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治愈系的女性主义,无非就是失恋,旅途,寻找自我,蜕变,没错,这题材在欧美那边可能已经是俗片了,但这是宝莱坞。
不得不说我是超级喜欢这种片子的,特别是从一个国度到另外一个国度中所遇到的各种事情,从印度到巴黎再到阿姆斯特丹,从被动逃离到最后主动享乐,一路上女主真的成长了很多。
乖巧懦弱的女主在准备婚礼之时忽然遭受男友悔婚,在浑浑噩噩地两天之后她决定要去之前计划去度蜜月的巴黎。
在婚礼前几天忽然悔婚的设定有点神奇,结合前后,我觉得可能男友是觉得女主之前太乖太没主见了吧,但平时却又不停地限制女主的思维,等看到她在异地自信自由地散发光芒时又巴巴地前去请求原谅,不得不说,这个男友真的典型的直男癌渣男啊,特别是他说的那些话【你能不能别这么任性】【不要总是抛头露面】【如果我妈知道了...】【我错了,可是人人都会犯错】开始女主真的很软很弱OJZ,求男友不要离开自己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婚礼已经筹备到一半了,这样子会很难堪。
她说如果我父亲知道这件事他会受不了心脏病发作的,但其实知道噩耗后,他父亲母亲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要有什么过激的反应,反而是女主将自己反锁在房间里面长蘑菇,脆弱的其实是女主自己。
女主家的长辈是印度来说非常开明的,在她试探地说想去巴黎散心时,父母二话不说就支持。
她到巴黎之后,一切其实都是被动的,不会法语,甚至看到埃菲尔铁塔也能想起过往而哭,好在她遇到的是开放泼辣却热心的同乡,在这位霸气的大姐大的引导下,第一次喝酒第一次喝醉第一次在舞厅跳舞…故事到这里就变得开朗明快起来了。
而到了阿姆斯特丹才是女主真证的蜕变,虽然说也是被逼的。
她浑浑噩噩地入住了一间青年酒店,发现这里都是男女床位混搭的。
在惊惧恐慌之后,反而误打误撞的结识上了几个室友…女主慢慢从保守懦弱变得开朗自信,其间不停的穿插着之前她跟男友的相处虽然显得有些拖也让观众慢慢知道了以前女主和她男友的性格,还有他们之间的相处,这些都是导致这场单身蜜月的原因。
印象挺深刻的几个片段一开始女主到了巴黎就窝在酒店里看电视,远方的奶奶说,如果只看电视,需要跑这么远去看吗?
女主看着室友在画着海报说他自己的理想,也感叹了一句“我也想干些有意思的事情”室友看着她说,没人阻止你呀。
最后前男友追来要谈谈,女主为此推了跟好友之前一起看演唱会的约定,但说没几句,她忽然觉得这些烦心事应该等到回印度再说,她主动跟男友致歉然后长裙飘飘地一路跑到了演唱会。
结局很喜欢,弥补了我对印式英语的那个遗憾ww,当女主回到印度前男友家,拜访迎接他的是男主母亲,老人家以为她是来复合的,拉她的手把当儿媳一样说以后她们俩可以在男人不在的时候一起聊聊天做做饼干逗逗猫一起去看电影……当已经看过外面广阔多彩的世界,真的有人会愿意回到那狭隘的宅子里面相夫教子不出外,跟老丈人逗猫八卦看电影吗?
