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里,原著的路易完全就是一个又当又立的白莲,优柔寡断纤细敏感,还是情圣体质见一个爱一个,每天痛苦地思考人类和吸血鬼的哲学伦理,晚上饿了出去吸点血再回来继续痛苦地思考,尤其在影版配上不辣的皮特麻木的崆峒脸,给我一种白人独有的矫情感。
剧版换成黑人结合时代背景倒是给这种矫情找到依托点,但怎么解释原著路易走哪都散发魅力的pretty face?
只能评价为他们超爱,这是一种人性美balabalabala……看过原著的朋友一致认为比起路易,更喜欢人格有缺陷的莱斯特,希望剧版之后能够补全路易的人设问题。
有关阿曼德,我不是很喜欢这个选角,也可能是导演做了改动,因为在我印象中他也是个很怪的作精……希望导演把每个人都改的正常一点。
这句台词放在这里挺搞笑的有关路易和莱斯特的感情线,演员总结为“路易在最后一刻放弃了(杀死莱斯特),因为他深深爱着自己的怪物伴侣”。
你如何去经营一段岌岌可危的婚姻,当你的情人、谋杀犯和创造者是一只喜怒无常的控制狂吸血鬼?
如果说原著像上古时期的晋江精选,剧版给我一种现在洋妞最喜欢的ao3长篇:永远在ask for consent永远在心理复建(虽然毫无成效!
),在疯狂对打后一边流血一边舒适(且健康)地做爱!
看完最大的感想是,其实国外对这种快消耽美的取向也没比我们前卫多少,每个人也都爱得死去活来,不一样的是比我们更相信爱。
这是一篇完全由情绪构成的评论,观点有些激动且过激,可能从内容上来说更适合写成短评,但是我有些担心字数问题所以发在这里。
我必须必须必须承认,在好几个月前看到《夜访吸血鬼》剧集预告片的时候,我是完全崩溃的,什么黑皮路易红脖子莱斯特,想要侮辱谁啊??
原著小说我看过六本,94年电影版我也看过,不能说是这部IP的死忠粉,但是预告片呈现出来的那些镜头和元素,几乎是完全打碎了对这个故事本身该具备的调性。
我依旧坦率地承认,当时看完预告片,我发了很多朋友圈骂这部剧,痛恨他们对过去留下的经典IP进行面目全非的改造,更别说安妮·赖斯去年才作古。
这些年我们看到的美剧改编毁掉原著的事情还少见吗?
且不论小说这种本就在视觉方面输了一招的题材,游戏、动漫、翻拍、衍生,无论是多好的作品,都在美剧改编中沦为可悲的噱头,以至于看见“改编”两个字都要头皮发麻。
打着“xx最贵拍摄”的头衔,扛着经典IP的招牌,制造一堆垃圾,还在现在这个较为文化荒漠的状态下用热度逼迫观众们去观看,愤怒打出的差评都要比其他不够知名的好剧的好评都要多。
这显然是非常畸形的。
因此,《夜访吸血鬼》这部剧集让我非常感动。
不是说这部剧真的已经好到某种程度,而是说在剧集表达的东西令我感动:一些元素,演员,对原著的改编,都不应该是一部烂剧的标配。
四集看下来,剧集呈现的调性与原著小说高度符合,尽管在细节上多有改动,但基本都能做到自圆其说并且推动剧情。
剧集在刻画两位主要人物的关系,有一种非常哥特的气质。
如果只是这样,对于现在的观众可能稍显矫情了,因此故事将现代线放在了与我们非常贴近的当下,记者也被设计成了毒舌老头,通过和路易的唇枪舌战,一方面以官方之口剖析路易和莱斯特的心理,另一方面替观众把想吐的槽给吐了。
抛开小说设定,剧集本身将路易设置为克里奥尔人,确实在剧集设计的时代背景中凸显了这个人物的特殊性,这部分改动是合理的,演员的饰演也足够精彩,两个时代全然不同的精神面貌都被很好的把握住了。
这也使得路易的心理动机很好理解,他跟周围充满了矛盾,观众一眼看去就能够领悟。
而且,简单的心理不意味着简单的行为,只要设计好了依旧可以有很好的展开。
而莱斯特这个演员很看角度,有的时候风度翩翩魅力十足,有的时候又显得有些土气。
但其实这也挺符合莱斯特这个角色本身的定位,反复无常,孩子气,仗着自己的漂亮脸蛋逞美行恶——其实我觉得在原著前几本中他情商挺低的。
而且通过在路易家家庭聚餐上的谈话来看,关于莱斯特的过往身世应该是基本按照原著来,那么后面的发展还是挺值得期待一下的。
剧集的服化道没有问题,台词也十分考究,故事目前看下来进展节奏也不错,要是喜欢吸血鬼题材或者是慕名而来,绝对是值得一看的。
至少你看完之后不会生气(我不想点名道姓说某些剧)。
所以,大家看,zzzq不是问题,改动原著不是问题,演员的颜值或者是皮肤也不是问题,那些所有让一部剧变得那么烂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编剧是傻逼!
编剧是傻逼!
编剧是大!
傻!
逼!
黑人演员也可以有精湛的演技,黑人角色也可以在符合时代背景的情况下有所展开,lgbt问题当然可以成为故事的推动力——只要把其中的情感塑造得有深度,剧集改动原著也是可以被人接受的,毕竟小说有时可以很抽象,而剧集终究要明确且视觉上容易表达。
因此,所有的,元素,可以这么说,都不应该成为一部烂剧的配置,这些所有的元素,都可以合法合理的出现在一部很棒的美剧中而且有利于故事发展。
我给这部剧打了十分,平心而论,它的实际水平可能在8/9分的样子,但我希望能有更多人看到这部剧。
给观众,希望大家不要像我一样,因为它那个浓度冲晕了头的预告片而放弃了它,《夜访吸血鬼》真的值得喜欢这个题材的朋友去看看。
给其他的编剧,我希望你们好好看一看,就算所有zzzq元素拉满,只要有心依旧是可以打造出一部好剧的。
那些编剧们请有自知之明,你们不是汉谟拉比,你们没有权力在这立法典!!!
回答整理自不同的采访,他们对于剧情的解答全部基于对人物的理解,而不是替角色本人给出绝对答案,如果下文的阐述与你的理解不同,你未必是不对的,你的理解同样有意义。
Spotify播客《The AMC Mayfair Witches Podcast》,永生宇宙系列目前更到梅菲尔女巫,所以播客名现在就叫这个第一部分:人物原型Dr. Katherine Ramsland(Anne的传记作者):克劳蒂亚的原型是作者Anne Rice的女儿,4岁时确诊白血病,她在成长的过程中时常与痛苦相伴,也会质问父母为什么让她过这样的生活,Anne和丈夫的婚姻和理念也遭受重重考验。
克劳蒂亚无疑是书中非常核心的部分,是路易无法放手的美好,是他珍惜并且希望永远不会迎来终结的时光,她不仅是路易的救赎,也是Anne本人的。
Amy Nicholson(播客主持):在电影版选角时,Anne曾想让雪儿来饰演路易,雪儿甚至给电影写了一首歌《Closer To the Truth》,但最终都未被采纳。
第二部分:剧情解析问:路易为什么在这么多年后坚持让丹尼尔记述自己的故事?
