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上的成就和心性上的强大并不正相关。
哪怕是硅谷CEO,仍然可能拧巴卑怯惹人生厌;就算是出租车女司机,也可能无敌炸裂、断层领先。
黎明饰演的Mike固然有好皮囊、好脑子和好运气,但人格魅力远不敌张曼玉饰演的Ellen——有灵气、有性格、有事业、有朋友、有爱好、有孩子的女司机。
在情人落难时,一呼百应集结出租兵团,自己抡着铁锅就朝“黑社会”哐哐爆头,Ellen英雄救帅的镜头真的好帅。
Sccot也好通透好天使,鼓励妈妈go ahead别困于母亲角色、要大胆追求所爱,这种天使小孩太加分了。
世人惯会嘲讽女人靠美色上位,但明明也没有几个男人会拼命抗拒躺赢的机会。
Mike卖身救公司的桥段实在很讽刺。
这个情节也勾出一个问题:先要有好的事业,才能有好的感情吗?
我倾向于不是。
如前所述,好的事业不等于好的人。
先做一个好的人,才会有好的感情。
想要赢得世界(所谓要给爱的人更好的生活),却弄丢自己输不起的东西(沉迷生意得失,在生活中忽视她、背叛她、失去她),实在是桩亏本的买卖。
再成功的事业,再真诚的忏悔,都没法抚慰一双流过泪的眼睛,没法复原一颗被亏欠的真心。
有些错真的不能犯,无论以什么名义,有怎样的免责事由,都,不,能。
面对诱惑和捷径捂紧裤裆的人(男女皆然),才值得收获完整清澈的爱。
Ellen在万千鲜花中坚决走掉才对味。
可惜然最后还是变成「男人需要事业,女人需要男人」「女人选择原谅男人」的俗套叙事了。
PS.本保守星人还是不理解一见钟情之后的迅速419行为……不过,两个人在车里张牙舞爪打架的场面飘过了满屏荷尔蒙,不卖肉但很sexy,毕竟电影不是生活,还是需要刺激点儿:D
你是ellen吗?
这是给你的 请你宽恕。
影片就停留在ellen拒绝mike那一幕更像是在描述爱情一直期盼着一段炽热、美好、充满激情的感情,一见钟情好像是最符合预期的开始。
眼神接触之际,一切停滞,怔怔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喜欢,就是挪不开眼,感觉冥冥中是要发生什么,舍不得挪开相交的眼神。
然后,一切发展很快,和寻常的交往不同的是,所有的步骤都可以快进,没有隔阂的,只想把对方揉进自己的身体,那样渴望的、迫切的。
所有世俗的判断无法横加干预彼此之间的关系,所有的困难可以为彼此之间的情感让路,我不要只是普通的感情,爱情很珍贵,我知道,期盼着。
无疾而终的结局并不会改变爱情本身的客观存在。
玫瑰花很美,一大群陌生人追赶着相送过程很震撼,甚至是艺术性,让我念念不忘的是这一幕,让我感叹爱情美好又极具脆弱的也是这一幕,我爱你,终是在原则性问题上无法原谅你,因为我爱你。
你会等待还是离开从前从前 有个人爱你很久 但偏偏 风渐渐 把距离吹的好远
这是老电影的周末,一下子看了好几部刘导的电影,除了选角选得恰到好处之外,电影里的情节也不禁让我感叹像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台词也蕴含着不同的深意。
Ellen是离异状态,爱画画,一个人在旧金山带着儿子在朋友出租车公司开出租车生活;Mike则是风流倜傥事业有成写程序的IT男,算是霸道总裁了。
实不相瞒下意识会猜想:这样的人设和剧情放在2021年拍肯定会被吐槽是大型霸道总裁爱上离异妇女“买一送一”两人相遇的第一晚就在Ellen的的士上翻云覆雨地渡过一夜,第二次的遇见是Ellen儿子去朋友家过夜,她按捺不住想Mike的心,于是化妆出门回到他们第一次相遇的酒吧,但Mike并没有主动来上前跟她打招呼,于是Ellen跟另一个人离开了,在差点和另一个人翻云覆雨的时候Ellen接受不了走了,没想到Mike在自己的车旁等她,他叫她放轻松,于是这里开始了他们的第二次。
