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Easy E说的,N.W.A代表Niggaz With Attitudes。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他们是赤脚汉,是挑战者,是先驱,他们做的音乐是把现实中黑人街区小人物的伤疤撕烂暴晒在阳光下再让它们剧烈地腐烂散发恶臭,因此他们注定要承受既得利益者的欺辱压迫,也必须打不死压不跨地、持续乐观地从国家机器的铁拳下趟过一回又一回。
说说自己最直观的观影体会(不分主次先后):1. 剧情干瘪,肉感不足,几乎就是按时间轴平铺直叙,并教了我们两个道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保护自己远离艾滋;2. 视角单一,只拍这几个rappers从nobody到vip的过程(一些发展历程和细节交代尚不清晰),对于外部各界针对音乐的风评(单拍几个采访或记者会是不够的)以及同时代其他rappers或其他流派音乐环境提及甚少,这不免过于主观、架空了。
3. 很多情节和画面表达略显中二,但bgm确实入耳,很带感,时代背景营造还原得算蛮准确。
4. 作为乐迷,通过电影,我能很直接地感知 在现实中,如果这群人不把从小经历的压迫、反抗和愤怒简单粗暴地传递和表达,就不会有N.W.A,不会有Straight outta Compton,不会有西海岸匪帮说唱的明确分支和态度,不会有Snoop Doggy Dogg,2 Pac,Eminem等蓬勃旺盛的雨后春笋。
5. 也许是剧情需要,也许是真实记录,从头到尾最打动我的,最让我感觉到沉稳、魅力与担当的,始终是Dr.Dre在舞厅找E撺组合的时候,在录音棚鼓励E初试啼声的时候,在Cube质疑E的时候,在得知弟弟过世的时候,在别人搞纷争他仍认真做音乐的时候,在他找匪帮摊牌说you can't put a price on peace of mind的时候,在他每次和Cube道别都低低说声Peace的时候,甚至在现实世界中,发掘诸多说唱新人的时候,创立Beats by Dr.Dre的时候……综上,三星给电影,一星给精神。
电影看完也说完了,突然又想起Ice Cube在《极限特工2》里引用的2Pac的那句歌词:Wars come and go,but my soldier stays eternal.这句歌词真的经典到放在很多时间空间里都很应景,以至于都过去这么久了,我仍会时常想起。
尽管十几年前看这个电影的时候,根本不知道眼前这个火爆的小黑胖子曾是这么牛逼的rapper,真烂番茄到一点痕迹没有啊。
BTW, O'Shea Jr.跟他爹真特么像!
简直一个模子倒出来的!
上週在家和Jesse終於把本片給看完啦。
我可能對本片期望過髙所以看完之後有種流水帳噠感覺。
但Jesse和他朋友Mario還是力挺本片噠。
我們熱愛Hip-Hop。
學校Hip-Hop Keyboard老師就是從那個年代過來噠人。
他曾經也和Ice Cube和Dr. Dre一樣掙扎過。
本片的確就是歷史。
Cocaine依舊在。
大麻依舊在。
種族氣勢依舊在。
黑幫斗爭依舊在。
槍擊依舊在。
不在噠是那些慢慢逝去噠經典。
我在Hollywood上學。
每天看著世界各地噠人在這裡感嘆。
仿佛是世界噠中心。
可沒人知道離我公寓一個Block噠地方已經發生過兩次槍擊案一次襲警。
這就是現實。
片子按常见的时间年代进行划分和叙事,比较出彩的一是n.w.a成员之间的恩怨纠葛,就是当时西海岸说唱的一个缩影。
成员的个人经历都很传奇,也告诉了观众n.w.a之所以成为n.w.a,跟他们成长环境密不可分。
