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布朗是主人公,一个曾经在海军陆战队服役过的孤独老人的名字。
欧美影片很喜欢拿主人公的名字作为片名,本片如果在国内公映,片名有可能叫做《老头总动员》或者《终极老头》之类的。
实际上,虽说老爷子只身犯险,有点儿孤胆英雄的意思,可是并没有做出任何超越他的年龄的举动,哈里·布朗毕竟不是哈利·波特,他不能直捣犯罪分子的巢穴,从此在江湖上留下不朽的传说。
影片意在揭示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社会毒瘤的现实,而面对这样的问题,政府却无所作为,久为鱼肉的百姓终于忍无可忍。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布朗的朋友进行了反抗,结果死了,布朗愤而报复,也很难说成功了,他之所以能够全身而退,还是因为正赶上政府的严打行动。
可是光靠严打,真的可以彻底消灭犯罪吗?
影片的最后,犯罪被暂时地遏制,被犯罪分子占据的地下通道被重新粉刷,社区归于平静,只是不知这样的状况又能保持多久。
布朗的扮演者迈克尔·凯恩是英国国宝级的演员。
毫不过分地说,本片就是他的独角戏。
片中,布朗的心理状态经历了好几个阶段,一开始失去老伴的凄楚、失去朋友的痛苦,到得知杀人者可能会逃脱制裁的愤怒,再到决定实施报复之后的冷静,老爷子通过眼神和面部肌肉的些微扯动,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示得淋漓尽致,并且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
绝对是殿堂级的表演。
影片的立意和凯恩的表演,足以使本片值得一看了,更何况片中有很多耐人寻味的细节。
我喜欢细节丰富的影片,喜欢琢磨细节背后的意味,所以我给到了四颗半星。
《电影世界》说本片是去年最好的英国电影,诚不余欺也。
又是一个以暴制暴的故事,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不是浪漫的爱情复仇,也不是年轻人为哥们复仇,而是一个花甲之年的老头为自己的棋友复仇。
很震撼人心,应该是英国电影史上最好的电影之一,不知道中国90后10后以后会怎么样。
这种以暴易暴在国外可以追溯到罗宾汉形象,在中国就是武侠。
公正是人民不懈的追求,但是总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阳光有自己的规律在什么时间照到什么地方。
所以罗宾汉和武侠经久不衰,人们津津乐道。
看到一个七十来岁的老头把英国小流氓收拾的闻风丧胆,这电影怎能不值得一看。
一方面,电影再次涉及老年人问题,相对于什么外汇储备、gdp什么的,如果不能让人,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儿踏踏实实的感受到关心,那一切都是白费。
另一方面,影片让我再次见识了英国流氓的穷凶极恶。
青春期男性荷尔蒙的躁动可以理解,可是向他们那样无缘无故的暴躁,我第一次理解了什么叫反社会...规劝各位,惹谁都好,就是不要惹英国流氓。
曾经当过兵的老硬汉,一生被战争阴影影响着,他终其一生压抑这那一段回忆,只想能平静、与世无争的生活。
可是,妻子的死去,唯一一个朋友的死去改变了这一切。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当地的一群英国流氓。
他们肆无忌惮,他们蛮横跋扈,甚至连警察他们都不放在眼里。
那么好吧,既然没有人能帮我,那我就替天行道。
老硬汉拿起枪,将这帮流氓收拾的毫无还击之力。
让人感觉痛快淋漓,只怕没有杀个干干净净片甲不留。
老硬汉的身手自然不像007那样矫健,可是让人不得不用崇拜的眼光看着那么高大英勇的他。
看完电影,除了大呼过瘾,其它的词汇都是多余的,有空去看看吧。
熊孩子编程的混混都该杀....擦这是啥地方呀真TM乱.....这些象蛆虫一样缩在下水道里的混混真TM讨厌.......抱歉他们还不如蛆虫......-,凸没个熊孩子都是废柴熊家长养出来的-,凸.........干得漂亮哈里老爷子-,b擦!!
律师都是吃人饭不拉人屎的人渣......只要能挣钱就没良心.....-,凸是啊你该给那女孩叫救护车的......自作孽不可活.......-,凸干得漂亮哈里烧掉这罪恶的魔窟!!!
