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剧中妈妈生病,一个激灵想起我保险要到期了。
看到送买菜车那里想到我妈也是不愿意用买菜车,直到我买了个很好看的才接受。
编剧真是很细腻了。
还有,因为经过泡沫经济,所以不去紫屋是怎么回事。
紫屋不是表示廉价吗,那经过泡沫经济,应该会愿意买廉价品才对阿。
剧中家庭全员浓眉大眼,看起来很舒适。
尤其姐姐,很耐看,也很贴心。
就是看到奶奶的忘年交那里,感觉妈妈给人家赶走有点尴尬。
推荐1000部电影(短剧)的第4部:《3000日元的使用方法》(日)这是2023年的新剧。
一个月存3000日元,换算成人民币大约就是150块钱,有人会说,一个月150块钱存的有什么意义呢?
美帆的奶奶说,要是一个月存8万日元可能会很难,但是一天存100日元就很容易做到。
算成人民币大概一天5块钱,是不是很简单。
理财是一种习惯,不要因为钱少就觉得没必要做,正是因为钱少才有必要慢慢积累,一夜暴富的人很少,大多数人的财富都是积沙成塔的。
可以从钱少的时候开始,养成理财的习惯,等本金越来越多时,收益才会越来越大。
1⃣️女主美帆美帆是刚工作两年的小白领,她和很多女孩一样,过着精致的生活,从家里搬出来,租住在6000一个月的繁华地段,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所以基本是月光。
后来因为要好的同事突然生病,再加上她想领养小狗,需要自己买房,由此才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财务情况。
奶奶曾经让美帆每天存100日元,一个月可以存3000日元,3000日元长期积累下来也是一笔可观的数字,还要贵在坚持。
当美帆有了存钱理念时,不知不觉就改掉了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了。
美帆开始存钱,并且搬回家住,省了房租,每天上班自己带饭带咖啡省钱。
2⃣️女主的奶奶我想很多人已经被奶奶圈粉,奶奶身上真的可学习的太多了。
比如奶奶有坚持记帐的好习惯。
奶奶坚持理财,并且用利息买到了她一直想得到的东西—按摩椅。
奶奶那么大岁数,还想着去做兼职,一是有收入,二是即便年纪大了,也能体现自身价值。
太喜欢奶奶这个角色了。
一家人应该从奶奶身上学到很多,而且奶奶的穿着打扮也很时髦,即使她做了很多年的家庭主妇,但仍然是一个睿智又优雅的奶奶。
3⃣️女主的姐姐我也好喜欢这个姐姐啊!
姐姐结婚后,也成了全职太太,把家里打理的紧紧有条。
而且姐姐的理财方法也值得学习。
她每个月可以存6万日元,加上老公的奖金,一年可以存100万日元,剩余的钱可以买家电之类。
首先她在老公发薪这天取出4万5千日元,之后2万日元的伙食费全部换成崭新的千元钞票,将1个月的伙食费放入这5个信封,每个信封放4000日元,第五周剩余的会买调味料等。
为什么要换成崭新的钞票呢?
因为崭新的钞票放在皮夹里有时不太舍得用。
相对比的就是现在的手机支付,滴一下钱就付出去了,好像没有一丝舍不得。
姐姐有一个本子,写着存钱目标。
她的口头禅就是节约,虽然也为了钱苦恼过,但是大多数时候她还是开心快乐的,自己坚持用自己的方法,慢慢地向目标靠近,这种感觉一定很好。
还有女主的妈妈,女主的爸爸,女主后来的男友都有自己的攒钱和理财技巧。
这部剧看完就很想存钱,2023年超级正能量攒钱日剧,大爱!
2024大家一起攒钱存钱吧!
电影:《3000日元的使用方法》导演:村上牧人上映时间:2023年主演:葵若菜、中尾美枝
-over-
本来想学习省钱方法看的这部剧,没想到里面最出彩的角色是奶奶,很多问题的解决都是靠奶奶去点出来的,还有买质量好能用很久的东西,从三千日元开始储蓄,想去工作,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也能在合约截止后及时抽身,去做下一份更想做的事情。
反观女主的人设,其实比较平,省钱第一步先啃老,不过这个角色后面也有成长,给家里交生活费等。
最后两集看的很窝火,既然第一次去男方家出现矛盾,三观不合,为什么翔平还要邀请女主去第二次,第二次不但没有任何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反过来指责女主,这么没有担当,还结什么婚?