二是n.w.a的经典歌曲,现在我们听到的这些匪帮说唱就是从那时继承下来的。
三就是年轻演员的表演,很真实。
对于那段历史,孰是孰非,就不得而知了。
在飞机上戴上beats耳机开始看《冲出康普顿》(Straight Outta Compton)。
很快就看到Dr. DRE的名字,心里小小一惊 --- Dr.DRE和beats这个神话一样的耳机品牌的关系,就不用我说了。
是的,这是一部关于Dr. DRE出道时的组合N.W.A.的传记电影。
一群小混混凭一股怒火狂暴的地攻击他们置身其中的危险的街头和建制,一首F**k The Police让他们一夜而红。
他们管他们的乐队叫“Niggas With Attitude”,管他们的音乐叫做“现实说唱”(Reality Rap)。
因为危险的世界和狂暴的音乐,电影前三分之一有着出色的爆发。
但到了中间乐队的分崩离析时,电影就开始软了。
及至末尾的兄弟情长,还是有些勉强。
但“康普顿”这个隐喻还是很好:每个人所来自的的地方,其实就是他的宿命。
这四个人,再折腾,其实并未摆脱他们的出处。
这个组合和“匪帮说唱”是被电影美化了,看到字幕发现Dr. DRE 和Ice Cube正是本片的制作人,就恍然大悟了。
没有人会花钱拍电影揭露自己的劣根性的,何况是Dr. DRE这样一个精于商业的怪才。
看看beats和他创建的唱片公司Aftermath的成功之路,就理解他跟其他那些混混歌手不同之处了。
对于喜欢嘻哈的人,本片可以当成是关于西海岸说唱的一个准纪录片看。
(三星推荐)
1.高清资源出来了,字幕翻译的一般,不过还好没像多年前翻译出一个“随和的E”2.演到icecube找haller,同居的基友明显看不下去了,我说怎么了,他说他们老板和他们说的话和电影惊人的一致。
哦对了,他也是个音乐公司做音乐的。
3.后来cube怒砸唱片公司,我俩不得不暂停下来笑了半天,他决定把这片儿回头推荐给他老板看一看。
不得不说电影记叙倒是很客观,把尼各们喜怒无常和素质欠佳的特点完完全全拍了出来。
4.所以虽然我这个哥们儿虽然不喜欢说唱,虽然在开始他各种不认识人,各种玩手机,虽然他开始就没分清eazye和ice cube,但是看完了之后还是表示这是一部好电影,尤其是里面那句“唱片他们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吧,因为他们掏了钱了”5.说回电影本身,因为是dre和cube,所以洗的也确实足够白,电影里dre也敢和eazy还有suge刚正面了,但现实就是dre看见suge还是有点跟魔法世界看见伏地魔一样。
不信问问eminem那首玩具兵和snoop默默增加的几十个保镖。。。。。
6.同样,我们没有看到里面eazy和dre唱片公司楼下的全武行,也没有看见dre暴打巴恩斯,更没看见dre虐待前妻什么的。。。
因为人家是电影老板嘛。
7.同样被刻意忽略的还有mc ren和yella,现实中其实yella指导了dre对鼓机的研究,电影里mcren被简化成了eazy的马仔,yella更惨,只剩件黄衣服了。
8.但是影片西岸人物的味道还是拍出来了,cube的脑子好,dre的鸡贼,mcren的宽厚,eazye的帮匪,还有yella的骚(这哥们儿后来确实没有再搞音乐,草草出了一张专辑之后就去当成人dvd导演去了)。。。。
9.同样,早年的nwa是一个多达二十个人的集合,除了dre重点刻画的doc,还有prince等等许多人,可惜影片除了doc,剩下的人都没有提。
10.真要说起帮派来,里面给人感觉suge就是那个大反派,其实eazy是瘸子帮的,mcren和yella也是,ice cube?
那个医学大学本科毕业生?
还有dre?
