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На млијечном путу,送奶路上,牛奶配送员的魔幻人生(台),牛奶佬魔幻恋曲(港),银河漫漫路(误译),送牛奶的路上,牛奶之路,牛奶漫漫路,爱与战争,On the

主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察,莫妮卡·贝鲁奇,斯洛博达·米恰洛维奇,谢尔盖·特里富诺维奇,米基·马诺伊洛维奇,佐兰·茨维亚诺维奇,玛丽亚·达金娜,达沃·扬吉奇

类型:电影地区:塞尔维亚,英国,美国语言:塞尔维亚语,意大利语年份:2016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剧照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1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2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3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4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5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6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13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14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15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16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17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18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19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20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长篇影评

 1 ) 谁来证明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

对于影迷来讲,库斯图里卡是一个电影天才。

两次戛纳金棕榈和一次戛纳最佳导演等重要大奖,早已证明了他世俗方面的“成功”。

库斯图里卡的电影总是充满讽刺隐喻,癫狂夸张,而又饱含深情。

我最中意库斯图里卡的作品是《地下》和《流浪者之歌》,导演对南斯拉夫这个曾经的祖国的理解与复杂情感,虽借助于魔幻癫狂的表现形式,也十分让人感动。

库斯图里卡擅长运用超现实手法来处理史诗电影,影像风格可谓独树一帜。

永远忘不了《地下》那让人难忘的结尾,一群活着和死去的人在一起狂欢饮酒,大地慢慢裂开,字幕打出“曾经有一个国家叫南斯拉夫,它的首都是贝尔格莱德”。

魔幻现实主义在有的国家就是现实主义。

看电影的观感和期待值有很大关系,老库这部《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一路被看衰。

从戛纳主竞赛单元被拒,到老库愤然转投威尼斯,然后颗粒无收,再到国内外影评人好评寥寥。

导致了观看此片之前期待值很低。

但是正是这种低期待值,导致看完电影之后收获了意外的惊喜。

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次真的证明了。

这部电影当然达不到《地下》《流浪者之歌》的高度,但是这也不丢人,看过那两部电影的人就知道以那个标准要求包括老库在内的任何人都是比较苛刻的。

这部《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不难看,而且我本人依旧很喜欢。

关于女神。

意大利女神莫妮卡·贝鲁奇和另一位查无信息的塞尔维亚演员Sloboda Micalovic在这部电影中有着风情万种的演出。

两位女主为了亲自上阵出演男主的库斯图里卡争风吃醋。

关于爱情。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男人生命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战时幸运的送奶工;第二阶段婚姻出轨爱上情人,第三阶段出家为僧。

电影着重笔墨讲了前两个阶段。

库斯图里卡总爱述说南斯拉夫分裂的战争,这仿佛是一个文化记忆,根植在老库的血液中了。

虽然这部新片中,库斯图里卡也有讲民族之间的战争,但只是故事发生的一个背景。

库斯图里卡主要想讲的是爱情。

老库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开趴体,演员在库斯图里卡特有的电影配乐中癫狂起舞。

这是个悲伤的故事,看完电影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尤其那死去的兄妹 令人惋惜。

电影结尾镜头拉起,老库饰演的男主日复一日背上山的石头,铺满了曾经埋葬爱人和羊群的草原,让我想到朴树的《白桦林》,“谁来证明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库斯图里卡说,我来。

 2 ) 惯性思维

影片的主题表达、视觉元素和故事套路,都是库斯图里卡的惯性思维。

本片通过两个流离失所的灵魂曲折的爱情故事,控诉着战争对美丽家园和平静生活的毁灭。

但剧本前后明显断裂:前半部分讲述难民与村民的爱情纠葛,重点落在难民与难民间的心灵相通;后面恋人的逃亡过程,是导演在控诉战争对难民无止尽的追杀。

导演运用动物设计桥段喜感、配合气氛营造真是一绝,但这些设计也都是他的惯用套路,缺乏新意。

影片还是荒诞不羁,但他自己的表演反而显得木讷。

 3 ) 据说是名导

先是两个女人倒贴。

玲多温驯美丽,莹好可爱,隐约觉得不安却说不出来。

好吧,为了不让自己为难,突然怂兵天降,屠了个村,自己和活下来的那个女人——是谁都行吧——亡命天涯。

来追我啊来追我,反正我杀不死啊杀不死。

想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我是主演啊,我还是导演,我还是编剧呢,你说我怎么会死。

