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韩国最大毒枭李斗三的故事,说的是朴正熙执政的韩国经济腾飞的那段历史。
然而表面的腾飞之下是千疮百孔的腐败和混乱,所以才造就了李斗三这样的底层小人物靠走私和贩毒爬上钱权顶峰,和朴正熙把酒言欢。
不知道大家熟悉这位亲日亲美的韩国总统吗?
在任期间被枪杀,大女儿撑起大局多年后又成为了韩国总统。
因为闺蜜的非法行为被弹劾下台,不知道现在是否在坐牢的朴槿惠,就是他女儿。
本片走了类似“爱尔兰人”的叙事路线,也有韩国国宝级男演员宋康昊主演,无奈导演编剧欠火候,情节线过于混乱。
最精彩的是李斗三走上毒贩不能吸毒的绝路,众叛亲离精神奔溃后在自己公寓和检察官等人火拼的戏。
其他部分未免有点冗长,妻子和情妇对持的情节也偏离主线太远。
题外话,所谓韩国第一交际花(图1、图6)是认真的嘛?
长的太难看了,怀念“春香”(韩国历史上第一名妓)的惊人颜值。
如果是宋康昊的铁粉,去看看还是可以的,毕竟大叔的演技没话说。
请叫我,饼面煞星!
每次谈到韩国电影,首先想到的就是,韩国电影可以正面刚好莱坞电影。
但以去年为例,好像也不是那么回事,看一看去年韩国年度票房前十(以观影人次为衡量标准)。
1、《与神同行2:因与缘》1227万人次2、《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1121万人次3、《波西米亚狂想曲》922万人次4、《碟中谍6:全面瓦解》658万人次5、《侏罗纪世界2》566万人次6、《蚁人2》547万人次7、《安市城》544万人次8、《黑豹》540万人次9、《完美的他人》529万人次10、《毒战》506万人次十部电影里,只有四部是韩国电影。
去年除了《与神同行2》以外,其他的韩国本土电影只能一个惨来形容。
《念力》、《人狼》这样的年度期待,票房都赔到姥姥家去了。
去年年末,宋康昊的新片《麻药王》与河正宇的新片《绝地隧战》联手都没打过《海王》。
为什么票房没爆,质量不行肯定是主要原因之一。
这就到了今天要说的电影。
《麻药王》
就连咱饼叔宋康昊这样的爆款体质,都带不动《麻药王》。
咱先不提豆瓣5.5的评分,这个分数刷新了饼叔评分的最低记录。
之前的最低分一直由6分《蓝盐》保持了7年之久,毕竟2011年那会,他还没拿过青龙、百想、大钟呢。
现在看一下《麻药王》在naver上的评分,观众评分7.53,媒体评分5.14。
韩国观众真的是太喜欢宋康昊了,韩国那边对于本片的好评也都集中在了饼叔的演技上。
饼叔自己演得确实很过瘾。
比如这场为了救弟弟,被迫喝尿的戏,一个眼神,就表现出了当时身为小人物的无奈。
还有这场戏,李头森被打到小便失禁,他此处的眼神所表现出的愤怒与屈辱,同样到位。
更不用提,结尾处那场帕西诺附体的枪战戏。
把那种困兽犹斗的落魄,展现的淋漓尽致。
韩国演技最好的男人,真不是吹出来的。
相比于宋康昊的表演,电影的其他方面较导演禹民镐的上一部作品会《局内人》,还是有退步的。
宋康昊+裴斗娜+李星民+曹政奭,一个青龙、百想、大钟三料影帝,一个大钟影帝,再加一个大钟最佳男配。
这样的神仙组合,却并没得到一个与之匹配的结果。
看《麻药王》的时候,就好像在看韩国版的《疤面煞星》。
《麻药王》里的李头森(宋康昊饰)几乎复刻了《疤面煞星》里的托尼(阿尔•帕西诺饰)。
除了李头森没有托尼心狠手辣,比托尼长寿以外,两人的发迹轨道很相似。
让我们去一趟1972年的釜山,回顾一下李头森“波澜壮阔”的一生。
再介绍李头森之前,让我讲一下本片的时代背景。
冰毒这个东西,我之前在《漂亮男孩》里面讲过,吃过它以后,人会变得快乐似神仙、暴躁易怒,以及不认亲爹。
它是在太平洋战争的时候发明出来的。
日本人就把冰毒用在了战场上,比如神风特攻队那些中二青年们。
