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无敌浩克

The Incredible Hulk,新变形侠医(港),神奇绿巨人,绿巨人2,不可思议的绿巨人,Hulk 2

主演:爱德华·诺顿,丽芙·泰勒,蒂姆·罗斯,威廉·赫特,蒂姆·布雷克·尼尔森,泰·布利尔,克里斯蒂娜·卡伯特,彼得·门萨,卢·弗里基诺,保罗·索尔斯,黛博拉·纳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年份:2008

《无敌浩克》剧照

无敌浩克 剧照 NO.1无敌浩克 剧照 NO.2无敌浩克 剧照 NO.3无敌浩克 剧照 NO.4无敌浩克 剧照 NO.5无敌浩克 剧照 NO.6无敌浩克 剧照 NO.13无敌浩克 剧照 NO.14无敌浩克 剧照 NO.15无敌浩克 剧照 NO.16无敌浩克 剧照 NO.17无敌浩克 剧照 NO.18无敌浩克 剧照 NO.19无敌浩克 剧照 NO.20

《无敌浩克》剧情介绍

无敌浩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高华大学变异的经历总在重演,关于军方通缉的亦围绕在脑海,科学家Bruce Banner(爱德华·诺顿 Edward Norton 饰)就在这样的梦魇下在巴西一边控制着体内的伽马辐射带来的异常,一边努力和纽约的蓝先生寻求解决办法。 在汽水生产厂房的他一日不小心割伤手指,让血滴入了汽水瓶,远销到美国的这瓶汽水暴露了他的行踪。美国军方穷尽能力追捕他,还找来求胜心切的英国霹雳将军Emil Blonsky(蒂姆·罗斯 Tim Roth 饰)。被逼到绝路的Bruce变身为绿巨人,Emil和其他军人都大吃一惊。为了亲手擒住Bruce,Emil建议给自己注入可使基因变异的样本。 Bruce在美国隐匿时遇到旧女友Betty Ross(丽芙·泰勒 Liv Tyler 饰),Betty义无反顾地站在他一边,同时发现,她拥有令他体内绿巨人安稳的力量。 那边Emil已经被求...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群狗三进山城来处是归途未来之人夺命姐妹花校园怪灵第二季刃牙相爱相杀B计划如梦两位妈妈亲情暖我心科利奥兰纳斯变异巨蟒鹿鼎记只能唱的心声热带风暴肖塔买手枪潜行吧!奈亚子F晓朝夕林投记燃血女神王者天下第二季图书馆战争逼上梁山回忆照片玛吉守望青春面包超人:软绵绵与云之国另一个人

《无敌浩克》长篇影评

 1 ) 《无敌浩克》:无敌浅薄

《无敌浩克》(美国)2008导演:路易斯来特里尔为了电影工业的商业法则,李安的悲情《绿巨人》被封杀了。

原因很简单,那个班纳先生太过个人化悲凉,那个班纳先生太过文明化复杂。

其实,就是那个失败的班纳先生为超级英雄绿巨人的漫画生涯定了性。

无论如何,绿巨人是所有超级英雄中最悲情的一个。

愤怒产生能量,欲望让人失控,这是人的劣根。

班纳先生命运凄惨,善良人变成如此恶人,其中的戏剧冲突相当矛盾无助。

是的,这就是绿巨人的绝对风采,绝不是他面目能够如何纹理清晰,场面如何火爆刺激。

然而,初到好莱坞的李安将他毁了,因为不够商业刺激。

多年后的《无敌浩克》显然是维系电影商业化的楷模。

它生生的将深度降到最低,生生的将娱乐成份强化,生生的为了保护神奇公司这个绿巨人品牌而诞生。

因而,观者看到了一出淡如白开水的娱乐电影,几近好莱坞超级英雄系列的谷底之作。

诺顿出演命运凄惨的班纳先生理论上值得期待,但在导演和制片公司的理念中被生生糟蹋了。

这部绝不是提炼深度的爆米花电影中隐约可见角色内心的沉重感。

但导演流于潦草的安插仅见形式化的紧锁双眉故作痛苦状,失败的放弃了角色内心的挣扎和斗争。

可笑的是,导演安排了一幕伪造《金刚》的山头煽情戏,这足以见证影片的品味。

除此之外,巴西贫民窟的追逐随着诺顿和蒂姆罗斯超级滑稽的老弱身形更显得影片的空寂。

诺顿的演技在这部电影中,真的被糟蹋了。

既没有威武可言,也没有深度可说。

无法想象,导演为影片选择的角色们如此突兀。

丽芙泰勒的花瓶尚可见谅,蒂姆罗斯竟然可以出演特种精英,老掉牙了还野心勃勃?

这个表面化的人物端枪的姿势都生硬,嘴里喊着口号式的言语,义无反顾的变身丑八怪。

导演您是在糟蹋又一位优秀演员啊,找个年轻演员比什么不好。

在老戏骨们被证明不能但当影片精神领袖时,被刻意提升强化的动作场面又如何?

绿巨人讲究的是破坏能力,而两部影片锁定的基调都是为此而出的良心挣扎。

所以,那破坏性就要被淡化,尤其在先入为主的这部续集。

如此类推,动作场面岌岌可危。

校园追杀和结尾闹市决战被内涵压制得分外搞笑。

前者场景过于简单,要知道好莱坞大场面是必须人多势众才好,如同功夫片的场景是露着虚假的。

还有那声波大炮,导演显然以为此类创意可能带着大家叶落归根回到童年,却不知学校的操场能有多大。

再看看装甲车被一分为二,就知道这是最没创意的好莱坞特效。

结尾高潮戏更加搞笑,坏巨人踢翻成堆的汽车,直升机迫降到楼顶,两位愤怒者拳打脚踢,一切都那么模式化的技术渲染。

导演的创意去了哪里?

就这样吗?

如同街头流氓打架一样的收场?

无论从物理角度,还是从技术角度,都不靠谱。

难道,导演觉得让绿巨人的表情丰富些许,就对得起观众了吗?

