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有个江湖传闻,风云一个世纪的香港邵氏终于交棒,百岁老人将基业交给了妻子。
于是伴随着我们长大的传媒奇迹TVB风云变幻,未来,显得神秘又值得期许。
2009年是TVB杯具的一年,几乎所有的片子都让人流泪满面。
即使最终捧得几项大奖的巾帼枭雄和往昔的片子相比,也显得人物太过正面,内容太过说教。
本来众望所归的宫心计更是几乎让所有人失望,三圣母成为众矢之的,反而单纯的反面角色显得直率而真实。
就连TVB最擅长的商战系列,请回了当年叱咤的捞家、老一辈怀念的三嫂,却因为剧本的单薄使整个故事没有撑得起来。
面对革新和挑战,72家租客把TVB线上几乎能召集的艺人都凑在了一起。
仿佛一个家,所有人都回来了,告诉大家,他们,会团结努力地度过这一关,然后,成为新的辉煌。
[ 曾志伟·张学友 ]甚少看香港的综艺,本来对整蛊类的就不甚喜欢,所以即使这个节目一直长红,却鲜少问津。
但,曾志伟,是一个像标志,在香港电影界,在喜剧界,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在这个电影不景气的年代里面,有多少电影人离开了他们的工作,去谋求新的出路。
只有真的怀揣着梦想和坚持的电影人才能在这样危难的时刻去反复着他们的故事,演绎着他们的人生。
曾哥用他长期以来的人脉和江湖地位唤来了所有还有热情和奉献精神的TVB人。
亦如,曾经的歌神,张学友。
记忆里,他是站在万众瞩目的舞台上,对着台下呐喊的安可,唱着《她来听我的演唱会》……谁还记得他还演过倩女幽魂、东成西就、东邪西毒,谁还记得他也拿过金像奖金马奖,也得过影帝。
戏里,他转过身把酱油抹在头上,让原本看起来凌乱的灰发变得黑亮而服帖。
那一瞬间,让人觉得有那么一点点想哭的冲动,当年叱咤风云的歌神影帝,如今也以敌不过岁月的痕迹。
年少时的青涩的爱恋,初恋里最直接的纯真,在这一刻都重现了。
即使满头白发,却还像一个孩子一样,只想表现出简单而美好的一面,温柔而善良。
[ 袁咏仪 ]袁咏仪真的很适合靓靓这个称号。
港姐的每况愈下,却使得当年的她们显得越发的弥足珍贵。
即使如今已经成为妈咪的她,依然保持着爽朗的个性,干净的外在,以及纯粹的笑容。
就算变丑,她也不怕,嘴唇上涂上辣椒油,眼皮上沾满面粉,她眨着原本秀丽的明眸,紧张而尴尬。
好像初见情郎的少女,带着慌张的掩饰,羞涩而紧张。
能走到今天的她,已经不是大富之家里的何守洁、碧血剑里的何铁手、花木兰里的巾帼英雄。
只是一个被现实磨平了棱角的女人,盘着发,戴着眼镜,守着大腹便便的老公偶尔回忆一下初恋。
即使我们有过年轻时候的自己,也要接受现在的人生,好的坏的,好好珍惜身边的人。
[ 黄宗泽·吴卓羲·林峰 ]没有看见马国明,也没有看见陈键锋。
TVB的小生之争显然是这三位占了上风。
而上上风,显而易见的就是黄宗泽。
看到此剧最大的笑点,就是胡杏儿出现在黄宗泽面前的时候。
黄瞪大双眼说,我会不清楚胡杏儿是什么样子的?