你看,女主都死了我还没死是不是很腻害。

莫妮卡·贝鲁奇真是长了一张让人想犯罪的脸。

这边人熊和谐相处,那边小李子被大熊爆菊了才拿回小金人。

人生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神神叨叨的故事想到贾木许。

 4 ) 大师的“自恋”之作

今天在赤塔电影节看到,是参加比赛的影片之一。

库斯图里卡保持着自己一贯招牌似的导演风格,战争、奇幻、音乐、人与动物的“杂耍”、快速饱满的画面及声音组接,复杂、魔幻的场面调度,等等,还是显示了大师极强的制作能力和奇思,但多数不是妙想。

片子过长,因为主要人物的三角或四角命运无足够的发展变化,光靠场面、奇观就很难吸引观众眼球了,更不要说思想感情的表达。

还有自恋式的自己出任男主角,他倒是过足戏瘾,形象太老,又无魅力,丢分不少;只有尾部15年后成为僧侣部分才较合适。

电影界有许多成为“大师”的人,往往自我膨胀,恣意地随心所欲,在作品里炫技、炫富;身旁多是吹捧献媚的人,难得听到真正批评、置疑的声音,所以作品常常大而无当,败笔不少。

这样的毛病和现象在中外影坛上屡见不鲜,人人都可看得清楚,就是大师自己往往不知道。

可悲,可叹!

三星主要给其绚烂的制作团队。

 5 ) 最爱的导演库斯图里卡,与最爱的作家王小波

因为库斯图里卡,想要更多的去了解斯拉夫这个神奇的民族。

虽然在很多人眼里,库斯图里卡被归为用电影进行政治隐喻的导演,但了解他作品的人都知道,这绝没有一点功力心,不存在如同政治本身一样的虚伪与沉闷。

他的作品充满了孩子般的天真,诗人般的浪漫,恋人般的热情,探险家一样的勇敢,喜欢库斯图里卡,就像喜欢小波一样,像亡命徒一样的活着,骨髓里的骑士精神,真正精神上的游吟诗人!

库斯图里卡与小波的浪漫纯粹得排斥一些形而上,是对灵与肉的深刻解读后,最简单纯粹的表达,绝对淋漓尽致。

他们描写大的政治事件背景下的民族、人们、亲情、爱情与悲剧,但他们从不刻薄嘲讽,亦不高高在上的怜悯。

他们的作品都充满了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与感同身受的触觉。

有人看了milky way觉得他重复自己以前的手法与桥段,这就像要求一个诗人必须要写出清奇的句子,要求小波写出离奇的情节,对不起,他们不是那样的精致的描述美的诗人,他们是自由的灵魂,精神的勇士,如果你和他们在同一个频道,请感激电影和文学这些媒介,让我们有机会与这些美妙与伟大的的灵魂共同颤抖。

看到黏大人评价库斯图里卡是狄俄尼索斯转世!

太精准了,完全是,他和小波都是!

伟大的酒神,戏剧与文学创作之神,他出生在荒蛮的小岛,却是伟大的众神之神宙斯的儿子,带有蛊惑人心的浪漫与激情,永恒的青年的外貌给他永不磨灭的天真,特殊的出生让他摒弃了一切形式上的精致,这正是对于电影性与文学性的讨论,到底是形式为内容服务,还是反之?

最终都是要进行精神表达交流与沟通,到了这一层,内容与形式都不再是原本的用途,一都不再是强调的对象。

再说回,对库斯图里卡拍所谓有新意的作品的诉求,就像要求罗斯克除了画色块,也画画风景一样

 6 ) Au-delà l'imagination

You have never made me down, dear Emir Kusturica! Every single scene is an unpredictable and meaningful sign, which is beyond imagination and beyond mediocrity! The highest technique mingles in the harmony of the nature, the animal,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emotion, with such an unusual aesthetic aspect. This is what should be called genius!