这样说来,最初的工厂追逐却成了影片动作场面的精华。

导演在写实性镜头中用尽了恐怖片的黑暗场景。

其中绿巨人和特种精英先生的遭遇瞬间还是蛮真实的,有些常人面对绝对灾难时的客观展示。

简要的说,《无敌浩克》的动作场面太多粗糙简单。

其实,这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缺失细节的提炼。

《绿巨人》系列最大特点其实在于角色的无奈挣扎,除此之外并没有任何鲜明特点。

李安相当人文的深入此处,让绿巨人这个破坏之王的弱点更鲜明了。

这种定势让绿巨人无法媲美任何同类超级英雄的诸多特点。

实在的说,绿巨人更应该是个配角,作为主角迷倒众生的可能性极低。

对此,电影公司显然更聪明,让成功的《钢铁侠》出现在影片结尾。

这解决了绿巨人的生存危机,也延续了这个动画人物的艺术生涯,还变通了超级英雄电影新的创意空间。

估摸日后同样简单的钢铁侠和凄苦的绿巨人还有些期待可言。

换言之,《无敌浩克》是商业电影丢车保帅的一种策略,仅是个安全过渡而已。

这过渡苦了大众,有些被忽悠了。

 2 ) 到电影院去看电影吧

整个片子一通接一通的暴打如果在电脑前边看,一没有音效,二没有沉浸感所以这种电影只能去电影院里边去看也不需要思考什么也不需要回味什么就是叮咣一顿暴打那怪物扭斗的力量对决那被扔过出去的怪物划过地面的声响挺爽的

 3 ) 《无敌浩克》:动作凶猛但并不无敌

文/狐狸梦见乌鸦先说题外话,可能是为了响应本片主创人员翻新的号召,电影的译名也随之变化。

这个新绿巨人的官方译名《无敌浩克》让人费解又无语,看来某些人真是吃干饭的。

与其说这是一部续集电影,倒不说把它算作一部另起炉灶的新作。

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本片的故事基本上还是发生在李安版《绿巨人》之后,但既然从主创到演员来了个大换血,从头再来,不,应该是随后重新来也是必然。

片头字幕的两分钟还加入重新拍摄的类似前集提要的画面了,情节改动多多包括浩克打伤女友的部分。

本片劳师动众的大干一场无非是想扭转前集为这个人气角色带来的颓势,但推倒重来并不意味着本片比第一集要高明多少,该超越的地方勉强胜出,需要加强的地方还是老样子,有的方面甚至不如the frist。

说起这部影片,仍然忍不住把几年前李安那版《绿巨人》放到桌面上说事。

狐狸不是李安fans,但对第一集也毫无成见。

第一集用了大量的篇幅来交代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心理,可以说把班纳变身前后的痛苦和绝望的心理很好的表现出来,在美式漫画电影中是一道另类的风景,颇具李安身上的人文与文艺气质。

但是前者所占用大量的篇幅而压缩动作场面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使第一集看起来节奏缓慢拖沓,动作场面不够爽快、戛然而止。

而这部《无敌浩克》立意很明确,就是打造一部纯粹的动作片。

动作是重头戏,有关心理和人物等方面在这里一律被打上了“欠奉”的标签。

然而这也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就是这里的班纳好像一点也不痛苦和绝望,只有愤怒,有些时候似乎还情愿变成绿怪物似的。

没办法,这是动作片,我们看的就是凌厉的动作和养眼的特效,想看好故事?

请转去别的影厅。

动作片首先要关注的就是动作,本片的动作不可谓不生猛,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场动作戏是在阴暗的工厂里,绿巨人,不对,浩克只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秀了几下,搞定几个小混混和一打特种兵不成问题。

这时我们发现这个浩克的面目更加狰狞了,身上的肌肉棱角分明,颜色也变成了墨绿色,这一切的改变只是为了迎合电影偏暗和工业味道十足的主色调。

这一场动作戏很短,但破坏的东西不少,几乎把工厂砸个稀巴烂,算是电影开场的一道开胃菜。

第二场动作戏发生在电影中部,是唯一发生在白天时的战斗,这里浩克才开始大显身手,大小口径武器打在其身上犹如泥牛入海,而且扯烂数辆悍马,搞定N种武器,还有一个像猴子一个上蹿下跳的强化军人随时解闷和无辜的女友在为浩克拖后腿。

这段场面看得很过瘾,但是其场景不尽人意,在一片空旷的草地上开战就像第一集中在沙漠里打仗一样无趣,虽说广阔的场地能让巨大的浩克同时和几个重型武器PK,但是总会觉得旁边少点什么,看看《变形金刚》的最后大战吧,巨大的体型并不一定需要开阔的空间。

另外,浩克的破坏能力也因场地原因变小,第一集里起码还扔了几辆M1骑了一架F22,这里只是破坏了几台战车打下一架阿帕奇,不过火爆程度远胜前集。

战斗结束后浩克抱着女友在山洞里的雨夜让狐狸不知好歹的想起了《金刚》。

最后一场动作戏也是本片的高潮,浩克与憎恨长达20多分钟的肉搏与巷战让狐狸这帮动作片迷大饱眼福。

这里便是两个大块头在狭小空间打斗的典范,其中被破坏的公物和私家产品不计其数,包括一架NH53重型直升机。

其实这里的动作并无新意,两者的打斗只是拳拳到肉的自由式搏击,并无技术含量。

但是在几乎完美的特效和光影剪辑的烘托下看的很过瘾,这也是本片出彩的地方,展现最原始的破坏与打斗,可谓消暑凉品。

说完了动作,捎带提一下剧情。

前面已经说过了,动作片的剧情是属于从属地位。

本片的故事只能说是一般,谈不上创新。

其实电影发展到这个年代,像这样的主流电影,创新又能创出几何?

故事通顺差不多就行了,可是本片的漏洞百出就不应该了。

比如美国特工成群结队的在巴西街上狂奔就没有关部门干预?

班纳衣不遮体的就能从中北美地区走回美国,看来真是“条条大路通美国”。

还有,片中的几个人物也是莫名其妙,除了头顶绿帽子的 “男友”出场毫无作用之外,片中分量颇重的蓝先生也好像凭空蹦出来的,也许是对原著中的角色“拿来主义”(狐狸没看过原著),但是一点铺垫也没有就出场显得很突兀。

不要忘了,本片片长110分钟,相对起来,本片的动作比重也不算很高。

这次由瘦得跟杆一样的爱德华·诺顿演班纳也无说辞,并不是说演技出众的爱德华·诺顿要比艾瑞克·班纳强多少,只是比后者总板着脸的表情灵活,何况单独表现班纳的场景也不多,这种电影不需要演技。

提姆·罗斯饰演的反派军官实在是没什么亮点,起初并没有完全表现出其“战斗狂人”的本色,只看到后来一味的注射药物,也一次次的败在浩克手下,充其量是一个衬托似的角色,并不是一个好的对手。

本片的导演路易斯·莱特里尔以前在吕克·贝松手下干得不错,讲故事不是其长项,塑造动作场面才是其拿手好戏。

绿巨人的原著作者斯坦李再次在其作品中露脸,演个喝果汁中伽马射线的老头。

片子结尾钢铁侠的客串虽早就听说,但露面时仍然觉得新鲜,毕竟两个暑期的关键角色在一部电影里出场的噱头十足。

一部经典的动作电影要具备多种因素,要有近乎完美的故事还有火爆的动作是经典,比如《蝙蝠侠6》;如果故事一般但有大量火爆的动作撑腰也算经典,比如《变形金刚》。

《无敌浩克》虽算不上经典,但动作凶猛(不算很多),场面好看,是一部值得一看电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d8c4a50100awob.html

