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想起一个笑话,CIA的特工名字都叫林奇(音译的),这句话的意思是CIA的特工从来不会说真话,哪怕名字都是假的。
CIA的形象分三种:第一种,电影里007那种,上天入地拯救世界,维护世界和平。
第二种,也是电影里,不过是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什么刑讯逼供,颠覆别国。
第三种,刺杀卡斯特罗的CIA,被天下人耻笑,各种心机落空。
可是大家都忘了,古巴关塔那摩监狱里的哀嚎声,穿梭在叙利亚各个派系之间的说客。
CIA有一本书叫做《传家宝》,把可以解密的档案都公布出来,不过没有从网上搜到。
我相信,这部电影的故事在真实的历史中只会更荒诞。
fuck fuck fuck我觉得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周边的影响很大,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我们被迫成什么样的人,一切都是为了生活。
我不太喜欢现在中国电影的一点就是不够真实,有话不能好好说,中国害怕公开讨论很多问题,这样就好像问题是不存在的,可是问题不提出来,怎么解决,问题不是随着时间不存在,而且变成越来越大的问题。
跑题了…电影讲的故事不难,飞行员巴里,走私烟草被情报局发现,被要挟加入情报局,帮忙走私枪支给反政府者。
同时和麦德林贩毒集团合作走私毒品到美国,累积了一大笔财富。
说说巴里,本来是飞行员,技术高超,妻子生了孩子,靠走私烟草赚点外快,然后被cia发现,cia直接说坐牢还是跟我混,我带你吃香喝辣,这种选择不用问。
cia派巴里侦查南美,查着查着就有人找上自己,死亡还是跟我合作,我给你数不尽的钱,这种选择也不用问。
这是人和,巴里飞行技术高超,且有把柄在cia手上,巴里需要照顾一家人。
说说时代背景,当时正值冷战,南美各地战争不断,麦德林贩毒集团起势,CIA对既有钱又有枪的毒枭很感兴趣,认为可以利用后者在拉美地区“打赢冷战”,而巴里毫无疑问成了中间人。
这是天时地利。
时势造就了巴里,当然巴里有能力也抓住了机会。
时势也毁了巴里,随着冷战尾声,巴里随之变成了弃子,只有死人才能保守秘密,一个知道太多人秘密的人,只有死亡。
是美国制造了巴里,当然要毁一个人也是容易的。
最后,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美国行动》是一部传记片,取材于美国大毒枭巴里·希尔的真实经历。
汤姆·克鲁斯在电影中身兼飞行员、毒枭、CIA卧底三重身份,和《碟中谍》系列的伊森·亨特相比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上世纪70年代,巴里原本是一名环球航空公司的飞行员,他利用职务之便从事走私活动,比如古巴雪茄。
CIA探员谢弗因此握住了巴里的把柄,让他为CIA工作。
当然,巴里也得到了相应的好处,拥有了CIA为他提供的飞机。
当时,冷战即将开始,苏联支持中美洲各地的叛乱分子,而CIA给巴里的任务就是把叛军的罪行拍下来。
除此之外,他还帮助巴拿马的独裁者和美国人之间传送情报。
然而巴里可以说是一步错,步步错。
好景不长,他又被哥伦比亚的毒贩埃斯科瓦尔盯上了,也就是日后美洲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国际贩毒集团——麦德林集团的成员,美剧《毒枭》就是讲述他的故事。
埃斯科瓦尔掌握了巴里传送情报、给叛军拍照的证据,强迫他为自己贩毒,报酬是每公斤2000美元。
于是,巴里带着毒品从哥伦比亚起飞,进入美国后途中在指定的地点空降毒品,
清洗机舱,
最后在CIA的机场着陆,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天衣无缝。
巴里在走私的时候都侥幸得手,却不幸在事后被捕,不仅被关进监狱,还被打掉了牙齿。
2015年5月,有新闻曝光汤姆·克鲁斯的新片剧照,正是这段戏份的造型。
谢弗保释了巴里,让他死心塌地地为CIA工作。
