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青烟岭】《刘老根3》这几天开播了,大家追了吗?
距离2002年第一部,2003年第二部,这个系列时隔17年才上线第三部,观众可谓一路好等!
早在当年本山大叔最火时,顺势推出的《刘老根》系列,也成为行业经典。
当时的赵本山,2001年有小品《卖拐》,2002年《卖车》,2003年《心病》,这些家喻户晓的节目,搭档都是范伟老师。
所以,此番《刘老根3》开播时,主演是赵本山、范伟的阵容,也让万千观众非常期待。
不过,目前我追了六七集,还没看到范伟老师,真心觉得着急!
《刘老根3》讲的是十五年后,刘老根回家安心养老,龙泉山庄全部交给大儿子刘大奎管理。
但是,早年搬进城里住的大辣椒带着儿子药丸子回乡,并请求刘老根为儿子在山庄找份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刘老根发现山庄经营情况已大不如前,并且儿子串通孙女蒙骗自己,隐瞒山庄的真实情况,于是,刘老根决定重返山庄,再次主持大局,将山庄重整旗鼓。
范伟在这个剧情中,是什么角色呢?
他是大辣椒的前夫,离婚后去了泰国,暂时还没到他的戏份。
说到这里,就特别期待后续!
和赵本山、范伟这两个角色备受喜爱相比起来,《刘老根3》里面也有两个特别受人讨厌的人物,接下来也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就是剧中范伟的儿子药丸子,他直接是个混混,大辣椒离婚后,可能太惯着儿子,导致儿子直接养成那种好逸恶劳,又极其虚荣的性格。
来刘老根家做客的第一天,药丸子就跟别人吹牛,说房子、车子都是他的,非常令人反感。
另一个令人讨厌的角色是村里小卖部老板,这人在背后和村民嚼舌根,说药丸子其实是刘老根的儿子,假意让大家不要外传,实际上就是希望大家都去传谣,这种人最坏最讨厌!
可以预料的是,后续剧情中,刘老根一定会收拾这个不省心的家伙!
早在2003年,赵本山首倡“绿色二人转”,并创立了以演出“绿色二人转”为主的“刘老根大舞台”。
同年陆续播出的系列品牌剧《刘老根》1和2,也成为本山大叔的经典作品,如今时隔17年,我们才终于和《刘老根3》见面,真是令人感慨时间匆匆啊。
加上今年受疫情影响,一直不能出门复工,我们竟有幸陪爸妈一起追剧,不知道该说是喜是悲!
以前看剧,好多剧情演得快,我都要逐个跟爸妈解释原委,这下好了,由于我没看过前两部,很多角色出来我都不认识,现在换我问爸妈:这谁啊?
那谁啊?
爸妈都挨个给我解释半天。
宅在家还不能出门、不能上班的伙伴们,和爸妈一起,追《刘老根3》吧!
——原创首发,侵权必究!
作者:青烟岭,自媒体人士,本职乐评、影评、剧评,特殊时期也撰写社会类新闻。
约稿可私信,或联络“青烟岭”的同名微博。
失望至极!
虽然看了预告已有心里准备,但是看了几集没想到如此之差,完全是一部乡村爱情外传。
整部剧如乡村爱情一样没有一句正常人对话,全是低俗小品般的扯犊子,不出意外的有着二人转的磕巴顿句,精神病般的人物逻辑。
以上这些出现在《乡》剧没人会说什么,它就是这玩意儿。
但是出现在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巅峰之作刘老根的续集,就是一种恶心。
从《夜深人不静》到《一乡之长》到《刘老根》到《马大帅》到《乡2》,赵本山的作品营养都来自他的出身,一个普通的农民。
作品里的所有人物都是他年轻时亲眼所见,甚至打过交道的。
他把这些人物放到作品中加以艺术化的处理,让我们在笑中感受小人物的喜怒哀乐。
但本山从《乡3》开始的“扯犊子”风格这十年,也是他脑出血后养身体的十年,这十年赵本山脱离了艺术创作,脱离了给他营养的农村,甚至可以说他已经不了解农村了,也没有能力拍出写实风格的农村题材电视剧了。
看了好些天刘老根3(以下简称3),也因此又重温了刘老根1和2(以下简称1和2),逛豆瓣发现认真写刘老根剧评的并不多。
大多是吐槽。
好像自己和别人说,我写了个影评,人家问,哪个啊?