后来呢,日本政府就颁布法令不让卖了,日本的毒贩子们就开始去釜山做生意。
在那个奔腾的年代,对于韩国来说,出口就是爱国,还是把毒品卖给日本人,何乐而不为。
李头森一开始也不是什么毒枭,他会日语,会鉴定黄金,就去一个走私团伙里,干走私黄金的买卖。
这时的他,只不过是一个小角色,人生中的第一桶金都还没有赚到。
他的老大跟他说过一句话,预示了他未来的走向。
做事就要做大。
有一次,他的一个朋友找他来帮忙,去大阪给一个日本黑社会送货。
送的这个货就是冰毒。
就碰到了他的第一个生意伙伴-金顺平,一个在日本涉黑的朝鲜人。
这个金顺平告诉李头森,釜山的地理环境可以制造出品质一流的冰毒。
李头森回到韩国以后准备攒自己的局。
但这时发生了意外,他的老大把他出卖了,他老婆千方百计才把他从监狱里弄出来。
李头森不得不换了一个身份活动。
出狱之后的李头森,专心组建自己的毒品梦之队,还请来了一位白教授的绝命毒师。
组员还有负责打通釜山毒品管制组的崔部长,负责从台湾运送原料的王文浩,负责财务的亲妹妹,负责打杂的表弟李头焕。
他的计划是这样的,先从台湾运输原料,在釜山制毒,成品再拿到大阪卖。
费了一番波折,李头森打开了日本的市场。
这时候,他决定开拓一下韩国国内的内需市场。
在日本贩毒,还可以说是“曲线爱国”;在国内贩毒,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
即便他已经在釜山打好了天地线,但是这些还不够,他需要一个坚实的后盾。
这时,他搭上了金正雅,一个背景十分复杂的女子。
通过她的帮忙,李头森跟政界搭上了关系。
白教授把制毒的手艺教给了李头森之后,抽身而退,李头森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制毒贩毒于一身。
想安全的做“生意”,就需要一层保护色,这个保护色就是要参政,借助于金正雅的帮忙。
白天,他热心做慈善,总统朴正熙还为他颁过勋章;晚上,他摇身一变,就成了韩国最大的毒枭。
虽然他只是一个饼面煞星,但他手里也有一条人命。
他和金顺平曾经把他的一个仇人当初跟自己的老大联手陷害自己的中央情报局监察室长,杀掉了。
不但杀了,还剁成了块喂鱼,这时为了压惊的李头森,第一次碰了冰毒。
他的毁灭之路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首先是众叛亲离,表弟吸毒,跟他父母成仇;妻子因为金正雅,也与他一刀两断。
就连金正雅这样的姘头,也与他分道扬镳。
接着,刚刚上任的检察官也找李头森的麻烦,但因为李头森的后台,动不了他。
朴正熙的遇刺身亡标志着李头森的好日子到头了,一朝的天子一朝的臣。
费劲千辛万苦打造的毒品帝国,顷刻间灰飞烟灭。
一无所有的李头森,精神开始不正常,并最终在自己的别墅里被捕了。
他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从“李头森”案件开始,韩国最高检察厅设立了毒品科。
这个故事这么看着,还可以蛮过瘾的,不是么?
至少对于宋康昊本人来说,倒是挺过瘾的。
今年的韩国三大奖,饼叔的谜底迷妹们又有的盼了。
拿《麻药王》跟《疤面煞星》以外,真是有点太看得起前者了。
从叙事层面比起,《麻药王》冗长无聊,都不知道为什么导演要硬凑到138分钟。
有情节但没有故事,有细节但感受不到实感。
即便导演花了3年的时候做调查,尽最大努力还原上世纪70年代韩国风貌。
面子工作做得再好,里子是一团浆糊,也是白搭。
别说跟《疤面煞星》比,就拿它跟崔岷植主演的《与犯罪的战争:坏家伙的全盛时代》比,也比不过。
《麻药王》的故事节奏就像是推土机一样,一路推过去,处处是高潮,喘息的机会都不给。
难道这部跟《局内人》一样,因为尺度的问题也有一个导演剪辑版?
