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婚礼2008

婚礼2008,婚礼,Marriage Trap

主演:郭涛,陶虹,刘桦,吴建飞,肖剑,陈正华,彭波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8

《婚礼2008》剧照

《婚礼2008》剧情介绍

婚礼2008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婚礼2008》集合了《疯狂的石头》制作团队,由香港金牌制作人文隽操刀主创。 老郭(郭涛 饰)是一名婚礼主持,为人风趣、可靠。一次偶然机会遇到了诡计多端的职业“婚托”---小桃(陶虹 饰),并从此爱上了她。因为他的热烈追求,误打误撞多次破坏了小桃好事,把小桃的富商猎物全都吓走。为免夜长梦多,她坦白向痴心的老郭说出自己的骗子身份,怎料老郭依然不肯放弃,不折不挠地求爱求婚。哪想这一切全是小桃的骗局!她深明以一贯旧有手法,难以骗走老郭的房子与现金,无奈苦无对策,只好欲擒故纵。可是,在来来往往地尔虞我诈之间,小桃竟又对老郭发生了真情感。到最后,老郭终得美人归,眼看尘埃落定,老郭却卷款而逃。到底谁是个中高手?这场婚礼,究竟谁在骗谁?哪个是真正大老千?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赤沙印记@四叶草.2英叔归来:囚灵命运女神消失在远空中罗斯威尔第四季风雨送春归白粉飞第三季樱花盛开那夜我们约定了十二谭海天雄鹰神统记玩尽杀绝2纳西尔母牛总动员过招浪客剑心最终章追忆篇女销售勇闯时装周维和冲锋:绝境求生背骑少女今天在这里最后一公里当你照亮我绝望主夫你的每一次呼吸和帅哥一起吃饭我的一百种恐惧东北偏北文豪少年!~用杰尼斯Jr.解读名作~完美陌生人

《婚礼2008》长篇影评

 1 ) 我觉得挺不错的

我觉得挺不错的,与《疯狂的石头》虽然有很多相像的地方,但还是有区别的,这戏更多是表达了感情,与《疯狂的石头》很不一样。

整个有事情节合理、引人入戏、搞笑。

里面男主角的爱情表达得很清淅。

看完看回味无穷,看到了结果才想起前面有些情节的联系,我觉得很不错,值得我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来看它。

推荐!

 2 ) 离别钩

周六上午图书馆,中午联系大师,到宝东家里吃了一顿。

菜做的很好吃,吃得饱饱的,喝着喝着还以为自己酒量长了呢,后来经过三人共同鉴定,得出一致结论:啤酒肯定是掺水了。

周日早上5点起床,去机场送行。

一出门就把左脚给崴了,后来不知道怎么右脚开始疼上了,转移了?

在机场,老王的父母,他女朋友以及其父母,加上我,给他送行。

想我当初走时,孤零零的一个人,在留资格险些就丢了,还好有好心人捡到了。

然后的日子,现在想起来也很温暖,上班、长禅寺、图书馆、市民中心,在认识川口老夫妇后的日子更精彩了。

送别时开始没什么感觉,后来旁边一小孩看到他母亲进安检的时候,一个劲的哭,停不下来,看着他被一大人强行抱着出候机厅,觉得心里面酸酸的(某种牛奶广告宣传的味道)。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祝好运了,スーパーサイヤ人!

送别完后,看了《婚礼2008》,“道哥”的河北话还是那么亲切,“谁给乡亲们丢人了”、“在村里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因为这些话,我喝水呛着好几次。

但是看的内心好温柔,两个人在一起,该是很幸福的事情了。

中午出来继续图书馆,闭馆回家。

晚上发现月亮周围有圈光晕,长江七号来了吧。

P.S.2月17日午夜,大连市上空出现了月晕天象,甚为美丽。

据悉,月晕的形成是因为天空中有一层高云,月光透过云中的冰晶时发生折射和反射,便在月亮周围产生了光环。

民间有这样一句谚语:“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3 ) 一乐再乐

小品式的喜剧,陶红演起女骗子来还真得心应手,加上道哥和小六的插科打诨,让我坐在电脑前一阵傻笑。

骗子的大忌就是付出真感情,就像杀手不能谈感情一样,一旦陷进去了,通通玩完。

片子的结尾对整个的基调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编剧还是比较善良的,情人节档期的片子,总得给大家留点希望。

 4 ) 夫唱妇随

陶虹和徐峥两口子真是夫唱妇随!

