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的在城市舞台上展出神魔大战且印象比较深刻的有《黑夜传说》和《康斯坦丁》(《地狱神探》),那些以城市为背景以恐怖为手段展示血腥暴力和致人心跳过速的影片暂时不列入讨论。
之所以在把《黑夜传说》、《康斯坦丁》和《守夜人》放在一起讨论,是因为这三部表现都市魔幻的黑色电影都有一种大的格局、大的野心。
《黑夜传说》和《守夜人》都是低成本电影(《黑夜传说》2300万美元、《守夜人》420万美元、《康斯坦丁》投资1亿美金),《黑夜传说》充满了哥特式的阴冷色调,却有着匪夷所思的情感发泄,是黑暗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诡异缠绵有过之而无不及,小成本成功攫取了大票房;《康斯坦丁》制作精良,背后有着天主教的神秘哲学,这种哲学对光明与黑暗、信仰与公义的讨论甚至深入到了每一个细节(包括道具、人名),整个片子充满了宗教思辨和隐喻,题外话甚多,单纯以娱乐片来看待《康斯坦丁》实在有些委屈;而成本最小的《守夜人》也在建构自己的哲学,投资小但气魄不小,这使得它同一般的魔幻恐怖片可以区分开来。
这种气魄主要来自于故事和画面表现。
守夜人的故事纠缠复杂,很有张力,俗套的光明与黑暗的战争转变成了代表光明监督恶的“守夜人”与代表黑暗制止善的“守日人”在现代都市的对峙。
同康斯坦丁一样,因为他们不断在阴阳两界穿梭,这些特殊的“他者”也都带着浓浓的颓废黑暗的影子。
在看似黑白分明的世界中,充满了对自我的恶毒诅咒(女医生)、对无辜者的无谓的血腥(安东几乎杀掉自己的孩子、还有那些引诱吸血鬼犯罪的“饵”)、对自我价值深刻的怀疑(安东、他的吸血鬼邻居)……代表邪恶一方的“守日人”们眼神深邃,每个都很谦谦君子,倒是“守夜人”们多少显得有些血腥狼狈、阴暗无助。
正义在握的“守夜人们”由于手段的非正义(用“饵”来诱使吸血鬼犯罪,然后杀掉吸血鬼)而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影片毫无迟疑地批判了“目的论”,正义的目的不能抹平非正义的手段。
由于“守夜人们”的道德失据,让能够改变世界的“他者”(安东12岁的孩子)看穿了正义表皮下的虚伪,自觉自愿地选择了黑暗一方,这也是本片要深刻于同类剧情片的地方,也正是这种思辨,让影片成为了一部黑色电影。
剧本的完整细密或许也是由小说改编带来的天然优势吧。
可惜剧本缺少一点高的哲学意味上的关照(想想《康斯坦丁》神秘主义哲学的探索),将大战简单归于光明黑暗两方的对峙,这对于俄罗斯深厚的宗教思想资源真是浪费。
导演对于影片的光影效果和特技可谓是锐意求新,我想最终的特效已经超出了430万美金的视觉极限(想象无极的三亿人民币吧),“飞机螺丝落入咖啡杯”一段非常精彩,其创意和效果都很Surprise!
影片在莫斯科大厦楼顶和“断桥”上摆开的“杀阵”也颇独树一帜,现代的国际化大都市上耸立的千年以前的断壁残垣十足的欧式阴郁、唯美。
影片中出现的精彩的黑白炭笔(?
)片断足够先锋(相类似的就是《Sin Sity》了吧),酷酷得很是讨人喜欢!
