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积木小屋》全片散发着浓浓的法式情调,造型和画面气氛的营造让人惊艳。
执谁之手,与谁偕老。
所谓睹物思人,当身边的人相继离去,独自存活下来的,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
抚摸着那些附着回忆的物件,心中定然温暖与悲凉杂糅,而我自问并没有这般强大的心灵。
全片寓意深远,安静温暖,在08年昂西动画节的一大堆电脑作品中显得弥足珍贵。
《回忆积木小屋》围绕着孤身老人对自己妻子的爱情的回忆和部分家庭的回忆而展开。
大量运用平缓镜头。
短片看似简单,但却有着深刻意义,重在展现一种心灵之旅
虽是一部仅有12分钟的无声动画电影,但其透过水彩艺术的手法,悦耳动听的音乐,却将一个源于爱之记忆的故事感人至深,每个人的记忆何尝不就是如同一片汪洋大海,但这其中源于爱的记忆却都是如此弥足珍贵,希望当你我老去,纵然孤独袭来,却还有着一份爱的记忆能常伴于心。
人,会变老,会孤身一人,可是这都不可怕。
可怕的是,一个人去独自面对以往的欢愉生活。
回忆总是在不经意的角落等着你,沧海桑田,记忆沉入海底,直到有一天我们追寻回忆,才意识到失去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美好。
以后老了还是和老伴一起走吧,别一个人活在回忆里。
九年前写于qq空间,写于十几岁的最后一年,有些中二,但是也不想再去修改,毕竟这是最真实的青春回忆。
原文:回忆积木小屋,十几分钟,却是一生孤独的海洋,孤独的房子,孤独的老人,甚至连对白都没有,只有孤独的音乐。
昏黄的画面配上淡淡的音乐,像几米的漫画一样的精致,精致的让我不忍眨眼, 当时光像海洋一样吞噬渐行渐远的记忆时,一时间,孤独从四面八方蔓延开来。
满墙的相册,是回忆?
老人眼神停留在那些照片上,叹息着去准备自己的晚餐。
简单的土豆,海鱼,还有不可缺少的葡萄酒。
葡萄酒进入酒杯发出寂寞的声响,正如老人心里的叹息。
简单的桌子上摆放着两只高脚杯,他优雅的晃着酒杯,就着昏黄的灯光,开始了一个人的晚餐.....外面的笑声,抑或是浪声,冲击着耳膜,一个人的城堡,一个人的夜,随着海风的飘荡转眼即逝......清晨,被凛厉的寒气从睡梦中惊醒。
下床。
冰冷的感觉从脚底一直传递到内心。
他挠挠头,低头看了半天,才意识到水已经进入城堡。
打开门,发现水已经溢到门前,海鸥叫着飞过......在那一刻,他或许也有想要逃离的想法,当眼神触及那些照片,内心某些地方开始松动了......周围的住户都开着船离开了,唯有他,开始了艰辛的工程。
老人习以为常,在原先城堡的顶端开始建造自己的小屋。
一块砖一块砖的垒,没有人来帮他,而他就一心一意的筑着自己的家。
下雨的时候,雨好大,伞好小,没有瑟瑟发抖,他依旧叼着自己的烟斗努力工作着。
昏黄的灯光照亮着他心中的希望。
新家终于竣工。
他划着小船去搬运以前的家具。
就在抬一个柜子的时候和他相伴多年的烟斗掉入了水中。
他楞了好久,或许当时的他在想,有些东西是到了该遗忘的时候了......他翻出了自己收集的好多烟斗,一个一个的看,最后还是深深的叹了一口气......穿上潜水服,打开厚重的石板,去寻找自己丢失的烟斗......丢失的烟斗已经找到,回忆也因此开启,看到曾经熟悉的一切,他楞在水中了......那里,家人曾经在一起照过全家福,那里,自己曾接待过初次到自己家的女婿,那里,曾和女儿,妻子一起吃过饭。
再往前,想到自己和妻子青梅竹马的长大,相恋,有了自己的家.......再到最初,两个人简单的晚餐,一起轻碰酒杯,高兴的吃完晚餐......所有的一切历历在目......他飘荡在水中,沉重的喘息着,气泡由小变大,不断升腾,然后破碎......不知有多少人如我曾担心他会沉浸回忆愿意就此埋身海底。
然而回忆竟也支撑着他浮上水面。
回到自己的屋子里,在温暖的灯光下,倒上两杯葡萄酒,他端起 一杯酒,轻轻的碰着另一只酒杯.......影片戛然而止,吉他再次响起。
音乐中少了哀伤,多了些许轻快。
老人的生活继续,一个人驻守着一座孤岛,那里是家,也是所有美好的记忆.......短短的片子,只有像流水一样的背景音乐,没有独白,满是回忆。
你就这样孤单的住在大海的中央,日复一日的筑高屋子。
生之尽头,原来如此平静而清浅,如同一场美好的无声电影有些事情不应该再记着,占内存。
可是我舍不得。
就像安妮说的,我们不忘记,是因为内心甘愿。
大概这就叫做,爱比死更冷。
今天在纸老虎里翻了周国平的一本书,序里他说他相信灵魂的存在。
原因是人在满足了肉体的欲望后还不会感到幸福。
我最近在想,家是什么?