你一说刘老根就会被人笑掉大牙一样。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而且是从小和爸爸妈妈坐在电视机前,一天两集看刘老根长大的东北人。
觉得有义务写写这部剧。
首先说一下3里面消失的1和2里比较重要的角色和3新增的角色。
李丹彻底消失,剧中没有提估计是和她妈出国了。
徐迈彻底消失。
(估计是乡爱里面广坤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回不来了。
人生啊,还真是不可逆呢)药匣子(和之前1,2的戏份相比,基本就是消失了,而且目前更新到了24集还没有出现。
)(更新一下最新一期的第32集预告里药匣子终于出现了,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大家期待一下吧)二奎换了演员,目前来看基本就是客串。
韩冰客串了几个镜头还是在手机视频通话中。
丁香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没有出场,在此缅怀高老师,第二部最后几集真的把人看的哭的稀里哗啦。
马书记(戏里没有交代,但是根据2里面马书记的表现应该是高升了,纯属个人猜测)顾小红彻底消失,尽管2结尾里当上了总经理。
反派胡科坐牢了,冯元坐牢。
从此山庄外部矛盾基本消失。
很多人说不喜欢3的原因是因为太像乡爱了,我承认3里面冲突明显少了,矛盾冲突也从之前的内外兼有变成了纯龙泉山庄内部的故事,戏剧的张力不够。
少了很多1和2里揭露官场黑暗和讽刺不正之风的戏份。
让人觉得家长里短很琐碎,但是我觉得这可能就是这一部本山老师想表达的。
戏中其实并不缺少对社会不良现象的反思,比如啃老给女主播刷几十万的药丸子,被表哥骗挪用公款私用的韩世信,网红公司造假的粉丝,当前社会群体中对于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的冷漠,小茹和子健单亲家庭教育问题,刘山杏大龄剩女问题等等。
你仔细想想,这些事在自己的身边是不是好像都能找到一个影子,再或者你曾在新闻或者电视节目里不止一次的听说过。
看似烦人的药丸子,是不是你身边也会有这样一个人。
戏剧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觉得情节简单幼稚不靠谱的朋友,可以去琢磨盗梦空间穆赫兰道。
这部剧本身就是让人轻轻松松瘫在沙发里和家人嘻嘻哈哈看的,情节不靠谱,但是也是现实的缩影。
几率再小,它也可能真实发生。
参考墨菲定律。
消失的角色中影响最大的应该就是丁香和药匣子,要知道1和2当中很多的冲突矛盾和主线故事都是围绕着这两个角色进行的,高老师和范老师在1和2里是表现绝对是封神级别的。
强烈建议大家重温一下2里面最后几集山庄被骗后刘老根疯了那一段戏,本山老师和高老师的表演绝了。
所以3里面没有高范两位老师的重头戏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大的遗憾吧。
我们再说一下新增角色。
包括药丸子,韩世信,姗姗,小保姆,秤杆子,酒蒙子,黑化的周二牤(个人认为应该算是一个新角色了),杨树林。
药丸子这个角色褒贬不一,目前来看不喜欢的人占大多数。
不喜欢的主要原因包括但不限于,演员老,脸上褶子多,不符合人物18岁设定。
演技不好。
人物内心阴暗,好吃懒做,不正能量,整人招数简单。
说一下我对这个人物的看法,首先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人物的原生家庭背景,药匣子和大辣椒老来得子,对孩子宠爱肯定是难免的。
根据后来的剧情,大辣椒说孩子爸爸和别的女人跑了,可以证实是大辣椒一个人把药丸子拉扯大,肯定更加溺爱。