 7 ) 看过导演演的电影,看的第一部他自导自演的电影,感觉棒极了

刚看完这部《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不知道电影名翻译的好不好,反正让我老是想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记》,虽然《少年派》我到现在还没看过,但当年挺火的,略知一二。

但看了这部电影,我还是挺震撼的。

是通过电影公众号知道的这部电影,怎么介绍都快忘记了,但知道有莫妮卡·贝鲁奇,我就想着有朝一日一定看一下,没想到电影很精彩啊。

看完就想着来豆瓣发表一下看法,结果,还被那么多人评论这是导演的江郎才尽之作,那我只好再去看看导演的其他作品了。

这个导演和演员我很面熟的,看过他和朱丽叶·比诺什演的一部电影,他演的杀人犯,结果他们岛上从没有发生过命案,要裁决他的话,得从巴黎还是哪个大城市运绞刑架之类的,故事很长,但我看的也很入迷。

果然,此人不同凡响,还是个大导演呢。

接下来,我去看导演的其他电影去啦

 8 ) 库斯图里卡和他的马戏团美学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又名《送奶路上》(On the Milky Road)讲述了一段发生在南斯拉夫内战时期的爱情故事。

改编自三个真实的故事,背景设置在南斯拉夫内战时期,这一部分是真实。

库斯图里卡还加入了许多梦幻的内容,比如那条顺河水飘走的白裙,突然被披着彩色羽毛的鸟叼着,送到女主角Nevesta面前。

Nevesta和Kosta被敌军追赶,藏到了一棵树上。

Kosta抓着Nevesta轻松一跃,飘向空中。

真实与梦幻相结合,构成了这部电影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

一部分人觉得它晦涩难懂,另一部分人觉得它妙趣横生。

《送奶路上》鲜明地体现着库斯图里卡的个人风格和美学观念,最典型的自然是他独创的“马戏团美学”。

库斯图里卡的电影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形象,动物在电影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

或是象征、或是隐喻、或是构成情节,或是营造出一种气氛。

这些形象组成了一幅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人与动物间的交往更表现出一种“万物有灵”的感觉。

最重要的是,动物的“有灵”,或者说“拟人化”,也是库斯图里卡电影里魔幻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看来,有关动物的戏份是《送奶路上》这部影片中最有意思和最吸引人的镜头。

游隼在Kosta的梦里,一只游隼撞毁了敌军的直升飞机,拯救了这里的人民。

第二天早上醒来时,果真有一只游隼飞进了家里。

之后,他无论去哪儿都带着这只游隼,对它抱有期待。

直到最后,这只游隼都没有撞向任何飞机,但它救了Kosta的命,帮他啄烂了敌人的眼睛。

鹅我对这场戏的印象尤为深刻!

农夫宰杀了一头猪,把猪血倒进一个巨大的浴缸里,放在室外无人看管。

成群结队的家鹅排着队从高处一只只跳入浴缸,雪白的鹅毛顿时浸的通红。

家鹅浴血的场景出现了两次,明显是在隐喻什么。

我觉得这个场景是一种预示,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杀戮,在这场杀戮中,人与动物都不能幸免。

