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爱情最美的样子是和你一起亡命天涯。
这部剧片大概讲了凯特和菲利浦,两人从逃亡的故事,他们在教堂里面为无辜的人忏悔,剃光了头,继续着他们的亡命之路。
后半段很美很美!
除了简单的对话外没有多一点的声音。
一样的名字一样的生日,一样的动作一样的神态,一起走来,又一起离开..…在影片的最后,他们偷走了景观的直升机,直升机在天上越飞越高,越飞越高,故事也到此结束。
结尾虽留有余白,但结局我们也能猜到大概,可我更想,结局是飞在了桃林里,是在陶潜笔下的桃花源,或是更远更远的地方,过着属于他们两个人的天堂!。
日子虽然很苦,但是爱情很甜,有你在,去哪里,干什么,都好。
让我想起了当时看过的一部小说《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这部小说也很催泪爱情。
我有一双臂膀,于这世界,却给不了你一个拥抱。
我有一束目光,于这人间,却不能投向你的身旁。
我有多少心疼,话到嘴边,却变成了另外一番模样,就像凉生和姜生一样,相依为命的爱情。
有类似于风筝》安拉格·巴苏执导,赫里尼克·罗斯汉、芭芭拉·默瑞主演的爱情逃亡《风筝》,他们都为了爱而奋不顾身。
不同于爷爷奶奶他们这一辈的爱情,只是简简单单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淡,是一日一粥三餐四季。
凯特和菲利浦的爱情很惊险,在惊险中又存在着平淡,他们不急不缓的走着,不忙不顾的爱着,影片中火车在行驶的镜头和两人在树下相依偎的画面,平静悠扬韵味十足。
逃亡的每一步,每一个瞬间,都是通往幸福的路。
但不得不说的是,虽然整部影片的语言对话不太多,但是“大魔王”的演技着实令人惊艳,剃了光头的那一段,真是爱了。
很简单的牛仔衣服,光头,愣是看出了的惊艳的感觉。
虽然影片就现在而言是脱离现实,我们所了解的爱情逃跑计划,最接近的大都是两个人的私奔故事。
故事情节确实令人羡慕,估计看过的人也有自己想去体验一下的想法吧。
因为它留给我们的爱情,是那种得不到的,实现不了的,越感同身受的人才越可怜。
但心中的美好,是不会泯灭的。
(仅个人观点,如有不对,望斧正)
1996—2006,Kieslowski逝世10年了。
他所编剧的《Heaven》在5年后由《罗拉快跑》的导演Tom Tykwer拍摄完成,而我又在今天才看到。
这是一场迟来的爱恋……电影开场不久,我就知道自己将被俘获。
迷幻突兀的模拟飞行场景,男孩清脆利落的语句伴随着螺旋桨的轰鸣和低沉的背景音乐,意大利语的吐字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悦耳之美。
在大部分时间里,Cate Blanchett扮演的女人神情冷漠,杀意凛然,没有生之滞腻。
然而当得知自己误伤四条人命,而仇家依旧逍遥法外的时候,她终是苍白的崩溃了。
醒来时,望见他关切的面容。
目光迷离,她像初生于世般的问道:“Where am I?”……“Who are you?”男孩爱上了她,说不清从哪一刻开始。
这是Kieslowski式的温情,超越了理智与疯狂的界限,让我想起《爱情短片》里的小邮差,那沉默、坚决而又彻底的情感。
他双拳紧握着入睡,仿佛攥着她无助的手臂……醒来时湿了床单。
他对父亲说,我恋爱了。
女人叫Philippa,男孩叫Filippo,两人的生日都是5月23日。
他们从素不相识,到相知相守,际遇像是宿命,巧合如同天意。
没有冗余的铺陈,没有思想争斗,他毫不犹豫,甚至是理所当然的抛弃了自己的警察立场,帮助她逃走、杀人……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一挥而就。
复仇完毕的女人变得分外安详,她带他去了她生长的小镇。
在教堂里她忏悔自己的罪恶,而他只是静静的听完,然后说“I love you.”,女人望着她,眼眶濡湿,喃喃道“I know. It’s just…It’s just that I want the end to come soon.”男孩带她一起去理了光头,那清纯的侧面让我惊艳,是我曾经以为只有Sinead O’Connor才当得起的浩荡的美丽。
两人穿着最简单的白T-shirt和牛仔裤,走在古老的广场上,空旷的田野间……进退间感觉如此协调。
绯红的黄昏里,他们站在那颗孤寂的大树下,两个小小的黑影,除去衣衫,融合成一体……像是太初无言之美,原始得近乎神性。
最后的情节如此戏剧,可不真实得过了分,反而成就了另一种真实。
他们抢了警方的直升机逃跑,飞得越来越高,越来越远,直到消失在蔚蓝的天际……谁又能说,那不是天堂的归宿?