直到扫了一个身材的近景,黄才长舒一口气说,真的不像……昔日的情侣,如今已经能如此轻松地打趣。
烈火3唯一让人坚持下来的就是他们两个,分手的两个人的对手戏,演员的无奈,观众的眼福。
胡囧囧整部戏一直放不开,对戏的时候都尽量避开对方的眼神。
黄宗泽一派故作大方却潇洒过了头,原本自然的演技反而变得故意而尴尬。
在这样一个圈子里,曾经所有的真爱都要隐瞒。
但如今一切变得宽容和大度的时候,爱,却走到了尽头。
的确,让人惋惜和遗憾。
不过显然现在黄宗泽的路大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现在高层大部分是女性,某只又分了手。
好吧……这是八卦,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吴卓羲倒是最近配的戏不是很好,巴不得爸爸追溯难兄难弟成了典型的画虎不成反类犬。
陈锦鸿竟然以楚帆的老好人形象出现在戏里,还演了吴卓羲的老爸……很是怀念他在创世纪里唯一一次反派演出,那些对房地产商的声声控诉至今还被人们拿出来反复回味。
到位啊到位。
还有刑侦4里的子山,那个眼泪小丑的传说,为什么让人记得的都是过去呢。
吴卓羲是不是胖了啊……他最迷人在酒店风云,配的也是出镜率不高的官恩娜,加上那剧本其实很到位,整个跃然纸上的鲜明角色。
之后貌似和陈自瑶成了官配,但是一直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剧集出现。
对于演员来说,青春宝贵啊,72里面的角色就是架了大黑框眼镜的书呆子型销售员,不适合他。
想起一句话,一直在寻找,却从未突破。
年初的时候温了大唐双龙传,吴卓羲和林峰刚出道的时候,乐观向上,简单直率。
稚嫩的演技并不显得突兀和草率,反倒有一种初生牛犊的冲劲和简单。
之后的少年四大名捕就杯具了……为了凸显小生竟然让四个人的心上人都死翘翘了= =。
着实觉得林峰不适合白衣飘飘的无情形象,或许打造一个狂放但从不表露真心的偏激无情更适合他一点。
其实林峰的路相对来说一直比较顺。
从惊世之作寻秦记开始,他就一路顺风顺水的走过来,一边拿奖一边成长。
溏心风暴里的程亮更是被奉为好男人中的典范,不是主角,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内地他也跑得勤,岁月风云里他算挑了一个很重的梁子。
不过估计也因为内地跑得太勤了,去年一年都鲜有TVB剧集出现。
以后吧,蛮期待他今年的《谈情说案》的,不知道会不会成为继法政之后TVB的警匪经典。
72家租客里他演的是张学友的年轻时代,似乎他现在也在走歌手路线。
不知道,是不是意味着什么。
[ 佘诗曼·胡杏儿 ]曾经很不喜欢佘诗曼,除了觉得她长的像刘嘉玲,就没什么了。
可是宫心计让人很惊艳,她漂亮了,真的漂亮了。
虽然剧本很烂很垃圾,不过,她其实演的很真实,这么烂的剧本,也怪不得演员。
剧本写她变成圣母无善不为她演成大魔头也不是个办法,但是她把那些莫名其妙的所谓善举都尽量演绎的有根有据。
这就是道行,绝代双娇里面的名牌讨债女也很到位,泼辣有余,真心犹在。
有些剧本很烂,前后都不连贯,主人翁的情绪显得突兀而莫名。
出色的演员会把它们融会贯通,只是一举手一投足,就弥补了原来的遗憾。
如今的佘诗曼,已经可以接受包租婆这样的角色了。
72家租客里她缓缓下楼,两眼带着媚气,掷地有声,带着泼辣却仍然有着一股刁蛮的女人味。
能接这样的角色,也是一种成长,美女,才不会怕被丑化。
只有不相信自己或者不够到位的,才会遮遮掩掩,左顾右怕。
胡杏儿也变漂亮了,这部戏,一个佘诗曼开头,一个胡杏儿结尾。
顾此又不失彼,TVB果然是一部人力资源学的极好案例,步步为营,不失分寸。
不过显然胡杏儿在分量上还是离一姐有那么点距离,看看戏的比重就知道了。
况且还是和黄宗泽对戏,也不知道有没有谁捧谁之说,各种缘由,复杂了,不猜。
[ 徐子珊·钟嘉欣·陈法拉 ]年轻一代的女人们,当然,很多人不喜欢他们。
我也是。
徐子珊最近大红。
呃,不对,不能说大红,应该说被重用。
先不说锦衣卫什么的电影片了很多戏份,就连剧集也连续挑了几个女主角。
虽然江湖传闻美丽高解像里面是本色演出,原型就是她这个骄傲而不可一世的公主,但好歹做了女主角。
接着她似乎跟王祖蓝接上了头。
戏一部接着一部,情人眼里高一D里面直接就演了女天后- -,后来还顺势拍了一部矮仔多情的电影。
想到一个成语,势如破竹。
不过她的演技很单调啊。
不是无理取闹的大声呐喊,就是一片无神好像事不关己。
后台的缘故还是啥?