干得漂亮老爷子这帮渣滓都TM是软蛋随便吧啦吧啦就啥都吐出来了-,凸碧池!!
你丫咋对抓好人那么上心呢??
就算真是他杀了那渣滓你丫就费得让好人进监狱坏人继续逍遥是吧......-。
凸就是啊碧池!!
真有那能力抓真正的罪犯去吧在这盯着个复仇的老人你真有能耐-,凸碧池!!!
你丫有什么问题???
懂人事吗???
......-,凸碧池!!!
这样你丫满意了吗???
........-,凸说的是呀这里算得了什么??
小混混罢了切-,凸警察的作用......真用得上警察的时候警察管用过几回???
.......-,凸地下通道终于可以正常使用了甚感欣慰.......都挺好不够那碧池女警假了点不合理了点.........不管咋说片中还好些天朝现在这世道别说行侠仗义都已经让人没法当好人了......唉.........
不得不承认这个电影太对我的胃口了,如果有六星的选项,我会毫不犹豫地点上去。
因而心血来潮想写点儿什么。
记得有时候提到某个让我不堪的人,总会有人跳出来,说:虽然此人是个傻X,但其实他还是很善良的;虽然此人做了某某无耻的事情,但其实他也做过一些好事的;虽然这个人坑了你,但其实他也帮过别人。
好吧,人的确是很复杂的存在,真实的世界里面,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之分的。
贯彻这个理念的电影有很多,一时间只能想起《火龙对决》,正派反派在道德上没有明确的界限,人性上也没有高低之分。
类似的处理,对于电影而言,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少可以让电影丰满许多,可以给电影平添一份成熟、真实的感觉。
但是,我不得不承认,经过多年对做坏事给别人带来苦难的人进行“理解”、进行全方位的考量后,我真的觉得这样的自己太宽容了。
其实每个人面对每个人的时候,都是用自己不同的方面来进行面对的。
你面对别人的是你坏的一面,你的这一面让人觉得你恶心,那你就是很恶心,才不用管你在别的方面又是怎么样的。
你用你的某一个方面伤害了别人,你就得用全部的你来接受惩罚。
《Harry Brown》中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简单直白,导演几乎就没打算进行任何复杂化、丰富化的处理,坏人就坏得彻彻底底干干脆脆,基本不强调堕落的社会氛围中、凄惨的生存背景对邪恶人性的塑造和释放作用。
尽管稍微提到了Marky的成长经历,给了Marky一个无法主宰自己人生的可怜虫形象;尽管也有Sid这样私底下干坏事,但与人和谐相处深藏不漏的人物,但俨然Sid是个比一般的所谓“坏人”还要虚伪和危险的形象,而且Sid的存在也最终爽快地给反派们判了死刑。
所谓人的复杂,我更愿意相信是塑造性的复杂。
几千年文明的建造和发展的过程,无非是人在自己的动物性前提基础上,怀着并不纯洁的目的,进行“人性”的建造、完善和美化的过程。
文明越是发达,越是进步,就越让人怀疑:动物性是不是就越显得无孔不入,人性是不是就越显得虚弱和虚假——因为如果人性如此美好,又何苦要这么许多“文明”的东西来描绘抑或装点。
因而,别人用动物性的一面来对待你,甚至伤害了你或者你的同伴,最简单的办法,无非是自己挑起担子,用你的动物性的一面去干脆地还击。
PS我一点都不觉得电影在Harry Brown复仇之前的铺垫有多冗长。
当然如果把电影纯粹当成个动作片或者仅仅是冲着糟老头最后爆发的噱头来看电影,那前面这段的确是冗长了,冗长得多么不知好歹。
事实上我反而很喜欢前面的这一段,且不说与剧情、影片情感、影片主旨有多大的关系,就凭那静默又镇定的气质,就已经是很不俗的了。
