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房间里的云
她房间里的云,The Cloud in Her Room
导演:郑陆心源
主演:金晶,陈轴,刘丹,马提亚斯·德尔甫,董康宁,叶鸿鸣,梁翠珊,王睿雯,太田玄一郎,吴伟,丁一,黄丽丽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0
简介:冬日,北方求学的女大学生赵木子回杭州过春节。父亲组建了新的家庭,同父异母的妹妹刚上小学一年级。母亲交往着一个日本男友,爱得像个少年。一次送妹妹上学,赵木子偶遇另一位家长。他像极了一位故友,赵木子一时恍惚。那段曾经无法定义的关系,如今依旧如幻觉般存在。恰逢现任男友来杭探望,忽然间,赵木子在这个熟悉、陌生、不断变迁中..详细 >
看不懂 但是很喜欢
一部真正意义上驻足当下的电影,感受力和组织力俱佳。
三星半吧
(江浙沪)无业文艺逼刻板印象大集合。但除了表达内容之外的一切都非常迷人;客观场景的感受力,个体状态的刻画力,镜头语言和视听质感的驾驭力,几乎每场戏都能把人吸进去。可能是影像水平最高的九零后华语导演。
在鹿特丹电影节看的,感觉黑白和反色形式很新颖,但是故事太抽象了一开始有点理解不了。不过也是国内酷儿影片的一个进步。
进入房间,进入城市,进入洞穴,进入身体,徘徊于爱欲和何以为我之间,用感官、山石雾气、水草、咸湿的手指、水滴、再构的城市负片扬尘显影……影像成为一种情绪体循环扩散,没有起点和终点(近年来看过国内最完整的关于杭州也是当代城市的影像显现,和非常感觉化的剪辑,这是创作者天生的触觉和灵媒……Talented
真好
《她房间里的云》是这两年最期待的华语作品,但仍沦为遗憾之作。郑陆心源多读一点书便会知道,抽烟蹦迪做爱不是青年的真相。是乏味的一代人,但个体从来不会乏味。
阴毛起伏在浴缸的水中就如同水草。像是看了一部法国电影。虽然没太看懂,但自己痛苦绝望的情绪还是找到途径得到了宣泄
三星半,黑白影像、又是杭州,有点像杨福东的《竹林七贤》。但此片并不是文人的民国杭州,而更像是现代都市女性的孤独日记。镜头毫不避讳,直逼人脸,各种特写,表达方式有点像娄烨,但比娄烨更实。总体值得鼓励。电影不一定非得做戏,深入内心也很有吸引力。
传说中“杭州新浪潮”的集大成者,在片尾最后的致谢名单里果然如我想象般云集了所有传说中“杭州新浪潮”的扛鼎人物(滑稽)。但是有佳句无佳章。这是一部甚至无法无可能结束的电影,所以导致它的收尾工作对于导演的掌控程度提出了极高的考验。但是,恐怕即使云集杭州新浪潮的所有风云人物,这可能都是一个无解的命题,连同这“杭州新浪潮”最终的归途和命运一般,如果真的有过、存在过这股“新浪潮”过的话。
非常情绪化。非常女性。是私人日记,更是家庭志,或许还是一代青年在拆迁、父辈动荡、情感疏离、自我认同中流动的影像志。镜头梳理主角情绪,也梳理她的身体与毛发。导演所继承的浪潮一代的表意手法,写出心理生存现状,也写出“青年-城-时代”的共生关系。
看的膈应山洞里的gay不算是人吧。特别女主很做作也典型。全片充斥的四个字就是“无病呻吟”。
影像代替故事去传递情绪,本身是更Cinematic的事;没有事先自我审查阉割,也是创作者应该做的事。蹲一下会不会删掉几场敏感的戏拿龙标...
很像那种艺术学院的人应付作业,找朋友或者自己演一下,手头有啥能拍就拍啥,然后后期拼命地堆素材,加上一些手机里的小视频,最后凑够了时长,通过贴上实验电影或者意识流的标签,将一种所谓“偷工减料”的拍摄方式合理化 美名化的那类片子。不是说不能这样拍,这样其实可以做到很raw,很personal嘛,毕竟表达的内容可以完全不受限制。但有时候,当你发现这种不受限制的内容其实本质上还是千篇一律的,其实完全没有刷新你对人或事物的任何认知时,你就可以很明确的判断出来,这样弄不太行,或者说意义不大。就像你吃生鱼片,它之所以被生吃,不是因为生吃的方式多有逼格,而是因为鱼肉的食材本身就有独特的口感和滋味,没有被加工处理的需要。但如果你的食材并没有什么味道,比如说鸡胸肉这种,建议还是得加油盐炒一下才行呀。
属于“老外窥中国:嘿,这样啊~ 国人看国人:咳,真无聊~”型。因为是女导演领衔的主创团队多打一星。
这样不自知的自我沉迷,不知道说什么好。烟与云是不同的。
那东西快攥出泥了 放了吧
大荧幕二刷,那个曾经被称作“家”的地方的消失。‖ 看向远方,就好像幸福远在天边。没有想到是今年目前最美的黑白电影。微微的过曝带来的光晕,氤氲着杭州空气里一丝丝的潮湿黏腻,晕开了呼吸间的欣喜和落寞。负片的出现几乎赛博朋克。镜头在私密的手持纪实和冷静的固定观察间自由地穿梭,时间也得以在多个时刻来回往复。少女的心思,是石子在墙上划下的痕迹,她房间里的云一举冲破了女孩成长电影的桎梏,没有去套任何一个悬念迭出的故事而是直接面对了无法消解的情绪本身。窗子掉出去的瞬间,剧作就已经被击穿,直直坠入深深的现实里。
5看的我挺空虚寂寞的,喜欢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