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够穿越回过去,要去炒房嘛?
炒股嘛?
要去做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嘛?
黄遇奇说,“想啥呢,死都不能碰!
”同样是穿越回过去《奇遇》没有《夏洛特烦恼》那样的开挂人生,他似乎没有办成任何一件大事,他只是做回了那个充满干劲儿的、天不怕地不怕的、善良的自己。
电影里黄遇奇的父亲喜欢他的儿子,喜欢这个跑得快心地好长得高的大儿子,喜欢这个完完全全的人。
他的父亲哪怕累得写不动字了也要笑着和他挥手。
四十四岁的黄遇奇读懂了父亲的爱,所以他无论如何也要做回自己,不负青春地拼一把。
或许,拼过了历史也不会被大范围改写;或许新的生活比原有的更惨,或许无论如何小人物都是翻不起筋斗云的……或许我们可以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无论它在旁人眼里是好、是坏、是成功、是失败……无论如何,这都是独属于我们的奇遇。
当60岁的黄遇奇拍了拍四十岁的肩膀,告诉他未来很好时,那种跨越时代的安慰,足以击碎所有不安、迷茫、慌乱、无助。
回到最初的问题,如果是我,如果我有了重返青春的能力,那我一定要去好好学习,考国内顶尖的医学院,当一名医生。
但是,如果没能成功改写命运,那延续现在这条路也不错。
三十岁的我依然可以用自己37℃的血液帮助很多很多很多人活下去,通过无偿献血支撑到病患们重获健康的那一天。
六十岁的我回望现在,或许会笑自己是傻瓜,但更多的,我想那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也会拍拍肩膀告诉我,丫头,你很棒,我在未来向你问好!
别人都不看好你(也包括我),偏偏你为国产男性喜剧争了口气。
没有荤段子,没有性别玩笑,包袱都靠身份互换的错位感油然生发,笑点大多设计得有意思不落俗,两个小时看得很快,希望《奇遇》能成为一匹小黑马。
奇遇 (2025)7.42025 / 中国大陆 / 喜剧 / 马多 / 贾冰 王皓从一开场别出心裁的片头字幕就能窥见主创的用心创意,windows98复古界面层层点开,把介绍自然融合进1999年里,让人耳目一新。
身份错位是老套路,剧情上确实不出奇,都在按部就班推进,但看着就是好玩,很多蒙太奇也构思得有灵气。
观感就像打了两盘游戏,一盘带着老谋圆滑去,一盘拿着少年傲气走。
演员也挺合拍,贾冰的油在注入18岁灵魂后瞬间削去,而腻骨装进王皓的身体里又不显得登,除油去腻,整体表演简直清清爽爽。
预期太低,以为又一部《末路狂花钱》,没想到远超,与暑期档另一穿越烂片《人生会议》形成强烈对比。
奇遇,这个电影名称在暑期档的一种大片中“其貌不扬”,但又最大限度的概括了这个有趣的故事。
这部以“灵魂互换”为外壳的喜剧,是用奇幻设定解构了人生的普遍困境:中年社畜黄遇奇(贾冰饰)与18岁的自己(王皓饰)灵魂互换,一个带着中年人的世故重返校园,一个顶着少年的热血闯入职场。
而这个设置的巧妙之处,首先是两个人年龄的呼唤,18岁的黄遇奇带着真诚和有些傻气的耿直闯入职场,而43岁的黄遇奇回到学生时代又拥有了不属于自己年龄阶段的成熟和经商头脑。
这种“错位”时常也像我们普通人的想法:年轻时总渴望一夜长大,以为成年意味着自由;而真正步入社会后,又怀念青春的无畏。
电影用夸张的喜剧手法,戳中了这种永恒的“围城心态”——我们永远在羡慕另一种人生,却忽略了当下的珍贵。
其次就是对时间的设置,18岁的黄遇奇正处在2000年,也就是跨进新世纪的千禧年代,这样的标志性时间也非常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
18岁的年轻人们喜欢顶着略带杀马特的造型,在新兴的网络上无所顾忌地展示自己,这样的社会环境也总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这也是和我们现在20年有巨大差异的原因。
这个差异化,加剧了两个人在看待时代和社会的差异影片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没有用“重来一次就能逆天改命”的鸡汤糊弄观众。
相反,它告诉我们:18岁的黄遇奇即使预知未来,依然拿不到金手指一路顺利;43岁的黄遇奇即便重返青春,也逃不开中年危机的阴影。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就是失败的,人生固然没有完美的版本,但是他们在各自的错位时空中能够凭借自己不变的勇气和执念完成最后的目标。
《奇遇》的故事就像它的名字一样,看起来并不过度吸引人的眼球,也没有什么噱头,但它温柔地告诉我们:人生没有“正确”的活法,18岁的热血和43岁的沉稳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而没有人能拿到标准答案
开头就吸引我了,看完片子,真的像喝完了一大杯碳酸饮料,又爽口又甘甜!