再加上家里没有父亲这样一个角色,孩子的教育缺失在所难免。
至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几个因为单亲家庭教育缺失造成性格缺陷的人物,大胖,小茹,药丸子,刘子健(但是子健确实算教育的挺好)。
奇怪的是二柱子从小没有父母,双亲缺失,吃干爸家饭长大的,却是比较懂事理的。
但是二柱子性格特点里比较怯懦,再加上和大胖成家后大胖的强势,把他的性格凸显的更加明显。
这个我们在后续的分析中再说。
扯远了,回到药丸子。
通过对其原生家庭的分析我们就可以理解药丸子为什么会被被宠成这个样子。
但在剧中,药丸子也展示出来有一定的艺术细胞,有一段唱京剧的戏很出彩,让我觉得后续剧情里他大概率会改邪归正,并且成为山庄扭亏为盈的台柱子。
而且目前到24集的内容中,他已经从一个什么都不会干,好吃懒做的孩子,开始洗衣做饭,别管他是不是出于讨好他老根大爷的目的。
而且后续的戏中没有再表述他从外面买做好的饭菜来糊弄老根,也就是在暗示孩子已经开始自己动手做事了。
这里还要说明的是3里面,本山老师塑造的人物形象没有一个完全的坏人,3里面的被大家特别讨厌的药丸子和韩世信,也会有闪光点和人性中善的一面。
有的时候你了解了人物的背景和成长经历,反而觉得也有些可怜。
相信看过柯南的小伙伴们都深有感触(坏人都是迫不得已),这和第一部和第二部有很大的区别。
这一点我们之后也会找一个机会单独分析。
所以随着剧情发展,我觉得药丸子在结尾大概率会洗白。
韩世信,对于这个角色网上的评论好像出奇的一致,那就是讨厌。
理由包括但不限于,表情浮夸,一笑就漏牙,不学无术,没啥能力。
其实我觉得这个角色很有意思,我们先从几段戏来分析,第一段他和姗姗聊天,说自己来山庄也是抱着干一番大事业的决心来的,并说自己在之前也曾给过董事长刘大奎很多建议,但是都被否了,从此心灰意冷开始混日子。
第二段,同学刘英(抱歉我记不得她在这部戏里叫啥了,但是说刘英大家都知道是谁,哈哈)路过来看他,俩人在房间里的谈话,透漏出韩世信之前学习成绩不错,毕业之后也被大公司录用,但是因为他不喜欢那个行业,觉得是骗人的,所以没有去。
这说明了他这个人至少在最初心里还是有自己的坚持的。
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所以这个人物我觉得后面大概率也会洗白,况且从剧中细节来看,他对姗姗的感情应该是真的,后期的预告片里还放出了他求婚的戏,作为之后刘老哥的家人,而且有韩董事长家的亲戚背景,所以韩世信洗白可能性很大。
本期就更新到这里,许久没有码字,有点累,其余的人物后面再说。
-以下是更新的内容。
姗姗,这个人物最大的特点应该就是单纯,典型的富家小姐傻白甜的形象。
目前网上的评论一般,喜欢这个角色的人不多。
这也大多是和她做的那些事有关系。
挪用公款,为了不让事情败露,私自搞串联,还把二婶从财务部整到了保洁部。
她这个角色的剧情基本就是围绕两个事,1 挪用公款,2 和韩世信谈恋爱。
我们做一个假设,如果把她这个角色去掉,相应的剧情也去掉,好像对主线故事也没啥影响。
所以目前来看这个人物就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
但是不排除后续的剧情中,姗姗这个角色起到重要的推动的作用,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小琴标志性的表情小保姆,小琴这个角色,评价比较两极化。
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的人很烦。
我倾向于前者。
虽然这个角色有一些傻乎乎,一根筋,不懂变通,但是这个角色讨喜也正是这些原因,你说奇怪不奇怪。
翻译成好的说法就是,认真负责,执着。