Rolin Jones(执行编剧):这绝对是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我们一直在追寻的问题。
不过这两人重聚也有真实存在的原因,在1973年发生了很关键的事(暗示第二季),生死相关,他们没有抓住正确的时机也没有成熟的心智,现在他们都觉得自己准备好了。
Jewelle Gomez(特邀作家):他可能并不是想让世界知道什么,我觉得路易在探索自己的记忆,他想知道曾经的自己是什么样子,以及自己为什么会是现在这样,我觉得他还是迷失的,但他还是想要去理解。
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价值所在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特别是在拥有无尽的生命时。
问:克劳蒂亚为什么会那么不计后果地杀人?
Bailey Bass(饰演克劳蒂亚):她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转化成了吸血鬼,我更想从科学的角度来理解她的处事方式,无论年龄如何增长,她大脑的前额叶皮质,分辨对错的那部分,永远不会再发育。
没错,她确实会随着生活经验的增长变得更加成熟,但她永远会是先感情用事,不计后果地伤害别人,而在理性回归之后又陷入极度懊悔,这也是查理的死对她造成巨大打击的一个原因,年少时任何事都像世界末日。
问:第五集为什么这么惨烈?
Jewelle Gomez(特邀作家):我觉得任何对莱斯特精神状态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对这段爆发感到惊讶,他的自控早就岌岌可危,我们从第一集就看到莱斯特能做出多么残忍的事,而且不管你是什么,活了几百年都很难再带着面具生活,那场暴行就是他真实的面目,有的人可能会争论,认为他发怒是因为爱还是其他什么,但我觉得那只是自欺欺人,这甚至都算不上愤怒,这就是他害怕被抛弃,嫉妒克劳蒂亚分走的关注和爱,我不是为他辩白,但也确实不感到惊讶他会做出这样的事,这就是他长期积怨的爆发。
Hannah Moscovitch(编剧):莱斯特写起来非常非常有意思,因为他总是会说出最糟糕最恶劣最刻薄的话,写一个恶魔总是很有趣。
问:Paul是不是莱斯特杀的?
我们都知道他有这样的能力和动机去杀死Paul, 更别说他还在晚宴上对Paul进行过思想操控Levan Akin(导演):三人谈判这场戏非常关键,莱斯特知道自己必须给出一些足够真诚的真相来赢回路易,比如自己凄惨的过往,我不想让观众觉得路易是个傻子,所以这场戏莱斯特的脆弱和真诚必须呈现出来。
我相信莱斯特说的是事实,他确实有这样的能力,但如果他做了那便是不可原谅的,正因为这样我认为他没有伤害Paul问:阿蒙德真的像结尾时路易所说,是他的一生挚爱吗?
Jacob Anderson(饰演路易):这是一个谎言。
我觉得路易真的相信自己的记忆,但是在采访的过程中揭露了太多出乎他意料的事实,在这个阶段他已经陷入了巨大的创伤中,发现许多发生过的事情并非他记得的那样,特别是丹尼尔还在步步紧逼指责他有所保留,但对他来说再发掘下去太痛苦了,所以才有这样的转折,但这个转折也确实是一个谎言。
Jewelle Gomez(特邀作家):路易说谎的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不想打开心门。
不过换个角度,我以前也是记者,你不必对一个记者处处坦诚,因为他们未必会公正对待你的故事,他们也有滤镜,对于发生的事情会有自己的解读和偏见,其实有所保留是聪明的,你需要说出真相但不必说出全部。
丹尼尔本人可能也很疑惑既然路易不肯讲出真相又为什么要找他来讲述过去,路易到底想从他身上得到什么?
所以他的逼问也非常激进。
问:路易有没有爱过莱斯特?
还是说从头到尾只是一场斯德哥尔摩情结
Jacob Anderson(饰演路易):以路易的性格如果不是爱莱斯特,在第三集争吵之后他就会离开了,他说的“你夺走了我的生活”这句话也不全是事实,路易把所有的错都归结到莱斯特身上,因为这样更容易。
路易其实是傲慢的,他原本的生活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他总是在被给予,父亲去世后落到了这种他必须去努力争取一切的境地,我觉得他还是在寻找一个可以责怪的对象。
问:莱斯特的同理心有多少?
Rolin Jones(执行编剧): 我们有四个编剧一起合作,一开始所有人都说:天哪,我真喜欢路易,莱斯特就是个混蛋!
但是写着写着他们又开始:我好像开始理解莱斯特了。
时间越长我越发现莱斯特的感性,但在当下的视角,我们都无法知道他身上到底发生过什么,直到第三季(《吸血鬼莱斯特》)我们才能真正从莱斯特的角度去看他的故事。
第一季完结后,只想发疯,有段时间没看过这么让人上头的电视剧,后遗症甚至搅乱了我一夜的好梦,提前在梦里幻想老莱回归。
Anne Rice的原著和基于原著改编的由阿汤哥和皮特主演的94年电影《夜访吸血鬼》非常有知名度。
虽然我都没有看过,也不知道是遗憾还是幸运。
当我完全以崭新的状态打开这部剧后,我想,我真是何其幸运,俗人如我,被夜访戳中那么多观感癖好,真的是爽得螺旋升天!
Anne Rice的原著自然功不可没,但制作人兼编剧的Rolin Jones也是真的很懂!
主创团队也是真的很懂!