嘴里还冒出满足的泡泡!
《奇遇》本意是指意外的奇特的相逢,我想这部片子里还有另一层含义吧!
那就是与奇迹相遇,那这怎样做到的呢?
本片设定很新奇!
43岁的黄遇奇在25年才有一场的流星雨的神奇作用下,和18岁的自己撞了个满怀,这一撞可不要紧,两个人的灵魂到对方身体里了!
简而言之,灵魂双穿了!
每个人都不满意彼此的自己,于是开始使劲浑身解数来让自己人生发生转变,但到最后发现,唯有通力合作,才能真正改写人生,不留遗憾。
马多导演的电影开山之作,着实惊艳,每个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人都不该被辜负!
电影真的是太懂我们年轻人的爽点了!
18岁的黄遇奇在办公室玩“萝卜蹲”游戏,真的是游刃有余啊!
年轻脑子就是好使,无知无畏又怎样,初生牛犊的年龄正是开挂的契机,不但能成为游戏王者,还能开辟“新地图”呐,新游戏和新规则都不在话下啊!
年轻人整顿职场,必须到点下班!
而43岁的黄遇奇用直播思维,不惜装腿伤来巧用电视直播获得更多媒体关注,目的就是帮助父亲老黄一步步将自家铁锅炖生意越来越大,再创辉煌!
中年人的生存智慧和丰富阅历在此刻得到了最大展现,虽然是错位的年龄,但格局打开,还真的能另辟蹊径,带来好的心态,而好的心态不就是成功的开端吗?
电影当然没有止步于此啦!
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不算什么,敞开心扉,直面内心真实的想法,重塑那个勇敢,只想跑得再快一点,抓住重要的人,维系好友谊、爱情和亲情,这才是热血的真正含义吧!
特别指出本片的亲情戏份,真是看哭我了,杨皓宇老师饰演的父亲老黄每次出场,都让我想到了自己的父亲,这么淳朴的,一心为儿子着想的父亲,恰好代表了当下非常流行的“不扫兴的父母”。
他爱自己的孩子,能看到孩子的诸多闪光点,所以他总能鼓励孩子,陪伴孩子,给孩子以力量,这种心态也影响了43岁的黄遇奇,他终于了解了自己和孩子黄梓产生矛盾的症结所在,什么时候改变都不晚,赢得尊重的前提是给予对方同等的尊重,这场“奇遇”,43岁的黄遇奇成长了!
其实一切都没有改变,他一直是那一个敬畏规则,尊重对手,珍视自己人生的人。
所以,不要妥协退让啊!
不要放弃自己的追求啊!
不要成为无趣的事事计较的大人啊!
须知“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与平庸的自己和解,过好自己的日子,掌握生活的节奏,这样已然很好。
当18岁和43岁的自己相遇,会发生什么?