不过导演对影片的组织能力还是弱了一点,叙事的节奏有点混乱,对人物的刻画用力也不够,看完之后多少有点昏昏沉沉的混沌。
电影和书不同,一直都觉得电影这玩意儿也就是用来消磨下时间,满足一下视觉感官的。
虽然知道原著好,但是一直没什么时间看,直接看的影片,所以就不能将两者进行比较。
只能稍微胡乱写点看电影时的一些囧然状态了。
不知道导演有什么意图,片子里安东遭遇女巫事件后就一直处于在一个浑噩的喝醉状态,不是说他真的喝醉了,而是整个人一直摇摇晃晃迷迷糊糊就好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也可能是导演想让他在非现实和现实世界的夹缝中虚实不定?
看到他这个样子的时候一直在想,这人这样子没问题吗?
他好像马上就要滚到路边去睡着了啊!完全没有安全感,难道是因为是还处于“英雄”养成期?
超讨厌这种表现手法的。
黏糊不爽利。
加上看的字幕版本又是粤语版简直让我痛不欲生。
(我想看正常国语的啊啊TAT)然后就是安东找隔壁借血喝然后猪血过敏(喂!
)然后在地铁上纠缠小正太……感觉像个变态跟踪狂大叔一样,囧囧有神。
和醉汉说的“咬掉你的耳朵”什么的这种台词这和性骚扰有嘛区别啊啊啊,亏这演员戴墨镜的时候还不错看,言行举止太猥琐了喂!
(话说安东对门的小伙以及作为关键人物的小正太颜也都不错。
)安东逗猫头鹰的时候感觉挺可爱的。
不过……把猫头鹰(女)用保鲜袋包起来塞在橱柜这种事……是原著里就有的吗??
知道小正太是自己儿子的时候那表情也很…妙。
嗯。
整个片子很有种因果报应的宿命论调调。
笑 今日美国(USA TODAY)上有一则这样的评论:Ultimately,it's a formulaic predictable take on a Hollywood staple: the vampire horror film. That's a pretty tired genre,no matter what language it's told in. 也不知是不是自己对俄罗斯文学的偏爱 让我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并没有感觉到因题材老旧而带来的乏味和无趣影片拍摄过程几经周折改动无数 但不变的主题一直是黑暗与光明力量的对抗 关于异类和负有使命的觉醒者 道义之间的制约和冲突是影片的主线 人性的铺撒和引退是一条若即若离不曾始终尖锐但瞬间跳出则带来窒息的副线俄罗斯的电影和其文学有似一脉相承的表现--厚重 深刻 糅杂着政治色彩和父辈与子辈之间的纠结情素 影片表现的场景是和印象中宽广无垠的土地相迥 但是 人是有些许的熟悉 久违的语言~~~ 其实影片想要传递的仍是因观影者的心态而异 自己也没有过多的感触 只是在这种精心营造的沉重中不自觉的和主人公一起觉醒和奋起 至少不希望在这样的对抗中光明被打败 影片被宿命论涂抹的失了本色 但是其本身干净的面颊依然可辨 虽然结尾是黑暗掠到的那个改变对抗格局的小男孩 但是 因果的制约让人悔恨但也接受事实 对抗中 打破协约的一方总是会有些理亏 但是有得有失 换个立场一切就有了理由没有一成不变的协和 除非 无欲也无求了***********************************************************others......影片是根据谢尔盖·卢科扬涅科(Sergei Lukyanenko)的三部曲(守夜人,守日人,黄昏使者)中的第一部《守夜人》拍摄录制的"本片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第一部国际水平的影片,也是俄罗斯电影历史上首部纯本土投资、完全好莱坞式运作、最终创造出商业奇迹的大片。
"
穿插在现在的过去和未来。
三维以外的黄昏空间。
不是人类的异类。
一种不同于平凡的宽广和深度。
光明和黑暗的划分,善和恶的归属。
模糊了一千年的协议。
大法师。
吸血鬼。
光明战士。
天性里对于奇异和特别的偏好,被宠溺。
设定虽然普通,但故事是个好故事,可惜导演讲的稀碎。
无用人物插得太多,删掉一半反而更紧凑;【罪者旋涡】和小【孩选择光暗道路】两条线完全没有结合起来,主角就像赶场子一样,这顿喝完了,去下一顿继续喝,结构就像是羽绒服外面穿大衣,臃肿;台词太废,表达不出来人物的目的和潜台词,更做不到把宏大世界观和光暗二元划分背后的暧昧给表达出来;结局的反转在之前就展示了,黑道头子成天玩的不明所以的电子游戏原来是为最后这一刻做练习。
乍一看呼应得很到位,但实际上你一个守日人王者等了几百年的这一刻居然一直在用电玩练习?
