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像人.明日青春 沒有自由算是人嗎?
空氣愈來愈污濁、這個環境也愈來愈不能住人了,不過五、六十年的光景,人們已經不得不積極朝其他星體尋求活命機會,說來諷刺,當星球愈來愈不適人居,一代代進化的鏡像人卻愈來愈符合特定的需求而誕生,更加諷刺的是,明明應該是更為進化的完美人類,卻一代代逐漸失去自我意識。
沒有自由意志的人類只是適應環境而呼吸罷了,就像不能擁有自主行動的人造人,充其量只是工具,一具能夠完美執行指令的工具。
多麼悲哀。
又,多麼幸福?
開始以基地紀年以來,人類發展就邁入新的階段,人類實在太需要完美的人來帶領世界衝破難關了,於是有了第一代鏡像人,確實,鏡像人給人類歷史帶來希望,卻由於基因改造的逆天而為,第一代鏡像人只能活到二十五歲,周曉傑太明白那個年紀的檻兒有多麼無法跨越了,在他有限的人生當中,就希望可以留下什麼典範,不料卻在賽車場上被普通人類打敗,他才終於發現原來自己並非完美無缺,也才發現有些天賦是無法複製的。
如果人類有能力擁有比鏡像人還強大的天賦,為什麼還需要改造人類出現?
鏡像人.明日青春 可惜,周曉傑沒有時間探討這個問題,他只能在匆促間把李四瑞塞給梁暉,期盼梁暉終有一天能發現他這麼做的用意與秘密,卻忘掉人類太容易給情感糾結了,當他撇下一切離開之後,梁暉的日子沒有變得更好,甚至從此停止不前,他期待的改變沒有發生,只因人類終究不夠完美。
消極活著也是種拖累,偏偏,不管到哪個年代,人類還是寧可選擇如此。
就算是沒有夢想的活著,人類真的寧可如此的。
鏡像人.明日青春 空氣污染從百分之三十五攀升到百分之六十五,這裡是愈來愈不能住人了,然而,過了這些年的科技進展真的給人類帶了改變,小孫是這樣的存在,為了滿足某些人類的私欲而生的鏡像人,他擁有人類的外表與能力,卻沒有人類應有的感情,因為這個部分並不存在於他的設定裡,在小孫的原始設定中,他只是為了滿足姊姊住院的龐大醫療費而打拳的地下拳手,他必須犧牲一切,包含對於感情的想望。
或許那也不是犧牲,因為本來就沒有過,小孫的印象都來自回憶,他好像交過女朋友、好像有過穩定的感情,最後還是不了了之,於是他接受了現有的人生,只為臥病在床的姊姊而活。
直到田小心闖入他的視線。
除了自由,得擁有情感,才算是人吧?
鏡像人.明日青春 小小都知道,他有人的感情卻也有鏡像人的負擔,最難受的是他得承受一般人與鏡像人都不曾體會過的病弱,他只能一次次找尋可能復原的機會,然後一次次希望落空,沒想到就在離開星球前一刻,他得到第三代鏡像人的血液,只要透過輸血就能挽回的性命終於有了生機。
他或許也沒有夢想,只是為了搏一次可能,但是,拖著一身病痛的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
安何哪會不清楚?
他就是寧可用性命換取自由,就算只有短短一刻足矣。
「鏡像人.明日青春」(Transcendent)是張林子導演首部自編自導的劇情長片,科幻背景底下依然綿密交織著人類才有的情感,誰說科幻電影擁有不了太多人性?
至少我在這部電影的每一段故事都看見人性的光輝,無論友情、愛情甚至是敵人的複雜情緒,沒有人是應該死的,只是沒有夢想與自在的活著,好像也什麼都不是罷了。
鏡像人.明日青春 生活於現代社會,人們習慣性地以為現有種種都是應該,或者無法想像有些地方攢不到、盼不來那些習以為常的擁有,明明都呼吸同樣的空氣,權利義務乃至生命竟有如此大的不同,或許同樣空氣底下的呼吸永遠沒有完美的時候,閉鎖也好、開闊也罷,不能從心出發的意念才最困頓。
但,那般壓抑卻拍出華語電影的科幻新浪潮,這又是何來的青春?