本以为他俩就这么结束了,没想到第八集诡异的大团圆了,男方的教育贷款最后是女方父母承担了压力……虽然翔平家有他家的生活方式,没有他自由的父母,培养不出来这样能一眼吸引到女主的男生,但是后续翔平对这件事和女主的态度真的让人觉得吃了苍蝇,自己没啥好的解决方法,最后为了追回女主要和父母少来往……真的,他俩真的分了这剧都不会觉得烂尾,又把女主塑造成了自己说服自己容忍接受这一摊烂事的小女人……还有比较不能理解的点是,她妈患癌做手术,他们竟然都抽不出来时间照顾一下,回来还要伺候一大家子,这剧主要是训导日本女性的吧?
本来期待女主会成为下一个奶奶的角色,没想到最后成了她妈妈早期的角色……
之前看了很多推荐,说看完之后会对金钱观产生改变。
于是抱着学习的心态看了这部电视剧,确实,看了第四集以后我就对我的前四个月的财务状况进行了复盘。
因为知道自己前面每个月都有定期存钱,而且最近出闲置状况也还算不错,理财也都有收益,所以我很自信的认为相较于上一次盘点,我的小钱钱肯定会有一定的增长。
但是当我复盘以后发现,虽然努力存了1.3w,但是我的总资产才增加了5k,所以,我的小钱钱都去哪里了呢?
通过查看记账app,我发现自己虽然存钱了,但是花的钱也真是不少。
像大额资金使用就是,给父母、亲戚发红包、还有就是人情往来随礼、给家里换空调,看完大头的消费我觉得也还好,然后其他花的最多的就是吃。
因为放开,和朋友见面次数增多,吃了几顿人均超过200+的自助,还有去看livehouse。
所以我想了一下,感觉剧里面说的蛮好的,除了要存钱,也要对支出有规划,要把一个月划分出来四个周,然后详细到为每周做计划。
当然,我个人的理念是:既要认真存钱也要好好享受生活。
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不能为了存钱苦哈哈的馒头咸菜(仅代表个人观点,我当然也很佩服为了存钱这么努力的人们),当然也不能为了享受当下而大手大脚甚至超前消费。
任何都不要极端,要找到平衡。
回想起来,我当初在朋友的鼓励下开始存钱,一开始的目的是能像朋友一样买一个LV,可是随着钱慢慢地存够了以后,我发现,因为我存的比较辛苦,我觉得买个包也没什么太大的必要。
而且我一直都是骑自行车上班,那我买了肯定舍不得放车筐里面,那我买来不舍用供着吗?
所以还不如就用便宜的包包。
后来,我就把存钱当成了一种乐趣,看到余额增加的感觉真的太快乐了。
但是,随着存款的增多,我的花钱好像也在变多,我在想着自己也有存款,吃一顿好的没关系,发红包大额一点没关系。
因为每年都能比上一年存的多一些,所以我还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比较能存钱的人。
但是,通过这一次的复盘我有被震撼到,奥,如果认真规划支出的话,没准我能存下更多的钱呢。
我觉得不仅存钱要认真,要计划,花钱确实也应该规划,尽量少花额外的钱,每个月聚会、看livehouse都控制量。
下一步我会好好对我的支出进行计划。
剧里面的奶奶总是在输出一些很好的观点,看完我更羡慕了,我真的也好希望能在长大后经常和姥姥奶奶聊聊天,可惜,她们都离开的太早了。
姐姐和丈夫两个人真的很好,姐姐在认真的规划着家里的钱财,丈夫认真工作,而且,丈夫也能体会到妻子的辛苦,喜欢和孩子玩,帮岳父制造惊喜。
+++++++++++++++++++++++++++++++++++++++++++++++++++++++++++++++++++++++++以上是喜欢的部分,下面要进行吐槽。
我不太能接受最后女朋友回来和安生复合,出轨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和很多次,因为烦躁就逃避,因为逃避就和主动示好的女生睡觉,因为女生怀孕就结婚和多年的女友分开,又因为没怀孕那个女生走了所以才去追回女朋友。
就因为女朋友想结婚生孩子所以就这么苦恼,那以后会经历很多不同的困难吧,这样的男人根本靠不住啊,我觉得人的本性是不会变的,即使现在有人推着让他清醒,可是绝不会变。
电视里呈现的都是美好的,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赶快跑吧还有电视剧里面的爸爸,妈妈能和他过这么久真的是太可怕了。
每天没有回应,说话也不搭理,家务、做饭通通不管真的太可怕了,甚至生病的时候也没有关心。
但是,竟然在妻子说离婚的时候突然爆发了,可以说那么多话了,早干什么去了?