结合了Tom Tykwer的张力节奏和Kieslowski的哲学叙事,影片随处流动着漫不经心又浑然天成的细节。
几乎贯穿始终的钢琴和提琴伴奏,舒缓而低沉,令人想起《蓝》,想起《两生花》,那暌违已久的感动……一切的降临和发展都是那么自然,我不能不爱这故事,爱上那些流淌在空灵乐声中的细腻影像,他对生命脉络的凝视和怜惜。
穿越时间和空间,一切永恒的悖论与无解,是他温情脉脉的哲思和悲悯……他让我的生命如此安静......
(2007-06-19 左加菲)博客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46c31d010009b6.html 天堂是这样的。
相爱没有禁忌——警察与犯人在监狱相识。
警察开始做周密计划帮助心上人。
信任——和你爱的人之间互相信任。
弟弟信任并帮助警察哥哥,哥哥信任弟弟说的女犯人是个好人,之前是他最喜欢的老师。
正义的恨可以执行——女老师最终枪杀了毒品交易的幕后老板。
伟大的亲情——警察的父亲从前也是警察,他赶去给儿子送钱,对于儿子为爱所做的一切毫不干涉,只无言地帮助他,让他自己去追寻生命。
真正的朋友——没有斥责,只有无条件的信任支持。
女犯人的朋友收留他们躲藏。
这些人都是正面的,他们不被外部秩序左右,他们为爱生死。
这是一个抽象的电影,年轻的警官爱上年长他的女犯,越狱成功后在异国小镇行走,最后在朋友家被警察围困时竟然一起奔向刚刚停下无人看守的直升飞机驾机升向高空。
彻底的爱和纯粹的自由……这是不存在的天堂,但确实令人深深向往。
现实秩序被描绘成荒谬的、彻底被黑暗控制的一团假象。
杀掉掌控现实社会的坏蛋,逃离,与亲爱的人一起飞向天际……这对有点似是而非的超现实情人在异国小镇双双剃光头,穿着白T恤蓝黑牛仔裤的造型,很Cool。
布兰切特为拍摄剃头也像当年王姬拍《红粉》似的爽了一把。
另:对电影幕后背景一无所知时直接看片是幸福的,当知道《天堂》跟著名的基耶斯洛夫斯基遗作有关种种后,竟然觉得索然无味。
没有期待是最佳的看片心态。
天堂Heaven(2002)导演:汤姆·提克威 Tom Tykwer编剧: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Krzysztof Kieslowski克日什托夫·皮尔斯维奇 Krzysztof Piesiewicz
原来天堂不是一个地方,这里,天堂是两个人对视的瞬间跌入,是他果断而周密的释放,是她毅然决然的坚持是他们简单到透明的爱情。
《疾走天堂》名曰疾走,全片却是难得的静谧。
故事起于一场犯罪,转折于一个意外,因为一场特殊的语言交流,诞生了一见钟情的契合;两人由此谋划了利落的复仇,开始了远离喧嚣、释放原罪的逃亡。
从开始的剑走偏锋,到后来的转折、跌宕、沉溺,结尾收于高潮,情节一路富有张力却不失韧性。
这一次,凯特收敛了女王气场,一扫铅华,沉淀情感,扬抑张弛,收放自如。
她演绎的菲莉帕有坚持、有良知、有深情,却也单纯也直接,也理想主义。
在一个有所经历的女人眼中,你尚能看到纯真干净,能不怜惜?