现在的韩国电影,就像是当初流行伤痕文学的国内,反思、反思、再反思。
一个允许反思的大环境,是好的;但是目的不纯地剥削题材,就不太好了。
这种类型的电影,无非这几种元素,政商勾结、赤色分子、总统下台、示威游行。
元素之间可以随意组合,就是出不来几部精品。
除了宋康昊以外,其余的人物都极其单薄,比如那个新上任的检察官。
后半程出现的检察官应该是与李头森形成两条线,这应该是导演原计划。
但是这个人物完全没有立住,他的作用就是最后待人去抓精神有些失常的李头森,其余屁作用没有。
虽然饼叔的演技依然炸裂,但是电影只靠一个好演员是不够的。
毕竟电影是综合的艺术。
-FIN -公众号:小鲜电影(xiaoxianmovie)
1、故事主人公繳了學費但沒去學校上課,他認為一技之長更有助於社會地位的提升——這呈現出人物短視的特徵與躁進、現實的個性,更何況,知識在他眼中,不過一項技術或工具(注意外語能力的運用與化學教授的工作);我們把電影後段社會中的學生運動拿來玩味,可以對比出上街學生的理想性。
這樣的故事主人公,和電影暗藏的第三種大學生呼應,他們孜孜矻矻,沿著升學管道成為國家大政的持有者,不過,文憑不過是他們過度到權勢富貴的跳板,這樣的人具有欺瞞的性質,因而最終都被揭穿,鋃鐺入獄。
2、麻藥王(마약왕 ,2018)勾勒了一個比毒還毒的世界,在我看來,故事核心與華爾街之狼(The Wolf of Wall Street,2013)這樣的片子有很大的差距,後者耽溺於一個享樂主義原則下紙醉金迷、酒池肉林的活動,玩世不恭是他們的態度,而前者的故事人物包含著一顆超越他這小人物所能負擔之自存證明的雄心。
與喬登貝爾福對物質享受的追求不同的是,麻藥王一片略帶過卻沒有著力刻畫奢侈淫逸的一面,李頭森更重視的是達成一種成就。
「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凡生命都有盲目的自存衝動,何況對人生稍有要求的人呢?
因此,在走私賺大錢後,故事人物表現出衣錦還鄉的樂善好施,然後他渴望改頭換面,洗白一番,有張拿得出手的名片,最後,他感覺自己為國家做出了貢獻,盡了一分氣力。
3、從走私,販毒,製毒,到殺人,李頭森也沒有料到自己的偏路走得這麼深,這個結果決定了他使用毒品的時機,不過,毒品沒有發揮樂以忘憂的功能,況且,毒能麻痺身軀,但是意識呢,良心的拷問呢?
這樣的責罰不來於社會,來於天。
本文首发于“奇遇电影”公众号,谢绝转载。
前几日,宋康昊、裴斗娜等主演的韩国电影《麻药王》出了资源。
电影海报电影《麻药王》以上世纪70年代的韩国为背景,讲述了李斗三(宋康昊 饰)从一个小喽啰快速崛起,在不到十年间成为传奇毒枭的故事。
该片自筹备之初便引发了影迷朋友们一波又一波的热议。
一来《麻药王》配有韩国顶级的卡司阵容,二来出于对导演俞民镐的信任。
宋康昊、裴斗娜、曹正奭但许多看过电影的国内观众纷纷表示“失望极了”、“可惜了这样的阵容”,目前该片在豆瓣上仅5.5分。
豆瓣评分与国内观众的反响不同,影片自去年12月19日在韩国上映后,与DC高口碑电影《海王》正面PK,丝毫不落下风,上映两日便有累计45万观影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被设定为青少年不适宜观看级别,如此还能取得这样的票房成绩,从侧面说明了韩国观众对这部电影的肯定。
除了票房成绩,上映首日,《麻药王》便在韩国收获了一大批好评,韩国观众盛赞了宋康昊、裴斗娜等演员的表现和影片所展现的七十年代风貌,同时指出了电影存在的一些问题。
大多数观众给了这部电影及格以上的分数。
韩网评分那么这部电影到底如何呢?
且听我慢慢讲来。
一本片男主宋康昊是韩国当之无愧的“国民影帝”,具有极强的票房号召力,在国内也拥有众多的粉丝,《辩护人》、《杀人回忆》、《我要复仇》、《思悼》、《雪国列车》等众多口碑佳作中都有他的身影。
“宋康昊”三个字渐渐成了一部电影的品质保证。
《杀人回忆》中的最后一幕宋康昊在本片中饰演李斗三,提到这个角色时,宋康昊说:之前的作品是小市民的,一直以来都展现了像邻居一样的角色,电影《麻药王》会不会让观众感到与众不同呢?