妻子就想起了过去的美好?
然后去了一趟夏威夷回来就好了??????
完全不可能的吧,如果有这个觉悟绝不会到现在这样。
最最最不能接受的是结局,美帆和翔平两个人确实不错,但结婚确实是两个家庭的结合,有那样的公婆也太可怕了吧。
有今日没明日的生活,生活理念就完全不一样,怎么可能一起生活呢,我理解不了这个结局。
还有,存钱还要会投资,投资在最后才被想到吗?
只是说了需要投资,但是却没讲怎么投,好吧,也许还有一部其他的日剧专门讲投资吧,这部只是教我们存钱的。
很多观点还是挺好的,至少看了有一些收获吧,但是,剧情,真的别太细想,槽点太多了。
日本,果然结婚很辛苦呢,女性太卑微了,还有职场pua,真的都好可怕。
我当初找来看是冲着学储蓄、理财方法,摆脱自己负债无储蓄的。
但是看下来之后发现关于储蓄理财的干货并不多,倒像是披着理财的外衣去带出日本婚姻,生育,老年人就业的现象与选择,各种happy ending催婚催育的宣传片。
提醒:保持头脑清醒看待,遵从自己内心选择。
三大迷惑剧情1、面对伴侣直至退休前的冷暴力,或者狗血的出轨的选择。
2、原本捉襟见肘的一孩家庭,还生育了二胎。
3、女主本来有为自己未来的存钱计划,与男主婚后却要一起偿还男方的大额助学贷款(计划分12年还),然后女主家人也支持亮点剧情:77岁的奶奶的储蓄,理财,从再重新就业到自己兴趣创业。
羡慕有钱有闲的奶奶。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底线,不同的选择,尊重他人命运。
祝好。
剧情比较理想化,前6集很温暖,因为第7、8集抓马剧情减一星,讲存钱的部分不多。
第一集,妹妹发现了存钱的意义。
第二集,老年人依旧可以发挥价值;第四集,姐姐发现了没有完美的生活,要珍惜现在所有;对于第六集,我想说,相比较嘴上说出来“你是我重要的家人啊,我只想与你共度余生”,还是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行为更重要。
当然这家爸爸还有救。
只是编剧啊,能不能不要再把男性在家务上的懒惰归咎于不善言辞不懂表达了,有些人就是对家庭没责任心。
第七集 为了家庭而努力攒钱的姐姐,准备孩子三岁上托儿所后就工作继续攒钱的姐姐,决定生二胎了,明明一个孩子日子都过的紧巴巴了……可能这也算她的幸福吧,毕竟穷有穷养的方法富有富养的方法……毕竟,她超爱的。
第八集,妹妹还是决定和男友结婚,哪怕俩人的价值观差距已初现端倪,哪怕他的大学贷款其实算是俩人在还,哪怕他那无底洞般的爹妈在人生未来的几十年可能要他俩承担各种不必要的花销,但是!
是的,你没看错!
女主,她同意了!
她因为爱!
她也超爱!