惊艳的开头两集原来是权游的导演Alan Taylor执导,一开始镜头里的张力就拉满。
评分上豆瓣比之前涨了,目前稳定在8.5;美国的接受度也还不错,烂番茄99%的好评率与73%的观众得分;IMDB总体有6.8/10(果然,数值分布显示给分最高的是18-29岁的观众且主要是女性,平均8.4/10),但平均单集评分也在8.2/10以上。
二刷之后,特别想收录自己喜欢的一些设定,或者说被满足的观感癖好。
EP1 在生出奇迹的荆棘中挣扎时空转换与Louis的多面魅力
百余年后的Louis永生为故事和人物的多面性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正如百余年里Louis的变化。
访谈从Louis的视角开始。
如今的Louis带着一种看遍世事后的从容,一种似乎能看见Lestat影子的优雅,以及,他笑起来还能一窥年轻岁月时的纯真感。
百余年后的Louis百余年前还是人类的Louis,作为红灯区小老板的都拉克先生,意气风发,又眼含忧郁;威风得体,又隐忍压抑。
整部剧在历史背景和种族困境上花了很大的精力描述,比如吉姆·克劳法、红灯区的种族隔离、上至官员下至平民所有人对待黑人族裔的态度。
关于Louis的改编我看了一些观点,比如种族和酷儿群体多元化是很重要的改编动机,还有Rolin Jones提到自己想写一个关于种植园主的故事,以及我觉得最跟剧情相关的是,相比于白人身份,黑人身份给Louis带来的困境、挣扎与冲突更多,让故事的冲击力更强,也丰富了他和老莱之间的互动。
毕竟黑人和吸血鬼都是当时社会的异类。
某种程度来说,又是同类。
而Louis的身份正是Lestat的突破口之一。
“我必须强硬” Louis真是主角人物,美强惨。
让人怜爱的是,性格温柔隐忍的Louis不得不表现强硬。
人物性格的多面与矛盾让Louis这个角色富有魅力。
试问哪个猎人不想占为己有。
蹲一个Armand的故事。
当猎人Lestat对猎物Louis一见钟情
当狩猎和爱情挂钩,谁先爱上的顺序就很有发挥空间。
当猎人首先沦陷,接下来的攻势就非常让人期待了。
Lestat这个眼神……道尽惊艳、迷恋与占有。
还有这个被Louis吸引后自然而又优雅的脱帽礼,开场就立住了刻进DNA里的贵族气质。
(有趣的是上一秒小路说自己对抗潜在危险必须强硬,却不知道这种强硬才最吸引危险的注意。
)狩猎开场开篇的Lestat, 优雅、高傲、放荡、迷人、危险,眼神毫不掩饰自己的志在必得。
Lestat如何引诱Louis来到自己怀里是第一集的主体部分。
不仅是Louis,我想看第一集时观众们很难不被Lestat引诱。
有时候觉得Louis像Lestat手里一只有个人意志的玩偶,他的心脏被线的一段绑着,线的另一端在Lestat手里。
怎样拉,怎样扯,何时攥紧,何时放松,Lestat始终让Louis沦陷在自己的节奏里。
Louis你可以呼吸的
因一人爱一城
Lestat目不转睛道德感在本剧中拥有不小的讨论度,因为道德感的界限是人类,而吸血鬼族群凌驾于人类却又来源于人类。
是否该用道德去评判吸血鬼的行为本剧一个隐含的问题。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不论观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与否,作为人类的我们或多或少可能都会用道德感去审视这个故事。
但用道德感去审视并不一定是负面的体验。
先不说后面的剧情。
相反,背德感可能诡异地使人感到快感。
比如棚屋这一段的三人之行,Lestat引起Louis注意的方式是在他面前与另一个女人调情。
结尾还有一段争抢美人的戏码。
其实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老莱的占有欲与嫉妒心了,而且极度双标——我可以寻欢作乐,但其他人不能碰你。
纯粹觉得这张Jacob巨帅
Lestat眼里的喜欢与欣赏不过让人又爱又恨的Lestat受人喜爱的一个极重要的原因是,他对Louis的感情是真的。
真挚。
哪怕在前期狩猎阶段,从Lestat的眼神里也能看出他对Louis的欣赏与喜爱。
明明是猎人狩猎,猎物却让猎人越陷越深,这也是很让人心动的地方。
然后照应之前所说的,Lestat开始用Louis的种族身份作为他的攻势:
Louis是有点子叛逆在身上的,很大程度是因为种族困境的压抑。
面对Lestat展现他超人般的能力,Louis在最初的惊讶过后,居然很快就欣然接受了,而且为最后的赢牌感到开心。
Louis接受了Lestat的小把戏
并为最后的赢牌而感到开心结尾处两人的相视一笑我愿称之为莱路恋爱互动的开始。
Louis笑得有些孩子气。
我相信此时他是真的有孩子的心理,因为有人变魔法来宠着他为他撑腰。
其实从这里就能看出改编起到的作用了。
这种表情极少能从成熟稳重又备受压迫的Louis身上看到。
如果说棚屋是被引诱了,那么当这个表情出现的时候,我觉得Louis对Lestat的喜欢也开始了。
于是他们开始了恋爱的初级阶段,约会,约会,还是约会。
I was seduced. I was being hunted. But,
Louis的表白不过Lestat显然已经不满足于柏拉图式的恋爱了,他打开了占有猎物的笼子,以一种缠绵的、恋恋不舍的、以退为进的引诱方式。
而不出所料地,Louis跟着他后退的步伐走进了他的笼子。
夜晚,分别,家楼下,然后……接下来的重点部分请自行观看原片。
我看的时候真是一整个鸡叫。
两个人都太涩了……Lestat边解袖扣和衣扣边隔空对话看着另一边的Louis……两个人互相看着……Lestat: Sleep Well, Miss Lily……然后他们俩抱在一起的那一刻我真的起飞……以及最强烈的感官体验来自于吸血。
请记住这一点。
以后要考。
刺激过后,种族+性向所带来的社会身份问题就来了。
而且黑人男同至今也是美国酷儿群体中不太被接受的群体(来自于一些说法)。
当野兽露出獠牙与Louis的无谓挣扎亲情与家人是Louis生命里最珍爱的部分之一,但Lestat的介入注定会让Louis家破人亡。
这也是Louis对Lestat恨意的根源之一。
如果没有Lestat,Louis大概率还能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不过保罗之死还是非常突然的,是否由Lestat造成依旧存在很多争议,因为保罗确实一直精神非常不稳。
与此同时,Lestat也失去耐心,开始焦急和逼迫。
野兽露出了他的獠牙,他开始收紧他给Louis编织的网,一遍遍在他耳边施咒。
因为Louis会去找Lily,他甚至提前将人杀了。
Lestat: Louis过来以及最后的审判。
吸血鬼是恶魔的写照,渎神的存在。
教堂这段戏,不存的救世主与真实的魔鬼、恶魔的无敌与人类的无助真是对比鲜明,但又处处蕴含着一种破碎无望、诡异邪恶的美感。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死亡与投降是注定。
让人怜爱的Louis
Powerful Seduction
I LOVE U Lestat太清楚Louis想要什么,是被人看见,被理解被接受,不再因为种族受人歧视,得到他应有的尊重和地位。
他巧妙地运用了这一点,再加上他的爱,以及他已经向Louis展现了的他无处可逃的场景。
很难说这三者对Louis的影响哪一个更强,虽然我觉得现阶段谈爱情有点不足。
论说服力恐怕没有什么比他们周围惨不忍睹的环境更强的了。
Louis避无可避。
不过他的自白也不虚假,他确实渴望力量,渴望被认同和重视的力量。
这是Louis最脆弱的时刻,Lestat无疑挑选了最好的时机。
然后在圣像下,Louis向Lestat投降,Lestat赐予了Louis死亡与永生。
The end. The beginning.EP2 当从前的自己成为梦幻泡影饲养的乐趣White Master & Black Student
Good Boy.当一段关系出现多重层次的时候往往才是最迷人的。
比如既是爱人又是敌人,比如既是同伴又是师生。
My murderer, my lover, my maker, my mentor. 所有身份集于一身。
尤其饲养与教导能够产生别样的乐趣,掌控、依赖、亲密、成就感,奖励与惩罚。
看得出来Lestat有多么享受教导Louis怎样成为一个吸血鬼。
冷漠又温柔
Daniel:你们玩得好嗨他们俩这一段谁不说一句绝美。
Lestat额前的一绺发丝和Louis眼中的泪光。
好美。
面对老莱的刻意引诱,注意Louis这里咽口水了。
Daniel之“身残志坚”的毒舌记者、网友嘴替
连损人都可以这么理论
哈哈哈哈哈这个网课设备上一句Louis说自己最后的受害者是在2000年:
神tm千禧危机哈哈哈哈哈我真的好喜欢Daniel冷漠犀利又嘲讽的语气吐槽莱路。
期待后面的大逼斗名场面!
