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说说这里面的每个人都演过啥电影吧,只说主角的,我先来:GERARD BUTLER 300勇士,PS I LOVE YOU, THE PHANTOM OF OPERA我很关心那个女会计演过啥,实在太眼熟了,想不起来了,抓狂~
盖·里奇最辉煌最成功的作品就是那惊世骇俗的《两杆大烟枪》,在这之后,几乎是固定了拍摄风格一般,所有的盖·里奇的电影作品都变成了重复《两杆大烟枪》故事结构和拍摄技法的复制品。
这部《RocknRolla》也是如此,虽然故事依然荒诞,片中依然有让人发笑的冷幽默,也有酷酷的动作场面,但是总觉得自己依然在看《两杆大烟枪》,只是这个《RocknRolla》是现代都市版的《两杆大烟枪》而已。
但是不得不说虽然是新瓶装旧酒,但是这部电影依然让人看得高兴。
高兴就好,我们也就不必再过多的管什么重复不重复,但是至少希望盖·里奇能够自我突破一回,您就别抱着老奖杯不放了,是该争取新胜利的时刻了。
end
筒子们看了不要打我,这是我看的第一部盖里奇电影,之前对这个男人的了解就仅限于他跟麦姐的婚姻。
然而看过之后让我觉得他简直有昆汀塔伦蒂诺的才情,再加上我最近对英伦风情的莫名迷恋,对他的崇拜开始无尽流淌。
影片充斥着英式黑色幽默加上蒙太奇的巧妙的运用,这种个性黑帮片看完后有种喝完可乐对咖啡,强烈的精神刺激。
其实,内容无非是表现小人物智慧,在社会中求生存的故事,但鬼才就是鬼才,在老套也能拍出韵味,一如杀死比尔!
不得不说,Thandie Newton真是hot!这种透着成熟韵味的大眼女人果然最有魅力(for me),而尤里让我怎么看怎么觉得像阿布!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12在抢了钱以后发动不了车的情节,把人物性格和电影基调展现的淋漓尽致!
从此开始追他的电影!
向盖里奇致敬
优点是,这是老烟枪之后最像老烟枪的电影,缺点是,老烟枪里都是邪气,这里都是匠气。
Guy的电影起码永远不会缺少有趣的细节,以及一些片段凌厉畅快的节奏,但是整体上一气呵成的程度以及剧本的严密度,始终是区分他的佳片与烂片的分水岭,可惜的是自己永远最难超越自己。
也可能是选角眼光出了问题,这一批演员明明本身都不差,放在这里头简直全部不及格……
老盖的旧瓶装的还是旧酒 无聊的剧情 无趣的对白 无耻的抄袭 又一部“三无”影片 总没新花样 怪不得麦姐移情别恋# #
一晚上看到两个这样的桥段也很怪异——前者是the rocker开头5分钟,fish君变身打不死僵尸,后者是rocknrolla中段,one two君面对的俩俄罗斯杀手。
于是大家都追得上60迈及以上的汽车,面露杀气眼冒凶光,被甩出去还能在下一瞬间闪移到车顶,利用手头所有的便利工具——鼓槌或者双手刀,狂戳车顶数个大窟窿还能完全不伤人。
当然rocknrolla后来的赛跑镜头比rocker还是丰满些,但我在电脑前面已然囧掉了。
回头来谈谈这部电影——我忘了为啥要看,不过,英俊bob同学将去坐牢的前夜,终于忍不住对one two表白说“我不要脱衣舞娘,我要你”,one two破口大骂,挣扎了几分钟,终于低下声音问“you really want to do that to me”,接下来第二日晨,大家询问one two为何没有出庭的时候……我承认我想歪了。
(虽然最后的贴面舞片段也很欢乐)说不定当初就是为了影射这样的介绍?
啊啊这明明就是用烂了的桥段……出现在这部电影里倒是很新鲜。
(虽然身材很不错的johney跟他那个看起来像宠物的瘾君子同伴看起来也很不单纯的样子,哦,还有俩俄罗斯杀手,把one two绑在床上的目的看起来也不单纯)果然世界皆腐了。
看看另外一个家伙对one two说的话,要是我能找到一个有bob一半的家伙,我愿意变gay。
唯一的女性角色不错,看着像慵懒的猫。
Archy也不错,侧面相当有英伦风味。
(查imdb发现他是stardust里的黑发王子……果然发型相当重要,那时候他已然不错,现在则是赞。
)
牛逼的电影,立于:跟你有共鸣,但不绑架你。
依旧盖里奇化的《摇滚黑帮》,依旧做到了这点,所以,我依旧喜欢。
大小人物,鲜明、迷人。
鲍勃和强尼,最为纯粹。
### 鲍勃(汤老湿),是落人人间的天使,只求心中所爱。
明天,就要去服刑,五年。
在去兄弟们为他操办的欢送大趴的路上,鲍勃在焦虑和兴奋中告诉头二:哥们儿,我要的,是你!