CIA给巴里提供了新的住处和机场,而且住处到机场之间8平方公里的地盘全是他的。
当时,美国想打击尼加拉瓜的桑蒂诺解放阵线,于是派巴里去给尼加拉瓜的反抗军送武器。
然而,反抗军对战争根本不感兴趣。
谢弗还派巴里开飞机将尼加拉瓜反抗军偷渡过来,想建造一个训练营。
讽刺的是,最终谢弗不得不接受反抗军不想打仗的事实,又把他们送回了家。
而这一期间,麦德林集团又介绍了新的生意给巴里。
他们的流程是巴里带着武器出发,直接飞到哥伦比亚和麦德林集团换毒品,然后把毒品带到尼加拉瓜,一部分由巴里通过飞机运到美国,另一部分则由尼加拉瓜反抗军通过轮船运到迈阿密。
就这样,巴里的事业蒸蒸日上,财源广进。
他贩毒、走私军火,甚至建造了一支空军。
他单枪匹马开拓出从美洲丛林腹地空运毒品到美国境内的“新航线”,建立起令人难以想象的“空中走私帝国”,并直接导致了麦德林贩毒集团的诞生以及“伊朗门事件”,甚至近乎导致里根总统下台。
(伊朗门事件是指,美国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一事被揭露,从而造成里根政府严重政治危机的事件,因人们把它与尼克松水门事件相比,故名伊朗门事件。
)巴里只好创办公司来洗钱,但是钱来得太快了,他根本来不及洗。
他在国家银行有1000万美元,梅纳州银行有1200万美元,梅纳信托基金1500万美元,迈阿密有4000万美元,巴拿马有2000万美元,草袋里有700万美元,新秀丽有800万美元,还在房子后面埋了400万美元,衣柜里还有40磅(约18.14公斤)金子……
他家里到处都是钱,衣柜塞满了钱,院子里也是钱,马厩里也都是钱。
以至于她的妻子在院子里能挖到钱,家里随处都能找到钱。
他的小舅子随便在飞机库打开一个盒子,就能用里面的钱买辆车。
巴里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他的钱太多了,他不知道该放在哪儿。
有一个镜头非常惊艳,他和妻子在飞机上做不可描述的事情,腾不出手来驾驶飞机,导致几十箱现金因失重而漂浮起来,简直就是人生赢家。
巴里身为一名大毒枭,每天与情报、枪支、毒品、洗钱种种犯罪行为打交道,自然遭到了DEA(美国缉毒局)、ATF(美国烟草火器与爆炸物管理局)、FBI的联合通缉,这意味着,他有再多钱也救不了他了。
然而,巴里自己都没想到,他能够再次逍遥法外,而这次使他获救的并非金钱。
美国军方发现他的确是个人才,还有很大的利用价值,于是派他去当卧底,取得桑蒂诺解放阵线和麦德林集团的贩毒证据,企图扳倒大毒枭埃斯科瓦尔。
巴里像以往那样再次和麦德林集团进行毒品交易,却暗中在飞机上装了摄像头,把一切证据都拍了下来,
以至于美国DEA直呼巴里是个天才。
然而剧情再次反转,美国尚未抓获麦德林集团的时候,这些照片就已经泄漏,巴里又陷入了麦德林集团的追杀……整部电影的剧情非常夸张而出人意料,但这却是真实故事改编的。
本片是导演道格·里曼和汤姆·克鲁斯继《明日边缘》之后的第二次合作,接下来他们还会继续合作《明日边缘2》。
道格·里曼曾执导过马特·达蒙主演的《谍影重重》系列的第1、2、3、5部,以及布拉德·皮特和安吉丽娜·朱莉主演的《史密斯夫妇》。
而汤姆·克鲁斯想必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他出演了5部《碟中谍》,以及《雨人》《夜访吸血鬼》《壮志凌云》等一系列佳作,并且凭借《生于七月四日》和《甜心先生》两次提名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凭借《木兰花》提名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可谓是打得了商业片,演得了文艺片,口碑与票房齐飞,名声和利益双收。
道格·里曼长期执导动作片,而汤姆·克鲁斯也是一名铁骨铮铮的“硬汉”,但是《美国行动》和他俩之前拍摄的《明日边缘》有显著的不同。
《明日边缘》讲述的是主角在抵抗外星人入侵的过程中不断死去,又不断重启的故事,概念类似于《源代码》,看点是绚丽的视觉效果和酷炫的动作场面。
《美国行动》改编自巴里·希尔的真实经历,导演道格·里曼的父亲也曾在“伊朗门事件”听证会期间担任参议院的首席法律顾问。