但是也有一些不足,比如说话慢吞吞,容易轻信别人(轻信大胖和客人的话)。
但是整体还是比较讨人喜欢的,而且她在山庄这个全员扯老婆舌的环境中,依然不瞎传瞎说,还和服务员们说,有这个时间干点活不好么。
这么正的三观,就值得有喜欢她的观众。
周二牤,这个角色很有意思,我们先看一下之前的周二牤的照片和背景
大学毕业,英语八级。
再看看3里面的周二牤
势利小人对于这个角色的理解有很多分歧,我们先说一下3这个角色是怎么来的,一种观点是就是2里面的周二牤经过了这么多年的职场,从一个心比天高的青葱小伙,变成了一个贪污受贿狐假虎威的油腻大叔。
通过描绘周二牤的变化,折射出山庄职场的现状。
只有这种阿谀奉承的小人才能升官,也就不怪山庄会出现经营危机。
但是我的观点是,这个人物和之前的周二牤应该只是名字一样,但是应该是两个人。
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点。
1 文化水平,上一部里面的周二牤大学毕业,英语八级,这一部的周二牤我除了看见他在屋里写写字,去大奎那里拍拍马屁,没见过他干过一件实事。
各位试着回想一下,自己单位里上班时间在屋里写字的,多半是没什么文化,没什么正事干的闲人,故意一副文化人的样子。
真正有文化有能力的人,上班时间肯定在忙正事,就算想写写字练练字也是回家之后,茶余饭后陶冶一下情操。
文化这种事不是做给人看的。
2 人物性格,之前那一部的周二牤是一个正直的人,但是这一部里的周二牤完全黑化了,完全就是一个势利小人。
阿谀奉承,不给小剧团人留饭,吃回扣,故意打压张可心,到后来的偷偷进张可心屋里偷医师证,这很难让人把他和前作里的那个意气风发充满正义感的小伙联系到一起。
我承认会有这种情况,一个人的本质是好的,但是经历过十几年的不正常的职场变的内心黑暗。
但是他究竟经历了什么呢,十几年前他就当上了山庄的经理,而且按照当初山庄的发展速度,完全是存在大有可为的空间的,且当时还不是大奎一把手。
按照当初的人物性格,我觉得如果周二牤觉得在山庄施展不开拳脚,受到了束缚,以他的经验和学识,应该就会跳槽,而不是留在山庄,活成了一个自己讨厌的人。
这次就更新到这,周二牤的戏我再去重温几遍。
明后天再更。
龙泉集团各届董事会成员名单这几天忽然想总结一下山庄开业至今的各届董事会的成员,就做了上面的这个表。
根据上表,我们再看一下各董事会成员当选的次数,见下表。
刘老根作为绝对主角排名第一由此可以看出,3里面董事会前几名的成员都消失了,三次以上的成员仅剩刘老根(还退休了),张二柱。
李宝库出国,满山红做了保洁,刘二奎出国,丁小满做了保洁。
反正不是出国就是做保洁。
还真是巧了。
由此可以看出龙泉集团董事会成员里大多数都是刘韩两家的亲戚,不是的仅有几人。
我在下图中用黄色背景标注了出来。
第四届山庄出问题时董事会外人最少,只有李宝库一人
刘韩两家在历届董事会占比例的总数远远大于外人,我们用下面这个表来体会一下。
76:24所以说龙泉集团家族企业的性质一点都没有改变,2结束时顾小红来了以为会给山庄带来巨大的变化,目前来看是没有。
去年五月知道刘老根三开拍就一直等着,这部电视剧实在太经典,带着对刘老根这么多年的情怀去看的第三部,虽然之前看预告就知道这部带着乡村爱情风格的续集肯定会差强人意,但是没想到会这么失望 ,随便唠几句。
一、老演员的出现毋庸置疑,一看到熟悉的老根 、大辣椒、山杏、二柱子、小满瞬间带回十几年前,可是大奎是个例外,以前的大奎沉着冷静,在刘老根被骗后毅然决然卖出自己的股份帮助父亲,反而这一部明显黄大夫附体,说话咬文嚼字,做作扭捏,看着特别不舒服。
二奎没有用原来的演员演说实话挺可惜 。
二、大胖拿出丁香照片那个片段瞬间泪目,想想高秀敏老师走了也有十几年了,当时真的把丁香的善良有点小心眼的性格演活了,照顾发疯的老根赚取不少眼泪,另外老根说丁香心脏病去世应该是硝酸甘油这个片段也很好,算是对她的一种缅怀吧。