当然了,面对不靠谱的爸妈,男主同样超爱,所以最后嘴炮拯救世界,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完美,撒花。
编剧也在不遗余力的凸显这群男性都知错就改、靠谱、有担当,让剧情显得没有那么离谱,只是把屏幕外的我气笑了而已。
日本女性的奋斗之路,任重而道远啊。
“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决定了你的人生。
”在《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当中,女主角美帆小时候,祖母常常给她三千日元的压岁钱(按照当前汇率约相当于人民币160元),叮嘱她好好思考要拿这笔钱做什么。
这句话的含义是,从小额金钱的使用方法就能看出一个人的金钱观。
整体剧情也围绕美帆为了实现梦想而攒钱的计划展开,以不同的角色展现不同的观念。
这个开头设定还可以,如果能拍成金钱观众生相或节俭生活小窍门都不错。
可惜,剧情很快偏离了节俭生活的主题,一路奔向赞美传统家庭价值观的方向。
并且从叙事角度来说,这部剧有两个硬伤:一来省钱方法拍得很悬浮,二来角色配置不合理。
这些问题或许和创作者的单一价值观不无关系。
放弃租房搬回家,这是可以学的吗?
理财不等同于省钱,可惜在这部剧中,绝大部分与钱有关的剧情都围绕着省钱、节俭展开,而且充满了不合理的设定。
全剧开头交代了女主角美帆的生活状态。
24岁的她在大公司工作,月薪25万日元(人民币1.3万元)。
她一个人住着舒适的出租屋,月租9.8万日元(人民币5200元),常常去贵价餐厅和进口超市。
但是在看到能干的同事突然病倒,和路遇想要收养的小狗之后,她认识到人总会有无法工作的一天,并且开始想要拥有自己的独栋房屋(剧中收养小狗的必要条件),于是下定决心开始存钱。
美帆咨询了曾在证券公司工作的姐姐,开始梳理自己的财务状况,并着手减少固定开支。
她做出的第一个决定是——搬回家住。
一个在大城市大公司工作的人,放弃租房搬回家中带院子的别墅,通勤完全不受影响,并且和家人相处融洽——有多少人能满足这样的条件呢?
如果能满足这些条件,那么美帆一开始为什么要租房呢?
剧中的解释是她一直向往独居生活,这就令角色显得有点幼稚了。
剧中其他许多角色的决策也同样悬浮。
比如美帆的祖母,这是一个时尚、前卫的讨喜角色,在剧中常常负责出谋划策。
祖母当了一辈子家庭主妇,因为教授别人做小菜得到了一点报酬,感到了自己的价值,决心出去求职。
于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上一份工作经验可能是五十年前,在经历了一点波折之后,很快就依靠自己年轻时在百货公司卖手帕的经验,在一家高级服装店找到了兼职店员的工作。
又比如自由撰稿人キナリ,面对以打零工为生、不想做出承诺的男友安生,她提出想和他生个孩子,让他做家庭主夫,为他支付所有的保险金。
到底是什么样的自由撰稿人,看起来最多三十,工作也不算忙碌,收入还能轻松养活一家三口?
大约也就是看到这一集,我的心情从好想放弃变成了“让我看看它还能有多离谱”,就把这部剧看完了。
写到这里想起了不久前的一件事:某台新剧里,北漂女主角努力打拼了几年,终于勉强买下北二环的一个小四合院。
不知道女主角做的什么工作,可能是拿到了诺贝尔奖吧。
人物弧光用力过猛,就成了OOC故事创作往往强调要有人物弧光,大意是主要角色要有成长,在经历故事之后要发生一些转变。
但这种转变如果过于突兀,就会变成OOC(out of character),也就是说角色前后不一致,看起来不像同一个人。
剧中美帆父亲的角色就有这样的问题。
在开头几集,我们看到的是一位传统的父亲,沉默是金,不动如山,对所有的家庭事务不管不问。
美帆的母亲得了早期癌症,他甚至让她一个人去医院检查,出院的时候也没有去迎接。
母亲动了离婚的念头,察觉情况不对的美帆、祖母和姐姐等人开始联手改造父亲,让父亲写了一封感谢信,顺利挽回母亲。
接下来,父亲的人设发生了180度大转弯,开始积极学习做饭,也学会了对家人表达感谢和鼓励。
角色转变过于突兀,问题在于两个方面:为了强化反差而把转变之前的角色塑造得过于讨厌,以及剧情对转变的过程刻画太少。
前一个父亲简直是在冷暴力,后一个父亲突然就成了模范暖男了。
对美帆的男友翔平的父亲的刻画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一个对他人不理不睬的无礼大叔,突然就变成了关心子女婚恋的慈父。
观念迥异的角色能组成家庭吗?
