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三个关于女人生活(命运)的电影,日本中岛哲也的《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成濑巳喜男的《浮云》和韩国导演李润基的《女人贞慧》,这三部影片整体格调都稍显沉重。
其实,纵观中外影史,以女人命运为主题的电影,一般都是悲剧性结局或压抑的风格,像《天使爱美丽》这种反映女孩空灵漫妙内心与生活的电影毕竟是少数,即使像《青木瓜之味》、《四月物语》这类小清新式的,弥漫着爱情味道的电影,都掩盖不了女性特有的些许无助与失落,至于像《克劳岱尔》、《弗里达》、《狂恋大提琴》等电影则是彻底悲剧了。
在《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女主角松子身上有明显太宰治式人物风格,一句“生而在世,十分抱歉”令人唏嘘。
当然,对于松子这类女人,导演表达的重点应该不是没有爱,只是钝于感受爱;不是缺少爱,而是爱得过于率性,以至失去自我。
所以表现出的结局是孤独,所以被嫌弃一生。
而在《浮云》中,则将女人在男权社会中无助的一面推向了极致,像是天空的浮云,无以所寄也不知所从。
当然,成濑的这部电影有其时代因素在内。
不过,半个世纪过后的今天,工作独立衣食无忧的城市女白领仍然走不出类似浮云的征兆。
韩国电影《女人贞慧》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在周围人看来,一个长期独居的女子,总是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问题:童年阴影、性取向、感情创伤等等。
其实,这些现象都来源于根深蒂固的“第二性”问题,这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身体性总是先于一切精神性与感情性而存在的,从这个层面上讲,男性也不例外。
如同我经常举的一例子,一个大谈女权的女哲学家,可能在一场激情澎湃的演讲之后被强奸,而同样,一个深谙自由精神的知识分子可能会被一群暴力之徒围攻,这是一种最彻底的无助。
不过,撇开这个最本质的层次不谈,《女人贞慧》中的生活片断更像是一些美好感情的前奏,虽然平淡到让人乏味,但总有一些预示未来生活的亮点,如同一段浪漫的、惊天泣地的爱情故事开始时无声无息,甚至类似一个成功人士早年极其平庸的生活。
如果我们拍一部关于英雄的电影,他的早年多半充满了孤独、无助与平庸,而后逐渐时来运转春风得意。
问题在于,如果我们只拍前半部,并且给这部电影起一个十分普通的名字,让观众不知道是拍的英雄剧,这样一部电影,会有什么效果呢?
生活总是在极其平庸的时候给你惊喜,所以,要有耐心等待黑暗被照亮的一刻,要有耐心等待展开故事的那个人。
喜欢这种简单的电影。
类似这样的电影还有老美拍的《亚当》,也是讲述了一个“边缘人”的爱情故事。
一个在少年时代受到叔叔性侵的少女,在往后的几十年光阴中,都无法释怀。
她一个人生活,独来独往,不和任何人分享自己的心事。
她一直睡沙发,本人主观臆断:睡在沙发上,会让人更有安全感。
沙发相比较床和地板来说,象征着一种随时起身,随时可以抽身离席的姿态。
她似乎没有朋友,仅仅接触的几个同事,也限于日常工作的交流。
她穿着朴素,保守,这也许是遭受性侵后的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
她不懂得拒绝。
当鞋店的男性导购,托着她的脚要给她试鞋时,她极度不舒服,却又不知该如何拒绝。
当前未婚夫来找她,希望问明她当时逃婚的理由,即使她并没有告知前未婚夫真实的逃婚理由。
但这也许是一个契机,她想改变自己生活状态的契机。
她想从事情根源上做个了断,于是她去找了性侵她的叔叔。
她甚至带了一把刀,内心的挣扎和痛苦让她的眼泪一滴一滴落下,她逃离了现场。
也许这就够了,很多时候,我们跨过一个门坎的时候,也许并不需要实际做什么行动,只要那种情景下,重新勇敢的面对自己,这就够了,这时已经超越了自己。
最后,让人遐想的结局,希望爱情可以拯救那些受伤害的人们。
我们都是需要彼此慰藉的,难道不是吗?