三、新出来的角色不做评论,太抢戏,药丸子、小保姆瞬间拉回乡村爱情那种不停出新面孔的节奏中,他们一出来基本快进,倒是小卖部老板娘挺有意思(老弟啊,姐给你留灯)虽然药匣子还没出来,剧情也刚过了八集,但是希望能够找回当初龙泉山庄的感觉吧,多给老演员们点镜头吧,毕竟我们这帮刘老根的铁粉真的是冲着情怀去看的以上纯属个人观点,随便乱写的,不喜勿喷!
有一件事我想了解一下。
在豆瓣评分的人,真的是那些能看懂这部剧的人吗?
相比《乡村爱情》,我更爱这部剧,我老婆不是东北人,但我们不约而同的觉得这部剧才是本山大叔的心血之作。
1、剧情的节奏感出乎我意料。
我以为现在这个时代,所有的电视剧都会拍成一个快餐剧,但这部剧没有,有不少的片段都只是两个人在聊天,用最真实的生活片段去诉说整个剧情。
但我第一次看到还是傻了,就这么纯聊?
现在的电视剧,你怎么敢这么拍?
是的,纯聊。
可也正是因为这个,这部剧更显得真实,可贵。
我接触很多东北人,他们说话特别损,但又特别风趣。
这个太可贵了,只是看他们扯皮我能看一部!
2、剧情看起来很拖拉。
就因为这部剧拍的不着急,慢慢的去诉说刘老根的故事,明明剧情应该进展很慢,但是你会发现,剧情的进展一点都不慢,谁该干什么一点不墨迹,剧情的发展非常舒服!
3、每个角色都只是他自己。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你找不到任何一个性格相似的。
而且每个人的性格特点都恰到好处,再多一点就过,再少一点就不够。
(除了大奎)而且每个演员的演技都在线,现在这个时代,让我有点不适应如此良心的剧。
(当时看大江大河就看的很爽,这个也是。
)4、人生百态,酸甜苦辣,不只有喜剧。
我能感受到这部剧里面蕴含了本山大叔自失落以来的所有心路历程。
他不再想证明什么,不再想再做大,只想踏踏实实,用心做自己想做的事。
第六集结尾他拉二胡的时候,那种忘我的投入,他们没有任何剧情,不再是演员,可我突然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家。
大势面前,能屈能伸,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那个演药丸子的恶心吗?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那个演药丸子的恶心吗?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那个演药丸子的恶心吗?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那个演药丸子的恶心吗?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那个演药丸子的恶心吗?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那个演药丸子的恶心吗?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那个演药丸子的恶心吗?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那个演药丸子的恶心吗?
我看了一些评论很可笑看了三集五集甚至说看了一集就来评分,能不能别笑掉我大牙了,只因为剧中一个角色自己不喜欢就来呜呜渣渣,起码你把剧看完了才有发言权,虽然我对剧的看法也是有很多漏洞但是真看不了那种看一两集就出来评论的人!
有什么客观可言吗?
刚看一条评论没笑死我,说什么要剧情没剧情要演技没演技,最后来了个就看了一集就放弃了,我拜托黑也黑的职业点看一集你能看出剧情?