最后女主将订婚戒指还给了男朋友,并道了谢。
(谢谢你的悔婚让我有了这次旅行,谢谢你让我有机会一个 人看埃菲尔铁塔,谢谢你让我看到了世界之大)影片里的音乐歌舞都很赞,说是歌舞,其实并没有那种很突兀的全部人跳起来的舞,大都是配合着剧情场景出现。
4.2/5
如果你失恋来了,除了看《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两小无猜》你还应该看看《我是女王》。
这部也是我很久之前看过几遍的电影,舍不得在电脑里删除。
我没有失恋。
生活总有些人和事情让你失意,当时恰是我失意的时候,心里总是有点迷茫。
电影的故事一句话就可以概括,结婚前夕女主就被未婚夫抛弃了,为了疗伤,她还是去了提前踏上了提前预定好的蜜月之旅,只不过是一个人。
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还会给你打开另外一扇门。
女主印证了这句话,她由最开始的害羞自卑,到后来的自信开朗,如果没有之前的勇敢去面对,都不会有这些。
好片子,郁闷的时候看看再看看,你总会得到不一样的启示。
乖乖女成长记,治愈系的女权主义影片。
女主在举行婚礼前一天突然遭到悔婚后,决定独自继续前往原定的honeymoon,随即也展开了一段自我发现之旅。
其风格很像同题材的另一部电影——《美食、祈祷和恋爱》。
感觉印度导演的能切入这样的主题也算是一种进步吧,毕竟印度女性的地位摆在那儿的。
从《三傻》到《偶滴神啊》,宝莱坞唱唱跳跳的东西越来越少,开始逐渐摆脱传统印度电影中单纯对歌舞部分的大肆渲染。
印度电影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敢于切入到种种社会性的问题。
由此,印度电影的进步确让人刮目相看。
这也让同样面对诸多社会矛盾,却只能天天在电视上手撕鬼子、YY的某大国,自惭形秽。
最后回到电影本身来讲,故事还是有些老套了。
但小爷我个人一直觉得,成熟、独立的女人才最具有魅力。
个人观影记录,瞎扯扯:宝莱坞出品。
应该算是女性励志电影吧,放在印度偏保守的环境下应该更加显得励志。
片子开头显得有些枯燥,慢慢看下去说“欧洲历险记”的部分还算吸引人。
女性励志的情节就比较俗套:遭遇感情背叛的女人在旅行中重新找回自我。
如今的单身女性很流行这样?
不过女主算是很幸运了,能够碰到足够有趣的人与事。
事实上,大部分人旅行归来,心灵还是那个心灵,并且要继续面对走之前留下的一堆烂摊子。
倒是里面的一些细节比较有趣。
比如一开始Rani的过马路频频受惊吓场景,不由地想:过马路都不会吗?
红绿灯都不看吗?
啊,大概印度是没有红绿灯的哟。
没有住过青旅的Rani看见男性室友那个谨慎及紧张,啊,就算不出国门,有些东西还是有了解的必要啊。
更不必说跑到性用品商店买了一堆“按摩”器具回家送家人及朋友的说。
对于一个要结婚了的姑娘,单纯的有点可耻啊。
中国相对来说真的好不止一点点。
再一说就是,吃货无国界,会吃爱吃还懂吃的话,出门在外很有好处。
如果家里不是开了糖果店,学的不是家政课,在阿姆斯特丹碰到意大利厨师也不会有一次发挥的机会吧。
还有Rani没有爱上大叔,这要搁中国,估计最后总得搞对异国恋才对的起目前广大“在路上”女青年们的艳遇幻想?
另外,未婚夫Vijan的形象,在印度算帅吗?
以我一个中国人的眼光,应该算是印度男人里典型的有样貌负心男形象吧。
片中配乐非常到位。
宝莱坞大和声、集体舞我觉得还挺带劲的,嗯...中国大妈广场舞能这么扭也不错啊。
而且音乐随着女主的情绪时刻变化着,尽管听不懂歌词,但是能完全感受到每时每刻的心境。
总之,值得一看。
看完会心情好哟。
美丽与肤色无关,它更多是状态。
女二号真的更加吸引我!
希望自己也做那样的人。
爽朗热情,大方豁达。
自信的女人最美丽。
我们是应该出去看看这诺大世界,不枉白来人世间。
你失去了一个维贾伊,so what?
