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电影看下来,有种特别奇怪的感觉,前半部分的故事还算正常,有生活的气息,到后半部分,就感觉编剧为了故事进度,胡编乱造一些情节加进去,结局也十分生硬且不自然。
故事的主要内容集中在男女主人公身上,至于怪兽,可以视作两人内心的放大,也看成每个人的阴暗面。
故事还是有一些可圈可点的地方。
在社会中,如果大家都套上了交际的面具,每个人似乎都变得友善起来,谈吐也是那么的和谐自然,但如果人的内心欲望突然的迸发出来,加上酒精的麻痹,理智迅速丧失,人就成为了怪物,拥有用一切手段来满足自我的残暴。
在电影中,男主起先也十分关心女主,因为童年的相处,加上一些暗恋的情节,但这种关心在欲望的冲击下,迅速的垮下来。
女主因为一个发小长得帅,喝完酒就在欲望的支配下跟他啪啪啪。
全然不顾男主心理怎么想,劳资一直暗恋的女人,这么随便就跟一个人暧昧了,那我算什么?
先前一直给的社交货币,都没有回报吗?
那一定是方法错了。
女主在为男主酒吧工作的情况下,权力扭曲了一部分人性,不在把彼此看成平等关系,而是上下级的支配,同时因为怪兽的破坏性,让他有种造物主般的虚妄。
想要利用女主的善良,进而占有她,这是后半部分的主要内容,但是男主内心也有一部分善良的地方,他酒醉清醒后,马上道歉,但恶魔放出笼子来,就很难收回去了。
对女主而言也是一样,感受到压迫后,有些麻木却处于觉醒的过程,最后扔飞男主,止住了杀戮,完成了救赎。
总体来说还是受基督教文明的影响,人生下来就有原罪,在之后不知情的情况下犯下了罪,通过自我救赎可以挽回。
但是,本来可以好好讲的故事,为什么人设这么低端,那几个配角没什么用吗?喜欢讲无聊故事的有吸毒前科的朋友,就是给男主踩几脚不报复的?
漏洞太大,帅哥按摩棒就看着文明国家的人被杀戮也不制止,反而木讷的跟着。
就前男友还算是正常,一个痴心爱渣女的扭曲玩偶。
闪电同时击中两人头顶的解释也是醉了,怎么不西瓜开瓢?
而且人物故事背景也是东一句西一句,你干脆说人都是自私的好了,那不就完美的解释了一切?
神奇的机缘下在费城Ritz Five 看了这部电影。
Anne的电影无论你喜欢不喜欢,都是台词比较密集,完成度很高的电影,此片也不例外。
当然大表哥出现还是有点惊喜的,之前并不知道有他。
看了四分之一的时候以为是小清新爱情片,还纳闷这有什么好在文艺电影院上的,结果看着看着“反派”就出现了,突然就暴力了起来。
那个一般意义上给你各种体贴关心帮助(带你去bar,送电视送沙发送家具给工作),应该和你幸福到永远的人,突然就变态了起来。
你又以为吧,可能因为你看上了他朋友所以他抓狂了,结果小时候的闪回出现,他根本不是那个帮你捡回project的邻家好哥哥,而是把你的作业毁得稀巴烂。
到这里简直就系思极恐,折射到现实,有个人无论爱你或不爱你,完全想控制你,不让你与别人接触,去远方翱翔,走了就毁灭一幢大楼,吓坏小朋友。
所以这部片子有点介于文艺片与商业片之间。
如果没有那俩大怪兽,就是个探讨人生何从的,有了怪兽的折射,加了点视效和趣味,反应的还是我们内心的怪兽,酗酒,享乐,懦弱,种种累计,威力惊人。
那个被丢向天空的恶,是否真能消失不见呢?
