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帽钻进面包店,靠着可爱的容貌获得一篮子免费面包;面包店老板和老板娘夫妻恩爱,却没孩子,格外怜爱小红帽;女巫要求老板三天内找到死样东西,才肯帮他解除咒语;老板不忍心抢小红帽的斗篷,还好妻子机灵,用五个豆子骗了杰克的奶牛;灰姑娘如愿以偿,换上华服和金鞋跟大王子跳舞;二王子却爱上了尖塔上的长发姑娘;最后王子睡了面包店老板娘,灰姑娘却决定和老板共度余生,灰姑娘,小红帽,巨人捕手杰克,长发公主,四个质朴的童话故事融合在一起,如果歌好听的话,肯定很有看头。
刚刚去看了点映场(美帝版),结束还不到一个小时,趁感想还热乎着赶紧写下来。
这部片子的内容呢其实有点像《童话镇》的电影版,大致是把几个童话故事融合起来,让主人公彼此认识,然后一起打怪升级。
这部的童话分别是《灰姑娘》、《小红帽》、《莴苣姑娘》和《杰克与魔豆》。
后面两本记不清楚剧情的话可以去看电影之前补习一下,比较有利于跟上节奏。
本着不剧透的原则,请想知道故事情节的大家移步另外一篇影评,咳咳(给不认识的友邻打一下广告)。
这里只说感想,顺便推荐一下。
演员阵容绝对隆重华丽,看看演员表就知道了。
约翰尼德普这种引起尖叫的大腕也就演个小红帽里的狼,被胖面包师一刀划开了肚子。
芭伦斯基从《好老婆》剧组穿越过来演灰姑娘的后妈,举手投足还是戴安范儿,一张美脸让人一点也恨不起来。
要是说颜值的话,这里面的各种女性角色都分分钟爆表,除了小红帽的脸让我的审美有点跑偏以外,灰姑娘、面包师老婆、莴苣姑娘,甚至连灰姑娘的两个后姐都各有光芒。
男生的话,除了德普帅大叔,两个王子也各有千秋,演Jake的小正太也不错,发型像是当年哈利波特里面的罗恩。
但是!
最重要的是!
梅姨!
看完这部电影以后,我觉得梅姨演戏根本就不是靠脸的(虽然她的脸也好美),别说满脸皱纹表情狰狞牙齿尖利的女巫了,就算让她扮成个动物,她也能一样让人陶醉其中,大呼演技超神。
梅姨粉不容错过啊。
在电影传达的态度方面,迪士尼延续了最近几年“王子越来越废柴”的趋势,骗走了莴苣姑娘的王子就是个打酱油的,骗走灰姑娘的王子在树林里找不到公主以后转身跟其他人妻热吻,被灰姑娘质问“你这样不负责任以后怎么当好国王”的时候一脸无奈地说,“我从来没被教过什么是负责,我只负责魅惑众生”。
两个王子在准备追寻各自姑娘的时候在瀑布前高歌一曲,电影院里全是笑声。
的确,这部电影虽然有四部童话助攻,但最终是关于一对普通面包师夫妇的故事。
不懂魔法、没有奇迹的人在美丽而危险的森林里如何应对种种,才是普通人应该想的事情。
对了,还有一点很重要,这也是为什么我说这部电影适合圣诞期间全家欣赏——这是一部音乐剧。
但是这部不管是歌词还是唱腔都非常简单,与《悲惨世界》那种不在同一个级别。
简白易懂的歌曲即使是孩子也非常容易理解(毕竟是迪士尼电影),各种押韵也朗朗上口,说实话我还挺好奇如果引进的话字幕组要怎么翻译。。
好了,不要被海报吓到,这真的是一部很不错的节期电影,观影的时候各种笑场,各种欢乐,一点都不阴暗。
每当谈起电影的时候随口便是伍迪艾伦,大卫芬奇,斯蒂芬金,弗兰克·德拉邦特理以及查德·林克莱特,而总是忽略了伴我长大的迪斯尼,从小红帽到灰姑娘到豌豆公主以及长发姑娘,每一个故事回忆起来都有不下二十多年的记忆,这就是迪士尼的魅力。
整部影片童话在前,现实在后,用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展现理想和现实的生活,虽然后半分的情节有些支离破碎,但就是影片意图传递的那样——这就是‘生活’不是么?