Louis的人类前身Rolin:“横跨两个世界让他不知如何是好。
但他知道他的本性,他永远都无法做个像Lestat那样的吸血鬼。
”Louis最大的痛苦就是成为吸血鬼本身。
他无法改变。
也是本集的标题。
接着小丹(虽然看起来老但实际小)提出的关于杀人和死亡的问题,其实也是一直纠结在Louis心中的问题,因为他还有着身为人类的道德感和情感。
他不愿意杀人,他需要情感的联结。
这也又是他和Lestat之间的矛盾。
当然也是他和他的家人的矛盾,尤其是在他学会读心术之后。
但最关键是,他变成吸血鬼之后,世俗对他的眼光依然充满鄙夷。
原先身为人类的痛苦依然没有消除。
他有了报复的力量,但他改变不了世人的目光。
除了世人眼光,Louis对财富和地位的追求也都是人类的影子。
还有知恩图报和有借必还。
以及最重要的也是最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家庭。
心疼老莱Louis是有点回避、抱怨、自我厌弃属性的,而最让他厌弃的就是他吸血鬼的身份。
这也与他贪恋人类的情谊有关。
Lestat在他的眼中不是人类,所以他也不会把他和亲人画等号。
而Lestat明显很厌恶他这一点。
这也为之后收养女儿以及两人反目埋下伏笔。
Louis与Lestat再次因为人类和吸血鬼的分歧吵架二十世纪婚姻生活恋爱期过了,婚也结了(被老莱变吸血鬼了),接下来开始婚姻生活了。
开始争吵,开始一地鸡毛了。
很喜欢这部剧的一个原因是,这并不是个简单的吸血鬼爱情故事。
它包含的元素和视角真的非常丰富。
关于吸血鬼恋爱和浪漫的影视作品有不少,那关于婚姻的呢?
关于鸡毛蒜皮,关于七年之痒?
夫夫的生活也是充满矛盾的。
这一言不合开干的样子
棺材x2床头吵架床位和。
分棺材睡觉这个真是笑死了哈哈哈哈。
就跟夫妻吵架分床睡一个道理。
吵架总要有一方先和缓和道歉也是,高傲的Lestat主动低头也是真的很甜。
哄我的小娇夫
Lestat真的情话带师(先写到这里 tbc.)
E11.01.30 It's difficult to explain how his words disarmed me, how efficiently succinct and impenetratable his argument was. All my conceptions, even my guilt and my wish to die seemed utterly unimportant, and I completely forgot myself and the barbaric scene that surrounded me. For the first time in my life, i was seen.20.25 My body was seized with weakness. His gaze tied a string around my lungs, and i found myself immobilized. E239.10 Music pierced his damned soul. And any human who were involved in the creation of it existed on an elevated plane in his eyes... And this woman sang for us, it seemed, articulating the difficult love we often had trouble expressing ourselves.40:55 And so Lestat oscillated his disdain between the tenor and the witless swamp-dwellers in the seats below. The curtain fell like a guillotine, and Lestat leapt to his feet in mock appreciation, which could only mean one thing, the hunt was on. I stood in the lobby bar, nursing my complicity, as rounds were bought and fake praise was lavished upon the mark.44.16 If you'd listen to me Louis, if you finally submit to your nature, you will be filled, with all the life you can hold. You will see death in all its beauty, life as it is only known at thr very point of death. You, alone, of all creatures, can see death with that impunity. You alone, under the rising moon can strike like the hand of God.45.33 i was a shame-ridden second, a fumbling, despondent killer, a botched vampire.
《夜访吸血鬼 第一季》剧照。
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吸血鬼经典。
如《暮光之城》《吸血鬼日记》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今吸血鬼这个设定也多少显得有些老土。
而近日播出的电视剧版《夜访吸血鬼》与将吸血鬼故事做出了与以前截然不同的样貌。
在与《龙之家族》《指环王:力量之戒》《小美人鱼》相似的黑人演员争议风波之下,《夜访吸血鬼》的口碑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在吸血鬼故事的表面之下,核心是对当下社会议题的探讨,黑人演员的种族问题不仅没有陷入“政治正确”的牢笼,反而成为了改编中出彩的一笔。
剧版《夜访吸血鬼》讲了怎样的故事,什么样的改编令其在原著诞生50年后依然令人如此着迷?
✎作者| 重木✎编辑| 王亚奇吸血鬼故事在西方文学和传说中源远流长。
在哥特文学兴盛的大潮中,吸血鬼始祖从英国作家布莱姆.斯托克在1897年出版的《德古拉》中横空出世,为后世的吸血鬼形象与故事风格奠定基础。
吸血鬼故事来源于18世纪后期的哥特文学,它继承了后者中颇多精髓,如恐怖、神秘、超自然、死亡、颓废、唯美及痴狂。
这为20世纪被称作“吸血鬼女王”的安妮.莱斯“吸血鬼编年史”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源与想象空间。
吸血鬼编年史系列作者安妮·赖斯。
/来源网络 吸血鬼过时了吗?
1976年,莱斯的长篇小说《夜访吸血鬼》轰动一时,让当时早已经处于边缘且日落西山的哥特文学和吸血鬼故事重获新生。
其后近三十年里,莱斯创作出恢宏的系列小说“吸血鬼编年史”,成为这一类型故事的集大成者。
对年轻一代读者来说,莱斯的吸血鬼故事太过久远。
斯蒂芬妮.梅尔于21世纪初出版的《暮光之城》系列及其后大火的美剧《吸血鬼日记》成为新世纪的吸血鬼经典。
《吸血鬼日记 第一季》剧照。
似乎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吸血鬼故事总能吸引人们的好奇和目光。
或许因此美国AMC电视台决定打造安妮.莱斯的吸血鬼“永生宇宙”,新版《夜访吸血鬼》便是这一系列的开篇之作。
1994年布拉德.皮特和汤姆.克鲁斯主演的同名电影珠玉在前,导致AMC此次的剧版改编从一开始就遭到质疑与低看。
当书迷们得知剧版将原著故事背景从18世纪改到1910年“一战”前夕,以及故事的主角之一路易由黑人演员扮演时,认为这是剧制作方为了讨好当下的“政治正确”而不尊重原著的魔改。
这些争议让制作方承担着巨大的压力。
1994年电影版《夜访吸血鬼》剧照。
剧版《夜访吸血鬼》便是在这样的唱衰声中上映。
出乎意料的是,制作方的改编最终不仅没有毁掉这个故事,反而拓展深化了故事内涵,在成功的“老树发新芽”中获得颇多好评。
1994年影视版的编剧是作者安妮·莱斯本人,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再现了原著故事。
虽然2022年的剧版莱斯也参与制作,但一些细节及主人公种族的改变令这个故事更加生动与复杂,也更大程度地贴近当下观众。
原著18世纪的背景太过久远与陌生,1910年代则在许多影视剧或小说中被反复提及。