 4 ) 无敌浩克

在高华大学变异的经历总在重演,关于军方通缉的亦围绕在脑海,科学家Bruce Banner(爱德华·诺顿 Edward Norton 饰)就在这样的梦魇下在巴西一边控制着体内的伽马辐射带来的异常,一边努力和纽约的蓝先生寻求解决办法。

在汽水生产厂房的他一日不小心割伤手指,让血滴入了汽水瓶,远销到美国的这瓶汽水暴露了他的行踪。

美国军方穷尽能力追捕他,还找来求胜心切的英国霹雳将军Emil Blonsky(蒂姆·罗斯 Tim Roth 饰)。

被逼到绝路的Bruce变身为绿巨人,Emil和其他军人都大吃一惊。

为了亲手擒住Bruce,Emil建议给自己注入可使基因变异的样本。

Bruce在美国隐匿时遇到旧女友Betty Ross(丽芙·泰勒 Liv Tyler 饰),Betty义无反顾地站在他一边,同时发现,她拥有令他体内绿巨人安稳的力量。

那边Emil已经被求胜蒙蔽了眼睛,他的寻衅加上美国军方极度想利用Bruce体内异能作为残暴行径的决心,一场大战已经避无可避。

 5 ) 好莱坞的打飞机传统

最近连看木乃伊3和绿巨人,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好莱坞的猛士都喜欢打飞机。

比如这两部片子里,不但李连杰饰演的秦始皇变成猛兽把飞机打下来,绿巨人布鲁斯同学也是一怒为红颜打掉了美军的直升机。

除却刚说过的两部片子之外,今年刚上映的钢铁侠也是打飞机高手,而且打的是战斗机。

当然,我想打飞机次数最多,力量最猛的还是要数金刚兄弟吧。

想他为了保护心爱的女人,单身于帝国大厦的顶端,一口气打了不知多少次飞机,最后精疲力尽,壮烈牺牲了。

当然,打飞机的猛士绝对不限于以上几个,只不过是我孤陋寡闻,不能再举更多的例子而已。

蜘蛛侠蝙蝠侠和超人有打过飞机吗?

我想恐怕是有的,即便是现在还没有哦,以后也难免会有的。

 6 ) 后复联4时代重温日记:《无敌浩克》(22部无限传奇完整世界观彩蛋收集)

复联4结束,11年终局落幕,22部MCU电影构成一个庞大的宇宙。

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观众,复联1后的2013年入坑,这几年以量取胜成长为了一个小资深粉。

复联4后我将完整重温一遍22部“无限传奇”阶段影片,结合完整世界观在每部电影每一帧中寻找细节、彩蛋,并加上私人感受分享给同道中人。

“无限传奇”(The Infinity Saga):自2008年《钢铁侠》起,至2019年《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止,11年22部MCU系列电影的阶段统称。

《无敌浩克》×3,此部对于无限传奇之意义:绿巨人“浩克”布鲁斯班纳首登场。

1.开头闪回画面显示罗斯将军在追捕浩克时调用了斯塔克工业生产的武器,并展示了搭载音波炮的装甲车的概念图,此武器也在影片中校园捕获行动中使用,但并没有限制住浩克。

《无敌浩克》

《无敌浩克》

《无敌浩克》可以看出诸如音波炮的特殊武器很有可能是斯塔克工业得到罗斯将军的指示,为浩克定制的系列武器。

在复仇者联盟成立后,由于浩克的不稳定性,布鲁斯班纳也帮助托尼斯塔克打造了用来对付自己的“浩克定制”武器,反浩克装甲“维罗妮卡”。

《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

《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2.闪回画面中还出现了神盾局的文件和局长尼克弗瑞的指示,可见其也关注着浩克的动向。

《无敌浩克》3.威廉赫特在片中扮演撒迪厄斯罗斯将军,其是布鲁斯班纳女友贝蒂罗斯的父亲,同时是主导新一期美军超级士兵改造计划的陆军将领,后指挥对班纳的追捕行动,嗜烟嗜酒,家庭关系不和睦。

此角色在后作中也有出现,《美国队长3》中,摇身一变成了美国国务卿。

(哪说理去)继续充当着美国政府高层的傀儡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后作中完全没有其与马克鲁弗洛版班纳的对手戏,这曾经的岳婿关系,甚至死敌关系不再有体现,不知是此部不够受重视还是编剧刻意为之。

漫画中罗斯后成为超级英雄“红浩克”,但这个剧情应该不会出现在MCU中了。

《无敌浩克》

《美国队长3:内战》4.MCU绿巨人浩克首次正面形象照,后作形象变化较大。

《无敌浩克》5.罗斯讲述的便是二战时期史蒂夫罗杰斯参与的超级士兵计划。

《无敌浩克》

《无敌浩克》

《美国队长》6.大学的电脑上出现了诺顿杀毒(Norton)的广告,而本片的男主角名叫爱德华·诺顿(Edward Norton)。

《无敌浩克》7.罗斯将军在神秘房间取出的蓝色血清应该是美国队长使用的血清的模仿版,应该是二战后美国科学家试图复制厄斯金博士发明的血清而研发的产物,注射即用,其效力并不能制造出超级士兵,剂量超限可能出现危险,是不完美的半成品。

《无敌浩克》

《无敌浩克》

《美国队长》此血清的容器上标注着研发者是Dr.Reinstein,有可能其指的即是厄斯金博士本人(MCU第二部电影可能还没对细节彩蛋的制作太上心),也有可能是另外一个二战后对超级士兵血清的继续研发者。

不管事实是哪个,单从这个名字以及厄斯金博士的名字(Abraham Erskine)和形象来看,很明显血清的研发者们这个设定是在致敬物理学家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无敌浩克》

《美国队长》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8.罗斯将军被女儿现男友呛了之后,说出这句抱怨的话,意指女儿找的男朋友都是和自己理念不同的叛逆科学男。

《无敌浩克》9.此幕类似《金刚》。

《无敌浩克》10.贝蒂给布鲁斯买的这条紫色裤子致敬了李安版《绿巨人浩克》的形象也就是漫画中绿巨人的经典形象。

《无敌浩克》

《绿巨人浩克》11.史登博士与布朗斯基的对话中出现了abomination这个词,意指其经过实验有可能变成一个“令人厌恶的祸害”,后来布朗斯基所变成的怪物便是以此词为名号,憎恶(Abomination)。