别跟我再逼逼什么花大价钱请来的长腿大美妞。
头二,只是一个世间凡人。
跟自己一起光屁股洗过澡、看过彼此JJ的兄弟,现在说:要上他……所有跟气愤、不爽有关的表情、动作和语言,都是表面。
事实上,他只是在快速消化这个状况。
一切负面情绪,马上都烟消云散,除了“这么多年,我特么怎么就没发现呢?
”勇敢的表白完,头二消化、发泄的同时,坐在副驾上的鲍勃,像一个新出厂的钟摆,不熟练的前后晃动,不停的用手揉搓着头顶、眼睛、额头……长长短短的喘着气。
真诚、单纯,就该是这么简单的样子。
那一夜,是天使鲍勃在人间的巅峰。
单纯的他,付出了很多,得到了他稀有但不奢侈的所求。
鲍勃,是所有角色里,唯一拥有自由灵魂的。
汤老湿,以他擅长的痞痞的、轻微神经质的样子,让你明白真诚是在心里,那些用外表来装真诚的,都特么是骗子。
### 强尼(摇滚歌星),情感丰富,向死而生。
他杀死自己、再重塑自己,俨然是典型的人间强者。
强尼,从不以强者或赢家的姿态出现。
但他总是达到“一起玩儿个游戏,娱乐自己”的目的:唱歌激怒列尼(继父)、抢走阿奇的枪给同学看、成为摇滚歌星、让自己死而带动唱片大卖、在酒吧吓跑老头、干死守门的胖子、做掉继父、逃脱谋杀……强尼用香烟做比喻时,你没觉得他就是盖里奇附身了吗?
“你看到钢琴上的香烟吗?
生命的真谛就在那盒子里。
你会发现你的人性被宏伟的幻想所吸引。
上面印有皇冠的金装特大号包装,迷人的寓意着魅力和财富。
轻轻的暗示,香烟是你最高贵最忠诚的朋友。
但,这都是谎言。
你人性的另一面,试着把你吸引到事物的另一面。
粗体、白底的黑字是要表明,这些衣冠楚楚的死亡战士正把枪口对着你。
这才是事实。
美丽正把你引向死亡之路,我已陷入海妖的甜蜜陷阱。
善始恶终。
恶始善终。
现在 请给个火……”人性复杂、懒惰,很多人明知美好的幻象只是虚无,但实在难忍现实的单调无聊,一起演戏,最终惨淡收场。
而那些充满勇气、不顾世俗评判、直面现实的混球,大多成了最终的赢家。
### 所以,一部电影看完:变得更快乐的,是鲍勃;变得更强大的,是强尼。
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几个人,他们每出一部新片我是一定会去捧场的:岩井俊二,阿尔莫多瓦,西蒙佩吉,特吕福如果活着也算上一个,最近又加上盖里奇。
Revolver我是没看过的,据说劣评如潮,那么本着珍惜生命的原则就不去恶心自己了。
这部Rocknrolla本来是不想看的,从预告片来看好莱坞风格严重,实在没什么特别吸引人的,然而自打上映以来反响很好,粉丝们纷纷以此片作为庆祝盖里奇与麦当娜离婚的理由,欢呼着我们的cult片大师又回来了。
前几天听了电影的OST,从以往的经验来看,OST很惊艳的电影大概不会离谱到哪去,于是开始急巴巴地盼啊盼,终于盼到了。
开头五分钟让我长吁了一口气:这就是我要的盖里奇啊。
浓烈的Rock n' Roll,让人禁不住跟着摇摆,梆梆梆一堆人物砸向你,干净利落地把背景介绍清楚,接下来只要看着一段段情节怎样接起来就好了。
我本能地觉得这是另一部两杆大烟枪,那一袋子钱一定是会送到伦敦黑帮手里的,那幅画多半还会被转回到俄国黑帮老大那里,主角One Two肯定没事,其他人大多难逃一死。
果然不出所料。
盖里奇的另一个标志是黑色幽默,这里当然不可能少。
主角面对暗恋自己5年的gay同伴时抓狂加无奈的表情让我憋出内伤;被两个俄国杀手追杀的那场戏让我前仰后合,One Two到最后看着两个俄国小强时脸上分明写着几个大字:你们要是实在不愿意死,那我自杀好了,别再折磨我了好么……;黑帮交易中当然少不了色诱,只不过这次的对象换成了gay,长相很小受的Bob千娇百媚地往律师身边一坐,我都能听到One Two胸中扑通一声什么东西落地的声音。
总体评价么,很盖里奇。
没看过两杆大烟枪和Snatch的同志们可以去看看,肯定过瘾;看过两杆大烟枪和revolver的同志们看了一定欣慰;看过两杆大烟枪没看过revolver的同志们(如我),厚道一点吧,无论是谁受了八年婚姻的摧残以后总得需要点时间来恢复不是?