我甚至沉溺了。
菲利普就是被这样的眼神一击即中的,他不脱稚气却坚持自我,虽然看起来有些局促笨拙,却思维灵活,推理严密。
他们的爱,没有电影一贯的激烈,却很彻底地颠覆了世俗,还原爱情的本色,深情而安静。
在干净到没有瑕疵的镜头里,男女主角诠释着最通透的感情,就那么不着痕迹地,让你相信,让你感动。
看过一位电影界的老先生讲课,从词源开始,解释电影即动作。
播放一组教学影像:两队人马,一对急追,一对谎逃,必不可少的是乱飞的子弹,漫滚的黄沙,巨大的破坏。
反正,我不喜欢。
疾走天堂是基耶洛夫斯基的剧本,一位欧洲电影作者。
电影作者们时常给人这样的印象:擅长无情节剧,充斥大量象征性镜头,留给评论者大量解读空间。
三色中的蓝色就是这样的电影。
疾走天堂并不是,它的底色是扣人心悬的,情节紧凑高速,因果关系强烈。
基本因素也是追捕与逃脱,最普遍的戏剧冲突,但呈现在画面上却极其缓慢平静。
爱情是在警察局发生的,真正的一见钟情,坚定,悍慕,全情付出。
男主角的身份是个警察,而女主角是个罪犯。
他立下周密计划,帮助她逃脱,藏身,完成之前未能完成的任务,过程中,被捉捕的危险一直存在。
导演却极力淡化这种冲突,两位主人公始终缓慢地疾走在奔向天堂的路上,姿态动人优雅。
当然需要凭借不同的电影语言才能够实现这样的效果。
柔和的色调,沉静的古典乐,在越是紧迫的时刻,越是拉慢镜头移动速度,等等。
也曾在一些文学作品中见到这样的效果,明明是充斥着死亡和矛盾的故事,作者却一直使用漫不经心的语言,描写零碎的事物。
于是,作品诗意和轻盈,有文学性。
所以,所谓作者,电影作者,文学作者,都是能被贴上标签的人。
实现一种风格,担当起未曾实现的可能性。
电影的主题是情感的高度,表现手法巧妙的直白,就是让男女主人公在地理位置上不断升高。
中间出现多次高空俯拍镜头,这对恋人从监狱到秘密阁楼到山脉最后升上天空,不断超越,直到最后一个场景,那些在地面上开枪的警察,看起来是那么无力可笑。
因而多次想起易卜生和他临终前的最后一个剧本《当死者再生时》。
里面的雕塑艺术家层经历过“死亡”,幸好再次重逢创造杰作时的那个模特。
他反复念叨的愿望,是带她走向最高的雪山,收尽世界荣华。
作为易卜生一生剧作的收场和终结,它带给我们超越故事本身的感动:看到生命意义的实现。
《天堂》也是作者的最后一个剧本,或许是出于意外,或许拥有着更广阔的的时代文化背景,但毫无疑问的是,它同样宣告了艺术的自我完成。
活着仅仅是为了活着,很对,可也很难,除非痴极成圣,做不到。
我们都需要找到一个引擎,驱动生活向前。
它有很多名称与解释,过一个时代更新一次。
一个艺术家,路的尽头,真理的显现,始终是艺术的自我完成。
Heaven这部电影就是你说不上哪里好,但就是能让你念念不忘。
怎么会有这么矛盾的感情,主角之间的纯粹的感情,以及两人各自不同的亲情,友情,要是菲丽芭的前半生没那么多罪恶要去赎的话。
从头来过,在他们两人一起剃光了头后。
两个人一起剃光头,一起在街角吃冰激凌,一起亡命天涯,趁着落日的余晖在树下做不可描述的事,一起坐着直升机从高空坠落,真美好。