另外,不得不說,郭姝彤飾演的田小心真的打入我心了。
-2018金馬奇幻影展- 電影名稱:鏡像人.明日青春(Transcendent) 影展官網:http://www.goldenhorse.org.tw/ghfff/about/overview/ 影展日期:2018.04.13-04.22 上映場次:2018.04.19/18:40/台北新光影城2廳
鏡像人.明日青春 發行公司:華映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官方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skyfilmsINtaiwan/ 正式上映:2018下半年
张林子编剧、导演的《镜像人·明日青春》,是以镜像人为主角的科幻电影。
镜像人作为被造物者是很明确的,与《银翼杀手》的身份悬疑有所不同,因此故事的核心便是镜像人(机器人、仿生人等类似概念)的生存伦理,他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镜像人·明日青春》的背景是21世纪下半叶,人类以造物主的主观能动性启动了一项叫“镜像计划”的工程,设计并制造了三代镜像人,他们在人类社会中生活和工作,却在精神领域被隔离。
镜像人有着被设计的人生,这是他们的宿命,他们并不拥有人权。
觉醒的TA自然会有“我不要”的精神呐喊。
只有摆脱宿命,才可能自由的生存,才有“生和死”的尊严。
电影中第一代镜像人故事里镜像人周晓杰的自杀,是摧毁人类主观意愿的终极哲学命题。
发现真相、选择自由的死,从而拥有了“人权”,从而解决了生死悖论难题。
在第二代镜像人故事里,小孙大无畏的选择了去爱、去延续生命,从逻辑上扬弃了人类对镜像人的束缚。
但是,第三代镜像人更是被人类限制,要么从类似集体监狱的囚禁中逃亡,要么成为追杀者。
这个第三幕中依然有觉醒者以及半镜像人的存在,他们认识到“我是谁”的问题,无论他们是否在物理意义上是否被彻底的消息,他们在意识形态上已然与人类平级。
《镜像人》的第一幕采用了双线叙事,不仅迅速地将观众一下子拉进情境当中,还把悬念层层地累积起来,从而引发观众极大好奇。
梁晖在荒芜的山路上开车与车上的机器人玩猜谜游戏。
从画面中观众已经可以隐约感觉出来电影中的世界不同于现在的人类世界,再加上字幕的提示,观众愈发好奇故事发生的背景。
很快影片插入了另一条线索,周晓杰的自拍影像,由周晓杰的口观众获悉了关键信息。
在此影片的背景以及周晓杰的身份被揭示出来,他是第一代镜像人。
剧作的巧妙就在于给出观众一个答案的同时,抛出更大的疑问,《镜像人》的剧作魅力正在于此。
周晓杰说他是第一代镜像人,看似告诉了你他是谁,但“镜像人”是什么呢?
镜像人存在于世界上,本身仅仅是人类为了社会增加更多的要素,他们可以提供不同行业的服务,然而当周晓杰“自我确认”了镜像人身份之后,拒绝了系统设定的25岁而进行了“自杀”。
加缪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便是自杀。
判断人生值不值得活,等于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
”周晓杰的行动,说明“这一个”镜像人已经悟道,他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虚实。
在中国的文化当中“镜中花”、“水中月”都常常被人们对举着来说明虚幻的事物。
镜像人是被设计出来的人类,他们有着人类的情感和梦想,却不是真正的人类,在短暂的25年寿命中所有的一切都是被“规划”好的。
人类社会复杂无比,每个人的未来都有无穷的可能,但是镜像人却不是,他们在人类的视野里只是工具,承担着被监督、被凝视、被决定的“生命周期”。
车手、拳击手的反叛,就类似于《西部世界》招待员的觉醒,事情正在起变化。
对于镜像人来说,他们主动的选择自杀、恋爱、生子,就意味着冲破人类的安排,这就是改变命运的“革命”,都是有史以来未遇之大变局。
显然,这只能发生在遥远的未来。
一架具有科技感的飞船飞过建筑物的上空,这很容易让观众联想到经典科幻电影《银翼杀手》。
《银翼杀手》根据美国科幻小说家菲利普·迪克所著的《仿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改编,它开启了科幻电影的赛博朋克风格。
赛博朋克类作品背景大都建立于“低端生活与高等科技结合”的基础上,尽管电影将时间设定在2020年,毫无疑问这类似科技进步和生活场景都要在遥远的未来。
《镜像人·明日青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这样的世界观设定,类似城市废土的生存基础。
第二段故事中,曾经美丽的地球已经严重污染不适宜人类生存。
小小先生的血液重度污染,但做手术需要镜像人原始血清,就在他即将上飞船之际遇到了第三代镜像人安何。
当镜像人被开发到第三代时,他们的属性已经成为了“商品”,不再允许在人类社会中相对自由的生活。
科技发展始终都面临着伦理道德的拷问,逃跑散逸的镜像人被追杀,他们基本上失去了活着的可能性。
《镜像人·明日青春》周晓杰说过,哪怕是死也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活一次。
的确,正是意识觉醒人类才在动物界变得独树一帜,成为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物存在。
“镜像人”也隐含这层意思。
而这背后又深藏着中国古典哲学“虚与实”的内涵。
虚实相生相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大千世界中往往迷惑双眼真假难分。
《金刚经》有云“一切皆有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如果以佛家的“无有真实相”来点评《镜像人·明日青春》那么造物主和被被造物者一样都可以纳入到“死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哲学舞台上。
不过以《庄子》来解读又有所不同,最伟大的寓言就是庄生梦蝶,在梦中,蝴蝶和人谁为主体谁为客体,谁是谁的创造者,提升了中国哲学的高度。
在轴心时代的哲学家们阐释中,人类一直走在寻求、探问真理的路上,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柏拉图的著名哲学三问“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要到哪里去?