说了一大半才刚刚说到题目,关于伦敦。
在我对城市的符号化印象中,很多城市,比如巴黎,比如布拉格,是很阳春白雪的感觉,古老的建筑和城区,是那种随时可以作出白白的云啊蓝蓝的天的感叹的。
只有伦敦,是下里巴人的,从狄更斯开始,灰蒙蒙的伦敦是各色神通鱼龙混杂,乱糟糟地一起在泥巴里面打滚。
上流社会都优哉优哉地住在风景如画的庄园里,伦敦,是个热闹的大泥潭。
盖里奇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接过了狄更斯的衣钵,从两杆大烟枪开始,他就热衷于把各色黑帮揉到一起,各个老大互相踩乎,小人物诚惶诚恐地在夹缝中钻营。
泥潭里走路是要小心的,动不动就会掉进黑吃黑的深渊,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并不只会发生在中国。
大家挖空脑袋想出各种鬼主意投机取巧,能否如愿多半还是得靠上帝。
只是时代在发展,世界在变,伦敦也不能幸免。
盖里奇在访谈里略有些惆怅地说,以前如果一个混混能搞到几十万美金简直是可以上头条的大新闻,现在黑帮间不到几亿美金的周转都不好意思说出口。
在灰色的天空下混杂的也不只是伦敦的鱼龙,《两杆大烟枪》中的小混混们还是一水的伦敦腔,Rocknrolla中却已经加近了俄国腔,苏格兰腔,还有不知道是什么腔。
老派黑帮的老大时不时还狂妄地叫着"I run this town!",一幅地头蛇的姿态,却还是免不了对着新进的俄国黑帮卑躬屈膝。
全球化的浪潮,伦敦的大门也挡不住。
盖里奇接下来要拍福尔摩斯,这是我心目中又一个类型的伦敦符号,带着高筒帽的古怪绅士,手杖“嗒嗒嗒”地敲在湿漉漉的石砖上,推开一扇窄门走进去,门牌上写着“XX街XX号”。
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符号的混合,不知道会撞出怎样的一个伦敦。
虽然线索并不像大烟枪和snatch那么硬朗的风格化而且我还觉得少了Archy和俄罗斯大富豪的最后一搏 但是就是棒!
棒!
棒!
赞!
优!
Uri显然是切尔西老板阿布的化身 平添笑料还有两个俄罗斯汉子 纯爷们!
Johnny Quid那小孩 绝对的亮点 可是我还是觉得他不像做摇滚的 像说唱的 而且好多亮点台词都是他说的 比如我题目这句Handsome Bob和One two啊哈哈哈哈 笑死我了 最后出字幕的时候盖里奇还是让他们在一起了 啊哈哈哈 多好的一对小夫妻啊最后说Archy 真正的Rocker 风格化的Archy slap我要学会了我!
他不仅长的像安迪加西亚 连气质风格都很相似 不过不碍事我喜欢剧中的角色都让人喜欢 沿袭了之前的那些角色 又贱又惹人爱这将是我常年收看的电影之一我爱盖里奇这个大贱人!
最近真的好爱盖里奇,这个磨人的小鸽王!