所以出演了电影《麻药王》。
的确,宋康昊凭借其精湛的演技完美塑造了李斗三这个在韩国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称得上是深入人心。
在韩国网站中,“宋康昊就是李斗三本人”这条评论更是获得了最高的点赞量。
影片中的李斗三并不是我们总在银幕中看到的那种毒枭形象——这个角色更加单纯、简单,带有一些戏谑色彩,无论他变得多么富有,骨子里还是那个总被欺负的小人物。
宋康昊对这点的拿捏十分精准,即使他身着高档西装,眼中依然写满了落寞。
女主裴斗娜饰演了一位说客,她游走于上流社会,一颦一笑间足以缭乱众生,处处彰显着别样的气质。
裴斗娜说:我确定出演这个角色时,我不想要典型的说客。
”并说“我的外貌很华丽。
比起经常想到的说客,努力工作的女人,努力营业的女人,将焦点放在爱着一个男人的女人上演。
裴斗娜做到了。
金静雅(裴斗娜 饰)刚出场时便散发着光芒,初入上流社会的李斗三凝望着女神一般的她,沉沦于她的美貌和气质。
《麻药王》中最经典的一幕他迫切的想要得到金静雅,似乎得到了她,就摆脱了自己贫苦的出身。
李斗三凭着老套的搭讪台词约到了金静雅,最终还为了她抛弃了糟糠之妻。
剧中的裴斗娜征服了李斗三,也征服了银幕前的观众,在灯光下点烟的镜头和在黑夜中摇摆的镜头必将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除了两位主演,曹政奭、李星民、金大明等配角形象也都可圈可点。
《特工》剧照尤其是演员李星民,在早前和黄政民合作的韩国电影《特工》中,李星民塑造的处长形象就赢得了观众的肯定和褒奖。
在本片中他的戏份不多,但表情管理到位,刻画了一个混乱时代中的贪官形象,与刚正不阿的检察官(曹政奭 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颇具现实意义。
众多演员的齐力合作让这部长达138分钟的电影显得不那么难熬,也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影片的一切缺点,能看到这些演技派大咖同台出演,也不失为一次难得的观影体验。
二《麻药王》的背景时间设定在1972年到1980年,乍一看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影片也没有对此做出较多说明。
只在电影开头时,以纪实影像资料指出日本颁布法令限制冰毒后,日本毒贩便将目光转向了毗邻的韩国釜山,作为故事的一大背景。
可若是仔细研究七十年代末期的韩国历史,观众便能更加清晰地理解这个故事。
影片伊始,便展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釜山居民的生活状态,导演禹民镐为了更加精准地刻画那时的景观风貌,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从结果来看,无论是服化道还是背景细节,导演都很好地再现了那个逝去时代。
而随着故事发展,画面中总是不着痕迹地出现一些与主线故事无关的元素。
电视机新闻、学生游行等看似毫无关联的事件,也许才是解开人物行为动机的钥匙。
1979年10月26日,韩国中央情报部部长金载圭暗杀朴正熙总统。
对于这件事,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是因为人民对民主的要求,也有人说是由美国策划谋杀的,原因是他们认为朴正熙是反美主义者,而且金载圭并没有杀死上司的动机。
按照国家宪法程序,崔圭夏出任代总统,并宣布从10月27日凌晨4 时起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实施戒严,以免朝鲜趁机入侵。
戒严期间对各政府机关、重要团体和新闻机构进行军管,禁止国会以外的任何政治活动,严禁各种罢工。
游行示威,学校停课,实行宵禁等。
另一边,一浪接一浪的民主抗争行动、工人及学生的游行示威活动开始席卷韩国,要求撤销戒严令及恢复国家的民主制度。
宋康昊说:李斗三是一个贯通整个70年代的人物形象,影片将通过这一人物聚焦我们一同走过的那个年代。