仔细想想,这部剧的问题根源恐怕出在角色设定和配置上。
剧中的三个家庭当中,有两个仿佛是随便找了几个人组成的散装家庭,导致很多冲突都立不住。
比如美帆家,既然祖母是这样一个思想前卫、充满智慧的女性,那么,她是怎样在做了一辈子家庭主妇之后仍然拥有这种个性的?
为什么同样做了一辈子主妇的母亲反而比上一辈更加传统、隐忍?
为什么这样的祖母养育的父亲变成了一个保守的大家长,一直对家人不管不问,而祖母直到现在才拿出母亲的身份来教育他?
又比如翔平家,美帆与翔平用了很少的剧情就飞速进展到谈婚论嫁,这时翔平的父母告诉他们,将来要偿还450万日元的贷款(人民币24万),这是供翔平上美术大学的费用。
这对父母一直过着及时行乐的生活,加上最近父亲工作出了问题,所以无力还款。
剧中充分强调了翔平父母的随意个性,比如母亲当着美帆的面打开送来的点心吃起来,父亲喜欢玩摩托车,儿子对父母直呼姓名等等。
这些剧情有的只会显得角色很没礼貌,有的又令人感觉没有说服力——在日本有多少人会对父母直呼姓名?
这样做的人是不是通常家庭有些国外背景?
还有最重要的,为什么这样一对随性的父母会养出一个对金钱有责任感、报名上了理财课的儿子?
他是不是因为父母的任性经历过什么金钱危机?
(得知有贷款不算,那是在上理财课之后。
)关系亲近的角色之间观念有很大差异,这点本身没问题,但是需要交代清楚背景,否则整体剧情看起来就会像一台小品。
观众会产生种种疑问:这对夫妻到底怎么过到一起的?
这孩子到底是不是父母亲生的?
他们原来为什么不吵架?
现在怎么又吵起来了?
其实,如果把必要的信息交代清楚了,人物的个性差异就能显得很合理,而且能成为很好的故事。
例如,如果一家人之间观念差异很大,也许是因为过去发生过什么事情,让差异很大的人组成了家庭,或者让子女选择了与父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又或者,一家人原本可以包容别人的不同,直到突然发生了某件事,改变了他们之间的平衡。
这部剧确实也有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美帆的母亲突然对父亲产生了极大的不满,主要经历了三件事:好友离婚给了她启发;她生病时父亲不管不问;父亲退休令她领悟“家庭主妇没有退休之日”。
但是在代际关系上,剧中父母子女之间的观念差异还是没什么说服力。
创作者的价值观重要吗?
这部作品的价值观是非常清晰的,那就是家庭第一:无论情感还是金钱,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都是家庭。
美帆一度因为助学贷款问题想要和翔平分手,最终还是决定和他一同面对。
美帆父亲全额还款,只是让两人签下借条分期偿还,理由是不能让银行挣利息。
美帆的姐姐因为生育而事业停滞,本想等女儿长大一些去打零工补贴家用,转头又觉得省钱都是为了家庭幸福,放弃打零工的计划生了二胎。
而前面的剧情中交代,全家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姐夫的工资,而他的工资还比不上美帆。
翔平的父母表面上看起来不负责任,但是在翔平刚出生时,他的父亲放弃了工作共同育儿(也不知道二十多年前的日本有几个男人会这么做),那时候两人的经济来源是——翔平母亲娘家的存款。
用美好家庭作为解决方案是一种偷懒,遮蔽了许多现实问题。
这其中最令人不适的就是零工男安生和自由撰稿人キナリ这一对恋人。
安生出轨还差点让对方怀孕,キナリ愤然分手,随后在美帆祖母的建议下,安生以跟踪狂一般的行为挽回了女友。
那么,这两个收入差距悬殊、财务观念截然不同的人为什么会走到一起?