你又得到了一个维贾伊。
每个人都要有让自己快乐的能力。
这是幸福生活的基础,是一生的必修课。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永远不要是谁的附属品。
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
遇到对的人了和没遇到对的人,自己的能量状态,心情状态是可以自己感知的。
没有谁我都仍然可以过得更好。
巴黎好美。
明媚阳光的状态真的能一眼感知到
把生活当成一场梦去做
笑容真的好美
挺俗套的电影,但是提供了一种视角让你去经历另一种人生,换个角度看待世界,生命和自己。
对于80后都很熟悉的唱唱跳跳的印度歌舞片演变至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演员妆容、表演方式、台词、情节都全方位向国际化商业化迈进,故事背景、拍摄地也走出印度走向国际,而同时又能保持印度本民族的性格和特色,这让印度优秀的商业片不仅在印度国内卖座,也逐渐走向国际。
乖乖女在婚礼到来之际被未婚夫无情抛弃,痛苦后决定一人独自去心中最爱的巴黎度蜜月疗伤。
在非英语国家的异乡,乖乖女从刚开始的语言不通、举目无亲、茫然无助、住宿、吃饭皆不顺利,哪里都是成双入对的情人刺伤着滴着新血的心,甚至还遭遇和歹徒抢包的痛苦经历,到慢慢认识不同的有趣的好心人,他们成为乖乖女在异乡宝贵的朋友。
虽然海报很俗套地设计了乖乖女初到“开放”社会第一次“放纵”自己得到开怀的照片,但是无论性感野性美丽大方的旅馆服务员、阿姆斯特丹地下青年公寓里三个可爱的男生室友、红灯区可爱的色情服务女孩、意大利餐厅帅老板,这些配角都个性十足十分抢眼,尤其是第一个朋友美女服务员,不愧是印度的性感女神,漂亮的大嘴巴大眼睛,黝黑光滑的皮肤,凹凸有致又苗条的绝妙身材,卷曲有弹性的深色长发,活脱脱一个性感可爱的代名词,比安吉丽娜朱丽更漂亮,朱丽有点男人味;比苏菲玛索更野性,苏菲有点高雅得拘谨;比莫妮卡贝鲁奇更清新,莫妮卡有点甜腻。
大美女又恰好与乖乖女的外貌和性格都形成强烈反差,两个小伙伴却能相处成好闺蜜共同分享情感共同胡闹共同潇洒共同开心,只可惜大美女的戏份只有那么一段,从乖乖女独自一人去阿姆斯特丹后就彻底消失了,这让观众和远在家乡印度的“爸爸”和“弟弟”都有点内心羞愧的小失落啊,因为就如视频时奶奶说的,黄片刚要开始就结束啦!
那一段的幽默真是设计得非常精彩,印度人的可爱和幽默让人想到了一脉相承的《生活大爆炸》里的Raj和家人,真是又好笑又可爱!
影片并没有如俗套拍成一部巴黎风光片或乏味的乖乖女自我成长片,前面大段的巴黎场景即使有埃菲尔铁塔的出现甚至也是平淡和让人失望的,就如乖乖女当时的心情一样。
阿姆斯特丹的场景也同样只有地下青年公寓、红灯区和抵挡的摇滚演唱会现场,但是乖乖女的内心和性格在磕磕碰碰中慢慢变化着。
甚至她初入陌生外地时表现出来的尴尬和无所适从都让人觉得非常贴切和真实,就像初入某地或某环境下有点紧张的自己。
影片在恰当时候使用音乐和慢镜头搭配,均表示乖乖女的幸福心情,这种方法处理得很唯美,让影片的艺术感更强,也让人更能融入人物当时的心情和处境中,跟着她一起笑一起幸福。
不得不说一下,印度人是很讨厌日本人嘛?
乖乖女在街边吃饭时镜头特意给了旁边一群戴小红帽拍照的游客,本来还以为是在讽刺中国旅行团的不潇洒和土老冒,结果等乖乖女跑到树边吐的时候游客都转过身,居然每个人的小红帽上都插着一个小日本国旗!
而且他们在很变态地给乖乖女拍照!
看到这里我简直大笑出来!
另外乖乖女在阿姆斯特丹认识的三个好朋友中的日本男青年具备了日本人通常给人的矮小(在片中是极其矮小)和有点神经兴奋的印象。
现在黑人大哥在资本主义国家电影里几乎都以帅气高大正义的形象出现了,可是可怜的日本人……外挂民族你们是想表现出对中国人民的友好哇?