蛇Kosta在送奶路上,会在某个特定的地点倒些牛奶出来,喂一条蟒蛇。

这条蟒蛇后来报了两次恩,一次缠住了Kosta,让他免于偷袭,一次缠住了Nevesta,帮她避开地雷的线。

鸡Milena家的鸡喜欢对着镜子上蹿下跳。

羊群羊群在影片的后半段起到了重要作用,Kosta和Nevesta利用羊群躲避敌军的追赶。

Kosta的腿受了伤,没有办法跑动,而且敌军已经到了附近。

他和Nevesta只能钻进羊群里隐蔽起来。

敌军知道他们躲在羊群里,开始深入羊群。

Kosta偷偷把羊往地雷区里引,瞬间就引爆了地雷,羊群受惊,四散奔逃。

不少羊朝地雷区跑去。

一瞬间,绵羊像火球一样不断地飞向空中。

落到地上时,已经被烤的焦黑,往外散发着浓浓的黑烟。

毛驴驴是Kosta送奶的重要工具,它对主人忠心耿耿,看到蛇缠住了Kosta,他没有逃跑,反而还用蹄子帮他驱赶那条大蛇。

在敌军屠城的时候,毛驴不幸中弹身亡。

熊熊出现在第三个阶段的故事里。

Kosta失去了Nevesta,他背着石头往当初炸死了爱人的地雷阵走去。

路上遇到了这只熊,他们应是见过很多次了,彼此都不觉得惊讶,像老朋友似的分享一只橘子。

人与动物在内战的枪林弹雨中勉强维持着正常的生活。

安稳的田园生活与紧张的战争局势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导演对战争的反思。

有人说库斯图里卡的电影里必有一场婚礼,《地下》、《流浪者之歌》中都至少有一次婚礼仪式,对仪式活动的展现似乎成了库斯图里卡电影中的一个定式。

婚礼在库斯图里卡的电影里有多种作用。

首先,这种仪式活动最能展现一个地区、民族的风俗文化。

其次,婚礼的狂欢场面能把影片推向一个高潮。

狂欢下的失序又是库斯图里卡很喜欢的内容,与他的“马戏团美学”不谋而合。

虽然《送奶路上》没有婚礼的场面,但依然举行了两次狂欢活动。

喧闹的音乐,开心地跳着舞、唱着歌的人群构成了狂欢的场面。

Milena冲进酒吧,含着酒杯往嘴里一杯接一杯地灌酒,她偷走酒吧里的枪,和着音乐的节拍射击。

人们穿着民族服装,围成圆圈跳舞。

这两次狂欢活动都有事情发生,第一次,Milena打伤了两个劝她别把Nevesta嫁给她哥哥的男人。

第二次,Milena发现未婚夫Kosta和Nevesta有私情,她把Nevesta带到了哥哥的单身狂欢派对上,在狂欢的人群周围,打的不可开交。

《送奶路上》本应有一场婚礼的,但最终变成了一场血色婚礼,还未开始就已结束。

婚礼现场,整栋楼房被烧毁,Milena和哥哥被烧成黑炭。

兄妹俩的牺牲意外成全了他们的另一半,蛇在半路救了Kosta,Nevesta跳进井里躲过一劫。

Kosta发现Nevesta还活着,就和她私奔了。

“我们要带着理想拍电影,我们必须相信电影,所需要的只是从主导潮流中脱身而出。

”——库斯图里卡

他便是通过这种失序的狂欢场面把他的电影从主导潮流中抽身出来,用非理性的方式来表达他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形成了独特的电影风格。

推荐给喜欢文艺剧情类电影的小可爱们

戏剧、电影、书籍分享区

 9 ) 不要只盯着女神莫妮卡·贝鲁奇的丰胸和美腿,导演还想让大家看点别的。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2016) 这部是两届戛纳金棕榈得主塞尔维亚导演库斯图里卡的新作,库斯图里卡在内地的口碑很高,人气不怎么旺。

这部的资源出来有一段时间了,豆瓣标记看过的人数刚过三千,评价也不温不火,和库斯图里卡之前的作品相比,甚至有库斯图里卡已经江郎才尽论调,鲤鱼觉得这部和之前库斯图里卡几部殿堂级的作品相比,属实有一些差距,但仍不失为一部好片,鲤鱼给8分。

果说库斯图里卡的电影很难懂我同意,可是要说他电影Boring,我是无论如何理解不了的。

这部和老库以往的作品一样,诙谐,浪漫,癫狂,天马行空,想象力丰富,这部可能有很多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绝对不无聊。

从其他任何角度批评这部电影,我都可以接受,毕竟一部再好的电影,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都是正常现象,可是这部无论如何都不能用无聊形容。

今日被奉为神作,可以进入文艺青年装逼十大电影的《地下》,刚出来时同样也是骂声一片,老库挨骂不奇怪,可被骂无聊很奇怪。

作为魔幻现实主义大师的作品,一部充满了意象和象征意义的电影,无数个看似荒诞离奇的桥段,只看一遍真能了解导演的用意吗?