和前女友在一起的时候,我告诉自己要努力买房,然后娶她。
因为有了房子才有家。
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
印象中葛优有部片子里有段画面,他的姐姐生病住院。
葛优饰演的角色拉着姐姐的手说:你在,咱们就是一个家。
原来,你在,才是家。
动画片里我们看到老人在每一层楼里看到过往的幸福画面都是和家人在一起。
和老婆一起碰杯,看着孩子坐船远去,在大树下追逐......这些都与物质无关,是感情,是爱,是灵魂的表现。
日本艺术家的作品法语的片名印象派的画面梵高的色彩音乐盒般的配乐没有语言只有表演起初那个又矮又胖的糟老头淡然无味的生活让我丝毫没有兴趣看下去然而在他去寻找掉落的烟斗时却让我大为感动随着他每一层的下降那种莫名的感动伴着泪水也慢慢的沉淀下来每下沉一层便是一段回忆揭开记忆的封尘那张旧床上曾经趟着陪伴他一生的人那张沙发上曾经留给他家庭的温馨在那个客厅的墙上曾经摆着女儿的结婚照在那个餐桌旁有女儿儿时的顽皮在那扇门外大树下有童年的天真青年的羞涩爱情的甜美在那张桌下躺着曾经“与君共饮”的酒杯曾经的曾经只有一间小房两个人一张桌子两个酒杯一起筑房曾经的曾经现在都已不再剩下的只有自己和那个摆在那里的另一个酒杯当太阳再次升起的时候cheers!让甜美的回忆伴我慢慢变老...
这是极少数先听了OST才看的短片,始终还是爱它的调子多一些。
仿若倾诉一般的旋律,在昏黄暖暖的色调里铺开,细细讲述她不在的日子,这世界是怎样平淡而落寞的风景。
记忆的碎片与萧索的残城堆砌在水波深处,她弯腰俯首的悸动划开他心中涟漪,阳光为她伴女儿蹒跚学步的剪影镀了一层金色,他的睫毛却在时光的荏苒里冻结成冰。
踏过布满积尘的时光走道,揉着微湿的眼,指缝间又一次见到那棵老树。
他叮咚的浅笑应和她微醺的双眸,夕阳通透而绵情。
还有那间执手堆砌的小屋,眷恋与甜蜜悄无声息从痴望的眼神与碰杯的浅脆中流泻成秘密。
谁知,终归还是争不过时光。
一绵延,便是一世的绝期。
一直都会想,如果有一日真的遇见可以执手的人却不能拉手过奈河,到底谁先离开这个世界是比较残忍的事情。
看几十年对方的皱纹,听几十年对方的罗嗦,吵几十年的架,拉手走几十年岁月的风景。
然后的然后,是丢下他,还是一个人留下,接受[左手边,你的右手已不在]这种事情。
爱一个人,所以希望他可以长久的活下去。
爱一个人,所以宁愿残忍被抛下的是自己。
很多矛盾,理由不过一个爱字而已。
终归谁成为贪图的人,固守她所有留下的痕迹。
于是他便日复一日坚守。
一个人钓鱼,一个人吃干涩的晚餐,一边面无表情的看笑剧。
日日像堆砌积木一般加固漫漫水泽里他与她共同摞起第一块砖的地方。
积木随水面高涨,唯一不可丢下的是那些旧日相框,仿佛那是回忆的积木,轻轻一碰触便可溃散于时光里。
最动情,是他在沉寂的水底,凭自举杯,与她隔世的对望。
最动听,是他捞起昔日酒杯,细品微醺,与她共享的清脆。
题外。
终于在法国同学的逼迫下看了这部片子,大概是之前被他传的过于神奇,加上OST的底子打得又太好,怀着过分激动的心情点开短片,泪水却如何都流不出来了。
总归不应在想象里把一个事物定了过高的等级,期望高的离谱,离失望自然也就差不了几步。
伪小资的久了,对这些洋溢着回忆或者温情的调调自然加了不少的免疫力,但谁又没有那么些暖过或伤过的时刻,谁又没点儿分分合合过的一亩三分地。