这是一个有伤痕独自生活的女人,会将全套书籍买齐,会电视购物买泡菜,会认真的刷牙,化淡淡的妆容,认真打理各种绿植,一双鞋一直穿很久,每天中午去同一家餐馆吃午餐,家里,邮局,便利店是她固有生活的不变场景。
穿着家居服,洗完头发席地而坐,拿着毛巾对着风扇擦着头发,每一个午后躺在沙发上小憩,会时不时的在睡梦中想起已过世的母亲,母亲在桌边安静的绘画,母亲在给她剪指甲,指甲长得漂亮的人说明过得很好,而她的指甲跟她父亲一样难看。
前未婚夫来找她吃午饭,说她真的伤害了他,她却一直淡淡的,穿插到过去他们的蜜月期,那晚过后,在清晨她拎着行李落跑了,他却从未看到她的伤痕所在,爱是什么呀?
他嘲讽她的鞋子,于是她去挑选新鞋,却遇到商店的店员一口一个小妹小妹的,让她心生反感。
她在邮局上班,日复一日,坐同一辆公交上下班,在午间树下吃着冰激凌,和姐妹在餐馆聚餐,简单而平静。
后来她捡了一只猫咪,在家附近的树下捡的,在便利店给他买吃的,在宠物店给他打针,可惜这只猫不粘人。
一个总是在邮局寄稿子的男人出现了,她约他吃晚饭,说养了一只猫,想给他看看。
那晚他没赴约。
她在小酒馆吃饭,遇到一失意的男子醉酒,带着男子去了酒店,看着醉酒的男子削苹果,又心疼得看着他的酒后落魄,抚慰着他想起了过往被侵犯的记忆,再最后拿走了他的刀。
她将猫咪又放回树下去了,走前对猫咪说,我很抱歉。
她去了那个人的家附近,等着他,他就坐在身旁,人老了,也许内心会有愧疚吧,她的手颤颤巍巍伸进包里,握住刀柄,紧紧握着,却迟疑着,眼泪在眼眶里辗转,她内心挣扎着,到底还是没有将刀拿出来。
她将刀塞回包里,站起来快速地走掉了,跌跌撞撞地摔倒在泥地里,包包里的东西散落一地,她急着塞回去,却不小心握住了锋利的刀锋,手心被划伤。
她去冲洗伤口,又突然想起了猫咪,再次回到树下,却始终也没找到那只喂养过的小猫。
这时,那名寄稿子的男人出现了,解释到,那天睡太熟了,闹钟响了,自己却没有醒。
画面静静的,她眼里闪过无数意味不明的感情,就这样静静的。
很久之前看的 不喜欢的会觉得很闷所以从不推荐给朋友但自己很喜欢很喜欢很喜欢亦或许是一种私心,想把自己喜欢的东西藏起来,不让别人知道 很多情节已经开始逐渐遗忘,没有再重看一次,怕破外对它的欢喜 记忆中整个片子很安静,安静的几乎没有什么声响贞慧独自一个人,给自己买泡菜吃,到货后迫不及待地拆开吃 无时无刻的开着电视 遇养一只和她一样倔强孤独隐忍的流浪小猫 安静到没有声息地生活 童年阴影的混乱 对幸福保持向往且勇敢
这个女人让我忽然觉得自己不能这样下去淡泊是一种心态 但寂静一片会迷失自己很多人追求安逸的生活 但那当做调剂是最好的因为人还是喜欢群居 还是喜欢被爱包围的感觉所以。。。
我决定不做贞慧那样的女人虽然看着独居的她摆弄花花草草让我觉得亲切让我心疼这个外表毫无波澜的女人但我还是决定不过这样的生活既然活着 那就折腾折腾吧
李胤基导演总共有8部作品,算起来,这部《女人,贞慧》是我看他导的第4部电影,另外三部分别是《爱,不爱》、《男与女》和《某一天》,他的作品节奏很慢,台词很少,从头到尾都有一种哀伤感,还不同于现在无处不在的丧,感动过后会忍不住一声叹息,竟然被他另类的风格深深吸引。
《女人,贞慧》也是这样一部作品。
每天走路,吃饭,擦地,换衣服,工作……贞慧的生活像一个流水账,简单、纯粹、孤单寂寞没有杂念。
她长着一副清水挂面不苟言笑般的脸,喜怒与她无关,就那样静静的、毫无欲望地像车轮一样过着每一天。
唯一和她现在生活有交融的是虽然去世但是时常在眼前的母亲,贞慧对母亲的思念也没有给她带来任何表情变动,只是随着故事的推进,她的故事一点点被揭开,不幸过往尽显在眼前。
原来,伤痕累累的最高境界就是无语,行尸走肉般的过活吧。
多处手持摄影的推进,把贞慧表面上固定的生活,却飘忽不定的内心展露无疑。