禕个拍电视剧,禕个拍电影,主题都是关于结婚。

还不错,打的又是石头的旗号,原班人马基本都在!

很热闹。

男主人公徐涛最近作品很多。

他是这段时间继徐峥之后我喜欢的男演员!

 5 ) 情感与笑料杂糅的一场婚姻骗局

《婚礼2008》搬出了大部分的石头阵容又请来好男客串并选择情人节档期上映其商业目的很明显,这样一部应景小制作显然不会让人产生太高的预期,只要不是粗制滥造就算对得起买票进影院的观众了。

还好,这部电影虽然毛病一大堆但还是透露出了导演和主创们些许求新求变的想法。

从过去来看内地小成本电影多数以讲讲故事表达一些思想塑造一下人物为主,对于电影外在形式技巧方面则考虑的相对欠缺,较少有人在叙事结构镜头画面光线色彩剪接配乐等方面搞些新花样出来。

但电影的文艺性在内外两方面都可以有所作为的,渐渐的一些新锐导演开始琢磨着尝试一些新的拍法以图让电影变得更好看些,如前段时间上映的《大电影2》《苹果》《我叫刘跃进》等均在追求形式感上有不同程度的发挥,这种现象对于内地电影的发展来说无疑是好事。

本片启用的年轻导演是《疯狂的石头》的编剧,显然石头一片的一些成功之处会被沿用借鉴,比如多条人物线索通过种种巧合制造出的喜剧效果,比如叙事结构上使用平行拆分呼应等手法,除了这些本片还在镜头语言上玩了点新鲜的,比如在拍摄主要镜头人物的同时在背景构图上也传达出一些信息,这一招在本片中多次运用不过除增添一些趣味性外并没太多服务于主题的实质意义。

求新的精神是值得赞赏的,但可惜的是,就像主演之一的道哥在放映前宣传时低调地说本片远不如石头一样,本片在外在形式技巧的掌控上与石头的差距还不是一星半点。

叙事上前半段过于拖沓后半段情节又颇密集堆积,人物线索交代的不够清晰情节设计经不起推敲过渡也不够顺畅自然,形式技巧的运用也和内容结合的不够好,让观众觉得杂乱缺乏条理。

看来导演还是要多下点功夫了。

说了这么多关于外在形式的东西,最后谈谈电影的内容。

电影讲的是关于骗子的故事,女主角陶虹到处骗婚谋财,偶遇婚礼主持郭涛为骗其钱财请来道哥叔侄假扮家人得钱后反遭绑架,郭涛对其一见钟情即使知道了她的底细还是多次接近执着示爱最终终于与其成婚,殊不知这成婚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更大的骗局。

这样的题材走轻松搞笑的路线倒也匹配商业娱乐片的外衣,况且女人骗财男人不仅骗财还骗色也确实是社会上存在的现象,电影借此题材讽刺或警示不良社会现象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故事的总体架构是男主角设计的一个骗局,但却是个倾注了情感的骗局,显然他在意女主角所以才选择去当婚礼主持去千方百计寻找并接近,最后他得逞了但并不是为了报复而是为了挽救。

这样的故事框架还是不错的,如果内容情节设计的更巧妙顺畅些的话会让本片提升档次。

这个带有情感的骗局会在某些细节上带给观众们一些小感动,但电影并没去渲染过多的温情,带给观众笑声似乎才是本片的主旨,因此在这个骗局里电影利用道哥叔侄以及小军等人物角色的发挥杂糅了不少的笑料,客观的说不少搞笑桥段的设计还是颇新颖的,尽管这些笑料分布不够均匀无法装点起电影的整体氛围,但影院里大部分观众的片刻开怀也已是对本片足够的回馈了。