比如《处刑人》,也是我很喜欢的电影,相较之下就显得轻浮了许多——怎么说呢,但凡扒光就上之类的做法,都是会因为前奏不足而显得缺乏营养的吧;或者说,所谓的艺术感,都是要扭捏一番才能实现的。
看完《伊甸湖》后看到条评论推荐才找来看的,并没有觉得很精彩痛快啊,老爷子除了反手夺刀刺死一个喽啰时比较帅,其他时候都有点心有余力不足的感觉,而且也是逃避了好多次后才爆发复仇的,特别是那个女警察啊,看的人真想进电视里掐死她,太圣母婊了吧,关键还没什么能力和头脑。
还好咱活在治安良好的天朝,最起码警察的效率都比英国强百倍吧。
看到最后的时候,我简直像在看一部恐怖片一样,紧张地捂起了耳朵就怕当黑幕落下,迸出一声绝望的枪响不是么,其实现实就像这个结尾一样,你以为坏人都被放倒了,和谐的社会里再也不会有丑恶了,在光天化日下可以大摇大摆地走进黑暗了,总是会有人来给你当头一棍但是幸好,这是部电影。
而且幸好,它留给我们一缕希望之前偶然在某部影片的开头看到这部片子的预告片时,我对它的期望值是很高的。
看到一脸疲态的老管家哆哆嗦嗦地拿枪追杀着小流氓们,我就感觉这会是部很不一样的片子。
但是看完之后,平心而论,就剧情上来说,本片没有什么太出彩的地方。
揭露社会现实,不算太犀利。
制造戏剧冲突,不是太给力。
倒是悬疑气氛把握的挺好,几场枪战都让人看的心惊胆颤,跟老爷子的身手一样,缓慢,但是极具爆发力本来期待能在剧情里看到什么值得深思的东西,事实上也还只是简单的以暴易暴,杀人偿命。
同时破绽也还不少,老爷子直接把整套带血的西装扔掉也没被人举报,女警闻到了外套上的火药味还不直接拿走。
不过这些毛病基本上算是无伤大雅。
反正片子里的警察基本上是很SB的开始看的时候觉得导演的功力不错,虽然节奏缓慢,但是沉稳。
没有什么让人印象深刻的镜头或者剪辑,但是能有一种无声的力量吸引你看下去。
据说这是该导演的第一部电影。
如此朴实沉着实属难得。
整个片子没有塞进太多的内容,简单直白,也深沉有力其实如果这个片子把主角换成个年轻人或者是中年人,绝对就是部像白开水一样平淡的中庸之作。
而全片最大的亮点,也就在于这个主角的身份,还有老爷子麦克凯恩的精湛演绎。
这不再是一个因为有了仇恨就刀枪不入的孤单英雄。
就算他曾经是个战绩斐然的老兵,年纪大了手也得哆嗦。
前半段里,那种老无所依的凄凉相当的震彻人心。
而这位隐忍的老人每一次面对失去至亲时的哭泣,都显得那样无助。
纵然是后来他开始了他的复仇之旅,也是始终令人提心吊胆的。
他毕竟老了,买枪的时候,第一下他能迅猛地像只老虎,第二枪他就已经慢了半拍让小年轻闪到身后了。
要不是那家伙磕了药,老人家可能已经性命不保了。
这个颤颤巍巍的老兵,至始至终都散发着一股烈士暮年的悲凉气息,让人感慨不已。
还好,最后的结局是美好的。
其实老人家是无所谓死不死了,那么大年纪,唯一能陪伴他的妻子和老友也已经逝去,人生已经走到了孤独的尽头。
但是他能活下来,让人能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可怜的老头终于了结了仇怨安享晚年。
这个光明的结局,还告诉了我们,即使正义是这样的孤独,它也仍然存活,并将继续行走在无尽的黑暗中
乱世当用重典?
--看《哈里·布朗》引起我的思考这部戏上映有好长一段日子了,一直有人推荐看,终于找了个空子,静下心看了,却又不平静了。
这个故事很简单,简单到看过1/4,就猜到之后几乎所有情节了,但颤颤巍巍的老人家拿着枪去暴那些年轻人渣的头的预期,还是强烈的吸引我看完了它。
以下不像影评,倒更似电影引发对现实的思考。
没兴趣就不要看。
看了欢迎讨论,但不要辱骂,尊重别人,才是尊重自己。
乱世当用重典?