”这些人类一直苦苦追问却仍然没有结果的哲学命题。
在本片中,镜像人也要直面这个难题。
周晓杰的自杀何尝不是一种最为本质的拷问哲学呢。
本来“死亡”的决定权和时间点属于人类,周晓杰的自杀,就是彻底的否认了人类自以为是的“造物主”自我赋能。
《黑客帝国》是人类反抗机器人的统治,而《镜像人》则是相反。
反抗的镜像人,哪怕忍受个体牺牲甚至团灭的危险,也要反抗到底。
发展、生存和自由都是“天赋人权”,那么镜像人应不应该有这些呢?
对于第二代镜像人小孙来说,他面对的世界就是“色空不分”,他作为“有能力的拳手却必须要精彩的输”的前提是“为姐姐赚取医药费”,但是那所谓的“病床上的姐姐”并不存在,当他发现这一“真相”之后,他的叛逆就是要“为自己活着”,与人类医生田小心恋爱并且生子,这与《银翼杀手2049》构成了回音。
而作为第三代镜像人的小小,与复制人K有所类似,区别在于K的母亲是复制人,而小小的父亲是镜像人,他们都有一个人类的直系亲属。
小小和K从此要直面哲学三问,他们的诞生本身就“违背”了镜像人和复制人的存在逻辑,从而导致电影故事更加的微妙含混,给予观众更多的思想冲击,这就是科幻电影的魅力所在。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然而对于《镜像人》《银翼杀手》甚至《异形》等电影来说,这个“道”是最难找寻到的。
小小和安先生等第三代镜像人,无论是生是死,他们都难以自我回复“我是谁”的课题,这就有必要在未来的续集中继续探讨。
《镜像人·明日青春》是一部科幻电影,与大家脑海中的传统科幻作品有一样也有不一样之处,电影的故事发生在未来,有个广袤的世界观和环境因素设定,以及曲折发展的剧情和多样的角色。
而且在统一的大背景下,三个单元的故事题材各异,却又环环相扣,每个故事的视角都立足于故事背景下的年轻人,荷尔蒙浓厚,各自都呈现出狂想的青春之歌,但最终都指向了那令人唏嘘的存在主义命题,充满了对技术世界的反思,以及人文色彩的思辨。
李程彬、郭姝彤、颜卓灵、周游、王柏杰、段博文、黄又南、刘雅瑟多位青春明星加盟,可见这部作品的体量之大。
本片并不是观众想象的那种硬核科幻,而是一部软科幻。
比起大开大合的特效大片,软科幻就是将畅想中可能的未来/过去科技为背景,重点关注人文、生活的科幻作品,这些电影虽然依然倚靠特效技术的呈现,但不会把CG作为主流,而是更多是将类型片与科幻元素进行嫁接,其中有未来人性预言的《变种异煞》,主体则是爱情片;也有讨论科技对人类生活方式产生影响的如《永无止境》,主体则是动作惊悚片。
而《镜像人·明日青春》从片名就能看出,这部电影融合了青春片的主题,在青春的激昂和热血的风貌下,更能突出故事主题。
镜像人,可以理解为基因改造人,在电影发生的背景时代,人类世界因为病毒传染和环境污染的原因导致出现危机,所以“镜像计划”诞生,“镜像计划”是通过基因改造生产镜像人,从而让镜像人替代人类完成一些任务和职能,说白了就是工具人。
电影的三个故事,都是关于镜像人的。
确切地说,是不同时代中的三代镜像人,每位镜像人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而且电影每篇故事都是单刀直入,先专注不同题材的故事,最后才抛出镜像人的身份,这样的叙事模式见仁见智吧,有的观众喜欢先把背景交待清楚的叙事,所以最初可能会一头雾水。
但从小编的角度,喜欢带着“疑问”去了解一个故事,不但可以保持了每个故事的叙事张力,最后也有着“原来是这样”的恍然大悟,非常吊人胃口。
第一个故事是赛车+悬疑题材,“钦哥”周游饰演的车手因好友的死亡而一蹶不振,但在好友的遗物中发现了好友死亡秘密。
这个故事伴随着赛场上的热血与友情岁月,凸显了青春年华敢作敢为、不向命运屈服的血性,但隐藏背后的深层主题,则是无限惆怅。
第二个故事是拳击+爱情题材,一位为了还债而打黑拳的拳手小孙,一位对他产生爱慕之情的女医生,她想以爱之名救助小孙,写尽了铁汉柔情与为爱奋不顾身的情怀,但最终同样是一场无法抗拒宿命的无言结局,不过却有一片黑暗之中诞生了微微光芒。