于是又一次不对号却入了座。
在和片中一样温婉的午后把这个rmvb循环了一遍又一遍。
温婉的旋律,质感的画面,加上不难共鸣的故事。
世界也轻易就喧嚣殆尽。
它给我一个借口在这个午后偶尔想你,或许也不是坏事情。
一曲绝妙配乐带领我们走入一个温暖的故事一场冷暖色调的转换让我们感伤又温馨一幕幕回忆倒序展现,如同拨开一层层洋葱,眼眶渐渐湿润曾经爱过的那个女孩,一起走过少年的青葱,一起组建暖暖的家庭,一起辛劳养育儿女,一起牵手展望未来时光最终让我们永隔,但你从来都在,我深深的回忆里
(芷宁写于2011年9月28日)恩爱的夫妻大多都有过这样一番有点落入俗套的对话,即,将来谁先离世,虽然这不是可预知的,但谁都不忍先离去,因为独自留下的那个定将忍受更多的煎熬,将会沉入无尽的悲伤和无边的孤独中,仿佛浸入了深海的孤寂和愁闷,无所遁形,无以为继,回忆是所拥有的为数不多的慰藉,还要在没得失忆症的前提下。
年老时,人的回忆是发散式,往事总会片段闪现,彼此之间有关联或无关联。
加藤久仁生的动画短片《回忆积木小屋(La Maison en Petits Cubes)》很仁慈地将过去的记忆如同尘封(片中采用了水封)的塔式盒子般一层层打开,让一生的往事倒叙而来,仿佛在助老人线性回忆旧时的美好和温馨。
片中的人类世界被设定的如“未来水世界”,人们生活在不断加盖的房子里,外观上犹如彼此隔离的高塔。
这样的背景设置,虽不算新鲜,但也颇具深意,如此这般孤岛式的生活更加加剧了独居老人的落寞。
在不得不第N次加盖房屋后,老人开始搬家,惯用的烟斗不慎落到了下层,老人穿上潜水服去寻找,他寻找的脚步并没止于拾起烟斗的那一刻,曾经居住过的那层老屋,让他有了一层层回溯下去的念头。
在这部短短12分钟的动画中,人们如同亲历了老人的人生,就像倒着放片似的,在不同层的家里,画面舒缓有致地变化着——病床上的老伴、相依生活的老两口、孙儿绕膝的合影、“准女婿”登门女儿嫁人、女儿幼龄及出生……直至他和青梅竹马的妻子定情的那棵老树,在那里他们嬉戏成长、两情相悦……该短片往往以相对的静态推延出生活的变迁和人物心境的变化,孤独的老人也常常呈现出相对的静态,或垂钓或看电视或吃饭或叼烟斗,这期间,无声的寂寞悄悄蔓延着,将一种柔软的哀伤淡淡地弥漫着。
在色彩上,该片采用了怀旧的昏黄色调,又在昏黄中带着点暖意,室内的陈设古拙老旧,必不可少的是一面墙的大大小小的相框。
在这昏黄的场景中,老人随便地身着红衣绿裤,如此对比强烈的色彩反衬了人物的乏人关照和落落寡欢。
充满质感的动人画面,收放适度的氛围营造,应景应情的配乐点缀、人生脉络的感性梳理,构建了这部总有一处令你为之动容的短片。
应该说,整部动画的叙事和风格偏欧美系(在法国动画节以及奥斯卡上都有斩获),最终也回归了明亮温馨的味道,老人从水底回到了塔顶的新家后,在桌上多放了一个红酒杯子,回忆没让他迷失或消沉,他在回溯中找到了温暖和美好。
有部大家熟知的电影里说过——“最深和最重的爱,必须和时日一起成长。
”最深和最重的爱,经得起回忆的触摸,也经得起深海的孤独,于是,老人和心中永伴的那个人,干杯。
http://nicolew.blog.hexun.com/68657950_d.html
这实在是我看过最不日本的日本动画短片,老主人公肥硕的脸颊吊在鼻子上,也实在不符合越演越烈的主角必“萌”的画风。
但这并不妨碍观众感动。
