样的问题。

因为他们之间的区别只来自外在的标准。

 5 ) 美!

法国老导演Jean-François Laguionie凭空创造出一个臆想中的国度,一个如同梦幻般的去处。

这个70多岁的老人在这部动画电影中无情的嘲讽着我们这些愚蠢的世人,用锦衣华服掩饰内心的空虚,对于战争与残害他人如同病态般的迷恋,对权力的疯狂追求……。

当然,他也像每一个法国人一样,永远不会忘记,赞美爱情。

 6 ) 《画之国》:法国人的叙事学是一种没道理的浪漫

先前有一系列漫画,每一幅画都是另一幅画中的小小一部分,每当你以为好了这就是最外面(真实)的那个世界了,才发现仍在画中,犹在镜中。

画中画中画中画,绝佳的叙事学教材。

《画之国》也讲了一个画里的故事,只不过叙事学在这里不是一门技术,而是法国人对于人生的哲学思考。

画家作画,总会有草稿、半成品和成品,每一时期所痴迷的线条、色彩、对象也不尽相同。

作家亦然,成书之外还有各种大纲、概念埋在故纸堆。

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是每个艺术家的难题,所以才有悔少作、弃坑之事。

于是在这部电影中导演回避了画家的造物主角色,让画中的人物来寻找自己,确认自己的身份。

第一层:画里的世界由画作完成度分为图全人、未画完人和线稿人三个等级,完成了的才是美的尊贵的。

跨越阶级的爱受尽嘲笑和折磨,人创造的世界也和人一样充满了偏见和狭隘。

第二层:劳拉、拉莫一行人意外跳出了画框,明白了画里/画外的区别,闯进了画家的真实世界,看到了画家的其他作品,再由这些作品零零散散地拼凑出一个画家的样子。

但最终他们放弃了找画家,想到了用(外部世界的)颜料补全(内部世界的)自己。

第三层:在所有人都沉醉于一个完满的自己的时候,劳拉离开了。

见过了世界之后,再也回不去那个小世界,即使是见到了画家,也没有得到答案。

她的问题是,你怎么知道我们此刻不是在另一幅画中?

于是她离开画家,像更深处走去。

镜头推远,又是一个画框。

仍在画中,犹在镜中。

按照美国人的思路,一个破旧的废弃的画室必然是一个画家的悲伤故事,最好是关于爱情和救赎。

但法国人却完全跳过了这一段,镜头一转就是一个云淡风轻的老爷爷,此时他只画一画风景,蓝天和白云,颜色变得很淡很柔和。

他看着不远处的木屋,看着劳拉,仿佛意料之中。

法国人的叙事学是一种没道理的浪漫。

“威尼斯是另外一个女人吗?

”“不,威尼斯是一座城市。

 7 ) 虚幻与真实

这是一部启示性的作品,虽然它在揭示那些深层次的问题时并没有给我们明确的答案,但揭示本身就是一种探索,给人带来的启示或许比答案更重要。

油画并不意味着时间的停滞,油画中每个人都各就各位按部就班的呼吸谈气,导演的这种想法本身就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嘲讽。

画面的开始是一个颇具古典风格的画框,连接着画内的虚幻与画外的真实。

随着画框的放大,我们也随之进入那个带有强烈油画色彩的国度里。

作品讲述的是一群画中人的故事。

画中的人带有极强的等级性,形态饱满、色彩完整的尊为上等的图全人,色彩不完整的为梅花莞人,而那些线条简单且毫无色彩感的则为下等的勒浮人。

故事是从梅花莞人劳拉的角度叙述开来的,从她的视角看去,一群高高在上的图全人正在远处的城堡聚会,他们高谈阔论并欣慰地欣赏彼此的色彩,下等人的存在让他们产生出优越感。

“画家不会回来了,”图全人中的代表在城堡中如此趾高气扬地宣称,以此定义自身完美的绝对性,定义相对于“画中渣滓”的绝对地位,并带着一种可笑的对蒙受造物主恩泽的谦卑。