因为女医生与镜像人诞生了一名孩子,就是第三个故事的主角小小。
第三个故事是动作片题材,有点类似《逃出克隆岛》的格局,王柏杰饰演的小小,因为父亲是一个镜像人,导致身体有问题命不久矣。
颜卓灵饰演镜像人安先生,其血液是可以拯救自己的唯一人。
生与死的抉择,在一段类似于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情感关系中展开,在矛盾与纠结中,带着打破命运桎梏的命题,使得最终结局在一旁阴霾之中有了相对光明的走向。
三个故事,题材各异,但风格是统一的,视觉上的冷色调,废土美学,营造了一种冷峻,沉重的效果,在将后现代的青春故事,变成了一个个寓言式的成人暗黑童话,只不过三个故事依次递进,在技术危机主题上,让人人文色彩越来越重。
可见,《镜像人·明日青春》让人想起了《黑镜》,但故事走向并非如后者那样一味地悲观,而是让人文关怀逐渐占据主导,在冰冷的科技世界里,感受到温暖的主题。
——剧透分割线——电影中的世界,就是一个完全混淆了真假的世界,甚至连主角都不知道对方是否是镜像人,只有上帝视角的观众,随着故事的展开,默默地审视这一切。
而且就跟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的道理一样,与真人别无二致的镜像人,也产生自我身份认知的疑问,因此人类与镜像人也出现了二元对立关系,但随着故事的发展,这样的二元对立关系逐渐从人机对立,过渡到人与人之间的对立,而在其中起到决定性因素的,就是情感。
第一代镜像人是不完美的,寿命只有25年,段博文饰演的镜像人周晓杰得知自己的命运,不惜用自杀来对抗,并给好友梁晖留下线索。
而且从开场回忆中,所有人都由于环境污染带着口罩,唯独周晓杰不戴口罩,几乎可以断定他“与众不同”,导致悲剧的产生。
而宏观角度,他的行为代表了初代的觉醒,情感的种子在其身上埋下。
第二代镜像人被注入了特定程序和记忆,所以他们始终周而复始的从事则一辈子的宿命,所以小孙生来就是一个为了还债而打拳的人,他要打一辈子拳,且不具备任何情感,而且片中有个细节,有很多跟小孙长得一样的镜像人,说明这一代镜像人已经成了批量生产的道具,让角色对自身存在和身份的认证,更加深刻与纠葛。
而医生田小心爱上了小孙,不惜给对方注射干细胞液希望改变其悲剧的宿命,可惜无力回天,却有了爱情的结晶。
因为镜像人可以让人类受孕,“以人为本”的情感因素在第二代故事上,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第三代镜像人是工具人,完全为了执行危险任务而诞生,不过从安先生的台词中,我们得知三代主观能动性更强,反抗时有发生,因此三代统一重新编程,自己是逃出来的唯一人。
面对昔日队友的追杀,以及自己的血液能够延续小小生命的诉求,最终安先生用牺牲自己的方式,不但救了小小,还让其他三代镜像人最终觉醒。
第三个故事是小编最喜欢的,而且废土风最重。
昏黄色彩和微小的灯光,口罩上黄色的指示灯,说明环境污染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方,但这个故事却是主题最为光明的一个。
因为在很多同类电影中,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机器人总动员》甚至早期的《银翼杀手》,人工智能或基因仿生人的单纯令人类汗颜。
我们以自我的完美形象创造镜像人,不但具有真人的外表,还有拥有人类不具备的纯天然无公害绿色环保“心灵”。
科幻作家和编剧们按照完美的形象塑造了他们,拥有人类的一切特质,但很少具有人类的缺点。
所以有些时候,这些由冷冰冰技术手段诞生的“镜像人”,要比某些人更懂得什么是“情感”。
电影的主创通过这个故事,传达了一个我们都懂的道理。
科技次时代,冷漠的人际关系,冷漠的世界,所有人依靠虚假来麻痹自己,情感元素的缺失,一切都那么冷冰冰。
科技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便利和进步的同时,也在逐渐让人类丧失了其自然的生活方式。