第一次的遇见之所以在的士,是Mike不喜欢随便带女人回家,觉得一带女人回家女人都很认真会带一堆内衣裤和炊具来自己家;但第二次有点巧妙的是Ellen说这次不想在车,于是他带她回家了。
Mike开玩笑铺垫说自己是黑社会,Ellen也没有细究什么。
留意到他的牙具和炊具都用到不堪入目的样子,她出门买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她是认真了,而他没有,甚至还害怕,于是有了图一。
在荷尔蒙发生的时候,男人能在事后清醒地抽退,女人却开始计划两个人的生活,好讽刺且又好真实。
Mike拿着Ellen买的东西追去找她还给她甚至还说给回钱给她的时候感觉真的受伤了,给我的感受是证明一段感情里一定要男方意识到自己是爱着女方的,只有这样这段感情才算是双向的奔赴,不然女方付出再多,做再多觉得会感动对方的事,其实都是一厢情愿罢了。
于是后面Mike便意识到Ellen能影响到他的思绪,实力开始“追妻火葬场”了后面情节的发展到Mike公司资金周转有问题的时候感觉心疼Ellen所幸故事最后的结尾也是好的且让人觉得很深刻。
你是我就算下一秒地震都想要跑去见面的人你也是我不论发生什么事,都想你平安 健康的人。
这里看哭了,张曼玉的脸感觉有很多故事,看到弹幕有一条说这部电影的曼玉已经有了影后的气质,黎明还是个稚嫩的书生,很贴切。
这是他们遇见的第一天和第一次,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实很少对什么人或事“一见钟情”了。
鞋子的伏笔真的演得很好!
人不可能一辈子都这么潇洒,但在决定不潇洒之前,男人一般都会潇洒够了再说。
想起“找个老实人接盘”的悖论,男人玩够了想结婚叫收心养性,对女人的点评却是找个老实人接盘,不论怎么品,都觉得不对劲。
忘了之前在哪个组看到这张图了,看来食物链的顶端真的是姐姐。
觉得这里的表白问要不要同居有被戳到,太会了。
热恋期间的小情侣的日常,这里不仅感叹导演实在太会取角了。
利用光影,超爱这样的镜头表达方式
这里也很喜欢。
会让人向往爱情,家庭。
这里是mike公司出现资金周转问题,但Mike没有选择和女主一起面对。
可能大部分男人面对事业压力的时候都会这样?
但给我的感觉是太不负责了..一个女人想为深爱的男人做的事情也不错是如此。
最后结局是真的戳。
电影圈有一些金童玉女,比如刘德华和关之琳,陈可辛《甜蜜蜜》后,仿佛黎明和张曼玉再演一部电影是很好的事情,但这电影就是偶像剧一般,和甜蜜蜜差距太大。
我也是看到剧中那几句对白吸引看的,三十多岁的人有什么好玩的呢?
想一下自己,三十多了,家人希望我成家,我也在努力,可惜未有好结果。
我是很感慨时间过得快,常说五年十年很快就会过去,可是没办法。
电影中吴耀汉说大家都不知道明天会是怎么样,但是循环往复的工作生活,明天似乎对于我来说很清楚,这一点都不甜蜜蜜,可能有一点冲动,浪漫就会降临,但依旧是难以改变。
网上看到一句话说爱情就像一只所有人都在寻找的无形无影的牛虻留下的叮痕。
挺有意思的,以前没有把握住机会,我还得继续努力。
为生活奔波的旧金山女司机ela,作为一个单亲母亲每周末都要照顾孩子,某个周六因为死党失恋被迫去了酒吧。
第一次见面,女先动情ela刚到酒吧坐上,被玩世不恭的风流mike拉到一旁和鬼佬玩起了小游戏,游戏结束ela刚举起手准备和mike击掌,mike转身投入女鬼佬的怀抱,ela悬在半空的手略显一丝尴尬。
饮酒结束,ela开的士准备回家,路上遇到在涂鸦墙小便的Mike,mike问墙上的涂鸦画的是什么?