我说不上哪里感动,但就是这些在菲丽芭菲利普逃命中遇见的朋友以及父亲都让我很有感触,以及菲利普的陪伴。
我就是感动,感动的不行,看着女主背着一身罪恶却有最美好的感情。
岁月静好,我很羡慕。
不过我会等,等一个可以消散我满身阴霾,让我充满阳光的,给予我一份纯净的感情的人来到。
这部电影有常见的犯罪剧情,但是也是罗曼蒂克的美的不真实的,留一颗星没给,缘于我没有在身边找到如此梦幻的爱情。
有犯罪电影司空见惯的审问、逃脱、谎言、贪腐、贩毒,抛去了爱情部分,本剧就是一部悲剧,女主作案失败了,还赔上了四条无辜的生命,特别是听到其中有两个女孩儿,女主直接崩溃。
这里面凯特·布兰切特的演技令人记忆深刻,特别崩溃时的哭戏。
但这部电影最美好的部分是爱情,两人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我没了你我就不完整。
男主理解女主的经历,是理解是同理心,不是同情,他愿意为她付出。
女主因为有了男主的支持有依靠,才能从过去家庭及学生的逝去阴霾中走出来,两人最后都剃了发,这是在女主从教堂自我忏悔以后发生的,我觉得他们是希望重新开始,特别是在去家乡教堂的路上,电影的色彩画面都变得明亮起来,但是女主不会忘记自己害了四条生命,她并不为此声辩。
电影里的男主对所有发生的事情过于平静,连逃脱的手段都无缝衔接,他抛开家庭同女主踏上回乡的道路,心态很平和,电影制造的那种氛围仿佛男主神一般的存在,到教堂看到别人结婚,主角他们穿着同样的衣服,仿佛是一个人。
可以说,这电影也是女主从头到尾的自我心灵的救赎和释放。
电影结尾两人树下的画面,让人觉得电影只能是电影,当身体和灵魂都变得自由了,最后他们驾驶直升飞机飞向天堂,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如果说让•吕可的“狂人皮埃尔”是狂热的法式放浪,那这部片子应该就是这个世纪初意大利🇮🇹收敛的狂浪。
相对法兰西,亚平宁的浪荡都会有所收敛,但是毕竟是欧洲法大陆两个最浪(漫)的民族,只能说各有千秋。
两个人在山顶树下,在夕阳的映衬中,进行了他们最神圣的仪式。
最后最烂漫的飞向天空,最高处直到无限。
不明所以不顾一切的会突然爱上一个人的冲动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体会到,那必定是一种莫大的幸运。
大魔王年轻的时候真的是不虚任何人,但是那种霸气真的是与生俱来。
男主沉稳细腻的爱,女主的睿智、坦荡和身材简直爱了爱了……但总体给我的感觉是爱的太过于沉重,在那种生死相搏的情境中,爱的太过于纯粹,不care任何东西,爱了就是爱了,不管你是不是寡妇,曾经对丈夫不忠,但我仍然愿意为你抛下一切。
逃狱、间接帮你杀人……只要你认为是对的,只要是你想做的,爱到深处的无私,简直无可比拟。
影片开头坐着直升机🚁镜头在down,影片结尾随着直升机🚁up声入云霄,the ending我以为他们会伏法,🉑️当爱降临时,你真的想以后的生活🀄️有对方,风雨无阻,任何困难和挑战你都敢去面对。
蛮喜欢女主的,尤其是当男主父亲问她:我知道,他爱你,那你呢?