人物都没出全你能看出演技?
刘老根一二部在十多年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是男女老幼皆知的国民剧,也是我的童年回忆。
剧本身很接地气,展现了了鲜活勤劳有趣的新一代东北农民,同时剧的热播将赵本山徒弟们推广给了全国观众,进一步提升了本山团队的国民度,将其事业版图拓展到影视、全国线下剧场和旅游业。
我想刘老根系列对本山大叔有着不同的意义,相较于其他作品,本山大叔应该是对刘老根格外爱惜。
跟乡村爱情的续作相比,刘老根第三部的剧本深度和演员表演还是要好很多的。
不论曾经剧外发生了什么,合作伙伴分分合合,逝去的丁香在刘老根里没有被抹去,永远保留着最值得怀念的样子;经典角色都尽力找回当年的演员,努力的补圆每一段故事;老根的办公室还是跟从前一模一样,好像真的就有这么一个老董事长一直在龙泉山庄工作了很多年。
现实生活过了十余载,剧里的时间线也是过了十余载,仿佛在中间空白的时间里,剧里的人也都跟着我一样在生活在成长,同样走过了十多年。
看刘老根第三部,去找那些熟悉的角色现在的样子时,好像我也在一起回忆我是怎么长大,我经历了什么,我有了什么改变。
第三部其实有很多有深度、值得思考的点,但是曾经的黄金年代、金牌组合一去不复返,这一部在紧凑性、接地气和诙谐程度上还是远不如前两部作品的。
我的感情三分为作品本身,七分为刘老根系列所承载的我的回忆。
因此,我仍然愿意为第三部保留了最大的宽容和理解,把它当成一次我去龙泉沟对老友老乡的探望,不忍去指摘它的不足。
看得出这一部末尾还是留了很多伏笔的,流出了很多空白可以续写,可以引入新人。
刘老根曾是我的童年,也同样是我珍惜的作品,我仍然希望这个故事的延续,而且更加期待它原汁原味的延续下去,不要彻底的变成让新人露脸的系列无聊悬浮剧。
这也许只是一个奢望吧但我还是寄一丝希望,希望本山大叔同样珍惜这部作品,在商业之外,仍然保留着一部分宝贵的情怀
一直最爱赵的小品,感谢他一直以来带给的欢笑,就为这一点看了《刘老根3》,可很失望,怎么拍出这么一个玩意的作品啊,几乎把我对赵的喜爱、好感看没了。
一是剧情不紧凑,拖沓,让人觉得乱编,没个主要的故事情节,编到哪算哪。
二是赵的剧太多,都是些没必要,单单出走让人寻找就用了几集。
还人一个老人发呆、让人擦身反复出现,这是反映赵本山的老年生活纪录片?
三是演员呆板,不管药丸子、大奎,目光呆滞,似笑非笑,更惨的是大胖,人物非常生硬。
都说刘老根是草根影视,上不了大雅之堂。
可以前的刘老根1、2还行,草根就草根的样,还有个范、有个小品式的作笑。
现在的刘老根3真的彻底堕落了。
不要为了黑而黑,作为一个农村人,可以让我笑得开心,看的轻松就可以。
时代在变,剧情当然也要变,1+2哟以前看过,最近和朋友又看了一遍,3我是从开播一直追着看完的,现在朋友把1+2看完了,3也块看完了,天天还不让我剧透哈哈。
以前赵本山老师的小品只有那个年代的人们体会到,那时候大部分人是农村或小镇上的,一年到头难得过年清闲,都图一个乐子,很多人说他的小品低俗不好,我就想不通,简单的快乐不好吗,非要看一个小品,然后去思考一下他的内涵然后再开怀大笑?
不好意思那会的人没那些闲工夫,能让人开心就是好的。
大数据实话实说,那会多少人是等他的小品过年的,春晚直播,下面观众开怀大笑,都不顾形象的笑最能真是反应小品好不好。
连续十几年的小品王不是白拿的,如果有黑幕能连续十几年?