2015年出品的美剧《毒枭》的原型人物就是长期与巴里·希尔交易的大毒枭埃斯科瓦尔,
除此之外,“鹰眼”杰瑞米·雷纳也出演过一部叫做《杀死信使》的电影,改编自记者盖瑞·韦布的真人事件,他因揭露CIA与麦德林集团的毒品交易内幕而被CIA毁了整个生活。
《美国行动》并非动作片,而是以剧情为主,并且讽刺了美国在七八十年代对其它国家的干涉,充满政治隐喻,颇有几分喜剧色彩。
动作戏不多,主角的人设也是不会武功,全靠智谋、勇气和机遇。
实际上,一名武打明星,在不打架或者打斗很少的时候更能直观地展示出他的演技。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在《新宿事件》和《英伦对决》中更容易发现成龙演得好,单论表演比《功夫瑜伽》《绝地逃亡》高出几个级别。
让汤姆·克鲁斯担任《美国行动》主演无疑是十分明智的决定,出生于1962年的他本就是和原型人物巴里·希尔是同时代的人物,而且汤姆·克鲁斯也多次在电影中开飞机、当卧底、为CIA办事、陷入通缉和追杀,《美国行动》的主角完全就是一个不会打架的伊森·亨特。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伊森·亨特不会打架,要让他在各方势力的追捕面前,通过智慧、金钱、权利甚至运气来化险为夷,这就很有看点了。
但巴里又和伊森·亨特有所不同,伊森·亨特是坚持打击坏蛋的正义特工,而巴里则是彻彻底底的反面人物,这也是汤姆·克鲁斯少有的出演反派的经历。
《美国行动》的剧情不禁让人联想到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战争之王》,只不过《战争之王》中的主角并非毒枭,而是军火商“尤瑞”,并且同样是由真实故事改编。
由于尤瑞的形象是五名军火商的化身,因此《美国行动》看起来可能没有《战争之王》那样气势磅礴,但孤立来看仍然非常具有传奇色彩。
巴里第一次为CIA工作,是因为CIA掌握了他走私的证据。
而CIA需要雇人给叛军拍照,正是需要一名有勇气、敢于犯罪的飞行员。
巴里第二次为贩毒集团工作,也是因为毒枭看中了他过人的胆识。
接下来,他又多次和CIA、贩毒集团、美国军方合作,同样是因为大家觉得他除了是个罪犯,更是个人才。
他不断地犯罪,又不断地被抓住把柄,不断地为别人效力,可以说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是多方面势力的共同作用促使他成了一名大毒枭。
他当年以飞行员的身份走私雪茄的时候,可能从没想过这会让他一步步成为一名头号通缉犯。
正是那些看似普通、无意的举动,改变了他的整个人生轨迹,颇有“蝴蝶效应”的意味,也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
有些人做梦都想做千万富翁,却能力有限;巴里则是在多方势力的逼迫下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得到了花不完的钱,换来的是每天提心吊胆的生活,最终有再多的钱也无福消受。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曾表示他不喜欢被称作“卷福”,他感觉人们只知道他演过福尔摩斯,而忽略了他其它的优秀作品。
其实这同样适用于每个演员,一名真正优秀的演员,一定是能够胜任各种角色,他只有尝试新的角色,才可能摆脱自己的标签,改变人们对他的刻板印象。
因此,汤姆·克鲁斯不断尝试更具挑战性的角色,他想告诉大家,他不仅是伊森·亨特,也可以是侠探杰克、吸血鬼莱斯塔特、佃户青年约瑟·多尼利、武士纳森、飞行员麦德林、陆军上校克劳斯•冯•施陶芬贝格,以及大毒枭巴里·希尔……
如果阿汤哥能飞到德黑兰的话,整个伊朗门事件他就全包了。
美帝和苏修鏖战的岁月了,处处让北极熊放血那也是冷战的一部分呀。
没有这一滴滴的积累就不可能有最后的解体。
所以美帝比熊聪明多了,在各种利益面前左右互搏,没拿纳税人一分钱也把仗打了,而且也赢了。
至于毒品吗,就算没有大毒枭像绝命毒师之类的人才也绝不会埋没的。
毒品加快了优胜劣汰的过程不是吗?