20世纪初的新奥尔良也为黑人路易的身份问题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背景,让这个原本令布拉德.皮特都不满的角色更加立体与丰满,整个故事被意外地升华。
《夜访吸血鬼 第一季》剧照。
在传统的肩膀上从斯托克的德古拉到莱斯的吸血鬼故事,“吸血鬼女王”所做的不仅仅只是复活了这一哥特文学类型,她还通过自己精湛的写作让三流的文学品类上升到具有深刻内涵的艺术高度。
莱斯保留了吸血鬼的哥特背景及其中的诸多精髓,但这些故事不再只是吓人的惊悚传闻。
对于生死的讨论、对于人性、爱欲、背叛的追索,存在于人世中的种种区隔、等级,以及对“他者”的恐惧与迫害都可以在她的小说中找到。
在剧版《夜访吸血鬼》中,路易身份的改变更加深入地展现与思考了这些话题。
《夜访吸血鬼 第一季》剧照。
《夜访吸血鬼》的故事主要发生在美国路易安那州的新奥尔良,这也是《吸血鬼日记》的故事主要发生的地方。
无论是原著中的18世纪还是剧版的20世纪初期,这座南方城市或许都是最好的故事舞台。
其混杂性导致它的包容,为所有牛鬼蛇神留下一隙生存之地。
18世纪,第一批殖民者从法国抵达新奥尔良。
他们创造了老城区,其中浓重的法国风韵不仅是狂野不羁的,也是穷奢极欲的。
新奥尔良成为法国新贵们最奢靡腐化的北美殖民地,因此莱斯特才会从法国落脚这个“The Big Easy”(“大快活”)。
即使到了剧版的20世纪早期,新奥尔良早已为美国所有,其复杂殖民史所造就的混杂、骄奢与极具包容性的文化依旧可见一斑。
即使在种族隔离与歧视依旧占据思想主流的美国南方,像路易这样的黑人,在此也最大可能地获得了当时他所可能获得的地位与名声。
剧中呈现的1900年代的新奥尔良街头。
/《夜访吸血鬼 第一季》剧照恰恰是这样的环境为《夜访吸血鬼》的主角提供了安身立命之所,并且由于各自的“特殊”而让他们都处在主流之外,并且也都是格格不入的“他者”。
路易的黑人身份以及其不得不隐藏的性取向让他无论在新奥尔良的白人世界还是自己的黑人族群中都难以获得尊重;而莱斯特这个“非人”更是被排斥在人类社会之外。
这样相似的处境让莱斯特对路易心存好感,也让路易对莱斯特的“自由”和肆意充满羡慕…… 在电影版《夜访吸血鬼》中,路易的纠结与痛苦虽然深刻但总是缺乏力量,而这个黑人、同性恋的吸血鬼路易所具有的隐喻与真实的处境问题,让当下遭遇着各种身份与文化冲击的人们更加清晰地意识到处于边缘的他者所遭受的沉重痛苦与挣扎。
《龙之家族》与《夜访吸血鬼》大动干戈地更改了主角的种族,虽然顶着谄媚“政治正确”的嘲讽,最终的效果却十分可观。
恰恰是这些原本被忽视的面孔,让那些想象的世界与我们更加贴近,也更加真实。
《龙之家族 第一季》剧照。
想象出的世界受制于作者本身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后者也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想象世界。
在所谓的“文明世界”中,当人们对黑皮肤小美人鱼与男主角感到不适或不满时,那些埋藏在潜意识中的种族偏见便浮现出来。
无论是否有意,我们在剧版路易身上看到的复杂和纠结极具当下性。
面临着传统稳固身份以及社会结构的崩溃,随之而来的陌生人、外人以及各种混杂的形象与面孔让我们无法再为自己于社会中寻到一个稳固的位置,而由此引起的恐慌、焦虑和怨愤便会造成新的矛盾与冲突。
我们会好奇为什么《夜访吸血鬼》中路易要找来记者讲述自己的故事,尤其在剧版中,经验老道的记者对路易的讲述以及其目的都心存怀疑,多次质疑其真实性。
但路易这一行为本身或许恰恰是为了进行某种自我理解,即它作为一个彻底的“他者”——黑人、同性恋与吸血鬼——在这个世间的角色与位置是什么?
这一尝试理解本身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莱斯特会爱上路易。
就如茱莉亚.克里斯蒂娃在《我们自身的外人》中所说,对于他者的恐惧恰恰来源于我们看到了自身身上彻底的陌生性。
那么对于他者的迷恋,可能恰恰是对于自身陌生性的渴望。
《我们自身的外人》, [法] 朱丽娅·克里斯蒂娃 著,陆观宇 译 拜德雅 | 上海文艺出版社,2022-11路易和莱斯特在彼此身上看到了自己所渴望的东西,1994年的影视版对此点到即止,但剧版在此大做文章,直接戳破了路易和莱斯特的亲密关系。
当我们结合莱斯这部小说创作的时间点,恰恰是美国反越战以及民权运动风生水起之时。
对于性爱的赞美被莱斯融入吸血鬼本身的华贵与极端中,成为一种对抗外部主流压迫的手段(“Make love, not war.”),造就了莱斯特激烈的性格特质。
莱斯特和路易。
/《夜访吸血鬼 第一季》剧照 在改编中新生剧版《夜访吸血鬼》在此超越了原著以及1994年的影视版,让这个老故事得到新生。
它所展现出的当下性可能是它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或许莱斯自己也没意识到“吸血鬼”这一形象本身可能具有的深度。
后来者如梅尔的《暮光之城》以及美剧《吸血鬼日记》、《真爱之血》等也都未挖掘这种深度。
尤其前两者的内核实为青春偶像故事,失去了“吸血鬼”这一隐喻性符号所具有的对于当代社会、文化以及我们存在的思考力量。
《暮光之城:破晓》剧照。
《夜访吸血鬼》和《龙之家族》的制作者们都察觉到当下现实的变化。
在《龙之家族》与《指环王:力量之戒》的PK中,后者口碑不佳,重金加持下的精美恢宏的视觉画面,依旧掩盖不了它简单的善恶故事内核。
这样的故事在当下早已显得过分单薄无趣,扁平化的人物形象也导致整个故事失去了发掘深度的可能,只能停留在各种口号与陈词滥调中。
反观《龙之家族》,一方面保留了《权力的游戏》中复杂的人物形象与人性,另一方面在改编中积极创新。
而这一创新既是为了呼应现实世界的变化,也能够让它与故事本身结合,从而锦上添花。
《指环王:力量之戒》剧照。
剧版《夜访吸血鬼》也实现了这一点,无论是1910年那个风雨欲来的美国还是黑人路易的处境,都能够在许多层面上引起观剧者的共鸣;再加上精美的制作、演员优秀的表演以及通顺的剧本,让这部原本不被看好的剧成功打响AMC所期望构建的“永生宇宙”系列第一炮。
吸血鬼这一形象的历久弥新以及吸血鬼故事的层出不穷,或许也从侧面显露出人们某些隐秘的心理。
从曾经幽居于古堡的阴森形象到优雅的贵族男子,再到21世纪风靡世界的俊美温柔的青年小生,“吸血鬼”或许就是隐藏在人类心中,那种我们既恐惧又着迷的他者,是一种超越平庸日常与世俗的疯狂与浪漫,以及对一种无怨无悔的虐恋的渴望。
《真爱如血 第二季》剧照。
当路易还是人时,他因自身肤色与性取向所遭受的冷眼让他对那个充满等级、歧视与压迫的社会耿耿于怀。
当他被莱斯特转化成吸血鬼后,却又不遗余力地想要保存自己的“人性”、亲情以及和人类的联系;他与莱斯特、克劳迪娅像人类一样组成家庭,但最终只会刺伤对方,重归孤独……正是在这些纠缠与来回之间,路易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他者”、一个“脆弱不安的生命”的形象。
当莱斯在1976年出版《夜访吸血鬼》时或许很难想象,自己的小说在21世纪的改编会令其重新复活,甚至有了更加深刻与复杂的诠释空间,这恰恰就是好的改编能够达到的效果。
无论是《龙之家族》还是《夜访吸血鬼》都做到了这一点,让我们获得再次打开一扇大门的机会,通过它我们重新思考自身,反思当下。
《夜访吸血鬼 第一季》剧照。
看第三集那天刚刚想过自己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多少互相矛盾的道德/行为准则,比如既认可传统主流的道德标准,希望自己是这些标准下的好人,不接受自己是坏人,又在近两年渐渐形成了everyman for himself、“把自己的资源用在主要获利者是别人的事上就等于做放任他人剥削利用自己的同谋”的新价值观;另一个是“既要又要”:既想自己在某些看重的道德领域占领高地并沾沾自喜,比如希望自己的个人形象是公正、心胸宽广的,又其实不是这样的人,反而很容易在嗅到别人想占自己便宜的一点征兆时暴跳如雷,甚至会冤枉人,或者在一些没法算得太清楚的情况下保持非常严苛的标准,结果就是铢锱必较,人心胸狭窄、小心眼儿,情绪还很不稳定。
我刚刚在想,我的焦躁易怒,可能很多就来自这两种冲突。
Lestat对Louis说,你是个凶手,承认这一点,我是从在爸身上看到同样的缺点时感到愤怒的角度理解的,因为我清楚他的想法,对其中的猥琐之处没有任何含糊困惑之处,所以与可能出现的另一种情况即因为跟别人共享某个缺点所以能够像同情自己一样同情别人相反,我比不太理解他脑回路的妈更加对他充满不耐烦和鄙视:凭什么你又要保持圣人形象又要占尽实惠?