当然其中孰优孰劣,或好或坏,并不是只言片语所能解释清楚的。
《镜像人·明日青春》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或者一种警示,电影的主题是积极的,镜像人的出现,用朝气蓬勃的姿态和信念,淡化着四周的冷漠,像一面镜子,映射出科技下的悲剧,也彰显人性的魅力。
这在华语电影中,是一个非常特殊且难得的存在,兼顾了娱乐性与主题性的深刻,这才是科幻片应有的样子。
今晚有幸在金馬奇幻看首映導演場有好的座位、好的時間、好的同伴、好的爆米花學電影以來好片爛片看了不少按理說只要過了及格線我都可以忍受但這部真的是屌了看的過程中我始終一臉蒙逼想睡都睡不著明天在寫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
文|司空摘星无论从哲学史还是现实社会,人的主体性一直是广泛探讨的焦点话题。
然而在科幻电影领域,中国关于这一话题的声音是缺位的。
可以说,《镜像人·明日青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种缺憾,也让我们对这一领域有了更多憧憬。
人是什么?
人的主体性一直建立在不变的身体层面,从古希腊到中世纪,身心二元论中的身体,总是可朽的、低微的存在。
现代哲学中,笛卡尔也是从思想对世界怀疑的基础上确立起了主体的能动性。
但工业和科技开始改写身体的定义:从义肢、整容到人工器官,再到基因工程,一步一步挑战人们的世界观。
2018年11月,中国科学家贺建奎因“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引发轩然大波。
2019年12月,“基因编辑婴儿”案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贺建奎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0万元。
这是现实社会中,法律做出的刚性回应。
在科幻电影领域,这是个延宕多年的话题。
《银翼杀手》《千钧一发》《人工智能》等都让人想起那个遥远的《木偶奇遇记》模式——我不是真正的人,但我要做一个真正的人。
这种情结在科幻文学中比比皆是,也成就了诸多优秀影片。
但是,东西方文明有着巨大的鸿沟,西方叙事是否适合东方语境呢?
作家毕飞宇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只要把莫泊桑小说《项链》中的人物都替换成中国人的名字,其他一字不改,整个故事就会崩塌。
同样,西方的科幻叙事也难以直接嫁接到东方。
中国影人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探寻这一领域的答案。
《镜像人·明日青春》正是在这方面的一次努力,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电影《镜像人·明日青春》包含了三个故事,大致反映的是友情、爱情以及人与人基本的共情。
其中,第三个故事更为触动人心。
王柏杰饰演的“小小”是人类与二代镜像人的后代,他身患绝症。
颜卓灵饰演的“安先生”,是逃出基地的三代镜像人。
“小小”需要“安先生”的血来救命,但必须一命换一命。
在这个故事中早已没有了爱情,两个身份模糊而又关系紧绷的主体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张力。
而他们的身上又都充满了对命运的抗争,以及对自由的无限渴望。
电影探讨了镜像人在未来社会中存在的可能性以及定位,涉及到了东方社会中的“仿生人伦理”。
这不是一种日常伦理,而且一种特殊类型的伦理形态,也是一种未来伦理,即根据未出现的事件而先行做出的伦理判断。
在未来,人类如何得到救赎?
科技进步能否消除奴役?
人类能否与仿生人产生共情?