得益于阿汤哥精湛的演技,电影并没有拍正规纪录片而是走讽刺喜剧的路线,这恰恰是我特别喜欢的一点。
看完电影感觉像美剧《毒枭》的外传,片头三个制作方上个世纪的老动画十分有意思。
电影一开始就交代了美国80年代里根总统在任时的社会背景。
阿汤哥饰演的Barry Seal身兼飞行员,CIA卧底和大毒枭三重身份。
因走私被CIA特工Schafer找到把柄,以此要挟让他拍下苏联支持中美洲当地叛乱分子的照片,同时在巴拿马传送情报,因高超的飞行技术不久又被当地毒枭(麦德林集团前身)盯上。
凭借Schafer提供的管辖图绕过危险区域,拍照,运毒,回CIA机场一波操作一气呵成。
可惜回来被抓,CIA保释了他后给了他大把好处,但同时有个更大胆的想法,训练当地武装(虽然之后发现他们根本不想打仗),地点就在Barry的机场里。
"Is there any problem" "Whatever u want, Boss"讽刺力max。
贩毒,军火,Barry的空中走私生意越做越大蒸蒸日上,以至于怎么处理钱是个大问题。
洗钱什么的就不说了,我记得有一段很有意思说他存钱的一家银行在造金库,银行表示造的是给别人存钱的,把最大的主金库给他。
理所当然,他也因为这一切被各方盯上并逮捕,之后又莫名其妙被军方当作人才去拍麦德林集团的几个头目,没想到事情没做完被国家卖了,照片暴露自己凉了。
CIA把他当马前卒,他用CIA掩护贩毒,实而纯粹的互相利用的利益关系,却一直以来都所谓“ For your country ”。
本身正事也没用,反而养肥了毒枭。
Barry何许人也?
A gringo who always delievers. 这样一个小人物赚的盆满钵满,游刃有余于各方势力又每天提心吊胆实在充满讽刺。
不禁感叹,美利坚真是个伟大的国家啊!
年过中年的阿汤哥穿起飞行员的制服,英姿还在。
然而,在这无聊的压抑的孤独的飞行驾驶座位上,窗外是无垠的浩瀚夜空,机舱内似乎除了他自己,所有的人都沉入梦中。
太无聊了!