2008-2-16

 6 ) 其实也算是一种进步

是冲着宣传广告上《疯狂的石头》原班人马去的。

看过之后,总觉得有点说不出来的感觉。

电影说不出多好,但也不能说很烂。

被喂刁了的嘴,很难满足于这样小品式的电影。

村子里的电影院去年就倒闭了。

片子看的是DVD。

貌似正版。

因为有着国产正版最标准的配置。

广告、垃圾音轨和字幕中时不时冒出来的错字。

电影人都在呼吁支持正版,假如正版商能有D版商一半的敬业,那人民还是愿意购买正版的。

扯远了,说电影。

这样的电影,最重要的其实不是演员,而是剧本。

需要有一个逻辑性很强并且让观众信服的故事框架。

可是电影没有。

不断出现的巧合让俺失去了参与其中的乐趣,而仅仅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看着这个注定HAPPYEND的故事。

直到影片结束。

电影的剧本和《疯狂的石头》差了不是一个档次,假如忽略那些串场,这其实就是一个小品。

让我觉好笑的是电影中描述的那些婚礼。

没一个完美的。

都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状况。

再过一个月,我也要结婚了。

我实在无法想象结婚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我的婚前恐惧很严重。

现在的我,一个人在家里。

每天看电影,享受最后的单身生活。

又跑题了。

我靠!!

有时候觉得国家的电影审查部门很奇怪。

比如这样貌似轻松的电影题材,其实讲的是骗人,讲的是感情不可靠,讲的是一夜情,讲的是钱最重要。

即使最后的结局是童话式的,但之前所有人物的价值观都是负面的。

错误的价值观远远要比《色戒》之类的曲别针姿势对观众危害要大,毕竟曲别针危害的仅仅是某些好奇男女的身体,而价值观危害的是整个社会。

但是这样的电影不会被禁,也几乎不会删减。

我是开玩笑,反正没多少人会看到我的评论。

要是有人批评说我上纲上线,那只能说明你层次不高。

电影还是值得看的。

国产电影能做成这样。

其实已经很不容易了。

 7 ) 本身就是一场游戏

虽然过时了,是去年的事,不过在新年里看看还算不错的,轻松一下,也顺便感慨一下,此片是种冷幽默,不地道地表现出了人生情感的地道,“感情是最廉价的东西,说过去就过去了”,对于骗子来说,的确是这么回事儿,可惜人就不能一辈子当个骗子,因为没有人能一条道走到黑。

 8 ) 有些情节太刻意了

虽然导演自辩与《疯狂的石头》风格不同,然而怎么看也都是一母同胞,这就使浪漫喜剧掺杂上了犯罪喜剧的元素,不是两种元素不能掺,而是说要把面揉均匀了,然而这部戏不均匀,感觉有点怪。

还有小桃竟然认不认不出以前骗过的小郭,这一点太刻意了,为惊奇而惊奇,为悬念而悬念,根本让人难以相信。

 9 ) 国产小成本作品,延续中也有失败也有创新

  2008年3月5日观感  《婚礼2008》由北京保利博纳发行公司发行。

选在2008年2月14日情人节公映,首日票房150万。

导演是作为《疯狂的石头》的编剧的张承。

演员班底和石头相近,因此发行方打出的销售旗号便是“原班人马”。

事实上两者的风格和质量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作为国产小制作影片,类似于剧情无力经不起推敲、内容平淡缺少张力、缺少电影语言的问题仍然存在。

相比于石头,失在缺少石头中镜头的精彩运作,不见大胆新颖的多线剪辑,人物刻画也稍欠力道;得在戏剧冲突复杂而且明显,辛讽依然,对于当下现实的再现非常逼真,是一幅不错的现实素描;如果说有所超越的话,我觉得本片在处理一个镜头内一主一从两个冲突的手法上非常有趣;最后是不敢妄评的:结局让人有尿不尽的苦涩之感。

从商业运作角度来说,本片还是相当成功的。

  作为我的个人评论,国产影片在大小制作上,欠缺的东西有些是可以互补的。

比如张冯陈的影片,虽然制作团队和经费越来越向国际标准看齐,但剧本实在让人OTL,人物形像实在都似曾相识,个性化的东西实在是一点都看不到。

我想这就是有钱和没钱的差别吧,有钱人,当然什么都用最好的,最好的东西往往只有一种或几种,所以有钱人看起来都差不多,而且从不想着要改进——因为是最好的嘛;相反没钱的人,要去思考怎么把钱用在点上,怎么让一分钱生出更多的钱,于是便更愿意动脑筋,而不是等着用现成的。