估计咱道行潜了,没看出人家的丰韵神彩。
接着说钟嘉欣,她曾经长了一张看了就让人不爽的脸,不过老友狗狗里面的吴尊扮相还满亲民。
72家租客里也直接被打趣,说是女版吴尊。
其实很喜欢这样的氛围,一种真实的戏剧,感觉每一个演员都伴随着真实的人生。
才觉得,这一切,都不是骗人,都有着感情和怀念。
啊,要被骂了,因为有朋友很哈她。
其实女人,还是觉得乖巧大方一点的好,估计她刁蛮任性的小姐扮演多了。
容易被角色代入,所以无辜了。
不过看样子她挺受宠,几乎没扮演过什么龙套,就直接上位了。
应该会和佘诗曼一样吧,即使年轻时候没什么人看好,经过岁月的沉淀和积累,终究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相对陈法拉就弱一点,毕竟是舞蹈演员出生。
除了舞动全城以外,几乎对她没什么印了象。
倒是开心上有过她的一次揭秘,写的很清纯和迷人,也不知道是不是软文。
不过她们这一代的女星里面,她多多少少还是占有一席之地的。
至于以后,就要看自己的造化了,这个行当,除了本事,机会也很重要。
[ 谢天华·黎耀祥·郭政鸿 ]这三个人我都很喜欢。
他们都曾经是默默无闻的配角。
但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在经过这么多年以后,当他们变成老男人,魅力就无法可挡。
或许有人不知道谢天华,但关注09年TVB的人几乎都知道Laughing哥。
其实从女人唔易做开始,谢天华就开始蓬勃起来,秉持着正义的内心,还带着一点点玩世不恭的油味。
学警狙击里面新一代还需锤炼的演技,使在TVB滚爬多年的他一下子站直了摇杆。
凭着这个角色巨大无比的内力,带着自己多年演艺生涯的积累,一下子就走到了红人的行列。
只是10年初的几部戏,亦如老公万岁、恋爱星求人,都显得,有那么一点点雷同。
难道只能演偶像剧里玩世不恭的翩翩公子?
那样,太窄了……就连72家租客里,他还是演的卧底混混,要突破啊要突破,否则,就是死亡。
倒是黎耀祥,很欣赏他。
柴九这个枭雄,四奶奶帮的带头人,那句“人生有几多个十年”,超级励志!
像这样这样底层的混混,或许,更容易引起广大群众的认可吧,毕竟,这个世界上多的是普通人。
当我们为了柴米油盐而奔波的时候,我们忘却了很多很多本该珍惜的真诚,为了利益,名声。
可即便是这样,付出了所有,也仅仅是一个平凡的打工仔,拿着微薄的薪水,被资本家剥削了一层又一层。
在这样的时候,遇到一个明主,有知遇之恩,款待你善待你,你终于找到最初的良知。
金钱和利益面前你选择了久久不用的正义,你站在众人面前,吼出了人生有多少个十年。
突然觉得邓萃雯是福将,当年谢天华也是跟她合作打响第一炮的。
黎耀祥的角色很多,最早在射雕英雄传里的周伯通,那个玩世不恭的老顽童就让人啼笑皆非。
后来在识法代言人里面,又被他对妻子深深地包容所感动,很久没看电视哭过了。
不过72家租客里他的角色很平常,也就是随便演演吧,他们应该对这样的角色超级顺手了。
郭政鸿估计算是客串,开场的时候有句台词,还被佘诗曼敲了。
其实他没有前两个那么红,但是酒店风云里面无敌好男人,和翻云覆雨里让人迷恋的反派角色,都让人记忆犹新。
他和谢天华其实有点像,恩,不过他还没彻底上来。
角色倒是一直在突破,老公万岁里面竟然演了个头发拉杂的脏鬼,只是,还是个配角。
[ 邓丽欣 ] 不说她好像有点说不过去,毕竟人家算是女2,但是也真的没什么好说的。
她算是歌手,也算是演员,只是基本不拍电视剧,电影里面和方力申几乎成了官配。
一直以清纯形象示人,不过,私底下的咱们就不加评论了。
感觉TVB想让她走容祖儿类型的路。
粤语歌听的不是很多,所以,不予置评。
说说她以前拍过的电影吧。
其实爱情三部曲我看了都挺后怕的,表面上都雨过天晴了,可是却最后带了个尾巴。
让人惊讶于人心底的阴暗,怀疑的本质,出轨的潜在。
好像保持爱你和扑克王一样,她在72家租客里面也演了个简单有爱的小姑娘。
习惯性演出,没有闪光点,也没有什么不足。
[ 找人游戏 ] 第一个镜头是肥肥的女儿,曾经有一部戏叫做72家房客,第一个镜头,是肥肥。
曾志伟店里站在第一个的叫蒋志光,就是宫心计里的布公公,他写过歌,挺低调但是演戏很有味道的一个人。
许志安客串了一把,唱了口歌。
张学友的店里有那个某某某监制的女儿,就是学警狙击里面柏翘的女朋友,看学警的时候这个女人一出现立马快进。
薛家燕的女仆装绝对是经典……戚美珍旁边那个戴眼镜的竟然是钱嘉乐。
片尾唱歌里面冒出来一个廖碧儿,好久没看见她了,哈哈。