有妈妈陪伴的日子她的双脚是幸福的;有猫咪在的日子,她的脚也是猫咪的最爱;就连前夫也留意她的双脚,告诉她鞋需要更新了。
双脚需要一双舒服的鞋子,就像一个人需要一个温暖的家。
过往的经历,那个禽兽是她这辈子最大的阴影,影响了她的人生,让她伤痕累累,她想自行了断,最终却又没有勇气下手。
然而,幸好她放弃了,原来生活也没有完全坏透。
黄政民、朴圣雄的戏很少,只是贞慧的点缀。
一个女人不厌其烦的生活,站在镜子前刷牙,姿势很坏的吃泡菜,把系列中缺了的书买齐,一遍一遍的坐公车,从邮局到公寓,从公寓到邮局,坐在树阴底下慢慢的吃一个冰淇淋。
不幸养了一只不爱亲近的猫,固执地躲在沙发底始终不肯出来。
沉默寡言的美丽没人欣赏,一个人不施粉黛,心无旁骛。
无聊到发不出一丝声音的生活,看电视,将身边掉起的头发一根根的拣起。
偶尔会有的勇气,邀请陌生作家共进晚餐,把喝醉酒打架的男子带回家,在蜜月旅行的时候偷偷溜掉,藏了利器去找侵害自己的人复仇。
即使最后依然是一片平静,陌生作家失约,喝醉的男子先于自己沉沉睡去,前夫告诉自己下个月结婚,用来报仇的尖刀没有报仇却刺伤了自己。
她一定是想哭,却这么安静,这一点也不称心如意的生活,早就在多年前的夏天被提前毁灭。
坐在伤害自己的人边,什么话也不说,她一定想了很多。
知道一定要爱。
从某一天要重新开始,要坚持给猫准备新鲜的食物,即使它一次也不吃,要坚持收好每一根掉下的睫毛,许一个愿,谁都勿需真正改变。
还是会习惯在沙发上睡觉,盯着闹钟看它响起。
生活是一首在心底自动朗读的诗歌。
电影这么慢,慢到你要跟着她在沙发上不经意的睡着,节奏这么缓,缓到你的周围真的变成她所在的那个世界,知了和小猫,仔细的擦洗打印机,小饭馆里的无聊电视剧,圈着母亲遗像的粉红色花圈。
细节成了全部,你跟着她站在了结尾,一如既往的沉默安静。
真实到几乎透明的影象,这么琐碎的掉进了你的心里,她永远不会对你说过多的话,你却知道了她的全部。
一个要重新开始爱的女子,你和她一起缓缓展开。
隐忍而固执的女人都是美丽的【女人贞慧】这部电影.没有什么情节.一切都是淡淡的流动在狭窄的阳台种满绿色的植物坐在公园里休息.还有小孩安稳的偎依在母亲的怀抱里收养了一只小猫.却丢弃了它当她想在次找回小猫时.却找到了自己的幸福里面穿插了回忆.伤痛.和对幸福淡淡的渴望当洪潮退却以后.平和流淌出来最后的特写镜头.贞慧脸上的表情很微妙在心里想:她找到她的幸福了
拍摄角度常常是那么近,仿佛你就坐在贞慧的身边,静静注视着她。
生活静静的流淌,一如你我。
真会的眼睛常常闪烁着游离的神色,但是她的生活却那么规矩的向前流淌着
不管是否喧闹,还是时而的音乐。
但总觉得是安静的。
围绕一个女子的生活展开。
很琐碎,很平淡。
却让人心疼。
贞在一个小邮局工作,每天做着简单而重复的工作,在离单位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小公寓,阳台上很多的绿色植物。
一个人住,后来有一只黑色的小猫陪伴。
喜欢发呆。
买电视购物台的东西。
经常想念妈妈。
强烈的没有安全感。
大多时候睡在客厅的沙发上。
喜欢她刚刚睡醒时的样子。
头发披散下来,很干净。
她有个很响的闹钟。
一直安静的女子,明亮的眼睛。
干净的肤色。
觉得不涂口红更好,鲜红的嘴唇不适合她,略显模糊。
在贞平静的外表之下,内心中隐藏着不愿启齿的过去。
幼年时受到亲人的性侵犯,妈妈是她唯一的依靠和倾诉对象,妈妈的突然早逝带给她极大的创伤。
曾经有过短暂的婚姻。
只有一日,她就逃跑了。
也许婚姻并不能让她的孤独感消失。
比独自一人更加孤独。
平淡的日子在反复中继续着,一个男人打破了贞宁静的生活。
这个男人梦想着成为一名作家,为了邮寄稿件来到贞慧所在的邮局。
看到他,贞不免产生了对幸福的淡淡渴望。
贞鼓起勇气对他说“今天晚上,到我家吃晚饭好吗?