  所以说,我认为,在批评小制作和攻击大制作的同时,影迷能作的是去支持小成本影片,因为这才是人家汗水的结晶,这才是我国影人的劳动成果,这才是我国电影业的真实现状,这才是祖国影业未来。

不能逃避现实,我们现在的确没钱,我们现在能生产的的确就是这种作品,不过不会一直没钱的,不会一直这样的。

至于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等他改进亦或自生自灭之后再说吧。

 10 ) 小制作商业电影实践的“脱节”之作

将《婚礼2008》列为一部“脱节”之作,是从观众角度作出的判断。

在接受美学视野中,一部艺术作品的发生史结束以后,进入接受过程之前,还不能算最后完成。

任何艺术作品的价值只有在接受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

如果得不到受众认可,就难以实现其价值。

对于商业电影来说更是如此,观众接受还不仅仅是实现其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需要,更是收回成本、获得利润的生存之道。

因此在此类电影创作中,对观众审美心理、情感诉求的定势和变化的把握就显得至关重要。

好莱坞所遵循的电影商业美学,指的也正是以观众需求为核心,有机配置电影的创意资源和营销资源,寻找观众需求与电影艺术创作的结合点。

而《婚礼2008》的“脱节”,正表现为在叙事结构、视听语言、喜剧元素、营销策略各方面,都没能很好地找到与观众需求的结合点。

叙事:结构与观众心理节奏的脱节《婚礼2008》采用了 “骗中骗”的故事模式,从《骗中骗》、《两杆大烟枪》到《疯狂的石头》,此类情节的电影并不少见,但它们在叙事方面,都集中在展示故事中双方高明“骗术”上,通过各种出人意料的骗技和扑朔迷离的情节发展将观众吸引其中,主人公爱情的情感发展和内心变化没有成为重点,只是一笔带过。

它们是“炫技型”的,而不是“煽情型”的。

《婚礼2008》将这一故事模式拓展到了人的情感领域,是大胆而有新意的尝试。

然而,尽管《婚礼2008》采用“骗中骗”的故事架构,却并没有在“骗”上下功夫。

导演似乎也没有这样的意图,片中小陶虹饰演的婚托骗技之拙劣令观众发笑,且剧情设置上第25分钟,就让郭涛饰演的婚礼主持人识破了她的把戏,“骗中骗”的故事架构此刻就被瓦解了,而后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式的欺骗成了谈情说爱的亲昵方式。