《无敌浩克》

《无敌浩克》12.在憎恶破坏实验室时,史登博士头部伤口混入了布鲁斯的血液样本,并同时暴露在了伽马射线下,可以看到其头部产生了变异,他便是漫画中浩克的另一宿敌,首脑(Leader)。

但这一反派伏笔因为迟迟没有浩克的单人电影而石沉大海。

《无敌浩克》

“首脑”漫画形象13.布鲁斯选择用跳下飞机的方式促使自己变身,这种粗暴的变身方法在后作也时常出现。

《无敌浩克》

《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

《雷神3:诸神黄昏》14.浩克出击(Hulk Smash)是MCU里极少数有名称的英雄招式,其实也就是一顿爆锤,在《复仇者联盟4》中,还成为了其粉丝的应援口号。

《无敌浩克》

《复仇者联盟》15.此片是22部电影中除《复仇者联盟4》外唯一没有片尾彩蛋的一部MCU电影(其实是把彩蛋内容放到正片里了..)。

彩蛋中,托尼斯塔克找到了罗斯将军,跟他说了“复仇者联盟”计划,并流露了招募队员的意愿,但表面上,并看不出来他所指的这个不寻常的问题是指逃亡中的浩克还是目前由军方所控制的“憎恶”。

《无敌浩克》

《无敌浩克》漫威在2011年的短片《神盾顾问》解释了本片的这个彩蛋,在审核神盾局上报的“复仇者”计划时,世界安全理事会希望让“憎恶”布朗斯基加入复仇者联盟,但神盾局并不希望其入队,于是寇森想到让一个能惹恼罗斯将军的人前去要人,这样罗斯就能不释放“憎恶”,以解决神盾局的苦恼。

他派出的这个人便是“神盾顾问”(Consultant)托尼斯塔克,并且完成了任务。

(其实像是对这个逻辑不清的彩蛋的强行解释)

《神盾顾问》

《神盾顾问》

《神盾顾问》

《神盾顾问》16.斯坦·李在本片中客串扮演误喝了混入布鲁斯班纳血液的汽水的美国居民。

《无敌浩克》

 7 ) not Sinkable, not Incredible, but certainly Equable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这部电影给我的印象,那就是adequate.豆瓣只给了这部电影6.5分,这只能说明豆瓣的观众群年龄跟70年代同名漫画大红的那个时代已经相距甚远了。

作为一个看过几本该漫画的人来说,我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观众对于李安的第一本电影如此失望,而对于这一部却大加赞赏。

续集把人们带回了同名漫画、同名电视剧,也带回了Marvel大家庭。

在这部影片中,The Incredible Hulk最大的敌人Abomination终于粉末登场。

虽然Abomination跟漫画中的原型(KGB特工)有所出入,却很好地衔接到了Marvel的主线上--General Ross给Emil Blonsky注射的“super soldier serum”就是Marvel漫画体系中制造了Captain America, Isaiah Bradley, Patriot, Protocide以及Josiah X的药品。

如果说李安的绿巨人是一名学院派电影中的逃犯,那么本片中的Hulk就是一名忠于原作的英雄。

李安在第一部里颠覆了太多Hulk的细节,使Marvel迷们对于这个人物感到陌生。

他块头过大,力量过强,太刀枪不入,又欠一个称手的敌人。

这些如果都可以忽略,那么Hulk的来龙去脉也被改头换面,从为了救小孩而遭受gamma射线袭击的英雄事迹变成一个天才生物学家制造的一起实验事故,就不能简单被解释成一次高明的剧本改写了吧。

当然李安的Hulk是有他的特色的。

Eric Bana是一个很善于表现inner conflict的演员, 而Hulk正是这样一个角色--他在人性和兽性中挣扎,在对于自我失控的恐惧和逃避追捕中挣扎, 在接近爱人和因为害怕伤害爱人而远离爱人的举棋不定中挣扎。

Bana在Troy, 特别是Munich当中所展现出来的关于是非曲直的挣扎令人称道;也许李安和Spielberg都是看重了Bana在这方面的气质。

而这恰是Norton版的Incredible Hulk所缺少的。

另一方面,Hulk的漫画原形却从没有在“一心向善”这一个立场中挣扎过。

但第一部的剧本更多是在将其塑造成一个被动地逃避失心疯的军队追捕的逃犯;而缺乏主动表现人物正义感的情节。

也许漫迷和动作片迷们并不是冲着去看Edward Norton的内心戏才买的电影票,因此续集在这里的薄弱表现也没有受到太多人的指责。

但Leterrier的电影尽管忠实于原著,却缺少一个经典画面。

只能说当Robert Downey Jr.进入酒吧的一刻,Marvel漫迷们都怦然心动了。

除此之外,驮着sound-wave cannons的军用悍马一如变形金刚里的无数镜头,再次成为美军兵器展台之一。

而李安版Hulk的另外一个成功之处就在于好镜头上。

Spider-Man2当中在纽约街头高楼之间的摆荡以及Hulk在原野上巨大的跳跃可以说是近年来漫画英雄人物被搬上银幕中最难令我忘怀的两个镜头。

最后写几句对于这两部Hulk男主角以及导演的一些题外话。

Norton是Hulk漫画的大迷。

他本来表示有意出演第一部,但看完剧本后非常失望;在参加续集拍摄之前,他重新改写了剧本,得到了菜鸟导演的认可和采用。

而Bana本人对于漫画没什么兴趣,但他曾追过70年代末的Hulk电视剧。

对于李安这样一个善于塑造细腻的人物内心世界但对于美国漫画一窍不通的华人大导演来说,Bana应该是很好的完成了导演的任务。

但因为剧本的局限,该片褒贬不一,票房平平。

 8 ) 这是最被低估的一部漫威电影

要说到如今好莱坞中最能稳定盈利的系列电影,自然就是漫威宇宙了。

自2008年的《钢铁侠》到《蜘蛛侠:英雄远征》为止,漫威宇宙已经推出了23部电影,而且这些影片中有22部都属于稳定赚钱的范畴。

说到这里,有童鞋就问了,剩下那一部没有能赚到钱的漫威电影是哪部呢?