—— 一剂五味瓶,说不清也道不明。
否则又能称作生活?
那些试图在影片后半段找寻深刻说教的看客们还是算了吧,为什么一定要期望道理呢,就像易普生笔下的情节一样,处处都在写实主义,揭露家庭、法律和宗教的丑陋面,而始终只谈症状未开良方,因为他知道道理、方法无论从纵切面还是横切面都是运动且变化着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一剂良药可以治百病,也没有一个时代的方针能够用在另一个时代。
看清了现实,自己去选择吧或许这就是迪士尼笔下的现实生活,让那些上一秒还沈浸在童话世界里的人们去愤怒,去诧异。
另外,不追本溯源真的不晓得罗伯马歇尔曾经是艺妓回忆录的导演,还有那个一眼我就没有好感的‘灰姑娘’ -安娜·肯德里克,也曾经出演了‘在云端’。
好的影片没有让我记住的演员,以及没有能记住影片而只记住的演员。
我不太满意影片后面让贝克太太在森林里和灰王子有过一段情,最后又让她死掉。
到底是想说,女人若是背叛了丈夫就要遭报应呢,还是暗示,要安于家庭,妻子必须抛弃自己作为感性的女人的一面呢?
灰王子两次称赞贝克太太,好勇敢啊,敢于自己做出决定,一个人呆在这危险的森林里。
贝克太太最后也决定,应该恢复理智,回到丈夫身边,这片刻只是转瞬即逝的虚幻的片刻,不要留恋但也不要忘记它,“只要惦记着你曾经拥有过两个,当你回到其中一个,会比以前更加珍惜这一个。
”也可能是想说,轰轰烈烈与平平淡淡,你要有勇气作出选择,并且坚守。
你知道童话里藏着很深的咒诅吗?
绝大部分童话都是黑童话,格林童话尤其深不见底。
怎样把黑童话变成“正确”的故事,——讲给孩子听,如果来不及教育下一代了,就让他们学习怎样教他们的下一代,不要相信童话,可是孩子们需要有人给他们讲故事。
我们小时候,读完一则童话,“从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可喜可贺。
”然后满足地合上书,睡着了,却不料中了咒诅,而且,正如电影结尾说的,你可能意识不到,这影响有多深远,“文艺”一直都在骗人。
那背后有个巫婆。
只能打四颗星,不能再多。
写在前面的话:对本剧不满意的观众,可以去搜索下1991年PBS版的Into the Woods(舞台录像)。
当你看完一个三小时的舞台剧觉得意犹未尽,但是它改编成2小时电影却发现索然无味的时候,你就可以知道电影改编得有多差了。
和舞台剧相比,本片笑料打三折,剧情打八折,场景感人度打五折。
要不是有原著光环撑着,我肯定打两星了。
鉴于导演曾经成功改编《Chicago》,这次的改编只能用中规中矩来形容。
在剧场看的时候发现没有多少剧情能让观众大笑,其实熟悉原剧的人都知道这部剧在舞台上笑点非常密集。
其中的问题,除了砍了部分剧情和人物之外,更重要的是改编电影的时候对话的timing没有掌握好,许多本来舞台很好笑的台词放到电影里似乎因为停顿和语气的问题变得不怎么好笑了。
此外,除了小红帽回忆被大灰狼吃掉和灰姑娘在台阶上那两段之外,我们基本没有看到导演当年在Chicago里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非常之可惜。
我相信不少看过原剧或舞台录像的观众发现电影把旁白大叔/神秘人的角色给砍了之后都想骂街吧?