看完后内心相当不平静。
英国法律是相对健全的,没有证据不可以抓人,甚至搜证也要有搜查令。
但是法律在一些狡猾的资深的犯罪人那里,又显得那么的软弱。
诺尔被警察带走时,大声叮嘱他妈妈,找叔叔给他脱罪。
我当时就想,他叔叔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最后他叔叔果然是奸诈而又冷酷,没有表情,干净利落的结果了一个警察后,还不忘教育他侄子,杀人应该是这样,让人落不到把柄。
或者一开始,他叔叔就知道自己侄子是杀害好友好友的人吧。
看他对布朗的拳打脚踢,就知道好友的友谊根本只是个屁,只是个掩护自己的伪装。
幸好,布朗还有一把枪。
再看这样软弱的法律下,那个女警对布朗的做法。
感这些警察怎么对明摆的坏人仅一句“无可奉告”就没有任何办法,而对执行复仇的布朗就死咬着不放?
看电影中我一度诅咒她,被诺尔那帮人干掉,就知她道布朗的正确了。
毫无疑问,我也同意以暴治暴了,因为,当法律无法保护你的时候,只能自己拿起武器保护自己。
伦恩被杀前是报过警的。
报警有用吗?
看到这里,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乱世要用重典”,最好像新加坡那样保留暴力的“笞刑”执法,社会治安或者就好很多了。
古代刑法里到菜市口砍头,也是为对社会不安分子的震慑。
同时,罪大恶极的人这样被处决,也是大快人心的事情。
但是,回顾电影,开头的混乱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想想我们社会是不是也会朝这个方向发展?
这让我有些恐惧了。
南平郑民生案引发记者对他所在小区的连续深入的报道,那个小区似乎就是这样一个治安混乱的地方,缺乏必要的法治管理,因为那里是“贫民窟”。
还有“盗贼被看家狗咬死获得赔偿”的那则新闻的小区,也是一个治安混乱的城乡结合部。
这样的区域在我们的社会可并不少见啊。
而且,“盗贼被看家狗咬死获得赔偿”的案例也不见得会有好的社会效应,治安工作没有跟上,当地人照样还是养狗来保家护院,相反,倒是那些盗贼们开心了,“我偷我盗,发现了就给你一刀,如果被你砍了,你还要赔偿我,省得我去别处偷盗了”。
这样荒唐的逻辑是不是会引发更多的模仿效应?
我们所处的社会,正是转型时期,“富二代”“仇富”“杀警察”“报复社会”等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随时像隐藏的炸弹一样引发恶性暴力事件,而且也从“冤有头债有主”的方式向着“干掉无辜弱势群体以期获得轰动效应”的方式转化。
当然,我们的社会不会有警察想对付混混对付不了的时候,因为很多时候不够证据就关到够证据,一拘留十天半个月都没有问题。
对此,我们说民主法治还需要健全。
但另一方面,有钱尤其是有权有人的人,警察法律却显出另一种软弱,这不前两天才爆出“女司机驾车撞倒交警”的新闻吗?
可是有意撞的啊,她一直大声喊着“我上面有人!
”警察对待把这些群体尚且如此无力,何况小老百姓呢?
我不是要为那些像郑民生式的混蛋鸣不平,而是在想,或者深层次的社会根源更应该是在未来被关注。
或者我们在重刑处理这些弱势群体的暴力案的同时,也应该同样重刑处理那些有钱有权有人的人造成的暴力案,不应该因为他作了经济处罚,几十万,上百万,就放过了。
古语有说“杀人偿命”,“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只有这样,小老百姓才不会认为社会的偏私,法律的偏私。
记得近期广州日报上有则“驳斥记者关注郑民生现象社会根源”的文章,说首先是要注意郑民生现象对社会的影响,所以不可以为他鸣不平。
我想,这人大概脑子有问题了,一是没有人要为郑鸣不平,他弱者杀更弱者,他该死,该千刀万剐,甚至该押到菜市口去千刀万剐,大家都不会反对,二是记者是希望通过这个深入报道,让大家关注社会混乱根源,期望从根源上改善。
所谓治标还需治本,否则,郑民生这样的人,杀,是杀不完的。
要改变这样的混乱,首先是要民有所生,有所可以生,有其生的条件,不要说还有人比他更差,人家可以活,他咋就不能,应该反问一句,你××长××官的,如果你活在这样的现实里,能心情宁静快乐的活吗?