最后我想说的是,感谢TVB,陪伴着我从小时候偷偷看电视开始。
到后来跟着网络一部一部完整的看。
再到最后追着一集一集的看。
邵氏电影不仅仅成就了这些演员,更成就了作为观众的我们,童年时代,以及现在,还有将来。
你们好好演,然后,我会一直看。
看着它那张满是星星的大海报,就知道这是一部今年必看的电影了,阵容方面可以说得上是香港版的《建国大业》,特别是对于熟悉或者看TVB长大的我们而言。
我没有看过剧情介绍,只是觉得这样一套电影不可能不去看一下,TVB的重头大戏。
不知道年初几了,和亲爱的去了电影院看了这套电影,果然没让人失望,电影院里几乎从一开始就笑声不断,而且是爆笑的那一种。
可以说,这样的一部电影是近年来香港喜剧的突破。
特别是最近对黄百鸣翻拍经典的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后,遇上了72,使我觉得香港喜剧其实并没有进入死胡同。
坦白说,最近的《花田喜事》、《家有喜事》还有《大内密探零零狗》只能算得上是比较中规中矩的港式喜剧,经典还是经典,没有办法突破。
吴君如、郑中基、黄百鸣等都是很不错的演员,特别是吴君如和郑中基,充满了喜剧细胞,可是,很无奈的是剧本和剧情没有创新,没有突破。
古装剧的笑料基本上就集中在古代的背景用现代的东西,像rap、catwalk等,时装剧的笑料更一般。
是喜剧,可是不及以前的十分之一。
《花田喜事》我觉得里面最搞笑的就是朱咪咪的那一段。
72不仅仅是TVB明星的大集合,更加是引爆了全场的笑声。
每一个人都有了很好的表现,据说一共有174个明星,我没有细数,反正就觉得里面从主角到路人都是明星。
电影剧情基于一个粤港澳地区都很熟悉的故事,72家房客,这真是一个经典的故事啊,其经典程度甚至超过了《外来媳妇本地郎》,就算是在今天,南方台还在播着新拍的72家房客3,我奶奶每天都要看。
故事就是从小桃红、哈公还有坚叔开始的。
然后时间来到了今天的香港旺角街。
故事大概就是讲街上的街坊们在与大财团收购之间的对抗,这是故事的一条线。
还有一条是坚叔和哈公因为小桃红引起的怨恨,另外一条年轻人们的爱情。
在香港的旺角街上,熙熙攘攘,热热闹闹,体现了今天繁华、快节奏的香港。
靓模、扔硫酸、周秀娜人形抱枕等都是香港最热的话题。
还有旺角街上街坊们的精神,年轻人们追求个性,五彩缤纷的生活。
全都体现了香港的精神。
最特别的是,这样的香港精神,从一个大陆的商人口中说出。
电影反应了香港人不屈不挠、同舟共济的精神,这是从七、八十年代到现在都一直存在的香港精神,这让我想起了那首经典的《狮子山下》,当年的财政司司长梁锦松用这首歌勉励香港人要共度时艰。
而且,从年轻人中还体现了香港创新充满活力的一面。
片中众演员皆有出色表现,廖碧儿简直是突破了自己的形象;王祖蓝还是那么贱得可爱;邓丽欣我觉得最不怎么样,永远都是那个形象,演技也都是那样,和她与方力申的电影中都是一样,很出奇的是,黄宗泽和胡杏儿都出现,竟然没有方力申,难道是我看漏了??
有头发的侧田、loli风格的薛家燕、甚至连《外来媳妇本地郎》中的苏妙婵都有出现,哈哈王祖蓝真的很搞笑,片中有一幕,是在病房外张学友唱《爱是永恒》,旁边的王祖蓝那一瞥把张学友的光都抢了。
这样的好片子难怪在香港4天的农历新年就狂收1200万,比第二的《花田喜事》多出了好几百万。
黄百鸣应该好好想想以后自己的喜剧方向了,72所表现的主题更加深刻,更加引起香港人的共鸣。
这个新年的贺岁电影,《花田喜事》和《72》很难不把它们做对比,前者是失望的,后者却是惊喜。
很遗憾的一个就是,《72》在内地的票房似乎不是那么好,不过这也是难免的,第一是72家房客这个故事似乎在粤港澳地区比较流行,而且内地与相关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第二,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也是所有港产片在内地上映要得到好票房所必须要解决,而且很难很难解决的一点,粤语和普通话的转化问题。
所有的粤语喜剧,粤语的笑点用普通话就不能表达出来了,我在电影院里看的时候,声音是粤语,但是字幕是普通话,我看了一下字幕,觉得一点都不搞笑。
虽然他有很多地方都为了营造搞笑效果,改了台词,可是真的没有了那个味道。
第三,电影的一大看点就是明星,可是基本上都是香港明星,而且里面有很多都是对香港娱乐圈发生的事件的调侃,像周秀娜人形抱枕等,所以要熟悉香港娱乐圈。
很想再看一次,真的很搞笑!