片名已经揭晓,这是一场奇遇,是神奇的相遇,是遇见奇迹的发生。
这是一部轻松搞笑又解压治愈的好电影,既能让你开怀大笑、又能带来人生思考,绝对是近期值得走进电影院观看的好电影。
这部电影可以当做是成年人的解压神器、是献给中年人的疯狂喜剧。
贾冰在两种年龄两种状态之间切换自如,43岁的中年社畜带点丧气又懒散的样子像极了我们身边那些年近半百的中年男子,似乎人生已经可以一眼望到头,于是便已经躺平,对周遭的一切都丧失了进取心和好奇心。
而当18岁的自己穿越而来之后,年轻的会灵活变通的脑子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一下子为原本死气沉沉的生活带来了崭新的昂扬姿态,平静的生活出现了积极向好的变化。
比如,带头准点下班、在游戏里毫不留情地直接怼领导,这些无视领导的威压、轻易就整顿职场的举动,想必在中年社畜们看来是十分解压、很燃很爽的。
当然,穿越后的错位也带来了一些笑点,许多25年前难以想象的东西,在18岁的自己看来一定是非常新奇,在不了解这个时代的情况下非常自然地带出了不少笑点,青少年的莽撞和天真在不同场合得到了印证,在旁人看来有些尴尬或者不明所以的行为,屡次逗得人捧腹大笑。
王皓此次的表演也很棒,外表上带有少年的清爽与朝气,而内心里却住着一个43岁的老灵魂。
他把43岁中年人充满了“老奸巨猾”和人情世故的处事方式表演的很到位,能够让人相信少年的身体里确实有一个有点油腻圆滑的中年人。
无所不用其极地故意博取眼球、借用电视台的平台来宣传自家铁锅炖生意,在店门口与朋友打配合、大搞饥饿营销,都是利用多年后很常见的营销手段来扶持家里的生意,同时也展现出43岁的自己在获得了一些人生阅历之后油腔滑调、心思灵活的一面。
近年来,杨皓宇在多部大银幕作品中都有出色表演,这一次也不例外,将父亲的角色演绎得惟妙惟肖。
年轻时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付出很多,而直到老了还是惦记孩子、一门心思为了孩子好,坐在轮椅上伸出颤颤巍巍的手,把作为秋游费的“最高大奖”递给贾冰的那一刻,我相信有许多人都红了眼眶,为这样纯真无私的父爱而感动。
电影在轻松搞笑的外壳下面,包裹着严肃现实的内核。
18岁的头脑来到43岁的身体中,最初感受到的是成年后无拘无束的自由,包括“染发自由”“可乐自由”等,可是正如那句名言所说,“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父亲高昂的住院费用、工作上被人扣的黑锅,未经世事的18岁青年也必须要承受这些“自由的代价”。
成年人的世界远没有青少年那样单纯,这里有许多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欺骗背叛,享受到成年人的自由、也要面对这些人性的黑暗面,要学会应对这些困难。
另一方面,阅尽千帆的43岁中年在穿越之初就认定了要一门心思搞钱,利用此后多年的丰富阅历来帮助自己家里挣钱,却在这个过程中与曾经很要好的朋友们渐行渐远,直至此时才意识到,金钱也不是万能的,终于寻回了自己的初心。
43岁的他,终于学会了暂时放下眼前的苟且,抬头望向诗和远方,去追寻那些曾经被自己抛弃的珍贵的东西,在身体和心灵两个层面上都回到了18岁。
身为中年社畜的我们或许也应该思考,是否在追逐名利的道路上失去了什么?
如何找回遗失的美好?
谁规定穿越就得是“拿着攻略闯古代”“揣着彩票号码回十年前”?
《奇遇》偏不按剧本走。
这哪是穿越,分明是给两个错位的灵魂扔了个“生活盲盒”,拆开一看,全是始料未及的哭笑不得。
老黄以中年人的心态和阅历,住进了18岁青春洋溢的身体里,面对校园生活,那副笨拙又努力适应的模样,就像一只闯进瓷器店的大象;小黄带着少年的热血与莽撞,附身到43岁疲惫的中年身体上,在成人世界里横冲直撞,每一个举动都充满了荒诞与诙谐。
从时代差异的错位来说,千禧年与当下的碰撞,智能手机、二维码与老旧自行车、网吧的对比,让我们在捧腹大笑的同时,也不禁感叹时代的变迁。
然而我们记忆中的穿越电影似乎总离不开“开挂”的诱惑,主角穿越后轻松获得巨额财富、无上权力,走向人生巅峰。
可《奇遇》却摒弃了这种虚假的爽感叙事。
老黄重回18岁,满心以为能靠预知未来改写人生,可现实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他终于明白,即便有了穿越这个“作弊”机会,没有资本和能力的普通人,依然难以轻易改变命运。
小黄穿越到43岁,起初被现代科技和所谓的“自由”迷花了眼,但很快就被父亲高昂的住院费、公司的麻烦事以及职场的尔虞我诈拉回现实。
他体会到了成人世界的自由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与代价。
电影没有用虚幻的逆袭来满足观众的一时之快,而是让我们看到生活的艰难与不易,每一步都需要脚踏实地去走。
就像电影里说的“没什么大不了的,都能过去”,带着这份信念,勇敢地面对生活,或许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奇遇” 。
奇遇 (2025)7.42025 / 中国大陆 / 喜剧 / 马多 / 贾冰 王皓
加班的深夜,当PPT的惨白光芒映照着麻木的脸庞,当老板的微信提示音化身午夜惊魂——这时你需要的不是咖啡,而是一剂名为《奇遇》的精神兴奋剂。
贾冰和王皓携手引爆的这场灵魂双穿的闹剧,黄遇齐的人生故事精准狙击了打工人的高压神经,血压飙升?