安生不仅毫无财务规划还出轨,被分手了还死缠烂打,为什么事业成功的女友还想和他组建家庭?
她到底图啥?
虽然我不赞成仅因为不认同价值观就贬低一部作品,但我觉得从创作的角度来说,这个故事的作者如果能抱着一种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不要大力输出价值观,而是专注于展示众生相,故事会好看很多。
或许所有的故事都是如此:创作者不可能绝对中立,但是心态开放的创作者更能充分理解不同观念和立场的角色,考虑不同的可能走向,最终写出更好的故事。
男女主准备结婚,结果男方父母突然说,男主上大学的费用是贷款,现在需要男主来还,(男主不知道自己上大学的学费是父母贷款的且现在还没有还完),本来男女主都准备一起存钱结婚买房了,女主的梦想也是存钱买房,于是两人分手。
一年后,男主发了一个群发短信通知所有人去看他的海报,女主看完那个海报居然恍然大悟,觉得自己之前很过分,让男主不坚持自己的梦想去承担那个债务是错的。
不是啊,你们的重点是不是搞错了呀?
重点根本就不是什么坚持不坚持自己梦想的事情啊,重点是男方父母家这个鬼样子,你还敢结婚?
(男主父母没有存款,属于信用卡过日子的那一类,两个人都很自我,以后爆雷还得小孩买单)。
双方家长见面商量结婚的事情,男方家长一脸无所谓,把女方家长气得要死,结果最后居然被男方家长在男主刚出生时,觉得应该对小孩的负责任,于是两个人的工作都辞了的行为感觉到对方很有责任心????
女主还感谢他们把男主养成了很好的样子,what the ***?
女主本来可以自己一个人存钱买房,现在要两个人一起先去还男主的学费贷款,并且这笔费用还不小,男女主两个人要拼命工作12年才能还完。
然后才开始存钱买房的计划。
不仅去还了自己没必要还的钱,还自我包装成了这是对方努力爱自己的表现,编剧能不能把东亚女在编的再恋爱脑一点???
最后是,女主的爸爸把这笔钱还了,然后给他们说这是男女主向他们借的钱,以后每个月还款就只还本金,不要利息,这是要把女方从个人到家庭榨干啊?
真的服了,女方奶奶还自我包装成这是一家人的表现???
雷点太多,还有女主姐姐因为老公一直想要二胎,但是家庭收入太少,一直很愁,最后还是选择了生二胎,催生也不带这样的吧?
女主奶奶和年轻男人成为了朋友,年轻男人有女朋友还去和同事一夜情,被女朋友知道之后分手,结果女主奶奶居然劝年轻男人去追回女朋友,没事儿吧???
女主爸爸20多年不和家里人说话,不做家务,女主妈生病得了癌,让老公去医院照顾自己,老公都不去,最后决定自己提出离婚,结果因为老公说自己其实不善言辞,心里是很关心家里人,还一直存钱买了欧洲双人游的机票,女主妈就原谅他啦?
真的很假,而且一个人的变化能从每天不关心家里人,不做家务到送了机票之后开始做家务,做各种事情,对男人的描写太会美化了吧,现实可能吗?