虽然今年蜜汁欧美圈销声匿迹,但是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向大家介绍一下英国导演盖里奇。
盖里奇的拿手绝活叫作“网状叙事”。
通常电影是线性叙事,就是一个主角遇到谁然后怎么怎么样,这个故事情节设置就是一条线往下走。
“网状叙事”指的是,很多帮人,各自为了各自的目的,也不一定是都为了钱,有可能是为了枪,有可能为了毒品,也有可能为了拍YouTube,反正就整一起了,多条线织成了一张网,就会产生很巧的戏剧张力。
30岁的盖里奇,真的天才,他的第一步长片处女作《两杆大烟枪》就已经非常娴熟地运用了这个叙事手法,娴熟到有人说“《两杆大烟枪》盘活了中国电影”。
为什么呢?
因为《疯狂的石头》就是这种网状叙事,这部电影确实带出了我们国家“商业+艺术”的几个中流砥柱。
我倒不觉得是“抄袭”,这只是一个很难操作的叙事手法而已(不是很喜欢宁浩的电影,有种带着镣铐起舞的刻意感,但是盖里奇的英国伦敦是很松弛的,典型英国佬);但是从侧面说明:这招真的很盖里奇,“学我者死像我者亡”。
而这招,盖里奇一口气打磨了20年,直到今年的《绅士们》,还是这个手法!
套路是一样的,每次换个主题,这一部《摇滚黑帮》主题就是“黑吃黑也不能太狠”+“纯情”。
你明明知道和《两杆大烟枪》一样的套路架不住就是好看!
所以我不是很喜欢有人diss刚开始看盖里奇的观众,说什么“你连《两杆大烟枪》都没看过,还看什么盖里奇”。
《两杆大烟枪》存在小成本的素人感和处女作的青涩,到这一部就打磨得很完善了。
你凭什么说没看过《两杆大烟枪》就是不懂盖里奇,他明明每部都这样啊!
why so serious?
你凭什么装逼?
你这是在否认进步的盖里奇。
下一部2009《大侦探福尔摩斯》开始,盖里奇勇闯好莱坞,有钱了,花招就更多了,我爱死他的小花招了!
盖里奇确实是一位优秀的导演,但是他同时也是一位欧美圈公敌:这个人实在是太鸽了!!!
他每一部都很好看都很好嗑,但是永远挖坑不填坑,每次片尾挖个小坑(比如《秘密特工》提到下一次行动是摩纳哥?
请问续集在哪里呢?
),但实际上唯一拍到2的只有《大侦探福尔摩斯2》,第3部还自己弃坑换导演???
然后转头去迪士尼拍《阿拉丁》?
加之早年有传闻,说他撒泼,就是要吃烤鸭,吃不到就骂人,于是两个专属盖里奇的tag出现了:#盖里奇不值得##盖里奇不配吃烤鸭#。
又有传闻说,盖里奇当年是想和这部《摇滚黑帮》里演小甜甜的汤老湿一起吃烤鸭的,但是汤老湿在报纸采访中明确否认了。
盖里奇,汤老湿都否认和你吃烤鸭。
综上,盖里奇是一位还活着但是已经有载入影史强风格的、电影质量稳定的优秀导演,但是他很鸽、很鸡贼,令混欧美圈的人又爱又恨。
#盖里奇不值得,为什么我要安利科普他?
#
就是喜欢盖里奇这范儿
有风格但无突破
哎~~~~~~~~~~~拍的太自我了~~~~~~有点过了。
可能是看这类片儿有点儿腻了
盖里奇的“闹剧”系列走到尽头了 这片儿相比他的开山之作《两杆大烟枪》简直是天壤之别 话说是我分若干次吃外卖时间把它啃完的 诶
80
不能错过。 找tank时,他们在大吉普车里看的片子是《告别有情天》,安东尼.霍普金斯的经典啊。
没有特别棒的高潮,略散,有些细节不错,汤老湿太萌了!尤其结尾字幕!(没有美语掺和的英国片看着就爽)
搞这么个故事作甚么呢???
只见黑帮,不见摇滚
不喜欢这种,半小时不到就弃剧了
没觉得怎么样,没了灵气,多了匠气。
介个不是我期待的结尾啊
Tom Hardy again
一部群像剧,盖里奇导演,人物很多,都有自己的戏份,但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每个人物都是浅浅一笔,有些片段挺搞笑,但总体很平庸,故事也很平庸……
果然是盖里奇,风格十足
本来以为外来者和本地土著有一场小龙虾似的争斗,结果变成了内讧,大俗。巴特勒聪明的有点莫名其妙,摇滚乐手的象征很生硬,毫无想象力的结局。盖里奇把一个好题材给拍糟了
guy ritchie 实在拍不出别的东西了。
看多了,见怪不怪,况且也不怪了
真帅!(Bob和12那段笑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