只用无聊来定义属实太草率了。

忘记那部了,可能是科波拉的《教父》,库布里克看过十遍之后说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

以库布里克的电影修养对一部自己感兴趣的电影看过十遍之后,才给出评价,这绝对不是夸张。

一百多年来有很多电影是在反复的研读和解析之后成为经典的,比如希区柯克,比如奥胖。

对一部一知半解的作品过早的定性,将失去很多看电影的乐趣。

之前说过当代库斯图里卡是魔幻现实主义电影大师,这个定义应该不会有什么争议。

对于魔幻现实主义作品,鲤鱼很着迷,但是受于文化水平的限制,此类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看第一遍时对于整部作品的理解,好的时候能有五成,不好的时候也就三成左右。

这个鲤鱼有些偏执,我觉得是好东西,可我又没法理解,我会之后看很多遍,有些永远也看不懂就放弃了,有些随着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增长会逐渐理解的更多。

这类电影我也喜欢每次看过之后,搜索相关影评,很多高人的见解受益匪浅。

这部我现在只看过一遍,我的理解肯定不具有权威性,我想这部在之后的很多年,会有人不断的重新解读。

我的看法算作抛砖引玉,这些看法也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几年之后自我否定也是完全可能的。

首先,我不认为这是一部烂俗的爱情片,爱情只是象征着库斯图里卡对祖国的爱,这个祖国甚至不是塞尔维亚那么简单,这个祖国甚至可以扩大到前南斯拉夫。

而电影的主题还是库斯图里卡心底永远的伤痛波黑战争,正向他所说的那样这场战争“可以原谅,但不可以遗忘”。

我之所以人为导演对东欧社会主义时代还有留恋,这里注意!

不是说老库是个白左,和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无关,再糟糕的时代对经历过的人来说也会有美好的东西值得怀念。

是从电影中的这个桥段,莫妮卡贝鲁奇在收容站只看的一部电影。

1957年前苏联电影《雁南飞》,这部电影的意义这里不多复述,感兴趣的可以自行百度。

库斯里亚卡这里是致敬,是在缅怀,是对自己电影艺术启蒙的追忆。

电影不只是奥斯卡,电影手册,旬报十佳,当年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出过很多伟大的电影艺术家。

那只闹腾杀人的老吊钟,这里我觉得是库斯里亚卡悲观的民族历史观。

这只奥斯曼帝国的老钟,时至电影的年代还在不断的让塞尔维亚受伤流血,而奥斯曼帝国在世界地图上消失,这时已经七八十年了。

但是整个大南斯拉夫地区的各族人民百多年来从来无法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

奥斯曼,德国,苏联,到之后北约,电影中导演多次表露出这种悲哀,列强决定这个国家或者说这些国家和名族的命运,而不是他们自己。

老库骑着毛驴,挂着牛奶桶在枪林弹雨中穿行,却毫发无损。

而在双方停火结束之前厨师还在悠闲的做蛋糕。

我觉得老库是在表达自己对波黑战争的判断,虽然库斯里亚卡自己是塞尔维亚人,这部里却没有一处明确塞族的立场。

换言之库斯里亚卡认为,无论塞族,穆族还是克族之争都没有造成致命的伤害,打的再激烈死的人不多,极端夸张的表现手法就是不死人。

而电影的后半部分当北约的维和部队介入之后,则是尸横遍野,一片焦土。

女神莫尼卡贝鲁奇,不只是一个美丽的女人,而是美好的家园,幸福安详的生活,牛奶配送员和她之间也不只是爱情,莫尼卡贝鲁奇代表着库斯里亚卡珍爱的一切。

这里吐槽下,再性感的女神,年过半百来象征世间最美好的事物都有点显老。

三个不死小强,不能确指北约列强,当然波黑战争时期,俄罗斯解体不久国力衰弱,敢怒不敢言,闷声做缩头乌龟状不假。

但是时间线放大,俄国人对斯拉夫地区各个民族下的黑手也不少。

这里库斯里亚卡还表达了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些东西方列强,不是掠夺,而是要将老库珍爱的一切彻底毁灭。

很多人评价电影的后半部无聊的很,可是对于导演来说,上天入地,历尽磨难却还无法保护自己珍爱的一切,不恰好是一种痛彻骨髓的悲哀吗?