不过……迪士尼改编Into the Woods那么暗黑的剧,居然死了两个人实在不容易。
可惜还是因为少儿不宜砍了一些原剧的性暗示和暴力内容(原剧小红帽和杰克的两个故事带有强烈的性暗示;杰克的老妈也是被守卫一棒打死而不是推搡致死的;长发公主最后也是挂掉的)剧情方面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故事前半和后半之间的过渡过于仓促,为了弥补电影没有中场休息的缺陷,硬生生把故事前后两半的间隔给缩短了(原剧上下半场故事至少间隔有一年左右的时间,所以灰姑娘才会对宫廷生活生厌。
)好在这部电影奇迹般地没有用任何不会唱歌的演员来担当主要角色,在音乐剧改编电影的历史上似乎只有《吉屋出租》做到了这一点。
还有,大部分不知道本剧背景的观众完全没有预料到他们要看一部2小时的迪士尼电影……
童话改编年年有,但一个角色一部片似乎不太尽兴,于是就有了这部《魔法黑森林》。
因为这里面不但有灰姑娘,还有小红帽;不但有小红帽,还有长发公主;不但有长发妹,还有“杰克与豆茎”中的杰克。
当然,为了配合这些童话界响当当的大腕,影片里光是王子就有两个,更少不了大灰狼、女巫婆婆和凶恶的巨人。
没错,就是这样一个既豪华,看起来又有点不靠谱的阵容,组成了一部让你难以拒绝的电影。
这年头流行组团作战,美队、钢铁侠们组成了复仇者联盟,超人也忙着去大战蝙蝠侠。
这个风格咱们华语圈其实也有过尝试,北京人艺拍过一部名叫《咸亨酒店》的四幕剧,里面云集了阿Q、孔乙己、狂人、祥林嫂这些鲁迅笔下的经典人物,看到这些大有来头的名字站在一个舞台上,你又作何感想呢?
古老又先锋的舞台剧从来不缺少冒险精神,《魔法黑森林》这部童话乱炖也出身百老汇,是一部音乐剧。
只不过原剧相比现在的电影版要更加黑暗和成人化,充满了死亡、背叛和复仇的桥段,又始终用优美的歌声娓娓道来;有一种古怪却迷人的魅力。
好几个童话故事揉成一个,很容易让我们想到最近的热门美剧《童话镇》,但实际上《魔法黑森林》早在1986年就已经首演,1987年移步百老汇以来一直深受大家的欢迎,堪称乱炖派的前辈。
光会乱炖并不难,但有的人炖出了佛跳墙,有的人却炖成了“珍珠翡翠白玉汤”,关键还要看掌勺的师傅,而这次为《魔法黑森林》掌勺的是大名鼎鼎的罗伯·马歇尔。
有些朋友可能说“大名鼎鼎我也没听过”,没关系,幕后的导演经常被他的作品盖过,而这位马歇尔先生和中国还颇为有缘,巩俐、章子怡主演的《艺妓回忆录》就是他的手笔;而凭借《芝加哥》让歌舞片再次问鼎奥斯卡,则是他最得意的事迹。
罗伯·马歇尔在百老汇排舞出身,来到电影圈后的作品也大多是歌舞片,并且从来不缺大腕助阵,而这次他也抓了一手好牌;就举一个例子:“杰克船长”约翰尼·德普够不够大牌?
在这片里演的是谁?
《小红帽》里的大灰狼!
有着舞台上的成功打底,又有了巨星名导加盟,按理说应该不会太差劲。
而迪士尼把这部电影安排在去年圣诞节上映,也可谓志在颁奖季,剑指奥斯卡,不过影片最终在重量级的奖项上颗粒无收,仅仅得到些服装设计、艺术指导之类的提名。
这又是为什么呢?