幸福并不需要大富大贵,但幸福至少需要宁静的生活,有宁静生活的条件。
所以我说,那个反驳的文章的炮制者,搞不好就是××忽视民生的有钱有权有人者。
乱世当用重典?
首先还是应关注弱势群体,解决他们的生活所需。
《哈里·布朗》所表现的街区,各个城镇的“贫民窟”,如果改善成是平民窟,治安和其他地区一样被ZF所重视,这就可以了。
记得,对平民、贫民、乃至有钱有权有人者,应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如果伦恩报警有用的话,他就不会被杀,如果警察有用的话,布朗就不用做孤胆英雄了。
76岁的老人家,他容易吗?
只是因为他的方式还是“冤有头债有主”,所以大家才认同,如果他杀不了那个冤头债主,又或者他认同了那些胡作非为的混混的做法,也用杀人来娱乐人生呢?
这是一部把事实完全呈现的电影,没有花哨的修饰手法也没有绕弯子,我也没有看出什么深刻隐喻,就是把血淋淋的社会问题摊开来给你看。
可就是这样不用花太多心思的电影,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这个世界很美很可爱,这个世界也很丑恶很肮脏。
我想这部片子的最终目的是让我们用一颗坚强的心认真的活着。
片中的哈里,有陪伴多年的妻子,有一起下棋的老友,有一个小却可遮风挡雨的家,不富有也不至于挨饿,除了要忍受那些嚣张残忍的年轻人,似乎没什么大问题。
偶尔看到别人被年轻暴力团体殴打,他选择沉默。
毕竟不是圣人,虽然也知道不对,可作为一个无权无势的老人他能改变什么呢?
渐渐看得多了,他也变得有点麻木,那些受苦的人他不认识,他只能小心翼翼的活。
有人说影片拖沓,和一些节奏鲜明的电影比确是,不过就这部片子,我认为很有必要拖沓。
哈里不是钢铁侠不是超人不是屌爆的007或职业杀手,当然也不是逆天的汉尼拔或者其他什么内心邪恶智商强大的变态。
他就像平凡的大众,像我们,没想过伤天害理也没能力拯救苍生,有爱的人,有朋友,有点小娱乐。
面对强大的恶势力,不敢叫板,绕道而行。
是啊,平凡的很无力,胆小的很没用。
可却如此真实,真实的让我不敢直视。
即便如此的委曲求全还是逃不掉,这些阴影一点点的把他逼至死角。
影片从一开始就抛出了很多社会现实,大人物做了什么坏事,无辜路人惨死,车祸......即使每天都在上演可那些问题离主人公太遥远。
只有青少年问题确实的发生在他的生活里甚至威胁到他。
而那些不够精彩的大半段就是给我们看看现实如何把人逼到忍无可忍。
这个过程中就像性骚扰,观众先被视奸,我们安慰自己算了看看也不会少块肉。
接着又被嗅嗅,我们有安慰自己就当被狗闻了。
对方更加肆无忌惮,开始动手动脚,有些人忍不住了,瞪对方一眼走开,有些人继续忍,安慰自己回去洗两遍澡。
我不知道是不是要对方把我们按在身下撕了衣服,我们才会大吼“给老子死一边去,不然老子拼死也要割了你JJ”。
哈里之前的忍让可以理解,后面的反抗也是理所当然。
他的反抗只是为了让自己活。
他的报仇对象是杀害了老友的那几个畜生,杀那两个种大麻的渣滓和那个喜欢被男孩舔老二的贩毒头头是计划之外的。
救被毒品折磨得没人样的妹子和两个有过几面之缘的警察也是计划外的。
以前是海军陆战队的背景只是为他老成这样了还能报仇提供可能性,不然他只能步老友后尘。
可即便有这样的背景,报仇之路也是磕磕绊绊,杀的不过瘾也不可能过瘾,还有几次自己差点没命。
最后的大boss sid,让影片更残酷也更真实。
渣滓像丧尸一样会进化。
天天像打了鸡血似的句句有F,专挑软柿子捏,觉得能干几个文化程度和他们一样垃圾的妞就牛逼哄哄的小渣渣,有眼睛的大脑没错乱的都能一眼认出。
还有很多带着伪善的面具操纵着小渣的大渣渣。
普通人很难识别,他们出手我们甚至还没反应过来,只能死无全尸。