宋康昊一语中的,七十年代末的韩国正处于这种混乱的环境中(从电影中也能窥见时局之动荡),人们在这样的社会中逐渐变得迷茫而疯狂,李斗三也是。
他在韩国鼓励“出口”的浪潮中崛起,又在混乱的时代迷失了自我,最终在民主的进程中被遗留在了旧时代。
那是一个阴暗而灿烂的时代。
影片截止于1980年2月,而宋康昊主演的另一部电影《XXX司机》,恰好讲述了同年五月韩国发生的“XX事件”,算是一次有趣的巧合。
(按当地法律不予显示)三前文提到,宋康昊饰演的李斗三并不是我们常见的毒枭形象,所以即使《麻药王》的故事和美国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的黑帮电影《疤面煞星》相似,李斗三也与阿尔·帕西诺饰演的毒枭形象相差甚远。
《毒枭》、《疤面煞星》、《毒枭矮子》并没有贬低谁,只是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性,李斗三更是如此。
《疤面煞星》中的阿尔·帕西诺他略显滑稽,向所有底层人民一样向往着美好的生活。
他敢打敢拼,在做小弟时,李斗三便对老大忠心耿耿,毫不犹豫地帮老大处理赃物;生意做大后,他依然愿意拿命保护生意伙伴,以腹部一刀换来了大把的钞票。
他能屈能伸,在表弟李斗焕(金大明 饰)被黑社会威胁时,李斗三喝下了混着尿液的酒,救下了表弟。
这些特质使他能在短暂的时间内成为传奇毒枭,以“爱国”的名义、凭借顶级冰毒掌控了日本的毒品市场。
在李斗三刚开始这门生意时,毒品组科长(李星民 饰)说:“毒贩子一旦碰了白粉,就完蛋了。
”像预言一样点明了故事的进站方向,也预示着李斗三的结局。
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李斗三在杀死紧追着他不放的中央情报局特工后,第一次吸食了毒品。
他沦陷了,成为了毒品的奴役,变得冲动而癫狂,渐渐迷失了自我。
他抛弃了妻子、情人、弟弟、朋友,好像已经忘了“美好生活”的愿望,众叛亲离的他走向了自我毁灭。
这是一个太过悲剧的角色。
末路毒枭影片后半段花了许多笔墨来刻画纸醉金迷、迷幻疯狂的李斗三,导致亲情、友情、爱情等支线剧情过于零散,这也是本片的主要弊端。
似乎有许多转承启合的片段被剪掉了,从而也导致了故事的割裂,介于现实中李斗三弟弟资料很难在网络上找到,所以割裂感也就成为了阻碍观众理解故事的关键。
尽管影片长达138分钟,但仍显空洞与仓促,也许是碍于商业电影的限制,让导演禹民镐不得不对市场妥协。
《局内人》海报《局内人》让导演禹民镐被大陆观众所熟知,沉寂三年之久,导演才带着一部《麻药王》回到大众视线。
它有许多不足,可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一个时代的风貌,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毒品危害的警示)。
能看到宋康昊与裴斗娜再次同台飚戏,也算是弥补了一点遗憾。
如果有一天《麻药王》放出了导演剪辑版,我绝对不会意外。
也许那时,会更和观众的胃口。
宋康昊是韩影的代名词,有了他的电影不会有不好看的顾虑,所以前段时间韩网爆出《麻药王》上映期间他儿子与都璟秀粉丝的口角之争,我也没有去关注,以他老爹的实力根本不用和韩流明星较劲啊。
今天,我看了豆瓣评分5.4一眼,点开了视频。
满满的时代感和配乐,浓厚的釜山口音,还有有点儿装嫩的宋康昊,以及诸多熟脸儿们,电影节奏缓慢而欢快。
缓慢是因为李斗三的故事本身没有什么曲折和戏剧性,同时枝叶过多,不太抓人心,时长100分钟左右还行(实际138分钟);欢快是故事的细节,演员们讽刺而滑稽的表演,比如李星民、尹宰文。
所以,两个多小时看下来,还是看了好多次表。
李斗三这个人物因为有原型,所以看起来还是很有真实感,冲击力蛮强的。
在宋康昊的演绎下,这个不甘平庸,野心极大,不择手段,心狠手辣,最终抛妻弃子没有什么好感的一代毒枭出现在眼前。
他攀着各种高枝儿,行着过河拆桥的本事,用生产销售“韩国制造”毒品的金钱一路走到国家的高层,盲目的自信让他以为找到了最终的靠山,万万没想到国家政治的震荡和他的贪欲最终害了他,毒品让他暴富走向人生的巅峰,同时又使他失去健康的身体,失去家庭,失去亲人的爱,并跌下神坛。