老老实实承认自己的自私,当个真小人,或者做个有应该被认可的私欲的普通人,总好过做甚至为占据道德高地把别人架到小人的位置上、以损害别人的形象和实惠为代价满足自己的“既要又要”的伪君子。
路易的“既要又要”是既要做个真·好“人”,又真的对血充满渴望贪婪,他的人性和吸血鬼性体内互搏,鬼性的爆发毁了他生活中看重的东西,他于是想要动用自己的人性/理性压制鬼性/兽性,但固有的属于无意识领域的阴暗面(按《躁动的无意识》里提到的荣格的说法,可能被强大的自我(理性)带入意识的光亮中,假以时日与重复努力也可能被温柔地驯服,却)无法被暴力压制,压抑回无意识的结果就是不受意识控制,继而可能在任何一个防备薄弱处爆发,产生了甚至更大的破坏性。
神啊,隔着屏幕后的万水千山和一百年,我知道人是不需要变成吸血鬼才能体验我们内心的冲突的。
不过Lestat的情况跟我照镜子似的看我爸不一样,感觉他对louis的愤怒更少一个伪君子看另一个伪君子的不耐烦和鄙视,可能更像是生性非常理性的人看恋爱脑时因为完全无法理解而容易生出的攻击性。
他认为自己对,路易错;他也不理解路易为啥会有这些他认为错误的想法,可能他变成吸血鬼太久,已经忘了做人的心情。
在路易的愧疚感的对面,是他的优越感,在这一点上,他并非路易内心冲突的镜面,而是一个真正的异类,一个心无愧疚沉迷于嗜血狂欢的吸血鬼。
莱斯达实演悲惨人生,第一次接触新种族,就被关在尸体房间里,铸造成吸血鬼,造物者自杀了,初恋也自杀了。
一只鬼孤独落寞飘荡百年。
他爱路易,但那份爱远填不满他承受的“百年孤独”。
同时因为族群特质,他轻易掌控他人命运的能力,让他麻木,盲目,自大。
他只接受自己在情感关系中主导一切:我想得到谁的爱来填补孤独都行,但我的爱人必须听我发号施令只爱我一只鬼。
路易深知,莱斯达的爱是与控制并存的,是单方面的索取和给予。
路易痛苦的从来不是莱斯达不专一,而是他的理智和独立感不允许自己沦为掌中之物,他不想要不平等的情感关系。
但路易又那么爱莱斯达,就算恨之入骨,也爱之若鹜。
(这就是爱)莱斯达的危险系数极高,一旦结缘,路易绝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路易为了脱身,只能杀了他。
而真正到最后一步,路易还是心软软,因为爱一旦产生,就不可消失。
爱与痛苦交织的toxic感情,似乎是独孤过度的人的宿命。
一直在剧中闪出的那个“路易的助手”也是吸血鬼大BOSS,他也是个控制狂,片尾编剧说了一句类似“路易的回忆更像是他想让他记住的版本”所以吸血鬼都是控制狂吧。
因为时间的漫长与虚无,对于永生的生物来说确实残酷至极了,刻骨孤独。
(为避免审核,关键字词已用英文替代,非装B,请轻拍,感谢~)这部剧还是挺敢拍的——相比电影版的含蓄,剧版的编剧把安妮莱斯小说中的隐喻以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了“让观众能够看懂”的层次,而不仅仅局限于自嗨,这已经很厉害了。
女性作家对于情感有着细腻的把握,但是复杂的情感更多时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经历过人生大起大落的才能懂。
以前我看不懂,现在能看懂了。
1、A family being cursed:Louis的自我毁灭倾向,Paul的双向情感障碍Louis从一开始就有着强烈的自我毁灭倾向。
这份自我毁灭的冲动可能来自于自我认同感的压抑:黑人+homosexual的双重身份,他在人群中始终无法做自己,长久的压抑下带来的孤独和愤怒;也一部分来自于家庭的基因遗传——从剧版的细节很容易看出他的弟弟Paul患有严重的抑郁症(有一幕他在走廊上自言自语),甚至可能是双向情感障碍,因此才选择会在妹妹结婚的第二天早上suicide。
Louis的一家就仿佛是百年孤独里被诅咒的家族,南方种植园的黑人贵族,尝试融入却也永远无法融入白人社会,只能做着不光彩的生意赚钱;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封闭的情感,他们看似爱着Louis,却似乎毫不在意Louis的感受,他们只是需要一个完美的儿子和完美的哥哥而已。
这是Louis生来背负的枷锁,也是他渴望毁灭的根源。
2、Lestat,black gifts,salvation:Lestat是Louis的弥赛亚,他确实拯救了Louis无论如何Lestat并不是一个反面的角色,即便他残忍,时而暴虐时而温柔(对一个dom来说,这真的很真实),但他确实是Louis的弥赛亚。
Louis的结局是注定的,如果没有Lestat,他也会像Paul一样选择一跃而下,他没有这样做,只是因为扶养家族的责任让他暂时不能这样而已,并不是他不想。
如果没有Lestat,Louis永远无法得到救赎。
Lestat给了他全新的生命,将他从家族责任中剥离出来,让他可以做自己,虽然这注定付出了一定代价。
在一场合谋的虐恋里,猎人和猎物的关系其实是互相牵制和救赎的。
这让虐恋脱离了低俗的层次,上升到纯精神的状态。
这也是本剧感情戏能够抓人的最关键所在。
“如果你注定要坠入十八层地狱,那我就把你留在地狱的第十七层。
”写到这里,我想起一首歌《suicide is painless》,很贴合教堂转化的那场戏。
3、不存在完美无缺的Lestat,也不存在完美无缺的LouisLouis和Lestat是注定要在一起的一对,他们只有在一起时才能够互相完整。
Lestat的爱是暴虐而温柔的,这符合Lestat前期作为主导者的形象——dom和sub本来就是互相都有残缺,必须在一起才能够互相平衡的人格,不存在性格完美无缺的dom,所以不存在完美的Lestat。
我甚至感觉Lestat也有点bipolar的特质(双向情感障碍),比如:他爱撒谎,他时而温柔,时而暴虐,但是清醒过后又会无比后悔。
他强烈的占有欲,容不得自己的伴侣和其他人有任何暧昧关系,已经到了非常偏执的程度。
然而他自己却经常出去拈花惹草,小说设定里他热爱音乐,他不忍心sha si人类歌手Antionette,也不打算把她变成自己的同伴,但却撅断她一根手指,让她终身残疾,并继续和她保持着关系。
这就是Lestat,扭曲的、缺爱的、孤独的Lestat。
他如此孤独,以至于要给他超额的爱他才会感到满足,所以才会与刚刚找到自我的Louis干柴烈火,但却在感情经历七年止痒之后时常yu qiu bu man。
另外,他本身是个bi,注定会脚踏两只船,这是基因决定的,和贞操无关,只是很少有人敢写出来而已。
而后期Claudia的出现打破了Lestat与Louis的平衡,才导致这样的行为被激化,Louis和Lestat之间的隔阂才会愈演愈烈,发展到最后两人关系的破裂。
而在他们的关系里,Lestat一直是on top的那一个,这段感情一直是他在主导。
Louis习惯性压抑,委曲求全,哪怕是成为吸血鬼后,仍然处于压抑状态。
哪怕是后来与Lestat分手,也压抑自己不去伤害人类。
Louis是享受这份压抑的,他在清教徒般的自律中得到一种满足感。
所以我觉得这部剧写的很真实,他真正反映了患有某些心理疾病症状,真实存在的同性情人之间、虐恋关系里,两个人的心理状态,但并不是低俗的、诉苦的、夸张的、卖惨的。
它通过这种细腻的表现,给观众带来一种对人性和生活的思辨。
我们为什么而活着?