他要刺激和惊险,没有的话他自己制造。
因此他故意关掉自动驾驶,手动制造了剧烈的颠簸和震动,随着乘客们惊恐的从睡梦中震醒,他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被称为里根时期,他推行的经济政策叫做里根经济学。
因为他大幅度减税,扩张军需,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了八十年代初期的低迷,开始一路高歌猛进。
里根在任两期,美国经济持续蓬勃发展。
这一时代背景在片中直接或者间接的不断显现。
在这一社会背景下,美国大大小小的公司,公司里上上下下的员工都忙着赚钱。
阿汤哥扮演的飞行员(Barry Seal)在和哥伦比亚毒枭三巨头初次见面的时候发出感叹:“这地方的人们和我们美国人民一样,只想赚钱”。
Barry是飞行员,按中国的标准,属于典型的稳定而体面的中产阶级。
然而,阿汤哥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被程式化的工作弄的身心俱疲。
作为飞行员中翘楚,他不甘心一辈子过着稳定但是按部就班的生活。
也许当时选择了天空,就表明他是一只渴望挑战,乐于冒险的雄鹰,而不是一只安于现状的鸽子。
所以,他干着飞行员的工作,还兼职走私毒品。
手握着Barry的犯罪证据,中情局的探员Schafer找到他,威逼利诱的同时本着人尽其才的原则将Barry召入麾下,为中情局拍摄在南美洲的一些地方武装冲突照片。
Barry 只能接受,因为“为了我们的国家”。
中情局对他拍摄的照片非常满意,接着又派给他一份重要的工作。
他要充当重要情报运送员,把美国在巴拿马的线人提供的情报带回CIA。
摆脱了反反复复程序化的民航飞行员工作,他拥有了自己的小型飞机,开始了“自由飞翔”的新旅程。
然而这份在空中漂浮的自由,总是会被突如其来的意外击碎。
而且,每一次自由的粉碎都意味着打破他已有的对国家政策和利益的认知。
而这一次次的粉碎,程度依次加强。
在他往返南美和美国的旅途中,他被哥伦比亚毒枭三巨头(Medellin Cartel )请去,让他运送可卡因去美国。
之前三巨头找过不少飞行员试过在简陋的飞机跑道上起飞,然而好多人都无法顺利起飞。
Barry作为 “天之骄子”不负众望顺利起飞,干净利落的完成了首次毒品运送任务。
然而,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一方面,走私毒品让他赚得捧满钵满,另一方面,大宗的毒品交易也让他遭遇了牢狱之灾。
不过,由于Barry在情报工作中的重要性,CIA的Shafer将他救了出来。
他开始对这个国家对外对内的做法产生了怀疑。
虽然每一次有惊无险,然而,当他被CIA, FBI, DEA (Drug Enforcement Association 美国缉毒局)几股势力一起围攻将他带往执法地点,他再次全身而退。
是权力巅峰的白宫将他救出,然而,他也不得不进入一个更加凶险的境地。
他开始忍不住问:“这就是国家让我做的事情?
当他提出自己的疑问的时候,Schafer 总是告诉他“for the country”。
他在这个无比宏大的目的面前,似乎没有任何理由拒绝,抑或是他本来也无法逃离。
最后,他成了国家利益和军事策略中的一枚棋子,他的生死被忽视,钱财被没收。
曾经为国效力的英雄(实际上,他所从事的工作,是政府授予权限的,但是却总是处于灰色地带。
在违法与合法之间,他的工作是见不得人的),如今落得每天居无定所。
最后被刺杀。
那句CIA 探员总是说的“for your country”, 从影片最后的结局看来,是相当值得怀疑和否定的。
国家政策和军事行动,在多大程度上合理甚至是合法的,对谁而言是合理合法的,似乎都模棱两可。
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也就是八十年代里根任期内的伊朗门事件。