咱们现在根据结果倒推,当然可以说出好多事后诸葛亮的“高见”,但这么做不厚道,也没什么意思。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迪士尼为了自己合家欢的招牌,漂白了原剧的风格,给一个犀利尖锐的故事磨平棱角,在灰头土脸了大半部分后,终于穿上公主裙,迎来了一个好莱坞式结局。
当然了,就算不能在影史上树碑立传,并不妨碍《魔法黑森林》成为一部很有观赏性的电影,精致的服装、独特的美学风格仍然让这部电影非常有个性。
而作为一部音乐片,影片的重头戏当然是贯穿始终的歌曲,片中的歌曲大部分来自舞台剧,而音乐剧的作者斯蒂芬·桑德海姆也参与了改编。
桑德海姆是“概念音乐剧”的开山鼻祖,代表作有《理发师陶德》,堪称音乐剧界的“瓦格纳”。
而《魔法黑森林》在舞台剧的最高奖项托尼奖上,也有打败《歌剧魅影》的战绩。
这部电影能否传世还未可知,但用来综合下甜腻的《灰姑娘》,似乎也别有一番乐趣。
一开始冲着童话大乱炖来的,看完后发现…炖的好像也不怎么好,后半段似乎糊锅了哈哈哈哈,暂停了好几次才看完。
小红帽这小姑娘眼睛大大的,但是似乎没长到我的审美点上,看上去觉得这孩子挺烦人的…灰姑娘唱歌呼唤来的竟然是一群黑乌鸦(?
)最后还负责啄瞎继姐的眼睛 emmm 挺带感 确实够黑魔法。
乐佩造型漂亮啊!
金发小卷,粉粉嫩嫩的裙子~就是和他的王子打酱油了sad…高塔、长红果子的荆棘、沼泽中央的小巢穴场景也很喜欢!
啊王子瞎了之后双眼的伤痕,虚弱的伏在马背上在森林里游荡嘿嘿嘿灰姑娘的王子出场就反派样,最后果然来了个出轨戏份(妻子缠着问王子那段也算是个伏笔),嗯,最后两人分手那段对话,勉勉强强嗑个be(就是灰姑娘你不是要新生活吗,怎么又去面包师家里干家务啊喂!
)都在吹女巫的演技…也就那样吧。
已经厌倦了观众老是想挖掘女巫和乐佩之间有没有啥母女情以外的东西…我无所谓 不关心。
就是恢复容颜时说了句我终于解开妈妈的诅咒那句,突然还有点萌哈哈哈哈两个王子激情戏水比惨哈哈哈哈哈哈以及 巨人实惨
作为童话故事爱好者,觉得这部电影的故事真的像部同人小说,据说原剧本很不错,确实拍的也没那么差,台词不错。
真的不能说是歌舞剧,虽然有歌,歌的内涵也不错,很多片段有感动到。
亮点很多,不适合小孩看的童话,把灰姑娘,小红帽,长发公主和莴苣的故事结合在一起了内容是很多,所以也没能很好的讲完所有,所有的人物都不像儿时的童话那样:王子不再忠贞于灰姑娘;巫婆原来有自己的母亲并想当个好母亲显并不那么可恨了;巨人原来是无辜的。。。
这个故事试图告诉我们一些道理,事情并不是黑与白两面,人们最终要做出自己的选择,并为此付出责任,最喜欢的是快要结束的时候灰姑娘唱的some one is on your side. no one is alone.
有点虎头蛇尾…艾米丽布朗特扮演的面包师妻子去世得莫名其妙?
森林变化了之后也只是路不一样了影响他们俩亲亲了吗?
处理的有点草率…莴苣姑娘和二王子也没有后话了,虽然四个故事串起来脑洞很大,但是情节或许过于紧张很多人和线索没有处理好,很多伏笔没有用,两个多小时可能对于四个故事来说真的有点紧张,作为格林童话"黑化版本"?
其实也没有,大概就像是安娜扮演的灰姑娘说的,somewhere between 一样,前半部分是he,后半部分是童话故事接下来的谁也不愿意看到的地方吧。
总体来说感觉还是合格的!
尤其是开头十六分半的神仙和声!
灰姑娘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会思考的,知道自己想法的优秀女性形象?
但是作为…音乐剧吧…歌曲部分风格太单一了 心思都用在串联故事上了吗?