✅设想自己,我竟做不到,勇敢说爱对我来说本身就是很难。
我总觉得时机不对,我不够好不够优秀,我一直在等,等足够优秀准备好了,再去爱对方。
🉑️爱不需要你去想,去等。
总会有人奋不顾身的去爱你,可你为何不能仅听从内心的声音去判断,为何要较真,为何总是质疑,你爱了便去接受去努力,不爱,爱谁谁,管对方爱你是一时兴起还是另有所图,都随他去。
给自己勇气和自信,爱情面前,你我皆平等,什么过去、身价……凡此种种,请不要被不必要的枷锁束缚自己的❤️
2022.07.19
在意大利,一个叫帕翡莉的英国女人来到了一栋办公大楼里,走进一个叫“优康电子”的公司,趁人不背在董事长办公室的纸篓里放了一颗她自制的定时炸弹。
然后走出大楼,在公用电话亭给优康电子在外间屋办公的女秘书打了个电话,把她支走,接着又给警察局打了个电话。
一声巨响,大楼被炸。
警察很快在帕翡莉家里逮捕了她,因为她打给警察局的电话是实名自报家门。
警察局侦讯室,帕翡莉要求用母语英语应讯,恰好旁边年轻的书记员菲力懂英语,于是同时兼职了翻译。
没想到审讯刚刚问了几句话就卡壳了,这个帕翡莉竟然不知道她的婚姻状态,原来她丈夫在离婚期间去世,审讯官问明细节,定义她算是寡妇。
接下来审讯官宣布帕翡莉涉嫌一桩办公大楼爆炸案,夺走四条人命,其中两个女孩。
闻听此言,一直很淡定的帕翡莉一下子惊呆了,接着情绪失控,掩面而泣,让屋子里的人惊呆了。
接下来帕翡莉的供述和警方认定“恐怖袭击,颠覆政府”大相径庭,完全不是一回事。
她爆出一直给警察局打电话,要求抓捕她丈夫的同学,一个叫温狄的毒贩子。
案件似乎另有隐情。
警探坚持按照恐怖袭击询问,检察官却若有所思,偏偏这个时候帕翡莉晕倒了,审讯被迫中止。
帕翡莉醒来后第一眼看到的是书记员菲力关切的握着她的手,注视着她。
其实菲力认识这个英国女人,她是他弟弟学校的英语老师,同学们对她评价很高。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没能忘掉你的容颜”,人的缘分有时候就是这一眼定缘份。
就这一眼菲力爱上了这个女人。
接下来事情变得神秘诡异起来,帕翡莉一直在实名电话和信件举报,警察局居然一点记录都查不到。
她留存在家里的备份居然也不翼而飞。
菲力发现审讯结束后,皮局长领着毒贩子大模大样从审讯室隔壁房间出来。
种种迹象表明,皮局长局是内鬼,在帮助毒贩子,帕翡莉有危险了,菲力决定出手帮她。
没想到刚一出手,就被发现,暗中塞给帕翡莉的录音机被皮局长监听到,于是一个恶毒的杀人灭口计划就此形成。
时机一到,出人意料,菲力临时改变了逃跑计划,帕翡莉没有逃出警察局,而是躲到了警察局的阁楼上,成功逃脱警察的布控和追捕。
原来菲力的父亲曾经是杜林的警察局长,这个阁楼是菲力小时候的“秘密基地”。
帕翡莉同意逃走的理由不是逃避责任和惩罚,而是要杀死毒贩子。
为此俩人潜入警察局皮局长办公室,骗来毒贩子温狄,用皮局长放在抽屉里那把装了消音器的手枪将他杀死,又悄悄的潜回阁楼。
期间两个清洁女工上楼来洗手,两人差点暴露,帕翡莉机智的躲了起来。
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波澜不惊,却又险象环生,引人入胜。
把意大利男人骨子里的浪漫表现的淋漓尽致。
菲力和帕翡莉躲到一辆送奶车上顺利逃出警察局,半路上还欣赏了一把送奶车司机和一个女店员偷情的刺激。
在去往帕翡莉生长地的火车上,帕翡莉才知道了菲力的姓氏名谁。
菲力的出生时间是1978年5月23日,而帕翡莉的出生时间是1971年5月23日,菲力整整比帕翡莉小了7岁,两个人的生日是同一天,现在帕翡莉似乎知道了菲力为什么要舍身救她,冥冥之中仿佛天注定。
帕翡莉清晰的记得,在菲力出生那天,她打扮的像个新娘,第一次领受圣餐。
在出生地,一切如故,帕翡莉想起年轻时做过的蠢事,种种叛逆行为,以及对妈妈和姐姐的伤害,对丈夫的背叛和愧疚,更有背负4个无辜人的负罪感。
尽管菲力说出“我爱你”,对人生绝望的帕翡莉还是心灰意冷,去意已决,一心了断此生。
菲力毅然决定陪帕翡莉走到底。
帕翡莉算是彻底领教了意大利男人对爱情的疯狂和义无反顾。