那个认识eazye之前别说大麻连烟都不抽的人。。。
11.想说的太多了,和电影有关的,无关的,不光是dre他们的曾经,也是当年开始听说唱我们的昨天,个人认为影片中最好的一个镜头就是快结尾的时候,eazy独自开车走在洛杉矶的街道上,对面的大厦上是巨大的chronic的灯箱,镜头一转,eazy脸上的表情非常复杂,抛开真伪不说,我想这应该也是对nwa最好的注脚。
12.同样腹黑的是里面不少台词非常具有前瞻性。
比如dre那个夜总会老板说dre:帮匪说唱挣不到钱的,你二十年后肯定要来谢谢我,于是二十几年后dre开始了魔声保暖大耳套的推销之路,再比如haller劝cube那句,你的才华几十年后就会衰退了,于是我们知道了很多年以后,cube发行了一张神曲《我是西》来致敬他的前经纪人。。。。
13.总而言之,电影非常有意思,拍出了一些大家都不知道的情节(比如eazy和之后cube酒吧里的见面)同时不了解说唱的,也完全能把这片当作一个好电影看看(我那个哥们儿看完了就说:这他妈不就是美国合伙人么)。
14.最后希望各位看完这片儿能对nwa和那个时代产生点兴趣,买盘不要买那些乱七八糟的nwa精选,容易被淘宝无良卖家抬价,就买滚出康普顿那张,封面镶金边那个是二十年再版,加了三首翻唱致敬。
然后其实nwa最后一张专辑其实挺傻逼的。。。。
15.多说了几句,完了
在美国的俚语中,有一个词名为“wigga”,或许很多热爱hip-hop音乐或者是对hip-hop音乐小有涉猎的人,都会对这个词感到并不陌生,甚至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没错,“wigga”这个词,就是由黑人口中的“nigga”演变而来。
而“nigga”想必就算是对hip-hop音乐没有进行过深入了解的人群,也算是耳熟能详了吧。
不同于我们在高中课本上仅仅是简略的介绍了一下具有侮辱性质的“negro”,”nigga“显然更具有口语化。
而”negro“该词本来来源于西语亦或是葡语,总体而言是一个略有奇怪且过时的词语,一般在法律的行文中,才会有用到,但是近年来因为诸多的抗议以及修改,该词已经相对比较少被用到了。
而”nigga“则是相比之下,所蕴含的歧视含义已然是减轻了不少,并且相对而言口语化并且亲切了很多,很多与黑人整日厮混的白人,也是一口一个”nigga”,喊的不亦乐乎。
而这些整日与黑人厮混在一起,且穿衣打扮与作风行事都在刻意模仿黑人的白人,就被美国人称其为“wigga”。
当然,不要因为你看了几部美国hip-hop电影与在ipod中订阅了几张hip-hop专辑,在与一个黑人初次相识时就亲切的称其为“nigga”,无论你的脸上的笑容在你看起来是多么的真诚且灿烂,你的拥抱是多么的友善与亲切,不出意外,无外乎下场都是可以预见的悲惨。
就好比中国彝族人往往称呼族内的女性为’阿咪子“一般,她们可以喊,但是你就不可以。
而作为一个可以算作是hip-hop乐迷的人来说,《冲出康普顿》这部电影是无论如何不可以错过的,其讲述的更是上个世纪可以被称之为匪帮说唱鼻祖的传奇团体NWA的故事;而至于NWA其事迹,想必任何一个对饶舌说唱有兴趣的人,都应该如雷贯耳了吧。
其中团员名气最大,也最被中国乐迷所熟知的ice cube与dr dre两位,也就是这部电影的监制。
前者是影视歌三栖发展的多面手,至今我犹记得第一次在《狂蟒之灾1》中看到其出境的惊喜。
而后者自然比起前者来也是不遑多让,现在有多少人就在用着与其息息相关的beats by dr dre播放着eminem的《I need a doctor》,所以对这两个人监制的本片,并以他们为原型所改编的故事,我还是十分期待的。
本片作为一部改编自N.W.A的传记电影,导演和编剧在整体影片的氛围上,很好的把观众带回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西海岸。