ela说自己画的是苏西利岛,很像香港的西贡,这个小细节展现了ela人物特征:爱怀旧,死心眼,憧憬未来。
ela对靠近自己富二代Mike毫无抵抗力,两个“不方便回家”的人在车上过了一夜。
后来,年仅十岁的Scott知道妈妈一夜未归,懂事主动提出下周六去朋友家住,暗示妈妈多花点时间在自己感情上。
第二次见面,从头开始周六Scott不在家,ela打电话给死党,想找个理由去酒吧,死党生病了ela急忙结束对话,出门没几分钟又回家,照镜子确认一遍妆容,于是去酒店碰碰运气。
刚到酒吧,ela在吧台遇到了上次玩游戏的男鬼佬,于是瞟了一眼鬼佬身后的沙发区,上一秒ela还在窃喜看到了Mike,后一秒mike和别的女人调情让ela心情沉入谷底,于是答应了面前的男鬼佬邀请去开房。
趁着男鬼佬洗澡,ela还是偷偷的溜了回去,到了“苏格里岛”涂鸦墙,发现Mike在自己的出租车旁已等候多时,两个人互相一番暗讽后,Mike道歉提出重头开始。
从不带女人回家的Mike,第一次带ela去了自己的工作室过夜,mike还谎称是自己家,本来不信的ela,在mike编故事的本事下信以为真。
第二天起早给mike置换家用,mike并不开心还十分抵触,ela感觉自己真心被戏弄,两个人不欢而散。
第三次见面,双方惋惜mike走到两次见面的涂鸦墙,看到“苏格里岛”的小狗心生欢喜,ela故意在富人区拉客,都是双方放不下的细节,于是ela在富人区接到了mike,mike顺势道歉带她见“家长”。
“是啊,30+的女人有什么好玩的?
”“是啊,你都不知道一个男人面对30+的女人也有压力,万一不行女人都没有退路了”双方的坦诚相待,33岁的mike带35岁的单亲妈妈ela回家,在两人以为感情尘埃落定时,好景不长,同居没多久后,mike因为自己公司的债务危机,开始逃避ela并传递负面情绪,由此两个人关系破裂。
平日里感情不是电影,到这里大部分“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结局也该到此为止了,而这里是电影,mike成为了成功人士与ela最终和好如初……
这部电影真的很妙,不是说它拍得有多好,故事有多跌宕起伏,但是很多镜头和台词听完看完之后就是印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两个人在深夜的旧金山闹市街头依偎,同居之后印在墙壁上接吻的剪影,爱情就这样悄然发生。
当Mike发现自己陷进去的时候,家人就劝他说:做人哪就要拿得起放得下,如果拿得起放不下,那就只能认命咯。
Mike:对不起,对不起。
你知道吗,你已经是我说过对不起最多的女人了。
Ellen: 其实我一点也不喜欢旧金山。
生活已经很难了,还要上坡下坡。
Mike指着红灯问Ellen: 你懂不懂看掌纹?
那个手掌就代表旧金山。
Ellen: 没有感情线,没有生命线,也没有事业线,所以旧金山一事无成,是一座死城。
Mike:那都有它可爱的地方。
譬如明天大地震,我们拥有的东西刹那间都没了。
那怎么办?
扭头看着Ellen: 现在我们俩在一起,为什么不珍惜我们现在拥有的东西呢?
Ellen:我开始有点喜欢它了。
Ellen: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第一次见你就和你上床,第二次见你又和你上床,第三次呢。。
Mike:第三次你也是在我家过的。
Ellen: 噢。。。
Ellen问:这里真的是你家?
Mike:是啊,我放了好多内衣裤在这里。
顿了一下,抬头很呆萌地表白:要不你也放一点进来?
Ellen:我儿子十岁,在他两岁时我就离婚了。
Ellen:你几岁?
Mike:三十三,你呢?
Ellen:我也一样。
三十几岁的女人有什么好玩的。
Mike:是啊,没什么好玩的。
Ellen:那你为什么选择我?
Mike:我爱你。
Ellen:好吧,还有一件事,我干脆也说了。
Mike:什么?