影片主人公Barry 在影片中用录像机记录自己被CIA纳入麾下以后所从事的一系列的航空运送任务, 粗砺的纪录画面和影片本身高饱和的色泽显示出强烈的现实主义质感。
环球航空公司飞行员巴里·希尔(Barry Seal)利用职务之便,多次走私墨西哥雪茄……但其飞行技术被CIA特工蒙蒂·谢弗相中,拉其入伙为CIA卧底,让其辞去环球航空公司飞行员职务,以“独立航空咨询顾问公司”职员身份替中情局窃取中美洲国家情报……1978年之际,正是美苏冷战高峰期,苏联暗地支持中美洲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巴拿马等一些国家的武装叛军搞共产革命,而中情局急欲知晓这些叛军的分布情况,巴里·希尔驾驶双引擎涡桨飞机就负责为CIA航拍叛军的情况……有时,巴里·希尔降落哥伦比亚为飞机加油……巴里·希尔为蒙蒂拍摄的大量清晰照片,使蒙蒂在中情局大受好评……同时,哥伦比亚毒枭豪尔赫·奥乔亚与帕布洛·埃斯科巴了解到巴里·希尔执行独特的任务后,决定利用其职务之便为集团空运可卡因至迈阿密,每公斤支付两千美元报酬……巴里·希尔欣然接受,并成功空投毒品……但当巴里·希尔再回哥伦比亚向豪尔赫取报酬时,被军方包围拘捕……蒙蒂找到关押在监狱的巴里·希尔,并帮其救回美国;但路易斯安那警方已获知巴里·希尔走私毒品,蒙蒂建议巴里搬家至阿肯色州的梅纳……1980年,共产阵营的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试图掌控尼加拉瓜,而美国白宫欲支持反桑地诺派,但国会担心会引起第二个越南战争,反对总统的参战计划;于是,白宫寻求中情局解决尼加拉瓜问题……在梅纳,蒙蒂不仅为巴里提供了住所,还为其提供了私人机场、飞机,总面积达两千亩……蒙蒂这次需要巴里空运武器至尼加拉瓜,支援反派赶走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蒙蒂还将墨西哥湾所有执法部门(包括FBI、缉毒局、海关等)的部署地图交与巴里,让其驾驶飞机时方便避开这些检查机构;最后,蒙蒂还为巴里要回了上次走私毒品获得的巨额报酬……1981年,巴里首次将武器空运给尼加拉瓜的反桑地诺派,但其似乎不对武器感兴趣,甚至将巴里身上的时髦皮靴等抢劫一空……第二次运武器,巴里竟看到反桑地诺派首领与昔日毒枭豪尔赫一起来找巴里,让其返航时将毒品运回迈阿密,——反桑地诺派并不热衷战争,而更热衷挣钱,将美国支援的武器全部转卖给了哥伦比亚毒贩……于是,巴里自此将武器直接空运给哥伦比亚豪尔赫等毒贩,而反桑地诺派用渔船将可卡因偷运至迈阿密;同时,巴里再运一批毒品,中途至巴拿马加油,用其中一些毒品贿赂诺列加上校,加满油后返航回美国,将毒品空投至路易斯安那……生意越做越大,巴里找了几个帮手皮特·杜波伊斯、斯坦·梅森与比尔·库伯、鲍勃四个飞行员,一起空运武器与可卡因……在巴里的帮助下,豪尔赫等毒贩也升级为国际贩毒集团——麦德林集团……同时,中情局欲扩大支援力度,不仅加大空运武器量,还让巴里空运反桑地诺派青年人至梅纳机场,训练他们成为飞行员;但当这些尼加拉瓜青年人一踏足美国大地,立即溜光……为扩建训练机场,巴里在中情局授意下,大量购买地皮;同时,巴里赚得钱也越来越多……巴里也并非一帆风顺,飞机多次遭缉毒局拦截,而毒枭埃斯科巴等也遭政府攻击,在哥伦比亚无立足之境,只能转场尼加拉瓜……而巴里妻子露西的弟弟杰宝又给巴里惹了祸,不仅屡次从巴里家中偷钱,还被捕进警局……因杰宝有两次前科,这次很可能被判终身监禁。
为防止杰宝将走私毒品的事透漏给警方,巴里让杰宝去国外避难。