不存在的!
银幕上替你发完疯,走出影院神清气爽,比喝十杯冰美式还通透!
故事有点脑洞清奇:43岁的社畜黄遇奇(贾冰饰)与18岁的千禧少年黄遇齐(王皓饰)离奇互穿灵魂,开启了一场横跨两个时代的“开挂式”爆笑远征。
黄遇齐在90年代的身体里,将21世纪直播玩法超前挪用:为了给自家铁锅炖造势,他假摔蹭电视台镜头、门口安排随地大小演制造虚假繁荣,饥饿营销被用得恰到好处,简直就是一出“重生之我在90年代玩抽象”!
而在2025年,18岁少年灵魂操控的少年感大叔整顿职场如鱼得水——化身萝卜蹲王者秒杀晨会团建,顶着粉色杀马特发型带头准点下班,硬核演绎“重生之我在21世纪整顿职场”!
但电影的笑点不靠扮丑或烂俗谐音梗,而是源自时代认知错位带来的幽默,就像来到2025年的小黄,并不慌乱,更多的是掩饰不住的激动!
看到智能手机没想过不会操作而是感慨这是自己的手机啊,看到共享单车也一点不慌先借来使使,进了公司第一感叹这么多电脑啊这不是网吧吗!
躲进儿子的房间不是为了增加父子感情而是为了玩游戏机(这在90年代哪有这条件!
) 当黄遇奇在90年代街头笨拙吆喝,在21世纪职场率性整顿,打工人DNA动了,他替我们夺回的,何止是虚构的一切。
按理说双穿的灵魂,不是该开启开挂的人生吗?
但黄遇齐没有,彩票炒股炒楼一样也没搞成,没有记住20年前的彩票号码(谁能记住?
)没钱炒股更没机会炒楼。
只想着搞点营销把自己家的产业铁锅炖做大做强,还被命运捉弄了。
成年人理想与现实原来真的是有着鲜血淋漓的错位,哪怕是穿回18岁,手握重生的优势,却还是在90年代纯真的人际关系中碰壁,金钱逻辑彻底失效。
而25年的大黄才初尝成人世界的自由,马上被父亲高昂的医药费、儿子渺茫的前途等现实重锤击溃,被迫向生活低头。
两个灵魂在碰撞中互相补足:少年被迫直面生存的残酷,中年则重新触摸到被遗忘的赤诚与温度。
当杨皓宇饰演的父亲说出那句“没什么大不了的,都能过去”,就这句话,抚平了焦虑的黄遇齐,也让我们知道,18岁的厉害和40岁的确是不一样的,但无论多少岁,要允许自己有跌倒和不如意,只要努力过,就没什么大不了的。
承认金钱的重量,理解妥协的必要,当黄遇齐最终拒绝了李乃文饰演的任叔用金钱收买冠军的提议,执意要凭实力争夺400米冠军时,那不仅是一个角色的觉醒,也是电影内核升华。
穿越回18岁,可能没有一路开挂的爽文人生,但这剂解压神药的后劲,是让你在走出影院后,突然有勇气对那个垂头丧气的自己说:喂,重来一局如何?