这是我第一次全程用英文看完的电影,发觉自己的英语水平还是等够hold住几乎所有对话的。。。
咳咳,废话不多说。
总的来说,这个电影是适合欢乐的,很多人一起看的那种。
要说它的剧情,拍摄手法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也并没有什么有价值的地方。
女主一开始被未婚夫抛弃,毅然决然的还是踏上了原本预定去巴黎的蜜月旅行,在旅行当中先后在巴黎和阿姆斯特丹遇到了和她的以前生活完全不一样的人,给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女主在其中找回了自信,找回了自我,最后把男主一脚蹬开的故事。
其中有几个地方女主给人的感觉都不太好,能够看的出她有一种心态上的摇摆不定,从一开始的保守到最后的逐渐放开。
在旅行过程中,男主发觉了女主那种神采飞扬的时候,充满了魅力,又一次次的再回去找她,当女主的好朋友问他是否需要帮助,把男朋友甩开的时候,然后女主是站在了未婚夫这边,让观众和他的朋友都觉得十分的受伤且不理解。
另外,当那个奇怪的意大利老板要亲女主的时候,女主居然扭捏了一下就转过去亲他,一方面女主有些保守,在另外一方面就有一些不自知,不懂得坚定立场。
一方面厌恶一夜情,另外一方面又和人亲亲我我,实际上,这有一点立贞洁牌坊的嫌疑,这是女主在性格当中不坚定的因素存在,这是剧情的败笔。
任银利近年来还是挺标榜女权主义的兴起,如《神秘巨星》,但是实际上在电影中多或少的隐隐约约的表现了他们反抗的不彻底,这是这些电影存在问题的地方。
总的来说,这个电影看看就好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夸奖的地方。
看完之后还会回味回想的,必定不是差片。
用旅行来疗伤,看来是全世界菇凉们的首选。
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然后爱上世界和自己。
我想说,也许和技术成熟的欧美失恋疗伤片相比稚嫩了很多,但宝莱坞能在这个题材上拍出细腻,也是难得了。
片中印象很深的一个东西,是女主手上的纹身,一直伴随着她的旅途越来越淡,最后消失。
仿佛暗示着感情上的伤口在慢慢愈合,最后消失,反而让她更成熟,更爱自己。
然后,印象深刻的是几个配角:巴黎的Vijayalakshmi,阿姆斯特丹遇到的俄罗斯帅哥Oleksander,还有超有成熟男人味的餐厅老板。
当然,其他如女主奶奶,老爹,老弟,日本小猴子Taka等增加乐趣的人物就不多说了哈。
Vijayalakshmi,性感大胆,生活任意妄为,热心有爱的辣妈,这样可靠的大姐大对刚出家门没见过世面的女主而言,是一种依靠,更是一把钥匙,对,a key,让女主更有勇气走出去,因为她才敢继续去阿姆斯特丹!
(PS:大姐大的长腿美貌是公认的,当然,超模丽莎海顿出演。。。。
)Oleksander,年轻英俊帅气,有个性,和俄罗斯男人一样,酒不离手,ORZ,对女主有绝对的好感。
要不然,怎么会在女主前未婚夫出现的时候那样愤怒,在餐厅老板出现时特写镜头里古怪的表情呢?
哈哈哈哈哈。。。
餐厅老板的挑逗成功,视乎暗示着女主突破了印度女人的保守和文化约束,大胆尝试,做自己想做的。。。。
这也许是一种旅途上的成长,更是女孩的一种顿悟:忽然发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可以有另一种生活,这个世界那么大,我也可以自由自在地活着,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日子。
当我还是女孩的时候,也曾因为失恋背上背包旅行,在路上遇到不同的人,听过很多故事,经历过害怕到大胆尝试,想到很多过往,然后忘记,然后继续旅程,这当然是一种成长,更是一种顿悟。
每个路上遇见的人都让我们看到更大的世界,然后让我们爱上自己。
这部片子或许在别人眼里还有很多不足,当然,我也有疑问:印度是佛教国家,女主怎么对教堂那么执着?