答案就是漫威宇宙的第二部影片《无敌浩克》。

《无敌浩克》的制作成本高达1.35亿美元,但最终全球票房仅仅2.63亿,位列漫威宇宙的倒数第一,而且在诸如IMDB等网站上的评分都不高。

从成绩上来看,貌似《无敌浩克》是最差的一部漫威电影。

不过,在小赛看来,它虽然不及《钢铁侠》《美国队长2》等,但在漫威宇宙中也算得上是一部不错的电影。

不是起源的起源在漫威宇宙的第一阶段中,一共有4位英雄拥有自己的个人电影,分别是美国队长、钢铁侠、雷神与浩克,而其中浩克的电影又是最为特别的一部。

与一般超级英雄起源影片不同,《无敌浩克》仅仅在开头几分钟用闪回的方式交代了浩克诞生的过程,在部分人看来,这是一个败笔,因为会让一些观众看不明白。

然而实际上,这是非常正确的做法。

因为早在2003年,另一部关于浩克的电影,也即李安的《绿巨人》早就已经详细地描述班纳是如何被伽马射线异化,而《无敌浩克》倘若又再将相同的剧情拍一次,显然不是什么好方法。

一般来说,将一名超级英雄的起源故事翻拍,通常都是为了照顾新一代的观众。

比如1989年的《蝙蝠侠》与2005年的《侠影之谜》都是蝙蝠侠的起源电影,但两部影片相隔16年之久;2002年的《蜘蛛侠》与2012年的《超凡蜘蛛侠》都是蜘蛛侠的起源电影,相隔10年;2005年的《神奇四侠》与2015年的《新神奇四侠》,相隔10年等。

因为时间跨度过大,观众早就换了另一批,所以才需要重新讲述英雄的起源。

而两部浩克电影只隔了5年,观众还是那批观众,所以《无敌浩克》并不具备将起源故事重新翻拍的必要性。

事实上,因为省去了班纳变成浩克之前的剧情,反而使得《无敌浩克》在剧本的伸展方面更加自由。

摆脱传统的套路漫威三巨头的起源电影,故事剧本其实都是很典型的套路框架。

斯塔克被绑架到山洞,接着以自己的才能打造了一副装甲,经过多次改良,终于成为了钢铁侠;

史蒂夫身体瘦弱,自愿接受血清实验,强化身体素质之后终于成为了美国队长;

托尔被奥丁剥夺雷神之力,在人间历练一番后终于能再次拿起雷神之锤;

这种模式其实就是主角克服了重重挫折与困难,最后成为了英雄。

而《无敌浩克》却完全相反,这部影片的主角要克服的挫折恰恰就是自己的超能力,班纳一直都拼命想恢复正常,脱离浩克的控制。

对于班纳来说,他不想当什么英雄,也不想要什么超能力,他只是想做个普通人。

鉴于主题不同,因此《无敌浩克》的故事都是围绕班纳被罗斯将军的军队追捕而展开,在这部电影里,观众不会看到主角为了成为英雄而做出的各种努力,观众只会看到一个努力想恢复正常的普通人类。

当然,尽管要表达的内涵不同,但其实《无敌浩克》与传统的英雄起源电影在唤起观众情感方面并无区别。

观众可以为托尔最后终于拿起雷神之锤而欢呼,自然也可以为了班纳与军队追捕而揪心。

鲜明的角色形象即使是如今已经推出了23部电影的漫威宇宙,要说到其中形象最讨好,或者说最出色的女性,小赛始终认为是《无敌浩克》的女主角贝蒂。

贝蒂是罗斯将军的女儿,在开头班纳因为伽马射线而变成浩克的时候曾经被他打成重伤。

但之后,她仍然一直没有忘记班纳,后来在雨夜中见到他的时候也会希望班纳别再抛下她。

整部电影里,贝蒂一直竭心尽力地协助班纳恢复正常,在浩克被军队攻击的时候也会不顾自己安危的劝阻以及安抚他。

她并没有因为浩克是个绿色的怪物就排斥或嫌弃,而是慢慢地引导他,一直陪伴着在他身边。

即使最后班纳再次离开了她,她也仍然留着班纳的录像,一直在等着他再次回来(这也是为什么《复联2》的绿寡恋引起很多人差评的原因,直接将班纳人设毁成渣男了)

在有限的戏份里,贝蒂让观众看到一名女性伟大的爱,她不像小辣椒,会穿上装甲去支援斯塔克;也不像卡特那样具备特工的身手,但她不管是对浩克还是班纳一直都不离不弃,即使自己被伤害,她也坚信自己爱的人终有一天会回来她身边。

最平凡的女主角,却也是距离观众最近的女性。

除贝蒂外,罗斯将军也被刻画的入木三分,追捕浩克就是为了制造生物兵器,但结局又要利用浩克去对付憎恶,完了又没有放弃对浩克的追捕行动。

跟《复联3》里面要逮捕美队的嘴脸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至于反派布朗斯基虽然较为脸谱化,但作为一个在战场上拼杀多年的军人,对力量的追求近乎疯狂看似稍微夸张却又合情合理,也因此最后变成了怪物憎恶。

而实际上,布朗斯基与班纳也是一条线上的两个点,前者为了力量愿意放弃一切,后者为了变回正常人而甘愿放弃力量,这种对比在影片中显得相当有意思,也使得最终两者的决战更加有看头。

憎恶在灭霸、海拉等人出来之前,漫威的BOSS普遍给人一种很弱的感觉,但《无敌浩克》的反派憎恶却是唯一的例外。

在漫威宇宙的设定中,第一阶段最强的复仇者是浩克,因此也理所当然地给他配上了最强的反派,毕竟浩克就是以战斗力以及强大的破坏力着称,倘若整部影片就看他砸烂几架飞机,打碎几辆战车,显然也太小儿科了。

因此,尽管因为复仇者集结(《复联1》)之前,不能有规模过于庞大的战斗发生,但《无敌浩克》的BOSS战张力十足,拳拳到肉,虽然在设计以及连贯性上还有待加强,但整体观赏性仍然非常高,要刺激起观众的肾上腺素完全不是问题。

这也是《无敌浩克》胜过第一阶段其余三部英雄起源电影的地方。

整体来说,《无敌浩克》是一部不错的电影,放在漫威宇宙里面也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影片,在各大网站的评分显然过低。

 9 ) 綠巨人傳VS神奇的綠色Hero

題材相同,主角不變,票房有拼,事隔N年,新版的Hulk和老版的被拿來對比勢不可免。

然而打擂也分一個重量級,正所謂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門,沒有標準就沒有真相,那麼打之前先來稱稱重分分級。

電影界有一個奇妙的現象——就是分類型,也就是先入為主貼標簽。

怎麼貼法,接下來請大家注意我使用的連詞是“只要……就”。

一部電影裡只要主角有用劍打那就是武打片,只要主角有用拳頭打那就是功夫片,只要主角有用槍打那就是槍戰片,統稱為“動作類”;只要主角有遇到連環殺人狂那就是尖叫片,只要主角有遇到靈鬼那就是神鬼片,只要主角有遇到怪獸那就是哥斯拉片,統稱為“恐怖類”;只要主角有一個是外星人就是科幻片,只要主角有一個是同性戀就是gay片,只要主角有一個是動物就是萊西片,統稱為“弱勢群體類”(外星人在地球上當然是弱勢群體)。

那如果主角又會劍又會槍又會拳頭又遇到鬼又遇到外星人而且還是一個養恐龍的gay,那個叫做“搞笑片”。

然後咧,上述條件全部不滿足的時候,才會被分入“愛情片”——雖然在武打片裡主角好像有很多時間是在談情說愛;“社會倫理片”——雖然主角在哥斯拉片裡也可以亂倫;還有“文藝片”——雖然在萊西片裡主角也可以對著自家的狗狗念詩。

為什麼當愛情與刀劍齊飛時愛情會淪為二級分類,倫理共神鬼一色時倫理會淪為二級分類咧?