看起来是全球变暖的恶果,老主人公每日掀开地上的闸道钓鱼为食,孤苦伶仃,实在寂寞时看看电视。
海水当然不会体谅他的孤寂,于是一早醒来发现水漫屋子,他好像已经习以为常。
周围最后一户人家也划船往别处居住了,老主人公一脸冷漠地叼着烟斗在屋顶把有限的砖向上砌。
生活一成不变的孤独乏味,只不过把必要的家具复制上来,直到老主人公最后一支好用的烟斗顺着闸道掉了下去。
不得不夸赞一下OST,音乐与故事的高潮这才开始。
下潜。
到最后一层时,才看见覆入海下的这个城市原本的样子。
青梅竹马长大、绕着老树捉迷藏,在这城市自己的家里结婚生子的男女千千万万对。
而今只一幢积木一样的屋塔颤颤巍巍在海上浮着。
没有人每日清清楚楚地回忆过往的日子,老主人公也是这样,坚守着这间小屋只是对曾经的妻子儿女不朽的执念,为何执念早已模糊不清。
捡拾烟斗只是个导火索,然而随着下潜,壮年时的快乐出糗幸福才逐渐被回忆起,屋子向上叠了一层又一层,到整个海上只有他一个,然只有在下潜的过程里,他才是真正在坚守,与时间抗衡。
亡妻不会回魂,儿女早已远离。
把酒斟进第一次搬家时遗落的空酒杯里,老主人公还是拖着肥硕的双颊,一脸苦相。
但他不再是只有海上这间小屋宅。
几十年的高厦,都真正为我所有。
浮生若梦,真正幸福,便是日久天长,你有别人可望不可即的高楼,而且每一层都有你做梦都会笑出声的念想。
小时候搭积木总是一层层的往上搭伴随着自己的点点的梦想试图越搭越高渐渐的积木的高度变成了自己的意识里的奋斗目标认为只有搭的最高才会获得自己所谓的成功曾不可知原来在努力搭着心中最高的那个积木的无数个平凡的日子里许多曾经梦想的美好就已经在身边出现或许美好化为了爱情、亲情和温情感情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们已经融化在空气之中让人不曾发现终于当搭到所谓的那个最高点精疲力竭年迈体弱也围绕在左右于是不经意的一次意外开始穿梭在自己搭的积木的缝隙之间回顾一路走来的路思绪开始往下游走一层一层一层当时的平凡像老电影那般一幕幕的映在眼前是如此的甜蜜温暖此刻心中的失落会像堆积已久的灰尘那般四散开来充斥着整个心脏,痛的无法呼吸人就是这样谁又会在美好经过身旁的时候抓住并珍惜着呢?
太淡了,没有一点故事性,12分钟把我和媳妇都看得困得睁不开眼了。不理解为什么第一。
很安静。
我一直在担心主角氧气带得不够因为他一直不看潜水表这是在闹哪样!
记忆是海
老伴儿,很孤独
短片的魅力是巨大的。ps 没想到是日本人的作品。
原来跟环保没什么关系阿,,
不太太懂……
第81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法国Annecy动画节2008年获奖短片。
所有治癒系溫暖動畫短片我都完全免疫……
我太年轻?无感?适合于睡前助眠。
醒来时,已泪流满面
风格不是很合口味= =
表面上是一个关于回忆的小故事,实际上却是一则全球变暖的小寓言。
未来会这样吗
就是太短了..我还没有回过味来呢就结束了
第一次看时也被骗到,作者构架作品的能力的确不凡。客观来看只是赚廉价的眼泪而无实质内容的轻浮之作,年轻的导演幻想的老后生活显得苍白而站不住脚。
回忆潜藏在海底,淡淡的穿梭着的是内心的涟漪。
我看的咋感觉没有12分钟啊
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