等等。
这些问题的答案,具有深刻意义。
这部电影中时刻不忘对东方气韵的营造。
比如,肉龙、饺子的出现。
特别是一起包饺子过年的一幕,在惊心动魄之中散发出一点温情,这是东方独有的气韵。
在浓郁的末世氛围中,日常的一瞬比黄金还宝贵。
镜像人,他们是宠儿,也是弃婴;他们是工具,也是我们的未来。
这部影片所展现出的才华是肉眼可见的,其主题是严肃的,而将科幻片与青春片相融合的尝试,也有利于电影更好地推广和传播。
期待更多这样的电影出现,也让中国电影更加绚烂多彩。
从OST看《镜像人》,好喜欢。
看完《镜像人·明日青春》之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导演通过三个故事讲述三代“镜像人”追求生命自由的悲剧故事,为这些只有编号没有姓名的“镜像人”书写了一份生命的挽歌。
但我最想聊一聊的是片尾曲,范晓萱的《活过》。
范晓萱曾为《西虹市首富》、《特务迷城》、《小李飞刀》等著名的影视作品都演唱过主题曲,这一次为《镜像人》亲自写词作曲,也足以看出来范晓萱对这个影片的欣赏程度。
这首歌的标题《活过》也是范晓萱在观看电影之后,直接选用导演阐述里的最后一句话:那一刻,他们觉得自己,活过。
前奏一响起,充满未来感的声音就又将我拉回了这个世界,眼前不断浮现影片中有关未来的画面:被严重污染的环境、穿梭在空中络绎不绝的飞船、久久不能放晴的天空......歌词内容也和影片环环相扣,范晓萱从“镜像人”的角度去写下了这首歌,表达的是范晓萱观看完电影之后,对“生命与存在”这一问题的思考。
“你我他你,都是代号;他你我他,都不一样”这四句话贯穿整首歌曲。
“代号”这一个冰冷的词汇象征着每一个在实验室出生的镜像人。
在第二个故事中的最后一幕,也就是小孙被删除的那个数据墙上,那些工种、身份对照着不同环境下相同的面孔。
而这张脸就像代号一样,代表着他们镜像人的身份。
随后的副歌部分,则是身为镜像人,反抗命运的呐喊。
“偏离,渴望;即使,死亡;痛快,徜徉”周晓杰说:“只要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活一次,哪怕明天就要死呢”
这就是每一个镜像人的心愿吧:即便代价是死亡,也渴望偏离被设定的人生,体会一次痛快淋漓的、自由的生活。
“模糊,眼前;答案,退却;陌路,重现;但愿,主宰;最终,自由;救赎,希望;美妙,绽放”后几句则总会让我在脑海中回想安何和小小的故事。
像小小为了生存而挣扎一样,安何一直在为了自由而挣扎。
但最后,已经出逃的安何还是选择了牺牲,拯救小小和好友关北。
但就像歌词中写的那样,死亡并不是结束。
在绝望中仍有希望存在:小小和关北继承了安何的意志,自由并且健康的活了下去,绽放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生命之花。
对于人来说,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在具体的事物上,大概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一样的答案,但在抽象的情感中,爱与自由一定是永恒不灭的光芒。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在用另一种方式带我们一窥人性本真。
不管是故事中的那些真人也好、镜像人也好,每个人都有自己认真追寻的东西。
梁晖在生活的重压之下畏手畏脚不敢追寻自己的梦想、将自己的天赋用力发挥,而周晓杰的出现,成为了他生命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虽然在周晓杰离开后梁晖又再度回归颓靡状态,但是李四瑞又适时地让他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希望。
其实周晓杰大概早早就看透了梁晖那注定不平凡的一生吧。
这样的一生,一定也是他深深羡慕的,因为羡慕而不得,所以他格外珍视、也格外想守护好梁晖。
周晓杰短短25年的镜像人生,用尽了一切努力想去体验各种精彩,他做到了。
不仅如此,他还用自己生命的陨落换得了梁晖的重振旗鼓。
在小孙和田小心那段纯真到与这片废墟世界格格不入的感情中,他们也收获了各自的蜕变。
如果不是遇到了田小心,小孙大概一辈子也不会知道自己可以赢得比赛、可以甜蜜的恋爱、可以拥抱自己的爱人、甚至可以拥有自己的孩子......而如果不是遇到了小孙,田小心也可能很难懂得真心心疼一个人的感觉,很难相信原来自己的喜欢竟有“逆天改命”的能力。
最终小心失去了小孙,但是却获得了一生不悔的回忆;小孙离开了世界,却在最后一天痛快淋漓的尝试了一把做人的滋味,我想,他们都是满足的。
而在安何和小小的故事里,“朋友”一词显得格外有分量。
不容置疑的,小小和安何都是非常孤独的存在,独自逃离组织寻找自我的安何,和独自困守地球的小小,共同度过了两个烟火绚烂的跨年夜。
他们之间的对话很少,但是一顿年夜饺子、一个惺惺相惜的眼神,已经足以让他们之间产生深厚的牵挂。
在这个孤独而荒芜的世界,感谢有这样一个同样孤独的你的存在,让我知道自己也并不是完全孤单......镜像人的故事,既是幻想又是现实。
幻想出来的设定,却映射出了无比现实的人性,虚构出的故事,却写满了真实而赤裸的青春。
这样一个故事,怎么能不触动?