还是那句话这是一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电影,鲤鱼并不敢确定自己的看法就是对的,但是这部无论如何都不是一部无聊的电影。

资源分享,娱乐资讯,深度评论关注微信公众号:lydysc2017

 10 ) 私奔到天堂

还是很喜欢库斯图里卡,当然这一部的奇幻风格都不如<地下>。

爱唱歌的南斯拉夫人民一如既往,兄妹婚礼前的疯狂单身派对几乎在我看过的库斯图里卡的电影里都有,感觉音乐都差不多。

疯狂的聚会,疯狂的恨嫁女配角和新娘落跑男配角。

穿过火车隧道的戏份之前的电影也有。

水下的婚纱随着水流飘动也是其他电影有的元素,仍然很奇幻很美。

逃亡的戏份的户外风光真是太美了。

长满水草芦苇的水荡,尤其是芦苇荡的追逐和之前水边小屋嬉戏,水下戏都太美了,色彩明媚,摄影很棒。

不过女主角为啥不听男主角的话,非要滚过来被炸死,害死好心的蛇?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短评

仍是满满的库斯图里卡元素,狂欢、歌舞、动物开会,残酷与浪漫。又一次的自我复制,其实还好。不过,觉得库斯图里卡与莫妮卡·贝鲁奇都不太适合这个角色啊,有点老

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千呼万唤坐在江南分馆,看上了正版模样的内嵌简体中字。波澜不惊的熟稔配方,谈恋爱戏份实在太多,看来自己过足瘾了。

8分钟前
  • 直泣优胜劣汰
  • 还行

最後整整一個小時是怎麼了 ...

10分钟前
  • Amushi
  • 较差

风格明显的导演。看了开头就和之前一部很像,一查果然是同一个导演。一个男人一生重要的三段狂想曲,事业,爱情,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14分钟前
  • 欲圣
  • 还行

毒蛇会喝牛奶懂报恩,屠人的士兵晚上爱看动画片,温顺的羊被地雷炸飞,被地雷炸死了爱人,他用十五年把雷区填平。莫寻死,要记得。

17分钟前
  • 弃子🔥
  • 力荐

库斯图里卡真是一辈子都在拍同一部电影。你能从本作里看到他以往的几乎所有电影:老实人爱上「被寄存的少女」像是《你还记得多莉贝尔吗》外加《生命是个奇迹》,乱点鸳鸯的四人婚礼瞬间穿越到《黑猫白猫》,水下被追杀的苦命鸳鸯则是对《地下》的复刻,而群魔乱舞的各类动物(照镜子的鸡,沉默的母牛,喝了牛奶后报恩的蟒蛇),载歌载舞的欢乐婚礼更是库斯图里卡每部电影里几乎都会出现的叙事元素。但除了无趣的库氏元素堆积之外,这个故事既没有玩到歇斯底里,又没有辛辣有力的讽刺,三幕戏节奏也有点脱节。库斯图里卡上一部演不形于色的克格勃特工还算合格,但像本作这种在一定的时间跨度里历经风霜,需要人物型格和表演上都有层次变化的角色他就完全不行,甚至分掉了他场面调度的精力,拉低了电影的水准。同样地,贝鲁奇也显得过于苍老了。

19分钟前
  • Mr.Graceless
  • 较差

其實就是庫斯圖里卡想和莫妮卡貝魯奇談戀愛!

24分钟前
  • 忧忧愁愁地走了
  • 推荐

对库斯图里卡期望太高,而这部电影丰富庞杂得简直意义过剩,如同一颗滋味复杂的跳跳糖,每一重滋味在口中爆炸开来,还不待细细品味,这种味觉就已经退散成荒诞。巴尔干半岛的战争沉重确实不可遗忘,但老库的生命经验似乎就永远停留在那里,一遍遍重复着狂欢与伤感、逃亡与欢喜和那些魔幻主义的动物生灵

25分钟前
  • Dear deer
  • 较差

重燃对电影的激情!永远的库斯图里卡

28分钟前
  • 黄灿灿
  • 力荐

1/31@Angleterre SPB 7。塞尔维亚语配俄字生肉困难,好在动物调教大师库斯图里卡也是换汤不换药:打蝶扑蜂兵 浴血腾焰鹅 火热水深兵器冷 网破鱼死落崖欢 环伺之蛇仙人鹰 炸羊炸兵炸女神 在圣彼得堡看雁南飞四重注视 玛雅曲线条纹 婚礼+发条+滑轮杠杆 不可撤销式结尾 迷影梗愉悦 双美午夜狗粮deluxe 233