这个年代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年代,一个种族歧视相对严重的年代,当然并不是说现在的美国社会就完全消灭了种族歧视。
对美国文化有所涉猎的人会有所了解,在今天号称自由,平等等美国,黑人依然会无缘无故的被警察拦下车子并且调查,去年的美国警察无端枪击黑人导致其受伤与暴力执法对待黑人导致其重伤不治身亡的事件,就很难看出端倪。
几乎所有黑人都有过被警察莫名拦下,搜身,并询问的经历,美国著名脱口秀艺人凯文 哈特就经常在其节目中半开玩笑的调侃到,谁叫我是黑人呢。
而有心的观众也会回忆起,在影片《黑衣人3》中,威尔史密斯穿越时空,回到上个世纪时因为开了一辆好车,而被警察带着怀疑而嘲弄的眼神拦下问话的经历。
这一切,都是上个时代美国文化的一个所写。
而在那个时期的黑人社会中,各个街头帮派中的暴力冲突不断,群雄割据。
而与此同时,社会上的黑人的地位与受到社会的对待,却与白人相差甚远。
于是在如此的一种外部大环境的影响之下,匪帮说唱就孕育而生了。
而不难发现的是,NWA乃至其他匪帮说唱团体,他们的歌词中,大都表达了对这个社会现状的不满,以及普遍存在于黑人社会中的诸如,drug,暴力,sex等问题,而歌词的主角也往往都是平日里对他们多有刁难的警察。
这让如此看来十分反叛而又“贴地气“的作品,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下,就显得格外的深入人心起来。
因为大部分的歌词创作没有脱离于现实,甚至就来源于街头生活。
且歌词更是将当时每个人所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充分的隐射了出来。
在朗朗上口的同时,又极具煽动性,顿时就让那些底层的人民找到了宣泄口,并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当然,本片也绝不仅仅满足于讨论NWA整个乐团在音乐上的贡献,更多的还是犹如其他的半传记电影一般的,类似于滑板电影《狗镇之主》一般,更多的是从头讲起,从开始的几个人的浑浑噩噩的混迹街头的经历,追逐梦想,乃至声名鹊起的雄心壮志,到因为种种原因昔日兄弟睨于墙的分崩离析,直到最后的EASY-E的死亡为结束。
以浓浓的兄弟情谊与深深的对社会的反思为主基调,贯穿了整个电影的首尾。
在回顾了整个NWA辉煌历史的同时,也反思了在那个年代所存在的社会问题。
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一部反应那个年代匪帮说唱传奇团体兴衰的电影,更是一部背负着那个年代深深烙印,印射出那个年代社会现象的史诗。
然而,本片依然摆脱不了那种传记片固有的思维。
即站在某一个特定的角度看问题,那么便会一叶障目,有失偏颇。
如同《匪帮说唱传奇》《要钱不要命》等片一般,该片站在黑人的视角来看待一些问题,主观性就未免过于强烈了,但是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类传记电影,必然是站在另一种道德的制高点,去俯瞰众生的,所以在很多问题的观点上,有失偏颇是可以理解的。
换言之,本片的监制和投资人为ice cube和dr dre,我相信这两位大佬还没有大公无私和无所谓到自己投资一部影片,片中还会抹黑自己的地步。
对于更多的人来说,这是一部关于他们青葱时期偶像的好看影片,就足够了。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近年来美国文化对于本土文化的冲击,与不断的有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包含hip-hop文化乃至匪帮文化潮流品牌的入驻。
很多可能英文都没有过四级的人对其推崇备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匪帮说唱文化中,对于女性的歧视,以及其拜金主义,是相对比较严重的。