Ellen:其实我三十五多了。
争吵。
Mike:怎么跟你说你都不明白。
(我去这句话杀伤力真是太大了。
)Ellen:我知道,我是不懂,我想帮你但我不懂。
我只是想收拾好屋子,煮好热饭等你回来吃。
只有这多而已,你喜欢吃就吃,不喜欢吃拉倒。
我没有要求。
你告诉我啊,是我做得太多还是做得太少。
Mike:是我不够多,是我不够好。
是我的问题,你对我很好了。
Forget San Francisco tomorrow. Hold the day when you and I meet. 四星的情节,看在是在san fran和sausalito拍的份上加半星,评不到五星呢,因为部分剧情太狗血。
喜欢两个人坐下来在周围一串轻轻的音调和浮光掠影包围声里畅想谈论旧金山的浪漫样子现在我们俩在一起,为什么不珍惜,大家共同拥有的东西呢 张曼玉似是而非又甜甜蜜蜜的笑到:这些是你泡妞说的话 ,又看黎明他一本正经的说,“我是说实话的 ” 然后一脸无可奈何的靠在黎明肩头fall in love 的沉沦样子 ,颇有种典型夜色香港街头的浪漫情侣态三十多岁的女人有什么好玩,为什么你要选我,我爱你 ,然后一脸又无可奈何的说我们先试试看好吗 再配上那个背景音乐,真的莫名觉得老甜了,好喜欢这种调调,这个剧本真是给张和黎明量身打造的 包括两人同居后甜甜蜜蜜的样子,在诺大的阳台上,优哉游哉的端着画笔,画夕阳,画想象里的苏西里岛穿着一件红衫的黎明无所事事的端着一杯保温杯,坐下来平平淡淡的问她一句,穿着粉衫的张若有所思的转过头来,不顾了眼前画到一半的印象派画卷,也释怀的说出一个不咸不淡的答案,怎么看这一对couple 就这么越看越登对,越看越上镜的feeling呢,这些话从张和黎明两人那里出来觉得特别的玩味而浪漫 ,看到那块椭圆形的薄薄曲奇饼干,忽然又想起了记忆里曾经颇喜欢吃的一种饼干,都有点忘了是哪一年在哪个地方经常在吃的,记得上面还有一层薄薄的晶莹的香蕉粉,还有黎明和主动勾搭上来的第三者,简单沙发戏也能拍的很玩味,以前怎么就没有发现黎明一个总裁精英的扮相会这么上镜,这么让人喜欢呢,是男是女都要去爱上他的小渣男人设 把旧金山拍出了一种港式的小资情调,这部电影的惊喜可真多,黎明和张的戏份要是能再多一点,集中一点,罗曼蒂克的水准能够直逼香港明日了
片子是2000年的,那个时候的港片放在今天看也没有半分过时。
张曼玉的美从骨子里散发出来,举手投足,一颦一笑,足以牵扯着我所有的关注。
黎明呆萌中的帅气,着实逼人,就算他蹦出几句渣得不能再渣的台词,后一秒也会在他深情眸子的凝视下轻易放弃讨伐。
镜头非常干净,从服饰、街景到室内的酒吧、住所,配色都非常清透,让人觉得旧金山的人与物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配乐除了黎明反复吟唱的那首,都很贴切,许是故事发生地在旧金山的缘故,角色粤语中文英文交替,黎明台词中的英文还算正常,可歌里的总有股子生硬感,好几次都让我想叫他别唱了。
1996年,张曼玉与黎明合作了《甜蜜蜜》,四年之后的《一见钟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在弥补曾经的意难平。
俩人坐在夜里的街头对话时,我才意识到这片子早些年应该看过。
两个寂寞空虚冷的人,在旧金山一个寻常的夜晚,相拥了取暖,导演的镜头拉得很近,近得没法忽视他们眼中的茫然,以及按捺不住对温暖的渴望,由此营造出全片的底蕴。
很多港片喜欢在旧金山拍摄,不知道是因为马克.吐温的那句“最寒冷的冬天是旧金山的夏天”,还是27岁的李宗盛在这里写出了“你是我生命中的精灵”。
女主说:“旧金山没有感情线,没有生命线,也没有事业线,所以它一事无成,是一座死城。
”男主说:“那都有它可爱的地方。
譬如明天大地震,我们拥有的东西刹那间都没了。
那怎么办?
现在我们俩在一起,为什么不珍惜我们现在拥有的东西呢?