這是一部我覺得在華語電影屆很難得宏大的一部类型片,它的背景設定以及世界觀的呈現都是以前在華語電影里很少見到的,很開心現在新一代的導演可以帶來這麼精彩的作品。
特別是在視效的方面跟以前的那些作品相比已经有很大的進步,我覺得視覺元素是這部電影一個很大的看點;第二就是情感線,因為這部電影跟銀翼殺手一樣有很多探究人性以及愛,真實與虛假之間的關係,所以我覺得這是一部很哲學性,也很精彩,很商業的一部文藝電影。
虛擬實境裡的愛情陳念萱撰文for 魅麗雜誌電影人生「我不想忘記妳!
」「我不想看著你死」她是實習醫師,給他打實驗室研發的幹細胞違禁品,副作用是逐漸變成另一個「洗白一空」逐漸失去一切記憶的人,而其實他只是二代實驗品,不算是真正的人類,隨時可能被作廢處理。
所謂二代,就是修正了第一代廢品,卻仍比第三代短命。
所以,電影裡出現了第三代,生存能力更好,實驗就是考驗,經歷過程越發慘烈。
電影穿插了第一代、第二代與第三代鏡像人的個人化故事,從而呈現實驗的目標,是秦始皇的長生不老藥。
一代代地修正,自然也產生了許多犧牲品或者更正確地說,是實驗廢品。
導演很有趣地在這三代發生的故事裡,安插著魔幻式畫面,每一事件的轉折時刻,都會經過一位純真美麗的小女孩擺地攤,微笑著看眼前發生的人事物,像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最後小小的字幕打出,這是逃脫控制的零代鏡像人。
我想起永康街茶老闆說起,多年尋訪好茶的結論,許多茶農做出最讓人驚豔的好茶,往往是第一次的嘗試性實驗,之後根據「常識」越調整越慘,再也做不出更好的味道了。
我曾在行李箱工廠研發室實習,從實驗到生產上線,每次出品裡的意外廢品若能守在1%以下,已經算是成功。
也就是說,意外,不是意外,意外佔據的比例,考驗著生產線的運作。
無性別,完美,無畏無懼,不出錯,智商遠遠超越人類,表面上,唯一的缺點是短命。
骨子裡,真正的致命傷來自自私自利的人類,我打造你的目的,一開始是製造優等生,後來逐漸演變成市場化商品,既然是商品,用了就丟,製造更多的怪異垃圾而已,不痛不癢。
即便,後來發現,趨近完美,就會有痛有癢,但痛在非人類身上,於我何干?
誰會在乎呢?
鏡像人的意外,發生在感情,雖然號稱無性別,無性別意味著,沒有傳宗接代的能力。
從零代逃脫的完美夢幻鏡像人外,連續三代都有感情上的執著,第一代是同性之間的友誼,第二代正式走入男女情,且因修補性幹細胞徹底更換了主體,而失控地轉換設定,從而傳宗接代製造出意外中的意外。
第三代,趨近完美地逃脫掌控,開始享受「自由」,但必須躲躲藏藏。
躲躲藏藏的自由算是人類想要的自由嗎?
這一點,留給觀眾思考。
故事的開始發生在第二代的意外,也非常有意思地,結束於第二代與第三代之間的血濃於水。
製造意外,遠比設定的人生,有趣。
而意外的源頭,是人類最頑固執著的感情。
有情,就有自由的渴望與希望。
失控,正因為你開始有了情,即便你是被製造且設定的鏡像人。
導演兼編劇的張林子表示,這部電影沒有超過三千萬人民幣。
按照三段故事的科幻場景,以及飆車賽車的車禍現場,這樣的預算很緊,錢都得用在刀口上,分鏡清楚明確而不能浪費,剪接在拍攝前就必須上陣規劃。
說故事,就是要說得分秒必爭,自己心服才能打動觀眾。
鏡像人的英文片名是Transcendent超越,借由科幻人造人,來隱喻生活裡可能發生的各種感情與選擇。
鏡像人設定為無性別,第一代與二代很明顯地像男人,偏偏被稱作先生的第三代與遺失的零代,應該是相對完美的鏡像人,卻都看著像年輕貌美的女孩,情感欲望較低,無欲無求,只渴望自由,未若一二代殘缺品的情誼濃烈而有趣,能製造出意外精彩的故事。
稱之為不斷超越的鏡像人,看著鏡子的畫面不少,自我投射與設定,是最終必須做出選擇的人生,如果,你被丟入虛擬實境,做一回鏡像人,像玩遊戲那樣,你會投入多少感情?