等级衍生特权,特权导致专制,专制扼杀平等。

受到冷落的梅花莞人和遭到压制的勒浮人因此深陷这种不平等带来的痛苦中。

与此同时,进步图全人拉莫和梅花莞人克莱尔的一场超越等级的爱情正在暗中甜蜜且痛苦地发展着。

当小可怜高姆被无情地扼杀在城堡后,所有的矛盾便随时间的洪流不可避免地汇聚到了一起。

于是,觉醒的人便开始踏上自我解救的道路——寻找画家,也就是寻找他们的创造者。

痛苦使我们怀疑生活本身,怀疑使我们探寻真实意义。

探寻就意味着希望,觉醒的那一刻,就如同劳拉跃出油画的那一刻,自我就已经跃入了真实的存在。

脱离油画后,拉莫、劳拉、普鲁姆以及唐布尔•玛让达开始发现自身的虚幻,并在进出其他油画的过程中渐渐接近真相。

他们来到画中城威尼斯,威尼斯是所有虚幻的汇集,人群是虚幻的,狂欢是虚幻的,连恐惧也都是虚幻的。

可就在这座虚幻之城里,他们找到了解救的方法——颜料,他们开始懂得绘制自我,对造物主的信仰转变为对自我的信仰。

他们带着颜料回到油画中,当等级被消灭时,矛盾也就消失了。

在梅花莞人和勒浮人都沉浸在改头换面所带来的欣喜中时,劳拉却安静地离开了。

劳拉的觉醒是彻底的,在怀疑这条道路上她选择了继续走下去。

作为贯穿电影始终的主要人物,劳拉将最后的镜头拉向了画家。

在这短暂的具有真实感的场景里,画家的回答已经不再重要了,当劳拉提出想知道是谁画的画家的时候,真实感已荡然无存。

最后,劳拉在行走中步入一张更为广袤的油画之中,一切重归虚幻。

其实虚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对虚幻本身的怀疑,可能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才叫做真实,可能也并不存在真实,可能一切都可以归结为电影中的那句话——“我们梦想着做自己,这是很单纯的想法。

 8 ) 美术是万物的缩影

《画之国》的开篇利落而程式化,通过几派势力的对白和冲突,勾勒出一个等级森严、矛盾尖锐的油画世界。

着色丰富完整的上等人住在城堡里,锦衣玉食,莺歌燕舞,而未被画师完善的半成品遭驱逐在外,即使只是裙子边上少了几笔,也要受到讥笑和侮辱,而那些压根没被上色的线稿人群地位最为地下,连半成品也不愿与他们为伍。

故事的建置部分,一个上等人小伙与一个半成品姑娘展开炽热而禁忌的恋情,遭到来自两个族群的阻挠,一个线稿孩子偷偷混进上等人聚居的城堡,被发现后遭到惨无人道的凌虐,一切冒险由此展开。

我看了太多国外动画,受思维定势所限,起先误解了影片,以为是下等居民争取自由平等的老套寓言。

因为在常规观念看来,朴素简洁的素描也和浓墨重彩的油画成品一样,是高下不分的艺术作品;至于半成品,我不久前参观张大千临摹的敦煌壁画,其中就有不少半成品,展览馆并没有将它们与其他作品区别对待。

但影片最终化解矛盾,并非设想中的“思想教育方式”,那太老土了,而色彩的寓意也与种族无关。

容易引起误导的是处罚犯禁者的“黑色刑罚”,丧失色彩即丧失了生存权利,难免叫人产生种族主义的联想,但换个角度看,纯白色的素描人尚不及有色人种地位高,又开脱了种族歧视的罪名。

我想了想,比较恰当的现实类比是,有一部分人生来具有身体缺陷,被人瞧不起,但他们发现了改造身体的技术(原本只有造物主才拥有),从而进化成了更好的族群,“正常人”反而羡慕并效仿起他们来。

影片最别致的设定是,画中人可以进入画外的世界,并且层层突破,但他们不能逆向进入自己世界的画中。

这种高低纬度大乱跳的法则,不难联想到《盗梦空间》,该片中人可以一层层深入梦境,而守卫者不能跳出梦境钻进现实。

但《盗梦空间》每层的区别只在地貌,而《画之国》用多种画面风格来区分维度,从油画,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到真人场景,并在最后一幕暗示了真人之外仍有洞天。

女主角初次坠入三维世界的慢镜头十分惊艳,有《攻壳机动队》范儿,三维动画呈现的画室,细节一丝不苟,但镜头调度比较机械呆板,也许是为了节省制作费用。

画室中“群像乱舞”的一场戏,触及了美术艺术中的规则和真谛。

美妇人是爱的产物,被画师视为爱恋甚至是性幻想的对象。

画家的自画像和本人一样具有艺术天赋,但他无法掌控自己的情绪,因为他是特定情绪下的产物,正如威尼斯的嘉年华派对,日复一日,周而复始。

战争画中的两派士兵征战不休,却无人知晓为何而战,直到主角用恶作剧把他们变成同一颜色,这才面面相觑,此处挺有现实意义,交战双方同为大地子女,唯一兵戈相见的原因差不多就是“军服不同”,直陈战争之荒谬。