真的搞笑。
说刘老根3不好看,没人逼你。
不要为了黑而黑,乡爱能拍12部,如果没人喜欢,没有收视率会拍吗。
我是山西人,就喜欢他们这种不需要过脑子就让人开心的轻喜剧。
很多人说电视剧三观不正,大奎二奎不孝顺吗,大胖刀子嘴豆腐心,其实本质也不坏,乡爱和老根包括马大帅,哪部剧的人物刻画不形象?
而且这些人物现实中多的你数不清,时代在变,政治在变,人也在变。
以前的拍的很现实,现在的难道就不现实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想剧情人物跟着自己走,可是导演也只是一个人,不能满足所有人。
骂的人和喜欢的一半一半,有骂的才会有热搜哈哈,我是忠实粉,不是不喜欢人骂,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只是比较讨厌那种无脑黑,更厌恶一边笑着看,一边又一直黑的。
不好看可以不看,为什么还要生气的看呢,不喜欢就不要关注他,直接忽略不行吗,给自己找难受😔何必这么作践自己呢。
我是忠实粉我喜欢,我天天关注,有人无脑黑,我就想反驳下。
无脑黑的我就想不通,为什么要关注。
这就是传说中的自欺欺人吗。
怀念何庆魁的编剧啊。。这剧本太bug了。唯一高能是老根叔又疯了。。演疯子是真像。。 @2020-09-21 02:17:37
从32集刘老根发疯开始,剧情才算正式进入了高潮,演员的演技也在这一刻爆发出来了。可是时代终究是变了,以前的老根想疯能踏踏实实的疯,现在就算疯了,也得抓住片刻的清醒去歌颂祖国的伟大。ps.盼范伟的朋友,不要抱太大希望,匣子还是匣子,可是葫芦里卖的早就不是那个药了。唏嘘呀。
只剩情怀
其实吧,找个眼明心细的人贴个对白,收拾收拾,不一定差到哪儿去。
就值一分不解释
太搞笑了这个剧,最近的快乐源泉哈哈哈,本山大叔演的真是自然又好笑
好看,陪爸妈看,有些人物很惹人厌,说明演员演得好!
片头曲那个词太有趣了,懂的人能看懂本山想说啥。有总结有表白。一开篇就唱希望田野。有意思!没有飚演技,这个地方语言里的东西太有趣了!本子不错,里面所有的人都有问题,就男主没啥问题。里面那个药丸子太丑了。能换个不。
这种片子一般有脑子的都写不出来
没有之前的味道了,很像乡爱
果然是“药丸子”!
家族企业真闹心
它不仅是你老哥俩重归于好的见证啊,还是我以后避免上当的警钟!请直接看34~36集半!为了大忽悠和范厨师同框,给个好评,第一次碰到大结局没有结尾!很可能是“这轱辘掐了,别播!”
熬过了前面,我觉得可能跟1、2不太一样了,现代人的利益更赤裸。看不到陈冠希作为演员的未来没关系,我们有本山大叔。
除了赵本山,其余人都在尬演,尤其那个小保姆,就会瞪大眼睛背词。剧本也差,完全就是平行世界里的另一部乡爱,鸡毛蒜皮得无聊事反复炒。范伟?我就是冲着赵本山范伟重逢来的,结果八集了都没出现,显然就是剧组拿来当噱头的。
扯老婆舌子 vs 哄爷爷开心
有人diss刘老根里表现出积极歌颂祖国的情节。从逻辑分析,本山经历起伏之后,拍刘老根续集,然后拍成一部农村电视剧版的《小丑》,这样你就爽了?爆了?本山就彪炳了?究竟是谁脑袋不好使?这种人应该让凤英用艾灸治一治。
我需要马大帅3 我需要辽北地区第一狠人
还想听二泉映月的 只能期待第四部了。
我真的烦死药丸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