為什麼!

為什麼!

為什麼!

因為大家都對口味比較重的佐料比較敏感啊。

愛情和倫理是鹽巴,刀劍和神鬼就是胡椒,只要一道菜裡沒有加胡椒時我們才會對鹽放得多少有直接的反應,不然我們拍桌子叫的第一句一定是“老板!

胡椒放太多了喂!

”想當年《臥虎藏龍》上映的時候我跟人家爭論說這本質上應該是一部文藝片,但它的類型裡就是寫“武俠片”,誰理你啊?

《斷背山》在我看來明明就是一部愛情片(《男孩不哭》這種探討同性戀生存模式和心理狀態的片子才叫做gay片),但是它就被分進gay片裡,你去咬誰啊?

不過人家的標準是人家的,我的地盤我做主。

李安的綠巨人和Norton的綠巨人怎麼分類咧?

很多人會以為反正主角都是一樣的,當然是同類型的片子,但是當一部電影裡出現一個怪力無敵的超自然人類的時候,伊有可能是Frankenstein,也有可能是superhero,到底要怎麼區分咧?

很簡單,有一個相當能體現人類自私本性的硬性指標——伊有沒有拯救我們人類居住的地球,有沒有為我們人類犧牲自己的覺悟。

有,伊就是英雄,沒有,伊就是怪物。

所以結果很明顯了,老版的綠巨人是“科學怪人片”,新版的綠巨人是“悲情英雄片”。

那都不是一個類型了,要怎麼比?

當然在立意上沒得比,只能就大體結構,人物塑造,演員的表演和場面上這麼泛泛地比比看了。

s1409006 李安是我最喜歡的導演之一,量化地來說,如果張藝謀在我心裡的得分是-30起跳,陳凱歌是-10起跳,馮小剛是0分起跳,徐克和吳宇森都是+10起跳,王家衛是+30起跳,那麼李安就是+60起跳,也就是說直到目前為止只要有他的名字掛在導演欄,我就直接給及格分。

這種偏愛——當然是一種偏愛,當然不是無緣無故的,也不是完全基於技術水平的,而是靈魂層面的,我覺得很不好懂或者完全不能認同其審美觀的導演就直接扣分,能夠理解並且心有戚戚焉的就加分,上面這些個分是這麼多年來這些導演加減得來的,李導只能說又有創意,穩定度又夠,又不在意突破自我,而且每每都能喚起我的共鳴,所以得分自然就高嚕。

他導《綠巨人》不是說不好,但是我覺得他如果想討論科學與人類的宿命,長輩與後輩的矛盾,憤怒與愛情的平衡,他應該就直接去拍《科學怪人》會比較好,至少大家比較容易拋開對於主角的“英雄”型憧憬,而直接進入命題的中心,而不是捧著一大把爆米花等動作鏡頭左等等不來右等等不來而開罵這樣。

他的綠巨人並不是一部關於超級英雄養成並最終拯救人類的類型片,說穿了其實是一部傳記片。

記錄了Hulk出生,長大,意外變身,及變身後的迷惘,反抗到最終接受自己的故事。

在那部《綠巨人》裡我看到了一個非常掙扎而內心動蕩的李安,在《色戒》之前,這樣扯下面具和撕開小心翼翼包覆的外殼,切入地宣泄一些負面情緒的李安是很罕見的,我印象中他總是隱忍寬容而嘆息著,突然把黑暗面嘶吼出來。

無論是綠巨人之前大戰惡狗,還是後來的綠巨人逃逸戰,那些畫面都是帶著切實的情緒,甚至可以說是滲透了快感,特效當然不能和時下的來比,嚇人的不是場面,而是那個導演竟然坦白了不那麼好的感情。

將縛死之人的掙扎。

他的Hulk一路上都是被逼的,基因不是他選擇的,記憶不是他想要的,意外不是他策劃的,這個自己不是他喜歡的(所以我格外理解他),可是內心的憤怒,乃至因此催化出來的破壞力,確實又是他的責任無法推托。

基本上我對於人類是否應該依靠科學把自己變成神這個問題是無視的——因為說也是白說,人類總是要滅絕的,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到底是在過程上推了一把還是拉了一下,現在都無法判斷,只是當我們擁有了一種能力之後,絕對沒有可能克制住使用它的慾望,所有的辯論理由都只是實現慾望的借口,所有的反對聲音都只是害怕這樣的慾望而已,與其這樣,不如坦承地來使用好了。

但是,當我們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被丟出伊甸園要怎麼辦?

這部其實應該改名叫《綠巨人 Hulk傳記》的電影裡,主角從否認,憤怒,妥協,沮喪直到接受,這個心理上的死亡五部曲至少是層次分明地呈現了,雖然我不喜歡最後那個隱藏著光亮的結局,但是李安安排的那一場在槍林彈雨,高樓倒塌,世界崩壞之中愛的擁抱,淚的原諒,那是他的溫暖,也是我的希望,所以似乎沒有什麼可抱怨的。

新版的Hulk,我稱為Norton版的,雖然他不是導演,但是作為主演和編劇,我相信對這部電影他比導演更有話事權,這個綠巨人體現的應該是完完整整他心目中的形象。

2008416123652.20137119Edward Norton,小唐說他不該生活在現代,不該在好萊塢。

他就應該是“那個時代”<--《面紗》的背景時代的人,做著醫生或者律師這樣冰冷冷的工作,一身纖塵不染的筆挺的白色復古西裝,不太說話,大部分時間面無表情,只有一雙藍眼睛情緒飽滿地盯著你,一旦恨上了輕易不原諒,一言蔽之就是老派的典型摩羯男。

他是極少數的擁有禁欲的古典氣質的好萊塢男演員——我們一致認同。

他就應該在狂風呼襲芭蕉撩亂的晚上,裹著白色浴袍頭髮一絲不亂地坐在落地窗前的搖椅裡,手裡端一本難懂的書,聽到動靜時只是稍稍抬一下眼睛又即刻垂下眼簾,湊過去想吻他光潔的額頭時,他會微微閃身卻不會真的躲避,就是永遠也捕不住唇邊輕掠驚閃的一抹笑意。

他其實不算很英俊或者帥氣,就是有一種很電人的磁場,我很喜歡看他剃鬍子的樣子——但一定要用手動的老式剃刀。

如果穿現代的服飾,那個魅力就打折。

據說李安曾經想要找他當自己的男主角。

李安看上了Norton的哪一點呢?