但毒枭豪尔赫为杀人灭口,私自在杰宝车中安放了定时炸弹,将杰宝炸死……与此同时,中情局监管机构发现支援尼加拉瓜反抗军的武器,一多半都在哥伦比亚毒贩手里,而在美国受训的反抗军有一半下落不明,并未回国参战……于是,蒙蒂遭到质询……蒙蒂为毁灭罪证,不仅将正在受训的防抗军遣返,还将所有与巴里来往的资料销毁……而巴里,在梅纳机场紧急销毁剩余的枪支时,遭缉毒局、烟草火器与爆炸物管理局、FBI三方围捕……但侥幸的是,此时白宫里根总统团队陷入深深的毒品门事件,舆论一致谴责政府的错误方针导致麦德林贩毒集团的崛起,致使美国深受毒品之害;因此,里根总统团队为摆脱舆论谴责,设法将过错嫁祸给共产党,以此证明总统的清白;而方法就是一个,解铃还需系铃人,就是始作俑者巴里。
总统团队的骨干奥利·诺斯上校与缉毒局局长为证明共产党在中美洲制毒品贩卖给美国,亲自面谈巴里,让其参与行动,继续为麦德林运毒,但装载时趁机拍照取证,这正是巴里逃过入狱之劫的原因……1984年,巴里开始为白宫工作,与皮特驾驶一架军用运输机假意帮麦德林集团运毒,装载时偷偷拍照取证……但令巴里意想不到的是,拍照取证的照片竟在媒体曝光,而照片中就有巴里。
于是,巴里家中的所有财务不仅被FBI没收,还被阿肯色州检察官告上法庭……但巴里的飞机飞行行动被白宫列为机密行动,所以法官并不能重判巴里,只是象征性的判决巴里为社区服务1000小时……巴里的妻子重新搬回路易斯安那的巴吞鲁日居住,而巴里留在阿肯色州服役社区服务1000小时的惩罚……但媒体曝光的照片也使麦德林集团看出巴里是叛徒,开始进入美国谋杀巴里……巴里为躲避谋杀,每天住不同的汽车旅馆……但还是难逃一劫……
一个美国的传奇人物,从一名航空公司的飞行员,因为走私被CIA抓住把柄,从而开始为CIA工作,以顺便开始为毒枭运毒,自己也通过运毒赚得大笔赃款,多到小舅子随便从地里挖出的钱,都可以让自己买辆车来泡妞,最后,由于自己声明远播,导致FBI、警察局、税务局、食品安全局等分别来抓捕他,最后却被叫比尔的州长电话捞出来,对就是后来成为总统的比尔克林顿。
再一次成为政府的工作人员,又开始自己的飞行亡命之旅...这部电影是近几年来下载看的效果最差的一部,声音和嘴型要差上2秒钟,也许这也是导致这对这部电影评分不高的原因吧!
一,他小舅子谁杀的。
毒枭放的炸弹。
二,最后他媳妇卖肯德基,特写手上链子,很值钱吗?
值多少大概?
三,最后主角是死了吗。
但是影片的处理,谢佛又惊喜的对着人说飞伊朗,但是并不显示对谁说,这是影片想表达主角并没有死至少是不希望他死的意思吗?
因为如果大家不知道这段真实事件的情节的话,我觉得可以这样理解。
四,中间有个飞行员睡着了,主角撞飞机翅膀叫醒他,这在实际中撞翅膀这种操作可能吗?
看片体验紧张与欢乐兼具,尤其喜欢汤哥的妹子都可以看看这部全场高能的美帝自黑无下限+霸道土豪宠娇妻=汤哥再过一百年还是这么帅。
有意思的是片子里的奇幻冒险大多是真人真事,和主角同名的原型也是个奇人。
以下剧透慎入……一开头汤哥演的Barry(实在太本色出演了所以还是简称汤哥)就是风流得意人生赢家,在某航空成为史上最年轻机长娶了貌美如花的老婆生了玲珑可爱的宝宝,然而飞行工作越来越繁重以至于每天回家倒床就睡就连搞一发老婆都没有力气。
于是为了老婆的下半生性福他奋起接受了中情局的威逼利诱,潇洒卧底南美贩毒团伙,过起了他梦想中的每天把脑袋架在刀尖上跟毒贩军阀警察特工斗智斗勇,侥幸生还就可以扛一麻袋美金回家还有力气搞老婆,一觉醒来再如此循环往复的快乐生活。
汤哥最后土豪到了什么程度呢,美国某中部小镇的两千亩荒地被他搞出一支五架飞机走私战队,家里钞票太多没地放,只好随便丢在后院腐烂变质。
受到惊吓的当地小银行专门造了个新金库把其他客户的钱挪进去,然后把原来金库改成汤哥专用......最最重要是人家发家致富以后还是对老婆孩子特好特专一,一开始老婆不让他辞职他就每天完成任务了换回机长制服再假装下班回家,后来赚到第一桶金先想着给老婆买跑车买首饰修新房盖游泳池。
最后被抓抄家了也是先让老婆把能戴的首饰都戴上,教育老婆跟自己撇清界限才能保命。
不过他老婆也是厉害的。
每次汤哥问她:你信不信我?