”女主说:“我开始有点喜欢它了。
”
我一直认为这段对话是故事真正开始的节点。
对于一座城市的认知,通常都是由这座城市里的人来启蒙的,没有人能逃开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的隐秘笑容,也没有人能淡忘因为一个人恨上一座城的刻骨疼痛。
女主开着出租车日夜在城市里游荡,对城市的熟悉得如左手握右手,她不喜欢旧金山,因为这里是她独自带着儿子打拼挣扎着生存的地方,上坡下坡都饱含了艰难。
被她反复提及的苏西里岛,与市区隔海相望,像极了西贡的苏西里岛,于她口中、画笔下都充斥着与幸福相关的元素,无怪乎男主会问她为什么离婚。
在她努力强大干脆利落的表相之下,始终隐藏着企望“不要变化”的软弱,所以才会对初婚时的西贡岁月那么恋恋不忘。
故事蛮老套的,情节设定上也漏洞百出,但胜在请了张曼玉演女主,还是在她最黄金的时段。
她像是一位活在电影里的人,于别人的故事中完成了自己的若干世轮回,与角色的契合高到合二为一的程度。
整个观影过程,几乎是跟着她走,真正见到一位生活在旧金山的单身母亲。
积极乐观,果断洒脱,清醒自我,不放过追求情感的机会,也不痴缠于无以为继。
黎明饰演的男主并不见得认识到了她全部的美好,以至于最后的复合虽是女主的期盼,但还是让我生出了男主不配的想法。
男主,更像是个还没长大的孩子,需要女主接手过去继续照顾似的。
关于年龄的对白,很有爱,张曼玉确实比黎明年长两岁,片中角色的年纪也是各自真实的年纪。
那才属于港片的时代。
片名叫“一见钟情”,故事也是围绕着个设定进行的,但张曼玉并不是那种容易让人一见钟情的女子,她得用“隽永”二字。
在一而再再而三的遇见里,在不知不觉的时候,已经沦陷,从此不作移转。
前几天看到她出来打碟的图片,特别单纯,透澈。
她从未放弃过对喜好的追求,也从来都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是一个传奇女子。
就这点而言,与旧金山这座城市的匹配度倒是极高的。
2022.6.27. 于福州
真的很沉迷于香港电影 带着对那个时代的向往 点开了一部又一部 在这部电影中脱身后又在那部电影中沉沦 张曼玉好像怎么样都很美 很随性 即使在这部电影中看上去有了些岁月的痕迹却没有觉得她老了 而是觉得她更有味道了 那种对于年龄的不在乎使她更加迷人了 黎明依旧看起来呆呆的 就算这部电影中的角色定位是个浪子(其实没有很浪 只是不懂感情而已)依然看起来有些木纳的老实 不做过多的批判 电影拍得很美 故事很玛丽苏虽然知道有些俗套但还是很吸引我 台词和镜头都很打动我 整部电影没有说很完美 可我依旧看得嘴角上扬 剧情和人物的设计也没有完全俗套 女主拒绝的场面看得我直呼帅 最后地震的设计看起来有点突兀倒也不让人反感 配乐也很棒 电影结束后才发现自己的嘴巴一直笑着 总之是一部让人感到开心的电影
当时选择看这部电影是因为在视频号刷到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robert和mike说的那句“人这辈子不可能一直都那么潇洒的,当你有一天发现你拿得起放不下的时候,就只好认命喽”。
我可能也算是很潇洒的类型了吧,我也在探索和寻找那个让我认命的人,或许现在那个人已经出现了,但是我还没有到认命的阶段,我还在疯狂试探中...毕竟电影里也是这样演的。
这部电影我觉得蛮写实的呀,是谁在这部电影解说下面说这片是恋爱脑的?如果你的认知就到这里,那我只能说你这辈子可能也没找到所谓的真爱吧,你可能就是随波逐流的一份子而已。
话说,四大天王的黎明,怼脸拍细看,感觉也就那样哈哈哈哈 果然好看的皮囊,看久了也不会觉得帅了😂看来感情这东西,先是看脸,后面还是要看感觉的。
其实他们两个第一次相遇,在车里第一次,一直到最后,ellen说,不知道为什么第一次就上床,第二次见面还是上床...第三次....一开始就奠定了他们两个对彼此的感觉不一般。
“三十多岁的女人有什么好玩?”我觉得这句话也算是很经典的一句了吧哈哈哈哈 甚至两个人都睡了三次,还不知道彼此的年龄!
有意思!
姐弟恋就是蛮甜的,没谈过的确实感受不到😂还有就是那个三八,果然有一手,睡了mike,后面又吃了他的公司,打了一手好牌啊!