能想象导演希望塑造一个很有个性、老谋深算运筹帷幄的反派,但电玩和整部电影风格不能说完全不搭,但肯定不是最优解。
莫不如换成小玩偶啊、绘画啊、棋子啊,把明示换成暗示;剪辑还挺特儿的,尤其动作场面,之前真没咋见过这么零碎的。
高潮的两段戏,甚至都不如开头的钓鱼执法做的用心;第一场下跪请人喝酒,得出真相;第二场可能是喝多了,反手扎人没刹住闸就把儿子吓到反派身边了...这个演员倒是全程演出了一个海边曼彻斯特里的阿弗莱克染上毒瘾正在戒断的时期,身心都非常脆弱,看起来随时可能发疯,或者倒地抽搐。
总之整个给人的感觉就是导演很努力,但是水平就在那儿了...
浪得虚名,不会再看第二部。
导演的叙事风格其实不错,不过故事节奏完全不能看。
我是和我妹妹一起看的,都有没看懂的地方,所以差评。
我们的智商没有问题,那就是电影的叙事有问题。
①重点不突出。
感觉得出导演的精雕细琢,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很好。
但是太好了。
一些应该轻描淡写的细节,都被做得精致而跌宕起伏。
如果每一个细节都这么做,那到了真正的重点,观众就无法分辨了。
观众不可能会认真看一个消遣品,所以不要玩弄技巧和智商。
②叙事凌乱。
故事其实是完整的,但是没有被处理好。
有些好莱坞大片很弱智,但是它们的结构和叙事逻辑很清晰。
③这部片子,如果它没有任何特效,你还愿意去看吗?
一个好故事,应该要做到在没有特效的时候,仍然可以吸引人。
故事最重要,应该重点突出故事的元素。
不要搞错了顺序。
大体上比较创新,但是细节上不好。
首先,世界设定存在漏洞,光明黑暗好像就几位主角嘴上说说,而且这些人的超能也没表现的特别明显,特效更是低廉。
而且不明白,为啥男主开头想阻止巫婆却莫名其妙的没力气似得,这里也没交代明白为啥。
冥境进去后会怎么样也没交代会啥样,不是很懂。
而且男主到最后明明能几句话就对伊戈说明白也不说,看起来像个失语症是的。
反派脊椎骨那里不得不想起了火影的君麻吕。
被诅咒的女人那,既然诅咒的其实是身为超能人的自己,为啥还会出现大规模灾难的异象?
自杀啥的不行?
不是很懂,编剧太随心所欲故作高深,情节上和特效场面上都没两眼之处。
第二部由于我是先看的不懂,看了一小段,后来查了才知道观看顺序为2004年份的这部,之后才是2006年的守日人,但是刚看完第一部,觉得……还是有点迷。
可能原著小说好吧,没看过不能妄加评论,但是电影还是不好看,有些地方拍的很乱很磨叽。
没看过原著,也没看过守日人。
本片守夜人只看了一遍,大致情节是清楚了。
唯一一个疑问:叶戈尔他爸安东为什么要去做“结扎手术”?
两种猜测:1、安东预见到了“逆子”?
2、安东的妻子红杏出墙?