wwww。。。。。
最后,收藏起来,等我家小菇凉大些了,给她看:丫头,恋爱真的不算什么,看看世界,爱自己吧。
今天无意间发现《女王旅途》这部电影。
对于一个刚失恋不久的少女来说,这电影是一个很好的向导。
女主被未婚夫在婚礼前一天悔婚,很讽刺的是,未婚夫在追女主时,眼里有多少爱意,在婚礼的前一天,眼里就有多少嫌弃。
就像我跟异国的前任,我拼命对他好,到头来是他头也不回的离开,任由我哀求、哭泣,他还是毅然决然的离开了。
女主在法国巴黎遇到了热心的女生,带女主“放纵”。
女主去到阿姆斯特丹后,三个异国的男生让她慢慢打开心扉,信任他们。
还有那个餐馆的老板,让女主烹饪美食,赚到人生里的第一桶金。
三个男生中,俄罗斯小哥很善解人意、察言观色,在女主未婚夫再次来找她时,挺身而出;女主决定第二天去见未婚夫时,他也尊重女主的选择。
我觉得俄罗斯小哥有些喜欢女主,但他知道他会继续去其他地方旅游,没有叫女主一起去。
最后,3个异国男生继续去其他地方旅行。
女主也过上了她想要的生活。
希望我也能快点从失恋中走出来,不会因为前任的空间访问而黯然神伤。
Peace!
漂亮的女孩运气总不会太差。
但这个女孩是在印度。
看到过几次发生在印度、令人发指的伤害女性的事件,对印度的印象就是经济落后、思想落后的旧社会。
我已经做好准备看一个旧社会女孩受压迫的凄惨命运了。
影片一开头就是一通歌舞,看得我有些不适。
不过很快进入了正题。
被退婚,家人没有歇斯底里,让她丢人现眼,这让我开始惊讶。
父母兄弟、奶奶都是那么爱她的人,丝毫看不出来对女孩的歧视。
还有愿意帮她、随时陪伴的闺蜜。
甜品店长大的女孩,家境也不会太差,看婚礼的盛况就知道家底殷实。
这时我已经开始开小差了:如果女孩家很穷很普通,那会如何?
想来被退婚,她的家庭很可能会大吵大闹,不会善罢甘休的吧。
即使对外保住了面子,回头对这个女孩恐怕是失望至极,不会给她好脸色的吧。
我们的女主,在人生的一开始就拿了一手好牌。
女孩与未婚夫第一次见面时,真是粉粉嫩嫩的,美貌让人惊叹。
一开口,更让人觉得她可爱,纤尘不染,如孩童般天真烂漫。
男人开始被她迷住了,展开了猛烈的攻势。
学校搭讪、小吃街搭讪、图书馆搭讪,送心形气球。
大胆却仍然羞涩的男孩,扭扭捏捏来不及讲出那句“我爱你”,看得卖饮料的少年心急不已,替他叫住了女孩,直截了当地说:“他想说我爱你”。
一时间,女孩震惊低头,男孩惶恐无措。
“谢谢。
”她抬头对少年说。
屏幕里善男信女相视而笑,而我却忍不住泪奔。
这样的时刻,仿佛曾经有过。
就像你我的初恋,有的是纯粹动人的细节,一个眼神就能令人脸红心跳。
这正是初恋最好的时候。
失去了对爱人的精神寄托,女孩伤心不已,家人无处不在的关心令她窒息,于是从小到大听父母的话,连婚姻也要父母包办的女孩,决定独自度蜜月。
漂亮的女孩运气总不会太差。
尤其是我们的女主角,很快就遇到了带她一路通关做任务的NPC。
一到巴黎,房间隔壁就来了一个印度混血美女。
这个美女高挑火辣,性格更是热情大方,对陌生人也能敞开心扉。
因为女孩善良单纯,这个混血美女对她拔刀相助,耐心倾听,帮她发泄,带她逛街玩耍,令保守忧郁的女孩脸上有了笑容。
在替女主角打开这个新世界的大门同时,还给她安排了下一段火辣的旅程:为女主订男女混住四人间,托女主给一名妓女朋友送东西。
这两个任务做好了,女主就要开窍升级了。
果然,漂亮的女生运气总不会太差。
混住房间里一个法国黑人、一个俄罗斯帅哥、一个日本小矮个,黑白黄三色人都有了,还不够给你开眼界,长知识?