二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人不好好帮助纳粹德国打仗,不是意大利人无能,意大利男人更不缺乏勇敢,而是意大利男人把浪漫的爱情放在第一位,什么崇高理想和征服世界的野心通通见鬼去。
意大利男人一心只想“征服”他心仪的女人,为了心仪的女人他什么都不在乎。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1847年创作的那首驰名世界的短诗《自由与爱情》,在意大利男人面前大概率的应该改成“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若与爱情故,两者皆可抛。
”
这是什么魔幻剧情,太过理想的爱情,终将无疾而终啊。犯罪片的开头,文艺片的走向,真的拍得好失败。
三星半。影片前半段真是紧凑,后半段怎么有点萎了。整个看下来,真的有种在看基氏电影的错觉。除了故事是基氏的剧本外,电影配乐类似《十诫》,很多镜头更是异曲同工。男主也神似《机遇之歌》的男主(两个我都可以)。不管怎么,本基粉还是很感动。
1.好几处,菲力都是一个天使身份出现:在教堂里接受女主的忏悔和道白,在阁楼上第一次一起睡着的姿势。2.摄影真的很美,在树下那一段很纯洁无暇。3.是个爱情故事,对于结局确实无法苟同。盲目的爱情,三星摄影和演技。
本以为是个越狱大片,我已做好打鸡血的准备。万万没想到,是个地地道道的爱情片。剧情完全是为了这小两口铺垫的。反派死的有点冤,接了一个不是局长声音的电话也就乖乖进套了。警察都是没脑子,小小伎俩就耍的他们团团转,最后一个直升机也不明不白被劫了,一点警觉性、专业性都没有。他们的爱情也是一滩狗血,是想他爹怎么办?他弟怎么办?真应了一句古话: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2024-06-01 21:29:49
爱情可以让他们不顾所有 逃走后亡命天涯也是最好的归宿。 老爹的角色还挺好的 只问了女孩爱不爱他儿子就让他们奔赴自由。
Cate一如既往的好演技 很简单的剧情 很简单的拍摄手法
爱情发生在一瞬间,一如命运。如若相爱,天堂便在你我的眼中。
好一个首尾呼应 how high it can fly?直升机载着这对亡命鸳鸯再次高飞我们总会被抓住的 像是一个已经写定的命题作文你准备好了么 像是狠下心要和对方奔驰天涯的诺言 结尾他们再次逃走了在这个拧巴的故事里 我们也讲道德 也讲爱情 男主的眼睛真会说话
犯罪公路。。。爱情片
大树下相拥的画面蛮漂亮的,两个人竟然会开直升飞机太牛了!
第一次看这个什么司机导演的片,美丽的逃亡爱情故事,美丽的意呆利风景,简单耐听的钢琴和提琴配乐,但是加一起就一般般了。
基耶斯洛夫斯基很简单的爱情故事,我依旧记得他十诫里的爱情短片,那个纯粹的故事,想起来还会引人落泪。
平平无奇,干瘪乏味。有几个问题,①说好的不逃避惩罚呢?在杀了那个人之后为什么还要逃?②这个恋爱故事整个就不明不白。你要说这是带有奇幻色彩吧,固然也没什么问题。但你要说这是扯淡吧,应该也没什么问题吧③7.9的评分有多少是看在基耶斯洛夫斯基遗作的面子上给的呢?④疾走天堂,疾走有了,天堂是.......?最后上升的直升机吗?⑤你们两个恋爱很欢乐,观众们为你们鼓掌欣喜。那那两个小女孩,她们的父亲以及无辜的清洁工,没人在乎了是吗?
实在受不了这种现实主义裹挟着(亦或被裹挟)浪漫主义的呈现方式,鬼打墙似的
结尾的枪声如礼炮为他们送行,那一眼便下定决心为你付出一切的勇气。这是一个如此简单的故事,却令人为这份爱情感动不已。
跟友人很彻底的吐槽过了,就不细说了。实在很想问打高分的人,是不是眼瞎…
首先她是爱情片,惊悚程度也不错,按照港片的套路它可以在林岭东的指导下逃出生天了。想看凯特布兰切特的,还是可以一看的故事。
真没觉得好看 炸死一堆人 又害了一个人 又逃跑又特么恋爱的 后半段主角一直占上风没有危机感昏昏欲睡
提克威 影像风格胜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