前者是因为大都的匪帮说唱音乐,乃至黑人说唱音乐,早期女性的角色大都是放荡不羁,带有浓烈sex暗示的角色出现的。
比如《匪帮说唱传奇》中,BIG捧红其情人时就让其,再x一点,这样才能红。
如此这般的表现也是与当时的社会状况与黑人的受教育情况息息相关的。
而后者就更不难解释了,黑人大都出身条件不好,也就是我们说的出生贫寒,很多都是在贫民窟和街头长大,从小并没有受过类似与儒家思想的“富贵不能淫’等教育,自然都会梦想着喝最烈的酒,牵最野的狗,乃至于有朝一日一夜暴富之后,往往不能自己,挥金如土,一口钻石牙那都是家常便饭,有兴趣的诸位可以百度一下MC HAMMER其人其事,也就是影片《霹雳娇娃》中那首耳熟能详的健身插曲的作者,了解一下其的兴衰史,就不难看出黑人挥金如土的豪爽作风。
最后,本片的片名《冲出康普顿》为NWA的第一张专辑名,而其中扮演ice cube的,乃是其子。
N.W.A,全称Niggaz Wit Attitudes,是一支来自加州,康普顿的嘻哈音乐团体,由Ice Cube,MC Ren,Dr. Dre,DJ Yella,Eazy-E,Arabian Prince组成。
被认为是演绎了匪帮说唱(Gangsta Rap)的精华。
这一被滚石杂志评为第83名美国全时间最佳艺术家的传奇般的团体创建于1986年,于1991年解散。
在这期间,他们在美国本土卖出了超过九百万张专辑,包括几张白金销量唱片和开创了康普顿“说唱中心”的《Straight Outta Compton》。
N.W.A被多数主流电台抵制,甚至因辱骂警察令FBI和警方感到愤怒。
1991年,团队因经济问题导致成员离去,并最终解散。
以上是百度给出的定义。
简单的说N.W.A.就是西海岸嘻哈始祖。
嘻哈音乐源于街头,是一种直接、叛逆的音乐。
1990年美国人口的数量是4亿,N.W.A.在美国本土卖出了超过九百万张的专辑,这意味着每1000个美国人中,就有2个人购买了他们的专辑,这个数据直观的体现了他们的影响力。
两个半小时的影片,涉及了种族斗争、兄弟反目、合伙人分道扬镳、艾滋病。
不得不说,能够看完十句话有九句半带脏话的电影,对观众的身心承受能力挑战都是巨大的。
种族歧视问题在美国历史悠久,即使林肯总统解放了黑奴,黑人受到歧视、权利被剥夺、利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仍旧很严峻。
这就造就了黑人较其他种族更具攻击性的性格。
黑人虽然是弱势群体,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懦弱。
他们用他们特有的音乐天赋,敏锐的节奏感通过歌曲表达他们的不满。
接触、直面了很多白人和黑人,白人虽然总体更礼貌,但确实存在为数众多的白人道貌岸然、盲目自大。
这些性格的形成也算是追求自由带来的副作用,用我的白人好朋友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太自由了,不好。
最近美国著名的情妇网站信息被泄露,用户中很多政要达官显贵也随之被曝光。
黑人虽然看起来比较低劣,爱撕逼,但好话还是能往心里听一听的,也更重情重义。
白人黑人有嘴软心硬和嘴硬心软的意思。
如果说嘻哈音乐早起时候是黑人群体的吐槽、宣泄。
现今的嘻哈音乐更多的都流于形式:我有钱,天天嗨,开名车,住豪宅,泡美女。
一种音乐要发展、进步不能仅仅停留在浮华表面。
影片的最后有美国著名白人说唱歌手艾米·纳姆向N.W.A.致敬的片段,痞子艾米之所以能红遍美国,不单是他的技艺高超,更因为他的音乐展现了他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态度。
I'm not afraid to take a stand,everybody come take my hand.Straight outta compton, Spread to world.