最近看完贾冰主演的新电影《奇遇》,综合感受非常非常一般,一般到有点硬编的那个水平,也一般到有着很强的松散拉胯滋味。
这部电影的笑点是零散和抖机灵的,节奏是有点拖沓的,同时剧情开展也是平淡和俗套到完全对不起主人公的穿越机遇的。
还有还有,电影那关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内核也是塑造得寡淡无味的...总的来说,这就属于一部只值得在茶余饭后用来乐呵一下子的电影,是完全不值得专门跑去电影院观看的。
具体来说,这部电影安排了一场横跨数十年的年轻男主和中年男主灵魂互换的奇遇,然后通过这场奇遇让男主(主要是中年男主)从丧失生活热情,走向重燃生命斗志以及明白幸福就在身边的道理。
这个设定是没有问题的,同时开场那大几分钟针对中年男主的落魄和压抑的塑造也是说得过去的。
但灵魂互换后的经历就真的怎么乏味就怎么来。
中年男主确实曾想过买彩票买股票买房产来发家致富,但这些念头也就作为笑料一笔带过,然后就一根筋想着靠自家餐厅的创业来发家致富...明明后来就能随时和互换到未来的自己沟通上,但就愣是没有了买彩票那回事。
同时男主在餐厅经营的方法施展上也是毫无看头,什么在运动会上强行打广告,什么搞一个充值返现活动,什么用亏本价去卖套餐...然后就足够引爆客流,再然后就是登上各大媒体头条,再再然后就是小店换大店并等着大老板前来投资暴富。
这整个过程几乎不能给观众带来任何的高能和惊喜感,这个发展经过就完全对不起男主的“未来人”身份,属于编剧随便找些手段就硬将男主顶上人生高峰而已。
观众感受不到任何的爽感,它的糊弄程度和后来大老板被一只鹅赶跑是旗鼓相当的,都属于编剧没活的硬扯为之。
再进一步说,这部电影的编剧是不太有能力驾驭这种穿越和改变未来的题材的。
除了前面说到的高能感完全缺位外,对未来的改变的设定也是完全看不出心思投入,就属于那种“想改变的时候就改变,不想改变就可以不改变”的敷衍,妥妥的工具化呈现。
不仅如此,这种敷衍的编排还见于内涵价值的诠释上,对应的具体呈现便是“硬将一场比赛的冠军当成人生转折点”。
我理解编剧是想用男主坚持拿下冠军来反映成长,强调出人生意义不一定要靠金钱来实现,以及更强硬一点的“金钱买不来真幸福”的理念。
但理念宣扬最没意思的就是硬顶(即为了表达而表达),制作人在没有交代清楚,或者说设置足够的外部限制和压力的情况下, 突然就将剧末的那场比赛的冠军设定成“男主最大的心病”,这就属于非常生硬的强行成长刻画。
在观众看来,那也就是一场比赛。
你要说比赛对男主是如同生命般可宝贵,是一次都不容丢失的,那刚开始那场假装瘸腿的比赛又算什么呢?
或者进一步说,最后那场比赛的赢下又是否密切关联着男主的关键学业晋升?
而中年男主往后的数十年落魄人生,是否也和当年没有赢下比赛密切关联呢?
这一切都没有交代清楚,就直接当做“最重要”的默认设定抛出。
在没有交代清楚最后那场比赛的必要性和可宝贵性的基础上,让男主毅然决然拒绝重金收买,让他宁可让老爸背负沉重债务也要坚持高尚---这整个过程就属于愣头青式的理想主义诠释,属于强行成长的剧情编排而已。
所以说贾冰的这部《奇遇》其实可看性是不太足够的,它要么就是用强行温情来让男主拒绝诱惑,要么就是用人物的降智来达到剧情推进目的。
比如男主的那位富二代,他和他的有钱老爸究竟要憨憨到什么程度,才会在看到男主恢复青春活力之后,立马倾家荡产的投入呢?
也比如富二代的拖延病症,就纯纯属于降智的刻画方式,用烂梗式的写法来为主角团达成拖延目的而已。
不是说打着“喜剧”旗号就能够随便糊弄的,否则贾冰又如何洗刷掉“烂片掌门人”名号呢?