听下来觉得还稍微好听一点的大概就是梅姨被凡人气死部分的solo 还可以加入"我喜欢的列表"其他的歌如出一辙…可能毕竟不是所有歌可以像桑德海姆的陶德一样…不过真的很好看了😂比那个什么胡桃夹子与四个王国好看的多…不是无脑的翻拍童话故事,歌词写得也不错 德普真他妈的帅
第三颗星是送给约翰尼德普的,别的不想说什么了。
难看加难听的双重灾难,这个导演已拉入黑名单
前半部(第一幕)还可以,但是从面包夫妇寻宝结束开始剧情就直转急下,no magic at all. 迪士尼为了迎合小盆友把百老汇原版的第二幕整个删掉也是醉了。第二幕才是精华好么!很多好听的歌也没了,伐开心。唯一能安慰我的就是撕衬衫的Chris Pine,把裤子也撕了呗!以及,打了五分钟酱油的德普叔。
预算:5000万首周末票房:3105万北美票房:1亿2800万全球票房:2亿1311万上映日期:14.12.25上映周数:16周分级:PG最高院线数:2833北美最高排名:2
作为音乐剧 里面有几段音乐还是很吸引人的~~~~ 现在说传统童话已经不行了 必须要颠覆 必须要与众不同 必须要有过分之处 本片 凭借了几个通话 虽然有点乱 不过也算都搭的上 最后循循善诱的 我以为不杀巨人了呢 结果还是杀了 。。。 面包师竟然没和灰姑娘好上 真是
没什么特别,就是一堆大牌在一起死背台词唱出来罢了~
哇大银幕看超嗨的,亮点包括任何一段混唱、小红帽、王子对唱...一直到圆满结局那里,黑化后反而蠢蠢的。音乐又要脑内循环了。要是做成舞台剧肯定超……等等它本身就是舞台剧改编。= =
将四个故事杂糅在一起,还要音乐剧的表现形式,长达2个多小时又长又硬的烂片
最好看的位置也就是灰姑娘的王子跟刚生孩子不久的有夫之妇搞上了
失望之极
蛇精病啊脑洞还来得及拯救吗哈哈哈。因为梅姨和推责那段,勉强不打低分了(本想2星甩过去,歌也不好听),两个王子湿身撕衣对唱的片段不忍直视( ;∀;)没看过原版舞台剧所以就不乱评价了。个人赶脚与之前一系列的白雪公主与猎人巨人捕手杰克等等都是小红帽吃狼的毁我童年系列2333
now this is how you write a fairytale! 成人黑童话,几条线交叉完全不违和,配合歌曲穿插起来好棒啊。好佩服Sondheim和Lapine!演员也都好喜欢~【我可能是唯一一个觉得好看的?可能是因为没有看过musical的缘故,至少这部让我有兴趣去看音乐剧了】
自发现海报被搞成红星照我去战斗的根正苗红样就知道大事不好,前面部分效果还不错,但是居然占了2/3的时长你丫逗我?后面的不是你画面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就真的黑了啊!歌和情节都缩水,讽刺和黑色幽默也少了,幸好不是ITW粉不然要被活活气死。看在EB姐姐这么美和某人如此卖力扒衣服的份上再加一星吧嘤
这部片再差也不至于评分比恶老板2还低嘛╮(╯_╰)╭。Agony那场戏派同学这个笑场王大概NG了很多次吧,俩大老爷们表达对心上人的思慕之情的方式居然是撕衣戏水对唱山歌你他妈在逗我?!德普叔的怪蜀黍之歌简直……这么惨淡的歌喉怎么勾引小萝莉啦!姐要听AW蜀黍的录音版洗耳朵。
我相信有的东西还是舞台的节奏比较好的所以电影的问题一定是节奏以及时长。里面那段全员互相甩锅的戏真棒可以想象放在舞台上的效果。卡司异常亮眼果然演灰姑娘后妈的都必须是强攻才行ww
恶搞之森
就算是改编自舞台剧,也不代表它就可以毫无戏剧张力。我向来偏爱音乐剧,但实在欣赏不了片中的歌曲,没有一首能入耳,还不如直接改成说唱Rap。一大堆角色,就算提名了女配女主,也和所有角色一样都像路人甲,好在梅姨还有演技。艺术指导越优秀,越反衬的这玩意儿像是包装精美的垃圾。★★
梅丽尔斯特里普为了能和长发公主在一起,搞大了前助手艾米丽布朗特的肚子。
不知道除了梅姑这电影在看些什么
比原版差很多……但歌一唱人就泪了……高中回忆什么的[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