我们为什么而相爱?
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一边相爱,一边互相伤害?
(后面等结局更新后再补完。
)
夜间我在床上,寻觅我心爱的;我寻觅,却没有找着。
我遂起来,环城巡行,在街上,在广场,寻觅我心爱的;我寻觅,却没有找着。
城里巡夜的卫兵,遇见了我,我便问道:“你们看见我心爱的吗?
”《旧约·雅歌》3:1—3“那晚下着雨吗?
”路易回过身,迟疑着。
他和约拿站在树下,月光倾泻。
“下雨了吗?
”他和约拿站在树下,暴雨倾盆。
真相遗失了,取决于路易向丹尼尔讲述的故事。
“让故事诱惑你,”路易在第一集对丹尼尔说,“正如当时我被诱惑那样。
”可故事不是真相,我们看到的只是路易的记忆。
《夜访吸血鬼》的第一季始终在把玩记忆。
第一集开头,调查记者丹尼尔·莫洛伊收到了一组磁带,四十多年前采访吸血鬼路易·德·庞·杜拉克的磁带,他向丹尼尔再次发出邀请。
丹尼尔答应了,这是一次重访,剧集的主创人员也以时间上的改动向观众宣告,剧集并非简单的对原著的改编,或对1994年同名电影的翻拍,而是向文本深处的探索,给这个近半个世纪前的故事新的血液。
是的,路易现在是黑人了:黑人,美丽的,33岁的面孔,146岁的灵魂,光滑的皮肤犹如锡兰乌木雕成,明亮的绿色眼睛犹如火焰(剧本对路易的描述)。
这是本剧第二个重要变化。
种族身份的改变带来了出乎观众意料的深度,赋与本剧一种层次、一种实感,它使路易的挣扎和痛苦不再显得无病呻吟,而可以被21世纪的观众触摸和体认。
《夜访吸血鬼》可能完成了迄今为止屏幕上最成功的角色种族改变。
安妮·莱斯无法写出的台词,无与伦比的改写和再想象:“别碰我,黑鬼!
”被酒醉的芬威克侮辱。
“你又是怎么从前门进来的?
”莱斯特对路易说的第二句话。
“出纽约的时候你只能坐统舱。
”路易给妹妹格蕾丝的船票。
一个个接连不断的侮辱,一层层累积叠加的愤怒。
“‘杰出的黑人。
’‘谢谢,先生。
’这称呼与应答贯穿了我的一生,我过去竟允许他们这样对我说话这么久,以至于开始充耳不闻。
‘是的,先生。
’‘当然,先生。
’主语、动词、赞成,‘先生’。
微笑、点头,‘是的,先生。
’” 于是,在那个雨夜,在莱斯特创造的甜蜜死亡之中,路易进入了吸血鬼的世界,一种新的忠诚代替了他之前的职责——从此之后他是一个吸血鬼。
但路易会很快发现,成为吸血鬼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你得立刻停止使用那个词,因为听起来有那么点儿像‘奴隶’。
”“能在主人(Massa,美国南部黑人奴隶对奴隶主的称呼)的屋檐下睡觉实属荣幸。
” 以及在我眼中本剧最令人心碎的旁白:“她在所有人中,最值得拥有一个舒适的座位和一扇阔窗,让她能欣赏玻璃外飞逝的乡村景色。
但当时是1939年,唯一能进入头等舱的黑人是乘务员,黑人乘客只能坐在后边。
黑人吸血鬼则在剩下的空间里将就,但她浑不在意。
” 克劳蒂娅年龄和种族的改变是本剧第三个重要变化。
路易的扮演者雅各布·安德森在采访中说:“他[路易]意识到他一无所有了。
如果我无法保有我的不同部分,剩下的这个我又是什么呢,我现在不知道我是什么。
”而克劳蒂娅就是这个不知道自己还是谁,这个失去生意、家庭、爱人的男人唯一想保住的,是他证明一切还能变好的机会。
为了去除安妮·莱斯原著令人不安的恋童因素,克劳蒂娅现在是一个14岁的青春期少女,疯狂、美妙的连环杀手,“安妮·弗兰克遇到斯蒂芬·金”。
编剧把她的性觉醒提前,把原著中她对路易的情爱转移到一个青春期少年的身上,而少年之死使幸福家庭的幻觉分崩离析。
在剧集唯一一段我想改动的情节之后(让一个女性角色被侵犯实在是太懒惰的情节设定),她归来了,成为了一个强大聪慧的女人,并选择成为路易——这个与她共享同一肤色和命运的黑天使/恶魔——的妹妹。
克劳蒂娅是一个观众逐渐深深爱上的角色,“她总是有力量的,不管多么悲伤、戏剧化或脆弱的时刻。
”导演列万·阿金如此指导克劳蒂娅的扮演者贝利·巴斯,“她感觉她拥有这种力量。
”在路易和克劳蒂娅的对面,莱斯特似乎成了本剧的反英雄。
他时而计谋深远(从火车上寻回克劳蒂娅),时而天真愚蠢(以为可以用安东瓦内特代替克劳蒂娅),这是因为在路易讲述的故事里,莱斯特只为叙事服务。
莱斯特对路易和克劳蒂娅的暴力让不少观众感到不安,但这只是莱斯特的一面,还有太多的故事和角度需要在接下来的剧集中展开。
而且,他本来就是完美的恶魔,即使在他最残忍的时刻,你仍能感受到他的魅力,你既希望他被打倒,又希望他得胜。
“告诉我我有多坏。
这会让我感觉棒极了!
”而正是莱斯特让路易的故事出现了裂痕。
“暂停一下,你是说《狼獾蓝调》是莱斯特写的?