本片好像是第一种。
如果是第二种:安东的妻子红杏出墙,安东深受打击,沿着电线杆所指方向找到一家私人诊所,欲做“结扎手术”,不料计生工作人员及时赶到,阻止了人间悲剧。
其实,很多电影 说的都是因为 怨恨 比如很多恐怖片。
本片那个头顶有漩涡的女人为什么要诅咒自己?
再一个就是“犯贱”心理。
那个引诱小男孩的女吸血鬼之前好像是人类,是被转化的。
转化之后控制不住自己(当然这里可能有被人利用)引诱小男孩想吸他血。
在男友被杀,自己被毁容之后,劫持小男孩,居然还“埋怨”光明势力当初为什么不阻止她被转化。
(注意这里有一组对比,安东去补充能量,是猪血。
)至于电影风格,个人不太喜欢。
但是比较“真实”,比如那人从桌子底下拿出保温瓶?
倒猪血,就好像生活当中真的是那样。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7分。
光明战士身穿工作服,手拿手电筒,奋战邪恶,守护正义~~为啥我总觉得这幅画面很搞笑呢?
这片算是俄罗斯版本的《康斯坦丁》了吧。
尽管是小成本,但钱的确花在了刀刃上,一些大场面拍得很不错。
故事线略微薄弱了些,特别是遭诅咒的处女这段,和主线没能联系起来。
飞机螺丝那段很精彩。
巫婆跟男主说:她有了别人的孩子。
因为这个孩子,她只记新欢,遗忘旧爱。
于是男主决意要暗下药令她堕胎。
然后他就能和她过“幸福快乐”的生活。
这就是DNA鉴定盛行的逻辑基础。
“我才不要养那个无血缘关系的胎儿。
我才不要养那个不忠于我的女人”。
从理性来说,男人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愿被非亲生牵累,几乎是理所当然。
对他来说没出生的孩子是不可能有任何后果的。
而大部分男人见到未堕胎成功的孩子后的第一反应是抢回来。
他们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一个当父亲的机会。
孩子越优秀可人,他们后悔就越严重。
反扑也更严重。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在孩子在母腹中,妨碍他行房,迫使他遵照世间的规则来承担责任,对他来说只是压在身上的一座山。
根据快乐原则和有利自己的原则,他没做错。
即使看到一百个痛失亲子的例子,当面临他所面对的诱惑时,大部分男人仍会选择跟他一样行事。
谁知道盒子里是什么,是巧克力,还是空气。
因为孩子的母亲不是奇特珍物,孩子也不会更珍奇。
即使失去一个珍奇宝贝,世上还有许多女人,一定还能生。
哈哈哈。
細節超帥
不好看……就连它的影像风格,我都不是很欣赏,如同它的情节一般乱而无味……完全没有波顿或者德尔 托罗的神韵……情节挺幼稚的,特效就更别说了……开场那一段“大战”就已经把我雷死了……不过乌鸦的烘托还是挺不错的~是一次不错的尝试,而且整体反映上,应该说是很成功的~
垃圾中的战斗机,无聊到渣
mark
这个系列的小说应该能比电影好看上很多倍,有机会得买来读读
拍摄技巧很好。但除了技巧之外,都很一般
镜头运用出色。近景远景的切换,特效的运用。。。就是有点花哨。本身剧情没看明白,跳着看的。
花里忽哨的,看着过瘾,剧情很一般
没看过原著,总之剧情和细节都相当的2
极有大片样子就是高潮不给力。仿佛被谁釜低抽薪………
毛子说,要省钱!于是导演出生了 3.5
不知所云
俄罗斯不一样的科幻,手法特别
拿个管儿灯就装绝地武士
效果不错,风格难以接受
10——8分。有一点意思
导演是奇才。能把熊掌做成泡椒凤爪,能把鱼翅做成粉丝汤。精神可嘉。
風格十足,可作為一部大片,差一點就是上不去。
如果这个电影能代表俄罗斯魔幻电影的高度,那俄罗斯电影干脆以后不要拍了。
雷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