在观众的观影体验中,这又将是一个假戏真做,婚托被男主角的爱所打动而改变最终双双坠入爱河的故事。

就如好莱坞的俗套爱情片一样。

后面的故事情节正是沿着这样的套路发展的,直到影片结束前10分钟,编剧的高明才显露出来。

离去的男主角留下一封信,告诉女主角,也告诉观众,他四年前曾被她欺骗过,他历经辗转地找到并追求她,最初只是为了报复。

这解释了影片之前无法让人相信的情节,使男主角在婚托拙劣的骗技下所表现出来的“傻”变得有逻辑可循了。

观众此时可能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但已然太晚。

尽管影片的第一句台词就暗示了这一切,但过长时间的延迟交代与简单隐晦的暗示,并没能有效地影响到观众对剧情的判断。

对观众而言显得不合情理的剧情,加上故事悬念的缺乏,使得他们早已游离于银幕之外。

对于情节剧来说,最重要的是让观众沉醉其中,感情激荡。

无论如何,如果观众看完一部情节剧的开头,就说:“这是荒谬的,这样的事绝不会,也绝不应该发生。

”那么,这部情节剧的整个结构就塌跨了,情节剧需要观众的持续赞同,并且需要调动连贯性剪辑的所有效力来保持这种赞同。

在这一点上,《疯狂的石头》便是成功的范例,它正是通过风波起伏的悬念故事和纷乱错杂却环环紧扣的结构逻辑,一步步铺垫和发展,将观众的情感反应激发到了最高点。

而《婚礼2008》所讲述的原本是个有看头的故事,却因其叙事重心和结构都没能契合观众的心理节奏,难以使他们沉浸其中。

视听语言:风格与观众视听习惯的脱节一般而言,电影形式可以简化为两个基本要素,镜头和剪辑。

在当代电影发展中,它们都呈现出了一些新的风格变化。

镜头方面,研究者将其趋势总结为“强化的镜头处理”,其特点包括“镜头的切换更加快速(据统计,如今的平均镜头长度仅在3-6秒之间,一部影片的镜头数在1500个以上)、长焦距和广角镜头的广泛使用、人物对话时的镜头处理强调在对话双方之间的正反打、多景别切换,摄像机的自由移动等” 。

剪辑方面,跳接、特技剪辑效果等的频繁运用都是为了强调视觉上的节奏感。

一言以蔽之,镜头和剪辑方面的这些变化都是在加快故事叙事节奏,用目不暇接的画面紧扣观众心弦。

无论对于世界商业电影,还是具有相当规模的供出口的“艺术电影”,这种影像风格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电影非常重要的特征。

对于小制作商业电影来说,资金和技术的限制使其难以达到大片般的视听奇观效果,则更应强调通过镜头调度和剪辑方式的特殊来强化影片的视听效果和叙事节奏。

近年国内较为成功的小制作商业电影《疯狂的石头》、《我叫刘跃进》等,都是如此。

然而在《婚礼2008》中,这种通行的并被观众所习惯的影像风格却是欠缺的。

其镜头和剪辑的整体节奏缓慢,长达数十秒乃至一分钟的镜头比比皆是,且在镜头内部缺乏场面调度,如诸多对话镜头采用的几乎都是小景深的全景镜头和持续的双人镜头,缺少景别间的切换和特写镜头的使用,这使得画面信息非常有限,难以呈现妙趣横生的人物细节,也考验着观众的耐心。

剪辑上,相较于《疯狂的石头》流畅、个性十足的多线剪辑方式,《婚礼2008》的剪辑方式只能用老套来形容,几乎都是按照时间顺序的单线剪辑,中间只运用了数次闪回和平行蒙太奇的变化。

可以说,《婚礼2008》最大的问题在于其陈旧的电影语言。

它所呈现的风格不太符合当今电影语言的发展潮流,而观众的视听习惯却正是在顺应这种潮流的商业大片和通俗电影的轰炸下培养起来的,对视听语言的感受和评价形成了很多定势和原则。

作为商业电影,《婚礼2008》悖逆了这些原则,也就一定程度增大了观众接受的难度,变得“不好看”起来。

这种悖逆的起因,可能跟编剧出身初次执导的此片导演张承缺乏运用电影语言的经验有关。

喜剧元素:效果与观众心理预期的脱节喜剧模式似乎是近两年间获得票房成功的小制作商业电影的不二法门。

从《疯狂的石头》到《鸡犬不宁》,从《爱情呼叫转移》到《命运呼叫转移》,从《大电影数百亿》到《大电影2.0之两个傻瓜的荒唐事》,从《大话股神》到《彩票也疯狂》……这与喜剧本身的特点有关,喜剧性往往是通过演员的夸张表演、幽默的语言、身份的错位来实现的。

它倚重于演员的出色表演和情节的出乎意料,而不依赖场面的宏大,视听语言的精巧等。

因此其同大片相比,容易炮制,制作周期短,场面简单,正契合小成本电影的需要。

但另一方面,如何充分有效地调动各种喜剧元素,也给这类影片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作为一部与《疯狂的石头》有亲缘关系的影片,《婚礼2008》在荒诞喜剧效果的营造技巧方面表现出了很强的创新和延续。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被大量使用的丑角形象。

没见过世面的讨债民工,仰头猛灌啤酒的民工媳妇翠花,满嘴港台腔的过气歌星,被婚托欺骗的各色男人,说吵就吵的80后情侣……他们虽然戏份很少,却是影片荒诞感与喜剧感最重要的来源。