看过本片最后的群体纪念片段,可以看见nwa组合的成员是奠定hiphop流行文化的元老。
我们在90年代mtv上看到的诸位都是他们的徒弟,他们率先把真实元素融进了说唱里,用苦难和思索重新赋予了低俗说唱思考的含义。
他们是美国黑人对自身文化、自身本国国民身份认同的始作俑者。
这个题材之大,牵涉社会因素之广,直到今日仍发挥巨大意义。
种族问题,在黑人文化中是一个完全有必要、有理由一再探讨的问题。
但是美国黑人的电影人一直没有很好的叙事能力。
他们在表达种族历史时,总是缺乏中立性,而且总是在2个叙事立场上来回摇摆——这可能源自于黑人族群的彻底割裂——就像chris rock说的“黑人”(balck man)和“黑鬼”(niger)。
美国黑人族群一直在这2种立场上交错,而这种矛盾也同样出现在我们中国国民中。
chris rock 说,黑人代表了勤奋、坚持、劳累,他们拼命赚钱,为了可以融入白人的社会体制内,或至少把自己的孩子送入体制内。
黑鬼代表了反智、反体制、不劳而获,他们从一开始就对体制彻底失望,反对读书、反对工作、反对法律,并认为体制受白人控制,进入只是做奴隶。
于是出现了,很多受过良好教育,事业有成的中产阶级黑人,他们被从旧有的关系圈里提出来,就像《弱点》所说的——此片备受美国黑人社群奚落——这些黑人一旦被拽进白人叙事体系里,就找不到自己作为黑人的身份认同,叙事风格也立刻变为白人。
所以chris rock当年说,克林鲍威尔是黑皮白心。
于是,美国黑人电影也产生了类似的分裂,一方是以斯派克·李为首的白人叙事立场,一方是bet为首的恶俗黑人叙事风格。
直到09年的《珍爱》令人耳目一新,黑人导演李·丹尼尔斯终于找到一种最朴实最直接的方式讲述自身族群的故事,没有悲天悯人。
可惜,他自此被贴上了“黑人”标签,之后的《白宫管家》重回白人叙事立场而失败,“降级”导演《嘻哈帝国》摇摆回黑人叙事。
本片本来是从时间的广度到矛盾的深度相互契合的最好典范,美国本土黑人族群有着空前绝后的文化脉络,他们几乎是一个新兴人类,因为他们不像我们华人有祖国,他们也不像犹太人那样有全世界的族群联系,也没有爱尔兰人和意大利人、南美裔人的天主教信仰历史。
他们是被迫来到这个国家,被迫选择自己的信仰、饮食、音乐,他们一直是在1和0之间做选择,却创造出了美国唯一的本土文化。
最近听李安导演说台湾本土电影,他说到一个词“格局”。
这个词非常好,不是指拍本土电影、族群电影就是格局小,而是所表达的主旨格局必须是全人类所共通的,这种契合所有伟大的电影都有的,伊朗的《一次别离》、爱尔兰的《破浪》这些非常本土的故事却讲述了全人类的共同诉求,这就是“大”的格局。
本片的选材非常准确的找到了这个大格局,却忽视了族群内部外部矛盾议题,只是惺惺作态一番,转而把重点落在了兄弟情上,非常令人扼腕叹息。
想到后来的tupac、b.i.g被枪杀,疑问没有提出,解答也无从谈起。
其实最触动的是在那么乱的街区环境还拿着厚厚大大的本子写歌词的ICE CUBE ,一向厌烦重复的歌词,而rap的歌词太丰富了,疾风暴雨长篇大论天上地下还完美压着吊炸天的韵律,写词的人除了天赋原来还有这么纯粹的习惯啊!
音乐中沉浸着的NWA跟只有打闹的外面真不同,就像drey听到枪声从录音室中出来看情况一样,到底是什么fucking things打断了他们音乐的愉悦呢!
这种沉浸感很帅很感动。
所以想靠写作上路也必定得多写多努力,不是委屈,而是顺其自然地反应生活。
他们一开始的目标就是唱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向就对头了。
多元文化元素,混乱产生非日常的精彩激动人心,自由直率的说唱发泄,自然笼络了大批歌迷。
还有情感之真。
想到了上帝之城,都是混乱的种子诞生的精彩啊。
最后他们还想再一次一起,Mc Ren 掏出两手满满的歌词本的时候,我好激动啊!
呐!
兄弟们!
我写了好多好词等着唱呢!
浓郁的满足感冒上来了。
冰块说他一直有在写!
真努力啊!