”在第三集中,丹尼尔与路易对质,“这是一趟回溯记忆长河的苦旅”,路易用丹尼尔的原话反将一军。
而在第七集中,了不起的丹尼尔抓住了路易记忆的裂痕,打碎了路易编织的故事,真正的改写开始了。
记忆是一头巨兽,吞噬你,嚼碎你的骨头,饮尽你的鲜血。
记忆是录音带、发黄的名片、印花封面的日记、一张唱片、一具身体。
在路易选择的记忆中,我们看到了流溢的真相,看到了他——吸血鬼编年史系列的悲剧之心。
“我从他人的悲惨中牟利,而且做得轻率无比。
毒品、烈酒、女色。
我把他们诱哄入局,攫夺一空,主啊。
我带走无家可归的女儿们,把她们放到街上待价而沽,主啊,我还自我欺骗,说我让她们有房屋容身、食物果腹、兜里有钱,但每当我照镜子,我都清楚自己是什么货色……大房子里的大人物,耳中塞上棉花,便可对哭喊充耳不闻。
”他的忏悔句句属实。
最有特权的黑人,种植园主的后代,即使在不需要金钱时仍以女人牟利。
虚荣、骄傲、伪善,路易道德的模糊性和他的自视甚高从采访的一开始就表露无遗:“受宠的儿子”“经营管理着涉及一系列企业的多元化投资组合”“坐在这里的我已经驾驭了本能”。
在克劳蒂娅的日记中,我们看到他威胁自己的妹妹;在最后的飨宴中,他扯下了一个男人的下颚;他没有保护克劳蒂娅不受莱斯特的伤害,一次又一次地选择莱斯特而不是她,而当他把手放上克劳蒂娅脖颈的一刻,便是对自己的姐妹最深的背叛。
拉皮条的路易,你果然是莱斯特黑暗赠礼的真正伴侣。
他自有一套吗?
你在他的掌控之下吗?
你吃了那个婴儿吗?
那晚下着雨吗?
难道不是因为你爱着他?
当你和他单独共处一小时,连呼吸都会同步。
在下雨吗,路易?
那晚下着雨吗?
真正的改写开始了,《夜访吸血鬼》是对原著文本的拷问,而我们也再一次迫不及待地被这个故事所诱惑。
22.11.10(11.16更新) 更新台词与IWTV原著文本的对比,页码对应的版本是2014 Ballantine Books Mass Market Edition。
情节对比感兴趣的读原著就能了解,但是看英文版才能发现文本上的一致性,所以列了一个表,可能有人会一样感兴趣。
如果发现有遗漏,欢迎留言,谢谢🧛
颜值我真的无法理解,平庸得让人无法记住。金发吸血鬼仅仅是看见男主在街上对自己的傻瓜弟弟拔刀相向就一见钟情了???这该是多没见过世面的吸血鬼啊?哒咩!并且!剧情真的很俗套乏味,完全就是各种用烂了的桥段,复制粘贴东拼西凑出来的烂剧,电影版真的有被冒犯到。
冠冕堂皇地说不能杀人,于是改杀无辜小动物、稀有野生动物,真恶心
台词优美(应该归功于原著),拍得也满用心。第一集直接挑明可能会惊观众一下,之后越来越乏,最终完全是节奏拖拉的矫情老gay互相折磨了……常规设定下无趣的情节并不会因为同性、异类、暴力等元素就变得更具吸引力
太牛了,对看过电影版和原著的我而言,改编得太好了,美丽绝望的味比电影还浓厚。一开始的偏见荡然无存,好的作品并不会因为被国人骂的所谓的zzzq而丧失魅力。一切都让我重新沉沦于那个吸血鬼存在的世界里。
黑人同性恋吸血鬼真是zzzq
本来觉得两个男主颜值不够,身材也不够,结果Claudia一出场,直接丑出天际!承托得所有人都是俊男美女。。。
自从所谓的女儿出现就变得难看了,克劳迪娅不仅没有改善路易和莱斯特之间原本岌岌可危的感情,更是用自己的狂妄和无知加剧了他们之间的崩塌。莱斯特并不在乎这个所谓的女儿,他只在乎路易而已。
剧版真的很可以了,莱斯特依旧很迷人的角色。
看完非常不理解armand为啥要扮演louis的小奴才,太爱演了吗?hhhh有个很有意思的小细节,基本可以肯定迪拜大penthouse是armand的,因为书架都在天花板上,然后louis不会飞😭还有armand的小ipad从来不离手,符合书里给自己买8个手机的设定(
🥵
比电影版有性张力的多,尤其是路易的这个角色,非常迷人有魅力。果然破碎感是男人最好的医美。克劳迪雅初看远远比不上影版,聒噪又烦人,还无法自控。后来成熟点后也变顺眼了(看多了甚至有点儿像麦粒。)。尤其是密谋杀二爹的时候,还挺有光芒的。
第一集的感觉比较贴合电影,白人男主的颜值和身材更耐看,把疯批狂妄也演绎得不错……加入黑人角色总觉得政治正确的意图太明显,黑人男主和小女主都是。永生真的是一种孤独的存在,而强烈的爱或者恨才能偶尔弥补那种永恒带来的空虚感。
其实肤色倒也不是问题,演技才是问题,太浮夸了吧。
前三集不挺好的 “女鹅”的突然出现让整部剧水平直线下滑 编剧眼里的青少年不管什么物种永远都是叛逆期?第五集Lestat忍了七年的冷暴力最终家暴我其实是支持的 (不过我以为最后被误伤导致半死不活的是女鹅 想弃了 为何拆我血船
前两集非常惊艳,一下子爱上!台词很有诗意。但第四集突然加入一个“女儿”??整个剧风格骤变,两个吸血鬼同志那种迷离、破碎、相爱相杀、相互救赎的美感荡然无存,变成“喜剧一家人”的肥皂剧了??整个剧的高级感瞬间破灭!!这女角色是大败笔!路的一家人也是恩将仇报招人讨厌…第四集像突然换了编剧
虽然颜值绝对赶不上影版,但主角两人之间的关系刻画更细腻了!对路易变成黑人的改编也在剧情里变得合情合理,而且提及queer和黑人被歧视的点也很用心,而不是简单地做噱头。希望后续不会让我失望!
sry,我觉得报看。黑人,印度人,政治正确呗。这倒无所谓。还是原版电影好看,小克劳迪亚超cool。而且每集后面那个哔哔哔哔的好像编剧好烦人,好像在炫耀自己编的多好。真的报看。白瞎这个ID
看了两集不太想继续了。。没想到竟然不是自己的菜,演员人种和颜值倒是无所谓,但这人物性格和台词有种上个世纪讲着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的家庭撕逼戏的感觉(看来小说也可以略过了?
啊?这个结局??Excuse me???亡夫你人呢!?
4+、性向覺醒的男峒、他的多元家庭、及他熱衷於家暴又愛出軌的伴侶間的虐戀故事、、、當年看電影版的時候完全沒想到這還能往lgbt身份和艾滋相關上改??劇版不但加了這層隱喻還讓Louis加了一層黑人身份、而且融合得很好、結尾Armand的出現真是吊足了觀眾的胃口、灰蟲子這演技不吊打當年日常瞪眼睛的某皮?瘋批病態血腥的浪漫、磕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