很早就想看这部电影,港产的喜剧版《建国大业》,尤其对于一个看TVB长大的港剧迷来讲,那是相当的有吸引力。
我中意从头到尾地数脸,在港式贺岁喜剧的传统结局里感受热闹,这种明星云集的热闹和搞笑,在《东成西就》和92版《家有喜事》中达到巅峰,之后就再无见过。
每个人都穿得大红包似地唱歌跳舞恭祝新年,情节无厘头,却能极大的满足开怀,有些笑点只能惹到懂的人会心抚掌,常常穿越到现实里插科打诨,倒像TVB的春晚,让我一度非常怀念偷空儿看电视的好时光。
随便说说。
肥肥的女儿第一个场景就出镜,俨然是她母亲早年《72家房客》里上海婆的重现,讲话时的眉目和姿态,遭到愚弄时的气鼓鼓,像极了肥肥,想到她临终前托孤曾志伟,有些感慨。
袁泳仪仍然很美,虽然美人迟暮。
小时看惯她演轻狂少女的闹腾可爱,竟也可以看惯她人到中年饰作温柔贤妇。
这女子是属于大银幕的,电视剧撑不起她的气场。
张学友演喜剧很有天分,我曾写过他是个有张力的男人,戏里戏外都可拿捏的很好。
不会用力过猛太多痕迹,这一点好过僵硬派的古帅哥和刘天王。
他饰演的石坚深情高唱《爱是永恒》到一半,儿子按停磁带机说,老爸,你别再装张学友了,一点都不像。
学友怒道:谁说我不像,整条街的人都说我唱得最像张学友,放碟片一样。
因为你真的在放碟片嘛。
真正的张学友,是这样的 —祖蓝学的真有八九分神似,抢了风头。
学友怔怔地说:真的很像。
有秘诀的,你虚心学习,一定学的会。
这一段很可乐。
如今,港剧的味道早已被揉杂的内地风格冲淡,变得不伦不类,失去了它本有的气质,那曾是种听见配音都可心照不宣的熟悉和料到。
TVB的小生小旦挑大梁,一代新人换旧人,旧人躲在某个角落里偶尔掠过熟悉的脸,三元慕容覆程志美许文彪。
曾经最爱《创世纪》,如今,荣添迎娶内地富家女星,他的衰老在于明显地没了骄傲,再无我爱的意气风发;田宁下嫁内地男星,美丽不可方物的这女子从此低眉顺眼夫唱妇随,我想念她身上的潇洒轻俏;Helen淡出,自力转了喜剧路线,志强皱纹道道清晰,仍活跃在搞笑小生的套路上,颖欣传言削骨,干瘦得不能再看……总说韶华易逝,那些承载着他们流金顶峰的年月,同样承载了我最年轻美好的一段时光。
都老了。
狮子山下一场盛宴,…… ……这篇文写在3月,其实尚未写好,还来不及八卦完我心里的TVB。
当我戴着耳机听《爱是永恒》一面码字的时候,你如旋风般冲进来,白桦林,丢下楼的娃娃,只开了两天的郁金香,那一天你还记得吧。
一个人时我看电影愉悦神经,我躲进电脑写字放松心情,事隔两月再打开这篇文字,已不知该如何续下去,再想起这部电影,也不复任何可乐的心情。
之前写的,就此收尾吧,狮子山下一场盛宴……
对于港产片的各种经典回忆都停留在小时候那时候没有高档的电视全家人会围坐在电视旁边看录像带各种各样的港产片是全家人的最爱喜欢内种老少咸宜 大小通吃的幽默爸爸妈妈姑姑姑父姐姐哥哥可以一起看的乐此不疲后来港产片好像遇到了一些奇特的现象比如没那么经典了 不那么搞笑了 情节有点儿单一而且再也没有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情景了突然被喜欢的人推荐这部片子真的有很多情节让人呵呵呵的笑不停最重要的是跟我喜欢的人并排坐在一起对着电脑看温馨幸福台湾独立电影真的适合自己看独立么 而且有很多情节太严谨太沉重 得思考得推敲看个电影干嘛要那么正经紧张严肃的气氛。。。
所以港产片始终都是人们的最爱就因为他轻松力荐
怎一个好笑了得?