只能说,如果你喜欢Hip-hip,那么这部电影就是你的菜,该涉及的都涉及到了,N.W.A的起起落落,点缀式出现的DOGG和2pac,这群人是一切的起源,有了这部电影,和前些年的《8 miles》,西部的脉络就差2pac和BIG那些恩恩怨怨了。
但是作为一部试图还原真实N.W.A的传记式电影,还是有很多硬伤的1,Dr.Dre在组合里从来都是最默默无名的那个,远没到组合粘合剂那种程度,不过他之后的《THE CHRONIC》和《2001》让他变成了组合里最成功的艺人和商人2,这群人不是什么草莽英雄,没必要美化他们,他们只是一群小痞子而已,他们不是在有了钱财之后才Party和Weed,他们本来就是这样的人3,不是因为什么别的人,EASY-E本来也只能做灵魂,做不了大脑,细数黑人说唱团体,也没有一个能善终的,因为他们就不能,没那么多为什么。
4,警察没那么坏,他们也没那么好
还是看钱,要不是beats卖这个价格现在可没人投资这种电影,再配上现在黑人被警察欺负的新闻,话题性够了。
一部用心挖掘史料还原人物的流水账Hip Hop传记片,制作在此类电影中算是十分精良,但对时代背景并没有什么深入的展开和挖掘,后半段的成员撕逼故事远不如结尾的真实史料剪辑有冲击力。N.W.A全员、2Pac和Snopp都出现了,原声包含了匪帮说唱的精华,粉丝绝对爽翻。
Hey Dre, I got something to say. 录音室中压不上拍的Boyz N da hood,全场中指的Fuck da Police,摸索键盘开唱的Nothing but a G thing,1,2,3 and the 4……我等Old G已心满意足。但公正说一句,电影确实拍得不乍地
真是他妈烦死你大爷了 滚蛋
4星给演员。还原真实度一般,建议去听Jerry Heller关于这部电影的采访,40多分钟。觉得这个电影上映跟前不久的Police brutality/Baltimore riots还是有一定关系的。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听着饶舌长大的,你会看的泪流满面。如果你不是听着饶舌长大的,你会看的哈哈大笑。(真的,这尼玛完全是喜剧片)
No
在资本面前一切的执着勇气都是幼稚,看到最后DR.DRE还是忍不住开始炫耀,毕竟制作了一堆超棒的专辑,剧情还蛮不错的,可惜冲突不够强烈,音乐不是重点,种族冲突僵硬。最初的美好再也回不去,现在的说唱歌手都些啥…………
原来去ICE CUBE的是亲儿子。一毛一样
了解一些黑人RAP文化,当时的背景冲突,不过还是喜欢摇滚。。。
无趣
匪就是匪,匪也有真情,想在电影里洗白也改变不了匪帮的痞性。
看了这么多短评,我就说几句吧。这是我第一个在豆瓣发表的评论。我只想说,不懂hiphop的人看了估计也不知道在看什么,就看到一堆Nigger,但是真的喜欢说唱的一看就明白,先不说这部电影剧情给几分,总之我自己看了很DOPE,如果叫我给分,满分十分,我给九,REAL NIGGER DO DA SHIT ! PEACE !
传记片拍得能看完的不多,节奏不错,标准的三幕结构,没主题减一星。黑人挣钱了就一定是淫乱狂欢无所顾忌?黑人觉醒就是靠打嘴炮?一个国家种族歧视+黑帮泛滥+不禁毒+不禁枪的隐患实在太可怕,美丽国需要这些底层民众彼此消耗来供养少部分富人。7.8/1.39万 【IMDb7.8/18.8万 预算2800万美元,北美票房1.61亿19.77万美元,全球票房2.01亿63.49万美元】
后半程明显无力 小打小闹过于频繁 减半小时会好不少
很长的传记……对黑人音乐持观望态度,不过欣赏他们那种怼天怼地的感觉。没了情怀,这片就大打折扣了。
好喜欢easy-e!dr dre真是一点也不可爱
对黑人传记实在是没太多兴趣。
已经没有看八英里时的心境了
有够无聊的……主要是太不喜欢这种叙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