电影最后,宋康昊一个人的独角戏很精彩,吸毒后产生的幻觉,多疑而自责,疯癫的自言自语,竟像极了《指环王》里的咕噜。
裴斗娜于1小时01分出场,饰演辅助李斗三成为一代毒枭的交际花金敬雅,表演中规中矩,没有亮点。
曹政奭的检察官是和《局内人》里曹承佑的禹长勋一样的角色,在乱世中坚持正义,为国家驱除害虫。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是赵宇镇,瘦削的他文着全身纹身、暗黑的脸庞像极了深度瘾君子,并为这部电影奉献了19禁的珍贵镜头。
流水账似的毒枭成长覆灭史,最终的核儿还是韩影的套路,推进国家反腐和民主。
说真的,5.4分有点儿低,6.5分才正常。
5.0/10“把白粉卖到日本去,这可不就是爱国嘛”。
就像最新一期《圆桌时光派》中窦文涛自嘲的那样,我个人也注重时间的分配,通常只看豆瓣评分6.8分以上的电影。
当然豆瓣也不是绝对,在刚刚写的《国家破产之日》影评中,因为提到了宋康昊主演的《***司机》就被发了邮件,只能稍作更改。
宋康昊就不多说了,韩国影坛三驾马车之一,既是顶级老戏骨,又能演绎千人千面,无论是市井小民还是一代君王都能演到令人拜服,主演的《共同警备区》、《杀人回忆》、《辩护人》都是好片中的好片,其个人还因抗议“岁月号事件”被朴槿惠封杀。
因为宋康昊,我不信邪,看了一部评分5.5的《麻药王》。
果然是一部烂片,烂到宋康昊的儿子都闹出了误会。
明知是烂片,但不得不看,全因影片的一张海报,一个预告片,一位主演。
刚看到《麻药王》相关新闻时,满心欢喜的以为又能看到一部《国际市场》,《特工》,《思悼》,再不济也是《军舰岛》,《局内人》,《观相》。
万万没想到这部《麻药王》药效不够,只麻了一半儿。
《麻药王》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上世纪70年代韩国一个毫无底线的走私犯成长为一代传奇毒枭的故事。
影片由《局内人》的导演编剧执导,从韩国毒枭,名媛,检察官到日本黑帮,涉及八大人物。
除主演宋康昊与裴斗娜外,还有《特工》中与黄政民对飙演技的李星民,《国家破产之日》中“遭人恨”的赵宇镇。
真人真事改编的传奇故事,配上超一线主演与若干黄金配角,对70年代日本韩国真实还原的布景服饰,“把白粉卖到日本去,这可不就是爱国嘛”,“最重要的是,毒贩子一旦碰了白粉,就完蛋了”等金句,对吸毒人员相貌变化的真实描写与吸毒后身体反应的展现。
所有的这些优点,完全可以组合成一个张弛有力,有欢笑有反思的传奇故事。
但由于导演掌控力不足,时长139分钟的影片从中段开始乏力,众多的片中人物与庞杂的人员关系变成了杂乱无章的各自为战,宋康昊的主线成了观众全能猜到的跳跃式流水账,配角戏份也基本都是虎头蛇尾。
超一线演员的神演技被失败的剧情拖累,这部韩国电影没能让人笑让人哭让人爽,影片的后半部分让人想到葛优主演的《气喘吁吁》,对观众是一种折磨。
《麻药王》这个名字起的就像要面对“广电总局”的审查似的,太过礼貌和含蓄,并且有一点将主人公的行径进行扶正的嫌疑,叫“毒枭”也是可以的,不丢人!
就这部影片的阵容卡司而言,这样的呈现确实差强人意,挺好的一手牌本是应该“桥牌”的水准却玩成了“跑得快”,可笑的是比较大的牌还没显示威力还没出完呢,牌局已经结束了。
故事,倒是看懂了,一个现实中真正存在过且有过一定影响力的毒贩的发家落魄史,但是你要说还讲了什么,还真的说不出一个具体的方面,人性劣根的挖掘、政治腐朽的讽刺、江湖风云的险恶、邪不压正的思辨都想说但都没有抓住要害。
就是在人生浮沉的乱世江湖中看清社会的阴暗,随即利用还算圆滑的头脑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不断坠入命运的深渊,最终被正义的法律所惩戒。
(深深鞠一个大躬,这是一次丧心病狂的彻底剧透,对不起!
)导演是一个喜欢渲染式镜头的主儿,但是因为故事内核的贫瘠使得搭建的繁华没有依托而倍显单薄。
宋康昊,有底子有实力,这样的成绩单还是能轻松考取的,尤其最后为了可以刻画男主逐渐走向崩溃,且略显拖沓的那将近10分钟的结尾,宋康昊的诸多微表情及细节还是属于教科书级别的。
最后,想说的是,这样的人物个人还是排斥的,不针对做了什么坏事儿,而是做人,相比之下越发喜欢:雷洛、跛豪、杜月笙尤其是教父!