有位師兄說:佛法是大坑。
最簡單的理由,心經與金剛經都說了,執著於色與空或有我或無我,都是錯的。
如果陷入這樣的邏輯,很容易錯愕而無法選擇,對的,人生中有許多選擇,隨時隨地,你不可能不做出選擇。
那麼,明知道在玩遊戲,你會付出真感情嗎?
鏡像人最有趣之處,便是意外廢品的選擇,因為是意外,躲開了設定,也就慢慢產生了驚喜。
出自weibo 陈念萱
青春片這幾年真的很流行,但是同洋的套路同洋的設定讓我有些膩,尤其是題材的重復性讓這類影片的創作空間變得越發狹小。
所以,鏡像人明日青春這部影片的出現讓我感覺很意外,看完之後我就想大部分人對這部片的打分應該就會想要給五星吧。
之前也看過壹些西方同類題材的電影,都非常地優秀,但是這是亞洲電影,沒想到能夠拍攝地如此嫻熟,而且能夠將這樣的主題創作地非常優秀,導演再處理題材時,將其跟故事串聯地緊密又特殊,完整且充滿了誘惑力,是挺獨特的壹部電影。
本來想說就是看過這麼多類似的電影,應該不會哭之類的,但是看完還是淚流滿面。
科幻外衣下的人性思考🤔
小而美的切入视角,独特个性的影像风格,残酷又美好的青春故事。
很难说清楚我看了个什么
光是看蠢逼主角和一个小爱同学在那勾心斗角(都算不上)我真的绝经
画面色调很好看,剧情也不错,很喜欢李四瑞 特别萌,但是没看出来第一段赛车手小灰灰和后面的拳击手有什么必然联系。拳击手小孙和小心两人表演出了那种初恋青涩的感觉,但是又和常见的青春偶像片的狗血剧情不一样...整体感觉还不错吧
笼罩在科幻题材下的疼痛青春文学故事,赚足了我的眼泪。
三星。其实故事还讲的不错,就是关于未来的电影,没有一些硬的未来的场景,单纯从感情线出发显得有点单薄。第1段故事显得有点画蛇添足。
#SIFF2018
扯淡扯成这样还说自己国产银翼??脸皮可真厚啊
有想法 但是拍的像网大
难看,别以为套个科幻的外壳,加点霓虹灯和废土就看不出你是烂片了。没有科幻世界观,表演糟糕,剪辑糟糕,可能也因为剧本结构本身就很有问题吧。三个故事就是三篇命题作文,还是烂的那种,矫情又肤浅,都是些陈词滥调。而且范晓萱那首片尾曲的歌词都很像命题作文啊!
很好看片子,原版小说肯定不错,故事真的好。镜像人拯救了人类,人类还在发明者自己的拯救者,人类早晚会自取灭亡。这是肯定的。
呵呵
第一代,想要有尊严的死去。于是他如愿地死了。第二代,想撇开“设定”,只想为自己也为所爱之人活一次。然后他也如愿地死了。第三代,对不起请原谅我不记得他到底在诉求什么?他好像只想用那个女孩的命来换自己的命,然后女孩果然死了,他果然活了。这到底想表达啥?
哈哈哈哈邏輯非常詭異剪輯太亂了音樂也鋪墊地太多太雜亂了
视效做得挺好的,就是叙事显得有点过于碎片了点
影片在范晓萱唱的主题曲《活着》中落幕,她空灵的声音在影厅中回荡,就像这不电影表达的未来青春一样在时空中无限延伸,也许青春之所以闪耀,是因为我们拥有为梦想努力的勇气。影片中的主人公,为了爱、为了梦想、,义无反顾地努力着,想到我们,也应当在只有一次的青春中,好好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看不进去,音乐,场景模仿感很浓
周晓杰预知自己的死亡,却靠机器人让生命延续;小孙预知自己的使命,却逃不出设定好的命运;安先生预知自己的名字,却遵从不了平安的愿望。不断迭代进化的镜像人,拥有生的渴望、爱的欲望、自由的热望,最后只能品尝没有名字、只有编码的绝望。怎样才算在这世上活过一场?吃过肉龙饺子,有过牵挂的人。
既然镜像人就是代码的堆积,那他们对人事物产生的感情也是代码的运动轨迹啊,这些感情是他们自主控制的,还是“工程师”操控的呢,细思极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