对这些人物不遗余力的痴呆化、幼稚化塑造继续着《疯狂的石头》般的恶搞。

在丑角们衬托下,两位主角似乎成了片中仅有的两个正常人,小陶虹作为一个婚托在与各式男人交往时虚假、夸张的表演,郭涛言谈间的冷幽默,同样是影片重要的喜剧元素。

此外片中人物说的各地方言,因其具有的新奇性和张力,也增强了影片语言的幽默效果。

《婚礼2008》较为全面和有效地调用了各种喜剧元素,按理说,应该会有不错的喜剧效果。

但事实并非如此。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视听语言的落后阻碍了很多喜剧元素的放大呈现。

更主要的则恰恰是因为其与《疯狂的石头》的亲缘关系,相比于从剧本到拍摄准备了六年,改了18稿剧本的《疯狂的石头》,命题作文式的《婚礼2008》喜剧效果还是存在着一定差距。

比如对现实的讽喻虽然有一些细节呈现却远不如前者那般辛辣和集中。

“有事飞信你,没事非理你啊。

”“女人是最失败的创造,沟通需要说话吗?

我们完全可以用一种最直接、最原始的方式来交流”之类的幽默对白因为与片中上下文语境的脱离,非但没产生效果还显得突兀。

这些欠缺打磨的方面自然使其喜剧效果相对逊色了,也自然难以满足观众的心理预期。

因为观众在观影中是以一种“像《疯狂的石头》一般”的标准要求着《婚礼2008》的,这也恰恰是其在宣传过程中所刻意强调的。

当有限的喜剧效果与观众很高的心理预期产生了矛盾,观众的不满意便在意料之中了。

营销:质量与观众口碑效应的脱节在当代电影发展中,营销显得越来越重要,甚至被强调为电影制作中最重要的元素。

一部不重视营销的电影几乎不可能取得好的票房成绩。

不仅大片如此,小制作电影也是如此。

而这两者所采取的营销策略也有很大的差异。

当今的大片,其营销费用甚至超过了预算的一半以上,这使其可以调动多种方式进行“轰炸式营销”,如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气势非凡的首映典礼等。

而对于小制作商业电影来说,营销费用非常有限,在策略上只能选择成本低的方式,如档期运作、媒体宣传、口碑传播等。

档期运作方面,在避开大片的档期前提下,贺岁档、情人节档等节日档往往是小制作影片的必争之地。

媒体宣传方面,想尽办法制造各种噱头、新闻以赢得媒体的关注,尤其重视网络媒体的作用。

这两者都跟影片本身关系不大。

而口碑传播则必须建立在影片本身质量过硬的基础上,进而通过首批观众因对影片的喜爱而主动进行的口耳相传或网络传播来带动更多的观众。

能否形成一定的“口碑效应”,对于小制作影片的票房成败来说,往往是最重要的。

《疯狂的石头》即是一个口碑传播成功的范例。

就前两个方面来说,《婚礼2008》营销策略是成功的,档期上情人节上映使其应景效果十足,带来了首日150万的票房收入。

宣传中在“《疯狂的石头》原班人马”的噱头上做足了功夫,赢得了媒体和网络的较多关注。

此外,演员的选择也成了一种营销方式,《婚礼2008》中,有导演曾担任编剧的《疯狂的石头》中的原班人马,有风靡至今的电视剧《武林外传》中的傻捕快,有《加油好男儿》中的人气选手。

他们都有较高的曝光度,能吸引各自的粉丝群,而且片酬不高,这种演员配置方式正是基于市场和投资双重考虑的最佳选择。

但营销手段并不是万能的,其无法弥补影片本身的缺欠。

在通过制造噱头吸引了首批观众创造最初的优异票房成绩之后,由于上述分析中的一系列不足,观众们对此片普遍呈不满意的态度,网络上对此片的评价几乎都是恶评,“口碑效应”未能形成,票房增长也便后继乏力了。

此外电影前期宣传中借势《疯狂的石头》的做法,虽然给该片带来了较高的关注度,但当观众们都在宣传策略的影响下抱着“另一部《疯狂的石头》”的期望来观看《婚礼2008》,不自觉的参照、比较也带给了这部质量不高的电影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结语综上所述,《婚礼2008》的欠缺,正在于创作与观众需求的脱节,老套的线性叙事结构难以凸现故事本身强烈的戏剧冲突,也没能契合当代观众的心理节奏,视听语言的陈旧使得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缺乏突破的喜剧元素也令观众产生了心理落差,这些问题导致影片不能被广大观众所接受,进而无法形成口碑效应,尽管有成功的商业运作手段,也难以在市场中像《疯狂的石头》那般小片立大功。