QJ
依然是韩国电影这几年发展的一种趋势,权衡了资本和电影发展,最终产生了这样一部影片。
演员上,豪华阵容加演技派,其中推一两个比较有潜力的演员,比如这几年主推的黄政民,马东锡。
以及与神同行中那个负责耍帅的朱智勋,这几类演员都有较大的不同的受众群体。
而本片就更显而易见了,但毫不客气的讲,检察官这一光明坚韧、刚正不阿的人物,彻底沦为了陪衬反派的花瓶。
题材上,本国特色加典型好莱坞故事类型,但本片显然比较失败,无论是个人的命运或大环境的政治运动都表达得过于肤浅。
导演是有野心的,那就是尝试将西方故事的内核模板进行拆解,和本土进行组装。
可以看到《悲惨世界》的影子,以及大量古典音乐的运用。
但这一切最终呈现出来的,不过是讨好阅卷老师的标准化作文。
对于指导演员,把控摄影,场面调度,剧情取舍,无不让我们看到一位油滑的导演对各种优秀影片进行的拙劣模仿。
这种小家子气什么时候能慢慢摆脱了?
韩国电影尝到了剧情反转类电影的甜头接着慢慢陈腔滥调后,在这新开辟的一条路上能走多远了?
我持乐观态度,世界就是这样,有混子,但也有用心之人嘛。
只是可惜了每个演技在线的演员。
打分区间:6.7-7.2。
主要得分项在表演。
尤其是大饼脸为了救弟弟,不顾一切喝完小头目酒尿混合物之后,小头目短短几秒的表情变化,将混混特有的欺人之爽、玩世不恭、转而浮现出想到自己以前被欺凌而产生同情的表情、又露出混混特有的看人直觉、觉得大饼脸这人不简单能对自己如此之狠而严肃的表情。
令人赞叹。
——————————————————————————————————————————————————————————————————————————————————————————第二次更新。
有人评论,我想回复,但又有一些其他想说的,就正文更新下。
其实《国家破产之日》里我也带到一笔。
毕竟这类电影比较冷门。
特别关于制片人和投资人这块,从18年初到18年尾,有很多制片人发布的消息大大不一样,18年尾声,整体上制片人更加谨言慎行,是为了稳住投资人或者让不太懂的人还有投资的欲望。
有些人的朋友圈动不动就删除部分内容或者三天可见,一会儿又半年可见或全部可见了。
我用其他例子来说明吧,因为也正好是朋友圈发生的事。
有一姑娘长相7分,是正儿八经的7分,不是什么滤镜美颜修图后的自认为7分。
年初晒各种旅游美食健身,秀恩爱,秀婚姻。
下半年动静渐小,最明显的是不秀老公了,但旅游美食健身偶尔还在继续,然后有一天做起了微商,过了一个月,微商不做了。
突然一天朋友圈全部开放,但秀恩爱的动态全部没有了,展示的是一种单身白富美状态。
我之所以留意这个样本,是因为觉得真是个不错的现代素材,和《世界奇妙物语》2018春季特别篇,简直不谋而合。
记得《爱情公寓》电影上映后存在的欺骗消费者行为,我问过几个相关的制片人,问这事对他们或者相关公司有没有影响,他们一口否决,但下半年某些大IP票房的持续走低,很明显是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大的投资方几乎是不会赔钱的,我想给小投资方和一些急于展示自己的新人制片一个不太入耳的提醒,在别人愿意分蛋糕给你的时候,或许触手可及,但也应该想想会失去什么?
最直观的现象,有些东西慢慢少,就是这东西带给人“可以赚钱出名”的感觉消退了,并不能说它本身可以“赚钱出名”,只是营造出这种感觉罢了,赚钱的人永远在赚钱。
至于韩国电影的部分,在其他韩国电影评论里我零零散散说了一些,而且预测的方向大抵也是正确的。
但不会有几个人注意到吧,恰巧看到,就当缘分。
如果你也从事或热爱电影,共勉。
康昊大叔的表演能力毋庸置疑,但是《麻药王》的总体评价并不高,原因正在于其故事编剧上的硬伤。
只要经常看电影,对比中韩近年的电影,或者回顾香港以前的电影,我们都能明显感受到电影实际是叙事的艺术,只不过这种叙事方式比小说、戏剧更加直观,更有冲击力。
韩国电影在故事编著上一度超过中国电影不是一个档次,原因很多,其中外部限制少、创作团队精可能是主因,因而韩国电影中的精品不少。
然而《麻药王》这样的电影显然轻视了电影故事的重要性,妄图以明星一己之力来作为卖点,结果造成观众一方面感慨宋康昊演技的精致,同时又不能不吐槽整个故事逻辑的混乱、场面的尴尬。
不过《麻药王》终归还值得一看,一是看看康昊大叔精湛的演技,二是看看七十年代韩国混乱的社会背景,三是接受一下禁毒教育——毒品沾不得啊!