暑期档这部电影《奇遇》真的给我笑到打鸣了,本来以为就是部普通的喜剧,没想到看完直接让我魂穿回青少年时期,那些中二又羞耻的回忆全被勾起来了,尤其是电影里角色那头“杀马特”“非主流”发型,简直跟我当年QQ空间里存的照片一模一样!
《奇遇》玩的是“灵魂双穿”的设定,不是简单回到过去或两人交换身体,而是“灵魂×时空双向穿越”——43岁的中年大叔黄遇奇,和18岁的叛逆少年黄遇奇,俩人灵魂互换。
一边是中年大叔顶着少年的身体,在高中老师办公室一本正经地讲“过来人的经验”;另一边是少年魂穿到中年大叔身上,对着啤酒肚和发型崩溃,还得应付中年人的职场pua,这种反差感导致爆笑百出。
贾冰在演中年的黄遇奇时,把那种被生活磨平棱角的疲惫感,还有灵魂互换后一开始的手足无措演得特真实又好笑。
“活成了他人的配角,自己的反派”,是他在魂穿前的状态。
王皓演的黄遇奇把八零九零那个年代的“非主流”心态形态,都拿捏得特别到位,俩人互演对方年龄阶段状态的时候,你能明显感觉到两个灵魂在不同身体里的“碰撞”,看得人又爽又过瘾,还能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
重生设定用来制造一种“开挂”的感觉,能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惊喜,但是《奇遇》的开挂带来的是有点深度有点内核。
开挂前的剧本是难以翻盘人生,特别能戳中成年人的痛点。
43岁的黄遇奇,活成了自己当年最讨厌的样子——为了养儿养老,放弃了年轻时的跑步梦想,每天在办公室赔笑脸,对着领导点头哈腰。
而18岁的黄遇奇,正处在对未来充满热血激情又无畏的阶段,这俩人互换灵魂后,才开始真正的重学人生必修课。
中年黄遇奇在少年的身体里,重新跑步,才发现自己从来没放下过理想;少年魂魄黄遇奇在中年人的生活里,看到了金钱对自由的束缚,成年人对生活的妥协。
电影将理想和现实的错位呈现出来,引发观众对人生选择的探讨。
电影里有些台词越品越有道理。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少年觉得43岁是妥协,43岁才懂得18岁的热血无畏有多珍贵。
年轻时总觉得长大是件特酷的事,真到了中年,才开始怀念当年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自己。
看完这部电影发现,自己心态放松了,内心暖暖的,正如电影台词金句一样,只要心态摆对了位置,不论你正处在青少年还是中老年时期,一样可以过好生活。
对人生的热情重新加载,找回自己年轻时的自信是对自己最好的“医美”。
奔着轻松搞笑和贾冰的演技保证去的,没想到笑着笑着就哭了。
当43岁和18岁的灵魂互换,意气风发的少年黄遇奇以为自己中年职场得意生活幸福;中年社畜黄遇奇想改写历史,成为富二代;一些啼笑皆非的故事就发生了。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18岁老黄没有那些职场法则的束缚,和曾经的老同学现在的老领导称兄道弟,使用老总专属健身房,准点下班不内卷,这种爽剧剧情像是中年牛马被生活压垮前的最终幻想,好笑却心酸。
掌握先机的43岁小黄以为能靠预知未来将饭馆做大做强,发家致富,终究玩不过资本,重金租的大饭馆入不敷出,还是回到了小饭馆。
索性18岁的老黄没有压制孩子的跑步天赋,鼓励孩子追求梦想,父子情得以修复。
最终还将坏蛋绳之以法。
43岁的小黄被友情亲情唤醒,燃起斗志,和反派抗争,弥补了少年没得到跑步冠军的遗憾。
他们互相照镜子,完成了自我救赎,生活终究是不一样了。
影片结尾,老年黄遇奇对中年黄遇奇说:“其实没什么大不了,我们都可以过得很好。
”是啊,即使现在的你没有变成曾经期待的更好的你,但我们可以努力让明天的自己过得比今天好。
拥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也是人生的一场修行吧。
(特别夸一夸:没有金手指,没有乱煽情,没有恶俗梗,19.9的票价真是性价比相当高了)
贾冰在片里的状态比较稳,喜剧包袱收得住,黄遇奇这个角色里那股疲惫劲表现得很自然。
除了最后靠强迫症拖时间,前面基本能扎实推进,演员们也都保质保量完成。但是对我这个晋江重生/穿越老读者来说,这个故事创意实在有点老套了。
“他们叫员工,不是人”
其实并不好看……而且我不理解40岁的男主明知道任日天是啥人为啥也不提醒一下18岁的自己提防他呢?