” 男人答应却失约。
第二日下班时偶遇男子。
落荒而逃。
并无勇气面对。
在经常吃饭的排挡喝酒,遇见另一喝醉的男子。
送他回旅馆。
在他哭泣的时候 轻轻抱着他。
想到自己的过往。
难过。
男子睡着后,她拿着男子的一把刀,用手帕包着。
放进提包。
在外游荡了一夜。
凌晨回家。
抱着小猫又出门。
在花园里放弃它。
去见带来伤害的叔叔。
她非常紧张。
鼓起勇气拿出刀。
最终仍然放弃。
离开。
哭泣。
安静下来后想到小猫。
但已经无法找到。
却遇见失约的男子。
他解释,她一直安静。
很久很久。。。。。。
喜欢安静的电影 情书 春逝 都是如此。
她喜欢植物,小小的阳台上种满植物,小心照顾.用布擦干净花盆,然后浇水.
是我看的乱还是表达的乱呢?
6.专注于主人公,不动声色的日常,一点一点揭示昔日的创伤,慢慢就懂得女主为什么会这样,克制,孤独,治愈。
这街上太拥挤太多人有秘密玻璃上有雾气谁被隐藏起过去你脸上的情绪在还原那场雨这巷弄太过弯曲走不回故事里
暗涌。
生活流就是如此。宅與不宅的區別,在於妳是否有心來看這個。
果然是李润基的电影,我喜欢。这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这部和郑在恩的《猫样少女》,都是呈现苏醒着的女人回顾自身经验并重新上路的过程,这部只有一个女人,因此在情绪上要关注的更多更深一些。(本来打算看完这部,再去看第二遍在你面前,可困意不许!
淡淡的哀伤,深深的trauma,孤独的美丽
平淡也琐碎,惬意又苦闷。贞慧和朴成雄订了婚约却在蜜月出逃,向黄政民发出邀请却只独守空房。生活的叙事是反复简单的细节,偶有来自过去的痛苦和为了未来的勇气一瞬点缀。养不熟的猫带不走寂寞,握手中的刀划伤了自己。结尾虽没寻回放生的小猫,但也遇到了迷糊的小浣熊。记录这一次初(无效)合作:在KFC吃汉堡喝饮料的推销员,在酒店啃苹果灌啤酒的准丈夫。在邮局寄书稿的年轻人,在便利店喂小狗的写作家。
可以三倍速,品味两倍速破碎的画面需要联想
缓慢那种
不堪的回忆就像那把匕首 无法恢复原位 还会割伤自己
像是手机拍得电影,摇摇晃晃。整个剧情也挺沉闷,独居女主青春期时期有阴影经历,生活不易,但她有勇气。
四星给女主
看过
影片中的多个闪回片段揭示了贞慧在童年遭受的肉体和心灵创伤,过去伤痛的情景和贞慧木然的表情交替闪现,令观众领悟到这种已经痛入骨髓的伤痛,并且知道它将影响贞慧的整个一生,无法愈合。
不像韩国电影的韩国电影,平淡记叙的思路里试图丰满生活的表达,但滋味太干了,就像干裂的嘴唇碰在一起,摩擦的不适远大于唾液能给到的预期的浸润,所以仅此而已的不愿意多给些分数,除非特别无聊,否则大概也很难欣赏这样的干涸。
普通人的普通生活
拿黄政民骗我。
走路,吃饭,擦地,换衣服,工作……贞慧的生活像一个流水账,简单,纯粹,孤单寂寞没有杂念。唯一和她现在生活交融的是虽然去世但是时常在眼前的母亲,故事一点点揭开,她的不幸过往尽显在眼前。黄政民、朴圣雄的戏很少,只是贞慧的点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