毫不犹豫打了五颗星,其实还可以更多。
记得去年年初我说看过最温馨最有幸福感的是电影是华仔和性感琪的《游龙戏凤》,那么今年就是它了。
由头至尾的捧腹大笑,除了欢乐,更有的是感动,很高兴的看到这一批批TVB艺人的成长,很高兴看到片头写着邵氏电影。
那么多星星聚到一起,有的只是露了一面,有的就算戏份偏重,也没谁把她认了出来。
似乎大家聚到一起,只是为了跟我们一同分享狮子山下的小故事。
这就是香港电影。
或许如果你不是TVB迷,就不会有如此深的感触,看着眼前一个个熟悉的面孔,一个个自己再喜欢不过的扮相,我想是谁都会心一笑。
好的桥段搞笑拼凑,好的贺岁歌曲,就是一部好的贺岁片。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电影的对白跟字幕有些地方对不上号,但还是超赞的说。
一堆的tvb明星脸对于我这个看tvb长大的人,还是很开心的如果说《建国大业》多是有名的大明星,那么,《72家租客》却有很多事tvb里的配角,但这些配角却是我所看tvb电视剧中永远不可缺少的,虽然很多我还叫不上名字当然当红的tvb小生和花旦也是很多的至于张学友、曾志伟、陈慧琳、袁咏仪、陈百祥·····就不说啦张学友在里面的发型还真是有点颓有点潮打击盗版,bt下载的思想总是会被提起,曾志伟也算借此片对观众们做了一番教育啦做为贺岁剧,达到了热闹、喜庆、欢乐吧
周二夜晚,逃了《铁皮鼓》窝在寝室里和一帮窝友看《72家租客》。
很高兴那么久没有看TVB的片子,有种在电影里面看看自己能认出几个的刺激感,一个两个,漫天都是小星星,很好的商业片,很愉悦的贺岁片。
虽然植入了很多广告,手机的、香港旅游的等等,虽然故事不是很新颖,一个被统治被压迫的阶级(房客)团结起来推翻了统治的阶级(房东),在迎来美好时光的日子里,内部分化对立,漫长拉锯战中会因为团体外的压力(房租涨价)而凝聚在一起,最后因为曾今被推翻的统治阶级而来的复仇者,再一次团结,并达到最终和谐。
但是这并不影响我看得乐呵呵的,乐呵呵的看他们正儿八经地说话做事,然后哈哈笑。
贺岁片不在过年时候看,也能开心,如此不错了。
从画面上看,很热闹,切合过年的主题。
不论是回顾几年前还是镜头切换到现在,基本上日子都过得风风火火,跳舞唱歌,红男绿女,风景这边独好。
我突然想到去年过年放《非诚勿扰》的时候,里面有长段的舒淇望着海的画面,里面有大段的沉默小小的声音,靠在我旁边的舅妈、表妹一个个离开,饶是我喜欢看电影,认认真真看完了,砸吧出一点味道了,回头看看,打牌的打牌,玩电脑看电视,反正就我一个人在看“贺岁片”,不甚凄凉。
I hate it!
从情感上,《72家租客》表面离散,其实团结,只是时间有限,恋情发展的总是很迅速。
小桃红似乎没怎么谈恋爱,一枚,哦不,是两枚作假硬币决定了她迅速地从三人世界到二人世界,而最后两块电池则在迅速之余以一种紧张刺激诙谐幽默决定她再从结婚时代跑回纯真的友情三人行时代。
小桃红承认道,其实我也不知道该怎么选,你们都对我这么好。
有时候,好不代表爱情。
结婚不代表爱情,我爱你,可能也不是爱情。
再说那两对头的儿女,那进展的,过程算是隐喻了,一场爆炸,一个电梯里的暂停,总之是危急时刻迸发出爱的火花了吧。
但是不能不说导演很聪明,观众可以说恋情太快,但是太快不代表突然,前面有铺垫,一切顺其自然,要说只能说脑子转的慢。
这香港片,还蛮正的。
然后是小女生的感性分:小炳妹无辜地坐在阶梯上看到爸爸妈妈被拖走,后面的复仇居然在炸弹上又声控又电池的,让观众恨不起来,笑起来;小桃红煲汤给丈夫和朋友喝,一边是亲情一边是友情,夹杂着说不清的爱情,反正看过来是人性温暖;哈公看到石坚的儿子开店了,终于看清也愿意承认儿子的优秀,石坚和坚仔在医院里给妹妹唱歌(挫),是父母对儿女的妥协和关爱;坚仔偷了哈仔的创意,乘他被关禁闭的时候开业,但是帮助了哈公看清自己儿子,最后也把哈仔的创意告诉了大陆富商,反正四个小的之间的种种总让我怀疑他们小时候就好上了,导演灌输的潜意识。
最喜欢的是前面哈公和石坚各在自己祖宗牌位旁挂对方的小娃娃,还招呼家人一起针扎娃娃,后面两个人踢球喝汤(曾志伟旁的我都走眼以为石坚踢的球是他了。
)不是冤家不聚头,还有一句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然后看看周围的窝友,老开心老开心的,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知道是向《七十二家房客》致敬的,但那片对于骆驼而言已经过于久远。
再加上向来对这类“明星串联”的贺岁片兴趣缺缺,便一直没有详细了解此片。