结局就是大团圆,男女主在一起了,开始还钱之路,女主姐姐生了二胎怀孕了,年轻男人的女朋友回来了,what ***。
本来是一个教省钱的剧,结果里面的省钱技巧其实也没什么大用,尤其是里面的省钱导师,真的很像那种最后让学员去投资股票的传销人。
看完两集《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真的受教了,第一集前半部分女主花钱其实不算大手大脚。
只是在固定的支出不受约束而已,例如租房要选装修好的舒适的,买衣服买自己承受范围内最贵的,月薪足够高但是每月只攒3000日元(折合人民币150块钱😂),当时我就震惊了,月薪到手25万日元,每个月攒5000绰绰有余,这跟个体从小的成长环境大有关系。
从小觉得能用钱解决的问题无需多发愁,所以女主在二十四年的人生中都过得很幸福,当突然遇到一个转折点开始复盘自己为什么没剩下什么积蓄,当遇到想买的房子发现自己连一平米的钱都拿不出来,一个开始节约的生活纪录片。
抱着学习省钱存钱的方法来看的,有一点收获,也有一点失望。
因为这部剧比起省钱方法,教的更多是对待金钱的观念,这观念里面夹带着传统的日式价值观,未免有些挂羊头卖狗肉。
(而且我对日式价值观某些方面接受无能,所以对几个情节有些不适)里面所涉及到一些省钱方法,实用性不是很强。
但坚持记账和重新审视自己的固定支出这两项对我来说启发还是很大的。
总之,如果是为了学习省钱,那么不必抱太大希望,把它当作轻松下饭剧看就可以了。
很家常的影片,挺下饭的
希望我77岁的时候也像奶奶这样健康富有 但我肯定不会去工作 要去享受花钱
真是挂羊头卖狗肉的一出烂戏。以为能看到消费降级返璞归真的生活方法,没想到居然是强行合家欢的剧本。里面的男人全都一言难尽:不顾家不体贴的父亲、出轨浪荡的无业男邻居、职场霸凌不自知的男课长、身负债务的男朋友,只有姐夫积极乐观是唯一正常男。但是剧里的各位对上述人士都非常体谅呢,也不知原因何在。主线感情也莫名其妙,以至于女主回闪时幸福片段只能剪出10秒,也不知道怎么就爱得深沉了。节约课老师的课程毫无新意,只有口号没有理论,节俭人士会花钱上这种水课?主旨、感情、职场、家庭的剧情皆是蜻蜓点水,没有情绪转变,没有内涵,真是一出狗听了都摇头的剧啊!
只有第一集点题,后面一路跑偏
催婚催育诈骗片!
只有奶奶再就业还觉得有点儿意思。
看完剧就特别期待什么时候我们可以出个10元面值的硬币,每天存起来。想想都激动。
在教攒钱的方式的同时也是女主的一种成长,从转嫁开销到每月交家用,有些地方蛮刻板的,但第四五集疯狂上分渐入佳境。(至第五集)
抖音上旁白讲解看完。以为是教人如何理财赚钱,结果是展现普通日本人非常切实的日常消费生活。确实也看到了不同消费观念,消费观念也确实是人生观的表现。
简单学了几个存钱小妙招,后边就开始莫名地催婚催生,鼓励老年人就业,这剧情走向就有点迷。
前六集可以打四星,后两集减一星。不想生气不要看最后两集,总而言之,攒钱的背后是啃老,屮
怎么省钱只有很少的描写,大篇幅都在描写女人要怎么为了家庭奉献牺牲自己🤮
只有到了奶奶那个年纪才会有那样的通透吧,前面几集好看。
妈呀 最后变成像爸妈借钱给男友还债了 虽然理财方面有一些可操作的 但是剧情方面最后走向也太奇怪了吧
lj
省钱是为了能更好地花钱,生活是自己的,幸福也是自己的。
反复看了三遍的日剧即使才出了两集是跟 《钱断情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好剧关于生活方式 工作 攒钱 节约 人生目标之类的很适合我们普通人参考和学习~尤其是新年开始的时候有个参考自己也很有动力目前就两集说下我自己的感受总结1⃣️好好工作 即使结婚或什么的 保持有独立的经济能力2⃣️节约攒钱老话说:“钱是挣出来的不是攒的。”可是咱们普通人挣钱的路子也没有那么多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还是好好攒钱争取早日实现自己的目标吧~要说有啥吐槽点:剧情进展有点快哈哈哈😄女主的开窍太过于快速。不过还是很期待后面的剧情
看了第6集,照顾一个爱无能的巨婴38年了,最后他哭几下,说几句对不起就这么原谅了,无语!!离婚啊!别犯贱了!烦死这种大团圆剧情了!
第六集的爸爸真的是高光呀!爸爸演得很好的呀,超级感动。
好有意思,有趣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