先出结论:这是一部心理学方面的电影,但是执行和剧本确实有比较大的问题,导致最后,很多观众摸不到头脑。
故事的真正主角是男主,而不是女主,这也是最大的问题之一,导致,观众全程在期待女主的角色进化,却完全没有发现男主才是本片的主题:“you hate yourself". 当女主想明白这个所谓的伏笔时,都快结束了,然后,在一片慌乱中,片子走向高潮,男主被消灭,而女主的进化,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观众被蒙圈了。
待续。
我向来对电影的题材风格荤素不忌, 看完colossal的预告片就预感这个片子风格清奇, 被勾着兴致勃勃的跑去看, 然而80%的观影过程我恍恍惚惚懵懵懂懂, 挺好玩又总觉得哪儿有点儿不对劲, 直到电影最后一个场景才松了一口气, 决定这是我的那杯茶那口菜. 这个片子在豆瓣和IMDB上的总体评分都不是很高, 我想大概是它舞花枪喷迷雾太过, 但我很喜欢它传递的信息, 或许不少豆瓣丧都会有共鸣吧.先说说我的体验新奇+挥之不去的违和感+不停的转折女主酗酒,爱情事业一无是处的loser, 所以在她搬回老家后偶遇疑似青梅+暖男的男配后, 我以为这是个女生奋发自强爱情事业双丰收的小清新励志片;然后怪兽出现了… 没关系, 也许这是个有sci-fi元素的,轻松的生活励志片吧…然而女主并没有和暖男青梅搞在一起, 倒是和鲜肉男打得火热; 这是我觉得特别违和的地方, 青梅看上去多体贴周到真诚啊, 按照套路妥妥的男一啊. 女主和鲜肉男的戏份不多也没什么chemistry然后”哗”得一下就在一起了, 简直像女主特意逃避青梅而去选择鲜肉男似得.然后前男友出现了, 好吧看这个架势是一女三男的多角恋啊然而青梅的底牌翻开了, 青梅又黑又毒, 控制欲强的sociopath, 还和女主有前仇旧恨; 仔细想想有迹可循啊: 女主发现了自己和首尔怪兽的神秘联系后, 特别担心自己的行为对无辜首尔市民的后果(好心肠的姑娘), 青梅则是一副游戏的玩乐心态. 女主在失去童年记忆的情况下和青梅保持距离, 大概就是生存的本能吧.所以这不是小清新有scifi的romcom, 而是女主会被打的鼻青脸肿最后还是顽强的把bully打败摆脱童年阴影(顺便拯救首尔)的故事. 励志吗, 我觉得很励志.我特喜欢的是电影的最后一个场景: 战胜怪兽后女主来到一间酒吧, 我脑补了她的感觉, 超级英雄战后的疲倦感, 摆脱bully的轻松感, 大胜后觉得 自己invincible超牛B很想倾诉的复杂感觉,等等等等. 这个时候酒保问要不要喝点什么, 女主的微笑凝固, 长长叹气,影片结束.是的, 女主接下来要面临的战斗, 就是片头出现的名为酗酒的怪兽.我对这一幕特有共鸣: 连续熬夜加班后终结了工作上一个重要的deadline, 整个人飘飘然, 还没来得及像家人显摆, 就被问及到交友/相亲的近况, 我凝固的表情和叹息应该和片尾安妮海瑟薇很像吧^_^我觉得这个片子最励志的地方不是展现了(像我一样)丧女的自强过程, 而是她自强的开始.生活中有很多怪兽, 过去的人和事, 当下的生存, 对未知未来的担忧和规划, 没关系啊, 丧女如我, 每日和怪兽撕斗, one monster at a time.
本片及脑洞即题材十分不错,阐述角度也从女主格洛莉娅极端女权主义出发,充分传达了《终究还是一个人扛下了所有》的精神。
当然,本人来说绝不倡导所谓的大男子主义,毕竟良好的恋爱关系需要彼此的舒适,而非强调控制和让对方无限制妥协。
本片打着科幻片的幌子,直接来一波爱情片和公益宣传。
片中的三位男性的人设较为符合“一团糟”的格洛莉娅:蒂姆:老是在妥协的小白领:-照顾失业女友,希望其变好不要沉迷酗酒-分手后,没放下过关心,没挂过一个电话-不甘愿女主在酒吧做服务员,即上门求和-被放鸽子后仍在关心,希望得到一个解释奥斯卡:不停寻求自我优越感的舔狗:-女主离开老家,仍不停打探跟踪女主消息-各种嘘寒问暖,提供生活用品及工作帮助-久别后第一次见面,直接带去继承的酒吧-虽酒吧生意惨淡,但仍然觉得自己是老板-小团体中的领袖,结交比自己更差的朋友-付出没有回报后,立即展现变态的控制欲乔尔:脑子还在发育的荷尔蒙:-对于长得好看女性,眼中只有交配的概念-一夜情后,女主即使面对压力也无动于衷那本片女主格洛莉娅是怎么面对他们的呢,控制-对于蒂姆,就是踩底线,我不听,晾一边,但是我好像还是爱你的-对于奥斯卡,由于当下环境原因,就满足你舔狗心里,但老娘对你没有半点意思-对于乔尔,睡睡就可以了,其他别多想怪兽即自我,处于酗酒和日夜颠倒的生活,会使人成为怪兽,有趣的是这样的情况往往自我并不知道,片中的新闻报道犹如酒醒后回看自己喝大时的视频,一样令自己难以置信。
另外怪兽出现选择首尔,可能是当时对于韩美部署事件的暗讽。
你想听个惊奇的故事吗?