毕竟是电影呢,还是给观众喘口气吧,哈里走了狗屎运,没死成,报了仇也没受到法律制裁。
他活下来了,一无所有的活着。
本片没讨论哈里的复仇行为是对是错,其实也不需要。
他所对抗的甚至不能称为人,管什么原因都早就渣到根了,而且除了变得更渣没有第二种可能。
法律的制裁并不不完美,警察总是姗姗来迟,种种原因促使他复仇,可能经历哈里的苦难才有资格说他的行为是对是错。
这个世界让人失望,可是我们不能放弃,必须面对。
现实很少有绝对的黑白,大片大片的灰色地带,这些混沌时常考验有良知的人。
如果可以请选择尽量不伤害他人的方式活着,如果不行也只能遗憾。
这部电影的好处是,总体上很平淡,因此一有高潮,就显得特别有劲。
不像有的电影,开场火爆得紧,接下来就难以为继了,力用的太集中了,看起来反而很不爽。
力度与高潮的掌控,是一部电影好看与否的精髓,特别是商业片。
其实这是一部往文艺片方向拍的商业片,乍听起来,肯定觉得这样的电影差不了,至少要比往商业片方向拍的文艺片要好得多,事实上并非如此,这两种其实都难得很,一不小心就会被说成是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
这部片子其实并不是很精彩,只因为他前面压的好,所以并不会让人有失望的感觉。
这部电影的开头,我还以为是又一部《老爷车》,可它慢的多,支持剧情延续下去的线索也要少,老爷车是烈士暮年的生活片,最后也没有打起来,而这一部哈里•布朗则是一部文艺版的英雄片,他本应该是蝙蝠侠的,可是年事已高,为这片添上一份悲凉,反而是愈堪回味。
英雄摊上这年老的现实,事情的解决也并非凭他一己之力,故事的节奏也并没有忽然的高潮,就靠着这一点凄凉,它的水准是明显的往上拉伸了一个层次……这一部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应该梦幻但却现实的英雄片。
Caine的眼睛……永远是那么意味深长
两星给卡司,剧情和人物设定真是他妈的极品,特别是那个女警官,绝了。审问的时候屁都不敢多放一个,老朋友的死就这么算了她也没有多大感觉,好了到了检查管家是否杀人了,妈呀那个肯定坚持,告诉上司上司没理她她那个气啊失望啊,他妈的这种警察和那些暴徒本质上是没区别的。
节奏太慢
与德国朋克自发组织的Chaos-tage相比,英国小混混的暴乱只是一种漫无目的的娱乐
即使是老头,你也伤不起的!
对于好的电影我从来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这些年安定平稳被冠冕堂皇的放上新闻联播及各种无良的政府口舌,冷漠无情离我们越来越近,热诚良知却淡渐行渐远,粉饰太平在大行其道的同时,对正义的呼唤却愈发的强烈。
迈克尔老矣,尚能打手枪
剧本太没有新意
1. 英国警察也太孬种了在这片子2. 以暴制暴永远是正确的3. 基调太压抑不喜欢
Harry.Brown.DVDRip.XviD-DoNE
emily mortimer
一部用艺术手法拍摄的商业题材,其实拍得挺混乱的,也的确是处女作。没有像很多人说的那么好。
这不是一场社会正邪的较量,而是一场自然的变革。当社会过分充裕,就会产生残渣,当残渣过分影响其周围环境,就会有势力与之较量。这种自然调节之后,社会前进中的动荡,趋于平稳
任何地方都应该有地下通道的心理阴影,具体用什么样的方式是次要的
老夫少年狂,故事没讲好
太压抑了
2021 0224 23:14 gtl 没啥意思,警察真是傻又怂
老年复仇片
还是找个能打的老头来吧
我靠。。这哪里是英国哦,这简直比sona监狱还恐怖。杀个条子就跟没事儿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