某日看到那段“只是买手机”节选,便以为这片多少还有点看头。
然而我终究还是错了,事实证明这的确是浪费时间的俗物。
想看 TVB 明星齐登场,我大可以看每年的台庆。
至少那还有所谓的“节目”,而本作则毫无“剧情”可言,从头到尾就是胡搅蛮缠加混水摸鱼……试图在一部片中,以模仿的形式向诸多港片致敬,其结果便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而笑点的安排实在是低得令人发指,张学友和曾志伟的搞怪则过于夸张。
前几天复习了这部10年改编的老港式贺岁喜剧《72家租客》,从一条小街的前生后世影射了当年香港社会的窘态。
一条老街上几十家街坊长期受流氓太子炳和包租婆的欺压,后来团结起来共同打跑了包租婆和太子炳,从最底层交不起租的租户到努力致富开了几十家商铺红红火火的过上了几十年好日子。
回归以后几年生意因为模式老化游客都去了新商业街生意越来越不好做,恰逢又有神秘大老板要买下整条街做商业开发,生意难以为继,大家面临失业破产,这就引起了这条街的街坊们内部的种种矛盾,夹杂着几十年的恩怨以及著名反派地痞太子炳后人的报复。
恰巧的是这个神秘大老板是才收购了东京银座的北京大老板。
故事最后神秘老板选择了与街坊们合作揭露了太子炳的破坏并与街坊们开发商业,典型的港式贺年喜剧的皆大欢喜。
近些年香港电影不再辉煌,偶有灵气回光返照的一两部电影崭露头角,这部《72》可以算作一部。
当年看这部电影只是喜剧,现在再去看这个片子,才觉得这个编剧的改编颇有深意。
一部深刻的电影就是社会浓缩的写照,是十年前港人面对未来生存隐含的惶恐不安的写实,也是现在乱象爆发的根本。
唯一不同的是,片中神秘老板被街坊们感动,决定和街坊们合作开发这片老街。
而现实中,街坊们面对未来生存却是实实在在不可能戏剧化解决的恐慌。
片中一段细节,卖手机的哈公和石坚用戏谑和调侃的方式卖给陆客各种新款手机,对陆客虽无恶意却也略带丑化,以及越来越多的陆客说我要买手机为什么不去华强北。
这段情节的最后神秘老板拿了一款带先进实时天气预报的国产智能手机蔑视了这条街上出售的各种洋手机。
这个神秘老板随即收购了整条街的地产。
片中解决方法是老街街坊与北京神秘老板经过斗争和谅解合作开发老街,继续过富裕的小商铺老板生活。
这可以说是香港产业的缩影,也几乎是香港整个社会的缩影。
看不到未来,不能延续曾经富裕和曾经先进带来的凌驾于大陆人的满足感,甚至需要被神秘老板大发慈悲才能维持生存才是全社会恐慌的根本,也是遍地李姐的深层原因。
片中可以戏剧化解决。
而现实中,不低头仍没有未来。
开场白: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这个狮子山下的城市,经历几许春秋风雨,留下了不少传奇故事。
故事的精彩不单在于情节,最动人的,是当中那份奋斗与互助的精神。
岁月无声消逝,山下华灯愈夜愈璀璨。
城市面貌随年月变迁,狮子山下的精神与情怀,却依然未变。
主持人:曾志伟、张学友、袁咏仪(一)时光倒流三十年本片重点是向1973年的邵氏佳作《七十二家房客》致敬,所以,经典的包租公和包租婆等角色全部保留,肥肥的女儿郑欣宜扮演肥肥的角色“上海婆”,佘诗曼则扮演风骚的“包租婆”,场面喜感,笑料十足。
(二)嫩模VS学生妹嫩模是香港的新兴名词,即指一众乐于抛胸露乳又面目姣好的年轻女模特;而纯情学生也曾是港人的最爱,详见周星驰的《喜剧之王》。
而“水枪射嫩模”与朱咪咪等人扮演的“雪糕”、“牙膏”、“硅胶奶”三姐妹,一前一后,前者争先比巨乳,后者简直就是石榴姐重出江湖。
(三)半斤八两《半斤八两》是许氏兄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部电影,使许冠杰在歌坛影坛都成为了最炙手可热的天皇巨星。
该片一上映就打破了当时的票房纪录,被誉为20世纪香港最具讽刺的电影。
由许志安等人演唱的打工仔之歌《半斤八两》,则有向许氏兄弟致敬的意味。
(四)太空步1983年,迈克尔•杰克逊参加了一档电视节目,首次展现了他的特殊舞步,此后“太空步”迅速席卷全球。
去年,一代巨星就此陨落,又掀起了一阵“迈克尔•杰克逊热”。
而黄宗泽以踩屎来解释他跳的“太空步”,很有创意,令人啼笑皆非。
(五)A V女优吉泽明步与苍井空是日本两大AV女优,其中邓丽欣第一次见到黄宗泽时,自称是“吉泽明步”还有另一层意思:吉泽明步与邓丽欣长得的确很像。
片尾黄宗泽以为会与苍井空拍片,结果却是胡杏儿,由于两人现实中的情侣关系,让黄宗泽的那句“我会不清楚胡杏儿是怎么样的?