当然想,那你想喝点什么?
Emmm...当下年轻人理解的夜生活,或许会以酒精、派对、酒店来涵盖,确实有吸引,但还是凡事有度,避免一团糟,成为那个令自己都难以置信的怪兽。
个人觉得还是学会控制自我的欲望,自律及自由。
五星满分。
第一次在豆瓣打分,机场刚看完闲得无聊是一个原因,另外,并不觉得这个纯粹是导演的YY。
电影从始至终贯彻的是,责任。
而当你做一件事,主宰他人的生命,可以没有任何法律责任,但依旧可以为所欲为,享受一种霸权,你是否愿意去做?
给你一个按钮,按下去这个世界某个人就死掉?
你能否保证你就不会按下去暗爽一把?
如果你是女主,你暗中可以控制这个怪物?
你会不会也去扮演一把上帝?
男主在小时候,给女主捡模型,在他以为没人看到的时候,疯狂的踩烂了。
女主酗酒,甚至有点乱性,被男友骂out of control,然而她在这个时候in control。
她一直保护着可以说和她无关的人们,没有人知道她在保护,她也没有任何使命和责任,但是她誓死保护。
最后她来收拾男主简直帅呆!
里面吸毒的,放烟火烧酒吧等等情节都是与比主题相关。
无论做出怎样出格的事情,也不会做出伤害无辜生命之事。
和朋友在台湾看了这部电影,看了1/3朋友就再说,‘你有没有觉得这部电影的节奏太慢了’,看了一半,朋友又说‘这里面的人怎么都这么莫名其妙’,影片结束,‘快快快走,去卫生间啦,真是不好看’。
其实的确如此,电影节奏很慢,(女主酗酒-回到家乡-找到基友们)-(怪兽出现-发现怪兽是自己-机器人出现)-(两只起冲突-打起来了-女主赢了),将电影分为三个部分话,最沉闷的第一部分占了近1/2的时长,难免会有人感到无聊。
即使是前期的铺垫这么长,到高潮部分还是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女主一直在酗酒以为是什么厉害的铺垫,男主的性格铺垫也不够巧妙,两个人为什么会变身的理由更是雷人。
上面都是一起看电影的朋友的看法。
在我看来《巨兽》还是有有意思的地方,是编剧对于“自卑”这个主题的诠释,这让我联系起口碑大热的《逃出绝命镇》,两部同一时间上映,其实是用了同样的手法,无限放大自己的主题“自卑”和“种族歧视”。
其实,编剧对人物性格的刻画蛮有趣,女主排斥回到家乡,隐瞒事实,是因为自卑;男友忍受不了女朋友碌碌无为无所事事,又拉不下颜面去找女友,是因为自卑;男主的两个基友,一个因为吸毒而自卑,一个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莫名其妙的不自信而自卑;这一切自卑放大到极致,就是男主了,自卑到极致。
整个故事的矛盾点也是,男主的自卑在女主的落魄上终于找到了自我认同,而得知女主是巨兽‘大出风头’后,自卑再次涌来,只能通过作为机器人在首尔上空大闹而消减。
其实,将这种对于人性的表达,放大到‘奥特曼大怪兽’的层面上,是蛮有趣的,导演和编剧用的略显荒诞的手法也可以接受,但接受度不高,这就是问题所在了,不是专业的,从电影爱好者的角度来说,如果导演想表达的没有办法让所有观众接收到,那一定是导演的问题。
本身想给三星,但是周围的人会给一星,所以综合一下。
脑洞巨大的片子,有多大?