當然不是他的臉(因為後來那個替補Eric Bana實在不是我的菜<--來來來提醒一下童鞋們,伊就是演那個抽瘋享利八世的傢伙),可能是那種距離感。

外表冰冷的人,會讓人對他們內心 hold住的情緒到底有多澎湃有所期待,這樣容易演出綠巨人五個心理層次落差。

不過Norton當時拒了。

拒絕的原因從他自己的這部綠巨人可以看出一點端倪。

與李安不同,他根本不關心綠巨人到底是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在這個變化的過程中他經歷如何的心路歷程,對自己有了什麼樣的認定,他在乎的是當你已經被社會所遺棄時,怎樣克服困難,繼續扮演好英雄的角色。

所以他的電影是回歸,出逃,再回歸這樣的架構。

跟李安的比哪個比較完滿呢?

因為一個是傳記片,一個是英雄片,所以就自身的體裁來說都很完滿。

我不想說Norton對他心目中的綠巨人投射了什麼“個人英雄主義”的浪漫,因為綠巨人到底不像超人,蝙蝠俠,蜘蛛俠那樣PaintedVeil 會在第二天看到自己的照片登在報紙的頭版,聽到新聞裡對他們歌功頌德,混在人群中享受那種隱秘的“與眾不同”的高級感。

但確實他的綠巨人並沒有反社會的傾向,他逃跑,想要治癒自己並不像李安的綠巨人那樣是出於自我和社會認知的不協調,只是不願意軍方用他的基因製造生化武器危害世界,他回去,冒著危險變身並不是因為無法控制內心負面的情緒,而是抱著犧牲自己拯救世界的情操。

這樣的綠巨人,其實是一個有著缺陷的正統英雄。

當然其魅力值在我看來就不如一個被逼上絕路的反英雄(參看我喜歡的那些電影和小說裡的角色,用小唐的話說就是“好端端的人我都不會喜歡”)。

eric_bana12 Edward Norton而演員的部分,Eric Bana在當時還是顆小草,即使到現在其演技仍然2266,只好走大放大開的路線,當時可想而知怎一個模式化了得,很多心理戲都廢在他這張臉上了。

可以說當時Norton拒了李安,我深以為憾。

因為在Norton自己的綠巨人,由於沒有迷惘期(從開頭來看幾乎有點像李安版的續集),沒有對自己的否認,從頭到尾都展現了非常積極的生活態度,所以Norton也沒什麼太大挑戰的空間,我還寧可看他在文藝片裡放電。

女主角的話,Jennifer Connelly和Liv Tyler外表都是我喜歡的型,但是要論演技的話,可以說我給新版綠巨人那些精彩的打鬥場面加的分在Tyler一個人身上就扣光了(一點也不誇張)。

jennifer_connelly Liv1這個女主角的身分是將軍的女兒,生物學博士,Hulk的工作夥伴,女友兼心靈監護人,這樣說出來心裡會浮現出什麼樣的女性形象——硬朗、成熟、堅強及勇敢。

Connelly的五官線條就很硬朗,身材挺拔,說話的時候咬字清楚,動作不拖泥帶水,伊去演女軍官也很有說服力(跟Demi Moore的氣質有點像)。

這種強勢的感覺的女性,最後從直升飛機上跳下去抱住Hulk這樣的怪物時才不會有突兀感。

Tyler的話(嘆氣),要說年紀也不小了,也算是熟女了,怎麼還等著媽媽喂飯吃的少女一樣?

而且最要命的是這個少女的體形ms有點走樣(我和小唐都驚異於她居然胖成這樣)。

整部電影裡聽到她很捨不得丹田似的用氣聲完全沒有重音地念著台詞(哇咧她一定沒有受過舞台劇訓練),我就整個抓狂,真想給她狠狠的巴下去(印象最深刻是有一場公路逃跑的戲碼,她望向後面說“發生什麼事?

”,居然完全地沒有語氣,她有上過台詞課嗎?

不是,應該說是連簡單的朗讀都沒有學過吧)。

然後她那張本來就很文藝片女主角的臉還終日露出一副思春少女的表情,由於很少看到我們專業的博士會展現這種臉,中間我有忍不住有偷偷問小唐說“你們專業的博士都這樣嗎?

”,她就差點沒把頭搖掉了(其實Tyler剛剛出場沒有多久,她就在我耳朵旁邊小聲笑說“生物學的博士哪有這麼多俊男美女”)。

Norton 跟她在一起好像舅舅帶著外甥女似的(嘆氣),本來應該是成人之間的戀愛,旗鼓相當的感情,這搞得好像大齡少男少女過家家似的(當然這是考慮到角色身份背景的說法,如果只是簡單地當成調劑型的殺必死還是OK的)。

他們差點搞上床的那場戲本來應該挺浪漫的,但我和小唐都覺得是女主角在撒嬌兼吃豆腐(無語 ing)。

我果然對這個型的偽loli莫啥愛。

可憐了Norton,U不適合配loli,要配就索性配個真的,這個偽的真是不合適啊,敗壞你的氣質啊我說。

因為這女人從頭到尾都一副小女兒家態,我想說忍忍習慣就好了,就當是個PL的花瓶還不行嘛。

結果她在最後大戰的節骨眼上嬌嬌柔柔地爬出來,還是那麼沒丹田沒重音地叫“住手!

”,而Hulk就真的住手了。

我是還好,旁邊的小唐差點沒跳起來破口大罵。

花瓶就好好擺著嘛,跑出來破壞了整個氣勢啊(如果女主角很強勢的話,就不至於這麼惹人生氣了)。

說到畫面的部分,其實大戰那幾個場面是李安的比較合我的意。

因為比較開闊,Norton的有點像啥哥斯拉的場面(or變型金剛?