”有了语意双关的味道。
(六)旧欢如梦TVB最常用的戏码:痴情男张学友由于曾志伟的夺爱,令其与“小桃红”袁咏仪无缘今生,于是两人成为世仇。
一次偶然,张学友与袁咏仪再度相遇,老情人见面分外尴尬,又为了想给彼此留下好印象,于是在快餐店里上演了极具喜感的“调味料化妆”。
之后,往事的一幕幕再度浮现眼前。
(七)甄功夫去年的一部《叶问》令甄子丹名声鹊起,以一敌十、大战日本人、拳拳到肉以及“我是一个中国人”的话,都令甄子丹的叶问形象成为经典。
除了古天乐在《花田喜事2010》中有模仿之外,钟嘉欣也在本片中Kuso了一把。
(八)抢地盘张学友与曾志伟为了各自经营的店面闹得不可开交,反复提到了BT下载与市场销售的推陈出新,一方面是为了追逐社会热点,另一方面也的确是因为网络盗版的盛行,对许多传统行业都有不小的冲击,从侧面反映了社会高速发展下,人们的市场竞争意识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
(九)天台生死恋梁朝伟与刘德华在《无间道》中天台对决,造就了警匪片的最高境界。
同样,还有计时炸弹中的红蓝两线,也已经成了常用的生死一线。
于是,本片也在天台制造了张学友与曾志伟面对身绑定时炸弹的袁咏仪的场景,在真情面前,两人最终冰释前嫌,三人形影相伴。
(十)欢乐年年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终于落下帷幕。
结尾的一场集体歌舞,与《平民窟的百万富翁》有异曲同工之妙。
回想片中出现的程志美医生(妙手仁心),郑嘉颖的消防员(烈火雄心),谢天华的laughing哥(学警狙击)……无不令人感慨这一场关于TVB的集体回忆。
TVB这次做的的确很用心,通过一群租客的共同经历来唤起我们的成长共鸣。
最后,要大赞一下片尾黄宗泽与王祖蓝的那段合唱,真是华丽丽的广告植入啊!
这就是港产喜剧和春晚小品的区别。
明星大餐
过年时期找来翻看 发现爱奇艺很识趣把何韵诗给打了马赛克哈哈哈。其实挺喜欢这种时装片 看看当时香港的时尚文化 但是很讨厌爱情线。特指张学友这个 多年后还喜欢袁咏仪 搞了个长情人设 但是有没有想过自己死去的老婆?真是教坏了现在的年轻人。
以后不再看这些香港烂喜剧
不知道讲啥 混乱
蛮典型的香港喜剧哈~最近笑点低么。。哈哈哈~~
失望
叶问喔....我要十个...
一次看到这么多熟悉的演员真爽!肯定很多没认出来。不知道是不是学“建国大业”呢?除了几个主要的几乎都是客串。黄宗泽跳MJ那里笑得我... -- 2010-7-12
明星很多 很kuso
虽然情节雷人,但现实生活中的确有如此纠结的关系
看一部不需要动脑的电影,可以让你从头笑到尾的电影,无需去专注于什么是艺术什么是细节处理。
tvb明星大杂烩
香港是除棒子国以外最具自娱自乐精神的地区
趟不牢香港贺岁片....好笑好看有劲道!学友哥就是会演戏!
我的笑点越来越低了
挺有意思的。有很多现实的问题研究,有怀旧意味,搞笑桥段也不会太过生硬。虽然说故事还是很俗套,但是过年这么喜气洋洋也不觉得太突兀。总体来说很有趣,比这两年香港其他喜剧片要好看很多。模仿张学友等地可能有点拖沓,看着还是很好笑的份上就算了。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这部基本没影院放?
我笑点好低,看这个爆笑了好多次~~
万达
前半部跟着认人,后半部跟着怀旧。里面的笑话多潮啊
大杂烩贺岁片。不过这个浮世绘有点儿浅,包袱太旧太小。还不如以前的精装大酒店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