32分钟前
  • mecca
  • 推荐

#资料馆留影#值得五星,资料馆大银幕欣赏佳作,看得出Emir Kusturiča对Monica Bellucci的确青睐有加,自编自导自演,只为了与女神在光影幻境里共沐一次爱河,忠诚的游隼,饮奶报恩的蝰蛇,漫天飞舞的白鹅,牧羊人与无辜的羔羊……各种隐喻象征,战争与乡情,依然熟悉的前南风景,情义无价与乱世浮生,依然不拘一格天马行空,依然魔幻现实主义(最魔幻现实的一部Emir Kusturiča?)。“只是竭尽所能去爱一个人”,如此朴素的信仰,宛若《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的一次时空穿越(连女二也叫Malèna),追随所爱一路亡命天涯,最后随着Kusturiča一起泪目的时候,我想我也应该老了,老到终于明白爱的真意,在人世的无常苦难和沧海桑田之下,心中依然牵念着一个永远不能相见的人。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37分钟前
  • 瑞波恩
  • 力荐

依然是满满的库斯图里卡,荒诞,黑色幽默,奇幻,乡下动物城,炮火,狂欢,末世,音乐会,这部是库斯图里卡唯一担任自己电影的男主角,也是最后一部,和女神莫妮卡亡命,也太浪漫了吧,抱着女神不要停,电影不要停,好不容易等到看库斯图里卡最近的一部长片,不舍得电影结束,更何况和女神至死的浪漫,战火逃亡过程都不忘抱着女神呵护,最后砌石葬爱,成为永恒。

38分钟前
  • 安托万的黑眼睛
  • 力荐

#SIFF20 无感,睡了一个小时,旁边大叔看得倒是很开心。【6.20@天山电影院剧院厅】

40分钟前
  • Olive
  • 较差

3.5 有好多很喜欢的魔力时刻,但串得突兀。

44分钟前
  • vivi
  • 还行

能感觉到导演想要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那种关系,所以在电影中才会有那么多动物的出现。但是这部电影实在是太令我失望了,最后看到女主被炸弹炸上天,然后是一个男主看向天空往上飞升的镜头,哎呀,我是不想笑都好难,这喜剧片也不是这样的呀,就算魔幻现实主义这个也太…女主都化成灰了,还是黑的。其实这片的槽点也很多,到处都是枪林弹雨,就是打的物品,打奶瓶,打酒瓶,就是不会打到人,我知道导演大概是想表达那种主角在战争期间坚持送奶的英勇,但是真的太不合逻辑,太降智了,槽点实在太多了,这样真的很令我惊讶,但我还是依旧从这部电影开始选择关注你,因为我知道你其他的电影,比如说地下还有其他一系列评分比较高的电影,所以我希望看到更好的作品…尬吹,不就是外国拍的,换个国内拍这种二流剧情,自己搁心里边想想吧,会是个啥结果?

47分钟前
  • 斑斓
  • 较差

那些动物真的很有灵性了。

48分钟前
  • 腐花儿
  • 还行

尽现老库的自恋,如此没有魅力的男主何德何能会让两个美女争风吃醋,只因为他是导演本人。虽说有政治隐喻,但除了政治隐喻一无所有。最惊叹的还是50多岁的贝鲁奇居然还能有如此美貌,着实佩服。

49分钟前
  • 电车
  • 较差

战争、逃亡与终结,爱情穿插电影始终。尽管依然有着老库电影中的特色元素:鹅、驴与蛇等诸多动物,众神般的音乐狂欢,特立独行的人物,魔幻的故事,残酷里的诗意,但显然这一部的主题是战争与爱情,纯粹的你想不出更多隐喻。所以整体而言,没给我惊喜,更多的是重复。多出来的半星是迷弟对偶像的祝福。

52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失望,没想到老库力没老,心先老了。

54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较差

水井渔网以及家禽家畜乱趴,战争与婚礼、死亡与结合,库斯图里卡元素大拼盘,乱哄哄的好看,但终究显得堆砌;对内战创伤与北约入侵的回忆,于结局处在旧雷区摆满祭奠爱情的石块时到达顶点。

59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