)但是我不喜歡李安中間安排的那個四格漫畫式的插畫法,宅們都應該有體會,一本好的漫畫重要的第一點是佈局美好,啥叫佈局美好就是不勞累我們這些讀者的眼睛的同時又方便我們“腦內補完”(簡稱“腦補”),也就是幾根線條,加點象聲詞,我們就能自動在腦內補完戰鬥場面。

但是本來就是會動的畫,這樣插在一起就有點信息量過大,勞累到眼睛和大腦了,如果要想有漫畫的感覺的話,索性應該把畫面弄成停止的,或者一幀幀的,讓我們自己腦補完吧。

Norton版的綠巨人ms不夠丑,尤其是跟最後的boss比。

就算不是心理陰暗面的外在體現,Hulk還是應該再噁心人一點吧。

整體氣氛上來說Norton版的Hulk要歡樂輕鬆一點。

李安把Hulk的變身啟動機制設定成“憤怒”,也即是一種負面情緒,是心理層面上的,每一次發作的時候都是一次心理陰暗面的展露,事後面對自己的時候會為此而痛苦<--我這個曾經接受心理輔導來學會“制怒”的人絕對感同身受。

所以整部電影壓抑而糾結,只是一個套著流行漫畫角色套子的社會片。

而 Norton既然沒有要反社會的意思,就把它設定為“心跳過速”,也即是一種反應,是生理層面上的,所以就可以大玩“我不可以太興奮”這樣的梗。

是一部稍微暗黑了那麼一點點(因為還暗黑不過Tim Burton版的蝙蝠俠)的英雄片。

而且還很“細心體貼”地為觀眾解釋了Hulk的內褲問題——其實沒有看過這部漫畫的人對這種體貼不會有什麼感覺,而我是直接理解成Hulk每次變身都是光著的,只是考慮到發行的問題,所以在畫面上才多加了一條破內褲而已<--這也是一種“腦補”,有些事情不需要講得這麼明白才有趣味嘛。

另外有一個細節頗有趣的就是在電影中刻意出現了“Norton殺毒”的畫面(一定是刻意的),大家都覺得老西的招術很好玩是不是,不過這個還算有創意啦。

除了最後突然出現IronMan讓人有點不知所以之外(我開玩笑說大概續集是IronMan大戰綠巨人),作為一部超級英雄片,這部Hulk絕對是合格的,只是在情節設定上不如SuperMan,SpiderMan,BatMan這些老牌的Man來得奇峰突起的有梗而已,而且那個終極大boss有點腦殘(缺少背景鋪陳的戰鬥狂這種類型我有點接受不能,而且為啥要硬拗人家是在俄羅斯出生的咧)。

如果撇開類型不同,僅以“好看”這樣簡單的標準而論(就是在看的時候心裡有所動盪,看過之後心裡會回想某些場景台詞或者畫面),那我覺得李安版的比較好看。

就醬。

 10 ) 绿巨人2

演员换了,故事背景换了,不过巨人原型没换,感觉绿巨人的能力似乎比第一部弱了,不过重写的故事似乎能够更好的解释军方为什么要追着绿巨人不放了。

故事似乎和恶灵骑士的两部一样关系不是特别紧密,都重写了故事背景,两部电影完全可以分开来,也许,第二部的故事设定也算是为了复仇者联盟做的准备吧。

最后可以看出,托尼找到军方希望招安绿巨人哈。

“控制你感情最好的方式就是控制你的身体。

”不能控制自己的思想就先控制自己的身体吧,你告诉你自己是快乐的,那么你就是快乐的,快乐来自内心而不是外在的东西,要知道人的意志或者说思想是无比强大的哈。

他是一个在战士,要战斗到最后一刻,假如他还年轻,也许会害怕对手,但是青春不再,他还能再战斗几年?

于是他不惜一切,希望抓住这个无与伦比的战斗机会。

博朗斯基,他也许是故意被踢伤的,但是后面的情节似乎不符合博朗斯基的初衷,他仅仅是一个好战分子,希望在自己的身体完全走下坡路之前再得到一次巅峰之战,他应该是一个武痴的角色,而不是一个杀人狂,或者这也算是人性的复杂之处吧,也许人本来就不应该像一般电影中一样,仅有一个鲜明的个性,而是一个有多重性格组成的复合体,在不同的时间受不同的场景激发出不同的表现。

《无敌浩克》短评

啊这个也能拍成拟人动画!我就是很吃这一套啊!(为什么TAMA是圆圆?不是小玉吗?

4分钟前
  • 可露丽
  • 力荐

野良呜呜呜好喜欢

9分钟前
  • 豆友12315
  • 推荐

70分

14分钟前
  • 生长
  • 推荐

萌化(˘͈ᵕ ˘͈❀),太可爱啦,在动物眼里,人类是不可思议的,而在人类眼里,猫猫狗狗是不可思议的。哈哈哈哈哈哈,说到底,就是界限问题。我不靠近,但是遇到还是想拍照拍照拍照📸。。。

15分钟前
  • 无为而治
  • 还行

超级垃圾番,浪费时间

19分钟前
  • lanbaoqing
  • 很差

单纯就是萌\(//∇//)\,猫狗党福音

22分钟前
  • zoe
  • 推荐

“你不要再看这种东西了,我是不会变成那样的”/想来我也确实双标,那几部宠物题材的泡面番一水的四星五星,到这部就二星了。怎么说,不是说它有多差,一来拟人比较生硬,还没有原版可爱;二来故事其实也是一个个小短片堆起来的,做成正常时长的季番总觉得有点欺诈意味;三来泡面番的评分可以没有参考性,反正就那么点,是好是坏自己看,但正常番就不行了,这番分数比ssss.dynazenon、back arrow还高,是不是失真太严重了?说到底还是一个评判标准的问题

26分钟前
  • 大纠结师
  • 较差

可可爱爱的

28分钟前
  • cider
  • 推荐

有可爱,有声优,嗯,就这样

33分钟前
  • 甜粥
  • 推荐

有几个故事还是不错的

37分钟前
  • ONIK
  • 还行

可爱的猫猫狗狗,和平的三丁目,好喜欢大家!

38分钟前
  • 怪盜
  • 推荐

剧情弱了点 设定还是不错的

43分钟前
  • washighton
  • 还行

神奇魔法贝贝

48分钟前
  • 羽月
  • 力荐

设定挺有创意 但剧情却有点低幼 … 三集弃

49分钟前
  • Swaggy
  • 较差

3.5星吧

50分钟前
  • 温温
  • 还行

可爱!!!

51分钟前
  • 柠_辰
  • 推荐

还行,但是猫和人视角换来换去真的太混乱了

54分钟前
  • Яανeη
  • 还行

拟人化真好

56分钟前
  • 清净散人
  • 推荐

又萌又可爱,看的时候很放松。

60分钟前
  • 野秋
  • 推荐

太可爱了 第八集看的又催泪又温情 太棒了

1小时前
  • Tsough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