影片的大部分旅程可以归结为“寻找画家”,画家一直是个造物主式的存在,神龙见首不见尾,学得他的一招半式,就能改变世界。

影片最后安排主角与画家相遇,暗示画家也是更高层艺术家的创造品。

类似的情节在《13层凶间》里演出来,有叫人倒吸一口冷气的惊悚,本片却是童话故事美好辽阔的意境,相同的幻想,经过不同的演绎手法,可以有截然不同的感染力。

(文/方聿南)

 9 ) 自由无限

就像一个人的梦境,内心,或者是一生。

故事像是在控诉这个越来越“工整”的世界,趋于流水线式的“完美”,灵魂却在一天天消退。

那些独立的,有瑕疵的东西成了社会的弃婴,追求自由的权力成了剥夺自由的暴力。

威尼斯的那段是作者对当下的讽刺与批判,人们不但带上了虚伪的面具,面具更是将被遮住的脸庞一起同化。

这里有几个关于威尼斯画家的描绘特别有趣,有些人不会凭借记忆作画,一个没有爱过自己笔下人物的人,又怎么会把所爱的东西印在心里呢?

还有些人笔下的东西完全一样,是没有生命力的复制行为,他们画的正是作者以前画过的东西,作者愤慨知识产权被盗的同时一样表达了对那些丢失灵魂者的不满。

关于那幅战争的画作,我想作者是这样去定义它的,战争,是利益冲突最大化的结果,那些被困于战争的人们成了工具,他们的自由早已被被剥夺,这是一场没有尽头的灾难。

不同的颜色混淆了同样的内心,我想即使两边都是“图全人”,也会因为不是来自同一幅画而大打出手把。

作者是崇尚和平的,但他深知,如今的世界依然延续着无视人权与自由的暴力,只是没有硝烟的战争罢了。

时间流转,作者屋内年轻的自画像满是灰尘,屋外的老人已白发苍苍,那些盖满灰尘的画作记载了他的一生。

他爱过的女人,他受到的挫折,他面对的世界,他的呐喊与无奈,甚至一度选择放弃与自毁。

不过还好,自由的因子被留存了下来。

劳拉,拉莫,没画完人和勒浮人,他们就是自由的因子。

他们是作者梦想最开始的样子,他们是不完美的,但却善良勇敢。

故事的最后,他们为自己涂上了只属于自己的颜色。

是否也象征着作者在慢慢修复自己的内心,而达成了最终的自由呢?

结尾,本以为老头就是作者,可其实他也是画中人,即使他坐在海边,一个最能让人感受到自由的地方。

那么在真实的世界中,又有哪里是最宽广的呢?

最宽广的地方还会有边缘吗?

这是一个关于“边缘”的问题,我想,没有无限的边缘,只有内心的无限吧。

就像影片中克莱尔的梦境,拉莫将她抱入怀中,他们化成飞鸟,永远的离开了这个无情的世界。

《画之国》是一部想法很多的电影,它给了观众遐想的空间,很是值得思考与回味。

只是作为一部电影而言,这个故事并没能讲述的足够优秀,属于有佳句无佳章的那种,没有把要表达的点拧成一条完整的主线,颇为遗憾。

赋予画中人诉求与灵魂的艺术渲染很是浪漫。

很容易联想到老美的科幻电影,《十三度凶间》《移魂都市》《盗梦空间》《源代码》等等,大世界套小世界的桥段确实牛逼,但关于爱与人性的主题才是最动人的。

还以为影片的角色只是进出于同一幅画,但其实每幅画都是一道传送门,任意穿梭,相当痛快。

试想一下,进到一幅画中,玩儿到日落再出来,第二次进去你享受到的依然是那天的阳光。

创意十足,也非常恐怖!

ps:没画完人和图全人最后的和解怎么看怎么不合理,很容易让人产生“只要穿的漂亮就能参加上层人士的舞会”的误解。

无法认同啊,扣一颗星!

威尼斯的镰刀死神是怎么回事?

不明白。

 10 ) 我画中的小人你是否会活过来?