同样是讲述枭雄成名之后的后半生的韩国电影,我要是说这部电影让我联想起《坏家伙的全盛时代》,都是侮辱《坏家伙》。
坏家伙里就那一把没有子弹的手枪已经足够完爆这部电影的从头到尾。
剪辑堪称灾难,剪辑师是不是从b站五分钟说电影系列请的up主?仿佛时时刻刻展露着剪辑师“我的妈呀这可是传记电影,要讲好几十年的故事,我得剪的快节奏一点不然电影时长不够了”的内心活动,于是反向蒙太奇式随心所欲跳切,全片毫无节奏可言。
你可以领先观众,可以不交代起因不交代过程,但你总得给观众一个反应的缓冲时间。
成为限制级影片可能不是因为暴力吸毒的镜头,而是怕未成年接受不了短时间内的信息量。
一切的安排都是那么的刻意,一切转折都和推进都是那么生硬,没有任何铺垫。
前一秒刚说出轨这个话题,下一幕就是男主提离婚。
李斗焕出场,这人是谁?究竟犯了什么事?打人的又是干嘛的,一切都不交代,刚喝完尿,医院治完耳朵,出场的那个老头又是谁....导演似乎极度钟爱夜店景,又很喜欢在夜店景里来一个顶部打光,不知道是为了宗教感还是仪式感。
但这个部分全都像是mv质感,以缉毒部那个负责人的出场最为突出。
但有些部分的色调看着还是比较舒服 所以我很怀疑这部电影中间主创闹崩过,可能找了不同摄影师补拍镜头,以及有对于剪辑权、发行、尺度,可能主创有一些分歧,所以弄出了一部这个玩意。
这部电影更改上映日期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全片唯一吸引人的地方也就是宋康昊,这部片里表现中规中矩,不过宋的大小眼是越来越严重了。
要是花大片酬没请宋康昊来,可能还能有多余的资金打磨成一部七分左右的电影。
隔壁的《南方车站的聚会》都有7分以上,是不是对麻药王有点苛刻了?假如《麻药王》是一部台湾出品,是不是评分不会这么低?《麻药王》对70年代的走私环境还原得很好,可以说是部走私教科书了,最大的问题是出在人物刻画上,让人看不懂宋康昊饰演的主角绞尽脑汁往上爬的动机,仅为了钱?不想再被人逼着喝加料的酒?缺乏让观众产生共情的动力,这个角色让人喜欢不起来。宋的无耻应该拿这部电影练手了,在后面的《寄生虫》里奉献了精彩的表演
智性大变,一针见效,编剧们值得拥有。充分说明毒品沾不得啊。
其實並不是特別差,但這個陣容拍出來這個質素就是不及格,最後部分明顯模仿“疤面煞星” ,其實連整個流程都有點像,金大明還可以哦
被裴小姐的红唇&烟圈美到了~
刷新了对韩国电影的印象,演员演技不错,立意也很深刻
釜山的方言让我特别出戏
麻药王的崛起,绝对没有这么简单吧。比较真实的是,战争中,资本主义国家(不分盟军还是轴心)给士兵发毒品,用来对抗士兵内心的恐惧。战后自然有各种问题出现。
时而戏谑时而疯狂的零碎片,分2天才看完。每个毒枭的养成记都是当时执政格局另一纬度的解读,不过显然拿本片跟Narcos比是欺负人,Escorbar也只有一个。
致敬《疤面煞星》?好久不见裴斗娜~
怪不得糊了
不推荐
不过不失,跟大量相同题材的影片剧情雷同。
其实整体还是合格的,只是期望太高,现实距离太远了。流水账的手法淡化了这个传奇的故事,片尾的模仿设计除了凸显演技之外对于剧情毫无用处
同为韩国国宝级演员,黄政民这几年佳片不断,宋大饼则是两年多没作品问世,好不容易出来一部,质量还不敢恭维。
太浪费宋康昊和裴斗娜这样的阵容了。
一种小丑般荒诞的方式,一个内心空洞追着俗世的狗,被人打了就流出眼泪和尿,自以为得到了就目中无人。有韩国电影一贯的表达方式,但内里却少了一种狠劲。
总体水准低于港片,曹政奭 宋康昊的演技各加一分
忠武路真的就这几个演员 所有电影的配置都是一样的。。
宋康昊 釜山大毒枭席卷日本 如果能把朴正熙政府的历史事件结合的好一点就更好了 裴斗娜演的也不错 摄影很棒
我曹欧巴太帅了!剧情一般吧,好多没交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