她都秒回:不信!
(但还是为了爱情盲目地跟着汤哥走23333)最后汤哥好不容易说服她带着孩子逃命了,她就真带着满钻首饰回KFC打工了(在遇到汤哥之前的生活)。
这种理智冷静面对多大风多大浪都能安然处之的女神,见到就娶了吧!
(说好的结尾点题呢?
补标。
无逻辑大烂片,浪费时间。
【补標】
好吧!伟大的国家!
全篇流水账纸片人设,人物毫无弧光,连搬家戏这种专门中途插入的文戏你都看不到立体的人物,只能证明导演掌控不了阿汤的表演;这种程度黑美国连韩国批判电影类型片化的套路都不如
2017.9.1.Shaw Theatre. 对美国干涉拉美内政的深度自黑。因为黑得太high太戏谑,以至于看到结尾的时候惊悚沉重了一下。但其实惊悚沉重才是这段历史的本来面貌啊。罗恩韦斯莱他哥美国口音简直太无缝了!
复古片头嗲。不是没有缺点,比如配角人物纸板化,家庭戏不能更敷衍,但是这种节奏轻快的传统剧情片在如今IP漫天的院线片里实属清流。
笑死
看过美剧毒枭之后看这片感觉挺有意思,只能说时势造英雄~
看睡着了
这种伪纪录片的形式我还真的是不太喜欢呢,阿汤哥不拍打戏也拉低了他的魅力值(虽然我一直没太get到……)
现实版《魔鬼代言人》+毒品版《战争之王》!看到那个CIA“schafer”财神爷在结尾提到反政府军的兴奋表情时,让人对国际政治顿时浮想联翩,导演真是自黑政府到骨子里了,在导演眼里政府好似瘟神一般存在!至于阿汤哥,除了一直在线的高颜值外,那些数不完的钱也很治愈啊@@(请原谅我小市民可怜的眼神)
典型的传记片叙事,带着八十年代的复古质感,这种题材要引进大陆,所以才给了个更商业化的片名翻译《美国行动》吗?
边玩手机边看的,貌似挺流水账的片子。。。
毒品题材太多!还行,阿汤很拼
无法想象本片居然取材于真人真事,作为一个飞行员的人生,这TMD也委实是精彩绚烂到了过分,但同时也是可怜可悲到了极点。你可以说男主随波逐流也好,三观歪曲也罢,但任凭谁不幸搭上政府的贼船以后,也就只能像个陀螺般身不由己地自转,全身而退基本是在做梦了。丑国政府的丑陋无耻也是令人叹为观止。
这种片子中国永远拍不出。巧的是昨天才看到一个转贴和它底下的评论,云南缉到有8公斤和12公斤毒品的毒贩,但只判死缓,然后晚上就下了这部,看完觉得简直完美对应解答了很多问题。勇于自黑是是天朝片永远也做不到的。这部活脱疯狂毒贩版《战争之王》但戏剧表演战争之王高,现实味这部好。
美国人就是世界各地到处搞事情。
只有轻快的流水账,只有赚钱,没有说明白他如何被利用 是否乐意!cia多无耻 钱来了就来了 走了就走了 飞了就飞了。抓了就抓了,死了就死了……
这片莫名让我想起了宋康昊的《麻药王》,而且同样也是真人真事改编的毒枭题材。片子拍摄角度还是挺有意思的,诙谐地揭露巴里希尔传奇的一生,基调活泼,反而更能衬出整个冷战后期美国对于中美地区战略布局和政治介入的吊诡之处。被疯狂的时代推着前行的巴里希尔其实也只是一次又一次地被动服从命运的安排,没有谋略也没有计谋,只是胆大包天并且有点愚蠢地接受现实,本片的重心看似是他的故事但是更深一层还是在说美国政治的无厘头之处。另外阿汤哥演这个角色真心不合适,无时无刻不在强硬耍帅,换个汤姆汉克斯应该还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