我作为一个喜欢画画的人也总是幻想自己画中的小人是否会走出来和我对话,而画之国正好满足了我这样的幻想。

故事发生在一幅未完成的画里,画中的小人拥有自己的生命,他们等级森严,画完人最高级,可以出入高大华美的城堡,其次是未画完人,生活在幽暗寒冷的帐篷里,最后是线稿人,最卑微低贱,藏匿于森林中。

由未画完人、画完人、线稿人和另一幅战争图里的士兵组成了主角团,从画中跑出来想去寻找自己的创造者,想获得公平与和平。

萝拉,女主角(ps这部影片的男女主竟然不是恋人),未画完人,善良勇敢,追寻着创造者。

拉莫,男主角,在画中是完成人,他的恋人克莱尔却是未画完人,他希望等级森严的画之国能够人人平等,不分你我。

古姆,线稿人,为了帮助被画完人打得面目全非的好友,他和主角团们一起寻找画家。

马让达,另一幅战争图里的鼓手兵,在这幅每日炮火不停的图画里,渴望和平的他显得格格不入。

《画之国》可以大致分为四个场景,未完成的画,战争图,画中威尼斯,画外。

未完成的画,从各个场景可以看出是一副森林城堡图,它也许是画家最后一幅带人物的画。

画中有大面积的紫色,代表着阴影和黑夜,人物也多是冷色调、低纯度,其中色彩最亮最纯的蜡烛大帝则是画之国的领袖。

战争图中的人和其它画不同,他们意识不到自己处于画中,所以每天清晨就会开始没有伤亡的战争,日复一日,从不停止。

威尼斯作为文艺复兴的精华,其建筑、绘画、雕塑、歌剧等在世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是许多画家向往的圣地。

画中的威尼斯则处处充满了黄昏的阳光,全是明亮的暖色调,画中的人物都带着面具,不停地跳舞,荒诞得像个乌托邦。

这副画里有画家自己,说明画家曾经到过威尼斯,画家在威尼斯的各个角落画画,并且聚集在海边画着黄昏。

画外是画家的工作室,遗忘了许久的工作室布满了灰尘和蜘蛛网,储藏室里则全部是被画家毁掉的画。

可能画家对自己的人物作品感到失望便把它们毁掉。

古姆在看到画家不停地画黄昏时,觉得这是垃圾,萝拉却说这是情感,他伤心,画是难过的,他快乐,画是喜悦的。

,所有的场景,所有的人物都是画家带着自己的情感所创造的。

为什么拉莫和克莱尔会相爱,为什么开头他们在隐秘处幽会,也许画家和他的恋人的感情也有过世俗的阻挠,不得不偷偷摸摸。

在战争图中,画家似乎也不喜欢这样无休无止的战争,也希望恪守命令的士兵中出现一个热爱和平的人,于是呆萌的马让达出现了。

他恋爱的时候,画出了贾朗斯,他恋人的肖像,可是后来失恋的他撕碎了贾朗斯的照片。

自画像说过,画家在画他的时候还是开心的,可是后来越来越糟糕,是失恋还是对自己的作品感到失望,于是前往威尼斯,自画像被修修改改最后停留在了愤怒的情绪上。

其中,萝拉是画家最喜欢的,画中威尼斯的画家也在创作着萝拉。

她提出寻找画家的建议,也是第一个跳出画,来到三次元世界的人物。

在最后,画中人拥有了颜料,可以把自己画完,或者添上新的色彩,萝拉发现大家已经平等了,她也不想把自己裙子上的空白填满,因为她想继续寻找自己的创造者,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

画之国的结局也算是出人意料,大家猜测主角团们最后找到了画家,完成了绘画,然而最后却是自己将自己填满。

拉莫为克莱尔填上了颜色,战争图中的士兵也因为被刷上了同一种颜色而恢复和平。

《画之国》创造了一个虚幻但现实的梦,似乎就在我们中间发生。

这部影片是一部披着儿童动画外衣的成人动画,处处充满哲思,有色人的女主角,因为没画完而导致的阶级分化,只是因为颜色不同而天天战争的军队,未画完人拿到颜料后就开始抢夺和浪费颜料,民众口中的危险黑森林实际上是温柔的花丛,以及本片最后萝拉和画家的对话,“我没有遗弃他们,我已经给了他们基本所需,一幅简单朴素的绘画远比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美丽。

“我很想知道是谁画的您。

最后,画家也是在画中

《画之国》的风格也带有马蒂斯、莫迪利亚尼、毕加索的影子。

简单的人物形象,粗狂的笔触,强烈的对比色带来的画面跳动,色块与色块之间的碰撞,彰显了生命力。

“在那里,一切如此美丽而秩序井然,豪华、宁静,充满欢乐”(波德莱尔的诗篇《西苔岛之游》),这是恬淡中的梦幻,是一种精神的慰藉与平息的手段。

虽然创意够强,但是《画之国》的讲故事能力较弱,出现了许多未解释的谜题,黑暗森林的花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大家都说进去必死无疑,威尼斯里的死神出现的意义是什么。

不过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导演让-弗朗索瓦·拉吉奥也获得了美国芝加哥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原创音乐。

顺便说一句,我画中的小人,你是否也会走出来呢?