四人一起玩乐、交心的过程就不细说了,总之,这是一个必须要敞开心扉才能收获美好的旅程。
以为俄罗斯帅哥要跟女主在一起呢,结果没有。
餐馆老板成熟有趣,才是女主的菜。
这时未婚夫还凑上来,还一个劲儿管着女主,出门工作不行,我养你;跳性感的舞蹈不行,你不要脸我还要脸呢;开车太笨,别开了还是我来吧;在这样的男人面前,女孩压抑着,拘束着,体会不到自己真正的价值。
可是在见了外面的花花世界之后,内心的潘多拉盒子已被打开,她开始发现,这个曾经帅气、浪漫、叫她“queen”的男人,再也吸引不了她了。
她甚至无法跟他多说一句话,匆匆离去,去赶赴朋友们的摇滚盛宴。
疯狂的party之后,朋友们背上行囊挤出熙攘的人群,就这样离去了。
她不敢相信旅程就这样结束了。
可是生活还得继续,她已经发现了更好的自己。
回国第一件事,就是把结婚戒指还给未婚夫。
他从楼上走下来,看着她的眼神那样炽烈多情,见四下无人匆匆拥她入怀,紧张又兴奋,仿佛初恋时候的样子。
这时说出分开的话语未免残忍,他伤心的表情绝非作假,看得我都有点心痛了。
但女孩迅速地离开了这个男人,离开了男人空虚肤浅的母亲,离开了这个让她窒息的房子。
她有底气。
走之前,她拥抱了这个男人两次。
第一次用来说再见,第二次她折返,认真地看着他,对他说“Thank you!”,并深深地拥抱了他。
感谢这个男人在迷茫的婚礼前斩钉截铁的粉碎了她的幻梦,给了她另一条生路。
感谢这个男人给了她美丽冲动的初恋,带她领略过认真、炙热的爱情。
只不过这爱情,不是人人都消受得起的。
single是她的状态,朋友们保持着联系,她不像大学闺蜜那样,在柴米油盐中消耗了自己。
她的脚步越来越宽,越来越远。
拿了一手好牌的女孩,打出了一个漂亮的结局。
而家境平平、父母皆祸害、长相普通、没有好运气的你我,还在迷茫的旅途中,惴惴不已。
短点就好啦
还可以吧
我们都需要这样一次旅行完成蜕变
整体不错,中规中矩,女孩在欧洲的自由中成长,可惜内涵缺失!
玛丽苏痕迹太重,成长不明显。(PS.女主没遇到对象前那么自信,遇到后改变也太大了吧!被pua了吧)
真无聊。
开始看开头,觉得Rani木讷又保守,甚至是有点蠢蠢的。还好坚持下来,看到巴黎和阿姆斯特丹之旅时发现笑点挺多的。。巴黎那个混血美女简直是女神啊!!看到最后变了很多的自信的女主,觉得这个电影其实挺棒的。温暖治愈
看多少电影才能看到个好的。
旅行的魔力?
城乡结合部少女进城记
故事不算特别,但是对女主的刻画很到位,最后对于未婚夫的处理也非常拉妮,完全没有为了爽而搞那种报复啊,狠狠甩掉对方的桥段
旅游片,这次是巴黎+阿姆斯特丹
有点小拖沓。一部一开始就猜中结尾的影片。
旅游改变命运。
sb电影,看了一半,标记一下只为了下次别再犯同样的错误,抵制宝莱坞娘炮电影。
旅行治百病。故事很不错,就是主题曲怎么听都觉得恐怖。
印度三观下的女性用来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还行,其他的就算了
一次巴黎和阿姆斯特丹的旅行,意大利法国俄罗斯日本的男人们教会她尊重、自由、独立。不就应该这样吗?不过,回家后她爸要发现按摩关节的竟然是飞机杯,会怎么样。:D
女性崛起多给两颗星,印度人刻板印象里的西方和hostel,够drama。
演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