太贱了真的,一瞬间有点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件事了...也不知道该说mike是小白了点还是没控制住自己,还是社会太黑暗了。
害,职场不分男女,社会不分男女,其实都是一样的为人鱼肉,就看你想要活成什么样,能活成什么样吧。
如果不是分开,可能也不知道谁才是最重要的,反正我是一个需要在不断试错的人,就像我现在的样子是一样的。
我总觉得没有谁离不开谁,分开了不联系了,时间久了就会忘了。
所以现在老天爷要给我上这一课了,我也希望我能通过这项课题。
人生好有趣呀,到目前为止我觉得我不枉这一生嘿嘿 让我在后面继续不断探索,看看真爱到底是什么🙃
张曼玉的表现有目共睹,完全凌驾于此片的任何部分之上,超出角色太多了。而刘伟强,怎么说呢,有小惊喜。总而言之,此片主旨虽为一见钟情,但对于细水常流的人生,激情无法持续一生。很高兴看到片尾她离去的神情,可以为了别人而伤心,但是不要为同样的人或事伤心第二次。虽然带有赌气和赢取自尊的成分,但是她的冷静自制显得很有趣。
剧情很烂。女主比较勇敢独立。比较仗义,会主动照顾男主后面男主动心了。得知男主是玩玩,头也不回地走了,所以男主才会认真。但她在第一次去男主家,眼里有点犹豫和自卑。这里有点反感,感觉自己配不上这么好hold不住男主,后面自然会被男主牵着鼻子走和感情伤到,恋爱脑。还好她后面回到自己有事业,没有失去全部自我。男人事业上有问题,第一时间嫌女人烦…一夜情,正式谈恋爱,然后直接同居,生气吼女主,男主出轨,两个人价值相差太大,后面事业有成了,居然回去倒追??三观精准踩在雷点上。街角画画的flirt还有点张力。但就算那里男主也还是不珍惜女主的,也没认真过。女配V对男主的角色是祛媚的,事业生活上也不需要他。直接就是把他睡了而且耍了,也不上头不觉得他怎么样,这点就够了。一开始看她没什么印象,还以为是中年油腻男。
虽然是很老的片子,但是胜在Maggie的气质和演技,完全凌驾于电影的情节和创作。黎明蛮帅的,葛明辉蛮喜感的,小儿子很像岁月神偷的那个,过去的港片很喜欢拍三藩市的港式爱情,很喜欢。原声英文很赞。
看完才发现以前看过这童话
给张曼玉的颜
男女主年轻时的容貌动人。
这个时候的张曼玉还是很灵啊 黎明就有点不太在线了
我已经不相信一见钟情了
不算那部《豪门夜宴》的话,这部是两人合作的唯二作品(另一部当然是更广为人知的《甜蜜蜜》),巧的是两部片还那么相似,当然从水准和观感上来讲《甜蜜蜜》必然完胜,更无需提同年还有另一部《花样年华》将本片比下去;2000年不算太近亦不算太远,看着银幕上知性迷人的张曼玉,除欣慰于刘伟强没有辜负曼神最好的年华外,又不禁感叹,一方面她的一颦一笑熟悉到仿佛仍停留在昨日,但另一方面,当帷幕落下回过神来,作为影迷的我们和这个隐退许久的银幕神话之间,陌生到又恍如隔了半个世纪。如果这个世界上还有若干件事值得影迷去期待,那么张曼玉的复出必定是其中之一。
竟然没看过,张曼玉一如既往的出色,会发现她的表现的确高于作品素质和其他演员,以至于黎明本色演出的演技显得TVB水平,张曼玉所有造型都很棒,ost很好听,基佬好多,香港版《诺丁山》
很久以前看的,一般般的港片
完全是《甜蜜蜜》的衍生,张曼玉和黎明从大陆去香港讨生活到从香港去洛杉矶讨生活,快速剪辑营造时尚感,还加了同性元素,结尾送花一场反高潮转身离去看得出创作者对女性独立选择的表达。不过这片子不应该叫《一见钟情》,如果在夜店随便拉个人做游戏然后一起睡觉就叫一见钟情的话,那就当我是思想落后几十年的老保守。
种草蓝色床品
看看张曼玉和黎明,三十多的确显老了。有机会再去旧金山看看Sausalito
李明也太帅了。和堕落天使里面一样帅。这片子莫名的轻松和感动。拍的很松弛,挺好看的
好…cringe……这部片给我的伤害要看十遍甜蜜蜜才能弥补
张曼玉真的是绝对女神,虽然剧情垮掉,她依然眼里有光。
剧情有点缺少爆点,温吞水的邂逅,发展以及最后莫名其妙的原谅和危机反转。。。实在有些亵渎了一见钟情四个字
两个人在酒吧见了一面然后各种做,呵。
三分电影,黎和张,舍不得打了三星。电影里有几句话很好。你为什么离婚?因为结了婚。想起多年前,问一个师兄,你为啥结婚?他说因为结了婚,才能婚外情,当时一堆人差点把他打死,其实能这么说的人反而忠诚。道貌岸然的才是闷鸡子捉白米。PS:张曼玉甩锅太A了。不算烂,但比起甜蜜蜜,,,那不在一个层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