《画之国》短评

和之前的《恋恋书中人》感觉挺像,都是书里、画里的人走到了现实世界,所以也可以叫《恋恋画中人》吧。两片还有个共同点就是创意好,但是拍平庸了或者不够出彩,下一部期待《恋恋影中人》。ps:一直把海报封面看成西服衣领。

4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法国人的奇思妙想方面的创意总显得灵气十足,在画风方面更是以文艺和艺术气息闻名,而不像好莱坞动画那般匠气和商业化。这是一个画中画的故事,一些未完成的画中人寻找画家完全自己,他们在其它的画中历险,最后发现画家也是活着别人的画里,究竟哪里是画中哪里才是现实?★★★☆

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第八届金帧电影节(GFFF)此间瞩目·电影板块】第四部:剧本设定很有趣,但故事情节却很一般,对片中提及到的所有内容都只是浅尝即止的简单简绍,并未进一步的展示和解读,略显遗憾。前半段的阶级斗争,后半段的找寻之旅,都显得比较平淡,当黑暗的现实被鲜艳的颜料抹去,原本互相对立的双方在一瞬间达成了和解,未曾揭露人性的恶,而是留给我们一个如童话故事般的美好未来,这些内容显得不太尽如人意。唯一让人记忆犹新的是超现实主义的魔幻结局,谈论了生活与画作的意义,也留给了我们更多思考的空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世界没有边界,画卷也没有终点。

9分钟前
  • 三色堇紫
  • 还行

想象够奇幻,然而画风不是很喜欢。

10分钟前
  • Jasmine
  • 还行

被畫風和創意打動,但這些都似乎只是形式上的東西。內容並非那麼的讓我心動。當然爲了美和前面那兩個理由也是值得一看的。

14分钟前
  • NaturalHeart
  • 还行

方寸之间,广阔无边 虽然情节略显混乱,但是想法真的很赞

19分钟前
  • 南风吹梦
  • 还行

初见不知画中意,再见已是画外人。

20分钟前
  • Sunny Xu
  • 还行

可爱又淳朴的2D动画,七十多岁的导演只出了四部作品。

23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还行

除了画风实在没什么特别的,法国动画里画风特别同时能说好故事的并不少见,不要以为一句"气质好文艺"就可以掩盖故事枯燥的事实.

27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还行

略乏味 有点晦涩 可能以后再看一遍?

28分钟前
  • 米克斯
  • 较差

与其等待,不如自救。

33分钟前
  • 薇啸
  • 还行

想像力杠杠的,中段在画卷里穿梭的情景相当有趣。我竟然喜欢上Lola了,是因为嗓音,身材还是目光?

36分钟前
  • 小A
  • 推荐

创意不错

37分钟前
  • 宫唯明
  • 还行

美丽的画

42分钟前
  • 梅梅酱
  • 力荐

住在色彩里,享受时光,画下早晨,画片大海,画朵小花,画满窗户,画上微笑,画予一切的美好。你既造物,万物皆有灵,只愿勿忘·且珍惜·

43分钟前
  • L.L
  • 推荐

男人爱女人、但更爱梦想

48分钟前
  • 小·雷克亚未克
  • 推荐

Un carnaval de couleur et de forme dans un cadre confiné mais ouvert où l’espace et le temps se côtoient sans démarcation. Le maestro du cinéma d’animation français nous embarque dans une réflexion sur la relation entre le créateur et la création.

49分钟前
  • KUMA
  • 推荐

除了形式,一无所有

54分钟前
  • F大班
  • 较差

鲜眼界@M+ 7分。构思很不错,但是没拍好。开片没多久就跑偏了,而且中期偏题严重,只是展示了一些画面,没有完全切题,以至于后期用了比较生硬且不严谨的手法绕回了主题。解决方案则还是选择了人靠衣装,而不是欣赏内在美(不是),个人觉得还是有点可惜的。

57分钟前
  • 苍海王子
  • 还行

是谁画的你呢?

59分钟前
  • carried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