吸引我禁不住看了一下,当然,按习惯笔录一下剧情…… 在纽约,葛洛莉亚多次不回家过夜,男友蒂姆愤怒与其分手。
葛洛莉亚回到去世父母遗留下的老宅,遇到小学朋友奥斯卡。
重绪旧情,葛洛莉亚在奥斯卡的酒吧打工。
一日,电视新闻播放韩国首尔惊现巨兽,但令葛洛莉亚更惊奇的是巨兽挠头的举动与自己的陋习相同……此后,葛洛莉亚、奥斯卡与酒吧好友加斯、乔尔一同验证了首尔的巨兽其实就是自己……同时,葛洛莉亚又发现蹂躏首尔的并非她一人,还有奥斯卡——出现首尔的机器人……二人小时,同时被闪电击中脑部,从此,葛洛莉亚能使异地呈现巨兽;而奥斯卡能使异地出现机器人……接着,葛洛莉亚与乔尔上了床,奥斯卡醋性大发,故意使首尔出现机器人,伤害无辜;葛洛莉亚为阻止奥斯卡,二人大打出手……接着,蒂姆来找葛洛莉亚,欲重归于好。
奥斯卡更是妒恨异常,发誓若葛洛莉亚离开他,每天将首尔蹂躏一番……为终结奥斯卡恶性,葛洛莉亚来到首尔,使奥斯卡身边出现巨兽,抓起奥斯卡丢到远方……
影片设定清奇,各种元素在我看来都是在讲一个主题——控制。
从主人公发现原来自己醉酒后的行为竟会影响隔着大洋彼岸的数条人命,她意识到了责任,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行为。
而她的小学同学从她回来就抱着以送家具送工作的方式控制她的动机,而当她和他的朋友睡过之后,失控感让他出离愤怒,开始威胁,以图控制她留下。
女主从自控中正视了自己的混乱,从被动的失控成长为主动的不受控,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而前男友和她小学同学都以图控制别人来控制住自己的问题。
可以说是以小见大,曲径通幽般地完成了当今女性独立的问题,不是依附于男权的控制,而是自我的承担。
去看了《柯羅索巨獸》,評價好像很兩極,但我看得既開心又滿足。
有些人會介意裡面有一些老梗情節跟白爛的對話,當然什麼男人壞透了或女人當自強,都不太出人意料。
只是最後的領悟,讓主角發現這個世界原來有一個很迷人的等式;像火光一樣,除了此刻此處,還可以在另一個對稱的地方找到火光的影子。
巨獸就是影子。
若要消滅龐大的影子,就到影子那邊去,讓它縮小、讓它回到自己身上。
一开始的脑洞真的很有趣,但拍着拍着就成了什么鬼…
原本以为只是披着脑洞外壳的套路 结果却完全是意料之外 属于周六夜晚的休闲电影 海瑟薇在片中居然挺讨喜的 只是文戏可以拿掉很多
剧情很无厘头,最后十分钟好看
可惜了。
好蛋疼的电影小品,脑洞开得真是神奇。很有意思的完全不按套路出牌,所以啊,真要是会开脑洞,烂俗的怪兽片也能给你玩出花来 #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我怎么觉得是在暗示朝鲜半岛的局势。。
感觉好像很高大上的样子,但似乎又很乱,像一锅大杂烩,却不知道烩的是些什么,爱情片?怪兽片?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描述,感觉很中二,要是我能控制这样的怪兽,我会干嘛呢?可是不懂怪兽为什么出现在棒子的首尔?貌似电影在讲女权?不知道电影讲了什么,但记得女主还是挺漂亮的。
这个怪兽很大吗?我看还没有导演的脑洞大。
美帝的人动几个小指头,韩国就生灵涂炭!
#17.08.22##CZ327##CAN-LAX#猜到最后女主会去首尔,但没想到是这个原因。
1,今年看过的最牛逼的片子。2,这不是科幻,这是奇幻。3,这是个喜剧。4,这是个禁酒公益片。5,节奏烂的出奇,但是最后15分钟处的逆向思维反转算是个小亮点。6,浪费了相当多的行剧能量在毫无意义的地方。7,这片子浪费了3个好演员。8,我会把这片子推荐给别人,因为要吃屎大家一起吃
没法归类的电影😂
这想象力,真牛逼!
不是怪兽片,不是爱情片,不是治愈片,至于是什么类型,我也不知道啊。一会儿打,一会儿哭,一会儿温情,一会儿丧,一锅大乱炖,并不知道看了什么。 @2017-05-03 20:20:40
哈哈,居然还有这么萌的低成本的怪兽片,主演还都是大牌。安妮的样子怎么都不像个酒鬼。
奇怪的节奏,奇怪的剧情,奇怪的人设,不轻松不幽默不严肃不吓人不浪漫,安妮小姐竟然会接了这么一部无聊电影
解谜太牵强了,为什么女主可以反召出怪兽?没看懂……另外,片子里的韩国人是不是傻_(:з」∠)_
槽点太多到底想表达什么?告诫韩国老实点儿你们的小命都在宗主国美国手上?告诫不要喝酒,一喝就断片儿天生脑子有毛病的更不要喝?还是让我们小心身边的变态朋友一朝变态一辈子变态?丹丹龙前男友角色起的作用就是为了凸显女主的不上心,韩国人民心也是大,每天定点袭击都阻止不了他们在事发地聚群。
起承转合都挺好的,脑洞打开,最后还有点热血…………
看来昭和系的奥特曼和小怪兽真的是相爱相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