中年人的保温杯泡着枸杞,少年的书包里装着辣条,饮食的差异藏着人生阶段的密码当他们尝试对方的生活,才懂彼此的滋味
。。。。
还不错,这种穿越和身份互换的题材其实已经屡见不鲜了,所以一开始就抱着不行的感觉去看,反而有亮点了。喜欢最后一幕流星雨下三个自己相遇的部分。
及格电影,中年人事事都艰难,恨不能真的穿越回去,告诉自己千万别干当初那么二那么糊涂的事情。其实不管怎么选,都会过去,时间会抹平一切看起不能被治愈的伤口。
看之前没有抱特别大的期待,但是看了之后感觉还不错,虽然是一个普通的题材,也有很多类似的故事了,但是前中段还挺好笑的,数次笑出声来,后面也还挺感动的,尤其是在桥上三代人遇见的时候,那时候突然很想哭。而且这部电影没有特别的套路,不是说你穿越回去按照能你知道的成功的方式去做就一定能成功了,反而因为你做了一些事情,导致了之前能成功的道路也不能成功了,算是告诉了大家,很多时候不要太焦虑后悔,因为很多事情即使你当时那么做了也不代表一定有你想要的结果
>>《抓娃娃》,刨除掉那些自以为是的阴谋意旨、瘆人的黑色幽默以及无限上升的语调,让喜剧创作回归到淳朴的模态,便还有一些可爱之处。
喜人奇妙夜年中展演呐
互换人生双方反差不大小沈阳脸上打什么东西了吗
俗套
5.5/10双线叙事野心不小,但执行力完全不够。两条魂穿线极为割裂:2024年职场线简直是闹剧,职场暴力停留在“早操游戏”“老板不走不准走”的现象,没有丝毫触及制度的非人格化。编剧好像没有一点经验,强迫症这么重要的设定没有铺垫。1999年怀旧线更是部拍烂了的青春片,励志翻盘、商业冒险毫无新意。最致命的是作为强设定电影,编剧完全没有圆设定的意识。两个时空都能用qq对话了,为什么不让未来查询彩票号码?比逻辑漏洞更可怕的是本片甚至没有尝试圆一圆。和《骗骗喜欢你》《无名之辈2》一样,本片仍旧依循国产喜剧片的“平面化”趋势,竖屏构图,电脑录屏代替实拍,短视频转场,罐头音效。迎合流量时代,失去电影本体语言。但就算微短剧好歹也试过努努力写个完整故事啊。总而言之,剧本薄弱、完成度极差,不及格作品。
东北特色喜剧电影 硬咯吱你笑
对开心麻花不用有太多期待
笑点密集但不乱,桥段衔接得很利落,没有那种拖着不走的场面,两个小时下来节奏一直都在往前推
“18岁魂穿43岁身体”与“中年灵魂重返少年”的双线错位,精准刺中两代人的焦虑。18岁在“未来”享受财富自由却直面亲情代价,43岁在“过去”狂赚时代红利却迷失初心。治愈内耗的良药,是让阅历与热血彼此输血。
一部可以一看的国产片。18岁与43岁灵魂互换,用各自的生命体验去颠覆“此刻”,同时也是制造笑料。影片前半段,中年和青年黄遇奇有过很多价值观的碰撞;影片最后,过去和当下的黄遇奇都遇到了人生转折点,但有意思的是,青年的他帮忙解决了中年会遇到的困境,中年的他解决了青年时遇到的挫折,如果没有发生灵魂互换,也许本就无法解决。很多人会对曾经的来时路感到羞耻,会不停攻击曾经的自己,但是电影结尾,两人携手解决了问题,达成了互相理解。其实所谓的成长,就是一种自我接纳。
好老套 穿越的烂梗和贾冰的演技一样的一如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