在《疯狂的石头》的刺激下,近两年国产电影中,出现了一大批类似《婚礼2008》的小制作商业电影,他们大多由民营公司出资拍摄,投资额都不大,都希望像《疯狂的石头》那样以较少的投资博取可观的票房收入。

一方面,这些电影的涌现,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多元化转型做了一个虽不起眼但又意义非凡的注脚,是值得肯定的。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意到,这些小制作商业电影实践还很不成熟,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功,但这些成功都是个案式的、偶然性的。

更多的商业电影得不到市场和观众的认可。

从单部电影来看,我们或许可以说他们的失败原因在于其与观众需求和品位的脱节。

但从整体意义上看,他们的失败则在于没有一整套经过观众检验的、可操作性强的、体系化的商业美学原则可供遵循,而处在散兵游勇、各自碰运气的状态。

因此,我们或许可以从《婚礼2008》的失败经验出发,在今后小制作商业电影的创作中,首先自觉而充分地研究当下观众审美心理、情感诉求的变化,以此为指导,有机配置电影的创意资源(类型、故事、视听语言、明星、预算成本等)和营销资源(档期、广告、评论等),寻找艺术与商业的结合点,变“脱节”为“对接”,在不断形成惯例的基础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商业美学体系,使更多的小制作商业电影有章可循,有朝一日形成像好莱坞一样成熟的类型电影体系。

这对于中国商业电影的繁荣和成熟,将有非凡的意义。

《婚礼2008》短评

Sas飞机上看的, 打发时间

8分钟前
  • 小白™
  • 推荐

结尾还是有点意思,不过对整个片子十分失望

10分钟前
  • 追忆
  • 较差

符合40以上人士的笑点。

15分钟前
  • 陈EASON先森
  • 还行

无聊

18分钟前
  • VICTOR
  • 很差

很牛叉的故事呀,怎么评分这么低!我知道,有些旁枝末节在逻辑上的确欠周密。但是,挑剔的影友请注意,这片是和寰亚合拍的,总监制是文隽,总策划里有钱文琦。那些所谓逻辑不密的部分,正是采用了港式无厘头的处理手法,如果简单地将本片和石头、赛车比较,那就有点狭隘了。【★★★☆ 入四】

23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推荐

牵强没有新意。镜头感觉很差。

28分钟前
  • 闲潭影
  • 很差

看完就忘了

29分钟前
  • tallongsun
  • 较差

LIAR!!

30分钟前
  • Rita
  • 很差

让我想起了疯狂的石头

32分钟前
  • 啪啪啪
  • 力荐

原来,真的喜欢一个人,就是明明知道他在骗你,还是心甘情愿被他骗。

34分钟前
  • 错,过
  • 推荐

你骗都骗完了你还要再骗我一次。

37分钟前
  • 玻璃瓶
  • 较差

比想象中好看情节是有动过脑筋的

38分钟前
  • 还行

垃圾

42分钟前
  • 麦子
  • 很差

哈哈哈 一星 给小陶虹

47分钟前
  • 水蜜猴儿
  • 很差

别把眼光都放在那些高科技,大投入的商业片上...小电影挺好看的

48分钟前
  • 小贤
  • 推荐

连环骗局中的温情寻觅,乌烟瘴气后的幸福回归。但是,情节和表演都有些粗糙。

51分钟前
  • 牧羊的猫
  • 推荐

郭氏喜剧 疯狂石头一样的无厘头

56分钟前
  • 李小庫
  • 还行

不管是婚礼2008还是婚礼2009,只要能超越婚礼2010,就是婚礼2011。

60分钟前
  • 张翔森
  • 还行

一般吧 不过剧情设置还可以

1小时前
  • Ume
  • 还行

杭州拍的,故事朴素

1小时前
  • 邻舍的老花猫
  • 还行